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第十三章 生物膜法【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
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活性污泥法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生物膜法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 城市污水回用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8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工业废水处理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1污水的类型与特征(见表9-1)
表9-1 污水来源及特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江苏师范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13章生物膜法

江苏师范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13章生物膜法

第13章生物膜法1.生物膜法一般宜用于( )污水量的生物处理。

A. 小规模B. 中小规模C. 中等规模D. 大中规模2.生物膜法的微生物生长方式是( )。

A. 悬浮生长型B. 固着生长型C. 混合生长型D. 以上都不是3.生物滤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滤料B.池壁C.布水系统D.排水系统。

4.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应使污水能( )在整个滤池表面上。

布水设备可采用活动布水器,也可采用固定布水器。

A. 集中分布B. 不集中分布C. 不均匀分布D. 均匀分布5.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是()A.生物滤池B.生物接触氧化池C.生物转盘D.生物流化床6.生物转盘一般宜用于( )污水量的生物处理。

A. 小规模B. 中小规模C. 中等规模D. 大中规模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生物膜法功能的主要因素?()A、温度B、pH值C、水力负荷D、COD8.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生物膜法SS去除率为( )。

A. 65%~85%B. 55%~65%C. 65%~70%D. 60%~90%去除率为( )。

9.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生物膜法BOD5A. 65%~90%B. 60%~80%C. 65%~90%D. 50%~80%10.生物滤池的构造应使全部填料能获得良好的通风,其底部空间的高度不应小于( )m。

A. 0.3B. 0.6C. 1.0D. 1.311.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溶解氧一般在( )mg/l。

A.3-4B.5-6C.1-2D.7-81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简称为( )。

A. BAFB. A2/O法C. AB法D. SBR法13. 污水灌溉是与()相接近的自然污水处理法。

A.生物膜法B.活性污泥法C.化学法D.生物法14. 曝气生物滤池有多种运行方式为()A.向下 B.向上 C.也可向下也可向上 D.以上都不对15.生物膜与活性污泥中不同的微生物是()A.细菌、真菌 B.藻类 C.原生动物 D.后生动物16.塔式生物滤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圣才出品】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的流量、浓度、pH值和温度B.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有自动均和的作用C.堰顶溢流出水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D.外设水泵吸水井调节池既能调节水质又能调节水量【答案】C【解析】C项,在对角线调节池中,如果调节池采用堰顶溢流,调节池只能调节水质的变化,不能调节水质和水量波动。

如果后续构筑物要求处理水量比较均匀和严格,可把对角线出水槽放在靠近池底处开孔,在调节池外面设置水泵吸水井,通过水泵把调节池出水抽到后续构筑物种,水泵出水量认为是稳定的。

或者使出水槽能在调节池内随水位上下自由波动,以便贮存盈余水量,补充水量短缺。

2.下列关于格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B.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C.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15cmD.格栅倾斜50°~60°,可增加格栅面积【答案】B【解析】B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是h2=k×h0,式中,h2为过栅水头损失,单位是m;h0为计算水头损失,单位是m;k为格栅受污物堵塞后的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k=3。

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来自于污染物与格栅接触堵塞后产生的阻力。

3.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答案】A【解析】自由沉淀是发生在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时的一种沉淀类型。

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为自由沉淀,因为沉淀过程悬浮颗粒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颗粒的沉淀轨迹呈直线。

而且整个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如形状、大小及相对密度等不发生变化。

4.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的沉淀属于()。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答案】D【解析】压缩沉淀发生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由于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互相接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生物膜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生物膜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第十三章生物膜法一、填空题1.生物滤池一般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研]【答案】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2.影响生物滤池通风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研]【答案】滤床自然拔风;风速【解析】影响生物滤池通风的主要因素是滤床自然拔风和风速。

