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济慈诗歌中生存与死亡观的分析
从《夜莺颂》看济慈的死亡观
从《夜莺颂》看济慈的死亡观作者:崔世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5期摘要:约翰·济慈是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诗歌天才,是浪漫主义诗歌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他的文学创作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却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诗歌,给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内涵,对近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夜莺颂;济慈;死亡观作者简介:崔世文,男,山东胶州,(1980.3)现为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010-01一、济慈简介约翰·济慈(1795-1821)与诗人拜伦和雪莱并称于世,是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诗歌天才,是浪漫主义诗歌复兴时期的重要诗人。
[1] 他的文学创作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却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诗歌,给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内涵,对近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坎伯雷姆在其主编的《罗顿英国文学选》中认为,大部分在读了济慈的诗歌和信函之后都会从心里觉得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在二十四岁、这一人生最美好的年龄离开人世,是令人痛心的,如果能够继续活下去,他到底能够在文学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没人能够预料的出。
[2] 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认为济慈是大自然制作的诗人,他的灵魂像一颗星星在永恒的世界里闪烁。
二、《夜莺颂》的创作背景《夜莺颂》的创作时间是一八一八年,当时济慈的弟弟刚刚离开人世,而自己的病情也开始恶化,他创作的诗歌受到英国一些权威杂志的排挤和打压,自己与恋人的感情也面临破碎,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使得他身心疲惫,感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和痛苦。
济慈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而加紧了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人世、对死亡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他一方面努力激励自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著,另一方面死亡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他,无法摆脱。
济慈的死亡哲学观
文化传播第3卷第14期济慈的死亡哲学观欧阳静(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8)摘要:济慈是英国史上非常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对于世界诗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诗歌史上也是一个不 得不提的存在。
拜伦和雪莱也是非常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济慈却是最大化浪漫主义诗歌影响的浪漫主义诗 人,因此济慈对于浪漫主义诗歌的贡献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本文也主要通过济慈的诗歌分析济慈的生死哲学观。
关键词:济慈;死亡哲学观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4-0148-01_'引言济慈一直以来都饱受命运无常的折磨,在他短短的一 生中,先后经历了亲人的离去,但是在这样困难的处境中,他 一直没有放弃对真与美的追求,他用诗歌表达了他的内心感 受和他的人生理想,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受到病痛的折磨 和各式各样的打压,他的爱情也离他而去,但是他从未退缩。
他积极的热爱这个世界,积极的感受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的 笔触将他的所见所感表达出来,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 的影响力并不短暂,他的生命力也并没有因为他的生命的逝 去而逝去,他的生命力在后人对他的拜读中得到了不断的延 续。
而济慈对于生死哲学的探讨与追问,使济慈的诗歌焕发 出了更大的光彩,也使济慈的灵魂得以永久留存。
二、 现实环境给济慈的死亡哲学观带来的影响济慈生活的时代,各种思想在文化领域不断碰撞,社会 背景动乱,因此济慈的死亡意识也就更加强烈。
尤其是在济 慈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时,死亡于他而言触手可及,在那个 时刻,济慈对于死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果仅仅是从肉 体生存的角度来探讨死亡,那么死亡无疑是痛苦的,也是卑 微的,死亡证明了生命的脆弱,也证明了命运的难以捉摸。
但 是同时,肉体死亡也反向证明了灵魂的不朽和高贵。
例如在 济慈肉体死亡之后,济慈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和给这个世界带 来的震撼和启发是没有消失的。
