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一)
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自然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然而二者之间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奇妙的关系。
自然作为我们生活的基础和创作的源泉,对艺术的启发和影响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并思考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的美赋予了艺术创作的灵感自然是充满美感的源泉,它的壮丽和多样性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
无论是雄伟的高山、流淌的江河,还是秀丽的花草、细致的昆虫,自然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独特的美。
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色彩和构图等元素。
例如,印象派画家梵高受到夜空中星星的点点闪烁所启发,创作了《星月夜》这一令人陶醉的作品。
二、自然的变化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自然世界充满了各种变化和演化,这也成为了许多艺术作品的主题。
从季节的轮回到云雾的变幻,自然界的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无限的创作可能。
例如,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富士山》系列作品中,通过不同的季节、天气和视角呈现富士山的多变面貌,以此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思考。
三、自然的规律启示了艺术的构成原理自然界存在着种种规律和原理,这些规律的存在为艺术的构成提供了指导。
例如,黄金分割原理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比例关系,它被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
艺术作品中的构图、形态和色彩运用等都可以受到自然界规律的启示和引导。
古希腊的建筑师们就深受自然的规律所影响,他们将自然界的比例和几何形态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了如帕台农神庙等令人惊叹的作品。
四、自然的独特性激发了对艺术的审美感受自然界的独特性使得人们对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感受。
自然的奇特形态、丰富色彩与人类审美的共鸣相互作用,为艺术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例如,蜂巢般的大自然现象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运用,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解构和变形,呈现出富有韵律感和美感的作品,这也反过来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审美观念。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讲解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一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著中,有许多言论涉及“道”或“道”与文艺的关系。
但这些言论所论述的,却并不是一个问题。
例如:“文,虚器也;道,实指也。
文欲其工,犹弓矢之欲其良也。
弓矢可以御寇,亦可以为寇,非关弓矢之良与不良也。
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章学诚《言公》中)“字虽有质,迹本无为。
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
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虞世南《笔髓论》)依章学诚所说,则文是工具,道是目的。
道不是文艺自身的某种必需,而是外加于文艺的某种要求。
故无道仍可以有文。
而依虞世南所说,则道就是文艺自身的某种根本规律,故无道即无以为文。
不仅不同的人会有这样不同的言论,同一个人也会如此。
例如欧阳修,他说:“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
为道必求知古。
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发之以传后世。
”(《与张秀才第二书》)又说:“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而言。
”(《书梅圣俞稿后》)前一段话,言文以明道,与章学诚之论同调;而后一段话,言乐道深微,就与虞世南之论合流了。
这里显然有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用今天的话说,章学诚及欧阳修的前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外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社会政治之道;虞世南及欧阳修的后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文艺自身之道,主要是文艺创作之道。
按照古代文论的习惯,前者称作文道论,后者称作“道艺论”。
从上面的引文中已经约略可见:“文道论”的道基本上是儒家之道,而“道艺论”的道则基本上是道家之道。
的确,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之道主要原于道家,庄子就是古代文论中的“道艺论”的奠基者。
二《庄子·天地》篇云:“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就是说,天地虽大,却有其共同的演化规律;万物虽多,却有其一致的处理原则。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ppt课件
卡通片《狮子王》
狮王木法沙带小狮子辛巴观看他们的国度时对儿子说: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 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
“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在这个生命圈里,都是相 互关联的!”
请同学们思考狮王的话里蕴含了什么道理? 试着说明生命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
•
山
•
水
•
天空
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条件有什么样的关系
• 相互依存
总结
• 人类和各种生命的物种,原本就是自然的 一部分,又借助大自然的赐予求得生存与 发展。自然既是人类认识和掌握的对象, 又是维系生命物种的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作业
• 利用网络查找和搜集课本所选作品有关的 知识,进行阅读和摘录。
• 准备下节课内容。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第一单元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欣赏与评述
一、关于美术欣赏
• 美术作品是美术家借助相应的材质,通过一定的 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媒介。
• 欣赏美术作品,就是要通过这种媒介的形式去透 析它所承载的内涵。优秀的美术作品都会通过美 的形式向人们展示相应的内容。
• 中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要结合历史去欣赏, 即该 作者创作该作品的特殊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更有 效地理解作品。
走进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术世界
原始人为什么要在墙壁上画一头野牛?
野牛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公元前1500—1200年 西班牙)
稷神崇拜图 (将军崖岩画 新石器时代,中国江苏连云港市)
原始社会艺术作品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是什么?