自然拔风的推动力是池内温度与气温之差,以及滤池的高度。

温度差愈大,通风条件愈好。

若池内外无温差时,则停止通风。

正常运行的生物滤池,自然通风可以提供生物降解所需的氧量。

3.生物滤池的供氧主要是靠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年研]【答案】自然通风供给【解析】生物滤池中,微生物所需的氧一般直接来自大气,靠自然通风供给。

影响生物滤池通风的主要因素是滤床自然拔风和风速。

二、名词解释1.有机负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研]答:有机负荷是指单位体积滤料(或池子)单位时间内所能去除的有机物量。

通常以污水中有机物的量(BOD5)来计算,单位为kgBOD5/[m3(滤床)·d]。

提高有机负荷,出水水质相应有所下降。

对于有机负荷高的生物滤池,生物膜增长较快,需增加水力冲刷的强度,以利于生物膜增厚后能适时脱落。

2.生物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研]答:生物膜是指附着在惰性载体表面生长的,以微生物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和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无机及有机物等组成,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结构。

生物膜在载体表面分布的均匀性,以及生物膜的厚度随着污水中营养底物浓度、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三、简答题1.试分析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年研]答:生物膜法是以固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对污水起净化作用的一种方法,污水经过生物膜反应器被净化。

就生物膜的工作状况分析生物膜法的主要特征如下:(1)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有一定的脱氮作用;(2)污泥产量低,沉降性能好;(3)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较强;(4)易于维护运行,节能。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生物膜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生物膜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第十三章生物膜法一、选择题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是()。

A.生物滤池B.生物接触氧化池C.生物转盘D.生物流化床【答案】B【解析】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浸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二者之间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点,具有下列优点:①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②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③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率较低。

二、填空题1.滤料应有一定的_______强度,良好的_______稳定性,能提供大量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率。

【答案】机械;生物化学;表面积;孔隙【解析】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述特性:①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表面积;②使污水以液膜状态流过生物膜;③有足够的孔隙率,保证通风(即保证氧的供给)和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出滤池;④不被微生物分解,也不抑制微生物生长,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稳定性;⑤有一定机械强度;⑥价格低廉。

2.曝气生物滤池承托层采用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_______和_______,一般选用_______作承托层。

【答案】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卵石【解析】曝气生物滤池承托层采用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一般选用卵石作承托层,其级配自上而下为:卵石直径2~4mm,4~8mm,8~16mm;卵石层高度分别为50mm,100mm,100mm。

3.生物膜反应器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答案】生物滤池;生物转盘【解析】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高廷耀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4版 下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高廷耀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4版  下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1 复习笔记
1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生物膜法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1 复习笔记
1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1 复习笔记
1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污水生物处
03 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 反...
04 第12章 活性污泥法
05 第13章 生物膜法
06
第14章 稳定塘和污 水的土地处理
目录
07 第15章 污水的厌氧 生物处理
08
第16章 污水的化学 与物理化学处理
09
第17章 城市污水回 用
010
第18章 污泥的处理 与处置
011
第19章 工业废水处 理
1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工业废水处理
19.2 课后习题详解
19.1 复习笔记
1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
20.2 课后习题详解
20.1 复习笔记
20.3 考研真题详解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高廷耀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4版 下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处理
答案
习题
整理
电子书
控制
水污染
笔记
复习
污水 解答
高廷耀
真题
教材
说明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考研真题精选-第十三章 生物膜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考研真题精选-第十三章 生物膜法【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生物膜法一、填空题1.生物滤池一般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研]【答案】低负荷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解析】生物滤池法的基本流程是由初沉池、生物滤池、二沉池组成。

(1)低负荷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在处理城市污水方面,普通生物滤池有长期运行的经验。

普通生物滤池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BOD5可下降到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易于堵塞,灰蝇很多,影响环境卫生。

