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4 (新人教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4 (新人教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227a4516bd97f192279e97c.png)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新人教选修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2)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了解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方法和原理,能了解中和滴定实验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的导出,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通过对酸碱溶液的分析,了解溶液中数量变化对性质的影响,体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体验化学在科学研究中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本节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第二课时: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的计算第三课时:实验测定酸碱反应曲线第一课时一.引入1)有人曾经用经过28次蒸馏的纯水进行导电性实验,你认为结果会怎么样?2)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什么?3)电解水制H2、O2时,需要向水中加入水量的NaOH溶液或H2SO4溶液,为什么?二.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2O+H2O H3O+ +OH-或H2O H+ +OH-水的离子积常数:在25℃时,[H+ ]=[OH-]=1×10-7mol. L-1Kw= [H+ ][OH-]=1×10-14三.Kw的应用1、从以上数据中发现什么递变规律?2、以上数据说明温度与水的电离程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w_____。
降低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w_____水的离子积Kw= [H+ ][OH-]=1×10-14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区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区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25a78e0227916888586d779.png)
2.通过练习,是学生会使用水的离子积和PH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手、脑、口并用;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和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触摸高考:
高考选项正误判断
1.『2012·江苏卷』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
2.『2012·广东卷』常温下pH为2的盐酸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 )
3.『2013·天津卷』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 NaCl溶液的Kw ( )
4.『2013·江苏卷』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可以大量共存( )
二、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______的电解质,H2O+H2O⇌H3O++OH-,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
3、(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6mol·L-1,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9mol·L-1,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A、HCl B、NaCl C、NaHSO4D、NH4Cl
4、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高三一轮复习——
高二年级化学 《水的电离与溶液酸碱性》教学设计
![高二年级化学 《水的电离与溶液酸碱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378741360cba1aa811dade.png)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4)【教学过程】板块一:水的电离【引入】1、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溶剂水是全部以分子形式存在,还是也有部分电离成为H+和OH-呢?(学生产生疑问,思考)2、视频介绍纯水中的微粒存在类型并进行分析(学生观看视频,疑惑得到解决)【知识梳理】1、水的电离方程式:通常简写为:2、特例:室温下纯水中c(H+)=c(OH-)=3、水的电离常数表达式:(教师课件中电子白板书写,学生纸笔完成)【资料一】在室温下,1L水中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55.6mol,只有1×10-7mol水电离,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因此c(H2O)可以视为常数。
(学生阅读资料一,理解水的电离是极其微弱的)4、水的离子积常数(1)符号:(2)表达式:25°C时,Kw=(教师讲解,学生倾听并记录)(学生通过表格数据得出水的离子积和温度的关系)【自主思考】1.某温度时,水溶液中Kw=4×10-14,那么该温度比室温(25°C)高还是低?该温度下纯水中c(H+)是多少?(对应知识点活学活用,加强巩固)【资料三】酸或碱的稀溶液的密度与纯水相近,1L酸或碱的稀溶液约为1000g,其中水的物质的量近似为1000g÷18.0g/mol=55.6mol。
因此,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
(通过资料阅读,理解水的离子积的适用范围)【效果自测】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 在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永远等于水电离出的c(OH-)C 在水的离子积表达式中,c(H+)和c(OH-)是指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浓度D 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及时巩固水的离子积的相关知识点)板块二:溶液酸碱性【思考与交流】1、在酸或碱的稀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是否仍为纯水状态时的1×10-7mol?+-)(层层递进式的三个问题,帮助学生认真剖析溶液酸碱性与水的电离平衡之间的关系,全部由学生自主分析完成)【知识梳理】(1)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标准是(2)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酸性:,c(H+)越大,酸性;中性:;碱性:,c(OH-)越大,碱性;(3)室温时(25°C)的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酸性:中性:碱性:(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自行归纳总结出溶液酸碱性和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浓度大小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记住室温时的判断依据)【自主思考】3、某溶液中c(H+)=10-6mol/L,该溶液一定为酸性吗?4、某溶液中c(H+)>c(OH-),该溶液一定为酸性吗?