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要点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干湿地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植被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交通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陆运输(2)人文差异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主要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薄交通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陆运输(二)四大地理区域1、区域名称: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2、区域界线:A.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第一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吻合;主导因素是地形;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 1月0℃等温线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与秦岭(山脉)—淮河(河流)大致吻合;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与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一致;主导因素是降水。

二、巩固练习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C.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山脉与乙河构成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B.该线以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A.秦岭—淮河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黑河—腾冲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Unit 1 人们生活与环境,Unit 2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Unit 3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本教学设计将针对全册内容进行整合与分析,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地理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八年级地理(下)全册的知识点,提高地理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八年级地理(下)全册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

2.教学难点: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实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整理和分析全册知识点,设计教学活动和案例。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全册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全册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各个模块的内容。

3.操练(20分钟)针对每个模块,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地理知识。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1. 引言1.1 介绍《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课程内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是八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与气候特点,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情况。

南方地区以其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而北方地区则以其干燥的气候和较少的水资源而著称。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领略到中国南北方地区的差异之处,增进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程还将引导学生关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差异,培养他们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深入学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重要性和意义《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具特色,地理、气候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学习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地理环境的直观认识,增强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也反映了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拓展视野,增强对于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的认识。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与气候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热爱与探索,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基础知识和认识工具。

这样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1. 地形复杂多样:南方地区地形多山,山脉纵横交错,地势复杂。

比如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南丘陵等地形特点明显。

2. 水资源丰富:南方地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有长江、珠江等重要河流贯穿南方地区,河流水量丰富,水资源相对较为充沛。

3. 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方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5篇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课教案

5篇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课教案

5篇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课教案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须要,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实践实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踊跃倡议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造就学生踊跃地情感看法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奠定根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我带来的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课教案内容,盼望能协助到您!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课教案1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造就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学问的实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造就学生的操作实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区分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面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并进展酷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立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歌颂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拟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拟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颂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美丽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宏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到底有多大?面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学问,深化地相识我们宏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一、从世界看中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八年级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下册会考复习教案2

(八年级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下册会考复习教案2

八年级地理下册会考复习教课设计2八年级地理教课设计总复习 (二)时间地址招集人课题总复习 (二)课时课时(总第课时)科任教师讲课时间三维目标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色;我国天气的主要特色及其影响。

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表达长江、黄河的概略。

重难点要点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色。

难点 :我国天气的主要特色及其影响。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今日复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二、出示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 ,表达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色。

2、运用资料表达我国天气的主要特色及其影响。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表达长江、黄河的概略。

三、出示自学纲要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色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散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散布状况3、主要山脉识记。

4、地形特色 :地形复杂多样 ,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 :⑵、四大盆地 :⑶、三大平原 :第二节中国的天气1、天气复杂多样⑴、天气复杂多样的原由: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域,地形复杂 ,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天气温散布特色:①、冬天——南北温差很大 ,越往北去 ,气温越低。

②、夏天——南北广泛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天气温最低的地域 )。

⑶、温度带 :依据积温的多少 ,我国从北到南被区分为 :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天气区。

⑷、降水 : ①、年降水量地域散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递减。

②、从时间分派来看 :夏秋多 ,冬春少。

③、干湿地域的区分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将我国区分为润湿地域、半润湿地域、半干旱地域、干旱地域。

⑸、天气种类 :我国是世界上天气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球有大范围的季民风候 ,自南向北有热带季民风候、亚热带季民风候、温带季民风候。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nbsp。

八下全册复习教案

八下全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撰写:杨子生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教学目标:1.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岸地带的学习,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出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

3.通过学习,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5.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区域的中心事物与当地发展的关系,从而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岸地带的学习,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出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

3.通过学习,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区域的中心事物与当地发展的关系,从而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

学生对照知识点看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

2、黄土高原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1)成因: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为暴雨;结构疏松,干燥时较硬,遇水崩解;人类的活动(开垦、采矿、修路等) 使地表疏松。

