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朦胧诗
中国当今诗歌流派及代表作品
![中国当今诗歌流派及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c522c2ccfc789eb172dc85c.png)
“他们诗群”中其他比较重要的诗人还有丁当、小海、陆忆敏、刘立杆、朱文等。 代表诗人:于坚 韩东 丁当 小海 刘立杆 朱文 吕德安 陆忆敏 杨克 普珉 于小韦 吴晨骏 代表作品: 韩冬《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在那个相对严肃的年代,公开“嚎叫”是不被允许的,撒娇派的诗人于是想到了“傻叫”,继而选择了其谐音“撒娇”, 也就是“温柔的反抗”。而隐藏在这温柔背后,默默他们真正想做的不过是“撕破那些伪君子的面目”,“诗歌可以真正的平 民主义”。
第一届第二届撒娇诗会分别于1985和1986年在上海师大举行。 1989年《华夏诗报》刊评论《撒娇的与并不撒娇的》,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 2004年,默默等人在上海创办“撒娇诗院”,《撒娇》复刊。同年2月第三届撒娇诗会在撒娇诗院举行。 代表诗人:京不特 默默 孟浪 代表作品: 京不特《重新让我写出诗歌》 有一天你明白了诗句无法被用于阐释 其实就是一个偶然的念头在一个偶然 的时刻被实现 比如在一个陌生的节日里离开一个乏 味的舞会 没有在上海的月光之下 也没有朋友在此刻向我举起酒杯说你 好 在这样一个冬天的深夜我翻看世界的 历史 那些已经被我读了又读的事件 那些被想象出来的场面栩栩如生 在这样一个冬天的深夜我设想时光的 漫长
也没有袖子和领 长得又高又尖 就像我们这样 没有袖子和领的 下装 鞋子 回到原来的地方 机器转盘里 有镶好的花边 是用来做帽子的 什么东西基本上 丧失了这种特性? 动物的皮毛外 有一点点辨认不清 就算尾巴是袖子 也没有领 可以阻挡风沙
现代著名的诗人北岛
![现代著名的诗人北岛](https://img.taocdn.com/s3/m/d0c4e2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7.png)
现代著名的诗人北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现代著名的诗人北岛北岛(1949年8月2日—),原名赵振开,“北岛”是诗人芒克给他取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中国现当代十大影响力诗人及其代表作
![中国现当代十大影响力诗人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49786ec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2.png)
中国现当代⼗⼤影响⼒诗⼈及其代表作胡适(1891年12⽉17⽇-1962年2⽉24⽇),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
著名思想家、⽂学家、哲学家。
安徽绩溪⼈,以倡导⽩话⽂、领导新⽂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希望我从⼭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园中,希望花开好。
⼀⽇望⼀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苞也⽆⼀个。
眼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震惊了吧,这⾸歌《兰花草》都会唱,但很少有⼈知道作者竟然是⼤名⿍⿍的胡适之先⽣。
艾青,1910年3⽉27⽇⽣于浙江⾦华,现代⽂学家、诗⼈。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国⽴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3年第⼀次⽤笔名发表长诗《⼤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命⽂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本诗集《⼤堰河》。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龙江、新疆⽣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学艺术最⾼勋章。
艾青我爱这⼟地假如我是⼀只鸟,我也应该⽤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所打击着的⼟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林间的⽆⽐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也腐烂在⼟地⾥⾯。
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泪⽔?因为我对这⼟地爱得深沉……徐志摩(1897年1⽉15⽇—1931年11⽉19⽇),浙江海宁硖⽯⼈,现代诗⼈、散⽂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兵、云中鹤、仙鹤、删我、⼼⼿、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派代表诗⼈,新⽉诗社成员。
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柳,是⼣阳中的新娘;波光⾥的艳影,在我的⼼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我⽢⼼做⼀条⽔草!那榆荫下的⼀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朦胧诗的有关知识大全
![朦胧诗的有关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21d8a3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4.png)
朦胧诗的有关知识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朦胧诗的有关知识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朦胧诗的有关知识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朦胧诗的有关知识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现当代诗人
![现当代诗人](https://img.taocdn.com/s3/m/f761401f14791711cc791778.png)
1、郭沫若 (1892年~1978年),他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
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日据时期台湾的早期新诗创作。
