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缝隙空间设计案例(行业精制)

合集下载

夹缝住宅

夹缝住宅

夹缝住宅作者:韩佳成来源:《设计》2013年第03期这是位于波兰首都华沙两个建筑狭缝之间的一座迷你住宅,与其说它是一座住宅不如说它是一件艺术装置。

房子的主人认为这座外形别致的建筑应该成为一个能让人们激发灵感的庇护所,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问:两幢楼之间,只够一人通行的夹缝能用来做些什么?答:这样不起眼的狭窄空间,用来放些杂物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这个缝隙空间,在设计师JAKuB SZCZESNY的眼中却容得下一座功能齐备的复式住宅。

设计者JAKuB SZCZESNY认为成功的建筑是功能与质量的完美融合,从而给居住者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上都能提供最好的感受。

这种感受并不是意味着建筑要有无比华丽的装饰,无所不有的功能,或是永不过时的风格。

他一直认为设计师应该将“居住者的感受”放在建筑的意义与形式前面。

所以在这个“最窄住宅”项目上,他从空间布局、采光、家居等等方面考虑周全,让空间的居住者觉得舒适。

这是位于波兰首都华沙两个建筑狭缝之间的一座迷你住宅,与其说它是一座住宅不如说它是一件艺术装置,虽然没有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它很可能已经成为波兰以至世界范围内最窄的独栋住宅。

整个建筑的占地面积仅有14平方米,室内的最宽的地方有122厘米,最窄的地方仅有72厘米。

目前KERET HOUSE只能以艺术装置的身份存在,因为根据波兰当地建筑规范,它的指标还不能算是一个住宅建筑。

由于缝隙空间类似于一条隧道,所以建筑结构上采用了笼子般的三维钢铁框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城市供暖管道能顺利地从住宅的底部穿过。

紧贴两侧建筑的墙面采用了50毫米厚度的由纳米泡沫填充的夹芯板,有效地起到了防火、保温的作用。

前后两侧的表面采用了20毫米厚度的高分子量的无色透明塑性材料,为室内提供了良好的光照,而且前后对流的窗户设计更是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流通。

进入住宅后通过一扇上掀式的门进入主体空间,空间分为工作区域和休息区域,一副简易的钢制梯子连接了它们。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两层的复式结构中包含了工作间、卧室、厨房和厕所。

基于缝合理念的城市带状区域空间设计--中山市长江路沿线城市设计

基于缝合理念的城市带状区域空间设计--中山市长江路沿线城市设计

基于缝合理念的城市带状区域空间设计--中山市长江路沿线城市设计摘要:快速路作为一个城市重要交通脉络,其高效性,独立性保证了城市的高速运转。

但也因其独立封闭的特点,使得城市空间被分割,城市快速路两边空间也往往被消极对待。

用缝合取代割裂,以缝合理念构建城市带状空间可以避免城市无序消极空间的产生,也是我国高速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分割、缝合、中山、快速路一、项目概况规划区位于中山市区中部,是中山市干线公路网纵三线的中段。

沿纵三线可北达广州,南至珠海。

现状长江路北至港口镇,南连五桂山镇。

东至中山站2.4公里,北至中山北站2.9公里。

规划长江路与北外环、G105、南外环构成中心城区的快速“内环”路,并与中山路、康华路等七条城市主干道相交,未来将汇聚大量过境交通和集散交通。

二、城市东拓石歧河东连古海湾,北通佛山、广州,西接江门,南也可抵达珠海、澳门;而石岐津渡也可以接驳旱路驿站,通过旱路驿道可直达佛山、广州。

90年代前的石岐,因渡口而繁荣,作为区域商贸中心,与江门、佛山、广州等周边地区实现货物互换,是当时的鱼米之乡、商贸重镇。

90年代,兴中道竣工, 进一步推动城市的东拓。

兴中道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中山市政治、文化、宣传、科学、体育中心。

公共服务带动房地产及居住配套设施的东进,中山逐步发展成为中等尺度的宜居城市。

此时的城市建成区主要位于起湾道以西。

1991年,中山火炬区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依托京珠高速及中山港,城市往东实现跳跃式发展,进入新岐江时代。

2010年,火炬区的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城融合趋势明显。

2012年,翠亨新区上升为全省战略,将发展为以商务、文化、智造为一体的新城区,推动市区进一步东拓,并对接珠海及深圳。

岐江新城与翠亨新区将作为中心城区未来的两大服务核心。

中山市由江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自西向东的拓展过程,也是中山市由传统走向现代,城市功能由传统商贸服务向现代综合服务转变的过程。

如今,中山市处于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附加值的新形势。

你认为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间隙来增加空间感?