人们拜读济慈作品,解读济慈思想,对济慈的人生观和 哲学观进行研宄和分析,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济慈的灵魂被 保留下来了,他的人生意义得到了最大化。
济慈的诗歌
济慈的诗歌引言济慈(John Keats)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富盛名的一位。
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对美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济慈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爱情、美和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探索,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精致的诗意。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济慈的诗歌作品,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
济慈的生平简介济慈于1795年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失去了父母,由其监护人抚养长大。
他在学校学习医学,但对诗歌的热爱促使他抛弃了医学事业,专注于写作。
他的第一本诗集《原头脑草地》于1817年出版,但并未获得较大成功。
然而,他的第二本诗集《超度也是快乐的》(1818年)以及《夏天的女神》(1819年)让他成为当时备受欢迎的诗人。
济慈的诗歌创作风格1. 浪漫主义情感表达济慈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他深情地抒发了对自然、爱情、艺术和死亡的深刻感受。
例如,在他的诗歌《秋日边缘》中,他用美丽的词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短暂美好的感伤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2. 精致的诗意和鲜明的意象济慈的诗歌充满了丰富的诗意和鲜明的意象,他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
例如,在他的诗歌《吟游诗人》中,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创作过程和内心体验,营造出一种纯粹的诗歌氛围。
3. 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济慈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他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渴望。
在他的诗歌《杜鹃》中,他用丰富的形象和感性的语言展示了杜鹃鸟的美丽和自由。
济慈的代表作品分析1. 《超度也是快乐的》《超度也是快乐的》是济慈最重要的诗集之一,其中包括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其中最著名的是《恒河之歌》,这篇诗描绘了一个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以及对生命和灵魂永恒性的思考。
此外,《洞窟的神圣叙事》和《聚会证言》等诗篇也展示了他对生命和人类经验的深入思考。
2. 《夏天的女神》《夏天的女神》是济慈最后的诗歌集,也是他最富有成就的作品之一。
约翰·济慈的死亡观
济慈的诗歌不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更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死 亡的思考。死亡是文学中永恒的创作主题,德国哲学家马 丁·海德格尔说过人是向死的存在。
本文以济慈诗歌中的死亡叙事为切入口,试图领会济慈对死亡 的观点,并探索其死亡观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献综述。
阅读济慈的诗作,可以洞悉到诗人内心对生命的珍惜与赞美之 情,在大自然中,诗人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缺失的美和与命运作 斗争的力量。同时,从大自然生物的生死荣枯以及社会事物的 自然更替中,诗人还懂得了死亡只是一种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这个规律是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的。
第六章是这篇论文的结语部分。济慈的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 颗耀眼的流星一样一滑而过,却给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留下了 许多宝贵的遗产。
研究和探索济慈的死亡观,对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有一定的帮助,亦可帮助读者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了解那个时代。
《夜莺颂》一直被视为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作品,是济慈诗歌艺 术的巅峰之作。《秋颂》是其颂诗的最后一首,被认为是最完 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济慈在他的诗作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死亡的理解,通过 阅读他的这些作品,读者能够洞悉济慈的内心世界,与诗人的 灵魂进行沟通交流。第五章接着对济慈的死亡观进行解读,具 体而言,济慈的死亡观有三个方面: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 种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死亡是对生命的最高奖赏;向死而生, 对生命的珍惜和赞美。
约翰·济慈的死亡观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十九世纪与雪莱和拜伦齐名的浪 漫主义诗人,其一生短暂却传奇。一个半世纪以来,济慈的研究 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当代得到的评价 愈来愈高。