2、艾青,中国现代诗人。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幼年时期艾青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
母亲生他时难产,生了三天三夜,一个算卦的又说他是“克父母”的,因此他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甚至不许他叫父母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
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大堰河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8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
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3、闻一多,原名闻家骅。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和学者。
新月派代表诗人,主张写诗有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https://img.taocdn.com/s3/m/759cc91f4431b90d6c85c790.png)
感情 凝重、深情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语气 亢奋、激扬
请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1.每节诗的最后都有一句:“—— 祖国 啊!”每一句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请你
中国当代朦胧诗欣赏
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期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强调主体的真实,强 调内在的思维,追求象征和意象,往往象征、 暗示、比喻等并用,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 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等。 欣赏这些诗会得到一种美的熏陶,一种情 的感染。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 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 • • • • • • •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以声传情,以情感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 • • • • • • • •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舒婷
• • • • • • •
如何理解“神话的蛛网”?
思想上的束缚
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祖国刚刚经 历过十年的痛苦磨难,有着太多坎坷经历 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 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 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 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 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著名朦胧诗
![著名朦胧诗](https://img.taocdn.com/s3/m/1344aa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2.png)
著名朦胧诗一、原文:《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二、衍生注释:1.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里的“卑鄙者的通行证”意思是在某些环境下,卑鄙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卑鄙手段却能通行无阻;“高尚者的墓志铭”则表示高尚的人往往只能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被铭记,而遭受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2.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含盐量极高,在这里代表着一种看似没有生机、充满矛盾的恶劣环境。
3. “象形文字”:古埃及、中国等古老文明曾使用,这里代指古老的传统文化,一种承载历史与智慧的东西,象征着一种希望和传承的力量。
三、赏析:1. 主题- 这首诗揭示了文革之后人们思想的转变与对现实社会深刻的反思。
它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混乱价值观的批判,对虚伪、黑暗、荒谬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以及在这种黑暗现实面前诗人坚定的反抗态度。
2. 情感- 诗中充满了愤懑与抗争的情绪。
从开头对卑鄙者和高尚者生存境遇的不平之感,到后面“我不相信”的呐喊,都体现出诗人对那个错乱世界的愤怒,同时又有一种坚定的自我革新、引导社会走向正确方向的信念。
例如“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几句将怀疑与反抗的情感推向高潮。
3. 表现手法- 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对比。
食指 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
![食指 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49818e6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7.png)
食指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食指(1948年-),本名郭路生,著名诗人,出生于山东朝城,被誉为“朦胧诗鼻祖”。
食指的诗歌以精美的艺术形式,准确反映出一代青年的向往、失落和彷徨,创作出了一批批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文学色彩的诗作,凭借《食指近作12首》获得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最高奖。
一部《食指的诗》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