(及时巩固水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的适用)【效果自测】5、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 c(H+)=1.0×10-7mol·L-1的溶液是中性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10-7mol·L-1C.c(OH-)=c(H+)的溶液呈中性D.在100 ℃时,纯水的c(H+)>1.0×10-7mol·L-1,因此显酸性(对点训练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板块三:水溶液中c(H+)和c(OH-)的基础计算【资料四】K w表达式中,c(H+)、c(OH-)均表示整个溶液中相应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4b44eee227916888586d760.png)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3.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3.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61a9f42cc58bd63186bd3f.png)
第三章第3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第3课时)自主学习1、中和,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未知浓度的碱(或酸)2、H+,OH-,标准溶液,待测溶液3、精确量取一定量的溶液,25ml,50ml,0.01,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调零→放液→读数。
4、酸碱指示剂,滴定终点5、(1)快速放液,滴定管的下端向上倾斜并挤压玻璃球(2)滴定管,锥形瓶(3)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或玻璃球,轻轻摇动锥形瓶,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变化,先快后慢。
(4)溶液变色,且30S内部恢复原来的颜色6、合作探究1、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
定量分析是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
中和滴定是属于定量分析。
2、(1)有机弱酸或弱碱,酸或碱,2~3(2)甲基橙,石蕊,酚酞,变色范围,变色范围太宽了(5.0~8.0)会造成误差,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紫变蓝,紫变红)、不易观察。
①酚酞,甲基橙,甲基橙,酚酞②甲基橙③酚酞3、多加了1滴HCl也就是说增加HCl,n(H+)=0.1×10-3L×0.1 mol/L=10-5mol,c(H+)=10-5mol/0.2001L=5×10-5,PH=-lgC(H+)=4.3;少加了1滴HCl也就是说少了HCl,反过来相当于增加NaOH,n(OH-)=0.1×10-3L×0.1 mol/L=10-5mol,c(OH-)=10-5mol/0.1999L=5×10-5,c(H+)=10-14/5×10-5=2×10-10,PH=-lgC(H+)=9.7。
用或少用0.1mL盐酸时都会引起溶液PH的突变,从而引起指示剂颜色的突变,而对于100mL 来说0.1mL的差别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误差范围以内。
中和滴定的误差允许范围是1%。
4、不一定,强酸与强碱完全反应到达终点时PH=7,强酸与弱碱完全反应到达终点时PH<7,弱酸与强碱完全反应到达终点时PH>7。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2 新人教选修4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2 新人教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4e65b0b8eefdc8d376ee32cb.png)
课题: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 授课班级课时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重点水的离子积。
难点水的离子积。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一、水的电离1、H2O + H2O H3O+ + OH- 简写: H2O H++ OH-2、 H2O的电离常数K电离==O)C(H)C(OH)C(H2-•+3、水的离子积(ion-product contstant for water ):25℃K W= c(H+)· c(OH-)= = 1.0×10-14。
4、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5、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是哪种溶液均有:C(H+)H2O== C(OH―)H2O K W== C(H+)溶液·C(OH―)溶液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稀溶液中25℃: Kw = c(H+)·c(OH-)=1×10-14常温下: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酸性溶液:c(H+)> c(OH-), c(H+)>1×10-7mol/L碱性溶液:c(H+)< c(OH-), c(H+)<1×10-7mol/L c(OH-)>1×10-7mol/L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实验导课]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高二化学教案-3.2.1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 最新
![高二化学教案-3.2.1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aa1656802768e9951e738c2.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人教版]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教学目的: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2.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3.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水的离子积涵义及溶液pH的简单计算。
课时划分:三课时探究建议:实验:用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实验导课]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板书]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一、水的电离[讲解]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发生微弱的(自偶)电离。
H 2O + H2O H3O++ OH-[投影]水分子电离示意图:O H++ OH-简写:H实验测定:25℃c(H+)= c(OH-)=1×10-7mol/L100℃c(H+)= c(OH-)= 1×10-6mol/L[板书]1、H2O + H2O H3O++ OH-实验测定:25℃c(H+)= c(OH-)=1×10-7mol/L[练习]写出H2O === H++ OH-的化学平衡常数。
[讲解]在25℃时,实验测得1L纯水只有1×10-7mol H2O电离,因此纯水中c(H+)=c (OH-)=1×10-7mol/L。
电离前后,H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c(H2O)可以看做是个常数,c(H2O)=55.6 mol/L。
故25℃时,H2O的电离常数K==1.8×10-16[板书]2、H2O的电离常数K电离==1.8×10-16[讲解]电离前后水的浓度几乎不变,因此,在25℃时,K W= c(H+)· c(OH-)= K电离·c(H2O)= 1×10-14 ,K W就叫做水的离子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https://img.taocdn.com/s3/m/9c6acfe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b.png)
