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3)

(一)童年时期经历 (3)

(二)医学学习和心理学研究阶段 (3)

(三)学术理论奠基时期 (3)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4)

(一)心理结构 (4)

(二)人格结构 (5)

三、人格的自我适应——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5)

(一)焦虑 (5)

(二)自我防御机制 (6)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8)

(一)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8)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 (8)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一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大量学者都对其学说做了大量研究。按弗洛伊德的看法,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即无意识, 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 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任务,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 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 处于心理深层。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主要人格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帮助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观

引言

对于“我”的认识,弗洛伊德先生的探索则具有历史性的开端意义。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潜藏于人格的最底层,储藏着生物性的原始驱力,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而超我则储藏着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是一种与社会化相关的理想自我。可见本我与超我之间几乎是处于人格结构的两个极端,二者之间的冲突常常会导致各种心理冲突甚至是人格障碍。

从现在的研究看,弗洛伊德的科学性和缺陷性同在。弗洛伊德提出的知觉意识,就是个体信息中枢接受电位信息输入,一方面建立点状记忆,一方面引起相关记忆产生兴奋状态的过程;前意识就是记忆的兴奋准备态;潜意识就是记忆处于的静寂态。

由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个体自身的不断信息化,人类自身的信息化对于性本能的作用具有物质性的规范、引导和制约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信息化对于性本能的规范、引导和制约作用,表现为人类理性对感性的反作用。也就是说,个体性本能产生的电位信息运动的动力,在个体高度信息化以后,深刻地受到个体内在理性信息的影响和作用。而且,由于个体内在理性信息对其它信息的涵盖性的综合联系,在正常情况下,个体的信息外化行为最终都决定于个体理性信息的作用。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首先让我们都弗洛伊德有个了解,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他的学说。

(一)童年时期的经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莱堡(Frieberg)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雅各布是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但资本微薄的犹太商人,他虽然经商,但为人诚实、单纯。所有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个妻子,当时才21岁,他是同母所生8个兄弟姐妹中之长兄,而他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他4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当弗洛伊德9岁的时候,由于具备了过人的智力,加上平时的努力自修,以优异的成绩比入学年龄提前1年通过了中学入学试,17 岁时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吉姆那森学校。1873 年,弗洛伊德从大学预科毕业前夕,面临着一生职业的抉择。他对成为政治家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均感兴趣,但作为犹太人行医是可供选择的几种职业之一,他在自传中曾说:“毕业之前,在卡尔·布鲁尔教授的课上,听他朗诵歌德那美妙的论自然的散文,遂决定成为一名医科学生。”

(二)医学学习和心理学研究阶段

1873 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曾做过布伦塔诺和布吕克的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花了大量的时间。1881 年3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本打算进大学从事神经医学的深入研究,但因犹太人背景而未能如愿,便在艾内斯特?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后在布吕克的建议下离开生理实验室,1882年7月进入维也纳全科医院工作,先任外科医生,后任内科实习医生。1885年春天,弗洛伊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1885年8月,在布吕克教授推荐下获得一笔为数可观的留学奖学金,前往巴黎在沙可门下学习催眠,并在沙尔彼得里哀尔医院实习,1886年2月返回维也纳。1882年,弗洛伊德与马莎?伯莱斯订了婚,1886年春,他结婚前不久,由于经济原因他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

(三)学术理论奠基时期

1895年,弗洛伊德将自己与布洛伊尔共同研究歇斯底里病症的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

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他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这导致1900 年《梦的解释》一书的出版,该书现在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然而,这本书也遭到大量批评。在其一生余下的时间里,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的最后半小时被用于自我分析。随着《梦的解释》一书的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在弗洛伊德周围聚集着一批年轻的学者,成立了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1902 年发展成立心理分析学会,当时参加的人后来都变成了杰出的分析学家,包括 A.阿德勒、兰克、费登、和 C.荣格。弗洛伊德将荣格视为自己的继承者,然而,此时精神分析小组内部出现了裂痕,主要原因是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等人均因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合而逐渐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论和风格,而这一事实又不为弗洛伊德所理解。于是,原先的精神分析小组因冲突而瓦解。1904 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这本书对于决定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因为书中所揭示的许多看似偶然、毫无意义的行为,以及许多简单地归结为“自由意志”的举动,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愿望所驱使的。1905 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一本篇幅较长,称之为《多拉的分析》,弗洛伊德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如何用梦的解释去揭示并治疗精神神经症的种种症状;另一本是《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他在这本书中透彻的研究了无意识动机能够间接表现出来的许多方式。最后一本就是最有争议的《性学三论》,书中表达了关于婴儿期性欲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1913 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释》。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声称他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这些发现为精神分析学奠定了基础。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一)、心理结构