(2)水土流失的危害: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二、经典题目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与黄土高原毗邻的地形区有()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A、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C、黄土中许多物质易溶于水D、烂砍烂伐,过度开垦和放牧3、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地震B、台风C、旱涝D、寒潮4、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象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作用B、风化作用C、地震D、水土流失5、下列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的是()A、油菜、水稻B、甘蔗、大豆C、高粱、谷子D、小麦、甜菜6、下列城市中,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是()A、郑州B、太原C、呼和浩特D、重庆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原因是()A、降水较少的冬季B、多暴雨的夏季C、降水较少的年份D、气温较低的年份8、黄土高原在中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上B、第二级阶梯上C、第三级阶梯上D、第一、二级阶梯上答案:1、C 2、D3、C4、D5、C6、B7、B8、B(二)综合题9、读图1,回答问题: 图1(1)读图中的代号填空。

八下全册复习教案

八下全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案撰写:杨子生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等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3.通过了解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等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3.通过了解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

学生对照知识点看书:(一)北京的城市职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上海的城市职能——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最大的商业中心,最大港口,重要的金融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共同特点:人多地狭。

1——填海造地。

2、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通过香港这一自由贸易港,转口贸易,祖国内地可以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台湾省,中国第一大岛,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台北、高雄、 新竹等岛屿组成。

它北邻太平洋,南邻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在台湾图上识记: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钓鱼岛、澎湖列岛、台北、高雄、新竹等。

2、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为平原,其最高峰为玉山,它也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系统性的复习内容安排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2.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地理知识的整合和应用;2. 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和教辅资料;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地理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地理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2. 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知识回顾(15分钟)1. 分段回顾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地图、气候与天气、水资源与利用、人口与城市等;2. 结合地理实物和图片,进行知识点的解释和展示;3. 利用教辅资料或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互动讲解。

三、知识巩固(20分钟)1. 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讨论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地理问题;2. 组织地理竞赛或问答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竞争性。

四、知识应用(15分钟)1. 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五、复习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和总结,提出问题并解答。

教学延伸:1. 布置地理复习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和思维导图;2. 鼓励学生参加地理知识竞赛或参观地理展览,拓宽地理知识视野。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讨论中的表现;2. 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笔记;3. 学生参与地理竞赛或问答活动的表现。

2024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2024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2024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通过本复习计划,使学生掌握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地理事实,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通过初中地理会考打下坚实基础。

二、复习内容1. 亚洲地理特征- 亚洲的位置、范围、分区- 亚洲的地形、河流、湖泊- 亚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 亚洲的人文地理特点2. 亚洲主要国家- 日本、韩国、中国、蒙古、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欧洲地理特征- 欧洲的位置、范围、分区- 欧洲的地形、河流、湖泊- 欧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 欧洲的人文地理特点4. 欧洲主要国家-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5. 非洲地理特征- 非洲的位置、范围、分区- 非洲的地形、河流、湖泊- 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 非洲的人文地理特点6. 非洲主要国家- 埃及、南非、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刚果(布)、安哥拉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7. 美洲地理特征- 美洲的位置、范围、分区- 美洲的地形、河流、湖泊- 美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 美洲的人文地理特点8. 美洲主要国家-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9. 大洋洲地理特征- 大洋洲的位置、范围、分区- 大洋洲的地形、河流、湖泊- 大洋洲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 大洋洲的人文地理特点10. 大洋洲主要国家-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萨摩亚、汤加、基里巴斯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范文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范文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范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地理教学计划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教案1一﹑自学质疑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国土辽阔,完成以下问题:1.在亚欧大陆的北部,有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这就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俄罗斯。

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找出俄罗斯的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二、交流展示1.读图7.45,找出俄罗斯的纬度范围和经度范围,并找出俄罗斯周围的大洋有哪些?答:纬度范围:50°N—70°N;经度范围:20°E—180°E。

周围的海洋:北临北冰洋、西邻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2.再读图7.45“俄罗斯的地形图”,完成以下几个小题:(1)找出俄罗斯地势倾向及主要地形区。