在西方,济慈的声誉大有超过其他浪漫主义诗人,包括雪莱、 拜伦、华兹华斯等人之势。对济慈诗歌作品的解析一直在不断 深入。
从《夜莺颂》看济慈的死亡观
从《夜莺颂》看济慈的死亡观作者:欧阳静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5期摘要:约翰·济慈对于世界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特色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更加偏向于浪漫主义,因此他在浪漫主义诗歌复兴阶段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济慈的诗作中,体现出的不仅是济慈心中的爱与美,也是死亡与死亡背后的价值,而在《夜莺颂》中就相对全面地展现了诗人济慈的死亡观。
关键词:夜莺颂;济慈;死亡观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1本文主要围绕对《夜莺颂》的赏析来分析济慈的死亡观,济慈作为诗歌天才,其才气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对济慈的死亡观进行研究,其实也是在追寻其存在的本质价值。
一、济慈与《夜莺颂》(一)济慈的简介济慈是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充斥着浪漫主义和其个人情怀的诗歌而闻名于世,与拜伦、雪莱不相上下。
在浪漫主义诗歌的复兴时期,济慈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他的才华不但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还为大多数人所称赞。
但是虽然如此,济慈只在诗坛上活跃了大约五年的时间。
在这五年里济慈创作了大量浪漫主义诗歌,而这些浪漫主义诗歌不仅在浪漫主义诗歌复兴时代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之后的诗歌发展与诗歌创作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可惜天妒英才,济慈于1975年出生于伦敦,却于1821年与世长辞。
济慈家庭背景复杂,韶华时就能为社会、为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不难想象,如果济慈的生命能够再延续一段时间,济慈又会给世界带来怎么样的震撼。
(二)《夜莺颂》的创作背景在济慈的父母相继离世之后,1818年,济慈的弟弟也离开人世,而济慈自身的病情也急转直下,与此同时,济慈开始受到一些权威杂志的打压,与爱人的感情也难以维系。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济慈的身体和心灵逐渐难以承受,折磨和痛苦成为了济慈那一阶段生活的主旋律。
而济慈似乎也有所意识,自己剩余的时光所剩无几,所以加快了创作诗歌的步伐,并且抛却俗世眼中的爱与美,对死亡也进行了更加深层次的解读。
约翰·济慈诗歌中的死亡美学研究
死亡是济慈诗歌的主题,济慈对死亡的思考也必然地影响到他的 诗歌创作。在济慈的诗歌中,对死亡的描写总是折射出一种特殊 的美。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济慈生平及其 诗歌以及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独创性。
第二章主要讨论济慈诗歌中死亡的美学表现,死亡是平静美丽的、 伤感浪漫的、也是超脱和解放的。第三章探讨了济慈诗歌中死 亡美的表现手法。
约翰·济慈诗歌中的死亡美学研究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著名代表诗人。济慈以浪 漫伤感的笔触书写出了许多不朽诗篇,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 瑰宝。
然而济慈在他生前并未得到许多关注,甚至在他死后的二十年间 依然未受到重视。随着时间的流逝,济慈的作品越来越受到文学 界的重视。
前人对济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个理论框架下的诗歌分析,结构 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新批评主义等都角度都有学者做 过阐述。本文着重研究济慈诗歌的死亡美学。
通过本文的分析得的展现又离不开济慈精 湛的诗艺。阅读济慈的诗歌中死亡的描写常常在读者心中产生 深深的美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济慈诗歌死亡美学的分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济慈的诗歌, 品味其中蕴含的美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济慈的诗歌,更全面地 了解这位诗人。
济慈把颂诗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修辞手法和意象的灵活 运用也为表现死亡的美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四章讨论了死亡美 的表达效果。
阅读济慈的诗歌,读者能够经常感受到其诗歌中充满死亡的气息, 济慈对死亡的描写如此美丽以至于读者会产生对死亡的自我认 同感;而在这之后又会对生命产生更强烈的热爱。第五章为本 文的结论。
论济慈的生命意识与诗歌创作
一
£
论 济慈 的生 命 意 识 与诗 歌 创 作
蒋培君
叔 本 华 曾说 : 生 存 的 全 部痛 苦就 在 于 , 问 不 停地 在压 榨着 我 “ 时
们, 使我们喘息不过来, 并且紧逼在我们 身后, 犹如持鞭的工头。倘 若在 什 么 时 候 , 间会 放 下 它 持 鞭 的 巨手 , 只有 当我 们 从 令 人 心烦 时 那
建筑 里 … …” 《 , 独 》 灰色 的建 筑 死 气 沉沉 , 形 中对 生命 构 成 (哦 孤 ) 无
、
淡忘苦难 . 享受生命
l 9世纪 的 英 国社 会 矛 盾 复杂 尖 锐 , 们 生活 在 困苦 与 不安 之 中。 人 济 慈 曾称 自 己所 生 活 的地 方 足“ 可 恨 的 土地 ” “ 人 听 闻 的 国家 ” 极 和 骇 。 (给 芳 妮》 他 出生 在 一个 普 通 的马 厩 主 家庭 , 短短 的一 生 中 , 遭 《 ) 在 他
