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辨别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合集下载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疾病,但是感冒的类型不止一种,有着较多的类型。

而中医认为感冒的类型有两种,一种为“风寒感冒”另一种为“风热感冒”,其不仅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并且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尽早的治愈,恢复健康。

那么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一、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1、根据导致病人感冒的原因来鉴别如果病人是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因为受寒着凉而诱发的感冒,那么病人得的就是风寒感冒。

另外,如果病人淋雨后或者过度吹空调后而诱发了感冒,那么也是风寒感冒。

如果病人是因为吃了较多容易导致人上火的食物或者因为感染了风热而诱发的感冒,那么就是风热感冒。

由此可以看出,诱发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原因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可以从诱发病人感冒的病人来准确的鉴别病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2、从病人鼻涕的颜色来鉴别病人之所以会得风寒感冒,多数情况下都是风邪、寒邪侵犯了病人身体,得了风寒感冒后,病人通常会鼻塞、流鼻涕,鼻涕的颜色要么呈现透明状、要么呈现为白色,性状如同水一样。

当然风热感冒也会导致病人鼻塞、流鼻涕,但是鼻涕的颜色一般为黄色,并且较为粘稠,类似浓痰,一些病人的鼻涕还不容易挤出来。

所以说,中医会根据病人鼻涕的颜色来鉴别病人得的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3、从病人的发热情况来鉴别如果病人得了风寒感冒,通常都是低烧,虽然会发烧,但是温度一般较低,体温不会超过38℃。

如果病人得的是风热感冒,那么一般发烧会比较严重,因为很多风热感冒的病人都存在扁桃体发炎的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病人高烧。

所以,中医可以通过测量发烧病人的体温来鉴别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4、从病人的舌苔来鉴别如果病人得的是风寒感冒,病人体内的寒气就比较重,所以病人的舌头泛白并且比较薄,舌头也会变胖一些。

但是病人通常不会出现咽喉干燥、口渴的情况。

如果病人得的是风热感冒,体内存在有湿热,火气比较中,所以病人的舌头发红,并且舌苔较为黄腻,同时病人还会感觉咽喉部位疼痛、口干舌燥、口渴等。

中医把感冒分为哪几种类型

中医把感冒分为哪几种类型

中医把感冒分为哪几种类型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在对待感冒时通常会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这些类型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和经验,旨在指导中医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中医把感冒分为的几种类型: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感冒的一种常见类型。

它通常发生在寒冷的季节,受寒风的吹袭。

患者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由寒邪入侵体内引起的,治疗时需要通过逐寒祛邪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2.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相对应的是风热感冒。

这种类型的感冒通常发生在季节转变或气温升高的时候。

患者会出现发热、身热、头痛、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由风热邪气入侵体内引起的,治疗时需要清热解毒、祛风解表。

3. 湿寒感冒:湿寒感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感冒类型。

湿寒通常是由潮湿的天气或环境引起的。

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黏鼻涕、身重倦怠、脾气烦躁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寒感冒是由湿邪和寒邪侵犯人体引起的,治疗时可以采用祛湿、散寒的方法。

4. 热毒感冒:热毒感冒通常是由外邪侵犯体内,导致炎症反应明显的感冒类型。

患者会出现高热、咽喉疼痛、口渴、便秘等症状。

中医认为,热毒感冒主要是由热邪蕴结于体内引起的,治疗时需要清热解毒、凉血解毒。

5. 表里不和感冒:表里不和感冒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感冒。

该类型的感冒症状比较复杂,既有表证(外感症状),又有里证(内在症状)。

患者会出现恶寒、发热、腹痛、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表里不和感冒是因为外感邪气与内在体质不和而引起的,治疗时需要同时调整表里,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中医看来,不同类型的感冒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了解感冒的类型对于中医师进行个性化的治疗非常重要。

虽然中医把感冒分为了不同的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类型的感冒不会转化为另一种类型。

中医师在实际治疗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综合运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来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寒感冒、热毒感冒和表里不和感冒等几种类型,这些分型有助于中医师更好地理解和治疗感冒。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身体免疫力也越来越弱化。

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最常见的感冒类型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在临床治疗中,明确区分二者非常重要,因为两者的治疗方法大不相同。