你认为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间隙来增加空间感?

你认为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间隙来增加空间感?一、利用巧妙的造型设计通过设计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结构,可以利用间隙来增加空间感。

例如,采用多层次的设计,通过错落有致的楼层布局和通透的外墙设计,可以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中创造出开阔的视觉效果。

同时,利用挑空设计和立体结构,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高度和深度,使整体空间更加通透明亮。

1.1 利用楼梯间隙在建筑设计中,楼梯间隙是一个常见但重要的设计元素。

通过巧妙地设计楼梯的位置和形态,可以使楼梯成为连接上下空间的桥梁,同时利用楼梯间隙的空间,可以设计出储物间、书房或小型休闲区,增加空间的利用率和功能性。

1.2 利用天窗和采光井在建筑设计中,天窗和采光井是常用的手段来增加室内空间的通透感。

通过设置天窗或采光井,可以引入自然光线,使室内空间更加明亮舒适。

同时,利用天窗和采光井的布局和形态,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1.3 利用中庭和庭院在建筑设计中,中庭和庭院是常见的利用间隙的手段。

通过设置中庭和庭院,可以在建筑内部引入自然元素,如绿植、水景等,增加空间的视觉和气息感。

同时,利用中庭和庭院的开放设计,可以促进空气流通和自然光线的引入,营造出舒适和宜人的生活环境。

1.4 利用室内隔断和轻隔墙在建筑设计中,室内隔断和轻隔墙是常用的手段来划分空间和利用间隙。

通过设计巧妙的隔断结构,可以创造出不同功能和私密度的空间。

同时,利用轻隔墙的透明设计,可以使空间更加通透和连续,增加空间的立体感和延展性。

1.5 利用外墙设计和立面处理在建筑设计中,外墙设计和立面处理是重要的元素来利用间隙和创造空间感。

通过设计独特的外墙造型和立面结构,可以在建筑外观上形成层次感和景深感。

同时,通过设计开窗和挑檐等元素,可以使建筑更加有立体感和轻盈感,增加整体空间的表现力和美感。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开放式街区在国内涌现。

这些街区以人性化设计、多功能活动空间、绿化环境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居民、商家和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国内一些优秀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1. 上海天山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天山文化艺术中心位于长宁区天山路,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艺术、文化、商业、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

中心采用了绿色建筑和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拥有优美的室内外空间,不仅是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开放式街区。

这里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风貌,同时引进了国内外一流的艺术机构和设计公司,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创意聚集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艺术展览和演出,也可以在各种创意商店和咖啡馆里尽情品味艺术文化。

3. 广州花城汇广州花城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道,是一个以休闲、购物、娱乐为主题的开放式街区。

这里有超过300家商户,包括全球知名品牌和本土特色商家,涵盖了服装、美食、娱乐等多个领域。

街区还拥有大片绿化环境和多功能活动场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多彩的消费场所。

4.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是一个涵盖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开放式街区。

这里是成都市区域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一线品牌和本土优秀商家的入驻。

街区设计独特,空间布局合理,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消费、娱乐和文化体验。

总之,这些优秀的开放式街区案例不仅具备了美观、舒适、便捷的特点,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素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案例
开放式街区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旨在打造一个开放、互动的社区空间。

以下是几个成功的开放式街区案例:
1. 伦敦金丝雀码头:这个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购物、娱乐、住宅和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开放式的街道和广场使得人们可以随意进出,并且有许多公共艺术品和场景吸引着游客和居民。

2. 中国成都IFS:这个高端购物中心不仅是一座商业建筑,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社区。

它的设计引入了街道、广场、花园和休息区等公共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购物的同时放松身心,享受城市生活。