答:俄罗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地势走向,自西向东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2)有哪些河流,其流向如何?注入哪里?答: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伏尔加河,全长3600km,是俄罗斯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

阿穆河即黑龙江,注入太平洋。

3.读图7.46“俄罗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完成以下问题:(1)看等温线分布图,分析俄罗斯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2)看降水分布情况,你又能总结出俄罗斯的降水有什么规律?(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4)描述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三、互动探究根据以下材料,联系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海军的中坚舰艇“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事沉没,全世界为之震惊,一年后的9月,俄罗斯开始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打捞工作。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农业的分布和发展1.(2010·山东潍坊)读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2).下列经济作物中甲省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是()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解析】(1)选A 、(2)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省棉花产量最大应为新疆,乙省盛产水稻,丙省水稻小麦的产量都很大,应为南方省去,丁省盛产小麦,应为北方省区综合分析比较好应为A 选项。

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新疆。

2.(2009·山东淄博)下列做法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是()A.在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的地方实行基塘生产B.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D.在上海近郊发展乳畜业【解析】选B。

内蒙古草原地区降水较少,不能满足粮食作物需要,适宜发展畜牧业,如果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3.(2009·福建福州)2008年冬到2009年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北方多个省区出现旱情。

冬春旱已成为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结合下图,回答河南、河北等北方省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 B.花生 C.小麦 D.甜菜【解析】选C。

北方省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省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花生是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甜菜是北方主要的糖料作物。

4.(2009·江苏淮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 B.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粮食生产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 D.在河网密布的地区,发展牧业【答案】选C。

5.(2009·山东聊城)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对应,正确的是A.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B.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C.成都平原——棉花、甜菜、油菜D.松嫩平原——甘蔗、亚麻、水稻【解析】选A。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是针对八年级下册地理课程中关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内容进行复习。

主要包括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交通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等方面的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2)掌握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交通发展状况;(3)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区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关注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和案例分析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课程开头,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地图或PPT等多种形式展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对这两个地区的认知。

2. 知识讲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进行讲解,包括地形、气候、植被、人口、经济特点等内容,让学生对这两个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交通发展分析随后,教师可以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交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两个地区的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差异,并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发展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

4. 区域发展差异讨论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医疗资源分配、城乡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和影响,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教学总结在本次复习中,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复习,让学生对这两个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了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次复习,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并了解划分依据。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知道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

•运用资料概括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特点;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农牧业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了解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及未来方向。

•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知道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建设的方向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出其城市建设成就。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对一些重点的内容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

在复习的时候,教学教师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习题,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训练。

让学生感觉困难的知识点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让学生在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综合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导练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章的题目,认识本章要阐述解决的问题。

(从整体上把握本章,以便掌握本章的知识脉络。

)教师:所谓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指的是自然和人文方面。

中国的地理差异当然是中国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不一样的地方。

过渡:对于区域有一定的理解后我们来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展示幻灯片)基础巩固定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并掌握各区域地理差异尤其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巩固练习:1、填空(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_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京下册复习教案5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京下册复习教案5篇
(教师归纳)
(1)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活动二
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
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
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八年级下册地理北京下册复习教案1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有关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
课时安排:本节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第4单元复习教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第4单元复习教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第4单元复习教学案I。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第4单元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和分析地理问题。

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II。

教学内容1.第4单元概述简要介绍第4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重要概念和关键知识点。

2.重点内容复习依次复习第4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人口与城市城市与环境区位因素与工业分布区位因素与产业发展3.深入讲解与思考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或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深入讲解和思考。

探讨相关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4.综合练习与巩固给学生一定数量的综合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

5.总结与复习对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提醒学生重点复习、做好知识的梳理和归纳。

III。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授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例题演练:通过解析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巩固:通过综合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IV。

教学资源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多媒体设备练习题集V。

评估方式课堂讨论和提问综合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VI。

教学安排第1课时:第4单元概述、重点内容复习第2课时:深入讲解与思考第3课时:综合练习与巩固第4课时:总结与复习VII。

注意事项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督促每位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和复习工作。