诗 人济 慈短 暂 的一 生 或 许 再 恰 当 不 过 了 。济 慈 生 于 l 9 ? 5年 ,亡 于 l2 年 。 6岁 时 弟 弟爱 德 华 天 折 , 丧 父 ,4岁 丧 母 , 2岁 失 去 81 他 9岁 l 2 弟 弟托 姆 。父 母 去 世 时 不 到 4 , 弟托 姆 去 世 时 不 到 2 0岁 弟 0岁 。母 亲 和托 姆 均 死 于 肺 结 核病 , 是 济 慈 的 家 传 疾 病 , 慈 本 人 1 这 济 5岁 时 就 开始 受 到 它 的 侵 扰 。 而 他 深 感 生 命 的 脆 弱 与 人 生 的 短 暂 , 说 : 因 他 “ 静想 想 吧 !生命 不 过 是 瞬 息 ;是从 树 顶 落 下 的 渺 小 的露 滴 / 走 静 / 所 的 险境 :是 印 度 人 的睡 眠 , 正 当他 的船 冲 向凶 险 的 悬 崖 ,在 芒 莫伦 / 西 。 (睡 眠 与诗 》 由此 出发 , 慈对 于 人 生 的 意 义 与 价值 , 于 生存 ”《 , 济 对 与死 亡 都 有 着 自 己独特 的 体验 与思 考 。
济慈 夜莺颂
济慈夜莺颂引言《夜莺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
济慈在诗中描绘了夜莺的美丽与哀伤,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将对济慈的《夜莺颂》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诗歌概述《夜莺颂》是济慈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共有八个部分,共计430行。
诗中以夜莺为主题,描述了夜莺的美妙歌声、夜莺与人类之间的对话和夜莺的永恒存在。
诗歌通过描绘夜莺的歌声表达了济慈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死亡的思考。
第一部分:夜莺的歌声与力量诗歌开头,济慈描述了夜莺的歌声如何美丽动听,如何能够使人陶醉其中。
他将夜莺的歌声比作一种宇宙力量,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传达出自然的真谛。
这一部分描绘了夜莺的美丽和神秘,也展示了济慈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
第二部分:夜莺与人类的对话在第二部分中,济慈写道夜莺在林间唱歌,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试图与夜莺进行对话,希望能够从夜莺那里得到答案。
他问夜莺为什么如此激情地唱歌,不知道死亡的苦痛。
然而,夜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通过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存在。
第三部分:夜莺的永恒存在在接下来的几个部分中,济慈探讨了夜莺的永恒存在。
他认为夜莺的歌声是永恒的,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
夜莺的歌声不随岁月的流逝而衰退,而是永远存在。
通过夜莺,济慈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认为灵魂可以通过艺术和美来永久地存在。
第四部分:对死亡的思考在诗的后半部分,济慈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死亡的问题。
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解放,能够摆脱尘世的苦痛和痛苦。
然而,他同时也意识到死亡的终结性和不可逆转性,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他追问夜莺为何如此热爱歌唱,是否是因为知道自己将来会死去?结论通过对济慈的《夜莺颂》进行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济慈对艺术、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他通过夜莺的歌声表达了对自然和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同时,他也思考了死亡的问题,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来实现灵魂的永恒存在。
这首诗以其美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内容,成为了济慈的经典之作。
死亡与新生_济慈的夜莺之歌
死亡与新生_济慈的夜莺之歌死亡与新生:济慈的夜莺之歌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约翰·济慈,以其深沉内敛的诗歌风格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而成为文学界的璀璨明星。
其中,他的诗集《济慈的夜莺之歌》被誉为他诗歌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对死亡与新生的思考和探索。
《济慈的夜莺之歌》中的诗歌,多半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同时与生命、死亡、创造等议题相互交织。
在这些诗歌中,济慈以汩汩流淌的诗句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新生的期许,传达了他对于人类存在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
夜莺这一动物形象在诗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济慈通过挖掘夜莺的鸣叫声与自身内心的共鸣,以此来探索死亡与新生的主题。
夜莺的歌声使济慈感到如满溢的幸福之泉,它的存在象征着死亡后的永恒。
在济慈看来,夜莺鸣唱中的新生力量超越了生命的有限,使之与艺术无法切割。
他通过夜莺的歌声,将艺术视为对生命和死亡的超越性意义的追求,从而使人类在死亡面前产生了希望。
诗集中的《夜莺之歌》就是济慈深入探讨死亡和新生主题的佳作。
诗中,济慈将夜莺的歌声与人类生活的无常相对照,以此来强调人生的短暂以及死亡的必然。
然而,夜莺的歌声中,流淌着的是对新生的种种渴望。
诗中写道:“在宇宙的静寂中,夜莺是个独特的存在,它的歌声如同美德一般传遍了整个世界。
”这句诗似乎提示了济慈在诗歌创作中对于艺术永恒性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他对于死亡后依然存在的希望。
诗集中另一首重要的作品是《悲伤之曲》。
在这首诗中,济慈运用了悲伤和忧伤的意象,通过借夜莺抒发内心的痛苦,探讨了死亡与新生的问题。
