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关系到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正常生活,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一旦石油能源安全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深思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并设想可行的对策。
根据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出口量、开发情况及消耗情况,我认为我国石油能源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风险:一、我国石油已探明储量相对较少,人均占有量少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且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但在这些能源中煤炭占主导地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少之又少,加之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占有量更是微不足道。
根据《油气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855.04亿吨,而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仅为27.88亿吨,居世界第13位,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20年后可能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统计表明2012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约4.9亿吨,同比增4.7%,石油净进口量达2.8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5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二、石油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等地。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中东、独联体、非洲和中南美洲是国际原油主要出口地区,而沙特、伊朗和俄罗斯是位居前列的原油输出国。
一旦有关国家政权更替、政局动荡,我国将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石油安全的风险系数将随之攀升。
而美国原油进口中,约70%来自来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等西半球,约30%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
相比美国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
当前,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已经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自由贸易量不足总产量的50%,进口需求不可能无限得到满足。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策略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策略第1章石油化工行业概述 (4)1.1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4)1.1.1 行业背景 (4)1.1.2 发展趋势 (4)1.2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1.2.1 安全生产 (5)1.2.2 环境保护 (5)第2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2.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5)2.1.1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 (5)2.1.2 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5)2.1.3 标准体系 (5)2.2 安全生产责任制 (5)2.2.1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5)2.2.2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6)2.2.3 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 (6)2.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2.3.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2.3.2 安全操作规程 (6)2.3.3 应急预案 (6)2.3.4 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制度 (6)第3章安全生产风险识别与评估 (6)3.1 风险识别方法 (6)3.1.1 故障树分析(FTA) (6)3.1.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6)3.1.3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7)3.1.4 安全检查表(SCL) (7)3.2 风险评估与分级 (7)3.2.1 风险矩阵法 (7)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7)3.2.3 蒙特卡洛模拟法 (7)3.3 风险控制策略 (7)3.3.1 预防措施 (7)3.3.2 减缓措施 (7)3.3.3 应急处置措施 (7)3.3.4 持续改进 (8)第4章预防与应急处理 (8)4.1 预防措施 (8)4.1.1 风险识别与评估 (8)4.1.2 安全管理制度 (8)4.1.3 安全培训与教育 (8)4.1.5 安全生产标准化 (8)4.2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8)4.2.1 应急预案编制 (8)4.2.2 应急演练与培训 (8)4.2.3 应急物资与设备 (9)4.2.4 应急通信与信息 (9)4.3 调查与分析 (9)4.3.1 现场保护 (9)4.3.2 调查 (9)4.3.3 原因分析 (9)4.3.4 整改措施与落实 (9)4.3.5 经验总结与分享 (9)第5章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9)5.1 节能技术与管理 (9)5.1.1 节能技术概述 (9)5.1.2 节能管理措施 (9)5.1.3 节能案例与经验 (9)5.2 污染防治措施 (9)5.2.1 废水处理技术 (9)5.2.2 废气处理技术 (10)5.2.3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5.3 环保法规与标准 (10)5.3.1 我国环保法规体系 (10)5.3.2 石油化工行业环保法规与标准 (10)5.3.3 环保法规与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0)第6章危险化学品管理 (10)6.1 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识 (10)6.1.1 危险化学品分类 (10)6.1.2 危险化学品标识 (11)6.2 危险化学品储存与运输 (11)6.2.1 危险化学品储存 (11)6.2.2 危险化学品运输 (11)6.3 废弃化学品处理与处置 (11)6.3.1 分类处理 (11)6.3.2 遵守法规 (11)6.3.3 环保措施 (12)6.3.4 责任追究 (12)第7章设备设施安全 (12)7.1 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 (12)7.1.1 设备检查制度 (12)7.1.2 设备维护保养 (12)7.1.3 检查与维护记录 (12)7.2 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12)7.2.2 防护设施检查与维护 (12)7.2.3 防护设施改进 (12)7.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12)7.3.1 特种设备使用许可 (13)7.3.2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 (13)7.3.3 特种设备检查与维护 (13)7.3.4 应急预案与演练 (13)第8章消防安全 (13)8.1 消防法律法规与标准 (13)8.1.1 法律法规概述 (13)8.1.2 消防标准及要求 (13)8.2 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与维护 (13)8.2.1 消防设施设备配置 (13)8.2.2 消防设施设备维护 (14)8.3 消防应急预案与演练 (14)8.3.1 消防应急预案 (14)8.3.2 消防演练 (14)第9章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 (15)9.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 (15)9.1.1 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15)9.1.2 化学因素:有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15)9.1.3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性污染物; (15)9.1.4 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劳动强度、人际关系等。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丁留亮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关系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能源安全石油安全风险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及其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能源尤其是石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那么我国当前面临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势怎样?存在哪些风险?应采取什么应对策略呢?一,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1,我国石油已探明储量相对较少,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与传统的“地大物博”的观念相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人均石油占有量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开始变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现如今我国对外石油依存程度已达到57%,而且还在不断增大。