3.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这个曾经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线路,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长达2.3公里的公园,沿途还有咖啡馆、艺术装置和夜景灯光等设施。

这个开放式街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居民,成为了纽约市的一大地标。

这些开放式街区案例都展示了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不仅考虑到商业利益,同时也注重公共空间和社区互动,让城市成为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场所。

- 1 -。

变形缝真实案例

变形缝真实案例

变形缝真实案例话说有这么一个商场,那可是当地的大热门,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可这商场在建成没几年后就出了些小状况,这就和变形缝有关系了。

这个商场在设计的时候呢,变形缝的设置看起来是按部就班的。

但施工的时候啊,可能是工人师傅们有点粗心大意了,也可能是当时监管有点小漏洞。

总之呢,变形缝的宽度就没有达到设计的标准,稍微窄了那么一点点。

就这一点点,可就埋下了隐患。

过了几年,商场周边开始有新的建筑动工了。

打地基啊,各种大型机械作业,这就导致商场所在的地面有了一些沉降。

这沉降可不得了,因为变形缝窄嘛,它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了。

结果呢,商场的地面和墙面就开始出现裂缝了。

你想啊,商场里那么多人来来往往的,地面突然有裂缝,这多影响形象啊。

而且墙面的裂缝也让一些店铺的装修都受到了影响,墙皮开始脱落,有的地方还渗水呢。

这可把商场的管理方急坏了。

他们找了好多专家来看,专家们一检查,就指出了这个变形缝的问题。

说就因为这个缝没处理好,地面沉降的时候,建筑的不同部分没有足够的空间去伸缩变形,所以就相互挤压,然后就出现裂缝了。

那怎么办呢?只能重新对变形缝进行处理。

这可费了好大的劲儿。

首先得把原来变形缝周围已经损坏的部分清理掉,就像给伤口清创一样。

然后再按照正确的标准拓宽变形缝,还得重新做防水处理啊,加固啊之类的。

这一折腾,商场停业了好一阵子,损失了不少的营业额。

不过好在处理完之后,商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从那以后啊,商场的管理方可就对这个变形缝重视起来了,定期检查,生怕再出什么岔子。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变形缝的案例,告诉我们啊,在建筑工程里,像变形缝这种看似小小的细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可不能马虎对待。

我住的那个小区啊,有这么一栋楼,这栋楼里因为变形缝的事儿,还引发了邻里之间的小矛盾呢。

这栋楼是那种比较长的板楼,中间设计了变形缝。

本来呢,变形缝两边的房子应该是互不干扰的。

但是啊,有一户人家在装修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是想多占点空间吧,就把靠近变形缝的墙给动了动。

封闭小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场景及案例

封闭小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场景及案例

封闭小空间商业化利用的场景及案例
封闭小空间的商业化利用场景和案例非常广泛,可以涵盖零售、餐饮、娱乐、办公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场景和案例:
1. 零售店铺,封闭小空间可以被用作零售店铺,例如小型精品店、手工艺品店、书店等。

这些店铺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展示商品,并通过巧妙的设计吸引顾客。

2. 餐饮场所,小空间可以被用作餐饮场所,比如咖啡厅、小餐馆、酒吧等。

这些场所可以通过独特的装修和美食吸引顾客,实现
商业化利用。

3. 娱乐场所,小空间也可以被用作娱乐场所,比如小型电影院、游戏厅、轰趴馆等。

这些场所可以为顾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实
现商业化运营。

4. 办公空间,封闭小空间还可以被用作办公空间,例如创意工
作室、设计公司、咨询机构等。

这些空间可以被灵活利用,满足小
团队或个体创业者的办公需求。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某些城
市的老城区里,利用狭小的空间开设了特色小店,通过独特的产品
和服务吸引了大量顾客;一些创意餐厅利用地下室或阁楼等小空间,打造出别具特色的用餐体验;还有一些创业公司利用小空间开展创
意办公,通过灵活的工作环境吸引了优秀的人才。

总的来说,封闭小空间的商业化利用场景和案例非常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市场定位进行灵活运用,发挥出最大的商业
潜力。