诗中的济慈将夜莺的歌声与绝望环境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求新生的渴望。
他通过描绘自己思绪的流转,以及夜莺的抒情歌声,表达了对死亡的厌倦和对新生的渴望。
济慈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死亡的意识,推动了他的创作和人生的选择。
诗集中的诗歌,既是他深入思索的结果,也是他对生与死的交付。
在他的诗歌中,死亡并不是悲伤的终结,而是新生的开始。
济慈的生死观
济慈的生死观作者:刘佳来源:《大观》2017年第09期摘要:济慈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此时英国诗歌领域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中国学者王佐良先生指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是浪漫主义的创始者,拜伦使浪漫主义的影响遍及全世界,雪莱透过浪漫主义前瞻大同世界,但他们在吸收前人精华和影响后人诗艺上,作用都不及济慈。
”这一分析精辟、透彻,充分肯定了济慈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济慈;生死哲学;浪漫主义;自由一、对生命的珍惜与赞美济慈生来贫寒,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遭遇着接二连三的打击,小小年纪就深刻体验到了人间的冷暖和生活的艰辛,这一切让济慈似乎预感到自己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于是就不断地抓紧时间进行诗歌创作,他把自己对生命的思考,连同对现实生活,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与同情写进了自己的诗歌,增强了诗歌的内涵。
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得知自己已经感染上了肺病,面对严峻的生死考验时,通过感觉,深切地、全面地体验到了大自然的永恒和毫无功利的美。
济慈并不惧怕苦难和死亡,苦难是诗歌的灵魂,死亡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但是,他却害怕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一无所有,于是,拼搏、超越是他战胜内心恐惧,勇于面对现实的良药,也是他珍惜和赞美生命的最佳方式。
济慈的早期诗歌《帼帼和蟋蟀》虽然描写的是大自然中两个真实的生命个体帼帼和蟋蟀,但却具有浓郁的象征意义。
帼帼和蟋蟀是非常微小的动物,在大自然的威严和雄壮之下,显得渺小和脆弱,但是诗人却对他们进行了赞美,其原因是他们虽然渺小,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尽管夏天烈日炎炎,晒得小鸟发晕,冬天寒冷刺骨,严霜把一切冻入静寂,但帼帼和蟋蟀仍然在吟唱,他们在吟唱生命,吟唱大自然,这些都是生命之歌,是内心欢乐情感的流露。
他们不怕天气的恶劣,也不怕大自然环境的残暴,而是一如既往地吟唱。
济慈写这首诗,其寓意是不言自明的,帼帼和蟋蟀就象征着那些在艰难困苦中努力奋斗,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永不停息的乐观之人,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警示生命如此短促,要想人生有所价值,就应该像帼帼和蟋蟀一样,生生不息,顽强拼搏。
从认知角度解读济慈诗歌中的死亡隐喻
i n a l l b e a u t y wi t h a n e a s y s p a n ( 他 有蓬勃的春天 ,
让天 真 的幻 想 把 天 下 美 好 的事 物 全 部 抓 到 手 中) ” 中, 诗人 将源 域 ( 春天) 映射 到 目标域 ( 婴幼 儿 时期 ) , 使读 者 自然而 然地 从春 天万 物复 苏联想 到 孩子充 满 幻想 , 充 满希 望 。在第 四节 中 , “ He h a s h i s Wi n t e r
基 本体 验 。
关 键词 : 认 知语 言 学; 映射; 死 亡 隐喻 ; 济 慈诗 歌 分 类号 : H3 1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1 3 9 5( 2 0 1 3 ) 0 4 —0 0 3 3 —0 2
西方 对 于 隐 喻 的研 究 已经 有 两 千 多 年 的历 史 了。亚里 士 多德 是 首位 研 究 隐喻 的 学 者 , 他 将 隐 喻
第3 6 卷
第 4 期
长江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Ya n g t z e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0I _ 3 6 NO. 4 Ao r .2 O13
、
“ De a t h i s W i nt e r ’ ’
人一 年 要 经历 春 夏 秋 冬 四个 季 节 , 而人 的一 生 也要 经历 出生 、 成长 、 衰老、 死 亡这 些 阶段 , 人 们要 认 知这 个世 界 , 就 自然 而然 地 把 一 年 四季 映射 到 人 一
生 的各个 阶 段 , 于是 就 出现 了“ D e a t h i s Wi n t e r ( 死
济慈秋颂深度解析
济慈秋颂深度解析
一、济慈的生平简介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华兹华斯齐名。
他短暂的一生充满坎坷,25岁时因肺病英年早逝。
尽管如此,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二、秋颂的背景分析
《秋颂》(Autumnal Equinox)是济慈创作于1819年的一首诗歌,是他晚期作品的代表之一。
当时,济慈身体状况恶化,面临病痛的折磨,但他依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创作。
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艺术的热爱。
三、秋颂的诗歌鉴赏
《秋颂》共分为四节,每节都以“秋天”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秋天的美丽。
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景象,如落叶、夕阳、熟透的果子等,形象地表现了季节的变化。
同时,诗人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四、秋颂的深度解读
