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3b08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b.png)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中国地理是指中国境内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包括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中国地理的重点知识点:一、物理地理1.地形地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组成。
西部是高原和山脉,如青藏高原、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等;中部是盆地和丘陵,如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东部是平原,如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
2.气候:中国气候呈多样性,有亚热带、温带、寒带和高原性气候等。
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3.水系:中国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众多的河流湖泊。
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的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4.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锌矿石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也很丰富;同时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二、人文地理1.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多,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2.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产业,西部地区以农业和资源开发为主要产业。
3.城市发展:中国有许多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这些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了大量人口和投资。
4.地理特色:中国有山水相依的特点,以山脉和河流为主要地理特色。
中国的山脉有祁连山、秦岭、长白山等;河流有长江、黄河、松花江等。
5.交通运输:中国交通发达,有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
中国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航空运输也非常便捷。
总结:以上是中国地理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物理地理方面的地形地势、气候、水系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人口分布、经济地理、城市发展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了解中国地理和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17 填图专练-中国地理部分-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17 填图专练-中国地理部分-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f2e1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f.png)
12 三江源略图
在左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流: A — 黄河 B— 长江 C— 澜沧江
I
1 5 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工业中心东部密集,中部较多,西部稀疏。
A—D代表我国的沿海四大工业区: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欢迎关注
中国区域地理
1 四大地理区域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 ① 西北地区 ② 北方地区 ③ 南方地区 ④ 青藏地区 (2)写出A、B代表的山脉、河流:
a—g代表的铁路枢纽:
a北京 b徐州 c上海 d株洲 e昆明 f兰州 g郑州
1 4 我国农业的地区的分布
a—d代表的我国牧区:
a内蒙古牧区 b青海牧区 c新疆牧区 d西藏牧区
e—g代表我国的林区:
e东北林区 f西南林区 g东南林区(人工林)
H、L代表的耕地:
H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L 南方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
P— 湖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
10 黄河水系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B海域: 渤海 C城市: 河口 D城市: 桃花峪 E河流: 汾河
F河流: 渭河
1 1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可利用土地: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1 2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0 台湾略图
在左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岛屿— 台湾岛
B岛屿— 钓鱼岛
C岛屿— 澎湖列岛
I
D省区— 福建省
E海域— 东海
F大洋—
G海域— 南海
H海域— 台湾海峡
I纬线— 北回归线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851003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a.png)
2023中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盘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作为新能源之一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易受台风影响的城市主要位于区域。
(填字母)(2)区域B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区域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该省区聚居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区域C显著的地形特征是,当地有一种特色食品叫“糌粑”,主要制作材料是。
(3)根据图中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来判断,四大地理区域中,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
(填字母)(4)在甲、乙两幅气候图中,其中一幅是广州的气候图,另一幅是北京的,符合北京气候的是图。
2.图为某微信朋友圈聊天记录。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米娜来自于(填省级行政区简称),这里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
(2)李明来自(城市),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工业基地,这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原因是。
(3)张军来自省,其省会是,这里冬季寒冷的原因是。
(4)“雪域高原”指的是高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该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是族;布达拉宫属于教(宗教)建筑。
3.读黄土高原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其地表形态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2)B山脉是秦岭,我国0℃等温线和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这里。
(3)当地黄土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其中黄土塬是主要的农业区,而窑洞是当地主要的传统民居。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松散,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4.中国地理区域差异大。
因此,跨资源调配,加强区域间合作,优势互补,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字母B代表山脉。
(2)黄河下游在D省的河段,由于泥沙淤积,形成著名的“”。
(3)E所在地形区是。
(4)图中大型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工程。
中考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中国区域地理和区域差异
![中考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中国区域地理和区域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1b67770be23482fb4da4c9d.png)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
农、牧业生产特点。
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
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202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综合题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综合题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9746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3.png)
202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综合题专项练习
题
1.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1)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变化规律是,主要影响因素
是.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长/短).山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3)据图分析,该地区的省会和主要城市大多沿分布.