缝隙中生长——浅析城市边缘区幼儿

缝隙中生长——浅析城市边缘区幼儿

化。

例如,城市发展中的“原住民”郊区化迁移、新兴居住用地的郊区化扩散,以及城市边缘区功能交错、形态混杂,开发建设的新住宅区与原有“城边村”并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放缓,未来一段时间将进入存量改造、质量提升、更新修补的稳定发展阶段。

城市边缘区由于在城乡规划逐步完善实施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与城市内核区相比较,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尤其是未开发建设的保留区域,仍生活着大量城市居民,其中部分居民为农转非的原住居民,另一部分居民则为外来租户。

这些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规定,新建住宅区幼儿园建筑应按照居民5分钟生活圈配套设置。

目前城市新建居住区基本按此规定,能够满足居民需求。

但在城市边缘区,由于居住区开发建设还未能形成连续完整的布局形态,部分原住片区仍保留着聚居住区,各类公建配置不齐全,或标准较低,因此对其进行改善和优化具有现实意义[1-3]。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展,城市周边形成大量边缘区域。

这些区域暂时没有被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或处于城市未来规划的待开发与建设阶段。

该区域内居住人口仍然比较密集,除部分开发建成的住宅小区外,大多为原村庄遗存民居,部分低价出租,吸引外来租户在此居住,片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备,其中幼儿园数量和质量都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有些幼儿园是由居民住宅改造而成,空间质量差,且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各级政府积极扶持幼教建筑的建设。

而新建幼儿园受到资金、土地等限制,在这些区域,找到一块形状规整且建设条件完善的土地是非常困难的。

应利用片区内闲置的剩余空间进行“针灸式”治理,强化战略思维,不囿于一城一地的得失[4]。

摘要 近40年的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城市周围土地不断被开发建设,形成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错地带——城市边缘区。

城市缝合案例

城市缝合案例

城市缝合案例是城市规划中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和重塑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该项目由一些知名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共同设计和实施,并在多个城市成功实施,以下是该项目的基本信息:1. 目标:城市缝合案例旨在通过连接原本分离的社区、历史地段、自然景观等,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宜居、有活力的城市环境。

2. 实施方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对城市空间进行了重新整合,包括对一些老旧建筑进行改造,新建一些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步行街等,同时对交通系统进行了优化,以方便居民出行。

3. 效果:经过一系列的规划和建设,城市缝合案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原本分散的社区和景观现在被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良好的城市景观。

其次,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更多的公共空间和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此外,城市的交通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出行更加方便。

除了上述效果外,城市缝合案例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它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还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板。

此外,该项目也为城市规划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推动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缝合案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同时也需要与当地政府、居民等相关利益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商。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此外,该案例的成功实施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

总之,城市缝合案例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城市规划项目,通过整合和重塑城市空间,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该案例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板,也为城市规划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建筑结构缝的设置及实例

建筑结构缝的设置及实例

1 伸缩 缝 ( 度变 形缝 ) 温
工程虽然设置了沉降缝 , 由于施工 时缝 内不慎被砖块或砂浆 等 但
往往失去沉降缝的作用 。在寒 冷地区 , 因保 暖需要 , 可 伸缩缝 的主要作 用是避 免 由于温度 和混 凝土 收缩而使 房屋 杂物堵 塞 , 但必须保证墙体能 自由沉降。 结构产生严 重的变形 和裂缝 。为 了防止房屋 在正常使用 条件下 , 在缝的侧面充填 保温材料 ,
要求的数值 ,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应属规范 列表 中的第一 项非采暖 3 防震缝 地 区的房屋 , 向温 度 区段长 限值 为 20 m, 向 限值 为 1 0m 纵 2 横 2 防震缝是 因为建 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 向不规 则时 , 考虑对结 ( 柱顶为刚接) 。经过初步设计计算 和结 合工程 实际分析 , 最后工 构抗震不利 , 因而设 缝将该 体型 复杂 、 平立 面特别不 规则 的结构 程设计 中在车间纵向 中部位置设置 了一 道温度缝兼 防震 缝 , 满足 划分为多个较规则 的抗侧力 结构单 元 。防震 缝两侧 的上部 结构 了规范要求。横向没有设缝 , 但采取 了一些有效 措施。横 向不 设 应完全分开 , 防震缝 与伸缩缝 、 沉降缝应综合考虑 , 凡是 需设伸缩 缝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原因 :) 1 本工程 的建 筑面积将 近 7 0 2 缝 、 降缝 的地 方均应做成防震缝 , 00 0m , 沉 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 , 两 纵向轴 网上共设 计了 4 5根柱子 , 柱子截 面较 大 , 且 若在 横向设置 侧应 布置墙 。一般 防震缝 的基础 可不断开 , 只是 兼作沉降缝 时才
建 筑 结 构 缝 的 设 置 及 实 例
蔡 欣 然
摘 要: 结合 工程 实例 , 根据 国家建筑设计规 范, 对结构设计 中的伸缩缝、 降缝 、 沉 抗震缝及施 工缝 的作用及设 置规定进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成功案例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成功案例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成功案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它的设计和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案例,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部分:巴塞罗那的超级区块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巴塞罗那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更新项目,成功地将城市公共空间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地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塞罗那的超级区块。