后又陆续获得了中国最佳诗歌和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人物经历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
他的母亲在行军途中生了孩子,所以他被取名为芦笙。
1955年,七岁的郭鲁生入学,三年级写了第一首诗。
1964年,初中没考上。
1965年,开始创作《海洋三部曲》。
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幕,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时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1]。
1968年,写出代表作《相信未来》[2]《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1969年,他和21名北京知青入驻杏花村插队。
1971年,在济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
写出《新兵》《架设兵之歌》《澜沧江,湄公河》等反映部队生活的诗歌。
1973年2月退伍,抑郁不乐,被北医三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1975年,病愈后,他与(李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婚。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
创作著名诗歌《疯狗》。
1979年,写出《相信未来》姊妹篇《热爱生命》。
早期作品在刊物发表。
1990年进入北京市第三福利院。
1992年,他受到荷兰诗歌节和一所英国大学的邀请,但因为健康原因没有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
2002年,54岁的郭鲁生出院。
成就荣誉食指1998年,获文友文学奖。
1999年,《食指近作12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最高奖。
中国当代诗人北岛个人简介及诗集
![中国当代诗人北岛个人简介及诗集](https://img.taocdn.com/s3/m/61cc04a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43.png)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香港中文大学讲师。
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代表诗作《回答》《一切》。
代表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的诗集:1、《五色花》在深渊的边缘上,你守护我每一个孤独的梦——那风啊吹动草叶的喧响。
太阳在远方白白地燃烧,你在水洼旁,投进自己的影子微波荡荡,沉淀了昨日的时光。
假如有一天你也不免凋残,我只有个简单的希望:保持着初放时的安祥。
2、《传说的继续》古老的陶罐上早有关于我们的传说可你还不停地问这是否值得当然,火会在风中熄灭山峰也会在黎明倒塌融进殡葬夜色的河爱的苦果将在成熟时坠落此时此地只要有落日为我们加冕随之而来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那漫长的夜辗转而沉默的时刻3、《青年诗人的肖像》那从袖口拽出的灵感没完没了,你日夜穿行在长长的句子和胡同里,你生下来就老了尽管雄心照旧沿着秃顶的边缘生长摘下假牙,你更象个孩子一转身就把名字写在公共厕所的墙上由于发育不良,你每天都要吞下几片激素让嗓音温顺得象隔壁那只叫春的猫一连九个喷嚏都落在纸上,你不在乎重复再者钱也未必干净可人人都喜欢救火车发疯似地呼啸提醒你赞美交过保险费的月亮或者赞美没交保险费的板斧,沉甸甸的比起思想来更有分量天冷得够呛,血都黑了,夜晚就象冻伤了的大脚指头那样麻木,你一瘸一拐地出入路边的小树林会会那帮戴桂冠的家伙们每棵树有每棵树的猫头鹰碰上熟人真头疼他们总喜欢提起过去过去嘛,我和你大伙都是烂鱼4、《我走向雨雾中》乌云是起飞又落下的时辰。
鸟儿四散。
蓝色的斜线,抽打着幽暗的树林,仿佛在抽打一千支手杖,抽打一千颗老人的心。
——心呵,何处是家,何处是你的屋顶?草叶,在啜泣中沉醉,雏菊,模仿着苏醒。
风对雨说:你本是水,要归于水。
于是雨收敛最初的锋芒,汇成溪流,注入河中。
冰上无声的闪电,使沉沉的两岸隆隆退去,又骤然合拢。
朦胧诗名词解释
![朦胧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4922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0.png)
朦胧诗名词解释朦胧诗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诗歌流派,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朦胧诗”的名称来自于80年代出现的同名刊物。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
1。
诗歌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并综合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
抒情诗是最常见的一种,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抒胸臆的和间接抒情的两种。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实际上是指“情绪”或“心境”而言,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情绪分为主观情绪和客观情绪,主观情绪又可分为:激情、爱情、憎恶、恐惧、悲哀、厌烦、欢乐、忧愁、孤独、思念、向往等。
客观情绪则为景物、环境、事件等。
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运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诗歌除了描述客观事物外,还借助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加强其艺术效果。
诗歌的体裁包括:诗、词、曲、赋、歌谣等。
2。
2。
朦胧诗指的是在“伤痕文学”后涌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带有“先锋”色彩的诗歌。
这些诗歌有着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故此得名。
朦胧诗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第一,指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产生于中国现代诗歌运动“伤痕文学”之后的诗歌;第二,是指“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具有朦胧特征的诗歌流派;第三,是指运用朦胧的特殊表现手法创作出来的诗歌作品。
它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化倾向。
