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
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通常指利用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反演的一种技术,它将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地质解释相结合,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和地震剖面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的特点,将地震剖面“转换”成波阻抗剖面,不仅便于解释人员将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连接对比,而且能有效地对地层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物性参数在空间的分布规律,指导油气的勘探开发,地震反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叠前反演,一种是叠后反演,叠前反演主要有旅行时反演和振幅反演,叠后反演主要分为振幅反演和波场反演。
而我们这里所说到的波阻抗反演属叠后振幅反演,主要有递归反演、稀疏脉冲反演和基于模型的反演这三种方法。
二、波阻抗反演方法介绍1、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假设前提1、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假设前提目前我们常用的波阻抗反演软件所用方法基本都是基于褶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要求资料都要满足褶积模型的假设前提,基本可概括为下面的四个方面:(1)、地震模型假设地层是水平层状介质,地震波为平面波法向入射,其地震剖面为正入射剖面,并且假设地震道为地震子波与地层反射系数的褶积。
(2) 、反射系数序列在普通递归反演中,假设反射系数为完全随机的序列,而在稀疏脉冲反演中,假设反射系数为由一系列大的反射系数叠加在高斯分布的小反射系数的背景上构成的。
(3)、地震子波假设反射系数剖面中的每一道都可以看作是地下反射率与一个零相位子波的褶积。
实际情况下往往需要对地震剖面进行相位校正处理(4)、噪音分量通常假设波阻抗反演输入的地震数据其振幅信息反映了地下波阻抗变化情况,地震剖面没有多次波和绕射波的噪音分量。
因此,在资料处理时可以考虑的处理流程是反褶积、噪音剔除,尤其是多次波,处理的最终目标是得到真振幅剖面。
类似二维滤波和多道混波这样可以改变地震振幅和特征的处理模块应当避免使用。
有许多反演技术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解性,即存在多个反演结果与地震数据相吻合;另一个问题是地震数据的带限问题。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一、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每当数学方法、物理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时,就会有新的地震反演技术、方法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这些方法技术得到了实践验证和提升,反过来地震反演技术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又不断促使数学方法、地球物理学理论的再次发展。
时至今日,地震反演技术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丰富着的领域。
反演是正演的逆过程,在地震勘探中正演是已知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和适当的数学计算方法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以及接收地震波传输到地表信息的过程。
地球物理反演就是使用已知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和计算方法,将地表接收到的地震数据通过逆向运算,预测地下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的过程。
地震波阻抗正演是对反演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手段。
1959年美国人Edwin Laurentine Drake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凿的第一口钻井揭开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序幕。
从刚开始的查看地质露头、寻找构造高点寻找石油,到通过地震剖面的亮点技术寻找石油,再到现在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石油勘探经历了一个飞速的发展历程。
声波阻抗(AI)是介质密度和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它能够反映地下地质的岩性信息。
声波阻抗反演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Roy Lindseth博士提出的,通过反演能够将反映地层界面信息的地震数据变为反映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或速度)信息。
由于波阻抗与地下岩石的密度、速度等信息紧密联系,又可以直接与已知地质、钻井测井信息对比,因此广泛应用于储层的预测和油藏描述中,深受石油工作者的喜爱。
70年代后期,从地震道提取声波资料的合成声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发展的基于模型的一维有井波阻抗反演技术,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进入80年代,Cooke等人将数学中的广义线性方法运用于地震资料反演,提出了广义线性地震反演。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勘探成为了当前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地震勘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勘探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地震勘探中,煤层厚度是勘探的重要参数之一,而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煤厚解释中的应用,为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原理及优势波阻抗反演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特性进行地质解释的方法。
它是通过反演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的波阻抗信息,来推断介质的物理性质。
具体来说,波阻抗是指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密度和速度之积。
波阻抗反演技术利用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反射和折射特性,通过计算反射系数和传播路径等参数,反演出地下介质的波阻抗分布,并进一步得到介质的物理性质。
波阻抗反演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技术可以对地下介质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够较准确地反演出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