以上为复习教学案的基本框架,请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安排。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第六章 北方地区课题 北方地区课型复习课教学 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掌握其农业发展特点。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北京市,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熟悉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及其农业、工业的发展特点。

3.了解黄土高原的“黄土风情”及其“风成说”,熟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了解北京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特点。

4.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文活动的特点。

难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 学 过 程一、考点梳理 (一)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致位于① 大兴安岭 (山脉)、③ 青藏 高原以东,② 内蒙古 高原以南,④ 秦岭 (山脉)—⑤ 淮 河以北。

东临A 渤 海和B 黄 海。

(2)范围省份:黑、吉、辽、晋、陕、冀、鲁、京、津 2.自然环境(1)地形:以 平原 和 高原 为主,图中甲是 东北 平原,乙是 华北 平原,丙是 黄土 高原。

(2)气候: (3)土壤:①“ 黑土地 ”: 东北 平原在 冷湿 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 黑 色土壤; ②“黄土地”: 黄土 高原和 华北 平原。

温度带 干湿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北方地区暖温带 中温带半湿润区 400-800mm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4)河流水文:水量小、有结冰期、汛期短、含沙量大。

(5)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6)自然灾害:旱涝、寒潮和霜冻。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农业类型:以种植业为主。

2、旱作农业区:耕地多为旱地。

主要农作物: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

3、熟制:东北平原:中温带,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暖温带,两年三熟。

黄土高原:暖温带,两年三熟。

2、农业生产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气候雨热同期。

劣势:水资源不足(春旱严重)成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寒潮。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范文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范文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范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复习教案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提问,学生回答。

(略)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级别的共34个。

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

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学生齐答:北京对,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

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

(略)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地图和图片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2)能够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准备
2. 教学工具:
1)地图、图片、PPT等;
2)书籍、报刊等。

四、教学过程
3. 活动三: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对比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总结各自优势和劣势,并进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4. 活动四:案例分析
以具体的城市或地区为例,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比如:广东和河北的经济联系,上海和北京的文化互动等。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的互动关系。

5. 活动五:课堂检测
通过课堂小测或者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了解情况,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主要是对八年级下册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进行复习和总结。

通过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增强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初中地理复习教案

初中地理复习教案

初中地理复习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地理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分析地图、图表和数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

2. 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3. 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地形类型,提问学生记忆地形特点。

2. 复习气候类型,提问学生记忆气候特点。

3. 复习资源类型,提问学生记忆资源特点。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的特点和分布。

2. 讲解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的特点和分布。

3. 讲解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的特点和分布。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练习题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复习(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地形、气候、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2. 提醒学生复习重点知识,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试卷,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简单的地形、气候、资源的测试,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地理复习课,通过复习地形、气候、资源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地理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总复习要点(教案)新人教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总复习要点(教案)新人教

一、教案概述1.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2.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3.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单元中国的地理差异(1)地理差异的表现(2)地理差异的原因(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2. 第八单元安徽省地理(1)安徽省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2)安徽省气候特点(3)安徽省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4)安徽省的人文地理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的地理差异及原因(2)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3)安徽省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4)安徽省的人文地理特点2. 教学难点:(1)地理差异的原因分析(2)安徽省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法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2. 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讲解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安徽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1)讲解中国的地理差异及其原因,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地理差异的特点。

(2)讲解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分析这些因素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3)讲解安徽省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现状。

(4)讲解安徽省的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安徽省文化的认识。

3. 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 课后作业批改: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下册要点复习教案第五章: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x藏自治区。

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多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小大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耕地类型旱地水田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x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x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x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第六章: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0、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3、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

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x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x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这些x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x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x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x疆的绿洲居民所利用。

x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x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第七章: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块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独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观。

西双版纳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0、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八章: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

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污染和酸雨。

1、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第二严重的酸雨区,华东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第九章: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世界中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