第三章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我说课的内容是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 4 第三章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处理这节课的一些看法: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
只有生疏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生疏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学问的教学奠定根底。
教材从试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
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
在25℃时 K = c (H+)* c (OH -)。
学生了解在室温时,w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c (OH -) 与c (H+) 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1×10-14 。
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 OH - ,而是其中的c (H+)>c(OH -);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H+,而是其中的c(H+)<c(OH -);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H+和OH -,而是c(H+)=c(OH -)。
使学生了解溶液中H+浓度.与 OH -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二〕、教学三维目标依据课标的评价建议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运算,提高有关的计算力量,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生疏。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根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 H+、OH-关系的分析,理解冲突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依据课标、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的离子积,c(H+)、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9aa7cf64482fb4daa48d4b41.png)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要求]1.了解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4.掌握pH的简单计算。
1.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1.0×10-14。
2.K W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温度不变,K W不变。
3.溶液酸碱性判断“三依据”。
根本依据常用依据一(室温) 常用依据二(室温) 结论c(H+)>c(OH-) c(H+)>10-7mol·L-1pH<7 溶液呈酸性c(H+)=c(OH-) c(H+)=10-7mol·L-1pH=7 溶液呈中性c(H+)<c(OH-) c(H+)<10-7mol·L-1pH>7 溶液呈碱性(1)凡是单一酸溶液、酸酸混合溶液、酸碱混合酸过量时,均直接求c(H+),再求pH。
(2)单一碱溶液、碱碱混合溶液、酸碱混合碱过量时,必须先求c(OH-),再求c(H+),最后求pH。
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2)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简写为H2O H++OH-。
(3)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c H+·c OH-c H2O。
2.水的离子积常数(1)含义:因为水的浓度可看作常数,所以水中的c(H+)·c(OH-)可看作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用K W表示。
(2)表达式与数值:表达式K W=c(H+)·c(OH-),室温时,K W=1.0×10-14。
(3)影响因素:K W只受温度影响,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K W增大。
[特别提醒](1)酸溶液中K W=c(H+)酸·c(OH-)水(忽略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
(2)碱溶液中K W=c(H+)水·c(OH-)碱(忽略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556c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7.png)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内容要求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
2.学业要求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pH,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选择性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位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之后,盐类的水解内容之前,是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内容的延伸同时也为盐类的水解作铺垫。
该节包含三个内容: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和酸碱中和滴定。
一开始,教材以“水的全部分子形成存在,还是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为问题,根据精确的导电性实验表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突出了实验事实在化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与旧教材设计不同的是,教材中给出了水的电离方程式后,直接给出水的离子积这一概念,同时给出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供学生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得出温度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加强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本节第二部分为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教材指出了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稀的电解质溶液,并让学生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常温下,纯水以及酸碱溶液中c(H+)、c(OH-)的值或变化趋势,让学生通过比较三种水溶液中c(H+)与c(OH-)的大小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以及溶液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同时说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随即介绍了pH的计算公式,强调了pH的应用范围。
随后,介绍了溶液的pH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的介绍,并说明了pH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新版教材的内容编排环环相扣、层次递进,还安排了“资料卡片”、“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学情分析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强弱电解质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 对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对于使用pH对酸碱溶液中c(H+)、c(OH-)的计算还存在困难。