(4)据图推测,与本地区的其他城市相比,城市大连的工业更为发达
A.钢铁B.机械C.汽车D.造船.(5)东北的和山地,是我国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有“森林资源宝库”之称.
(6)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大水的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不但种植面积大,而且分布纬度高(可达北纬50°),这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都是达不到的,你认为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2.为了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和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含沙量大的河流。
(2)从景观图可判断,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是,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呈恶性循环态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自然条件差B.开发历史悠久,资源枯竭C.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D.生产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4)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改善环境,例如采取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等。
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87178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b.png)
2023中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1.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区:地区,它深居,距海遥远,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该地区人们充分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农业。
(2)D区:地区,它位于青藏高原上,形成了以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该地区内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盆地。
(3)C区:地区,该区位于②-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2.下面是我国三大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地区,图中字母代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地区,图中字母代号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地区,图中字母代号是.(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在A图中,①是(城市)②是(城市)在B图中,③是(城市)④是(海)在C图中,⑤是(海港)⑥是(国家)3.读黄土高原图和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山脉),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这里。
(2)读右图观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图中甲、乙、丙中泥沙量最多的是。
由此可以得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填“多”或“少”)。
因此为了保持黄土高原的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区域合作,达到优势互补。
读我国某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图。
(1)填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B, 灌溉农业区:C,省区①简称:, 支流:E;(2)图中大型资源调配工程是工程,该工程对于甲地区的积极影响有(任意答一点即可)。
(3)D所在地形区的传统民居是;乙省区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是。
5.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国中①是特别行政区,与其相邻的是市;②是特别行政区,与其相邻的是市;③是市,该市有一条铁路经过灶市直通中央。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或湖泊A市B市C市D湖(3)ABC是我国工业基地,该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与党中央相连的有铁路,深入内地昆明的有铁路。
初中地理中关于中国地理专题的必考知识点
![初中地理中关于中国地理专题的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b292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4.png)
一、中国的位置与疆域●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
●疆域:o领土四至: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约4°N),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约135°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73°E)。
o经纬跨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o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o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二、行政区域与人口●行政区域:o分为省、县、乡三级。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o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庞大。
o人口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o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地区。
三、地形与地势●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o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o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o第三级阶梯:平原和丘陵交错分布,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主要山脉:包括东西走向、东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及弧形山脉等多种走向的山脉。
四、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包括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气温与降水:o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
o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且年际变化大。
五、河流与湖泊●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地理中考复习资料 专题十七 认识省级区域
![地理中考复习资料 专题十七 认识省级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70ab256fa45177232f60a283.png)
专题十七认识省级区域考试大纲解读命题规律分析1.本专题以五个省级区域为代表,要求能从图上判读区域位置并能进行简单评价,结合各区域实际对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2.从近年的中考命题看,本专题北京的城市职能、旅游胜地、工业方向,港澳台地区的位置、范围、经济特点及与大陆的密切联系,新疆的位置特点、自然环境及与人口、城市分布的联系,生产特色(坎儿井、瓜果特别甜)原因分析、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是常考的知识点。
2011年南京、山东泰安等试题考查北京地理位置、城市职能,福州、南京等试题考查港澳地区的发展优势,湖北黄冈、福建晋江等试题考查台湾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南京试题考查新疆的人口、城市分布、西气东输工程。
3.从考核形式看,本专题多以区域图和相关材料为线索,考查学生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的判定和分析,在复习本专题时在把基础知识落实到图上的前提下,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如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台湾为什么都以出口加工为主要产业等。
必备知识梳理考点一北京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北京大致位于40o N、116o E华北平原北部,东面面向渤海。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存在的问题是沙尘暴、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等。
2.城市职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3.北京发展前景(1)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要注意对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进行保护。
(2)着重发展耗能少、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
考点二香港和澳门1.地理位置和范围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分列珠江口两侧,北与广东省相邻。