自然与艺术的对话探讨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
自然与艺术的对话探讨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自然与艺术是两个看似相互对立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自然是指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包括了大地、天空、动植物等;而艺术则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创造与再现。
本文将探讨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对话,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共生关系。
一、自然启迪艺术自然作为创作的源泉,始终为艺术家提供着灵感与思考的对象。
在自然中,艺术家能够感受到丰富的色彩、形态和节奏,从而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例如,印象派画家们通过观察自然中的光影变化和颜色反差,创造出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自然景观也成为了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如著名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通过观察自然中的几何形状和曲线,创造出了许多具有机动性的建筑结构。
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将自然中的美好与精神内涵转化为艺术作品,以此打动人们的心灵。
他们通过表现自然景物的细腻之处,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的美。
艺术作品中自然的元素的再现,使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韵律。
因此,可以说自然是艺术的源泉和灵感之源。
二、艺术呈现自然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再现,更是对自然的诠释和表达。
艺术作品中的自然元素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和艺术语言的表达,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独特的方式来呈现自然。
绘画作品中的自然元素通过色彩的选择、线条的运用、空间的布局等方式展现出来。
例如,在荷兰画家梵·高的《星夜》中,他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旋转的线条表达了自然中星空的壮丽与宇宙的浩瀚。
雕塑作品通过材料的选择和造型的塑造来展现自然的形态和纹理。
例如,美国雕塑家亚历山大·卡尔德的铁丝雕塑作品《红色走廊》中,他将自然中的分枝结构与线条抽象化,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动态与生命的力量。
音乐作品通过声音的和谐与演奏的技巧来打造自然的氛围。
例如,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他通过巨大的管弦音乐和声乐表现了自然中英雄主义与宿命论的冲突,营造出宏大的自然氛围。
文学与自然大自然中的美与人类的共生
文学与自然大自然中的美与人类的共生自古以来,文学与自然就有着紧密的联系。
大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的力量,更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灵感与美的享受。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展现出大自然与人类的共生之美。
一、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共生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为壮丽、多样的艺术品,她的美丽无处不在。
山河湖海、草木花果,无不展示出它们独特的魅力。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和氧气,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
我们身处在大自然中,感受到它的力量和美丽,与之共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大自然的美丽给予人们灵感和创造力。
伟大的文学作品中不乏描写自然的篇章,如丰子恺的《日常生活中的自然》、鲁迅的《自然之美》等。
这些作品以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无穷魅力,引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二、文学的力量与大自然的表达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文字为媒介,通过描写细腻感人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美丽呈现给读者。
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喻语言,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塑造与大自然相融合,传达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例如,茨威格的《追忆似水年华》中,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莎士比亚的诗剧《暴风雨》中,通过自然的风暴来映衬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人与大自然的共生大自然与人类共生的关系十分密切。
它不仅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养分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心灵的归宿,是我们寻求安宁与宁静的源泉。
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愈发重要。
面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破坏与生态失衡,我们应当加强与大自然的联系,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文学与自然的共生文学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学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表达,传递给读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同时,大自然也是文学的灵感来源。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背景都是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和壮丽景观。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1)自然美:黑格尔认为,自然是纯感性物质的、自在的,无美可言,谈不上精神理念。
出现了人,生命才有美可言。
自然美是因人而美,只有在自然形象附合某种概念(精神),体现出精神的灌注与精神相统一时才显出美。
“有生命的自然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了它本身,也不是由于它本身为了要显现美创造出来的。
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
”自然美的几种情况都是为人而美的。
如自然物的外在和谐具有愉悦动人的效果,体现一种内在情感或精神意蕴而显得美。
自然景象感发、契合某种心情、与人的情绪相对应、契合。
自然物显出某种精神的特点。
(2)艺术美:艺术美是内在精神心灵的自由体现在外在事物中。
艺术是主体心灵的外观体现。
它主要把生气、精神灌注于生命形象,要对外在事物进行“清洗”,抛却偶然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把本质特征显示出来。
艺术家在“想象”中把意蕴与形式、情感熔于一炉。
因此,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表现更高的理想、更严肃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精神劳动。