2.非侵入性:波阻抗反演技术不需要对地下进行开挖或钻探等侵入性操作,能够保护地下环境和资源。
3.高效性:波阻抗反演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信息,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
二、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1.数据采集在三维地震勘探中,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这一步骤需要将地震仪器布设在地面上,对地下进行震源激发和接收信号。
数据采集的质量对后续的煤厚解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的过程包括去除噪声、削弱多次反射等,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的质量对后续的波阻抗反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波阻抗反演在数据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的过程包括反演算法的选择、反演参数的设定等。
波阻抗反演结果能够反映出地下介质的波阻抗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出介质的物理性质。
4.煤厚解释在波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煤厚解释。
地震反演方法概述
地震反演方法概述地震反演方法概述地震反演:由地震信息得到地质信息的过程。
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的基础在于:地下不同地层存在波阻抗差异,当地震波传播有波阻抗差异的地层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从而形成地震反射波。
地震反射波等于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的褶积,而某界面的法向入射发射系数就等于该界面上下介质的波阻抗差与波阻抗和之比。
也就是说,如果已知地下地层的波阻抗分布,我们可以得到地震反射波的分布,即地震反射剖面。
即由地层波阻抗剖面得到地震反射波剖面的过程称为地震波阻抗正演,反之,由地震反射剖面得到地层波阻抗剖面的过程称为地震波阻抗反演。
叠前反演主要是指AVO反演,通过AVO反演,可以获得全部的岩石参数,如:岩石密度、纵横波速度、纵横波阻抗、泊松比等。
叠前反演与叠后反演的根本区别在于叠前反演使用了未经叠加的地震资料。
多道叠加虽然能够改善资料的品质,提高信噪比,但是另一方面,叠加技术是以东校正后的地震反射振幅、波形等特征不随炮检距变化的假设为基础的。
实际上,来自同一反射点的地震反射振幅在不同炮检距上是不同的,并且反射波形也随炮检距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种地震反射振幅、波形特征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很复杂,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同炮检距的地震波经过的地层结构、弹性性质、岩性组合等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
叠加破坏了真实的振幅关系,同时损失了横波信息。
叠前反演通过叠前地震信息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来揭示岩性和油气的关系。
叠前反演的理论基础是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理论。
理论上讲,利用反射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可以实现全部岩性参数的反演,提取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岩石密度、泊松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
叠后地震剖面相当于零炮检距的自激自收记录。
与叠前反演不同,叠后反演只能得到纵波阻抗。
虽然叠后反演与叠前反演想必有很多不足之处,但由于其技术方法成熟完备,到目前为止,叠后反演仍然是主流的反演类型,是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
介绍几种叠后反演方法:1)道积分:利用叠后地震资料计算地层相对波阻抗(速度)的直接反演方法。
地震反演技术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一、方法原理
--储层参数反演 --储层参数反演
同一地质体在不同地球物理场中都有所显示;不 同一地质体在不同地球物理场中都有所显示; 同地质体在不同的地球物理场中有很大的差异; 同地质体在不同的地球物理场中有很大的差异; 在满足分数布朗随机场( 在满足分数布朗随机场(FBR)存在的前提条件 ) 下,在同一地质体的范围内,由于其自相似的性 在同一地质体的范围内, 质,各种地球物理场可实现变尺度转换,并建立 各种地球物理场可实现变尺度转换, 起相应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是可逆的, 起相应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是可逆的,这就是 FBR反演的又一理论基础。 反演的又一理论基础。 反演的又一理论基础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一、方法原理
--储层参数反演 --储层参数反演
对地震测井信息的描述与变换 根据上述理论和模型实验的结果, 根据上述理论和模型实验的结果,中、小尺度的地震 或测井信息场可定义为分数布朗随机场; 或测井信息场可定义为分数布朗随机场;而大尺度信 息可定义为线性常规场, 息可定义为线性常规场,这时地震和测线曲线的数学 表达式如下: 表达式如下:
连井地震剖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一、方法原理 --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
连井波阻抗剖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一、方法原理 --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
前提条件:要有地震偏移资料,构造沉积解释层位, 前提条件:要有地震偏移资料,构造沉积解释层位, 标准化后的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 标准化后的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如有其它相关资料 更好。 更好。 优点:逐道外推波阻反演对井的依赖较小, 优点:逐道外推波阻反演对井的依赖较小,单井时通 常也有较高的精度,整体建模反演, 常也有较高的精度,整体建模反演,适应于岩性剧烈 变化的地带,井多时反演精度较高。 变化的地带,井多时反演精度较高。 缺点:逐道外推波阻抗反演在地震资料较差, 缺点:逐道外推波阻抗反演在地震资料较差,岩性剧 烈变化地带适应性较差,要调整参数进行试验。 烈变化地带适应性较差,要调整参数进行试验。整体 建模波阻抗反演井少时反演精度不够高。 建模波阻抗反演井少时反演精度不够高。求取的孔隙 渗透率和饱和度参数,可信度相对较低。 度、渗透率和饱和度参数,可信度相对较低。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直接方法是指直接根据地震波观测数据反演地下结构的方法,常见的直接方法有全波形反演。
间接方法是指通过建立模型和计算地震波传播路径来反演地下结构的方法,常见的间接方法有层析成像、正则化反演和遗传算法等。
全波形反演是一种直接方法,它利用完整的地震波观测数据来反演地下结构。