《秋颂》表面上看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但实际上,它反映了济慈对生命、死亡和永恒的思考。
在诗中,秋天被视为一个成熟、丰收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济慈通过对秋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五、秋颂的现实意义
《秋颂》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关于生命、爱情和艺术的哲理诗。
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压力时,要珍惜当下,拥抱生活,追求美好。
同时,这首诗歌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我们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通过深度解析《秋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济慈的诗歌艺术和人生观念。
生命的礼赞——济慈《夜莺颂》三大矛盾赏析
3死亡与 生存
诗人沉 醉丁幻想 的快乐之 中, 突然他意 识到世间的一切终将 冈死亡 而走 向终结 在诗的第六节至第八节 中, 生与死的矛盾成 为了焦点 : ,牛死之 间, 悲喜之外 , 济慈亮 的天地 罩/ 你呵 , 翅 的仙 灵/ 轻 你躲
娇 宠/ 缀 满 了露 酒 的麝 香 蔷 薇 / 成 了 夏 夜 蚊 蚋 嗡 营 的 港 湾 ” 这 它 。
《 夜莺颂》 足济慈六大颂歌中极具代表性 的一 首。五月 的一
天 清 晨 , 人坐 在 树 下 沉 思 , 然 听 到 夜莺 引吭 高 歌 , 他 万 感交 诗 忽 使
生 活 中 从不 缺 少 美 , 是 缺 少 发 现 美 的 眼 睛 。诗 人在 此 描 绘 的 是 而
激情 1
l痛苦 与快乐
涛一 开 始 , 涛人 就 挣 扎 于 痛 苦 和快 乐 的 矛 盾 之 中 “ 的 心 我 在痛 , 困顿 和麻 木/ 刺进 了感 官 有 如 饮 过 毒 鸩/ 义像 是 刚 把 鸦 片 吞 服/ 足 向 列斯 忘 川 下 沉/ 不 足 我 忌 妒 你 的 好 运/ 于 并 而足 你 的 快 乐
中 国分 类 号 : 6 1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2幻想与现 实
从 诗 的第 二 节 到 第 五 节 , 想 和 现 实 之 间 的 矛盾 成 为全 诗 的 幻
焦点。伴着这充满生命 力的歌声 , 诗人想到了美酒 , 似乎此时唯
有 美酒 才 能 使 他 离 开 这 残 酷 的 现 实 生 活 , 夜 莺 离 去 。 “ 远 同 远 地 , 远隐没 , 远 让我 忘 掉/ 在 树 叶 间 从 不 知 道 的 一切/ 记 这 疲 你 忘
一
幅恬 淡 的 自然 之 景 。它 的美 小仅 仅 在 于那 淡 淡 的 幽香 , 多 的 更
济慈的诗 (3)
济慈的诗济慈(John Keats)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诗歌才华难以言传,但济慈的诗歌作品却展现了他对自然、爱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一、济慈的生平济慈出生于1795年,早年失去了父母,由外婆和监护人抚养长大。
他的童年在贫穷中度过,但他却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济慈在16岁时开始写诗,并从医学院辍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尽管济慈的诗歌才华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但他的诗歌面临着批评和冷落。
尽管如此,济慈并没有被打败,他坚定地追求自己心中的诗歌理想。
他的朋友们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并给予了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然而,济慈的生命注定是短暂的。
他在25岁的时候因结核病离世,但他的诗歌作品却存世至今。
二、济慈的诗歌风格济慈的诗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而著名。
他的诗歌表现出对美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恐惧。
济慈的诗歌语言十分流畅和优美,他善于运用诗歌形式和押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常常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和壮观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济慈的诗歌还常常涉及到对爱情的描写,他以深情款款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着。
三、济慈的代表作品1.《致夏天》这首诗表达了对夏天美丽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济慈通过描绘美丽的夏天景色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的流逝的担忧。
2.《秋天的乐器》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济慈通过描述自然的声音和颜色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
3.《斯普林》这首诗是济慈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鲜明的形象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四、济慈的影响济慈的诗歌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诗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赞赏。
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美、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对整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夜莺颂》看约翰·济慈的自杀倾向