一、拇指冷度检测法首先介绍一种诊断感冒类型的简单方法,即拇指冷度检测法。

通过触摸拇指并感受其温度,就可判断感冒类型。

如果拇指感觉冰冷,表明感冒是风寒型;如果拇指感觉发热或温热,表明感冒是风热型。

二、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1. 症状上的区别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以及喉咙痛等感冒症状,同时还会出现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嗓子痒等症状。

而风热感冒的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喉咙发痒、发热等症状。

2. 发病原因的区别风寒感冒是由寒凉之气直接侵袭引起,通常发生在冬季或寒冷的气候环境中。

而风热感冒则是由燥热之气引起,通常在温度高、潮湿的环境中比较常见。

三、治疗方法的不同1. 风寒感冒的治疗针对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应该以温热为主。

患者可多喝热水或热茶,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也可使用中药成分的止咳化痰药以及具有祛寒效果的药物。

此外,也可使用温热的物理治疗,如热敷、蒸气吸入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2. 风热感冒的治疗针对风热感冒的治疗应以清热为主。

患者需多饮凉开水或菊花茶,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

同时,也可使用中药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银翘解毒片、板蓝根等等。

此外,可通过对身体进行物理降温来缓解症状,如冷敷、饮冰水等方法。

四、日常预防和保健1. 风寒感冒的预防和保健避免高寒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注意身体保暖。

多喝热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柚子、猕猴桃等等。

适度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也可以泡温泉和按摩等形式来放松身体。

2. 风热感冒的预防和保健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的清洁。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饮食清淡,不要过度激烈的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预防和治疗时,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中医病名。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通常秋冬发生较多。

风寒感冒是感冒的一种类型。

病因病机与感冒(伤风)相似,但患者症状体征多表现为寒重热轻。

常见于感冒初期,或素体寒虚之人。

主症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特征,兼有头身疼痛等。

1病因如春季受风,夏季受热,秋季受燥,冬季受寒等病邪而病感冒;再就是气候反常,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人感“非时之气”而病感冒。

六淫病邪或时行病毒能够侵袭人体引起感冒,除因邪气特别盛外,总是与人体的正气失调有关。

或是由于正气素虚,或是素有肺系疾病,不能调节肺卫而感受外邪。

即使体质素健,若因生活起居不慎,如疲劳、饥饿而机体功能状态下降,或因汗出衣裹冷湿,或餐凉露宿,冒风沐雨,或气候变化时未及时加减衣服等,正气失调,腠理不密,邪气得以乘虚而入。

由于四时气不同,人体素质之差异,有风寒,在病程中还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2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3诊断1.根据气候突然变化,有伤风受凉,淋雨冒风的经过。

2.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病程3~7天,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

3.典型的肺卫症状,初起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语声重浊或声嘶,恶风,恶寒,头痛等。

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

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兼有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

4.四季皆有,以冬春季为多见4辨证施治肺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

方药:荆芥、防风、柴胡、薄荷、羌活、独活、、川芎、枳壳、前胡、桔梗、茯苓、甘草。

本方以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风;羌活、独活散寒除湿,为治肢体疼痛之要药;川芎活血散风止头痛;枳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茯苓、甘草化痰和中。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俗称伤风。

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

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粘痰,知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痛,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金铃感冒胶囊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最近经常听到朋友说感冒啦,在喝板蓝根,在喝抗病毒口服液,喝金银花,在喝凉茶等。

区分风寒风热的注意事项

区分风寒风热的注意事项

区分风寒风热的注意事项
风热与风寒多根据病因和症状来区别。

1、病因不同。

风热是由于外感热邪,导致热气进入体内无法排出,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风寒是由于寒气侵体,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2、症状不同。