艺术美是人的实践与创造,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只有在人把他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了一种博大的完整性。
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
艺术正是按照人的心灵需要来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在外在世界留下人心灵的烙印,复现人自身的人性化世界。
美的创造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
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上,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现的美,心灵及其产品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就比自然要高多少。
”。
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自然与艺术探讨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自然界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艺术则是我们对自然的一种创造性表达。
自然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启发。
本文将从自然对艺术的启发和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然对艺术的启发自然对艺术的启发是无处不在的。
自然世界中的景色、形态和色彩都能激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
自然的美丽景观常常成为艺术作品的题材,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将自然界中的美呈现给大众。
比如,大自然中的绚丽夕阳、壮丽的山脉和清澈的湖泊都是艺术家喜欢描绘的对象。
除了景观之外,自然中的生物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纹理和色彩都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元素。
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的观察和感悟,将其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此外,自然的规律和变化也对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然界中的节奏、对称和比例等规律成为了艺术作品中的基本元素。
艺术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和体验,将其运用到作品中,以实现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自然与艺术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表达,而自然则向艺术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素材。
首先,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然的再创造。
艺术家通过对自然进行观察和思考,将自然的元素与自己的创造力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可以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可以是对自然规律的演绎,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自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表达形式。
其次,艺术能够提升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热爱。
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恢弘。
艺术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情感共鸣,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保护自然。
而自然则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艺术更加多样化和生动活泼。
最后,自然和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艺术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再创造,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美好和丰富的精神体验。
现代文I篇:艺术与自然关系主题阅读与答案解析(2022届临沂一模)
现代文I篇:艺术与自然关系主题阅读与答案解析(2022届临沂一模)(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
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
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
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
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
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
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
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
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
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
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响,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
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材料二: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
文艺之道,贵在有“自然”情怀—— 关于生态文艺批评的一点思考
第40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7月 Vol.40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8────────── 收稿日期:2018-02-10 修回日期:2018-04-12 作者简介:杨琼(1976-),男,海南乐东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艺术批评。
-60-文艺之道,贵在有“自然”情怀—— 关于生态文艺批评的一点思考杨 琼(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校刊编辑部,广东 湛江 524091)摘 要:20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艺批评几乎是在西方文艺话语的框架下进行。
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不仅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置之于水火,而且波及到了社会、文化、精神之领域,这种状况日益明显。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精神生态的体现。