1、人类心理的三种意识

意识 指人心理中能被人觉察和感知的过程与内容。如记忆、态度和观念等。比如,我们能轻易回忆起很多人与事(记忆);我们知道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个人或某件事(态度);我们知道自己有哪些基本的做人原则(观念)。

前意识 指虽然潜隐,但在某种条件下却可以成为意识部分的心理内容,前意识处于心理构成的中间部分。例如通过特别努力的回忆或者别人的提示而记起来的往事。有如通过做梦或者笔误、口误等所显露出来的自己在清醒是不知道或者没有想过的一些念头或者愿望。有这样一个个案,一个平时温文尔雅的女孩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变成了一个非常暴躁的人,和别人大吵大闹,醒来后她又惊又怕,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在梦里变得那么凶。她被自己在梦里的那些表现吓住了,她生怕自己就是梦里那样的人。经过分析后她发现,之所以会做这样的梦,与近来对宿舍某同学的不满有很大关系。平时清醒时,她对同学的不满被压抑住了,而在梦中,她被压抑的不满以吵架这种极端的方式得到了释放。

无意识:即潜意识,指意识中深藏不漏的潜隐部分,它在意识的最深处。它包括各种先天本能和被意识(各种社会规则和观念)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一些由创伤事件造成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无意识中包含着人类所有行为的驱动力,并且它是我们无法看见和控制的某种精神力量的储藏所。因此,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研究的焦点。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个体对自己的无意识是一无所知的,一个人只有在精神分析的帮助下才能发现自己的无意识。

举例说,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士,在遇到一些挫折后突然变得特别怕上高处,每逢到了高层建筑上,他就担心自己会掉下去。他的意识部分知道这是荒唐的,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要这样想,而且每次都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一身冷汗。如果用弗洛伊德的学说来分析这个个案,那么,这位男士的无意识部分正被巨大的焦虑所折磨,事业上的挫折让他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他无意识中非常害怕自己的事业有什么闪失,但是这种害怕被他的男性自尊和自制压抑的很深,于是,便以这种看起来很荒谬的方式表现出了。如果没有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他是很难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真实担忧的。

2、三种意识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犹如冰山一样,意识是露在水面上的那个小山尖,前意识只是水面下的一小部分,而无意识则是水下冰山的巨大主体。三种意识之间包车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意识有可能下降到前意识甚至无意识之中,如一个中国孩子想要痛快玩的意识往往会在大人的压制下降到意识的深处甚至无意识部分,以至于当他长大成人后有条件玩时,却丧失了玩

的愿望。无意识也有可能在一些特殊事件的刺激下或者心理分析的帮助下上升到前意识甚至意识部分。例如,前述那位男士可以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了解自己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并通过采用建设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以从根本上消除焦虑。

弗洛伊德有关无意识的学说对人类的自我认识和把握有着重要意义。在我们不了解无意识之前,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完全有意识的,以为自己在与环境无关的问题上都是自己的主宰。但是事实上,我们一直被无意识左右甚至控制而不自知,而认识无意识才真正是我们可以把握自身甚至命运的起点。即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也一样,过去我们总以为环境的力量非常强大,但事实是,如果没有我们无意识的配合,环境能够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人可以如凤凰涅槃般再生,有的人却永远的消沉下去一样。

(二)人格结构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结构由三部分构成。

1、本我。本我又称伊底或伊特。自我指人格中原始的非理性的冲动或本能,如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或者说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与“生存本能”相关的情感有:爱、渴望、嫉妒、痛苦和悲哀等;与“死亡本能”相关的情感有:恨、暴怒、愤怒和攻击冲动等。本我代表着不肯驯服的激情,弗洛伊德喻之为一大锅沸腾的水。本我没有价值、善恶与道德观,它信奉享乐原则。生活中,凡是那些特别容易冲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那些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与别人发生很大冲突的人;那些不知道顾及别人感受的人等,通常都是本我较强的人。

