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2章

合集下载

2024年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2024年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达教授作为我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课件以黄达教授的《金融学》为基础,重点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政策体系及实务操作,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内容。

二、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1.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形式和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如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2.信用与利率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基础,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资金配置、风险分散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4.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买卖证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

5.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货币银行政策体系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稳定物价通常是首要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资产价格传导等。

利率传导是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和储户的储蓄收益,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银行学》课件

《货币银行学》课件

02
货币与金融市场
货币的种类与职能
总结词
货币的种类与职能是货币银行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到货币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现代经济中、电子货币等,每种货币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 付手段等。此外,货币的演变历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方法
要点一
金融监管目标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金融风险扩散 。
要点二
金融监管方法
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外部审计等。
05
货币银行学的发展动态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金融创新不 断涌现,如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新兴业态 ,为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需要进行 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 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 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货币银行学的学科特点
总结词
货币银行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综合了经济学、金融 学、会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研究货币、信用、银行 和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同时,货币银行学也是一门应 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为金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 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此外,货币 银行学还具有实践性特点,它不仅关注理论问题,还关 注实际问题,为解决现实中的金融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 法。
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银行的起源
银行起源于货币兑换和保管业务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金融需求的 增长,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 的金融机构。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

42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 存款结构的变化 其他负债业务
43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 贴现 贷款及其种类 贷款证券化趋向
44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我国的银行贷款与对企业的资金供给 信贷原则 西方商业银行的“6C”原则 证券投资 租赁业务
58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教学要点: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59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MV PT
M d kPY
60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M M1 M 2 L1 (Y ) L2 (r )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通货膨胀对策 无通货膨胀成长和通货紧缩
72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过去我国流行的通货膨胀定义 近年来对通货膨胀的观点
6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单位 价格 流通手段 货币需求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7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贮藏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8
第四节 货币的定义



一般等价物 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货币与财富 货币与法律 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生产关系的体现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



参考书目:
左柏云 李建浔 《货币银行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年8月 夏德仁 李念斋 《货币银行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5月 易纲 吴有昌 《货币银行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1月


1、证券交易的信用控制 2、消费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1、信用分配 2、利率最高限制 3、流动性比率
四、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1、道义劝告 2、金融检查 3、公开宣传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单一目标
稳定币值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2、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率 2、再贴现率 3、公开市场业务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是指中央银行货 币政策从颁布、具体执行到取得预期效果 的时间差,即货币政策的时滞。
三、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其他因素
(一)微观主体的预期 (二)政治利益预期
(三)社会利益预期
四、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一是看效应发挥的时间快慢 二是看发挥效力的大小
第六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1、可控性 2、可测性 3、相关性
二、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1、短期利率 2、基础货币
三、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
1、长期利率 2、货币供应量

12导言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

12导言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
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辞源》1937年版 :
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曰金 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 号、钱庄,曰金融机构。〈通 鉴长篇〉: 公家之费,敷于民 间者,谓之圆融。义于金融为 近。
《辞海》1936年版 :
(monetary circulation)谓资金融通 之形态也,旧称银根。金融市场利 率之升降,与普通市场物价之涨落, 同一原理,俱视供求之关系而定。 即供给少需要多,则利率上腾,此 种形态谓之金融紧迫,亦曰银根短 绌;供给多需要少,则利率下降, 此种形态谓之金融缓慢,亦曰银根 松动。
• 30年代,这一学科在中国相当活 跃;
• 二战后,苏联:《资本主义国家的 货币流通与信用》、《苏联社会主 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1950 年,我国:《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 流通与信用》、《社会主义国家的 货币流通与信用》--《货币信用 学》;
• 20世纪70年代,重新引进西方的 程
教学内容
基本范畴:货币、信用、利率 微观部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 宏观部分:货币创造机制、货币
供求、货币政策
参考书目
• F.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最新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F.S.米什金:The Economics of Money ,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宽口径的 finance 中口径的 finance 窄口径的 finance
宽口径的“金融” 窄口径的“金融”
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
盈余单位
提供便利
(证券市场) 赤字单位
(银行市场)
金融中介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
金 融:
建立在银行制度、证券 制度基础上的,一切与信用 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 借贷等有关的活动的总称。