文艺作为“人艺”,本质上就应该是精神的、生态的、形而上的,重拾文艺批评的生态空间对于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尤其具有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文艺创作;文艺与自然;生态意识;生态批评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8)04-0060-05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4.010The Key to Literature and Art is the Feelings for Nature: Thoughts ofEcological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YANG Qiong(School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School, Zhanjiang 524091, China)Abstract: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China,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in China has always been following the conventions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not only ruins human’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but also interferes in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spiritual fields. In Chinese culture, emphasis is laid upon o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hich is a reflection of the spiritual ecology of Chinese cultural development. As an art of people,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and art should be spiritual, ecological and metaphysical. Regaining ecological space in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is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for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criticism.Key Word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literature, art and nature; awareness of ecology; ecological criticism.生态文艺批评不是将生态学、文艺学、文学,甚至其他学科简单组合在一起进行量化的文学分析方法,而是将生态哲学最本质的观念引入文艺批评,是一种以生态观念、生态意识以及环境责任意识对文艺创作和批评进行分析、批点和评量的评价方法。
歌德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歌德是18世纪德国文化大家,被誉为“浪漫时期”的代表人物。
他非常
看重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自然是创作艺术的灵感来源。
他
信任文化的自然来源,认为自然是文化艺术的和谐之源。
首先,歌德认为自然是一种伟大的能量,在艺术中可以被完美诠释。
他认为,自然是一种美妙的灵感,可以帮助艺术家深入思考,并从中
获取创作灵感。
歌德认为,当艺术家受到自然启发时,他们将创作出
能够释放最大能量的艺术作品。
他认为,当艺术家受到自然界的影响时,他们能够创作超越自然界的艺术作品。
其次,歌德认为艺术是自然的精华,可以把自然的美景完美地塑造出来。
他认为,艺术家除了要深入自然的内容外,还要利用自然的精华,把一个个完善的艺术作品带出来。
歌德认为,勘察、观察、思考自然,将触及自然的真正精髓,这是艺术工作和自然之间最重要的关系。
艺
术要能够精准地把自然美景呈现出来,自然就会被赋予新的精神、新
的价值。
最后,歌德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和谐之源。
他认为,自然与艺术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艺术家可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自然能为艺术
提供灵感源泉和精神基础。
当艺术家利用自然的美景和智慧,把最伟
大的作品带出来时,就会表现着自然和艺术之间的和谐。
歌德认为,自然可以为艺术提供灵感源泉,并且可以表现出和谐之路,为艺术增添灵长。
他认为,当艺术家正确地理解了自然以及自然产生
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就能够创作出更完美的艺术作品。
歌
德的自然与艺术的理念在今天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为艺术家带来
着丰富的灵感和启示。
发现美丽:欣赏自然与艺术的奇迹(800字)
发现美丽:欣赏自然与艺术的奇迹(800字)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难以抽身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然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自然与艺术中蕴含着无尽的美丽。
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那无尽的绿色画卷,我们会被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所吸引。
山川、河流、森林、草原,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在山间行走,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中,那些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在海边漫步,海风轻拂着脸颊,海浪拍打着脚底,那种宽广、那种深邃,让人心生敬畏。
在森林中穿行,我们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那些茂密的树木、五彩斑斓的花朵、欢快跳跃的小动物,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除了自然风光,艺术也是人类创造美丽的重要方式。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珍贵的文物,它们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色彩斑斓的绘画、充满智慧的文学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的才华与灵感。
在音乐厅里,我们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那些激昂热烈的交响乐、柔和抒情的室内乐、欢快轻松的流行乐,让我们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与感动。
在戏剧舞台上,我们见证了演员们精湛的表演,那些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华丽的舞台设计,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当我们欣赏自然与艺术中的美丽时,我们会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些美丽不仅让我们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压力,更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欣赏。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发现美丽的心。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蒙蔽,不要被周围的喧嚣所迷惑。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去领略自然与艺术中的无尽魅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价值。
总之,发现美丽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瞬间,用心去感受自然与艺术中的美丽。
艺术——生命与自然
法国 柯罗
凡高,后印象派,借 为什么题材相似的作品, 助色彩来揭示主观精 不同的画家会有不同的表 神世界。 现?风格会完全不同?
金色的庄稼和柏树 油画 荷兰 凡高