这种倾向的核心是人的存在价值处于危机之中,现代人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困惑。
他们从“文革”中寻找答案,在生与死、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找到某种新的意义,但这种新的意义仍不能令他们满意。
3。
朦胧诗派指在1979年至1986年之间,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歌流派。
这个群体创作的主题,集中表现为:对社会变革的迷惘、对民族历史的反思、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对爱情的困惑以及表现对整个人类前途的思索等。
中国当代诗歌十大经典名句
![中国当代诗歌十大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4b5e5cff9b89680203d825da.png)
中国当代诗歌十大经典名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回答》(朦胧诗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朦胧诗人)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朦胧诗人)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朦胧诗人)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后朦胧诗人)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张枣《镜中》(第三代诗人)
我们一辈子的奋斗
就是想装得像个人
——于坚《作品39号》(第三代诗人)
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
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韩东《温柔的部分》(第三代诗人)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伊沙《车过黄河》(中间代诗人)
我的孩子都快出世了
而我昨天还是个小孩
——阿斐《众口铄金》(80后诗人)。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2e6249e84868762caaed5b3.png)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2、“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
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
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
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4、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5、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2d75716f18583d0496459e2.png)
【n解释】1、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2、伤痕文学:以刘心武1977年末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由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命名,“伤痕小说”是一代中国人在“文革”后发出的第一声悲鸣和怒吼,其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
3、第一次文代会: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
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4、新写实小说:80年代中后期,作为创新潮流的“新写实小说”继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出现后而产生。
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其旨趣明显的表现出反浪漫、反激情、反理想的倾向。
真实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热衷于对生存本真状态的关注,它更关注的是人们窘迫的物质生活现状以及与之相应的性格与生理状态。
5、样板戏:所谓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至今仍有一定影响,在民间依然有生命力。
“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6、反思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7、双百方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中国当代诗《致橡树》(舒婷)赏析
![中国当代诗《致橡树》(舒婷)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5b5954fc4ffe473368ab79.png)
中国当代诗《致橡树》(舒婷)赏析本文是关于中国当代诗《致橡树》(舒婷)赏析,感谢您的阅读!中国当代诗《致橡树》(舒婷)赏析《致橡树》赏析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诗人表达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作为爱的双方必须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平等,尤其作为女性更应强调自身的尊严与价值,而不能成为男性的附庸这其实是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所发出的呐喊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真正的爱情应该热爱双方的人品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诗歌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诗歌中有肯定与否定,对偶与排比,长短句的交错使用,使语言灵活多变有两行相对,隔行相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使诗歌错落有致,显出对称美同时也使诗歌的语言凝练鲜明优美和谐自然富有节奏感诗歌的形式美恰好与内质美相结合,使致橡树闪烁着迷人的艺术光彩。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54b0f20b10661ed9ad51f3d9.png)