货币银行学第12、13章27页PPT

货币银行学第12、13章27页PPT

(二)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
✓ 金融相关率指标 • (FIR,FIR=Ft/Wt;其中Ft 为一定时期的
金融活动总量,Wt为该期经济活动的总量。) ✓ 货币化率(麦金农指标M2/GDP ) • 二者关系:前者更全面,也代表金融资产的发
展方向
二、金融发展理论
✓ 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金融与经 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 策主张。
1)基本汇率(basic rate) 套算汇率(cross rate)
2)即期汇率(spot exchange rate) 远期汇率(forward---) (升水与贴水)
3)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4)固定汇率(fixed--)
浮动汇率(floating-); 5)名义汇率(norminal-)与实际汇率(real-)
调节性交易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衡 而进行的交易,也被称为弥补性交易。
➢判断国际收支状态的标准
•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自主性 交易是否平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原因)
➢ 临时性失衡 ➢ 结构性失衡---国内生产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市
场的变化而引起的失衡。 ➢ 货币性失衡---由于价格、成本、汇率、利率
•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发展好则本币升值 • 通货膨胀率:通胀高,则本身贬值 • 利率:短期内利率高则本币资金成本提高,且外资流入,
本币升值;但利率对长期汇率的影响不大 • 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性政策会有财赤和通胀,本币会贬
值; • 国际储备:储备增加,则市场信心强,本币升 • 心理预期和投机:短期内是影响汇率的主要影响 • 外部冲击:战争、政治、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等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 外汇概述 • 汇率概述 • 汇率制度 • 人民币汇率制度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1、足值货币 2、表征货币 3、信用货币 4、电子货币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中国的货币文化灿烂辉煌 中国的货币史有3500多年。 公元前1500年,商代已有铜贝币; 公元前800年,春秋初期已有青铜铸造的布币和刀币; 诗经: 《氓》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一种货币制度
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二)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 含金量。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 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 的等份,如元、角、分。 (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2、使学生掌握主要的信用工具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的商业 信用工具(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的区别和不同的银行信用工 具(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和支票)的区别,进而理解商业信用 和银行信用的地位: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3、阐明利息的本质。重点讲述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利 率变动的渠道和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通常用 贱金属铸造。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 ,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辅币只具有有限法 偿力。 (四)发行保证制度