超级区块是指在城市中,由多个街区组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通过改造和重新规划,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功能的空间。

巴塞罗那的超级区块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扩大人行道、增加公共绿地、改善建筑外立面等,使得这些区域成为了人们流连忘返的场所。

这些超级区块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和文化交流的机会,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纽约的高线公园纽约是全球最繁忙的城市之一,但也是一个拥挤和缺乏绿地的城市。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纽约市政府决定将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一个名为“高线公园”的城市公共空间。

高线公园位于曼哈顿的切尔西区,是一个长约2.3英里的线性公园。

公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铁路结构,保留了一部分铁轨和铁路桥梁,并在其上建造了步行道、花园和休闲区。

高线公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第三部分:东京的街区公园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密度很高,绿地资源相对有限。

为了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东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城市的街区改造成了街区公园。

街区公园是指将城市的街区重新规划,将一部分街道和停车位转变为公共绿地和休闲区。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休闲和社交场所。

创意建筑:在城市的夹缝中求生存

创意建筑:在城市的夹缝中求生存

创意建筑:在城市的夹缝中求生存作者:Elefen来源:《居业》2013年第01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逼仄的城市空间却让绝大多数人的诗意无处安放。

怎么办?本文中的七件建筑设计会告诉你,该怎样从拥挤的城市中榨取最大的空间。

狭窄逼仄,像迷宫一样的城市空间有时会很迷人,但同时也会让人心生恐惧。

很多人希望自己家窗外是一片开阔的风景和向远处无限延伸的地平线,但同时,有的人却被面积比普通浴室还要小的紧凑型公寓所吸引。

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飞涨,在纽约和东京这样的超级都市里建筑空间也愈加紧缺。

于是,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城市空间的新方式。

许多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都明白,限制有时要比无限的可能性更能激发灵感。

下面的这七座建筑就是这样的例子。

这些建筑师们并没有想办法重建城市空间,而恰恰相反,他们决定在有限的条件下做最大的文章。

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空间利用效率为起点,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许多解决空间拥堵问题的新方案。

极致轻薄房屋永远是人们宁静的避风港,任凭白天在单位的诸多不顺、劳顿、心酸,回到家中,内心总会迎来片刻的宁静。

当然宁静指数从租赁、按揭向全款递增。

日前,波兰华沙的房屋设计师挑战极限,设计出了一种“三明治”式样的房子。

想象一下,在两幢建筑之间是不是经常有数米的缝隙?对了,本方案就是要节约每一寸空间,让人们在“夹缝中”求生存。

如果你还没有感到幽闭恐惧,那就再来看看超薄建筑作品Keret House吧。

这个简单得令人抓狂的设计将一个狭窄到勉强可以居住的空间夹在了华沙的两栋建筑之间。

据建筑师介绍,他在偶然路过街边建筑的时候产生了上述灵感,不但要盖出夹心房子,甚至要在40英寸(1米左右)宽的夹缝中设计出卧房、厕所、厨房等。

他表示,这栋房子的住户将会是各种艺术家,以色列作家Etgar将会是“薄屋”的首位居民——话说你到底是多有抗压能力呢,这么点地方,不觉得胸闷么?倾斜的纽约雷姆·科尔哈斯(Rem Koolhaas)为纽约东二十二街23号设计的这个方案从一个戏谑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传统高层建筑。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国内开放式街区优秀案例
近年来,开放式街区设计理念逐渐被引入到国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这种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封闭式的空间格局,以开放、自由、共享的方式建造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下面介绍几个国内优秀的开放式街区设计案例:
1. 北京798艺术区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区是一个集艺术、设计、文化活动和创意产业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