这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变化失衡,偏离轨道超过国内企业承受能力时,将迫使我国经济放缓,甚至瘫痪。
2,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从世界范围上讲,我国石油进口大多数集中在中东、非洲、亚太一些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东56.2%,非洲22.5%,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大国角逐较力的敏感地区,也是武装冲突、教派斗争,种族矛盾、政权更迭的多发区,而相对稳定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仅10%。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但与西方相比,中国石油形势较严重,石油战略储备起步较晚。
综合种种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需矛盾严重据 2002 年全球能源统计报道,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为世界第 11 位,2001 年探明石油储量 33 亿吨,占世界的 2.3%。
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第七位。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 14 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
油气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2.原油进口来源及通道过于单一,风险增大首先看海运情况。
目前我国 90% 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这使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同时,中国海军还不能够确保海上能源交通线的安全。
因此,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比较明显。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正常的石油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中国将承受重大损失。
然后看陆路运输情况。
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即便完全建成,并充分开工,每年也只能为我国输送4700万吨原油,这是上限。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就将达到3亿吨,陆路管道进口只能解决进口的15.7%,2010年解决了11.3%,只是略有提高。
3.原油供给受大国影响明显石油经济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
美、俄、日等国在能源领域已对中国构成了较大牵制。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策略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策略方案第1章石油化工行业概述 (4)1.1 行业背景分析 (4)1.1.1 行业发展历程 (4)1.1.2 行业现状 (4)1.2 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重要性 (5)1.2.1 安全生产 (5)1.2.2 环境保护 (5)第2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 (5)2.1 安全生产制度与法规 (5)2.1.1 法律法规遵循 (6)2.1.2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6)2.1.3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6)2.2 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6)2.2.1 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6)2.2.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6)2.2.3 基层安全生产组织 (6)2.3 安全生产责任制 (6)2.3.1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 (6)2.3.2 部门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7)2.3.3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 (7)第3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7)3.1 危险源识别 (7)3.1.1 物理危险源 (7)3.1.2 生物危险源 (7)3.1.3 人为危险源 (7)3.1.4 环境危险源 (7)3.2 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7)3.2.1 风险评估方法 (7)3.2.2 风险评估流程 (8)3.3 风险控制措施 (8)3.3.1 物理措施 (8)3.3.2 管理措施 (8)3.3.3 个人防护措施 (8)3.3.4 环境保护措施 (8)第4章应急预案与响应 (8)4.1 应急预案制定 (8)4.1.1 类型及危害分析: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识别潜在的类型,分析可能导致的危害,为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9)4.1.2 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应急指挥部、各应急小组及其职责,保证在发生时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9)4.1.3 应急响应程序:制定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信息报告、应急结束等程序,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9)4.1.4 应急预案的更新与修订:根据法律法规、企业生产变化和应急演练经验,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和修订,保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我国石油安全及其应对措施
我国石油安全及其应对措施0 引言中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也是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几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多,一方面,能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石油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费增长速度,形成严重的石油空缺灾荒。
有限的石油能源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严重影响着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
因此,根据国际格局及时调整自身的石油能源结构及发展战略,才能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1 石油安全的定义能源安全是伴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复兴与发展而产生的,能源安全源于能源供应的动荡与价格的急剧上涨或下跌。
简而言之,能源安全即为能源供求与价格的稳定与动荡状态。
传统的石油安全理论范围比较狭隘,仅关注石油供给安全方面,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储备和储量大就能保证石油安的储量安全观,以及通过资本运营在市场上可购买到石油的资本安全观两个方面。
传统的石油安全理论不为全面,石油储量以及资本市场对石油安全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却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石油的安全。
因为每个地区的石油储量的多少是自然天赋,短期内通过单纯依靠增加储量获得石油安全是不现实的。
再加上石油市场起伏跌更频率大,价格大幅度上升或者下降时有发生,由此,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以及石油市场的前提下,此二方面已经不能为石油安全你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近几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爆炸性增长、国际格局的变更以及能源安全理论的诞生,石油安全概念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拓展。
现如今,以数量和价格即可满足石油供应为内容的传统意义的石油安全概念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满足社会长久健康发展因素的石油安全概念面世,并且在实际生产中我国石油安全已经发展到关注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有限性,考虑长久健康发展的石油安全保障阶段。
当前有人指出,石油安全即是指一国拥有主权、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和长久健康发展的需要。
石油化工行业的弱点和改进策略
石油化工行业的弱点和改进策略一、石油化工行业的弱点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全球能源和化学产品供应的重要支柱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它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该行业中存在的主要弱点。
1. 环境影响:石油化工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
其原材料开采、加工、运输等过程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2. 能源依赖性: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