(2)高负荷生物滤池是指负荷比普通生物滤池提高数倍,池子体积大大缩小。

回流式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属于这样类型的滤池。

它们的运行比较灵活,可以通过调整负荷和流程,得到不同的处理效率(65%~90%)。

负荷高时,有机物转化较不彻底,排出的生物膜容易腐化。

(3)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又称颗粒填料生物滤池,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于欧洲的一种生物膜法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最初用于污水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由于其良好的处理性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综上生物滤池分为低负荷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2.影响生物滤池通风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研]【答案】滤床自然拔风;风速【解析】影响生物滤池通风的主要因素是滤床自然拔风和风速。

自然拔风的推动力是池内温度与气温之差,以及滤池的高度。

温度差愈大,通风条件愈好。

若池内外无温差时,则停止通风。

正常运行的生物滤池,自然通风可以提供生物降解所需的氧量。

3.生物滤池的供氧主要是靠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年研]【答案】自然通风供给【解析】生物滤池中,微生物所需的氧一般直接来自大气,靠自然通风供给。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活性污泥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活性污泥法)【圣才出品】

倒伞型叶轮曝气器和平板型叶轮曝气器等;②卧轴式机械曝气装置,曝气转刷、曝气转盘等。
8.关于生物法脱氮流程,不正确的是( )。 A.一级硝化及反硝化中硝化池同时进行碳的氧化 B.一级、二级在反硝化之前都要投加有机碳源 C.一级、二级中的曝气池主要起充氧作用 D.一级、二级中的沉淀池都有回流污泥排出 【答案】C 【解析】污水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氮的转化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其中氨 化可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进 行的。生物脱氮是指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 N2 而被去除的过程。 生物脱氮流程中,第一级曝气池主要是发生氨化作用,使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第二级曝气池 投入碱以维持 pH,从而进行硝化作用。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污泥沉降性能良好;SVI>200 时,污泥沉降性能差;SVI 过低时,如小于 50,污泥絮体细 小紧密,含无机物较多,污泥活性差。
3.关于污泥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当于曝气池中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B.相当于工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日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 C.污泥龄并不是越长越好 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 【答案】B 【解析】污泥龄是指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从曝气池系统中排出的剩余污泥量 的比值。实质是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污泥龄太长易使污泥老化, 影响沉淀,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4.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有机物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 A.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分吸附和氧化与合成两个阶段 B.前一阶段有机物量变,后一阶段有机物质变 C.前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 D.后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 【答案】D 【解析】在活性污泥法的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包括两阶段:①吸附阶段, 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②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 被微生物所利用,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的过程比较缓慢。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1.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2.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3.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4.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5.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

6.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7.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10g/L,称为~。

8.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9.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总硬度:水中Ca2+、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11.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

13.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度,可以统一用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14.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15.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16.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第十五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1.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情况下,利用大量厌氧(包括兼氧)微生物作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最终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水、硫化氢和氨等的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1)水解发酵阶段复杂的有机物在厌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然后简单的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经过厌氧发酵和氧化转化成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

参与这个阶段的水解发酵菌主要是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2)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把除乙酸、甲烷、甲醇以外的第一阶段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等转化成乙酸和氢,并有CO2产生。

(3)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乙酸、H2和CO2等转化为甲烷。

2.厌氧发酵分为哪几个阶段?为什么厌氧生物处理有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之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有什么优势,又有哪些不足之处?答:(1)厌氧发酵的阶段①水解发酵阶段复杂的有机物在厌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然后简单的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经过厌氧发酵和氧化转化成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

参与这个阶段的水解发酵菌主要是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②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把除乙酸、甲烷、甲醇以外的第一阶段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等转化成乙酸和氢,并有CO2产生。

③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乙酸、H2和CO2等转化为甲烷。

(2)区分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的原因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及生物化学反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各类微生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各类产甲烷菌的温度范围为5~60℃,在35~38℃和52~55℃两个温度段可分别获得较高的消化效率,温度为40~45℃时,厌氧消化效率最低。

由此可见,各种产甲烷菌的适宜温度区域不一致,而且最适宜温度范围较小。

因此根据产甲烷菌适宜温度条件的不同,厌氧法分为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四章~第二十章【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四章~第二十章【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一、选择题介于活性污泥法和天然水体自净法之间的是()。