当自然进入人的创作,成为人 的审美对象,也就被赋予了具有生 命的人的思想和感情,自然会有不 同的创造,所以美术家的艺术创作 也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 动。
原始社会美术
• 健壮而富于生命力的野牛既是原始人寻 捕的猎物,又是他们崇爱的生灵,因为 它维系着人类的生命和生存的需要。 • 在农作物的上方生出人面形,说明进入 农耕的原始人认为,谷物也和人一样有 着由神主宰的生命,希望他们在稷神的 保护下代代相传,年年丰收。
文艺复兴时期,崇尚古典文 化,反对宗教神权的束缚,人文 主义精神更多关注人本身,人和 现实世界有受到高度关注,“人 为万物的尺度”。
第一单元
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沈灵
在自然界里,是先有艺术,还 是先有生命?美术作品中的艺术 形象是否有生命?
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公元 前15000-前12000年 西班牙)
思考:为什么原始 人类在岩石上绘制 出野牛和人面农作 物等生命形象呢? 它们是否有生命力?
稷神崇拜图(将军崖岩画 新石器时代)江苏连云港市
欧洲美术 • 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希腊罗马 文化,解放思想,人和现实世界 受到高度关注。 • 对人物的艺术表现,形象充满生 命力,艺术家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热爱。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和艺术活 离开了自然一切就不存在 。 动能否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生命与自 然有什么关系。
柯罗,巴比松画 派,提出面向自 பைடு நூலகம்,对景写生。 画风朴素自然。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摘要】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自然之美激发了文艺创作,生命的力量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展现。
艺术作品常常从自然与生命中汲取灵感,表现出广阔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
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自然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艺术作品中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之间的紧密联系,彰显了它们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观察和思考,艺术家们创作出了无数动人的作品,传递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中,更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和思考之中,引领着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更深刻理解。
【关键词】自然、生命、文艺、关系、美、创作、力量、灵感、源、意象、价值、联系1. 引言1.1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的关系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紧密相连,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是文艺创作的灵感之源,同时也是艺术作品展现生命力量和价值的根基。
生命是文艺作品中的主题之一,是创作者们表现情感、探索人类存在意义的重要素材。
文艺作品则是人们感受自然、生命之美、之力的媒介,同时也是创作者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和表达。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紧密联系,通过文艺作品的表现,我们更深层次地感知自然与生命的美好,体味作者对生命、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视。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自然、生命和文艺之道始终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共同书写着人类精神的丰富篇章。
通过深入探讨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间的关系,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本质,感悟生命的意义,体味艺术的魅力。
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只有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文艺作品的魅力,更好地理解生命和自然的意义。
2. 正文2.1 自然之美与文艺创作自然之美与文艺创作密切相关,自然界是艺术家们最重要的灵感源泉之一。
自然的美丽景色、多样的生态系统、神秘的气候变化都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人生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作文800字
人生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作文800字自然包括人类参与的自然和纯净自然。
两者都是艺术创作的来源。
艺术应以感召自然及自然之下的人为目的,取之自然,用之自然。
如果脱离自然进行艺术创作,就不会引起大众共鸣,成了没人欣赏的艺术;如果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被人欣赏,无人能懂,也就失去了艺术的魅力和真正作用。
自然为真,艺术则为美。
人生艺术与自然,无所谓美与不美,而讲究美的人则无所谓真与不真,善与不善。
艺术家称自然为美,艺术起于自然,因此艺术美起于来源于自然美。
美与真的概念很多人都想追求得到艺术,我们做事的最高境界都是要具有艺术性的。
我们教学生不仅教对的知识给学生,更要注重教的艺术性。
我们盖房子时,不仅要结实牢固,经得起地震,更要好看,也是要追求艺术性的。
我们的外交也要讲究艺术性的。
其实各行各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艺术性,人的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都需要艺术性的。
艺术就是美,是一种境界,让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内心深处产生震撼,能让人赞叹不已。
艺术在哪里呢?随着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而出现艺术,艺术伴随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而形成。
只要有人类活动的领域,只要有客观物质存在就可能有艺术。
可以说艺术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在我们从事的领域创造不出艺术,发现不了美罢!艺术伴随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而产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而得到发展。
我们最初盖的房子只讲究牢固和实用性,随着文化的前进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我们盖的房子就要追求艺术性了,就要好看了,也就能够实现得了。
也就是有了艺术的设计还要有技术的支持才实现的。
艺术跟劳动生产活动是相关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就出现了艺术品。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我们的雕塑等等,这些艺术跟劳动生产就分离开了,成了专门供人们欣赏了的东西。
但并不是艺术就跟我们的认识活动,生产劳动就完全分离,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仍然要追求艺术性的。
人的各种活动中仍然要讲究艺术性的。
也就是艺术存在于我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的。
艺术与文学对大自然的借喻与解读
艺术与文学对大自然的借喻与解读艺术与文学一直以来是人类对大自然进行借喻和解读的重要手段。