风热一般表现为面色发红、发热重、出汗比较多,一般舌尖比较偏红,整体舌苔也比较发红,咽部充血明显,手脚心偏热。

而风寒一般表现为面色发青或者发白、头身紧痛、发热不重,一般感觉有比较明显的怕冷,甚至想多穿衣服,或者多盖被子,还有打喷嚏、流清鼻涕,手心脚心偏凉等症状。

患者要注意休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

多喝白开水,清淡易消化饮食,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

忌烟酒,浓茶,咖啡等。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1、汗:无汗——风寒,有汗——风热.风寒感冒——无汗的感冒:发热高烧、头痛、骨节酸痛、浑身疼痛.风热感冒——有汗的感冒:发热温度不会很高、汗出、恶风、恶寒 .2、痰:清稀——风寒,稠浊——风热.清稀的一般是风寒,稠浊的一般是风热.3、鼻涕:清涕——风寒,黄涕——风热.4、起因:劳累——风寒,便秘——风热.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5、治疗:出汗治—风寒,通便治—风热.治风寒感冒:想办法出汗就行.治疗风热感冒:想办法通便就行.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风寒感冒的症状: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无汗或汗出而恶风寒恶寒重、发热轻: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身痛.咳嗽吐稀白痰鼻塞、清涕、声重、喷嚏.舌无苔或薄白苔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脉浮紧或浮缓:阳气在表,轻取即得.感觉脚无力,脚抬不起,很可能是风寒.风热感冒的症状:有汗发热重、微恶寒身热咽喉红肿疼痛、吐黄痰鼻塞、浊涕、浓涕、黄涕.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兼微黄: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口干、口渴、喜饮、心烦.脉浮数: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便秘感觉头身重,就是头重脚轻的是风热.眼白发黄,也很有可能是风热.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法应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主.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治法应以辛凉解表,疏散风热为主.澄清几点:1、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2、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3、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4、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中、西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风寒感冒常用药物1、午时茶2、风寒感冒冲剂3、感冒清热冲剂4、荆防败毒散5、正柴胡饮冲剂6、感冒软胶囊7、川芎茶调散8、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风热感冒常用药物:1、复方金银花冲剂2、银翘解毒丸片3、羚翘解毒丸4、 VC银翘片5、清开灵胶囊6、双黄连口服液7、清热解毒口服液8、柴黄冲剂9、桑菊感冒片10、板兰根冲剂11、三黄片12、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真正正统中医学如何治疗感冒真正正统中医学在治疗感冒时,最常使用的处方我帮大家归纳一下,让大家都好记,也都会使用.中医治疗感冒是依据不同的感冒症状来开立处方,不是依据西医区分为那类病毒来开方子的.大家在使用上方治疗感冒的同时,请注意一点就是当你服药后的第二天中午时,你感到肚子很饿,这就是证据,证明了你的感冒完全已经好了,如果第二天中午病人仍然没有胃口,就必须继续吃药直到好为止,上面的六剂处方是我国用之千年的经典之方,使用至今仍然不需要更改内容,而且效果是一剂就知,药物又非常廉价,人人都可以负担得起,同时又是真正可以将感冒治好的处方,西洋人至今仍然连个感冒都无法治好,所以西医差中医有千年以上的距离,以上这六贴药物才是真正的中医学所在,而你们现在周围的中医都是温病派中医,这些中医不是真正正统的中医,所以跟西医一样都无法治疗感冒,而上面处方中我开的麻黄,桂枝等等,对你们这里的中医来说是非常之恐惧,他们一生都未使用过这些药物,而这就是他们之所以无法治病的原因所在,因此当你拿这药单去药房抓药时,如果药房刁难你,这不足为奇,因为你们那边从未有一位中医敢如此开药的,请大家安心使用,我保证绝对是效果迅速,又完全无副作用,1、感冒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这在国外是被严厉禁止的,在美国对抗生素的管理比枪支还严.因为西医理论认为,抗生素对病毒感冒不但无效,而且会有副作用.国内医院滥用抗生素退烧,实际上是破坏了人体免疫力,使免疫系统无法抵御外邪,使病气深入加重了.表面症状虽然暂时消失,但不久必然出现更严重的内脏功能失常症状.2、受寒感冒发烧,无论用任何凉药“退热”都是错误的,这是“释邪攻正”的“投敌卖国”行为.发热是身体抵御寒邪,努力使寒邪外散的正常抗病反应,汗出则热退,这过去在民间属于常识,老太太都会用姜汤生姜红糖水辛甘化阳治感冒.但是现在都只知道退热,殊不知这种退热的性质等于投降,就像当年的满洲国一样,虽然没有枪声,实际上国土已经沦陷,东北人民已经变成亡国奴了.3、感冒应分六经治疗,伤寒论是治疗一切感冒的经典.感冒初起都是从主一身之表的太阳经入,太阳病的主方有两个: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麻黄汤.一个治的是伤风,一个治的是伤寒.伤风正气外散,有汗;伤寒邪气内敛,无汗.伤风身软,伤寒身重.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头项强痛而恶寒”.4、所谓的“风热感冒”大多数时候只是主观想象,只要天是寒的,就不会有所谓的风热.说发烧能够导致肺炎脑炎等同样也是一种主观想象,是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结果,真热的阳明证是不会在太阳受邪的阶段出现的.而夏季的中暑与通常感冒性质不同,中暑为受热汗出过多,伤津虚脱所致.中暑得凉则解,感冒得凉则重.感冒的性质通常是寒性的,不可雪上加霜,这在大众之中应该成为常识.。