A.好氧塘B.兼性塘C.厌氧塘D.曝气塘【答案】D【解析】曝气塘是通过人工曝气设备向塘中污水供氧的稳定塘,是人工强化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一种形式,适用于土地面积有限,不足以建成完全以自然净化为特征的塘系统。

曝气塘BOD5的去除率为50%~90%。

但由于出水中常含大量活性和惰性微生物体,因而曝气塘出水不宜直接排放,一般需后续连接其他类型的塘或生物固体沉淀分离设施进行进一步处理。

二、填空题氧化塘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曝气塘。

【答案】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解析】稳定塘按塘中微生物优势群体类型和塘水中的溶解氧状况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

按用途又可分为深度处理塘、强化处理塘、储存塘和综合生物塘等。

上述不同性质的塘组合成的塘称为复合稳定塘。

此外,还可以用排放间歇或连续、污水进塘前的处理程度或塘的排放方式(如果用到多个塘的时候)来进行划分。

三、名词解释土地处理系统答: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利用农田、林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处理的生态工程。

它能在处理城镇污水及一些工业废水的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实现污水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四、简答题1.试述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

答:(1)好氧塘净化污水的原理好氧塘内存在着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系统。

阳光照射时,塘内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同时,由于风力的搅动,塘表面还存在自然复氧,两者使塘水呈好氧状态。

塘内的好氧型异养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本身的细胞质(细胞增殖),其代谢产物CO2则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

(2)兼性塘净化污水的原理①兼性塘的好氧层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与好氧塘基本相同;②兼性层的塘水溶解氧较低,微生物是异养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也能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以NO3-、CO32-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代谢;③厌氧层没有溶解氧,污泥层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考研真题精选-第十二章活性污泥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考研真题精选-第十二章活性污泥法【圣才出品】

⾼廷耀《⽔污染控制⼯程》(第4版)(下册)考研真题精选-第⼗⼆章活性污泥法【圣才出品】第⼗⼆章活性污泥法⼀、选择题1.关于污泥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地质⼤学(武汉)2009年研]A.相当于曝⽓池中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次所需的时间B.相当于⼯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的回流污泥量的⽐值C.污泥龄并不是越长越好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物的世代期【答案】B【解析】污泥龄表⽰在处理系统(曝⽓池)中微⽣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实质就是曝⽓池中的活性污泥全部更新⼀次所需要的时间。

它是指处理系统(曝⽓池)中总的活性污泥质量与每天从处理系统中排出的活性污泥质量,包括从排泥管线上排出的污泥加上随出⽔流失的污泥量的⽐值。

B项,应相当于⼯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系统中排出的污泥质量的⽐值。

2.利⽤活性污泥增长曲线可以指导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

[中国地质⼤学(武汉)2009年研] A.⾼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对数增长期B.⼀般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长期C.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长期D.延时曝⽓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内源代谢期【答案】C【解析】C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进⼊曝⽓池的污⽔很快被稀释,活性污泥负荷F/M值均相等,混合液的需氧速度均衡。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系统因为有机物负荷低,微⽣物⽣长通常位于⽣长曲线的静⽌期或衰亡期,活性污泥易于产⽣膨胀现象。

3.氧化沟的运⾏⽅式是()。

[中国地质⼤学(武汉)2009年研]A.平流式B.推流式C.循环混合式D.完全混合式【答案】D【解析】氧化沟是延时曝⽓法的⼀种特殊形式,⼀般采⽤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和推进装置,也有采⽤局部区域⿎风曝⽓外加⽔下推进器的运⾏⽅式,廊道中⽔流呈推流式,但过程动⼒学接近完全混合反应池,运⾏⽅式是完全混合式。

⼆、填空题1.表征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 活性污泥法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生物膜法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城市污水回用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 工业废水处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1污水的类型与特征(见表9-1)表9-1 污水来源及特点2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1)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见表9-2)表9-2 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2)污水的化学性质与污染指标①有机物有机物的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

