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

浅谈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

【内容摘要】品评一件艺术作品是否美,就要判断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审美性是艺术特有的属性。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将存于大脑中的意象物态化为可供人们欣赏的作品。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除了在线条、色彩、声音等外部形式构成中具有审美特性外,其内在蕴含的审美品质同样重要。

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应从外在和内在两部分评价,其中,外在部分是指艺术作品显性的形式美,而内在部分是指艺术作品隐性的思想层面美感。

本文主要就形式美之外的审美标准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作品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审美感受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价值的体现,是艺术家长期以来对生活感悟、体会的情感迸发,既包含了客观世界的形,又融入了主观思想的意。

艺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合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形的把握。

人们在鉴赏艺术作品时,首先会被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所吸引。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认知的升华,美的艺术作品必然是较高认识和较高升华的集中体现。

笔者认为,这种集中体现表现出的审美价值,除了能使欣赏者感受到形式美之外,还应具有以下几个审美评价标准。

一、让欣赏者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艺术的进程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是人类文化的先兆,艺术史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名艺术史学家潘洛夫斯基就曾主张对艺术作品的认识要结合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研究。

艺术与文化相互联系,一件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使人们在历经感官愉悦后,还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深层含义,使欣赏者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审美感受。

这种文化寓意可分为三个层次:1.自然。

艺术作品的形大多来源于自然。

这些形体可由人们通过视觉直接辨认出来。

例如中国艺术作品中的山水花鸟以及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古代神话人物。

2.风俗习惯。

这里的风俗习惯是指形所具备的象征意义。

大自然赋予世界万物各种各样的形态,不同的形态给人以不同的象征感受。

例如作品中的竹子,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诗歌中,竹子总能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

浅谈艺术对人生的影响

浅谈艺术对人生的影响

浅谈艺术对人生的影响【摘要】艺术在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令人们享受美的感受,启发人们的创造力,传达情感,反映社会现实,更促进了心灵成长。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内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通过艺术作品体验各种情感和情绪。

艺术作品反映着社会的现实,让人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心灵的成长和提升。

艺术丰富了人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更具有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艺术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力量和启发,对人们的心灵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艺术,人生,影响,美的享受,创造力,情感,社会现实,心灵成长,丰富,生活质量,思考,表达。

1. 引言1.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创作的产物,是人类用独特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艺术家们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呈现给观众,从而引起共鸣和沟通。

艺术的定义并不固定,不同的人对艺术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在某种程度上,艺术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国界,让人们在跨越种种障碍的同时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艺术不仅是一种创作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体现。

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人们可以感知到生活的美好和深刻,启迪心灵,丰富内心世界,提升审美素质,拓展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可以穿越时空,留存永恒,触动人心,塑造文化,为人类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1.2 艺术为何重要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创作和表现,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

艺术通过各种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艺术作品所展现出的美感和情感,能够深深触动人们的内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艺术还能够启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激发内心的灵感和创意,从而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浅谈美术的审美本质

浅谈美术的审美本质

浅谈美术的审美本质摘要:美术的审美属性是其本质属性,美术的审美关系是实现其目的、功能和作用的重要途径,当前的绘画创作中,审美性也同样制约并影响着美术的形式、形态的发展与创新。

怎样来评鉴美术的美和审美,怎样建立美术正确的审美观和创作观,在当代建构和谐社会的宏观的审美进程里,值得重新审视、思考。

关键词:美术美审美本质审美关系美术发展史中,何为美、怎样表现美、什么是美术的本质和目的、什么是美的规律等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在当今美术门类和技法多样化的进程里,美术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Xv也在不断变化:“前卫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艺术样式也在不断出现。

在这些众多的艺术形式中,有的体现了艺术的作用性和目的性,有的揭示了艺术自身的本体思维和客观认知,也有的给艺术的正面作用带来消极的影响。

从美术本质论,美术的首要目的是表现“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享受或灵魂的震撼,从而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和奋斗精神。

而在当今的美术形式、形态中,美术的审美功能和样式种类也在不断突破并融合。

例如,架上绘画开始了在架下的构成,流动艺术打破了美术稳定的画面,装置艺术逐渐抛开了画笔,纸本水墨或布面油彩逐渐代替了画种和名称,综合材料技法表现成了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等等,这些新变化来源于社会发展带给人们的新的探究和思考。