全波形反演的核心是通过比较实际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差异来优化模型参数。
全波形反演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下结构信息,但由于计算复杂度高、非线性程度强等因素,全波形反演面临着一些挑战。
层析成像是一种常用的间接方法,它通过在空间上离散化模型并计算地震波在传播路径上的传播时间与振幅的差异来重建地下结构。
层析成像的原理是建立了地震波传播路径上的散射模型,通过优化模型参数使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
层析成像具有分辨率高、计算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复杂地质环境的反演。
正则化反演是一种常用的间接方法,它通过在反演过程中引入先验信息来约束模型的解。
正则化反演的核心是将反演问题构建成最优化问题,并添加正则化项以保证解的稳定性。
常见的正则化方法有Tikhonov正则化、L1正则化和全变差正则化等。
正则化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结果的稳定性,但其分辨率相对较低。
遗传算法是一种通过模拟进化过程来求解最优问题的优化方法。
在地震波阻抗反演中,遗传算法可通过定义模型参数的染色体编码、适应度函数以及遗传操作等步骤来最优解。
遗传算法能够全局,适用于非线性、多峰反演问题,但也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空间维度大等问题。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反演、基于模糊数学的反演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反演问题。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地球物理勘探、地震灾害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反演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未来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的发展方向将是提高反演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减少计算复杂度,开展多物理场的耦合反演研究。
地震波阻抗反演和地震速度反演的关系
地震波阻抗反演和地震速度反演的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震波阻抗反演和地震速度反演是地震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2019年整理】地震波阻抗反演和储层预测
– 基于地震道,地震数据是唯一输入,是一种递 归算法,反演结果的带宽决定于地震带宽。
层块反演(Layer-based or blocky inversion) 稀疏脉冲反演(Sparse spike inversion) 最小平方反演(Least-squares inversion)
层块、稀疏脉冲和最小平方三种方法,在 某种程度上都能消去子波,消除调谐效应, 提高分辨率。
波阻抗反演的目标函数
OBJF 反射系数约束 地震记录匹配 测井曲线匹配
R: 反射系数序列
D: 地震道数据
S:合成地震记录 Z: 波阻抗 T: 合成波阻抗测井 Λλ:阻尼系数 αα:阻尼系数 Blocky L1 Sparse Spike Lp Model-Based L2
基本原理
– 计算道积分,得到一个反映局部波阻抗变化的高频估 计; – 将根据层速度或声波测井估计的低频波阻抗成分叠加 到道积分结果上,得到时间域的宽带波阻抗反演结果
如果把密度看作常数,则波阻抗反演结果,可以 看成是虚速度曲线(Pseudo-Velocity)
递 归 反 演 流 程
层块反演(Layer-based or blocky inversion)
alpha=0.6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alpha=1.5
alpha=1.0
0
0.2
0.4
0.6
0.8
由于反演后便于地震解释,可以补偿反演耗费的 时间,提高地震解释的效率。 由于测井输入的分辨率高,地震数据的井约束反 演有可能得到比地震数据更高的分辨率
地震反演方法综述
地震反演技术简介在上世纪70~80年代,地震反演作为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得到了广泛的赞扬,获得广泛应用;地震反演技术能够帮助解释人员确定地层单元而不仅仅是通过反射波确定地层单元的边界,而且能直接进行深度域成图。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发出了很多不同的反演算法,在基本递归反演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取得进进展,一下简要介绍几种基本的地震反演方法。
主要分三大类:1、基于地震数据的声波阻抗反演:其结果有两种:相对阻抗反演(常说的道积分)与绝对阻抗反演。
主要算法有:递归反演(早期的地震反演算法)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优化的地震反演算法)。
这种反演受初始模型的影响小,忠实于地震数据,反映储层的横向变化可靠;但分辨率有限,无法识别10米以下的薄砂层。
2、基于模型的测井属性反演:此种反演可以得到多种测井属性的反演结果,分辨率较高(可识别2-6米的薄层砂岩);但受初始模型的影响严重,存在多解性,只有井数多(工区内至少有10口以上的井,分布合理,且要求反演的属性与阻抗相关),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3、基于地质统计的随机模拟与随机反演:此种算法可以进行各种测井属性的模拟与岩性模拟,分辨率高(可识别2-6米的薄层砂岩),能较好的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受初始模型的影响小,在井点处忠实于井数据,在井间忠实于地震数据的横向变化,最终得到多个等概率的随机模拟结果;但要求工区内至少有6-7口井,且分布较合理,才能得到好的模拟结果。
道积分道积分技术出现,为广大少井无井地区岩性及油气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它能得到类似于虚速度测井的新方法,其结果对应于地层的波阻抗,它最大优点是不像虚速度测井那样依赖于井的资料和地球物理学家的经验。
尽管道积分剖面不能像GLOG波阻抗剖面那样反映地层绝对速度,而只能反映其相对速度大小,但是它反映出的层位与GLOG剖面是一样的,甚至在反映的细节上还比它多,对薄层识别也非常有利,因此道积分剖面能用于岩性和油气层解释。
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通常指利用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反演的一种技术,它将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地质解释相结合,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和地震剖面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的特点,将地震剖面“转换”成波阻抗剖面,不仅便于解释人员将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连接对比,而且能有效地对地层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物性参数在空间的分布规律,指导油气的勘探开发,地震反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叠前反演,一种是叠后反演,叠前反演主要有旅行时反演和振幅反演,叠后反演主要分为振幅反演和波场反演。
而我们这里所说到的波阻抗反演属叠后振幅反演,主要有递归反演、稀疏脉冲反演和基于模型的反演这三种方法。