长期以来,该行业对能源供应高度依赖,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推进,这种依赖性可能成为限制因素。
3. 安全风险:由于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和高温高压操作等特点,石油化工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
4. 制度瓶颈:石油化工行业存在一些制度性问题,包括监管不到位、技术标准滞后以及行业内部竞争不公平等。
这些问题可能阻碍创新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形成。
二、石油化工行业的改进策略为了应对上述弱点,石油化工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1. 推动清洁生产:石油化工企业应该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例如,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设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耗。
同时,还需要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链条迈进。
鼓励企业在新材料、先进催化剂、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技术突破,并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形成创新联盟,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3. 强化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至关重要。
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养,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
同时,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组织合作,共同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机制。
4. 优化政策环境: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鼓励石油化工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pdf
2011.Ⅰ经济理论与实践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褚跃民( 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的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对进口海外石油的依赖度逐年递增。
如 2007 年,我国进口石油 1. 8328 亿吨,2008 年净进口 2. 0067 亿吨,2009 年进口 2. 038 亿吨,2010 年前 8 个月,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上升为 53. 9% ,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 50% 的警戒线。
9 月份原油进口量达到 2329 万吨,较上年同期的 1720 万吨增长 35. 4% ,创下历史新高。
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石油进口大国。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血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进口石油超过 2 亿吨的我国来说,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国际因素的影响。
一、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国内国际方面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产石油供不应求。
国产石油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石油储量与产量有限。
尽管近年来油气产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主力油田经过多年的开采,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稳产增产难度很大; 西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能逐年递增; 海上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且南海、东海存在国际争议,这样就造成了在短期内石油增产不会有大的突破。
另外,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石油需求持续增长。
再者,当前的节能政策对节油的影响力及影响效果非常有限。
2.进口油源单一的制约。
油源多元化,旨在分散突发事件对石油供给的影响,减少供应中断的风险。
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 ,但主要进口源只有 4 个: 中东占 39% ; 非洲占26% ; 前苏联地区占 13% ; 东南亚占 15% 。
2007 年我国主要石油进口源、数量及比重见表 1。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近年来,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但是,石油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给国家安全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如何保障石油安全,研究应对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一、目前的石油供需情况目前,中国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3%,用油总量已经超过了8.5亿吨,排名全球第一。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将持续提高。
而石油产量和储备的限制将会制约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国需要制定石油安全的基本策略。
二、石油安全的重要性石油安全是指通过国家政策、行业规范、技术手段等方式,保障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及其价值的稳定性,确保本国能源供需平衡,并防范一旦出现石油安全事故给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
石油是国家大宗能源资源之一,其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石油安全的挑战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波动极大,原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
另外,石油勘探、开发、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给我国的石油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同时,石油的稀缺性、重要性以及石油资源的垄断性也是制约我国石油安全的因素。
四、应对策略1.完善石油市场体系,提高石油储备能力我国应继续立足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完善石油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健全石油市场交易规则,增加储备油产业化,促进国内石油市场逐步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石油储备能力建设,提高国家石油储备的量和质。
2.提高对石油勘探技术的研发及投入为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加强对石油勘探技术的研发,建立完善的石油勘探技术体系,推进石油勘探技术的升级,降低石油勘探成本,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
3.加强石油输送和储存的安全管理加强石油输送和储存的安全管理,提升石油管道、储罐设施的运行安全水平,健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管理,确保石油输送和储存工作安全稳定。
世界石油资源格局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一) 与产油国合作, 开拓市场空间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 目 前我国石油进口的 52$ 以上来自中东 " 因此 " 为保 证我国目前石油来源的稳定 " 首先要加强与中东诸 国的合作 ! 但考虑中东长期以来不稳定的政治局势 对石油供应的影响 "我国应保持政策的灵活性 " 协调 国际社会促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来自中东的石 油主要依赖海上运输 " 要经过问题诸多的马六甲海 峡 " 航线的安全是重大问题 !为了弥补中国海权薄弱 的不足 " 可逐步实施 ) 亚洲石油大陆桥 * 的设想 " 即用 两条哈萨克斯坦的输油管道通向中东 " 再修建通向 中 国 的 输 油 管 道 !对 中 国 而 言 "建 设 亚 洲 石 油 大 陆 桥 "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 加强与中亚和俄罗斯的石油合作 " 利于我国规 避风险 $ 提高能源安全水平 !中亚五国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不平衡 "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 " 必须发挥上海 合作组织的作用 " 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注意 与中亚五国平衡发展外交 " 警惕 ) 民族主义 * 对中国
摘 要 +石油资源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举足轻重, 石油消费国之间、 消费国与资源国之间、 资源
国与资源国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 对石油的竞争已超出了商业范畴, 成为各国政治、 军事和外交 关系的着力点。 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到世界石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合作中去, 通过与产业国和消费 国加强区域能源合作来创建能源安全格局。
’ 个在亚太地区 " 依次为中国 $ 日本 $ 印度和韩国 ’ 分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的能源需求与供给必然产生缺口。