从艺术的本质上论,美术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体现在其思想性和精神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先进的物质材料,使艺术认知构成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思想开放和多元认知又拓宽了人们的艺术思维,继而,美术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美术思潮开始风起云涌,有的人轻视传统,有的人否定笔墨,还有的人否定大师,美术的美感不同的人解释为不同的含义。

美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美术的构成也可以无处不在,但美术的本质是不能刻意更改的,美术的本质是美术的灵魂和生命,美术的本质制约着美术的作用性和目的性,是构成美术形态的思想核心。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演讲稿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演讲稿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的话题。

艺术创作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而审美体验则是我们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启迪。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们用心灵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作品,它可以是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形式。

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世界的理解,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艺术创作不仅是一种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和表达。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

当我们置身于艺术作品之中时,我们会被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所感染,我们会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我们会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启迪。

正如歌德所说,“艺术是心灵的交流,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存在,激发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创作需要观众的欣赏和理解,而审美体验需要有艺术作品的滋养和启迪。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心灵的沟通和连接,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慰藉。

最后,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所带来的美好。

让我们用心去欣赏艺术作品,用情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用思想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

让我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徜徉,让我们在心灵的交流中得到启迪和滋养。

谢谢大家!。

浅谈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激发思考,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现代社会,一种新的思维兴起,艺术表达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想要把一个艺术落实到现实,仍然有很多困难。

首先,每个人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创作过程都有不同的风格,根据这种风格来控制创作内容。

此外,每个人可能会看到不同的触发想象力的材料,并结合不同的感情体验、经验和个人态度,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任何艺术创作中,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创造出全新的内容。

其次,人们的审美能力可能会影响对艺术创作的态度。

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视觉艺术,都有其创作的硬性规则,它们可能是颜色、形状、和声音等物理属性,但是,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这样就会使得艺术创作有可能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

最后,艺术创作可能会受到整个社会和艺术领域所认可的风格与文化的影响。

无论是印刷媒体、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有自身的文化需求,而这些文化的走向通常受到社会的影响,所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受到外界文化影响的程度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勇于尝试,坚持下去。

艺术创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并表达复杂的思想,可以唤起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可以激发开放的思维、拓展新的思维,并可以培养新的审美能力。

因此,艺术创作不仅是创造,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与精神的滋养,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浅谈审美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审美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审美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在音乐教育中,审美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审美是指对美的感知、鉴赏和理解能力,是人们对于美的主观思想和情感的表现。

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美能力对于音乐学习的起点和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往往来自于对美妙旋律和动人乐器的赞美。

当他们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时,他们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然地被激发去学习和探索音乐。

换句话说,审美是音乐学习的源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之中,从而更好地发挥潜力。

良好的审美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选择和创造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当学生能够辨别音乐的美与丑,才能有目的地进行创作和表达,使自己的音乐作品更有深度和内涵。

审美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音乐作品的品质往往与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有关,而良好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出高品质的音乐作品。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增强对美的敏感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世界上的音乐种类繁多,每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我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音乐种类和风格的选择,让他们能够接触和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

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音乐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师在音乐教育中也要注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音乐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独特鉴赏能力和个人审美意识。

浅谈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浅谈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浅谈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它总是令人无法抗拒。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对于美总是愿意欣赏的。

美,它是具体可感的;美的事物以其具体的形态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它可以是春天的鸟语花香,夏日的接天莲叶;也可以是秋天的累累硕果,冬日的皑皑白雪;可以是活泼可爱的动物,也可以是棱角分明的雕塑;可以是做工精细的刺绣,也可以是寥寥几笔的素描……美,它以各种姿态呈现于我们面前,但无论美的表现形态多么的难以数计,却只能划分为两大类型:现实美和艺术美。

一、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概况(一)现实美的内容和含义现实美,就是存在于客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

作为客观存在形态的现实美,是美的最基本的领域。

它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因而产生最早,范围最广,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社会生活的美、社会事物的美和自然事物的美,其中社会生活的美是现实美的主要方面。

1、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现实美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生活的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事物的美一般被称为社会美。

第一,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特别集中表现在作为一定时代、一定环境的社会先进力量和先进人物的身上。

美在他们的行为和性格中得到突出的体现,譬如古代斯巴达的奴隶起义,到陈胜吴广、李自成、洪秀全等农民起义,从巴黎公社到开辟人类新纪元的十月革命等等,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宏伟篇章,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美。