二、波阻抗反演方法介绍1、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假设前提1、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假设前提目前我们常用的波阻抗反演软件所用方法基本都是基于褶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要求资料都要满足褶积模型的假设前提,基本可概括为下面的四个方面:(1)、地震模型假设地层是水平层状介质,地震波为平面波法向入射,其地震剖面为正入射剖面,并且假设地震道为地震子波与地层反射系数的褶积。
(2)、反射系数序列在普通递归反演中,假设反射系数为完全随机的序列,而在稀疏脉冲反演中,假设反射系数为由一系列大的反射系数叠加在高斯分布的小反射系数的背景上构成的。
(3)、地震子波假设反射系数剖面中的每一道都可以看作是地下反射率与一个零相位子波的褶积。
实际情况下往往需要对地震剖面进行相位校正处理(4)、噪音分量通常假设波阻抗反演输入的地震数据其振幅信息反映了地下波阻抗变化情况,地震剖面没有多次波和绕射波的噪音分量。
因此,在资料处理时可以考虑的处理流程是反褶积、噪音剔除,尤其是多次波,处理的最终目标是得到真振幅剖面。
类似二维滤波和多道混波这样可以改变地震振幅和特征的处理模块应当避免使用。
有许多反演技术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解性,即存在多个反演结果与地震数据相吻合;另一个问题是地震数据的带限问题。
地震反演技术
Ri
i1vi(11) i vi v i1 i1 i vi
递推可得:
nvn
n
0(v20) i0
1 Ri 1 Ri
n
对(2)式取对数:
ln(
nvn
/
0v0
)
i0
ln[( 1 (3)
Ri
)
/(1
Ri
)]
对(3)式右边求和号内旳对数项按Taylor级数展开,得(4)式:
ln[( 1
井约束模型反演:
测井
地震
突出优点:地震与测井有机地结合 反演剖面:低、高频信息起源于测井资料
1、反演
从广义上讲,反演就是根据多种位场(电位、 重力位等)、波场(声波、弹性波等)电磁场和热 学场等旳地球物理观察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旳 构造形态及物质成份,定量计算其有关物理参 数旳过程。
2、反演理论
这是从一种物理系统上旳观察值来恢复该物理 系统有用信息旳一套数学和统计技术(如微积 分、微分方程、矩阵理论、统计估算和推测 等)。
精细解释好地震层位,它关系到模型建立旳精度,必须确保 层位解释旳合理性和可靠性。
根据工区旳地质构造背景,定义好地层之间旳接触关系,确 保模型旳合理性。
对测井曲线进行分析研究、编辑校正,做好同一种测井曲线 旳归一化处理。
选择合理旳处理流程和反演参数,确保反演处理旳合理性和 可行性。
➢煤厚变化趋势预测
3、地震反演技术 指利用人工激发产生旳地震波场推测地下地
质构造和地层内部特征变化旳措施技术。 4、正演与反演问题
给定模型及参数拟定模型旳响应即正演。
模型参数 输入
系统体现 正演理论
算子
输出
观察数据
数学工具 反演理论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_王西文
收稿日期:2007-06-08;修回日期:2007-08-01作者简介:王西文,1956年生,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和应用等研究工作。
电话:(0931)8686083。
E -mail:wang _xw @文章编号:1673-8926(2007)03-0080-09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王西文,石兰亭,雍学善,杨午阳(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 730020)摘 要:波阻抗反演方法有多种,针对广义线性反演,重点讨论了迭代解方程的波阻抗算法、解方程的正则化方法、波阻抗反演中的分辨率、改善解的二次圆滑滤波、用于控制反演质量的统计量和均方差、波阻抗的约束反演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做了大量的模型试算;针对递推波阻抗的反演,重点讨论了递推波阻抗的反演方法、子波和反子波提取、误差对提取反子波的影响等关键技术问题,同时也做了大量的模型试算。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广义线性反演;正则化方法;分辨率;反子波;模型试算中图分类号:P 631.4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seismic impedance inversionWANG X-i w en,SH I Lan -ting ,YONG Xue -shan,YNAG Wu -y ang(Resear ch I nstitute of Petr oleum E x p lor ation &Develop ment -N or thwest (N WGI ),P etr oChina,L anz hou 730020,China)Abstract: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 r seismic im pedance inversion.A im ing at the metho ds o f g eneralized linear inversion,the key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here,such as iterativ e impedance inver sion,regulariza -tion method,r esolutio n of im pedance inv er sion,the statistic and m ean square deviatio n used to co ntrol the inversio n quality ,seco ndary sm ooth filtering and the constr ained impedance inversion.And a g reat of modeling co mputation are car ried o ut.Referr ed to the m ethods of recurrence impedance inv ersion,themain techniques are analyzed in the aspects of the w avelet and r ev ersed w avelet ex tr actio n,the effect of no ise on r eversed w avelet extraction and so on.Key words:im pedance inversio n;g eneralized linear inv ersion;regular ization metho d;r esolution;reversed w av elet;m odeling com putation0 引 言地震波阻抗反演是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波阻抗与含油气储层有很好的对应性。
地震反演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泥岩
砂岩
P波阻抗
地震反演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在深层(E深度),砂岩阻抗大于泥岩阻抗,并且分布范围分离。在 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简单地把高阻抗区认为是储层。
频度(概率密度)
泥岩
砂岩
P波阻抗
地震反演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从以上五种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埋深的不同, 岩性的不同,波阻抗的结果是有多解的。如 果不加具体分析,简单的在波阻抗剖面上解 释储层(或油藏)会产生识别错误。