该区域原本是1950年代中国电子工
业的老厂房,后来被改造成创意产业孵化器和艺术展览空间。

整个区域的建筑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艺术和设计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2. 上海静安创意园区
上海静安创意园区是一个集创意办公、文创产业、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

该区域原本是上海市机械厂,后来被改造成为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园区。

原有的厂房建筑被保留,并融合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意工作和生活环境。

3.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文化和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

该区域位于成都市中心,由多栋高层建筑组成,其中最高的建筑高达339米。

除了商场和办公楼外,该区域还包括豪华酒店、高端公寓、电影院等多个生活和娱乐设施。

同时,该区域还设置了开放式公共空间和城市花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场
所。

以上这些例子仅仅是开放式街区设计理念在国内的一部分优秀案例。

开放式街区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相信开放式街区设计理念在国内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缝隙建筑(2)

缝隙建筑(2)

功 能 关 系 图 展 示
▪ 体块化
▪ 层板化
谢谢观看!
1、大梁街位于天一广场北部,位于全市的中心地带, 交通便利,是宁波的老街区 2、我们所选地区的建筑断层较为严重,包括精神、 文化、风格等。 3、百年堂是之前的控制中心,而现在高楼林立,已 经失去控制效应,使得这个地段显得涣散,因此此地 亟需一个新的控制点。
▪ 概念的提出
基于我们调研的结果,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地方是有一个控制点的,而现在 控制点丢失。它就想睡着了一样,而我们希望去“唤醒”它。 基于我们对场地的了解,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沉睡的中心
. . . . . 小组成员:金娜 章家辉 聂裕江 . 指导老师:陈镜丞 . . . . .
Contents
▪ 场地的选取及分析
▪ 调研结果汇总
▪ 概念的提出 ▪ 概念可视化 ▪ 体块 ▪ 层板
▪ 场地的选取及分析
这次的课题是缝隙建筑,因此我们需要寻找空隙。在实 地调研之后,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地方。
我们选取的地方是海曙区大梁街上的一个空隙。
场地分析: 该场地位于大梁街,世纪广场和天之海大厦之间,前面是有着半个多世纪历 史的百年堂天主教堂,后面是老式的住宅小区。这个地段的建筑物断层很明 显,不仅文化不分析
教堂是宗建筑,有很强的精神性,这种带有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文
因此我们的概念就是:唤醒
我们希望能通我们的设计,重新确立一个控制点,从而将周围的建筑紧密联
系在一起,使得老街区重新焕发活力。
▪ 概念可视化
唤醒的过程并不会一蹴而就,就像是历史的进程是以一 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进行的。
但是怎么样才能我们的建筑具有控制效应呢? 于是我们“穿越时空”,用过去的眼光看待问 题。

清华-宽窄巷子景观设计汇报最终稿 完整一套SU模型(3-2)

清华-宽窄巷子景观设计汇报最终稿 完整一套SU模型(3-2)