风寒与风热的鉴别要点

风寒与风热的鉴别要点

风寒与风热的鉴别要点
风寒与风热都是常见的感冒病因,但两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不同。

鉴别要点如下:
1、发病原因不同:风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主要是寒冷环境下的感冒;而风热病毒则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主要是在炎热季节感冒。

2、体温表现不同:风寒初期以体温下降为表现,一般在37℃以下;而风热则是以体温升高为表现,多在38℃以上。

3、症状差异明显:风寒症状多为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疼痛、头痛、寒战等;而风热则是常常伴随有发热、口渴、喉咙发炎等症状,伴有头痛、乏力等。

4、舌苔差异明显:风寒舌苔白薄,脉象偏阳;而风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厚,脉象偏阴。

5、治疗方法不同:风寒多采用温性中药治疗;而风热则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

对于上述区别,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症状严重的情况,应该立刻就医。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中医如何治疗感冒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感冒可以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那么这两种感冒有什么区别呢?中医怎么治?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中医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主要看症状。

两者都可能出现怕冷、发热等症状,但如果出现头痛、咽部痒、全身不适、鼻塞、流鼻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一般认为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一般表现为剧烈发热、头部肿痛、咽痛、口渴、咳嗽、咳痰。

除了从症状上判断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还可以从季节和个人体质上判断两种感冒。

秋冬季以风寒感冒为主,春夏季以风热感冒为主。

从个人体质来看,即使都感染了流感病毒或合胞病毒,但如果体质较弱,怕冷,更容易患风寒感冒;如果你是火的一方,属于阳热体质,你更容易患风热感冒。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风寒型感冒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患者可以服用感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九味羌活丸、宣彤李飞丸、乌石茶颗粒等药物。

如果患者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以服用防风童生丸进行治疗。

风寒型感冒患者不宜使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灵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是出一点汗(中医称之为温心解表)。

方法很多,包括桑拿、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两床被子、喝生姜糖浆、喝生姜粥等等。

风寒感冒的主方是《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又称调和剂之王(麻黄汤也用于风寒感冒,但南方慎用)。

中医治疗风热感冒的方法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用药期间应避免狗肉、羊肉、带鱼、鲫鱼、虾、桂圆、荔枝、核桃、橘子、韭菜、香菜、辣椒、姜、葱、酒等温热性食物。

风寒风热的鉴别要点

风寒风热的鉴别要点

风寒风热的鉴别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风寒和风热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理概念,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混淆的疾病类型。

由于两者症状相似,但治疗方式却完全不同,因此正确识别风寒和风热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风寒和风热的鉴别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风寒的特点:1. 病因:风寒是指外邪侵袭,寒邪入侵体内所致。

常见于寒冷天气或受凉后,风寒易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2. 症状:风寒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寒战、鼻塞、喉咙痛、流清涕等,患者感觉整体寒冷,喜温避寒。

3. 舌苔:风寒引起的症状多伴有舌苔薄白,并有可能出现舌苔很厚的情况。

4. 脉象:风寒病人脉象一般较紧实,脉数也较快。

5. 治疗方法:风寒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温经散寒,如饮食方面可多吃姜、葱、蒜等辛辣食物来发散风寒。

总结:风寒和风热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症状、舌苔和脉象的分析,以及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正确识别风寒和风热,可以有效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加快康复。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风寒和风热,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处理。

【此为辅助机器人生成内容,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风寒和风热是两种常见的外感病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不同的病因导致的症状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治疗上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方法。