第二,还表现在,它产生于社会的生产活动。

譬如在原始艺术中,原始人在进行创造产品中,不仅存在着一种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用的使用价值,而且也潜藏着一种暂时还不能为人民所觉察的审美因素,并且这种审美意识逐渐被人所认识。

2、自然事物的现实美主要包括了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原林田地等等,一般又将其称为自然美。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使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到它。

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的美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自然界只是因为当作人和人的生活中的美的一种暗示,这才在人们看来是美的。

浅谈艺术之美

浅谈艺术之美

浅谈艺术之美作者:李哲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8期【摘要】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艺术美有着不同于自然美的独有特征,艺术美的创造更多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符合于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表达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

因此艺术美是全方位的,是综合的,是全民的,是集体意识的艺术表达。

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纯粹,且更有魅力。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体验和感悟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如何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去追求精神内涵的深层次审美,达到艺术美真正的目的所在:净化心灵。

【关键词】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艺术形象;审美;创造美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8 -0130-01美是大自然的产物,然而大自然的美又分很多种:有崇山峻岭的雄壮之美,亦或是小桥流水的静逸之美;有五彩斑斓的绚烂之美,亦或是笔墨丹青的典雅之美;有海上明月的新生之美,亦或是夕阳无限的迟暮之美。

身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尽情的感受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使我们感到身心愉悦,充满激情。

相比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却更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难以想象布达拉宫的蓝天白云下少了经幡和曾侣,以及最美情郎仓央嘉措的诗歌,那么西藏还有现在这么美吗?如果故宫的红墙黄瓦之中少了“皇权至上”的威严,那么故宫还会像现在这样震慑人心吗?人类的鬼斧神工可以把自然之美打造成人文之美,当然这其中一定离不开艺术家的功劳。

各个门类的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非凡的设计才能去把生活中美或不美的东西通过重组、构造、变形、夸张等等一切造型手段去塑造一种全新的美,让人赞叹不已!这种全新的艺术美,把人带到一个耳目一新的艺术世界,产生一股有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和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去试着感悟和理解这种美!这就是艺术之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浅谈审美情趣与艺术创作

浅谈审美情趣与艺术创作

浅谈审美情趣与艺术创作作者:姜波董伟丽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3期引言艺术创作的特征和当代审美要求的特性,都要求我们必须把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情趣作为新的重要思想观念来研究。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审美情趣活动的产物,审美情趣贯穿在整个艺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创作是审美情趣的符号化。

艺术创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环节,包括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作品的存在方式和艺术创作的接受过程,而这三个环节上,每个环节上都关联着创作者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创作者有何种审美情趣就决定创作出何种艺术作品。

一、审美情趣与艺术创作过程审美情趣既是艺术创作活动的起点,也是贯穿在其中的创作性动力因素。

而艺术创作过程具体又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艺术创作的要约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1、审美情趣是艺术要约的根本动力。

艺术创作的要约阶段,是指艺术主体创作欲望的兴起和创作激情的发动。

钟嵘的优美文字说明了诗歌创作的欲望与激情:“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也。

嘉会寄思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八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是丰富的痛苦情趣、深沉的忧患意识积聚和酝酿,由此激活了艺术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2、审美情趣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

艺术构思是指主体在丰富情趣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进行审美改造和组织,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

遍历人生百态,尝尽苦辣酸甜,就像阿,托尔斯泰所说:“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这是深刻的文学家的丰富情趣。

可见,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审美情趣。

3、审美情趣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

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情趣创作性地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

如果说,客观存在的山水留在感知活动中的印象是“眼中山水”,艺术家心灵中构思的山水审美意象是“胸中山水”,那么,经过艺术家的创作性符号实践和运用精湛的技术呈现出来的山水就是“画中山水”。

浅谈美术鉴赏中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浅谈美术鉴赏中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浅 谈 美术鉴赏 中如何发现 美 , 欣赏 美 , 创造 美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学
【 摘
陆铝彬