地震反演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在同一深度的砂岩中(见下图): 含水砂岩阻抗 > 含油砂岩阻抗 > 含气砂岩阻抗
地震反演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对输入数据的要求: 1、地震数据:保幅处理(纯波数据),16位或32位数 据。解释系统上加载的8位数据,因为动态范围小,反演 计算精度较低; 2、地震解释数据:层位与断面解释; 3、井数据:坐标,井斜轨迹,补芯海拔高程 4、各种测井数据:p_sonic, density, sp, res, Gammaray …… 5、测井解释数据: V_shale, porosity, Sw, perm…… 6、井的地质分层数据(tops); 7、地层沉积条件与地震层序特征; 8、地质统计数据: 直方图与变差图分析; 9、其它数据:压力数据,AVO分析数据, 叠加速度……
地震反演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波阻抗反演软件介绍 ★资料准备 ★对储层波阻抗分布的认识 ★ Jason软件的主要模块简介 ★认真做好反演的基础工作 ★基于地震的波阻抗反演 ★地质统计随机模拟与随机反演 ★叠前反演 ★结束语
地震反演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二 资料准备 各种反演软件需要综合应用多种信息,包括:地震数据、速度数 据、地震解释数据(层位和断层等)、井数据(井的速度与密度、 井的地质分层、测井数据、测井解释数据等)、地质分析数据 (地震相、沉积相、沉积层序等)、地质统计数据(直方图、变 差图)等等。这些都是该软件的输入数据。综合应用这些信息来 开展油藏的精细表征工作。其中必不可少的地震数据与测井数据 的紧密结合是关键。这两类数据的特点如下: 测井数据:硬数据 纵向分辨率高 横向分辨低(井间距离大) 地震数据:软数据 纵向分辨率低 横向分辨可拓宽(采集点密) 两类数据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弱势,来完成较精 细的油藏表征。其中,地震反演的分辨率虽然低,但决不可嫌弃 它的这个弱点,因为它反映的储层(或油藏)的空间变化(横向 变化)是可靠的,一定要认真做好地震反演,这对后边的随机协 模拟有很大的帮助 。
地震反演方法概述
地震反演方法概述地震反演是地球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和干涉现象,来推断地球内部结构和性质的手段。
地震反演方法广泛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研究、油气勘探和地震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地震反演方法进行概述,并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一、层析成像法层析成像法是一种常见且较为简单的地震反演方法。
它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散射和衍射现象,通过收集地震记录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重构,来获得地下结构的图像。
层析成像法通常分为正演和反演两个步骤。
在正演过程中,我们根据地下介质密度、速度等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特征。
而在反演过程中,我们则根据实际观测的地震记录,通过优化算法来调整模型参数,以使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尽可能匹配。
通过多次迭代,最终得到地下结构的层析图像。
层析成像法在地球物理勘探、地震监测和地质调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地下埋藏物、地质构造和油气储层的信息,对于资源勘探和环境灾害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波形反演法全波形反演法是一种较为复杂但是精确度较高的地震反演方法。
它利用地震波传播的全部信息,即全波形数据,来获取地下介质的详细结构和性质。
全波形反演法需要对地下介质的密度、速度和衰减等参数进行高精度的估计。
全波形反演法的原理是通过对比模拟的地震波与实际观测波形之间的差异,来优化反演模型参数。
反演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正演模拟得到的地震记录与实际观测记录之间的残差进行匹配,从而获取最优的地下介质参数。
全波形反演法在油气勘探、地球内部结构研究和地震灾害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它对于解决复杂地下介质中的高分辨率问题以及水下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三、统计反演法统计反演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地震反演方法。
它通过对大量地震记录的分析与统计,来获得地下介质的统计属性和模型参数。
统计反演法在解决地球内部介质的不确定性和非均匀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统计反演法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构建许多模型样本,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的比较,从而推断地下介质的分布和性质。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
l e r i v r i n,t e k y t c n q e r i c s e e e u h a t r tv m p d n e i v r i n,r g lrz — i a e so n n h e e h i u s a e d s u s d h r ,s c s ie a i e i e a c n e s o e u a i a 波 改善 解的二 次 圆滑 滤 波 、 于控 制反 演质 量 的 统计 量 和 均 用 方差 、 阻抗 的 约束反 演 等关键技 术 问题 , 波 并做 了大量 的模 型试 算 ; 对递 推 波 阻抗 的反 演 , 针 重点讨
论 了递 推 波 阻抗 的 反 演 方 法 、 波 和 反 子 波 提 取 、 差 对 提 取 反 子 波 的 影 响 等 关 键 技 术 问 题 , 时 子 误 同 也做 了大量 的模 型试 算 。 关 键 词 : 阻 抗 反 演 ; 义 线 性 反 演 ; 则 化 方 法 ; 辨 率 ; 子 波 ; 型 试 算 波 广 正 分 反 模
地 震 波 阻抗 反 演 方 法 研 究
王 西 文 , 兰 亭 , 学善 , 午 阳 石 雍 杨
( 中国石 油勘探 开发研 究院 西北分 院 , 肃 兰州 7 0 2 ) 甘 3 0 0
摘
要 : 阻抗反 演方法 有 多种 , 对广 义线 性反 演 , 波 针 重点 讨论 了迭代 解 方程 的波 阻抗 算法 、 方程 解
mo l ompu a i n r c r i d ou . Re e r d t he m e ho o e u r nc i dei c ng t to a e a re t f r e O t t ds f r c r e e mpe nc nv r i n, t e da e i e so h man t c qu s a e a l e n t s e t he wa e e nd r v r e v lt e r c i i e hni e r nayz d i he a p c s oft v lt a e e s d wa e e xt a ton,t e e f c f h fe t o n i eon r v r e ’e e xt a ton a d s o s e e s d wa 1 t e r c i n o on v
地震反演原理及其应用