残窗絮语平面图
透视图
情结巷韵
追寻,你已消隐的过往 憧憬,有你的当下,未卜的将来 就是 这,痴缠的情结
9 8 6 7 2 1 5 4
3
1 青砖立砌席纹铺设(嵌青苔) 2 200宽铜板石自由铺设 3 花岗岩石板雕刻“窄”字 4 黄铜刻字嵌入地面 5 青砖立砌错缝铺设 6红砂岩坐凳
7景观树池 8景观花池 9景观光带
600*100~1200*600
14 15
8 1 2 3
14 16
6 5 7
11 12 13
8
4
6 “车辙”铺装 分隔带 7特色街灯 8竹丛 9室外餐饮区 10木平台 11草坡台阶 12艺术置石 13特色景墙 14台阶 15林下茶座 16广玉兰 17停车位
昔影新妆平面图
6000
3000
8700
4600
情结巷韵平面图
透视图
影之炫舞
舞—在静谧的布景中 是沉静,亦激越 模糊了,序曲与高潮 只此一次,溶入完美的奢华
9
7 8
1 小洋楼特色铺装 2 轮廓光带
6
3 景观喷泉 4 景观水池 5 花钵
2
6 爬藤植物
4
7 倒影水池 8 景观坐凳 9 玻璃门
1 3 5
上一轮设计平面图
2 3
1
旱地喷泉广场
4 6 5
8
7 10 9
1 金属门 2 镜面水池 3 欧式水景 4 景观水缸(养鱼) 5 种植池 6 基础种植 7 水景 倒影水池 8 立面“影子”(铺装缝) 9 旱地喷泉(节假日开放) 10 景观光带
小洋楼平面图
7000 2000
4200
7000
11850
6000

混凝土缝之宅

混凝土缝之宅

建筑楼梯展示
建筑中的裂缝
“房子正一半的地方,不有一大条曲折如雷
击劈开的缝口吗?光就是从这里进来的,一 半照到左边、一半照到右边,明亮也公平!”
裂缝发挥着出人意料的作用。不仅使曾被意
识形态幻象驱逐出的建筑自身的秘密在其中 回归。并且,原有的意识形态幻象的稳定结 构也因之而面临崩溃。裂缝利用自己的黑色 能量,在主体和环境之间设置下一个外在的、 最终的对立。
建筑立面及材质
这栋房子从屋顶到墙面,全部由混凝土浇筑
而成,保留了混凝土的原生肌理效果。同时, 房子采用了墙内排水的技术,墙体外立面除 了窗户之外,没有任何管道。在这栋房子的 中间,设计师设计了一道“Z”字形的玻璃结 构,就仿佛一整块岩石从中间裂开了一样。
大面积混凝土材料与玻璃材料的使用,使整
混凝土缝之宅 ——THE SLIT HOUSE
南京著名建筑师——张雷
建筑师介绍
拥有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苏黎世高工
建筑系硕士学位的张雷,他的作品既擅长使 用中国传统材料、技法来表达,又显示出瑞 士建筑风格那种极简的意味。他设计的终极 奥义就是“去设计化”,如果你是一位初出 茅庐的建筑系学子,他会告诉你:“走进乡 村,去向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
缝之宅
建筑系统化
“缝之宅”的根本意图是做一个高质量的
“混凝土”房子。清水混凝土的采用把空间、 材料、环境、生活等各方面的要素串在一起, 这样高完成度的建筑在中国是少有的。
以前很多建筑往往会有一些有意思的片段,
譬如独特的材料、空间设计等,这个房子恰 恰相反。看起来有些神秘但每个局部都并不 特别,是一个较成功的系统化的集成。
建筑简介
这栋隐身于公馆区的知名建筑,完工于5年前,

有关消极空间的城市设计案例

有关消极空间的城市设计案例

有关消极空间的城市设计案例
那我给你讲一个关于城市里消极空间的例子吧,就说那种老式小区和旁边新盖的商场之间的那块小地方。

你看啊,这小区有点年头了,那旁边呢突然就起了个特时髦的大商场。

这两块地中间啊,就留出了这么一条狭长的、形状还特别不规则的小空间。

这就是典型的消极空间啦。

这个地方一开始啊,啥规划都没有。

地面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积水,就跟小池塘似的,人走过得跳着走,要不然鞋子就湿透了。

然后呢,垃圾也到处都是,好像谁都把这儿当成了天然的垃圾场,什么塑料袋啊、破瓶子啊,堆得乱七八糟。

再看看周围,没有什么能让人坐下来休息的地方,就几个破石头墩子,还脏兮兮的。

旁边的墙上呢,净是些小广告,花花绿绿的,跟城市的“牛皮癣”一样,看着就糟心。

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啊,这地方黑灯瞎火的。

路灯呢,坏了好几个,一闪一闪的,跟恐怖片里的场景似的。

所以啊,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不太愿意靠近这个地方,大家都绕着走,就像这是个被城市遗忘的角落一样。