舒婷
寂 的时城闽屿舒
寞
。
心 灵 , 她 在 那 时 充 满
了 被 遗 弃 的
代 的 灰 暗 与 个 人 的 不
幸 , 刺 痛 她
待 业 , 做 过 各 种 各 样
的 临 时 工 。
西 山 区 插 队 落 户 , 一 九 七 二 年 回
长 大 。 一 九 六 九 年 中
学 毕 业 后 到
婷
出 生 于 福 建 泉 州 , 在 厦 门 鼓 浪
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 城。
北岛
北岛简介
原名赵振开,1949 年生于北京,1968 年中学毕业后,进北 京一个建筑公司当工 人。1978年同诗人芒
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 《今天》。后曾在两家 杂志社当编辑,然后辞 职做“自由撰稿人”。 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 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 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提名。
江河的史诗代表作:《太阳 和他的反光》
杨炼的组诗:《诺日朗》、《半 坡》、《敦煌》、《西藏》
2、朦胧诗变异之二:新生代
“后朦胧”诗人,以海子、王家新、骆一禾、 西川等为代表
“第三代”诗人,以韩东、于坚、杨黎、李 亚伟等为代表
3、“后朦胧”诗人的创作特点:
与朦胧诗人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 响,但他们与朦胧诗人相比较,他们更强调 体现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更注重从哲学层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 终极意义,其作品比朦胧诗更丰厚深邃,也 比朦胧诗更艰深晦涩。
北岛简介
2007年,他接受香港中 文大学的聘请,定居香 港。是当今影响最大, 也最受国际承认的中国 诗人。
主要诗集: 《北岛诗选》 《太阳城札记》 《在天涯》
我心目中的中国新诗十大代表诗人
![我心目中的中国新诗十大代表诗人](https://img.taocdn.com/s3/m/7c9489245f0e7cd1842536bc.png)
中国新诗十大代表诗人一,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浙江省海宁县人。
人物评价: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新月派最杰出的代表,与闻一多共同推进了中国新诗格律派的发展。
代表作:《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沙扬娜拉》经典诗句:曾经牵手的手指,夜里独自合十。
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闭上眼睛。
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
二,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冯承植,河北省涿州市人。
人物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中国新诗的中年【朱自清】,是中国新诗史上最被低估的一位诗人【笔者】代表作:《蛇》《绿衣人》《南方的夜》经典诗句: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听燕子给我们讲讲南方的静夜。
溪旁开遍了红花,天边染上了春霞,我的心里燃起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三,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 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曾用笔名梦鸥,浙江杭州人。
人物评价:中国1930年代现代诗派的“诗坛领袖”,象征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现代史上少有的一流诗人。
代表作:《雨巷》《烦忧》《我用残缺的手掌……》经典诗句:晚云在暮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我已不复到那园中去,寂寞已同我一般高。
我愿她永远有着意中人的脸,春花的脸,和初恋的心。
多少人从此就没有回来,然而活着的却耐心地等待。
四,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人物评价:中国现代诗最具代表的诗人之一,他对现代诗内容和形式审美标准的探讨,大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经典诗句: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中国当代朦胧诗
![中国当代朦胧诗](https://img.taocdn.com/s3/m/bc4438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8.png)
1978年12月23日,油印的《今天》创刊号以“大字报”的方式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诗歌民间刊物。
第一期刊出的诗作就有蔡其矫的《风景画》、《给》、《思念》,舒婷的《致橡树》、《啊,母亲》,芒克的《天空》、《冻土地》、《我是诗人》,北岛的《回答》、《微笑雪花星星》、《一束》、《黄昏:丁家滩》。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很快,这些句子像雷电一样迅速传遍了中国的知识阶层。
“诗还能这么写?”大家惊呼着。
当时,被激情和自我表达燃烧着的诗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席卷中国的朦胧诗潮自此波涛涌动。
1980年,第8期《诗刊》刊载了章明著名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批评这股诗歌潮流中的诗歌“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写得实在过于“朦胧”。
有趣的是,“朦胧诗”竟由此得名,从此人们把北岛等人的创作称为“朦胧诗”。
1980年5月7日,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近乎绕口令般地劝告那些“看不懂”的反对者们:“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
我也是不赞成诗不让人懂的,但我主张应当允许有一部分诗让人看不太懂。
”“北岛、顾城、舒婷、芒克等都在80年代后期写出了真正的代表作。
”在《诗刊》任职16年的唐晓渡说。
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赏析《一代人》可能不是顾城最好或者说和他的朦胧诗人以及“童话诗人”的头衔最吻合的诗篇,但不容否认,它却是顾城,甚至是文革后“新诗潮”创作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经典特征的诗作之一。