要】 在 美术教 学中, 通过美术 握欣赏的方法 ,使学生在接触作 品后 , 的图文资料 , 为学生开拓一个更广大 的
艺术 鉴 赏 世 界 。
欣 赏可 以发 展 学 生 的创 造 力 、想 象 力 。 能 大 胆 地把 自己 的情 感 表 达 出来 , 展 开 有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高 尚情 操 和 形 成 健 想 象 , 再 运 用 自己 掌 握 的美 术 知 识 分 析 康的审美观 , 有助 于提 高学生的审美鉴 作品 , 使学生在对美术作 品感性认识的 赏能 力和 艺术修 养 ,对培 养学生发现 基础 上逐步提高 到理性认识 , 并学会 自 美, 欣赏美 , 和创造 美的能力有 着重要 主欣赏 。 作用。 ( 二) 创设 “ 合 作 性 学 习” 的教 学情
爱 因斯 坦 曾说 过 : “ 想 象 力 比知 识 更重要 , 因为 知 识 是 有 限 的 , 而 想 象 力 概 括着 世 界 上 的 一 切 ,推 动 着进 步 , 并 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实验证 明, 多媒 体的计算机能弥补传统教学 的不足。 其 境 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它集声音 、 文字 、 图 在教学中建立平 等 、 民主 、 合 作 的 象 、 视频于一体 , 能有 效 调 动 学 生 多 种 师生关系 , 建构师生合 作教学 、 生生合 感官参与课堂教学 , 使教学显得丰 富多 作学 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 , 充分开发课 彩。 ② 可缩短时空距离 , 把过去 的、 异地 堂集体 的交往 、 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 的人和事显现在眼前 , 这是传统教学手 理 因素 的教学潜能 , 使学生在合作学 习 段无法实现的。 ③化抽象 为具体化宏观 的 活动 中 , 学会交际 、 学会 参 与 、 学 会 关 为微观 , 从而突破难点 。④能有效地创 心、 学 会 竞争 、 促 进 学 生个 性 社 会 化 。 设情境 , 营造气氛 , 调 动 学生 积 极 性 。 利 1 . 改 变 课 堂 教 学 的组 织 形 式 , 创 造 用 网络 优 势 ,更 有 利 于 优化 美术 教 学 。 合 作学 习 的课 堂 气 氛 ,在 鉴 赏 课 中 , 建 如在《 中国民间美术》 一课时 , 把民间美 立 课 堂学 习小 组 。例 如 : 以 四人 或 三人 术 作 品 、 各地方风俗 、 服装饮食等做成 小 组 的形 式 组 建 , 这 样 的构 成 具 有互 补 课 件 ,让 学 生 充 分 了 解 中 国 的 民族 文 性 作用 。 化、 地域 风俗 , 通 过多媒体使美术情 感 2 . 挖 掘集 体 潜 能 , 体验 合 作 的成 功 , 与艺 术 形 象 完 美 的结 合 了起 来 。 促 进个 性社 会 化 。在 鉴 赏课 中 , 可 让学 三、 多元评价 , 促 进 学 生 个 性 发 展 生小组讨论 、 交换 意 见 , 还 可 以扮 演 欣 新 课标强 调: “ 普通高 巾美术课 程 赏作品的不同角色 , 从而体会合作的成 评 价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促 进 学 生 的 发 展 功。 强 调 培 养学 生 自我 价 的 能 力 , 帮 ( 三) 创设“ 创 造 性 学 习” 的教 学 情 助学 生 学 会 判 断 自己美 术 学 习 的态 度 、 境 方法 与成 果 , 确 定 自己的 发 展方 向 。 ” 评 在 教 学 中 创 造 活 跃 民 主 的课 堂 气 价学 生 作 品 要 从 促进 学 生 发 展人 手 , 重 氛, 鼓励学生 多想 、 多问 、 多做 , 开发创 视 学生 兴 趣 和 能 力 的培 养 ; 尊重 每 个 学 新意识 , 发展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 操作 生的独 性 , 不 能用统一的尺度来要求 能力 , 形成创造性个性 品质 。在欣赏不 学生 , 要 体现美术 的基 本特征 , 评 价方 同类 型 的 美术 作 品 中 , 启 发 学 生 的 联 想 式要 多样 化 。 我 们 可 以通 过 各 种灵 活 多 例 如 自我 评 价 、 学 生 互 和想象 , 发 展 他 们 创造 性 思 维 能 力 。 如: 样 的评 价 方 式 , 鉴赏梵高的作 ・ 锗《 向 日葵》 、 《 星空》 等让 评 、 教师点评等等, 来评析学生的作品。 学 生 从对 作 品 的感 性 认 识 上 升 到 对 作 在 评 价 中 , 我们应 强调过程性 , 关 注 个 品的理性认识 ; 欣赏音 乐与绘画结合的 性 的 差异 。 当然 , 赞美 、 鼓 励 是 主要 的手 沙画作品《 彩云之南》 , 在视 听盛 宴 中 感 段 , 以多 元 的评 价 尺度 及 时 给 予学 生 积 受 到 作 品 的 魔 力 以及 艺 术 的 神 奇 。 再 者 极 向 』 - 的评 价 。 在 教 学 中 调 动 多种 感 官 参 与 , 培 养 创 造 身 为教 育l T 作者应不断 总结教学 性操作 能力 , 当学生通过 听觉 、 视觉及 经 验 , 优化教育 资源 , 思 考 教 学 中 的得 想象 、 联想, 使欣 赏过程提高 到另一个 失 。 通 过教 学 实 践 使 我体 会 列 , 要想提 高度 。让学生 亲 自参与 的思维 活动, 经 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 必须打破传统 的教 历 实 践 和 创 新 的 过程 , 培养 学 生 的创 造 学 方 式 , 创设 教学情境 , 构 建 多 元 化 的 性意识。 教学手段 , 对 学生多元评价 , 促 进 其 个 二、 构 建 多元 化 的 教 学 手段 性发展。 只有 这 样 才 能 引 导学 生 开 拓 思 直 观 教 学 是 美术 鉴 赏 的重 要 特 点 , 路, 主动探索知识 , 增强 自主能力 , 提高 我们 应利用多媒体 教学绚烂 多彩的表 创新意识 , 对形成健康 的审美情趣 和审 现形式 , 融鉴 赏 、 讲授、 示 范为一体 , 声 美 观 念 , 提 高 审 美 能 力和 艺 术 感 觉 有 着 良好 的 效 果。 画 同步 , 图文并茂 , 脱离 课本 那些有 限