下面将针对风寒和风热的鉴别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风寒的鉴别要点:1. 症状表现:风寒主要表现为流清鼻涕、咳嗽、头疼、身痛、发热但无汗、恶寒、寒战等症状。

2. 舌苔:风寒证的舌苔一般比较薄白,舌苔薄白,胃寒较重,一般没有厚腻感。

3. 脉象:风寒证的脉象一般为浮紧无力。

通过上述鉴别要点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证。

但在实际临床中,风寒和风热往往混杂在一起,需要进一步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明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上,风寒病邪较重,应以散寒为主,风热病邪较重,应以清热为主。

在平时预防感冒时也可以根据风寒和风热的鉴别要点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受凉受风,合理营养,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11、咳嗽不同:风热感冒的患者,咳嗽的症状比较严重,尤其是晨起或晚上睡觉时较为明显;而风寒感冒的患者,咳嗽症状相对比较轻微,多呈阵发性的咳嗽。

3、痰液、鼻涕不同:风热感冒患者的痰液多呈浓痰,而且颜色偏黄,质地较粘稠,鼻塞流涕黄稠;而风寒感冒的患者,痰液比较稀薄,鼻塞流清涕。

4、咽喉感觉不同:风热感冒的患者咽喉部位多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所以咳嗽或吞咽时咽喉部会比较疼;而风寒感冒的患者,咽部喉部也会出现不适症状,多以喉咙痒为主,疼痛症状比较轻微。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怎么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其实中医上的分类,西医把感冒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认为感冒是由于人感受了病毒引起的。

而中医则不然,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人感受了外邪,外邪侵犯肺卫,卫表失和而引起的。

其中的外邪主要为风邪。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主要鉴别要点是症状,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浑身疼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痰白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发热重,微恶风,鼻塞流浊涕,口干,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舌红,脉浮数。

感冒宜早治疗,早期服药,可以减轻症状,减缓病情。

风寒感冒的治疗宜辛温解表,主要的药物麻黄,防风,荆芥等发散风寒药,代表方有荆防败毒散,麻黄汤。

风热感冒的治疗宜辛凉解表,常用的药物有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等,代表方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用于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1、桑菊感冒片:用于风热感冒初起者;2、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明显者;3、止咳定喘口服液:用于表寒里热所致咳嗽明显、咳痰量多者;4、风热感冒冲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痛、出汗明显者;5、银柴颗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明显者;6、双黄连口服液:用于风热感冒咽痛、发热明显者7、板蓝根颗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者;8、夏桑菊颗粒:用于风热感冒轻症伴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者。

老中医:3个小窍门,教你轻松分辨风寒、风热感冒

老中医:3个小窍门,教你轻松分辨风寒、风热感冒

很多人感冒,
一般都不会往医院跑,
而是自己到药店买感冒药解决~
但往往在感冒初起的时候,
没有分辨清楚感冒类型,
用错感冒药,使得病情加重,
后期的治疗调理就难了。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其实有很大区别,
3个小窍门,
可以帮助你分辨风寒和风热感冒:
1.看嗓子:
嗓子发痒,一般是风寒感冒。

嗓子很疼,一般是风热感冒。

2.看分泌物:
如果有痰或者鼻涕,白色清稀的,
属于风寒感冒。

如果有痰或者鼻涕,黄色浓稠的,
属于风热感冒。

3.看体温:
风寒感冒发烧慢,温度不高。

风热感冒一开始就容易发烧,
而且温度比较高。

对于年轻人和小孩来说,
体内的阳气足,
也很容易从风寒感冒转化为风热感冒,所以一定要随时观察患者身体的表现,
才可对症用药~。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有一些差异。

那么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教大家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1.症状风寒感冒是由于人体受凉导致风寒入侵体内所致。

因此,风寒感冒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流鼻涕、咳嗽以及浑身酸痛,怕冷等症状。

而风热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会出现发热、头疼、咽喉肿痛、鼻塞且伴有浓痰等症状。