我国经济20年来的迅速发展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
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
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
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
这种估计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暂不考虑,但我国的能源缺口在逐年增大,进口依存度将逐步扩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安全的最主要问题。
仅在石油需求上,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有可能超过3亿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
由于我国能源自给能力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辟海外能源渠道和对内节能并重的方针。
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能源资源的开发,参加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在全球能源领域占领战略制高点。
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在日趋激烈的能源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地位。
然而,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从长远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必然会出现某些资源绝对稀缺的问题。
我们只有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替代和节减消费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国内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力度。
国家能源安全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安全性,是指通过维持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均衡的状态,在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前提下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正常需求。
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即能源的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
其中,能源供给保障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本目标,是“量”的概念。
是对于一定的时间并受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限制的;而能源使用安全则是国家能源安全更高目标是“质”的概念。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介绍中国石油安全是指中国国内石油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石油贸易的安全及相关设施的安全。
中国石油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中国石油安全进行战略分析,包括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挑战能源需求增长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给中国石油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和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
供应不稳定中国石油生产能力有限,大部分石油依赖进口。
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都会对中国石油供应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对中国石油安全构成挑战。
合规风险由于中国石油行业的规模庞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
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能会导致石油生产中断甚至停滞,对中国石油安全造成威胁。
应对策略为了保障中国石油安全,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至关重要。
多元化能源供应中国应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战略石油储备可以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定的供应,保障国内需求不受外界影响。
强化监管和安全管理加强对石油企业的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制度,提高石油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安全监测手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合规风险。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积极发展国际石油市场,拓宽中国石油供应渠道。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供应不稳定和地缘政治风险。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石油行业的科技创新,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
通过科技进步,可以降低石油生产成本,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的可持续性。
结论中国石油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面临着供需不平衡、供应不稳定和合规风险等挑战。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1)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关系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关系到生态环境,也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在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
2003年,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中国能源产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为此中国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2003年国内能源安全形势分析 2003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能源需求旺盛,全社会能源消费高速增长,能源安全形势严峻,能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煤炭出现局部供应紧张,全国大部分地方发生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继续加大。
煤炭形势呈现出“四高两低一平”,即煤炭产量、销售量、铁路运量、价格创历史新高,煤炭库存、拖欠煤款有所下降,煤炭进出口总量保持上年水平。
全国煤炭产需基本平衡,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国有煤矿生产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部分企业超能力生产。
全国电力供应形势紧张,21个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的情况,电力需求旺盛和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导致电力供不应求的重要因素,另外宏观调控的失误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全年石油消费先缓后紧,一些地方出现供应特别是柴油短缺现象,供应十分紧张,价格居高不下。
石油净进口量进一步增加,对外依存度继续加大,200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35%,中国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二、中国能源安全基本形势我国人均能源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且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大多远离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能源供需矛盾持续扩大,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已亮起红灯;能源消费结构矛盾突出,石油短缺矛盾将是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我国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独特能源发展道路(即 WP=25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未来石油、天然气需求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常规能源中,产需矛盾突出的集中在石油生产的增长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国内需求。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若人体中血液不够,轻则致病,重则有生命危险。
对于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如果没有石油战略储备,那么一旦石油进口中断,在缺乏石油供应的地区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灾难性打击,飞机不能飞,汽车不能跑,交通瘫痪,生产停滞。
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能源的不断供给来保证。
基辛格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