香港包括香港岛、新界、九龙三部分,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2.经济发展香港凭借背倚祖国大陆和面向国际大市场的优势,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管理,成为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中国部分)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中国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3aad0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8.png)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知识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穗弯,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使猜团闷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边国家的边贸往来。
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国的总体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分布,有利于东南季风携带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对于降水的阻挡作用较小,使得我国降水分布主要由东南往西北递减。
在河流水文方面,首先,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的流向都是由西往东流,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我国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上,比如长江和黄河。
其次,在我国地形阶梯的交界处,比如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或者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就会有比较大的落差,从而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比如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就是建设在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中国西高东低,河水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加强交流。
中国东南多平原,水分充足,有利于农业种植。
中国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中国海岸线较长,有利于对外沟通交流和海洋渔业的发展。
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江河众多,水资源尚可.经纬跨度大,三级落差明显,气候基本齐全临海靠山,战略地理优势突出海岸线绵长,专属开发区广阔,海底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西北西南内陆多山,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北部海拔高,地势平坦,适宜畜牧业南方地势低洼,多丘陵,种植业优势突出。
中考地理(中国地理部分)必背知识点专项复习13: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考地理(中国地理部分)必背知识点专项复习13:中国的区域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4b884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9.png)
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中国的区域差异一、必背知识点1、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A、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
2、四大地理区域界线:①秦岭—淮河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气候②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降水或夏季风。
③青藏高原边缘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也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就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秦岭——淮河线:3.1、秦岭山脉东西走向,位于甘肃、陕西两省的南部,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
3.2、秦淮线的地理意义:(1)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6)是我国河流冬季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7)是耕地类型中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8)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9)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二、专题训练1.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环境描述不可信的是()A.北方地区的“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B.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不存在环境保护问题C.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草场退化严重、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扩大D.青藏地区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草场退化,生态脆弱2.区域地理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B.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C.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D.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气候 D.地形4.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①─B─南方地区 B.②─A─南方地区C.④─C─青藏地区 D.③─D─西北地区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6~8题。
专题03 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分析(课件)-2023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3 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分析(课件)-2023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https://img.taocdn.com/s3/m/d99894c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d.png)
类型一 地理位置
区域地理位置的评价
项目
优势
劣势
位于热带,一般雨热充足,农
经纬度位置
位于寒带,气候严寒,不利于农业生产
业生产条件好
海陆位置
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 内陆荒漠、戈壁等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渔业
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经济发展
邻国众多,市场广阔,利于发
相对位置
—
展对外贸易
交通位置
如:“三洲五海之地”中东、 山区地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 “十字路口”东南亚、“江海 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交通建设难度大、
典例
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与气候的关系 南方多雨,河湖众多
行
沙漠地区的骆驼
适应炎热、干旱、多风沙的气候
“高原之舟”牦牛
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
类型三 气 候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气候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影响农业类型
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昼夜温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光照不足)
世界主要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分布
地势特点
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大自流盆地,东部是大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东西高,
澳大利亚
分水岭
中部低
美国
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以平原为主。东部是科 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大平原和中央平原,东 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东西高,中部低
巴西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平坦。北部是亚马 孙平原,南部是巴西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
农业类型 种植业、林业、渔业发达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灌溉农业 畜牧业发达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河谷农业
初中中国地理总复习资料
![初中中国地理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7a3bd7ce2f0066f5332282.png)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