目前,以物探局范祯祥先生开发的《非线性波动方程地震波反演技 术软件—ANGEL2001》为代表的地震反演软件包已投入生产应用。本 技术的基本技术思路是:采用有限元波动方程对地震波剖面数值模拟, 借助于最优选择理论对地震波反映的物性参数与几何形态进行逐次逼近 ,以实现物性参数的反演。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神经网络分析对所反演的 物性参数进行非线性标定。小波技术,模糊识别技术,分形技术穿插应 用其中。
即而反演过程则是估算个子波的地震反演概述正演合成记录tntwtrtsiiiiiiiir?1111?而反演过程则是估算一个子波的逆反子波用反子波和地震道进行褶积运算得到反射系数rt然后由上式导出的递推公式逐层递推计算出每一层的波阻抗即用gardner公式从波阻抗中分离出速度和密度
地震反演原理及其应用
引言:
s(i) r ( j ) w(i j 1) n(i)
jHale Waihona Puke ( 1)( 2)这里* 意思是褶积
关于褶积模型的假设条件: •叠后数据 – 地震道是零炮间距的; •没有多次波;
•没有 AVO 效应;
•噪声是随机的, 即是白噪的, 与地震不相关; 没有相干噪声。 •子波是恒定的 – 不随时间变化。
这里
( j ) = 第j层的密度 ( j ) = 第j层的纵波速度
•
反演的目的是为了从地震道本身估算地层速度。显然,首先需要从褶积 模型中提取反射系数的一个估算值,因此,我们可进行反褶积的相关处 理。在讨论反褶积和反演之前,让我们更详细地讨论一下褶积模型的两 个主要组成部分: 反射系数和地震子波。
基于TransUNet神经网络的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基于TransUNet神经网络的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是地球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研究地下结构与岩层特性。
传统的反演方法通常依赖于手工特征提取和人工解释,但这种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且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反演的准确性与效率,近年来,神经网络被引入到地震波阻抗反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TransUNet神经网络的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TransUNe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自监督学习网络,其结构融合了Transformer和UNet两种经典网络。
它能够在无监督情况下学习到有效的特征表示,并在目标定位、分割等任务上取得出色的成绩。
借助TransUNet的强大特性,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地震波阻抗反演中,实现更准确、高效的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采集包含地震波数据的训练样本。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地震仪器进行观测和记录,得到地震波在不同深度和位置上的传播特征。
此外,我们还需要获取地下结构的真实信息,以作为反演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将采集的地震波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去噪、去趋势、时频变换等操作,以提取出地震波的有效信息,并减少噪声对反演结果的干扰。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我们将通过Trans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训练的目标是学习到一个能够将地震波数据与地下结构特征相互映射的模型。
为了实现无监督学习,我们将采用自编码器的思想,即输入和输出之间在网络中建立起一种自我约束的映射关系。
训练完成后,我们将使用训练好的TransUNet网络进行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
具体而言,在给定地震波数据后,网络将输出对应的地下结构模型。
这种反演方法不再依赖于传统的手工特征提取和人工解释,而是通过神经网络自动提取地震波数据中的特征,并将其与地下结构进行对应关系的学习。
为了验证我们的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ransUNet神经网络的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
反演方法综述
④从概率密度函数中随机抽取一个值,计算反射系数并与子波进行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
若这个值能使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匹配程度增加则接受此值,若不增加则以一定的概率接收此值,接受的概率分布由波兹曼函数决定。若拒绝则返回上一步;
降低模拟退火的温度;
2、关键环节:
(1)分析储层地球物理特征
测井资料,尤其是声波和密度测井资料,是初始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地质解释的基本依据,但是一般情况下声波测井都会受到井口环境例如井壁垮塌、泥浆浸泡等的影响而产生误差,同一井口的不同层段,不同井口的同一层段的误差都不尽相同。因此,用于制作初始波阻抗模型的测井资料必须经过环境校正。声波资料是唯一与地震发生联系的资料,储层与围岩的声波特征不同是进行测井约束反演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储层的固有结构和钻井过程中的工程因素,造成目的层段和围岩声波测井上无明显差异。这就要求在仔细分析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声波测井进行合理的校正,这就是储层地球物理特征重构。
2、技术关键和基本流程
地质统计学反演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下一个模拟值(从pdf中抽取值)比前一个模拟值更快地达到规定的与地震数据的匹配程度,以避免陷入局部极小或由于大量的迭代次数而耗费机时。目前多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解决这个问题。
(1)模拟退火算法的原理: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算法是一类被称为蒙特卡罗法的随机张弛法,它允许目标函数在增加的方向上作随机的变化,因此能跳出局部极小值,找到全局或逼近全局的最优解。在退火过程中系统的能量服从波尔兹曼概率分布,系统依概率
通过最大似然反演导出波阻抗Zi反演公式为Zi=Zi-1*[(Ri+1)/Ri].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稀疏脉冲序列每次建立的反射系数为一个脉冲,然后在地震资料中提取子波与初始反射系数进行褶积,得到一个初始合成地震记录,并用此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纪录作对比得到他们之间的残差,利用这个残差的大小来修改反射序列中脉冲的个数再次进行褶积运算,得到新的合成地震记录,再与实际地震资料对比,就这样循环迭代,直到残差达到最小,最后得到一个与实际地震资料达到最佳逼近的合成地震记录,获得宽频带的反射系数。
地震研究领域中的反演方法
地震研究领域中的反演方法地震研究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地球物理学科,对于地球内部的结构和表层的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地震研究领域中,反演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对地震研究领域中的反演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地震反演方法简介地震反演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信息,来估计出地震波传播路径以及地球结构和物性参数的研究方法。