这就是那种没有好好设计,没被利用起来的消极空间的典型案例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专业分享
16
类型三
在城市综合体中安插有利节点
通过设计这样的节点来实现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场地的融合、贯通
专业分享
17
歌德长廊
简介
德国蔡司光学工厂改建 长200m 连接着12.5万平方米的老厂房
专业分享
18
歌德长廊
新旧对比
建于19世纪的大多数厂房
现在大量办公楼、旅馆和教育机构 的商业区
专业分享
19
专业分享
10
这一设计使用了悬臂结构,使得整座建筑可以突破城市街 区的限制,像一个挤地铁的乘客一样向一侧扭曲。
我们可以借鉴的是 造型上的处理,通 过这种扭曲来满足 城市拥挤地段其他 建筑的视野需求, 并且使街道整体的 天际线变得丰富, 具有视觉冲击力
专业分享
11
类型二
将消极空间改造为积极空间,营造舒适的场所
美国加州格兰代尔国际象棋公园
格兰岱尔国际象棋公园原本是街区两栋建筑间索然无无味的夹缝空间,场地呈狭长条形 ,是一个南北向由建筑围合、东西向开口的通道式空间。
专业分享
15
不起眼的夹缝空间 + 城市文化:美国加州格兰代尔以国际象棋闻名。 + 市民需求:表演平台,交流空间,休憩场所 = 大受欢迎的休闲场所
城市缝隙空间设计案例
王晓晗 王捷 吴若凡 (排名按演讲先后)
专业分享
1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迫使城市 必须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建筑由扁平式向高空式的 转变,成为集约型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在寸土寸 金的核心商业区,无论是规划者还是土地使用权拥有者, 都以最大限度发掘土地商业利用价值为目标,而忽略了其 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对城市中人的感受的影响。
歌德长廊
改建前总平面图
[深灰色部分为改建中拆除部分]
改建后总平面图
[1一歌德长廊]
专业分享
20
歌德长廊
功能:
连接老厂房与新功能 空间的重整
结果:
使在社会发展下没落的老工厂 再生为时尚、生机勃勃的市民 文化与经济生活中心
专业分享
21
完 谢谢
专业分享
22
专业分享
12
2、将消极空间改造为积极空间,营造舒适的场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专业分享
13
设计策略
1)采用柔软界面和具有透明性的立面 2)增加绿化,营造小型花园等宜人的场所 3)设置可停留节点
例如:营造高差、阶梯平台、将通过性场地改造为停留性场地
阶梯平台
通过性(线性空间 通过+停留(线性+块状内凹空间) )
专业分享
14
专业分享
2
引言
而建筑师们并没有想办法重建城市空间,而恰恰 相反,他们决定在有限的条件下做最大的文章。 以空间利用效率为起点,向我们展现解决空间拥
堵问题的新方案----夹缝建筑
专业分享
3
定义: 夹缝空间指一种其空间形式不同于某一时期、某一区 域的普通空间所具有条件,且强烈影响经过者和停留 者心理,造成不利压抑感的消极空间。
专业分享
4
不同功能的夹缝空间
不同设计案例代表一种功能,旨在将 夹缝空间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舒 适的或有特色的节点和亮点。
专业分享
5
类型一: 利用无用的夹缝空间生成新的建筑
专业分享
6
1.利用无用的夹 缝空间生成新 的建筑
它遵循这样的原则:一 种形式的人类住区只能 建立在牺牲其它住区的 基础上。这座城市变成 许多片段组成的马赛克 画,每个片段都有自己 的生命周期,在网格的 媒介里相互竞争。 -------《癫狂的纽约》
专业分享
7
雷姆·科尔哈斯
纽约东二十二街 23号
被描述为“拥堵 文化中的豪华高 层公寓”。
专业分享
8
建筑的外在形式
和内在组织是对它 的地缘文化的一种 反映.
专业分享
9
这座24层的大楼和发 生了位移,要应对所 处位置复杂的要求; 除了邻里关系,还要 避免阻挡60层的
One Madison Park的视线,每一 层有不同的面积,并 且有非常不规则的天 花板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