在工程中一般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或OC)、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来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活性污泥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活性污泥法)【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第十二章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答:(1)基本概念活性污泥法是指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的组成可分为四部分:①有活性的微生物(Ma),如以菌胶团形式存在的细菌、真菌等;②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③吸附在活性污泥上没有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④无机悬浮固体(Mii)。

(2)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

①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的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供氧,保持好氧条件,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②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③大部分二沉池的沉淀污泥回流到曝气池进口,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

2.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答: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主要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封闭环流式及序批式四大类。

(1)推流式曝气池污水及回流污泥一般从池体的一端进入,水流呈推流型,理论上在曝气池推流横断面上各点浓度均匀一致,纵向不存在掺混,底物浓度在进口端最高,沿池长逐渐降低,至池出口端最低。

(2)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污水一进入曝气反应池,在曝气搅拌作用下立即和全池混合,曝气池内各点的底物浓度、微生物浓度、需氧速率完全一致,全混合法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大。

(3)封闭环流式反应池结合了推流和完全混合两种流态的特点,污水进入反应池后,在曝气设备的作用下被快速、均匀地与反应器中混合液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水在封闭的沟渠中循环流动。

封闭环流式反应池在短时间内呈现推流式,而在长时间内则呈现完全混合特征。

(4)序批式反应池(SBR)属于“注水—反应—排水”类型的反应器,在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但有机污染物却是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而被降解的。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低,经2.5d,降至最低点,此点称为临界点。该点处耗氧速率等于复氧 速率。临界点后,耗氧速率因有机物浓度降低而小于复氧速率,DO又 逐渐回升,最后恢复到近于污水注入前的状态。
4.所有各种杂质,按它们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 ______、______和_____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研]
2.悬浮物含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研] 答:悬浮物含量(SS)是指滤渣脱水烘干后得到的固体含量。水中 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 悬浮固体(又称悬浮物,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 体(VS)和固定性固体(又称灰分,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 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 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九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一、选择题 关于氧垂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2009年研] A.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 B.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 C.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 D.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 【答案】A 【解析】污水排入河流前,河水DO处于较高的正常值,污水排入河 流后因有机物分解作用耗氧,耗氧速率不断增大并大于大气复氧速率, 水中DO逐渐降低;DO降至最低点时,称为临界点,此时耗氧速率等于 复氧速率;随后因有机物浓度降低,耗氧速率小于复氧速率,DO开始 逐渐回升,并最终恢复初始水平。A项,亏氧量最大点应为氧垂曲线的 临界点处。 二、填空题 1.一河流某点上游不远处有生活污染源正在排污,则该点水样测 得的各类含氮化合物中,氮主要以______形态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2013年研]
9.城镇污水是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总称,包括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生物膜法
一、选择题
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是()。

A.生物滤池
B.生物接触氧化池
C.生物转盘
D.生物流化床
【答案】B
【解析】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浸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二者之间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点,具有下列优点:①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②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③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率较低。

二、填空题
1.滤料应有一定的______强度,良好的______稳定性,能提供大量的______和足够的______率。

【答案】机械;生物化学;表面积;孔隙
【解析】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述特性:①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表面积;②使污水以液膜状态流过生物膜;③有足够的孔隙率,保证通风(即保证氧的供给)和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出滤池;④不被微生物分解,也不抑制微生物生
长,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稳定性;⑤有一定机械强度;⑥价格低廉。

2.曝气生物滤池承托层采用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______和______,一般选用______作承托层。

【答案】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卵石
【解析】曝气生物滤池承托层采用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一般选用卵石作承托层,其级配自上而下为:卵石直径2~4mm,4~8mm,8~16mm;卵石层高度分别为50mm,100mm,100mm。

3.生物膜反应器可分为______、______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答案】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解析】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4.生物滤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和排水系统。