这首诗无疑表达了“一代人”的经历,当属自我阐述。
表面上看来,黑暗要扼杀光明,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同时创生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
凭借着它,一代人可以在黑暗的打压和迷惑中觉醒,也使他们产生更坚韧、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动力与毅力。
这首诗歌还是一代人精神追求的形象写照,是他们“心灵史”的巧妙缩影。
朦胧诗派整理
![朦胧诗派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185b31915f804d2b16c1f6.png)
朦胧诗派及诗人整理朦胧诗派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朦胧诗派主要指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多多、食指、芒克、方含、梁小斌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诗人。
“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对人的美好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爱和关怀的需求、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是人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时期“朦胧诗”的重要主题。
十年动乱,使人的美好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无情的破坏,人的权利与自由受到恣意的践踏,人们长期为一种当时所谓的“革命激情”所欺骗。
最早从那种“革命激情”中觉醒的,是一部分知识青年,而催促他们觉醒的,则是当时的“上山下乡”运动。
也是属于“朦胧诗”的那一代人的写照。
这样的诗篇在新诗潮诗歌中数不胜数,它们所体现的人本主义英雄主义思想和精神,向上承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传统,同时,它们也成了推动70年代末文学界思想解放运动和80年代初文学启蒙思潮的有机力量。
朦胧诗派诗人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1969年至1982年是其创作的前期,整体风格明丽纯净,这个阶段出现了两个创作高峰——1970年到1972年以及1977年到1982年。
顾城在这个时期写出了许多天才之作,他专注于自然界那些美好、纯净而明媚的事物,辅以丰富奇崛的想象,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不可思议的艺术空间,也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理想的童话世界。
他是一个天生的诗人,他此时的创作不是依靠社会经验,而是依仗其对万物的敏感和与生俱来的才华,当然,他也在用心思考和探索,诗中也流露出轻微的虚无和颓废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8年12月23日,油印的《今天》创刊号以“大字报”的方式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诗歌民间刊物。
第一期刊出的诗作就有蔡其矫的《风景画》、《给》、《思念》,舒婷的《致橡树》、《啊,母亲》,芒克的《天空》、《冻土地》、《我是诗人》,北岛的《回答》、《微笑雪花星星》、《一束》、《黄昏:丁家滩》。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很快,这些句子像雷电一样迅速传遍了中国的知识阶层。
“诗还能这么写?”大家惊呼着。
当时,被激情和自我表达燃烧着的诗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席卷中国的朦胧诗潮自此波涛涌动。
1980年,第8期《诗刊》刊载了章明著名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批评这股诗歌潮流中的诗歌“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写得实在过于“朦胧”。
有趣的是,“朦胧诗”竟由此得名,从此人们把北岛等人的创作称为“朦胧诗”。
1980年5月7日,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近乎绕口令般地劝告那些“看不懂”的反对者们:“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
我也是不赞成诗不让人懂的,但我主张应当允许有一部分诗让人看不太懂。
”“北岛、顾城、舒婷、芒克等都在80年代后期写出了真正的代表作。
”在《诗刊》任职16年的唐晓渡说。
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赏析《一代人》可能不是顾城最好或者说和他的朦胧诗人以及“童话诗人”的头衔最吻合的诗篇,但不容否认,它却是顾城,甚至是文革后“新诗潮”创作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经典特征的诗作之一。
这首诗无疑表达了“一代人”的经历,当属自我阐述。
表面上看来,黑暗要扼杀光明,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同时创生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
凭借着它,一代人可以在黑暗的打压和迷惑中觉醒,也使他们产生更坚韧、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动力与毅力。
这首诗歌还是一代人精神追求的形象写照,是他们“心灵史”的巧妙缩影。
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各种苦难的勇于承担,或者是在接连不断的伤害中品味人生、承担苦痛,或者是在苦难的磨砺中脱胎换骨,生发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是人们可以透过时代的阴暗勇敢地寻找光明,并且企图在精神的追寻与提升中战胜苦难。
所以,在此意义上,该诗成为一代追求者的深刻象征与精神摹写。
黑眼睛作为一个具象性极强、灵活又坚实、复杂又明确的意象,既成功地衔接了与它同一色泽的黑夜,点明了它们视觉效果上的共同之处,同时,它与光明之间又存在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色的眼睛叛离了黑色去寻找对比性极强的光明。
诗人把黑夜、黑色的眼睛同光明原本关系暧昧的三者有机并列与对照,形成强烈的艺术反差,这种刺激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既对那个时代有一种痛苦的反省;同时,也熔铸着诗人对光明和美好未来的呼唤,自然,也提醒我们解读时记得品位个中的悲剧意识。