艺术审美的辩论辩题是什么?

艺术审美的辩论辩题是什么?

艺术审美的辩论辩题是什么?正方观点,艺术审美是主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不存在绝对的艺术价值。

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观者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作品本身的特征。

因此,艺术审美应该以个人感受为主,而不是被外部标准所束缚。

首先,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应该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主导。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艺术是在心灵深处唤起情感的力量。

”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触动人的内心,而不是在于它符合某种标准或规范。

其次,艺术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文化、时代和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因此,任何试图给艺术作品贴上“好”或“坏”的标签都是不合理的。

正如法国画家克洛德·莫奈所说,“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扇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情感体验,而不是在于它是否符合某种标准。

最后,艺术是自由的,任何试图给艺术作品强加某种标准或规范都是对艺术自由的侵犯。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艺术是一种自由,它不能被束缚在任何规范之下。

”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想法,而不是在于它是否符合某种标准或规范。

综上所述,艺术审美是主观的,应该以个人感受为主导,而不是被外部标准所束缚。

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情感体验,以及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想法。

反方观点,艺术审美是客观的,存在着普遍适用的艺术标准,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内在特征和符合客观标准。

因此,艺术审美应该以客观标准为主导,而不是被个人感受所左右。

首先,艺术是有内在特征的,它不仅是情感的表达,还包括形式、结构、技巧等方面的要素。

因此,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应该以作品本身的内在特征为主导。

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美感,而美感是客观存在的。

”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美感和内在特征,而不是在于观者的个人感受。

浅谈艺术美学与审美价值

浅谈艺术美学与审美价值
墓池秀 1钾 充 t;
这样会把下面 的油性颜色封死, 不会 出现丰富的皴擦 印痕 。
( ) 印法 4捺
除 了用毛笔 、 水粉笔 、 子等刷胶外 , 可以利用有纹布 、 刷 还 树 叶、 手等实物粘胶捺 印于油性颜料或纸面上。创作者可将胶溶成 稀稠 不等的胶样 , 用效果 也不 同, 出现一些偶 然的肌理效果。 使 会
5脱 胶 .
摘 要 : 同作 品 会 给 人 不 同 的 情感 体 验 , 于 美丑 , 同的 人 会 有 不 不 对 不
同的解释。审美主体 以审美感 受来表达 自己对于艺术作品 的心理感受 , 在
艺术 欣 赏 中对 一 些作 品进 行 评 价 。 有 时 代 风格 、 区风 格 的作 品 或 者 由个 地 人 的情 感 所 认 可 的 形 式 规 范 , 可 以作 为审 美 评 价 的 标 准 。 随 着人 精 神 需 都
美 学和 美与丑 的概述
三、 脱胶 版 画艺术 语言研 究在 版 画创作 中的 意义
;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是在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