【答案】滤床及池体;布水设备
【解析】生物滤池是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传统工艺,主要由滤床及池体、布水设备和排水系统等部分组成。

5.生物转盘的级数一般不超过______级。

【答案】4
【解析】生物转盘处理城市污水时,第一、二级盘片上占优势的微生物是菌胶团和细菌,第三、四级盘片上则主要是细菌和原生动物。

一般不超过4级。

6.生物接触氧化池由______、______、______装置等组成。

【答案】池体;填料;进水布气
【解析】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浸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生物接触氧化池平面形状一般采用矩形,进水端应有防止短流措施,出水一般为堰式出水,接触氧化池的构造主要由池体、填料和进水布气装置等组成。

7.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

【答案】滤池高度;负荷率;回流;供氧
【解析】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因素包括:①滤池高度,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滤床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滤床高度超过某一数值(随具体条件而定)后,处理效率的提高很小;②负荷率,由于生物滤池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或特定污染物,它的负荷以有机物或特定污染物来计算较为合理,对于一般污水则常以BOD5为准;③回流,对生物滤池性能有以下影响:a.回流可提高生物滤池的滤率,它是使生物滤池由低负荷演变为高负荷的方法之一(增大滤床高度也可提高负荷);b.提高滤率有利于防止产生灰蝇和减少恶臭;c.当进水缺氧、腐化、缺少营养元素或含有毒有害物质时,回流可改善进水的腐化状况,提供营养元素和降低毒物浓度;d.进水的水质水量有波动时,回流有调节和稳定进水的作用;④供氧,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与氧的含量具有直接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处理效果。

三、判断题
1.生物接触氧化池因同时具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所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常常采用本方法。

()
【答案】正确
【解析】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者之间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点。

2.生物接触氧化法可以取很高的容积负荷,所以其池容积较小。

()
【答案】正确
【解析】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

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四、名词解释
1.生物膜反应器
答:生物膜反应器是指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在反应器中添加各种填料以便微生物附着生长使在填料上形成了一层生物构成的类似于膜的结构。

主要包括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等。

2.二级生物滤池
答:二级生物滤池是指串联的两个滤池。

运行时,滤池是串联工作的,污水经初沉池后进入一级生物滤池,出水经相应的中间沉淀池去除残膜后用泵送入二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的出水经过沉淀后排出污水处理厂。

工作一段时间后,一级生物滤池因表层生物膜的累积,即将出现堵塞,改作二级生物滤池。

3.生物接触氧化法
答: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浸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指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污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除,污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

4.生物膜
答:生物膜是指微生物细胞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纤维状的缠结结构。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中,生物膜是指附着在惰性载体表面生长的,以微生物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和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无机及有机物等组成,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结构。

5.生物膜法
答:生物膜法是指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方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五、简答题
1.试分析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答:生物膜法是以附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对污水起净化作用的一种方法,污水经过生物膜反应器被净化。

就生物膜的工作状况分析生物膜法的主要特征如下:
(1)微生物方面的特征
①微生物种类丰富,生物的食物链长。

生物膜载体(滤料、填料)为微生物提供了固定生长的条件,以及较低的水流、气流搅拌冲击,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增殖;
②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有利于不同功能的优势菌群分段运行。

由于生物膜附着生长在固体载体上,其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较长,在生物膜上能够生长世代时间较长、增殖速率慢的微生物。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①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适合低浓度污水的处理;
③剩余污泥产量少;
④运行管理方便。

2.高负荷生物滤池在什么条件下需要用出水回流?回流的方式有哪些?
答:(1)高负荷生物滤池考虑回流的情况
①进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如COD>400mg/L或BOD>200mg/L),可能引起供氧不足;
②水量很小,无法维持水力负荷在最小经验值以上;
③废水中某种(些)污染物在高浓度时可能抑制微生物生长。

(2)回流的方式
①生物滤池出水直接向初沉池回流;
②二沉池出水回流到生物滤池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