自古以来,艺术和文学中的自然图像和意象,不断推动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艺术与文学对大自然的借喻与解读。
一、自然的美感与借喻自然是艺术和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这是因为自然有着很强的美感,可以让人们从中获得艺术和文学的灵感。
例如,在诗歌中,自然风光常被用来借喻人生和情感。
《庐山谣》中写道:“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这句诗表现出了壮阔的景象,启示人们去探索和追求更广阔的世界。
同样的,自然美景也可以被艺术家们用来创作美术作品。
例如,在绘画中,自然的细节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荷花被视为高雅和典雅,取得了文人雅士的青睐。
在《红楼梦》中,荷花被赋予了许多意义,用来借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二、自然与生命的借喻自然中的生物也经常被用来借喻人类生活和命运。
在文学中,动物经常被用作象征或比喻。
例如,狐狸被赋予了聪明和狡猾的形象,鸟儿则被用来代表自由和欢乐。
这些形象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和思考。
同样的,自然现象也被用来借喻人类的命运和生活。
水被视为柔韧和包容,火则代表热情和冲动。
这些形象在文艺作品中屡见不鲜,常常被用作表达人类情感和生命的手段。
例如,莎士比亚的名篇《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的内心世界被用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意象来刻画。
三、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借喻最后,自然也常被用来借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恶化、破坏、矛盾和和谐等不同的场景和情境。
在文学中,环境恶化和自然破坏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类的不良行为和生态危机。
例如,拿破仑在《安魂曲》中用荒漠和死寂来表达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不负责任。
同样的,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也成为了艺术和文学中的重要主题。
自然风光和生物被用来表达与自然融合和和谐的状态。
许多作品都以水墨、山水为中心来刻画与自然共生和谐的状态。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一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著中,有许多言论涉及“道”或“道”与文艺的关系。
但这些言论所论述的,却并不是一个问题。
例如:“文,虚器也;道,实指也。
文欲其工,犹弓矢之欲其良也。
弓矢可以御寇,亦可以为寇,非关弓矢之良与不良也。
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章学诚《言公》中)“字虽有质,迹本无为。
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
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虞世南《笔髓论》)依章学诚所说,则文是工具,道是目的。
道不是文艺自身的某种必需,而是外加于文艺的某种要求。
故无道仍可以有文。
而依虞世南所说,则道就是文艺自身的某种根本规律,故无道即无以为文。
不仅不同的人会有这样不同的言论,同一个人也会如此。
例如欧阳修,他说:“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
为道必求知古。
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发之以传后世。
”(《与张秀才第二书》)又说:“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而言。
”(《书梅圣俞稿后》)前一段话,言文以明道,与章学诚之论同调;而后一段话,言乐道深微,就与虞世南之论合流了。
这里显然有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用今天的话说,章学诚及欧阳修的前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外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社会政治之道;虞世南及欧阳修的后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文艺自身之道,主要是文艺创作之道。
按照古代文论的习惯,前者称作文道论,后者称作“道艺论”。
从上面的引文中已经约略可见:“文道论”的道基本上是儒家之道,而“道艺论”的道则基本上是道家之道。
的确,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之道主要原于道家,庄子就是古代文论中的“道艺论”的奠基者。
二《庄子·天地》篇云:“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就是说,天地虽大,却有其共同的演化规律;万物虽多,却有其一致的处理原则。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这个话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不管我们从哪个角度去了解它,都会发现自然生命和文艺是息息相关的。
人类追求自然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地借力于文艺的力量来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考。
而文艺从自然生命中汲取灵感,激发人类的情感共鸣,进而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在文艺的创作这个领域中,自然生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们可以从自然中提炼出壮丽的景色和生动的形象,通过文学艺术的表达,传达出独有的情感和思考。
同时,自然生命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空间。
在文学创作中,自然生命是常见的表达手法。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其小说作品《老人与海》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海的壮美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勇气。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则将自然与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自然景色和气息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在艺术领域中,自然生命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我们可以从自然中获取到诸如树木、动物、花卉等素材,创造出让人赞叹的艺术品。
画家梵高在其创作中,常常将自然景象与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作者深沉的内心情感。
而大师米开朗基罗更是在其经典作品《达芬奇码头》中,将海洋的雄浑和人性的渺小相互映衬,从而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世界。
自然生命和文艺之道在互相影响的同时,也焕发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
人类对自然生命的探究和对文艺的热爱,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自然的奥妙,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和世界。
在我看来,自然生命和文艺之道的交汇点是美丽和幸福。
它们的共同点,是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中的美好和幸福。
自然生命中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
当我们从自然中触摸到大海的咆哮、树木的绿茵、花儿的绚烂,就会感到一种自然的平衡和心灵的恬静。
而文艺则通过艺术作品,给人带来了一份心灵的慰藉和温暖。