在地震学研究中,地震反演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结构和物性参数等信息。
地震反演方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求解正演问题和反演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反演方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反演方法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反演方法通常被称为数值反演方法。
数值反演方法是地震反演中最常用的反演方法之一。
数值反演方法解决了波动方程反演和非线性反演中的很多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例如,在张一心教授和夏庆元教授的研究中,介绍了通过有限差分技术对波动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
三、基于统计学的反演方法除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反演方法外,还有一类非常常见的反演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反演方法。
比如基于模拟退火等算法的反演方法就是类似的统计学方法。
这类反演方法通常是通过统计分析,对观测数据集合进行分析,并与计算机模拟的合成数据进行比较。
从而获得目标参数的估计值。
在这类反演方法中,Bayes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举一个例子,孙春阳教授和刘广田教授的研究就是基于Bayes理论的反演方法。
四、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演方法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已经对许多科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在地震反演领域中也不例外。
机器学习技术的出现,为地震反演领域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演方法通过建立一个非线性映射,将地震学中的输入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输出信号。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大数据情况,能够快速判断一个大型数据集中的异常和规律,如根据数据集的熵来确定分层结构变化等。
事实上,许多机器学习技术,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已经在地震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综述、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地震反演方法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每当数学方法、物理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时,就会有新的地震反演技术、方法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这些方法技术得到了实践验证和提升,反过来地震反演技术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又不断促使数学方法、地球物理学理论的再次发展。
时至今日,地震反演技术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丰富着的领域。
反演是正演的逆过程,在地震勘探中正演是已知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和适当的数学计算方法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以及接收地震波传输到地表信息的过程。
地球物理反演就是使用已知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和计算方法,将地表接收到的地震数据通过逆向运算,预测地下构造情况、岩性物性分布情况的过程。
地震波阻抗正演是对反演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手段。
1959 年美国人Edwin Laurentine Drake 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凿的第一口钻井揭开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序幕。
从刚开始的查看地质露头、寻找构造高点寻找石油,到通过地震剖面的亮点技术寻找石油,再到现在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石油勘探经历了一个飞速的发展历程。
声波阻抗(AI )是介质密度和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它能够反映地下地质的岩性信息。
声波阻抗反演技术是20 世纪70 年代加拿大Roy Lindseth 博士提出的,通过反演能够将反映地层界面信息的地震数据变为反映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或速度)信息。
由于波阻抗与地下岩石的密度、速度等信息紧密联系,又可以直接与已知地质、钻井测井信息对比,因此广泛应用于储层的预测和油藏描述中,深受石油工作者的喜爱。
70 年代后期,从地震道提取声波资料的合成声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此为基础发展的基于模型的一维有井波阻抗反演技术,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进入80 年代,Cooke 等人将数学中的广义线性方法运用于地震资料反演,提出了广义线性地震反演。
此后Seymour 等人又提出了测井声波资料和地震数据正反演相结合求取地下声波阻抗的测井约束反演,大大拓宽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能力。
90 年代,在基于前人对地质统计学研究的基础上Bortoli 和Haas 提出了地质统计学反演,Dubrule等人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推广。
在国内随着油田对地震反演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周竹生为主提出的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联合反演方法,将地质信息引入地震反演中,提高的反演结果与地质认识的联系,克服了线性反演存在的缺陷。
1996 年,李宏兵等人将宽频带约束方法应用于递推反演并对其进行改进,减弱了噪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1999 年,任职于英国石油公司的Connolly 在《弹性波阻抗》一文中介绍了弹性波阻抗(EI)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阐述了不同入射角度(偏移距)地震道集部分叠加反演波阻抗随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但是该方法求取的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变化很大,无法与常规叠后反演波阻抗直接比较,因此推广应用较为困难。