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一个,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两行;并且最抽象最深刻的意见也被诗人顾城用“天才之指”点化成了最直观的意象。
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赏析一看到这首诗,就让我想起了泰戈尔《飞鸟集》中脍炙人口的那首飞鸟与鱼中的两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是的,我想我们的诗人此时内心就是这样矛盾挣扎着的。
心爱的人就在面前,却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注定会是一场无言的结局,甚至还未曾开始,就注定要结束。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
“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
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
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
”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
”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这又不禁让我想起了纳兰性德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可以友谊,可以爱情)如果人生真的只如初见,那该有多好啊!还有谁会去计较这远和近的距离呢?舒婷代表作【赏析】《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
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
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
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决心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
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地位和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这种爱允许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这种爱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
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显示了诗人对新型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一方面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题旨不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
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回答北岛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这两句本身是一很奇怪的陈述句,这明显是一个隐喻,简略来说就是「卑鄙」是「通行证」,而这「通行证」是「卑鄙者」的,这给原属中性的「通行证」,沾上「卑鄙」负面的感情色彩。
事实上,意象感情色彩的改变往往是阅读意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也不例外。
「通行证」意指到达某特别地方的证明,而这地方是限制进出的,「通行证」一般是给合资格人士进出的凭证。
可是如果结合这两个意象在一起,「卑鄙」是「通行证」的话,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来:这个限制进出的地方是以行为语言恶劣及不道德作为进出标准的。
读者不难由此推断:这以「卑鄙」为「通行证」的地方,必然是乌烟瘴气,是非黑白不明,道德沦亡的。
接着的一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也与前一句紧密地连在一起。
「高尚」是用来形容道德水平高的人。
这句里呱想[喻:说「高尚」是「墓志铭」,「墓志铭」是指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石刻上的文字,一般是死者生前好友对死者的评价。
「墓志铭」一词的出现,暗示「高尚者」已死。
「高尚」与「卑鄙」的意义在哪里?卑鄙的人竟然可以凭藉「卑鄙」而通行无阻;相反,高尚的人却因他的高尚而死,这究竟是一个怎麼样的社会,怎么样的世界呢?这明显给「卑鄙者」和「高尚者」身处地方,一个极负面的评价。
如从诗句的结构和组织来看,这两句用上了对比和比喻原则。
首先「卑鄙是通行证」和「高尚是墓志铭」是隐喻,四个意象分别以比喻原则连在一起。
另一方面,四个意象从另一角度看,又形成强烈的对比。
「卑鄙」与「高尚」是言行的两个极端,对比明显十分强烈。
「通行证」与「墓志铭」一组,前者是畅通无阻的根据,后者则是死亡的标志,也有著无法继续前进的意味;所以两个意象之间明显有著对比的关系,再加上「卑鄙者」与「高尚者」的强烈对比,使这两诗行形成比喻的横向关系,以及对比的纵向关系。
卑鄙的人凭借他的卑鄙可以不顾道义做很多事,就像持有通行证一样畅通无阻。
高尚的人虽然高尚,但高尚不能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活着的时候郁郁不得志,只能在死后得到一个“高尚”的评价。
这句诗批评了社会上黑白不分,道德沦丧的现象,真是令人悲哀。
另附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
这首诗短短4行,通过诗人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全诗分为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组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镜头里,桥上的“你”就是楼上人眼中的风景,成为看的客体了,主客体位置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两个镜头又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
诗人解释说:“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李健吾认为,这首诗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认为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究尽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颇具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