第12章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

第12章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影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达到货币政策最 终目标的过程。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影响 到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或减少,并引起利率r的下降或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特点
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中 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等)自由议价,其交易量 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 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 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 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M↑→Ps↑→V↑→D↓→C↑→Y↑ 式中:V代表金融资产的价值;C代表耐用消费
品支出;D代表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其他符号含 义同前。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恒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不是 凯恩斯提出的三种需求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由于“恒 久性收入”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稳定的,对 利率变动就不敏感,所以货币供应量对总收入影响很 大。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2)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存款的种类
影响不一致,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 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竞争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46 家,初步形成了 国有控股(集团)公司、 股份制公司、政策性公司、专业性公司、 外资保险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 制成分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 格局。
(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1.按照产、寿险分业经营的原则对混 业经营的保险公司进行规范和改组。 2.按照银行、保险、证券分开经营、 分别监管的原则,成立了独立的政府保险 监管部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3.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保险 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三)保险市场的供求均衡 保险市场的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费率水平下, 保险供给恰好等于保险需求的状态,即保险供给 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如下图中点E所示。 P
E
0 Q
保险市场供求均衡包括供求的总量均衡与结 构均衡两个方面,并且均衡是相对的。
三、保险市场中的竞争规律 1.通过竞争规律,保险市场中将形成一套优 胜劣汰机制,使保险资源的单位效益达到最大化。 2.一般商品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在保险市场 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在保险市场上,由于交易 的对象与风险直接相关联,使得保险商品的费率 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供求力量的对比;相反,风 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等风险因素才是决定费 率的主要因素,供求仅仅是费率形成的一个次要 因素。因此,一般商品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在 保险市场上必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五、保险市场的分类 1.按保险承保的标的划分,保险市场可以分为财产 保险市场和人身保险市场。 在财产保险市场上,保险人承保的标的是各种财产及 其相关利益。 在人身保险市场上,保险人承保的标的是人的生命和 身体健康。 2. 按照保险活动范围来划分,保险市场可分为国内 保险市场和国际保险市场。 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和本国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国内的其他因素,如国家对保险业实施的宏观政策、地理 环境、文化传统等也会影响国内保险市场。国内保险市场 可再分为地区性保险市场和全国性保险市场。 国际保险市场是指由于保险人跨国经营保险业务而形 成的市场。目前,保险市场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国际 保险市场可细分为区域性保险市场和全球性保险市场。
四、保险市场的功能 1.合理安排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保 险市场通过保险商品交易合理分散风险,提供经 济补偿,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聚集、调节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保险资金收入和支出之间有一个时间差,保险市 场通过保险交易对资金进行再分配,从而充分发 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3.实现均衡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 保险市场为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供了便利, 使之能够妥善安排生命期间的消费,提升人民生 活的整体水平。 4.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保 险市场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为社会的高新 技术风险提供保障,由此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快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价值规律在保险市场中的作用。价值规 律在流通领域中要求等价交换,即要求价格与价 值相一致。 保险费率即为保险商品的价格,投保人据此 所缴纳的保险费是为换取保险人的保险保障而付 出的代价,无论从个体还是总体的角度都表现为 等价交换。但是,由于保险费率的主要构成部分 即纯费率,是依据过去的、历史的经验测算出来 的未来损失发生的概率,所以,价值规律对于保 险费率的自发调节只能限于凝结在费率中的附加 费率部分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保险商品需求方。保险商品需求方 是指面临特定的风险威胁,期望获得保险 保障,并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消费理念的 经济主体。只有大量需求方的存在,才能 满足风险分散的要求,因此,它们是保险 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3.保险市场中介方。保险市场中介方 是指以第三者身份处理保险合同当事人委 托办理的有关保险业务的媒介人,如保险 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收入水平 提高时,其财富增加,面临的风险增大,同时其 缴费能力增强,将会增加对保险的需求;反之, 对保险的需求将会减少。 (4)相关商品价格。当保险商品价格不变, 而其互补品或替代品的价格变动时,保险需求也 会发生变化。 (5)文化传统。保险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人 们风险意识的影响,而人们的风险意识又是受特 定的文化环境影响和控制的。 (6)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相比,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利益十分明确,而其所面 临的风险不再由国家包揽解决,因而其规避风险 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保险需求将会上升。
货币银行学
第12章 保险市场
第一节 保险市场概述