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地势地形
我国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为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25),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中国地理复习提纲
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位北回归线南的热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最北最南最西最东
我国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我国领海及内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渤海还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台湾岛西测的台湾海峡,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行、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必经通道。
全国分为省、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东北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东北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d75e8724192e45361066f585.png)
【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东北地区】由本组组员为各位献上,PPT由吴若鸣本人独自完成。 由于时间仓促,内容或有疏漏或者错误,请各位谅解啊亲们。
超级话筒荣誉出品
微博:/supermic
土壤和植被
东北地区的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主要农作物
玉米,春小麦
经济作物有甜 菜和大豆
农业基地
中国最重要的
商品粮种植基 地
优势: 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 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有降 水和多条河流灌溉水源,水源充 足。位于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原料充足,靠近铁路线,交通便 利,产品面向全国市场,市场广 阔,国家政策支持。
120 50 50 130
» 纬度位置: 经纬度:120。E——130 。 E 38 。N-56 。N 临海:渤海,黄海。 邻国:蒙古,俄罗斯,朝鲜。
*原图为作者使用手机拍摄,图或有不清晰处,请谅解。
120 50
50 130
*原图为作者使用手机拍摄,图或有不清晰处,请谅解。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辽河 平原 范围:东北平原在东北地区 中部 松嫩平原在黑龙江省西 南部 辽河平原位于辽东丘陵 与辽西丘陵之间 特点:地形以平原为主,海 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小。
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 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建国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
境问题也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土地盐碱化 C.酸雨加重
B.物种骤减 D.沙暴增加
劣势: 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自然灾 害频发。全年降水量小。
202X中考地理备考-中国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202X中考地理备考-中国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d321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a.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中考地理备考-中国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202X中考地理备考-中国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33′E至135°05′E,北纬18°03′N至53°33′N,位于东亚。
2. 中国的地理区划:中国的地理区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六个大区。
3. 中国的地势、地貌和地形:中国地势高低起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大致可分为东部平原、中部山地和西北高原。
4. 中国的主要山脉:中国主要山脉有长白山、长江三角洲、青藏高原以及中国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平原、珠江平原)等。
5.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6. 中国的主要湖泊:中国的主要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7. 中国的气候带:中国的气候带有北温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和西北季风气候带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人口和城市化: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 中国的民族和语言:中国有56个民族,主要汉族,汉语为主要语言。
3. 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中国有多种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
4.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5. 中国的交通网络:中国的交通网络发达,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生态环境知识点1. 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环境面临多种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2. 中国的生态保护: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生态保护,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管理等。
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了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等措施。
4. 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和垃圾处理等。
中考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cefe0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66.png)
【导语】备考恰恰像马拉松赛跑⼀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称为胜利者,为了帮助⼤家坚持学习,⾼效备考,整理提供中考地理⼋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快来复习吧! ⼋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 第⼀章中国的疆域与⼈⼝ 第⼀节、中国的疆域 1、中国地理位置: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⑵、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⑶、从濒临的⼤洲和⼤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积达960万平⽅千⽶,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四⾄:⑴、最北:漠河以北⿊龙江主航道中⼼。
⑵、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⑶、最东:⿊龙江与乌苏⾥江的汇合处。
⑷、最西:新疆的帕⽶尔⾼原。
3、从五带来看,中国⼤部分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是⼀个海洋⼤国,⼤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
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太平洋的⼀部分)。
⑵、两个内海:渤海(辽东半岛的⼭东半岛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⑶、两个海峡:台湾海峡(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⑷、三⼤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共有15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节、中国的⾏政区划 1、我国现⾏的⾏政区划基上分为省(⾃治区、直辖市)、县(⾃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治区、4个直辖市和⾹港、澳门两个特别⾏政区。
(注:34个省级⾏政单位的名称、基本轮廓、位置、简称、⾏政中⼼,在⼋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三节、中国的⼈⼝ 1、到第五次⼈⼝普查为⽌,中国共有12.95亿⼈⼝,占世界⼈⼝总数的21.2%,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课件:微专题 区域定位与中国区域地理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课件:微专题 区域定位与中国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883a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0.png)