”由于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而且数量有限,获得和控制足够的石油资源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石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能源是许多战争的焦点,尤其是石油,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誉为“黑金子”。
随着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会继续增加,石油供应不足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
保证石油安全是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1993年中国成为成品油的净进口国,1996年又变成原油的净进口国。
统计显示,1996年至2003年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已从2000多万吨增加到9112.63万吨,2004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原油1.1062亿吨。
从中国石油消费情况来看,81%的石油应用于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材料及制成品行业上。
进一步反映出原油及其制成品在中国化工等基础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这些油料的充分保证,这些行业将不可能有高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00年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5%,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40%左右,但石油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也远远大于煤炭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
随着对原油及其制品这些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中国的石油安全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将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我国进口这么多石油,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而且还使我国社会和经济运行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石油。
石油行业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石油行业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石油行业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石油公司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
本文将探讨石油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市场风险石油行业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油价波动、需求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
针对市场风险,石油公司应建立市场监测机制,密切关注国内外能源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同时,加强与其他石油公司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二、技术风险石油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技术风险,如井口事故、漏油等。
石油公司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
三、环境风险石油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水体污染、土地破坏和大气污染等。
为了应对环境风险,石油公司应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及时控制和修复环境损害,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
四、政策风险石油行业受国内外政策的影响较大,政策风险包括税收政策、出口限制和政策法规变化等。
石油公司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和动态,提前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政策风险带来的影响。
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和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五、安全风险石油行业涉及到的油气运输、储存和生产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等。
石油公司应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确保生产设备和管理流程的安全可靠。
同时,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应急处理和逃生能力,有效应对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石油行业的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是确保企业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市场监测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采用环保技术、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以及加强安全管理,石油公司可以有效应对风险,减少损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3篇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第一篇: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概述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结构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和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也面临着诸多石油安全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石油生产不断增加,但石油储量有限,国内对石油的依赖度依然很高。
另一方面,由于石油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能源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石油价格波动较大,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国际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战争、恐怖主义等因素仍然可能打击全球石油市场,这也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构成了威胁。
针对这些石油安全挑战,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例如,加强国内储备和市场监管,增加进口渠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原油加工出口国之一,石油市场也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石油安全形势的变化是不断的,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应对。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和技术支持,提高石油安全意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篇:中国的石油储备安全策略石油储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石油商品不断波动和产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石油储备的稳定和充足,可以确保国家在石油危机时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因此,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石油储备安全策略。
首先,加强石油储备管理,完善储备体系。
中国政府将石油储备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中央石油储备主要集中在海岸储备油库和地下库等区域,具有应急储备和补贴市场供应的双重作用。
而地方石油储备则由各地政府负责管理,配合中央储备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
其次,提升石油储备能力和水平。
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石油储备设施,如南京大型储油基地、北方储油基地等,可以为国家提供强大的石油储备能力和应对能力。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中国石油安全事关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
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战略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本文将对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战略目标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国家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保障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以支撑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国内产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过度依赖进口石油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国内产能的提升是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油田勘探和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石油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产能。