无论是小说、诗歌、音乐还是画作,都表达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让我们依靠这份自发的情感共鸣,感受到了心灵的拥抱。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人们往往会感到疲惫和沮丧,对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惑。
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解
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解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怀有神秘的情结,对自然界的博大的气势和恢宏的壮丽,产生强烈的憧憬之情,这也就是艺术源自自然的一个重要原因。
确实,艺术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从中汲取养分,然后将自然精神融入其中,创造出美好的作品。
艺术家将自然中所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比如日出的美丽,大海的宽阔,野花的繁茂,秋雨的润泽,落日的温暖等等,艺术家使用这些素材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作品,让观众在观赏中享受到完美的精神视觉体验,尽情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另一方面,艺术比自然有更高的意义。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面临着各种灾难和死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但艺术家们却能够以其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自然界中隐藏的价值,让自然界中的万千生灵活跃起来,有了自身的价值和存在。
因此,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解,是其丰满精彩的生活经历和突出的艺术水平,这是因为艺术家们借鉴自然的元素,他们把大自然的斑斓之美和绝美之景融入艺术的基础中,从而创造出超越自然景象的独特作品,让观众们能够融入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中。
此外,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运用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技术,将自然界中最精致的美景融入其中,创造出非凡的艺术作品,更高层次的理解自然界,凸显出艺术的无穷魅力,它的力量能够让观众在观赏中更深刻的感知大自然的美丽之处,也为自然界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解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让艺术家们能够将自然中的特质转化为超自然的精神,再把它们融入到不同的形式中,最终把大自然中精彩的世界展现给广大观众。
艺术家们通过自己更高级的艺术理解,用艺术令大自然之美多元化,表达出更深层的精神内涵,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体验,令人细细欣赏,也让人更加思考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一)一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着中,有许多言论涉及“道”或“道”与文艺的关系。
但这些言论所论述的,却并不是一个问题。
例如:“文,虚器也;道,实指也。
文欲其工,犹弓矢之欲其良也。
弓矢可以御寇,亦可以为寇,非关弓矢之良与不良也。
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章学诚《言公》中)“字虽有质,迹本无为。
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
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虞世南《笔髓论》)依章学诚所说,则文是工具,道是目的。
道不是文艺自身的某种必需,而是外加于文艺的某种要求。
故无道仍可以有文。
而依虞世南所说,则道就是文艺自身的某种根本规律,故无道即无以为文。
不仅不同的人会有这样不同的言论,同一个人也会如此。
例如欧阳修,他说:“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
为道必求知古。
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发之以传后世。
”(《与张秀才第二书》)又说:“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而言。
”(《书梅圣俞稿后》)前一段话,言文以明道,与章学诚之论同调;而后一段话,言乐道深微,就与虞世南之论合流了。
这里显然有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用今天的话说,章学诚及欧阳修的前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外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社会政治之道;虞世南及欧阳修的后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文艺自身之道,主要是文艺创作之道。
按照古代文论的习惯,前者称作文道论,后者称作“道艺论”。
从上面的引文中已经约略可见:“文道论”的道基本上是儒家之道,而“道艺论”的道则基本上是道家之道。
的确,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之道主要原于道家,庄子就是古代文论中的“道艺论”的奠基者。
二《庄子·天地》篇云:“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就是说,天地虽大,却有其共同的演化规律;万物虽多,却有其一致的处理原则。
这个规律和原则,就是“道”。
故下文提出:“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
”意即只要用“道”去对待,万事万物皆可应付自如。
“万物之应备”,就包括技艺:“故通于天者,道也;顺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
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自上而下言之,道通于天,施于地,行于万物,贯穿于政事,支配着技艺。
以通于天地万事万物而言,谓之“道”;以万事万物得于道、存于己而言,谓之“德”;依道而行,就是“义”;依道治人,就是“事”;依道治艺,就是“技”。
“道”、“德”、“义”、“事”、“技”,“道”一以贯之。
自下而上言之,技艺合于政事,政事合于义理,义理合于德,德合于道,道合于天。
亦一以通之,曰“道”。
总之,“道”涵盖万物,统摄万事。
庄子所说的“道”,当然是道家的自然之道。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默而百姓定。
”(同上)这种持自然之道一以统万、无事不遂的思想,老子已经说过。
如谓:“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二十二章)但他还没有把这种思想同技艺联系起来。
以自然之道统摄技艺之事,这是庄子“道艺论”的基本宗旨。
关于这个基本宗旨的实际贯彻,庄子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来阐发的。
归纳起来,这些寓言故事主要阐发了以下几个要点。
一曰“道进乎技”。
人们通常都会认为,技艺之事就是技艺之事,只要掌握技艺就行了。
而庄子恰恰是要强调:技艺之事非只技艺而已,只有从“技”的层次越入“道”的层次,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绝妙境地。
“庖丁解牛”“合于”《桑林》(殷汤乐名)之舞,乃中《经首》(尧乐《咸池》章名)之会”,犹如美妙的艺术表演。
梁惠王赞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回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养生主》)“进乎技”就是超于技。
“梓庆削木为锯,见者惊犹鬼神”。
人问之:“子何术以为焉?”梓庆回答:“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达生》)“一”就是“其治一也”的“道”。
“佝偻者承蜩(以竿醮胶黏蝉)”,像伸手拾取一般轻而易举。
或问:“子巧乎?有道邪?”答曰:“我有道也。