人教版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c5fd07fc4ffe473368abc3.png)
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
(2)了解水的离子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相关资料自学和数据查询,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水的离子积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二、重点:水的离子积。
难点:水的离子积。
三、教学方法:推理法、分组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学案导学。
四、教学过程:问题过渡:1、溶液导电的首要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水会导电?评价,比对。
思考并得出结论。
利用学生对溶液导电性的认识,迁移到水的电离上。
突破水的电离这一事实。
结论: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水是怎样电离的呢?结合自身对水组成的理解,阅读课本P45,思考并得出结论。
2 H2O H3O+ + OH-H2O H+ + OH-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借助媒体增长知识。
投影:水的电离微观动画。
观察加深理解。
让学生从抽象到直观认识水并不是完全电离的,电离出来的离子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板书: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2 H2O H3O+ + OH- H2O H+ + OH- 聆听,做笔记。
理解水合氢离子与氢离子的区别与联系介绍水的电离与1L水中水的电离情况,并得出水的离子积。
写出水电离的电离平衡表达式,理解水的离子积是怎么得来的。
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导出水的离子积板书:2、水的离子积常数(1)表达式:K w= c(H+) . c(OH-)聆听,做笔记。
思考与交流一:水的离子积是出平衡常数推导得出,那影响它的因素有?展示表格对表格进行分析,并得出水的离子积与温度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这课时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学案,学生通过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411a50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9.png)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
本节内容是对必修第一册“电解质的电离”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选择性必修1“电离平衡”相关知识的巩固,同时为后续学习“盐类的水解”提供知识储备。
最常见的溶液无疑是水溶液,在溶液中发生的酸碱中和反应也是最基础的反应之一,并且,溶液的酸碱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许多化学反应及其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所以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
二、学情诊断从已有的知识储备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平衡等内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思维能力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解释现象、得出结论的化学实验研究方法;此外,学生还具备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但是,学生还比较欠缺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本质分析能力。
教学中宜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方案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构建认知模型,得出结论,并将所学知识整合融入到原有知识系统中。
三、课时目标1.学会书写水的电离方程式,理解水的离子积含义及适用范围;知道pH的意义及数学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证据推理,理解温度、外加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树立变化观念,建构平衡思想。
3.通过数字化实验,促进理解溶液显酸性或碱性的本质及溶液酸性或碱性与pH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
5.了解pH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
高中化学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ffc3aaac69dc5022aaea0050.png)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高考说明】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的pH值的定义,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3、初步掌握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4、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加以处理第1课时【学习目标】⒈了解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离子积”⒉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学习重点】⒈水的离子积⒉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旧知回顾】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KHCO3 KAl(SO4)2H2SO4 H2SCa(OH)2 NH3•H2O2、[思考]①我们通常会说纯水不导电,那么水是不是电解质?它能电离吗?如能请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
②纯水中有哪些微粒?根据所学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请列举出可能会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
【新知讲解】一、水的离子积阅读P45:1.水的电离:水是电解质,发生电离,电离过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2.[思考]:实验测得,在室温下1L H2O(即 mol)中只有1×10-7 mol H2O电离,则室温下C(H+)和C(OH-)分别为多少?3.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表达式:KW= 。
一定温度时,KW是个常数,KW只与有关,越高KW越。
25℃时,KW= ,100℃时,KW=10-12。
注意:(1)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所电离而生成的c (H+) c (OH-)。
[思考]:pH = 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吗?(2)25℃时,任何水溶液中,H+ 离子浓度和OH- 离子的浓度乘积都为1×10- 14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1.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水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C(H+)和C(OH-) ,KW 。