三、多元化能源来源石油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存在价格波动和供应风险。
为了降低国家能源安全的风险,中国需要加强对其他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同时推动清洁能源发电和交通运输的普及和应用。
四、国际合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必须加强与石油生产国的合作。
通过多边合作和双边协议,与主要石油生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的稳定性。
此外,中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油气管道和油轮航线的建设,提高海外石油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加强安全管理与监测中国应加强对石油生产、运输和储存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监测。
建立健全的石油安全监测体系,定期评估石油市场的供需状况和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此外,加强对石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改造,提高这些设施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性。
六、储备战略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石油储备的充足性和可用性。
通过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和石油储备设施,提高应急储备的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
同时,加强石油储备管理和监测,确保石油储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七、提高环境友好性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也应该注重环境友好性。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9337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与传统的“地大物博”观念相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根据《油气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855.04亿吨,而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仅为27.88亿吨,居世界第13位,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20年后可能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当然这是以不增加石油勘探量为前提的,是静态的)。
我国从1994年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消费量不断飙升,20xx年,净进口石油1.99吨,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1.3%。
预计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5.63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可能达到57.37%,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
(二)国民经济受石油供给情况的影响大我国是能源进口大国,国民经济极易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
国际油价每桶每增加10美元,直接影响GDP约0.43%,若进口原油为2亿吨,折合约14.7亿桶来估算,一年将多支付147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进口原油2.04亿吨,花费892.56亿美元。
20xx年7月11日,国际原油最高曾达到147.25美元, 对经济运行情况和石油消费行为影响显著。
石油价格升高,不但增加经济体系运行成本,加大了通胀的压力,而且能源消费开支比例上升,反过来抑制其他领域的消费。
石油短缺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曾出现的“油荒”让人记忆犹新。
(三)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从世界范围上讲,中东、独联体、非洲和中南美洲是国际原油主要出口地区,而沙特、伊朗和俄罗斯是位居前列的原油输出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3721(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China's oil security and Countermeasures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石油,通常被人们称为“工业血液”“黑色黄金”,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产品,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塑胶等各个行业。
正因为其如此重要,从它被大规模开采,应用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相夺的目标。
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的分配不均等特点,是的对这一资源的争夺变得日趋白热化,获得和控制足够的石油资源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会继续增加,石油供应不足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
保证石油安全是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石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能源是许多战争的焦点,尤其是石油,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誉为“黑金子”.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也不断增长,1993年中国成为成品油的净进口国,1996年又变成原油的净进口国。
统计显示,1996年至2003年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已从2000多万吨增加到9112.63万吨,2004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原油1.1062亿吨。
从中国石油消费情况来看,81%的石油应用于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材料及制成品行业上。
进一步反映出原油及其制成品在中国化工等基础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这些油料的充分保证,这些行业将不可能有高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00年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5%,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40%左右,但石油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也远远大于煤炭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
随着对原油及其制品这些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由于中国缺乏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对原油突发性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的应变能力较差,因此,未来随着进口原油数量的增加和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进口石油资源的安全性亟待解决。
由此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否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和供应是否具有合理的价格,是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二、中国的石油安全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将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我国进口这么多石油,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而且还使我国社会和经济运行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石油。
一旦进口石油因不可预料的战争或突发事件而被迫暂时中断,或者一旦国际油价剧烈波动,都会给我国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石油供应不足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
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具体来说,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二是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三是世界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境外资源空间逐步缩小,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时会受到西方跨国公司的挤压和地方势力的排挤;四是中国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薄弱,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将使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凸现;五是缺乏健全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没有国际公认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六是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美日等国在中国周边军事渗透构成威胁。