”(同上)只有“一丈夫蹈水”的故事云“吾无道”,但意思是说不应逞一己之私志而应遵循自然之道,即所谓“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同上),还是强调“道进乎技”的。
二曰“以天合天”。
超越技术的“道”虽然就是自然之道,但体现于技艺之事也不能不有更为具体的内容。
“梓庆削木为锯”的故事说:梓庆削木为锯,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臣将为锯,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
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
当是时也,无公朝(忘记朝廷。
郭象注:“无公朝,则企慕之心绝矣。
”),其巧专而外滑(外扰而滑乱不定)消。
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锯然后加手焉。
不然,则已。
则以天合天。
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这里的中心思想是“以天合天”,即以自己之“天”会合外物之“天”。
“入山林”之前的“斋以静心”云云,说的是排除一切意识,返回自己之“天”。
这是一系列“忘”的过程:从“庆赏爵禄”的功利意识,到“非誉巧拙”的名誉意识,直至“吾有四肢形体”的自我意识。
排除了一切有意识的意识,人便进入了无意识的意识状态,亦即无思无虑的自然心态,这就是返回了自己之“天”。
“然后入山林,观天性”云云,说的是以自己的自然之心,体会外物的自然本性,达到会合外物之“天”。
“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锯然后加手焉”,就是强调心与物的自然契合:当发现林木之自然形躯即酷似一锯,如已恍然见锯于眼前之时,始加手以成之。
故最后归结为“以天合天”。
需要再作一点说明的是:排除自我意识,这是“斋以静心”的最终目的和要义所在。
庄子之所谓“心斋”、“坐忘”,要义均在于此;只不过“心斋”是个渐进的过程,“坐忘”则顿时而至罢了。
《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即忘记自我,“同于大通”即通于万物。
《齐物论》又云:“南郭子綦隐几而卧,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
……子綦曰:‘……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丧其偶”即丧失对象。
忘记了自我,我就不再是主体;我不是主体,物也就不再是对象了。
故“吾丧我”与“丧其偶”乃是一件事的两面。
也就是说,只有排除了自我意识,才能改变物我对峙的格局,才能实现心与物的自由交往、自然契合。
其它的寓言故事又进一步丰富了“以天合天”的思想。
有的着重强调排除一切意识,回归自己之天。
如“佝偻者承蜩”里说:“吾处身也,若橛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就是排除了一切意念的干扰,直至“忘吾有四肢形体”的无意识状态。
此即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达生》)。
《庄子·田子方》所述老聃“游心于物之初”的状态,就是“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又如“津人操舟若神”中提出:“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矣。
凡外重者内拙。
”(《达生》)“外”者,胜负、得失等等皆“外”也。
“外”系于心,便会顾虑重重、精神拘桎,无以发挥内在的天巧。
只有全然无骛于外、无扰于心,才能“巧专而外滑消”。
还有一个故事直接谈到文艺,即“宋元君将画图”: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一史后至,@①@①然不屈,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赢。
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田子方》)“众史”者,皆存心求成、有意作画者也。
故而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这种“外”系于心的紧张状态,怎能作画?只有那位“后至者”,不矜不挫,无思无虑,自在从容,毫无做意,一派安闲悦适的自然神态。
如此方是“真画者也”。
有的着重强调与物自由交往,会合外物之天。
“疱丁解牛”之所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工@②旋而盖规矩”之所谓“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达生》),都是指那种心与物契合无间的境界。
“一丈夫蹈水”的故事更云:孔子于“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之处,“见一丈夫游之”,“数百步而出,披发行歌而游行塘下”。
因问:“蹈水有道乎?”丈夫回答:“亡,吾无道。
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与齐(通“脐”,指水之漩涡)俱入,与汩(水滚出处)俱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又问:“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回答:“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达生》)这位蹈水者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了自然,化进了外物。
“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毫无一己之私志。
故能“与齐俱入,与汩俱出”,已无物我之界限。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那正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无思无虑而从容中道的心理境界。
他说“吾无道”,是指“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而这就是他的“道”。
三曰“形全精复”。
庄子许多有关技艺的故事,本不是为了谈技艺,而是为了谈养生。
这一点是常被以往的论家所忽略的。
“庖丁解牛”的故事出自《养生主》。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高论,说的是:“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梓庆削木为锯”以及“佝偻者承蜩”、“津人操舟若神”、“工@②旋而盖规矩”、“一丈夫蹈水”等皆出自《达生》篇。
所谓“达生”,就是通达生命之情。
该篇之所论,皆在于阐明:返回自己的自然生命,便可融入天地的大生命,从而获得最旺盛的生命。
即所谓“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文中还有个“纪@③子为王养斗鸡”的故事,说的就是使斗鸡逐渐内敛,以恢复其天德之全。
此时外表呆若木鸡,实际上却是生命最旺盛的状态。
细看前述庄子那些有关技艺的言论,不难发现,其实也是启人进入“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生命状态。
这样,庄子的技艺之道就同生命联系起来了。
所以,“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生命意识,也应视为庄子“道艺论”的内容。
虽然它不是与“道进乎技”、“以天合天”并列的一个单独的要点,但却是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
庄子的“道艺论”还只是技艺理论,而不能算是文艺理论。
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道艺论”,就是在庄子“道艺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道艺论”,首先也是辨明“道”与“艺”、或“道”与“技”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有的着眼于创作道路,强调以道事艺。
如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
当其有事,已知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
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
若忖短长于隘度,算妍媸于陋目,凝觚舐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宁置于齿牙间哉!”“遗去机巧”,就是超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