(2)溶液的酸、碱度: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均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例题1:①在0.01mol/LHCl溶液中, C(H+)= ,C(OH-)= ,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 ,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课标
人教版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2、掌握有关溶液pH值的简单计算。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
1、判断①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KW =10-14 ②某水溶液中
c(H+)=10-6,一定是酸性溶液③向纯水中加入溶质,水的电离平衡将向逆向移动④如果由水电离出的H+ 浓度为10-10mol/L,则KW=10-202、常温下,10-4mol/L的盐酸溶液、中, c(OH-) =________mol/L、将上述盐酸稀释10倍,溶液中 c(H+)
=_______ mol/L 、c(OH-)
=_____ mol/L 。
3、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mol/L,该溶液的[H+] 可能为 _______ mol/L 或 mol/L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思考与交流]:课本P48
1、2、3小结:常温时中性溶液 c(H+)
c(OH-)= mol/L 酸性溶液 c(H+)
c(OH-)
c(H+)
1、010-7 mol/L 碱性溶液 c(H+)
c(OH-)
c(H+)
1、010-7 mol/L[思考]
1、1000C时,KW =
1、010-12 则酸性溶液中 c(H+)
> mol/L注意:
不能用c(H+)等于多少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只能通过
c(H+)、 c(OH-)两者的相对大小比较。
练习
1、不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c(H+)=
1、010-7 mol/L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2、溶液的pH(1)表达式。
(2)意义:。
练习
2、10-5 mol/L、0、10 mol/L、1、0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 分别是多少?练习
3、10-5 mol/L、0、10 mol/L、0、5 mol/L的Ba(OH)2溶液的pH分别是多少?[思考]
2、若pOH用OH-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则0、1 mol/LNaOH溶液的pOH为多少?小结:常温下酸性溶液pH7 中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思考]
3、KW(1000C) =10-12 ,试求在1000C时的pH。
能否说明1000C时纯水呈弱酸性?练习
4、常温下,某溶液由水电离出c(OH-)=
1、010-13mol/L,对该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显酸性
B、溶液一定显碱性
C、溶液一定不显中性
D、溶液可能是pH=13的溶液
3、溶液pH的基本计算Kw = c(H+)c(OH0、3练习
10、500ml 0、1mol/L的HCl溶液和500ml 0、3mol/L的NaOH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
关键:强酸、强碱混合,酸过量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碱过量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3)酸I+碱II完全中和:c(H+) c(OH-)
1mol/L 酸过量:
c(H+)= 碱过量:c(OH-)= 拓展练习
1、pH=13的NaOH溶液与pH=2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
92、25℃时,将某强酸和某强碱溶液按1∶10的体积比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此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是
A、12
B、13
C、14
D、15[课后练习]
1、(1)PH均为1的盐酸和硫酸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则前PH___后PH(2)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硫酸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则前PH____后PH(3)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则前PH___后PH(4)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醋酸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则前PH____后PH
2、①把pH=12 的NaOH溶液V1 和 pH=2的HCl溶液V2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则V1:V2= _______;②把pH=11的NaOH溶液V1 和 pH=2的HCl溶液V2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则V1:V2=
_______;③把pH=13 的NaOH溶液V1 和 pH=2的HCl溶液V2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则V1:V2= _______;强酸(pHa)与强碱(pHb)混合呈中性 , 体积比与pH之和(X)关系 pHa+pHb=14 ,两溶液中[H+]=[OH-],Va: Vb=1pHa+pHb<14 ,两溶液中
[H+]>[OH-], Va: Vb=1:1014-X <1pHa+pHb>14,两溶液中[H+] <[OH-], Va: Vb=10X-14:1 >
13、将pH=2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相混合,混和后溶液pH=7,H2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A、1∶10
B、1∶20
C、1∶9
D、1∶1004、25℃时,将某强酸和某强碱溶液按10∶1的体积比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此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是
A、12
B、13
C、14
D、1
55、在25℃时,pH=1的盐酸溶液1L与pH=4的盐酸溶液1000L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等于多少?
6、常温下,将pH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
A、
B、
C、
D、
7、常温时某溶液中,测得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
11mol/L,则对此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酸溶液
B、一定是碱溶液
C、可能是pH=3的酸溶液
D、可能是pH=11的碱溶液
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溶液(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C)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9、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1)在同体积,同pH 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号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