脱胶版 画艺术语言研究 改变 了传统版 画创作手段 的单 一性 , ¥和发展 起来 的, 是研 究审美对 象、 审美主体 、 审美创 造 、 审美教 育 也 丰富 了版画创作 的表现形式 , 促进 了艺术家情感语 言的 自由表 i的一 门科学。
加 以研 究 , 会 发 现 , 同个 体 的 审 美体 验 的 差 异 , 不 仅 仅 是 因 为他 们 所 持 的价 值 标 准 不 同 , 与每 个 就 不 并 还
人 的受教 育程度 、 鉴赏能力有 一定 的关系。我们在观 察一片 宁静平和 的风景 时产生 的怡然 自得 的愉悦

浅谈玉雕艺术的审美价值与传承创新

浅谈玉雕艺术的审美价值与传承创新

63艺术论丛浅谈玉雕艺术的审美价值与传承创新甘伟胜甘泉玉雕艺术工作室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玉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一门手工技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玉是纯洁、富贵的代名词,如“冰清玉洁”、“金玉满堂”等涉及到玉的美好词汇不胜枚举。

同时玉雕艺术也是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通过追溯玉雕艺术的历史起源,探究玉石背后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对玉雕艺术的审美价值进行阐述,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传承创新。

关键词:玉雕艺术;历史源流;审美价值;传承传承一、玉雕艺术的历史源流玉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主要用作生产工具。

这个时期的玉器形制简单概括,工艺朴拙。

到了氏族社会,玉器演化为一种符号――人类能力外化和延伸的符号,以至成为沟通天人的中介,这种对话逐渐演变为系统的祭祀礼仪。

作为天人中介的玉器也逐渐演变为系统的玉礼器。

夏商周进入礼制时代,玉也因此成为社会等级的标志。

玉作为礼器和祭祀的必需品被大量使用,出现了挂件玉佩、祭祀玉璧、官爵玉佩等小型礼器。

秦汉玉器开始流入民间,用来表达喜庆、吉祥。

此时玉雕受到了儒家文化以及方术思想的双重影响,使得玉器被理想化、人格化,玉的“美德”也随之被推广开来。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低迷后,玉雕在唐代开启了新的局面。

兼具实用性和写实性的特征,飞禽、走兽、人物与生活场面交织,使得此时的玉雕充满着人情味唐、宋时期由于绘画、雕塑艺术的成熟,使得玉雕写实能力大为提高,在形神兼备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史上极其光辉的时代。

元代的玉雕在融合宋代世俗化和典雅的气质面貌外,也融合了蒙古族粗犷、古朴的艺术特色。

明代除民间作坊,宫廷中还有御作。

清代由于皇宫和民间尚玉、藏玉风气浓郁,琢玉工艺达到历史最高峰。

到了现代,玉雕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得到发扬,使得玉雕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玉雕开始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手工艺术备受国家的重视,玉雕制品作为国家礼品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带动了玉雕产业的再次兴起与发展。

浅谈美术的审美教育

浅谈美术的审美教育

文化心理结构 主要分 三个部分 , 分别 是: 智力结 构 即 内心 的理 性变化 过程 、 审 美结构 即理性 的沉积 变化过程 、 意志结构
即理性 的集合 变化过程 。
家 的工作 , 与学生没有 太大 关系 , 事实 上
并 非如此 。学生在进 行作 品评价 的 时候
会不知不觉地 受到作 品的影响, 能不 断提 高 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 师要发挥 主导作 用, 给 学生表达 自己的机会 , 经过 不断锻 炼, 学生的评论就会有理有序 。
从 审美 意识 出发 去把握 和评价 作 品 蕴 藏的情感 , 或者 了解作 品所激发 出的审 美体 验不 是一 件容 易的事 情。教 师在教
学 中想 要达 到这一 目的, 就应具有很强 的
[ 1 ] 陈望 衡. 美 育与 素质 教育. 教 育研 究 ,
2 0 0 1 ( 7 ) .
地发展 、 进 步。下面笔者从知 识层面上探 讨 审美教 育对美 术理 论研 究具有 怎样 的
总之 , 在 高 中美术 教 学 中, 教 师应 当
紧紧抓住审美教育 的主体精神 , 将 审美教 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 这 也关系到 中华 民 族美术未来 的发展和进步。笔者认为 , 激
从审美结构分 析 , 审美教 育是一个人 的生命情感 的教 育 , 受教 育者在 接受教育
是每 一位 美术教 师应该肩 负的责任 。
参 考 文献 :
从意志结构分析 , 审美教 育会 随着智 力 结构 和审美结构 的变化而变化。
审美 教育 自美 术界提 出以来就 一 直 是一个重 要的研 究方 向, 许 多美学教育 家
三、 提 高 审 美 教 育 水 平 的 实 施
策 略