2.季节一般来说,在秋冬季节,小孩的感冒大多数是风寒的,即受到风寒侵袭,所以这一段时间要当风寒感冒来治;当在夏季,一般容易感染风热感冒,即外感风热。

3.鼻涕感冒后大部分患者朋友都会出现流鼻涕的状况,要是鼻涕像清水一般,则是风寒感冒。

而要是鼻涕很浓,颜色微微发黄,则是风热感冒。

要是刚开始是清水鼻涕,隔了几天演变成黄鼻涕,则表示身体产生了炎症。

4.痰的颜色和质地一般感冒咳嗽都会有痰,如果孩子的痰是比较稀白的,说明是风寒感冒;如果是咳嗽有浓痰,比较黄稠,说明很可能是风热感冒所致。

5.喉咙疼不疼要是得了风寒感冒,喉咙没有什么疼痛感,也没有红肿等异常状况。

反之,喉咙很痛,还有红肿的迹象,并且喝水都痛,那么就是患上了风热感冒。

6.怕冷的程度一般来说,风寒感冒会比较明显的怕冷,体温升高;而风热感冒怕冷没有那么明显,或者不会怕冷。

但是小孩表现不出来,要多注意观察他是否打寒噤。

7.是否口干如果感冒了口不干,说明是风寒感冒;如果口干舌燥的,总想喝水,总觉得口渴,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以上就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大家如果患有感冒,在家自己用药的话,一定要区分好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不会加重感冒。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一、概述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更是感冒的多发季节。

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得感冒,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气血比较虚弱,各种的生理机能呈现,衰退。

有些人对他一点也不重视,但是感冒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对身体抵抗力比较弱的孩子们来讲,感冒会引起他们的呼吸道感染。

有的感冒还会引起中耳炎和鼻窦炎。

感冒也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但是有些人不知道怎样来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下面某同事给大家介绍一下,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在哪里。

二、步骤/方法:
1、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的,他的症状主要有恶寒重,发热比较轻,没有汗。

伴有咳嗽,而且吐白痰。

头痛而且身体也痛,鼻塞流鼻涕。

这种症状,就要服用解表散寒的药剂。

2、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而导致。

它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比较严重,微微的热风。

头比较胀痛,有汗,而且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出来是黄色的痰。

如果发热比较重的话,咽喉的肿痛会明显。

3、风寒感冒的起因通常是因为劳累,没有休息好,再加上受风受凉。

而风热感冒的起因通常是因为便秘,很多时候属于阳明经证。

在中医中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的情况,大肠就会影响到肺,就出现感冒症状。

三、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在秋天,这个季节,小孩子感冒大多数是属于风寒型的。

这是因为感受到了风寒侵袭,所以属风寒感冒。

那么在夏季,患感冒一般容易是风热感冒。

要注意到风寒感冒的药多半带有祛风散寒等字眼,而风热感冒的药多半带有清热解毒等字样。

如何判断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

如何判断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

如何判断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可以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

判断感冒的类型对于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感冒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呢?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

一、体征判断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一些体征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

1.咳嗽情况风热感冒的患者咳嗽通常是干咳,而风寒感冒的患者咳嗽则多为有痰。

2.发热状况风热感冒会导致高热,体温超过38℃,而风寒感冒则会使患者体温偏低,通常不会超过37.5℃。

3.体感寒热情况风寒型感冒的患者通常会感到寒冷,而风热型的患者则多会感到发热。

二、舌苔判断法中医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形态来判断病情。

1.舌苔颜色风寒感冒的舌苔颜色通常是白色,而风热感冒则是黄色或灰黄色。

2.舌苔形态风寒型感冒的舌苔通常比较薄,而风热型感冒的舌苔则会比较厚重。

三、症状判断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其他症状也可以初步判断感冒的类型。

1.鼻塞情况风寒型感冒的患者通常会伴有鼻塞症状,而风热型则相对较少。

2.咽喉状况风寒型感冒的患者咽喉会感到疼痛,而风热型则常常伴有咽喉肿痛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感冒类型的方法只是提供了一些参考,最终还是需要专业医生的确诊。

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

四、用药治疗根据感冒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1.风寒型感冒治疗对于风寒型感冒,可以选择一些温中散寒的中药,如羌活、辣椒等。

同时可适量饮用姜汤,有助于排出感冒。

2.风热型感冒治疗风热型感冒则需要清热解毒的药物,常见的包括连翘、金银花等。

此外,多饮水、保持通风也有助于排出感冒。

总结:判断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可以通过体征、舌苔和症状来初步判断。

但需要强调的是,最终的确诊还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也是很重要的,根据感冒的类型选择对症的中药进行治疗。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手段。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中医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系统,它以整体论治的思想为核心,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治疗疾病。