模块一 方法论篇 1.常见的区域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 景要素,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 W、160° E、120° 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 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的经纬度。
地,塔克拉玛干
自 形 山环水绕,
湖泊星罗棋
积最大的高
川等黄土地貌
沙漠是我国最大
然 沃野千里”
布
原湿地
景观
的沙漠
环
属于温带季风
境 以温带季风
属于温带大陆性
气
气 候 , 降水 集 属于亚热带
属于高原山
气候为主,
气候,极端干旱,
候
中 于 夏 季 , 多 季风气候
地气候
气候冷湿
降水稀少
暴雨
区域 东北三省 黄土高原 长江三角洲 塔里木盆地 三江源地区
(2)区域轮廓定位法 如海陆轮廓的形状、湖泊轮廓、地形起伏特点、河流弯曲入海状 态、湖泊的形状、河流水系形状、城市、交通线分布和走向、人文建筑 等特征,之后再通过联想定位。山西像平行四边形,吉林像三角形,海 南岛一个椭圆,内蒙古像香蕉,江西像美女人头,黄河的“几”字形, 长江的“v+w”型等。
(3)根据突出的区域特征定位 ①突出的生态问题,如西南地区多滑坡和泥石流。②突出的气候特 征,如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③特有或驰名的动植物,如青稞、牦牛为 青藏高原所特有。④典型的土壤特征,如江南丘陵多红壤,四川盆地多 紫色土。⑤突出的地貌特征,如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奇特等。
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速记清单:中国区域地理
![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速记清单:中国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ac2f5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a.png)
(5)中国区域地理——2023届中考地理考前知识速记清单一、中国的地理差异1.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大体为东西走向,淮河自西向东流。
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差异1月平均气温小于0℃大于0℃干湿区半湿润地区为主湿润地区为主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人文差异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水稻主要经济作物甜菜、花生、苹果甘蔗、油菜、柑橘传统运输方式陆运为主水运是重要的运输方式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传统运动项目溜冰游泳、龙舟竞赛主食面食为主大米为主2.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②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青藏高原边缘。
(2)北方地区①区域概况与自然环境位置与范围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面积、人口面积约占全国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等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②北方地区长城南北两侧的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农作物类型耕地类型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旱地分界线:长城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③矿产、工业、人文旅游资源a.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
前言:
⒈区域地理的学习,必须首先明确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然后是区域内主要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最后是分析揭示区域内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抓住区域特征;比较区域的差异,探求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各区域内的有利条件造福人类。
⒉中国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是北方地区(含北京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复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巩固各区域主要地理事物分布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在整体复习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一、知识点:
⒈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整体性
⒉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性
二、能力:
⒈通过区域地理差异的比较,揭示区域地理特征,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
⒉通过分析区域内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关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的重点:
⒈各区域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
⒉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存在的区域差异。
四、复习方法:比较、综合、归纳
⒈借助地图,分析区域内地理要素的联系,归纳区域特征
⒉通过分析区域内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抓住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
通过不同区
域内因自然条件不同,生产也各具特色,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北方地区——复习
一、基础知识:
⒈知道: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温带季风气候及其特点、主要农
作物的分布、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华北平原粮棉产区的形成条件、环
渤海区域工业的发展、稠密的铁路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华北平原旱涝
碱和风沙的综合治理。
⒉记住: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主要城市。
⒊理解:以旱地为主的耕作业的形成条件。
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现状
二、基本技能和能力:
⒈初步学会举例说明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区的形成条件
⒉初步学会举例说明本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对农业生产、灾害防治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三、知识结构:
四、北方地区的农业:
㈠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
⒈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
②土壤条件:黑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较多,耕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
③气候条件:夏季气温较高,且雨热同期,能够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大豆、甜菜等。
⒉社会经济条件:
①国家政策、措施:为解决其它地区用粮的不足,在东北平原建商品粮基地。
④交通运输条件:有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小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自社政策与措施
地形然农业会
土壤(肥力、类型)条生产经市场需求
水源件济
条交通运输条件
件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显著
㈡《练习》你能根据以上思路分析、小结:
⒈华北平原粮棉产区的形成条件
⒉是什么因素制约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的发展?
五、北方地区的工业:
㈠辽中南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优势):
⒈资源丰富:煤、铁、石油、水能资源丰富
⒉交通便利:有较发达的运输网络: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
⒊技术:技术人才集中
⒋农业经济基础:东北平原农业较发达,为众多的工业人口和城市提供农副产品
为辽中南工业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存在问题:
⒈设备陈旧、资金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
⒉环境污染严重
⒊淡水资源不足
(三)发展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小结》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资源工
交通业
技术生
农业基础产
(四)《练习》
⒈你能根据以上思路分析、小结:京津唐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方向.
⒉请设计表格对比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区形成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存在的
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五)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⒈华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分布
⒉煤炭资源外运:铁路运输——运煤铁路线大秦、黄骅线煤炭转换成电能输出六、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及对策: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