浅谈艺术对人生的影响

浅谈艺术对人生的影响

浅谈艺术对人生的影响【摘要】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对人生有着深远影响。

通过赏析艺术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获得愉悦感和美感。

艺术作品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艺术具有正能量和治愈力量,能够帮助人们排解压力,抚平心灵创伤。

艺术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艺术不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独特的感知世界和实现自我的途径。

通过用艺术去感知世界、用艺术去实现自我,人们才能更好地感悟生活的真谛,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艺术对人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让人们在平凡的日常中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和力量。

【关键词】艺术,人生,影响,美感,思考,情感,丰富多彩,正能量,治愈力量,交流,理解,深远影响,不可或缺,感知世界,实现自我。

1. 引言1.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方式表现的创造性活动,它可以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艺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表达情感、观念和思想,同时也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超越文字和语言的限制,传达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性和表现力,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和启发灵感。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或工艺,更是一种心灵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和压力,沉浸在美感和创造力之中,体验到一种与生活中其他方面不同的愉悦和满足感。

艺术的定义不仅限于作品本身,更多的是包含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和共鸣。

艺术是一种可以跨越时空和文化界限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当今社会中,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2 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寻找。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可以传达对世界、生活、自我的感悟。

艺术教育与审美情趣演讲稿

艺术教育与审美情趣演讲稿

艺术教育与审美情趣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情趣的话题。

艺术教育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首先,艺术教育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在现代社会,审美情趣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素养之一。

通过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其次,艺术教育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需要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都需要我们动手动脑,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艺术教育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发现问题的美感和艺术性,这对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艺术教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融入社会。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通过艺术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更好地融入社会。

艺术教育可以让我们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人群。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与审美情趣是密不可分的。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融入社会。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艺术教育,让艺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谢谢大家!。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摘要:常常会听到有人问:艺术是什么?客观的说,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广泛:一幅画,一段音乐,一尊雕塑,一座建筑······甚至一盘菜肴,一段优美的文字也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艺术来源于我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感受,可是它又高于生活。

关键字:艺术社会审美感情艺是指工艺,术是指方法、途径。

艺术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道德理念下,经过人为的发现和改变,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事物生动再现,包括真善美,假恶丑。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它所研究的是情感和审美,且最终回到审美。

在这里有个前提,也就是说,艺术必须最终得到多数人审美观念的认可,艺术才能够成立,所以说,艺术伴随着时代的境迁而发生变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具体来说,可大可小。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园林建筑。

其种类纷繁、科目众多,涉及到我们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例来说,我们欣赏的影视剧是一种艺术,书法、绘画、摄影是一种艺术,音乐、歌唱、舞蹈是一种艺术,纹身、美容、美体是一种艺术,甚至一盘佳肴、美羹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几乎充斥在我们身边每一个角落。

美国抽象绘画大师波洛克说:“艺术是表现内在世界”。

保罗克利曾说:“艺术不是反应现实生活的客观事物,而是要把那些看不到的事物创造出来”。

昆斯曾今这样打过这样的比喻来说明艺术是什么,“如果森林中倒下一棵树,那么也没有人听到此事,会有什么声音吗?那就是艺术与后现代社会的关系。

如果艺术不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它还存在吗?”他们对艺术的理解都是对的。

在我看来,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最终用具体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其中附加了我们个人的情感,这就是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汉师0701 张纪红1502070126
“美”是一个神圣的词,生活中因为有了美而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美”又是一个抽象的词,美的事物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主要方面,那就是美的内涵必须以可感的存在形态显现出来,必须具有感性形式方面的规定性。