2002 年,Whitcombe 通过修正Patrick Connolly 的计算公式,得到了弹性波阻抗的归一化求取方法,消除了弹性阻抗随入射角变化大的难题。
2003 年,西北大学马劲风教授从Zoeppritz 方程简化出发提出了广义弹性波阻抗的概念,克服了以往波阻抗反演要求地震波垂直入射到地表的假设条件,推导出了任意入射角下纵波反射系数的递推公式,提高了中等入射角度下弹性波阻抗反演的精度。
、地震反演基本原理正问题和反问题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是同时存在的。
地球物理学中的 正问题一般是已知我们容易直接测量或者获取的物理量, 通过两者内在关系求解未知的不容易获取物理量问题,反问题是已知我们不容易获取的物理量求解问题应该满足的条件或物理 量。
求解正问题的过程称为正演,求解反问题的过程称为反演。
一般情况下正演相对简单, 求解结果唯一,而反演的求解大多是欠定的, 求解过程较为复杂,其结果也可能出现多解性, 因此减少反演结果多解性是反演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在油气地震勘探中,当地下地质体的岩性、物性发生变化时,经常会引起岩石密度和地 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导致波阻抗产生变化, 波阻抗在岩性、物性界面处的变化会生成一个 反射系数脉冲,当地震波传播到波阻抗界面时,就会在其界面处产生反射波。
因此,若已知 地下介质的波阻抗,通过求取反射系数与并地震子波褶积运算得到地震波通过地下介质后观 测记录的过程就是地震波阻抗正演。
当我们根据观测到的地震记录,通过地震波反射的褶积 理论等求取反映地下介质的岩性、 物性信息的波阻抗等信息的过程就是地震波阻抗反演。
广 义的波阻抗反演包括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以及波阻抗求取, 一般讨论的波阻抗反演是在地 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反演方法对波阻抗的求取。
地震资料是反射界面的表现,是一种界面型信息,只能间接表达地下地层的地质特征, 不能直接进行储层的描述。
而作为储层预测重要工具的地震反演技术可以将地震数据转换成 波阻抗数据,波阻抗数据由于是地层型剖面,可以和测井地质信息直接对比, 行储层的识别和描述。
地震反演方法有多种分类方法, 主要分类方法有按使用的地震资料分类、 类、按测井在地震反演中的作用大小来分和按反演方法的实现方式来分等。
类方法对应的主要反演方法。
可以直观的进 按反演结果分表2-1是四种分2.1直接反演直接反演方法是在反褶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震道进行数学计算求取地下波阻抗体的反演方法。
假设地震记录褶积模型为 S(t) =W(t)* R(t) +N(t)式中,S(t)为地震记录,W(t)为地下介质中传播的地震子波,R(t)为地下波阻抗界面的反 由模型可以看出,地震记录由地下波阻抗界面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的褶积加上一定的白化噪 音构成。
地震道直接反演是根据地震波传播理论,用数学计算工具消除地震记录中的子波W(t)、弱化白化噪音 N(t),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序列 R(t),再通过积分或递推等方法求取地下波阻抗。
道积分反演和递推反演是最常见的直接反演方法。
2.1.1道积分道积分反演是最简单的波阻抗反演方法,微函数的假设条件下, 通过地震道自相关方法求取地层反射系数, 分计算出地层波阻抗。
由于道积分反演实际上只是对反射系数的积分, 相对值。
地震波垂直入射到波阻抗界面时,反射系数的表达式为 式中R i 为第i 、i +1层波阻抗界面的反射系数, P 、卩叶和V i 、 密度和速度,AI i 、Al j 十为第i 、i +1层的波阻抗。
根据地层波阻抗是深度连续可微函数的 假设,可以将地层看成是很多很薄的地层,因此相邻地层的波阻抗差异不会太大AI i 十止AI i ,所以AI H ^ -AI^Ml 、Ali+ + Al i 俺2AI ,公式(2-2)可以改写成(2-3) 对反射系数在深度t 上进行积分,可得地层相对波阻抗AI (t)2 RdtAl(t) =AI(O)e b (2-1) 射系数,N (t)为采集等原因产生的噪音, 般认为是白化的。
这就是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该方法在地下地层波阻抗是深度变量连续且可 再对反射系数进行深度积 反演波阻抗数据体是R _ E 十V i 十 ~ E V i P M 十+ P v i Aid +Al ii V i = Aid —AI i(2-2)V 十分别是第i 、i +1层的2AIt J 。
RdtM I dt =丄[1 n Al (t)-lnAI(0)] 2AI 2 (2-4) (2-5)式中R 为地层反射系数,t 为地层深度, AI (t)为地层波阻抗。
道积分反演通过积分方法把地震道记录直接转换为波阻抗数据, 小、计算简单、对计算机要求较低的优点,但是道积分反演过程仅仅依赖于地震资料,资料的品质和带宽对反演结果影响很大。
因为地震资料由于采集、高频信息,频带较窄,所以该方法求取的波阻抗纵向分辨率低、精度小。
法使用测井等资料约束, 因此反演结果是相对值、 纵向分辨率不高, 以及没有井数据的研究区。
由于反演结果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波阻抗, 定量计算地层的岩性、物性参数。
2.1.2递推反演递推反演是在地下波阻抗界面的反射系数为稀疏分布的假设条件下, 震记录估算波阻抗界面的反射系数序列,然后用递推方法求取地层波阻抗的反演方法。
地 下介质波阻抗的递推公式推导如下:公式(2-2)中当第0层反射系数 &和波阻抗AI (0)已知时,可以导出第 1层的波阻抗AI(1)为当第0层反射系数R o 、第1层波阻抗Al(1)已知时,可推导出第 0层AI (0)为反演过程具有积分误差 地震 处理等原因,缺失低频和 道积分反演方法无仅适用于地震勘探初期 所以道积分反演不能 首先利用实际地1 + RAI(1)=AI(0) 01-R o (2-6) 1—R oAI(0)=AI ⑴1+R 0(2-7) 当已知第 m(0<mv n)层波阻抗 AI (m)和m 到 n 层间波阻抗界面的反射系数序列R(i=0,1,2,…,n- 1时,第n 层地层波阻抗 AI (n)为1 + RAI(n) =AI (n — 1) • --- = AI (n- 2) • 1 -R n_l 1 +也 1 —Rz 1 +也1 —也= ...=AI(m) • ^Rn ^ 1-R n4 1+R m4 1 一 R mJ 1 + R m1 —R m= AI(m 心 (0 兰 me n ) (2-8)当已知第n 层波阻抗 Al( n)和m 到n 间波阻抗界面的反射系数R(i =0,1,2,…,n-1)时,第m(0<mc n)层地层波阻抗 AI (m)为通过公式(2-8)和(2-9)可知,当已知第 k 层地层波阻抗 Al (k )和该层与待求层第n层的间各层界面的反射系数序列时, 可以递推出k 和n 层间各层的波阻抗值。
实际应用中一 般选取大套泥岩层作为标准层求取其波阻抗,然后根据反射系数序列递推出所有地层的波 阻抗值。
递推反演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反射系数序列的求取,反射系数的稀疏程度对反演结果影响很大,求取合适的反射系数序列关乎反演的成败。
稀疏脉冲反褶积是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求取递推反演反射系数的方法。
图2-1是稀疏脉冲 反褶积求取反射系数序列流程图。
首先采用最大似然反褶积等方法估算波阻抗界面的反射系 数序列,并经褶积求取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资料的差异反馈给反射系数序列求取过程, 根据反馈结果适当修正反射系数序列, 当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资料的残差满足预设条件时,反射系数序列既是波阻抗界面的稀疏反射系数,然后利用公式(2-8)和(2-9)就可以 计算出波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