在中医中,对于常见病症的诊断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介绍几种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

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临床表现有流鼻涕、发热、咳嗽等症状。

中医将感冒归为“风寒”、“风热”或“风湿”等不同的病因类型。

对于不同类型的感冒,中医有着相应的诊断方法。

1. 风寒感冒的诊断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鼻塞、流清鼻涕、喜温、咳嗽有痰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发白、脉象偏缓等表现来判断为风寒感冒。

2. 风热感冒的诊断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咽喉疼痛、鼻塞、流黄鼻涕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偏黄、脉象偏数等表现来判断为风热感冒。

3. 风湿感冒的诊断风湿感冒表现为关节疼痛、身体酸痛、恶寒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发白、脉象偏缓等表现来判断为风湿感冒。

二、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胃胀、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将消化不良归为“胃寒”、“胃热”、“胃虚”等不同的病因类型。

1. 胃寒的诊断胃寒表现为胃胀、恶心、喜温饮食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发白、脉象偏缓等表现来判断为胃寒。

2. 胃热的诊断胃热表现为胃胀、口渴、口苦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偏黄、脉象偏数等表现来判断为胃热。

3. 胃虚的诊断胃虚表现为胃胀、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薄白、脉象偏弱等表现来判断为胃虚。

三、失眠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

中医将失眠归为“心火旺”、“肝郁”、“脾虚”等不同的病因类型。

1. 心火旺的诊断心火旺表现为多梦、失眠、心烦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红、脉象偏数等表现来判断为心火旺。

2. 肝郁的诊断肝郁表现为易怒、失眠、胸胁胀痛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偏黄、脉象偏弦等表现来判断为肝郁。

3. 脾虚的诊断脾虚表现为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通过望诊舌苔薄白、脉象偏弱等表现来判断为脾虚。

风寒和风热的详细区分方法

风寒和风热的详细区分方法

风寒和风热的详细区分方法风寒和风热是中医常见的两种病理状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由于风寒和风热病理状态的症状相似,很容易被混淆。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寒和风热的区分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两种疾病。

一、风寒和风热的定义1. 风寒风寒是指人体受到寒邪和风邪的侵袭,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主要特点是外感寒邪,表现为头痛、身痛、恶寒、发热等。

2. 风热风热是指人体受到热邪和风邪的侵袭,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主要特点是外感风邪和热邪,表现为头痛、身痛、发热、口干舌燥、喉咙痛等。

二、风寒和风热的区别1. 症状区别(1) 风寒的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且多伴有流清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2) 风热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口干舌燥、喉咙痛等,且多伴有口腔溃疡、皮肤发红等症状。

2. 舌苔区别(1) 风寒舌苔白,脉象浮紧。

(2) 风热舌苔黄,脉象浮数。

3. 治疗区别(1) 风寒治疗以发汗为主,如吃姜汤、桂枝汤等中药。

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 风热治疗以清凉解毒为主,如吃银花清感颗粒、板蓝根颗粒等中药。

同时也要注意口腔卫生,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

三、如何预防风寒和风热1. 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5.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总之,风寒和风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疾病。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两种疾病的区别和预防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才能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

风热与风寒最简单区分

风热与风寒最简单区分

风热与风寒最简单区分一、什么是风热和风寒在中医理论中,风热和风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外邪。

外邪是指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如寒冷、热量和湿气等,通过人体的经络侵入到体内,导致身体发生病变。

风热是其中一种外邪类型,其特点是热象较显著,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发痒、咽喉红肿等。

风寒则是另一种外邪类型,其特点是寒象较明显,主要症状包括寒冷、打喷嚏、鼻塞、头痛等。

二、风热与风寒的体征区别虽然风热和风寒都是由外邪引起的,但它们在表现上有明显的区别,可以根据体征进行简单区分。

1.发热程度不同:风热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到39度以上;而风寒则表现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

2.咳嗽性质不同:风热引起的咳嗽多为干咳,咳嗽时喉咙发痒;而风寒引起的咳嗽则多为有痰咳嗽,咳出的痰一般较稀薄。

3.喉咙红肿情况不同:风热引起的喉咙红肿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咽痛;而风寒引起的喉咙红肿较轻,一般不伴有咽痛。