种 近 似 于 慢 性 自杀 的生 活 。期 间 《 莺 颂 》 生 了 。 夜 诞 在诗的开头部分, 慈写道: 济 我 的 心 在 痛 , 顿 和 麻 小 网
神发出了深情的呼唤:
“ 在 黑 暗 罩 倾 听 : , 少 次 我 多 我 几 乎 爱 上 了静 谧 的死 亡 , 我 存 诗 思 里 用尽 了好 的 言辞 ,
21 0 0年 1 2月
De e e 0 0 c mb r 2 1
第4 6期 总 5 5期 0
Vo.0 NOA6 一 1 5 5
从 《 莺颂 》 约 翰 ・ 慈 的 自杀 倾 向 夜 看 济
彭 湘
( 南 城 建 职 业技 术学 院 湖 中图分类号 : 0 I 6 2 文献标识码 : A
脱 , 至是 甚 一 渴 单 他 在这 样~ 种想 象 中流 连 , 种 忘返 。甚 至 对 死
倒 , 他 与爱 情 失 之 交 臂 , 二 连 的 打 击 使 济 慈 感 到 心 力 交 绋 , 使 接 底 。 但 是 内心 的 坚 强 却 激 励 着 他 创 造 更 多 的华 美 篇 章 , 而他 的 因
的 字 里 行 间 , 析 了诗 人 渴 望 用 死 亡 来 解 脱 现 实 的 内 心世 界 。 剖 关 键 词 :自杀 倾 向 夜 莺 颂 解 脱 《 莺颂 》 约 翰 ・ 慈 在 其 短 暂 的 一 生 中 为后 世 留 下 的美 丽 仪 是 济
“
一
饮而离 开尘寰”“ , 去幽 暗 的林 中 ” ,使 人 想 到 济 慈 要 离 开 这个
内心 是 纠 结 的 . 矛盾 的 , 只好 用 过 量 吸食 鸦 片 来 麻 醉 自己 。 着 他 过
一
感 到 了无 比的 痛 苦 干 压 力 . 亡 的 阴 影 一 直 深 深 的埋 藏 在 诗人 心 想 象 去 猜 测 , 心 去 感 应 , 死 神 要 带 人 去 的 地 方 , 谧 而 安 ¨ 死 用 灵 是 静
解析约翰·济慈《心灵颂》和《秋颂》中的易逝性主题
解析约翰·济慈《心灵颂》和《秋颂》中的易逝性主题摘要:约翰·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诗人,在其诗歌中涵盖了大量的易逝性主题。
本文将会通过对其代表作《心灵颂》和《秋颂》的分析,探讨易逝性主题在其诗歌中的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济慈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写,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性。
其次,他将自己的个人经验融入了作品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不舍和对生与死的思考。
最后,济慈的诗歌中还渗透了对艺术和人类价值观的反思,呼吁人们珍惜当下,珍视生命。
关键词:约翰·济慈;易逝性;《心灵颂》;《秋颂》;大自然;艺术;生命Introduction:John Keats is a representative poet of the Romantic era in England, and his poetry covers a large number of themesrelated to transienc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representative works of "Ode to a Nightingale" and "To Autumn," and explore the various manifestations of the themeof transience in his poetry. Firstly, Keats depicts the impermanence and transience of life by observing anddescribing nature. Secondly, he integrates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into his works, expressing his reluctance to partwith the past and his thoughts on life and death. Finally,the reflection on art and human values permeates Keats'spoetry, calling on people to cherish the present and value life.Body:1. 大自然的易逝性济慈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尤其是对四季变换和鸟类、植物等生灵的观察。
约翰·济慈的美学原则研究
在济慈作品中,转瞬即逝的现实与永恒的艺术之美之间的矛盾 难以解决,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虽残酷,但同 时也是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现实若缺乏痛苦,诗人就会丧失建构理想世界的动力。由此可 见,济慈的诗歌融合了现实的丑陋与想象的美好。
消极能力,死亡意识以及现实与永恒这三个方面的美学原则相 互联系,共同体现了济慈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通过消极 能力实现物我相融的精神境界;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寻求生命存 在的意义;通过探索现实与永恒的冲突表达了诚挚的人文情怀。
第二章分析济慈的死亡意识。在济慈的作品中,死亡的内涵可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死亡是挥之不去的阴影,诗人对其表现出逃避的心理; 第二,死亡是必将到来的宿命,是生命的自然过程;第三,死 亡是灵魂的永生,灵魂可以通过死亡挣脱时空的束缚,济慈对 于死亡的这一诠释也最终解构了生与死的二元对立。第三章探 讨济慈诗歌中现实与永恒的关系。
约翰·济慈的美学原则研究
约翰济慈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但并没有留下完整 的诗歌理论。基于这一原因,中外学者对济慈散落于诗歌和书 信中美学原则的解读也有着不同的论断。
但是,对于济慈美学原则的研究却没有形成系统的框架。本文 将其美学原则归纳为三个方面:消极能力说,死亡追求已超越浪漫主义的范畴, 其作品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