这种感性形式的表现就是艺术,而对艺术的感知就是审美。

艺术和审美是“美必不可少的两部分。

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美是对艺术价值的判断。

艺术的形式千千万万,但并不是说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能对艺术产生审美活动,对艺术的价值进行判断。

首先,动物不具有审美活动,因而就无所谓欣赏艺术。

但是有些人却从中提出了疑义,认为动物具有审美活动。

例如,达尔文就持动物具有审美活动的观点,他通过对飞禽走兽的观察,证明说:“如果我们看到一只雄鸟在雌鸟之前尽心竭力地炫耀他的漂亮羽毛,同时没有这种装饰的其他鸟类却不能进行这样的炫耀那就不可能怀疑雌鸟对其他雄性配偶的美是赞赏。

因为到处的妇女都是用鸟类的羽毛来打扮自己,所以这等装饰品的美是毋庸置辩的。

”显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达尔文观察到的鸟兽虫鱼的所谓的“审美活动”,不过是它们繁衍后代而进行求偶的性感活动。

雄性鸟类向自己的雌性伙伴展示自己的羽毛和歌喉,同雌性鸟类施放某种气味一样,都是基于求偶的性感活动。

所以动物是没有审美活动的,材料中也暗示了动物不会为了无关紧要的光线所激动,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只有人类才具有审美活动,才会对艺术价值进行肯定。

动物不仅感受不到人类及其社会生活的美,也感受不到自然界其他事物的美,既不会欣赏风景,也不会欣赏对人来说比它更美的别的动物。

它们对同类动物的取舍仅限于本能。

所以“动物只为生命所必须的光线所激动”。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所以“人却更加为最遥远的星辰的无关紧要的光线所激动,只有人,才有纯粹的、理智的、大公无私的快乐和热情。


由上我们知道,在艺术价值的判断上,动物对艺术无法进行判断,所以动物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

只有人类才能依据审美活动对艺术价值进行判断,进行取舍。

二、审美大于艺术。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艺术并不是指所有的事物,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审美活动,对这些零散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情绪。

然而艺术的范围却不那么宽广,它更侧重于人类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能够引发人们审美活动的事物,如舞蹈、绘画、文学、音乐等等,它属于人文科学。

艺术与科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艺术是主观的情感上的表现,而科学则是客观的,理性上的表现。

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与艺术趋向统一。

这个趋向,集中表现于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

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家都在科学中发现“美”,
并且以“美”的发现作为科学创新的动机。

这个新趋向,引起了美学的相同反应,不断有论证艺术与科学同一的论著出现。

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统一性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也应当承认科学与艺术都包含有追求“美”的动机。

但是不能简单地把科学规为艺术,因为这种对美的追求的动机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艺术上可以有审美活动,但是科学上一样可以有审美活动。

像自然科学上的对称性,尤其是数学上的几何图形,能给人以审美的感觉,但是它们不能算是艺术。

因此爱因斯坦的观点“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乐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

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使我们在那里生活就像感到在家里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慰。

”用科学的审美性理解更合理一些。

我们可以看出审美可以渗透到艺术渗透不到的地方,因此审美大于艺术。

三、审美与艺术走向衰落。

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较以往是大大丰富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已基本获得了温饱,那么温饱以后的人们究竟应当更关注什么呢?毫无疑问,应当更关注自己精神家园的美好构建,这才是事关人类的终极关怀和人类最根本、最本质的需求所在。

然而当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人类对物欲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此应当加以反省和节制,如果对人类追求物欲的满足不加以节制,任其无限发展,必将导致人类精神境界的堕落和人性的退化。

而自己的精神家园除了要节制欲望,还要通过对艺术的保留和审美来构建。

然而如今社会艺术正走向衰落,戏剧走向灭绝的边缘,文学也渐渐走上了商业化、通俗化的道路、影视艺术也充满了暴力血腥、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加上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的是名利、荣誉、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竞争力加大,使人的审美情趣遭到扼杀,甚至有些人根本感受不到美的存在。

其实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就像材料中说的“贫乏的时代”,这里的“贫乏时代”指的是上帝缺席、信仰缺失、世界陷于深渊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黯淡无光的世界时代,“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诸神的踪迹”。

只有诗人才能够这样苦苦挣扎,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以上就是我对审美与艺术的浅薄的认识,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远远不止这些,从以上三点我们懂得,审美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们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的一片净土,是我们构建精神家园的材料,我们应该加以珍惜。

正确地对待审美和艺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