4.寒热感觉不同:风热患者常感到身体发热,但不喜欢盖被子;而风寒患者则感到寒冷,喜欢盖被子来取暖。

三、饮食调理的区别饮食是中医调理的重要方面,对于风热和风寒的患者,饮食调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风热饮食调理:对于风热患者,应以清热解毒的食物为主,如绿豆、黄瓜、草莓、柠檬等,可以帮助清热解毒。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风寒饮食调理:对于风寒患者,应以温补暖身的食物为主,如姜、辣椒、羊肉、姜汤等,可以帮助驱寒温经。

同时,要避免食用凉性食物,如西瓜、苦瓜等,以免引起身体寒冷的感觉。

四、草药治疗的区别除了饮食调理,中医草药也可以用于治疗风热和风寒。

1.风热草药治疗:常用的风热草药包括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这些草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2.风寒草药治疗:常用的风寒草药包括荆芥、薄荷、桂枝等,这些草药有温补散寒的作用,可以帮助驱寒温经,改善寒冷症状。

五、总结风热和风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外邪,虽然表现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通过仔细观察体征和症状,以及对饮食和草药治疗的区别,我们可以较为简单地区分风热和风寒。

与风寒最简单区分

与风寒最简单区分

与风寒最简单区分摘要:1.风寒的定义和特征2.风寒与风热的区别3.风寒的诊断和治疗4.预防风寒的方法正文:一、风寒的定义和特征风寒,是中医学上常见的一种外感病邪。

它是由寒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喉痛、头痛、四肢关节酸痛等症状。

二、风寒与风热的区别1.发热程度:风寒的发热程度通常较低,患者自觉身体发冷,不易出汗;而风热的发热程度较高,患者自觉身体发热,容易出汗。

2.口渴程度:风寒患者口渴程度较轻,甚至有时会有口淡无味的感觉;而风热患者口渴程度较重,喜欢喝水或饮料。

3.头痛部位:风寒头痛多集中于头颈部,头痛程度较轻;而风热头痛多集中于头面部,头痛程度较重。

4.鼻涕性质:风寒患者的鼻涕多为清稀水样;而风热患者的鼻涕多为黄稠。

5.喉咙症状:风寒患者的喉咙痒痛症状较轻,多伴有咳嗽;而风热患者的喉咙症状较重,嗓子红肿疼痛,咳嗽症状也较重。

三、风寒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喉痛、头痛、四肢关节酸痛等,结合脉象、舌象等方法进行诊断。

2.治疗:中医治疗风寒主要采用解表、祛寒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葛根、桂枝、生姜、大枣等。

另外,针灸、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也可以用于治疗风寒。

四、预防风寒的方法1.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是预防风寒的重要方法。

2.注意保暖: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要注意添加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以防寒邪侵袭。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合理,避免过量食用寒凉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怎样辨别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中医:怎样辨别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如果鼻塞不流涕,
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下面说说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

同样反过来,风
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
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医将常见的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其实很多朋友都分不清什么是风寒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我到药店,很奇怪地竟然没有找到合适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

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下面我将抄录桂枝汤的组方,有心的朋友可以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红枣6枚
很简单的一条方,不过两三元钱。

师父说过,学懂了桂枝汤,就学会了如何开方治病,真值得好好研究。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

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
随便使用止泻药。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身热、口渴、心烦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

方法很多,喝点凉茶;吃些清热解毒药板蓝根等。

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等。

也可以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之类的。

阳明经症的代表方剂是白虎汤,不过我不主张大家随便用,属于猛药之一,这里也不抄录了。

最后澄清几点朋友们可能会搞混的概念。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

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 喉咙痛并不是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关键,风寒感冒很多时也会引致喉咙痛的。

* 同样的,咳嗽和流涕还有发高烧也不能作为这两种感冒的区分。

* 不要同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这是两种是不同的治
疗体系,开了抗生素了,就没必要再喝姜糖水啦。

为什么?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想办法给身体降温,一个是想办法让身体出汗,几乎是反着干,身体能受得了吗?这既会减低中医效果,也会降低西医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