三、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应对策略应对石油安全挑战是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应采取全方位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大力发展节能产品,降低能耗,以洁净技术和替代能源开发作为能源结构调整重点,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一整套措施和相应的对策。
(1)全方位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由于我国能源自给能力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实对外开辟海外能源渠道和对内节能并重的方针。
利用国外石油资源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贸易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原油和石油产品;二是购买国外石油资源的股权,参与国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建立海外石油生产基地,获得份额油。
我国已制定“走出去”政策,鼓励本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到海外进行勘探、开发,增加海外份额油在我国石油进口中的比例。
其次,石油引进方式需要采取全方位、多元化的方针。
从国外引进石油不仅走海路,而且走陆路;不仅从远处引进,而且从邻国引进;不仅从中东、海湾引进,而且从俄罗斯、中亚、里海等地引进。
中东、俄罗斯与中亚、非洲和南美是我国引进海外石油的四个重点地区。
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中东仍将是我国石油供应最主要的地区,我国将积极发展同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等国的石油合作。
对其他地区,我国也要不失时机地作好工作,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供应源。
我国从两方面全方位利用国外石油资源:○1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一是要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利用世界石油资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即“贸易油”;其二,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长期的石油生产基地,稳定地获取“份额油”。
尽管贸易油是主渠道,份额油只能是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辅渠道,但是海外份额油掌握得多,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主动权就越大。
中国应积极向外投资,控制石油战略储备。
二是要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
中国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的根本意义,一方面要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另一方面要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并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采购价格和采购规模上取得较大的主动权和发言权。
开放石油期货市场,中国可以借此取得市场交易、交割规则的制定权,变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为积极影响者。
如果中国石油期货价格成为国际油价中心之一,成为国际油价的重要参考,中国石油的交易价格也就摆脱了国际资本的控制和操纵。
○2加强国际石油领域的合作一是要积极而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
二是要积极开展石油外交。
当今世界,石油外交在国际石油资源角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石油外交的特点是:确保既得油气利益,鼓励大公司抢占战略地区,最终以军事行动作后盾,通过军事实力来构建自己的石油帝国。
日本石油外交的特点是:官商结合,灵活渗透,怀抱金条四处塞钱,以占有资源为最终目的。
俄罗斯石油外交的特点是:手握油气资源左右逢源,谋建第二欧佩克。
中国要用“双赢”的手段,以市场换资源,在中东、北非、中亚、东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外交活动中强化油气资源外交,以有力的石油外交来提高获取国际油气资源的安全系数。
(2)降低石油进口依赖、确保国家石油安全○1我国应从从四各位方面降低石油进口依赖:一是要转变能源发展战略。
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转向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
这一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不是对过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的简单重复,它是当前中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内容是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多元化。
二是要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中国在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三是要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尽管中国主力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但还有大量探明程度较低的地区,具有继续保持石油产量稳定增长的资源潜力。
尤其是西部和海上,资源潜力较大,将成为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地区。
四是要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石油的潜在替代能源是天然气。
必须加强对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现状,走煤炭液化合成油的道路是解决能源危机最有效可行的途径。
此外,要重视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强天然气水合物的基础应用研究,做好未来开发利用的技术储备。
加快生物燃油的开发利用,加强生物原料型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2确保石油安全一是建立形式多样、配置合理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安全需要,并建立油田储备和产能储备制度;建立安全预警应对机制,按照石油短缺达到进口量的程度建立相应的预警应对方案。
二是构建“石油金融”体系。
一方面,通过变换资产存在形态来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和规避金融风险、汇率风险,有效地通过国际期货市场获取石油资源,增加国际石油的战略储备;另一方面规避与跨国公司因石油资源而发生硬冲突,通过内地金融支持来大幅度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风险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三是成立“石油基金”。
其一是石油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目的是为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库、风险勘探、重大项目评估等提供专项基金,为国家石油安全提供重大项目的启动资金;其二是石油投资基金,由专业投资机构利用各种手段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石油期货期权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以及与石油相关的证券市场上进行石油实物、期货、债券、汇率、利率和股票等的投机操作,赚取价格波动差价,为“石油金融”操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是兴建“石油银行”,使中国石油的战略储备得到多元化、多层面的安全保障,以期缓冲未来石油的进一步上涨或波动,减少对进口石油时间上的过度依赖。
五是实现石油贸易的多元化。
从石油安全角度来看,今后中国油气资源外部供应路线必须是多元的,而决不是单一的和绝对的。
中国的石油贸易应采取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进口方式的多样化,进口品种的多样化和供应渠道的多元化。
同时,采取来料加工和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得石油资源也可以作为中国获得稳定石油供应的重要途径。
六是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从新的战略全局高度,制定新的石油能源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适度发展海空军力,尽快提升中国海空军的中、远程作战能力,震慑敌对势力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威胁和破坏,预防和打击可能破坏中国石油安全的各种敌对行动,确保国家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3)大力发展节能产品,降低能耗种种迹象表明:当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后,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且差距呈越来越大之势。
“拉闸限电”,一个久违的词组,如今高频率出现在媒体。
“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
中国似乎陷入了“一片荒”中,人们不禁感叹,中国是否已经陷人能源危机?当前持续发生的能源“三荒”再次告诫我们,中国并不是一个能源富裕的国家,节能降耗至关重要。
(4)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1当前,国际能源命脉仍然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中,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