一、保险市场的概念 1.狭义的保险市场。狭义的保险市场 仅指进行保险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例如 保险交易所。较早的保险市场出现在英国 的保险中心——伦巴第街。 2.广义的保险市场。广义的保险市场 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 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保险市场的交易对 象是保险人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险经济保障。
第三节 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 我国保险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发 展壮大,近年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 1.财产险业务平稳增长 2.人身险业务快速增长 3.保险资金运用总量较快增长 4.保险中介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保险功能逐步发挥 1.发挥经济补偿功能。 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支持对外贸易和投资。 4.辅助社会管理。 5.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
(五)资金运用渠道逐渐拓宽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可运用的主要渠道 包括:银行存款、债券投资(国债、金融 债券、企业债券)、股票投资、证券投资 基金、中央银行票据、银行次级定期债务、 银行次级定期债券。
(六)保险创新持续进行 1.产品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我国目 前利率下调、证券市场日趋规范、投资渠道增多、 消费信贷扩大以及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 和住房制度改革的经济背景,推出了一系列创新 的保险产品。 2.服务创新。在服务内容创新方面,许多保 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提供 险种咨询、保单查核、预约投保、投诉举报等多 方位服务。 3.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网上保险崭 露头角,保险公司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或者与 国内知名大网站合作,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咨 询、投保和理赔服务。
二、保险市场中的供求规律 (一)保险市场需求 1.保险市场需求的含义。保险需求是指在一 定的费率水平上,保险消费者从保险市场上愿意 并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 2.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 (1)风险因素。风险程度越大,保险需求越 强烈。 (2)保险费率。保险费率作为保险商品的价 格会使保险需求与其呈反方向变动:费率上升会 带来保险需求的减少,费率下降会导致保险需求 的增加。
第二节 保险市场机制
保险市场机制是指将市场机制应用于保险经济活动所 形成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及竞争规律之间相互制约、相 互作用的关系。 一、保险市场中的价值规律 1.保险费率的构成。保险费率又称为保险价格,是 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通常以每百元或每千元的保险 金额应缴的保险费来表示。 保险费率一般由纯费率与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1) 纯费率又称净费率,它是用来支付赔款或保险金的费率, 其计算依据因险种的不同而不同。财产保险纯费率的计算 依据是损失概率,人寿保险纯费率计算的依据是利率和生 命表。(2)附加费率是附加保费与保险金额的比率。附 加保险费主要用于保险业务的各项营业支出,其中包括营 业税、代理手续费、企业管理费、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固 定资产折旧等费用。
(七)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 我国保险业进入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保险 法》。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框架下,保监 会制定了28个保险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 件,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二)保险市场的客体 保险市场的客体是指保险市场上供求双方具 体交易的对象,即保险商品。 保险商品实质上是保险人提供的保险经济保 障。作为一种劳务商品,它具有抽象性。只有在 约定风险发生或约定期限届满时,保险商品才会 发挥其经济补偿或给付作用。 (三)保险市场的交易价格 保险市场交易价格即保险费率,它是调节保 险市场活动的经济杠杆。 保险费率是一个受制于风险损失概率及需求 主体预期效用的变量,其确定难度较高。
3.按照保险交易的层次来划分,保险市场可分为原 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 在原保险市场上,投保人与保险人直接签订保险合同, 当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直接对 被保险方承担赔偿责任。 在再保险市场上,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 过签订再保险合同把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 行转移,从而达到再次分散风险的目的。 4.按保险实施的方式划分,保险市场可分为自愿保 险市场和强制保险市场。 在自愿保险市场上,保险关系由保险当事人自主决定, 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保险合同,确定权利义务 关系。 在强制保险市场上,法定保险的保险关系不是产生于 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自由选择行为,而是产生于国家或政 府的法律效力,国家或政府以法律、法令或条例规定特定 对象必须投保某一险种。
(二)保险市场供给 1.保险市场供给的含义 保险供给是指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上,保险市 场上保险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保险商品的数量。 2.影响保险供给的主要因素 保险需求是制约保险供给的基本因素。在存 在保险需求的前提下,保险市场供给还受到以下 主要因素的影响: (1)保险费率。保险供给与保险费率呈正相 关关系。 (2)偿付能力。偿付能力是指保险机构履行 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也是保险机构资金力量 与自身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比较。 (3)保险技术。保险技术的高低影响了保险 供给。
二、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保险市场的主体 保险市场主体是指保险市场交易活动 的参与者,包括保险商品的供给方和需求 方以及保险市场的中介方。 1.保险商品供给方。保险商品供给方 是指在保险市场上提供各类保险商品,承 担、分散和转移他人风险的各类保险人。 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我国保险人 只能是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股份有 限公司。
中国现行法律中有4部法律规定了具体的强制保险制 度,一是《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8条规定了强制油污染民 事责任保险;二是《煤炭法》第44条规定了强制井下职工 意外伤害保险;三是《建筑法》第48条规定了强制危险作 业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四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 定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即现在的机动车交通事 故责任强制保险。另外,正在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也规定了船舶强制保险。 中国现行行政法规中有4部法规规定了强制保险制度, 一是《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67条规定了强制船舶污 染损害责任、沉船打捞责任保险;二是《旅行社管理条例》 第21条规定了强制旅客旅游意外保险;三是《海洋石油勘 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9条规定了强制污染损害责 任保险;四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 的交强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