第一章阐述济慈诗歌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消极能力说。消极能力 说的实质并非消极,而是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保持客观态度,借 此融入到对客体的观察之中。
因此,主体在审美过程中首先要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尊重客体的独特性。然后,主体再通过移情的艺术手法实现审 美目的。
最后,在审美过程中主体摆脱个性特征,实现自我身份的消解。 对于济慈而言,诗人的作用如同催化剂,没有永恒的自我,也 没有固定的特征。
约翰济慈诗歌赏析
约翰济慈诗歌赏析Analysis of Ode to a Nightingale by JohnKeats在诗歌的第一节里,诗人主要描写夜莺的歌声给诗人带到了飘飘欲仙的忘我境界,在艰难的现实生活里,诗人感到无情命运对其压迫产生的痛楚:My heart aches,and a drowsy numbness pain My sense,as though of hemlock I had drunk 诗人的心里痛苦,困顿麻木,就象吃了鸦片一样,但是痛苦带来的麻木又使诗人感到一丝慰藉:Or emptied some dull opiate to the drains One minute past,and Lethe-wards had sunk;列撕忘川是哈帝斯冥城里的一条让人忘记过去的河流。
作者通过引用这条河流来忘记现实生活的磨难,压迫,在这里诗人大量运用了“^”音来加强痛苦的效果“drunk some,dull,one,sunk”:并且“S”音的重复使用使诗歌具有一种破碎的撕心裂肺的效果,aches,drowsy,numbness,pains,sense,as,drains,两组音的交替出现使人们在朗读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接着,诗歌进入了一个较为欢快的段落,这是因为夜莺的歌声使人感到快意,作者把夜莺比喻成树林里的精灵(Dryad of the tree),为夏日引吭高歌,并且这种欢快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诗人的嫉妒:This not through envy of the happy lot, But being too happy in thine happiness 在第一节诗里'作者先用现实生活带来的痛苦感受来引出夜莺快乐的情感,这种矛盾修饰辞法(paradox)大大加强了诗歌的戏剧效果,让人更感受到夜莺歌声的魅力,从而自然引出了夜莺歌声而产生的快乐意境。
在第二节里,诗人通过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synesthesia[.sin?s'θi:?i?])把夜莺的歌声比作温酿可口的清醇的葡萄酒,葡萄酒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鲁旺斯省(Provencal)这一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明媚,是一处宜人可爱的地方一樽珍藏在地窖多年的美酒就更加清醇可口了,在这里,诗人联想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听着夜莺的歌声就象喝下了清醇的美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分析诗人对真与美的理解,以此来论述虽然人类个体的生 命短暂,但是人类却用人性中的真与美创造了永恒流传的艺术作 品。艺术记载着历史,记载着人性中的真与美在世间代代相传。
论文最后依据对济慈的诗作分析得结论:济慈对生存与死亡的 观念存在着积极与消极两种复杂的心态,这两种心态伴随着诗人 的诗歌不断交织出现。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倾向于消极的态度, 而在另一些诗歌中,诗人选择了积极的态度。
促使人类达到生命最好的状态。他的诗歌给了后人生活的启示: 人不能在应该体验生活的时候选择自我沉溺,而是要以开放的心 态体验生活的参差多样。
论文主体部分首先从济慈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环境论述济慈对死 亡的恐惧心理和对生活的抑郁情绪。其次,着眼于济慈选择珍惜 当下生活并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论述济慈积极的人生观和 面对死亡的超然心态。
本文以新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埃尔金大理石雕像》、《秋 颂》、《夜莺颂》、《恩狄弥昂》等诗歌和济慈书信集的文本 细读,在济慈对死亡的态度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之间建立联系, 解析济慈诗歌中对死亡的惧怕和对生活消极的态度以及面对生 死的超脱,珍惜当下生活的积极心态。济慈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 这两种复杂而矛盾的观念,但在不同的诗歌里,济慈选择了不同 的态度。
但是在济慈的成熟之作中,济慈较多的体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选择向死而生,与生命和解,平静而超然的看待生死。济慈诗 歌中的生死观既是对生命的珍惜和赞美,又是对死亡的包容与接 受。
约翰·济慈诗歌中生存与死亡观的分 析
济慈的一生十分短暂却又命运多舛,可他却为世界留下瑰丽的诗 作。尤其是他诗歌中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死亡的想象,一直 都备受后人的关注。
虽然对济慈诗歌中生存与死亡的研究作品络绎不绝,然而,从现 象学角度探讨济慈诗歌中的生存观和死亡观的分析作品却不太 常见。本文借用了海德格尔现象学中“在世”的基本理念解释 济慈诗歌中“死亡界限”与“向死而生”的观点。
本文试图分析诗歌中诗人对生死的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旨在为 研究济慈诗歌中所包含的生死观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借用新批 评理论和对济慈诗歌的文本细读,本文分析了济慈诗歌中“死亡 界限”的概念,主要以《秋颂》为例作详细解析。
在《秋颂》中,济慈阐释了死亡界限的理念。承认死亡对生命的 威胁并不是为了让人消极悲观,而是提醒人类对如何生存进行思 考,对待生命最好的态度,一种既不沉溺于过去,也不为还没有到 来的死亡所忧虑,而是对当下生活充满珍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