2、自我。自我是指人格中理智而又现实的部分,它产生于本我,借助压抑和抵抗与本我的一部分脱节,所以它只是部分处于意识,其余的则处于前意识或潜意识中。生活中那些能以建设性方式处理问题的人;那些注意调节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间关系的人;那些能与他人友好合作的人;那些能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的人;那些能保持持续成长的人,通常都是有较强自我的人。

3、超我。超我是人格中的良知部分,它超越生存需要,渴望追求完美。超我是一个人在父母、老师等社会影响下形成的。父母、老师以自己的超我为模型教育儿童,使之逐渐积累起好坏善恶的观,因此,超我中包含着民族的传统,基本道德观甚至古代的风尚及思想。生活中那些完美主义者,那些喜欢苛求自己和

他人的人通常有比一般人强大的超我。

三、自我的适应——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一)焦虑

焦虑是指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通常是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焦急等众多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其表现形式有因感到不明原因的、无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等精神性焦虑,还有表现出肌肉紧张、出汗、心悸、呼吸急促等的躯体焦虑。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个体焦虑心理源于儿童早期经历的内心冲突与防御。

1、创伤性事件的重复与强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危险情境可导致其焦虑心理的产生。在发展早期,儿童控制和释放能量的心理功能相对较弱,最容易产生创伤感。伴随创伤感出现的心理体验就是焦虑。特别在幼儿时期,当母亲离开时,幼儿就会产生创伤体验,因为他们各种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母亲。随着幼儿的成长及各种心理功能的完善,特别是感知、记忆功能的完善,幼儿逐渐把母亲的离开识别为一种创伤感出现的前奏或信号。父母的爱是儿童本能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丧失父母的爱与关怀意味着本能需要将无法获得满足。在现代一些家庭中,儿童的父母由于特殊原因如工作特别忙而无暇顾及家庭,未能使他们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发展。如果父母特别是母亲常以简单、粗暴甚至冷漠的做法对待儿童,这更易给儿童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导致其内心不断体验失去母爱的创伤情境,从而形成焦虑心理。

2、内心冲突的潜意识压抑。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存在潜意识,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影响着人的意识和行为,并且成为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潜意识是个体不能知觉的精神活动,它由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构成。这部分欲望由于得不到社会通行的标准的认同,只好压抑到潜意识中。它们虽不能被个体本人意识到,但却并未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继续活动,力图渗透到意识中以获得满足。这个过程中的潜意识会遇到意识强烈的抗拒,但潜意识并不因意识的压抑而屈服,它们之间不断的活动构成了潜意识的冲突,冲突的结果就引发了焦虑。随着儿童的成长,超我逐渐形成后,本能的获取爱的冲动和对父母的反抗引起自卑与自责,此种内疚成为儿童的“超我焦虑”。“本我”欲望要求和“超我”控制之间的潜意识矛盾冲突导致的焦虑,反过来使得儿童的

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发生作用,以此达到保持心理的平稳与安宁的目的。

(二)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即是指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维持平衡的心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否认——为保护自我拒绝承认不愉快的现实。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突发的灾难性事件之后,如心爱的人身亡却相信其还活着,或者被医生告知自己身患绝症却坚持是误诊等等。否认可以说是一种对于痛苦的逃避,对个体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可以对我们接受现实起到一定缓冲。

2、置换——将敌意等强烈的情感从最初唤起情绪的目标转移到较少危险的另一目标,以减轻心理负担取得心理安宁。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来自本我的愤怒发泄与超我的道德约束产生矛盾,于是转而踢倒身边的板凳。置换可能是在意识状态下发生,也有可能是无意识的。在心理治疗中,其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

3、幻想——用想象的方式满足受挫的欲望(常见形式如白日梦)。可认为是对本我在现实情景中的一种补偿。

4、认同——通过把自我与他人或制度等同,以增加自我价值感,常常是虚幻的表达。一般表现在将他人的长处归为己有,作为自身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除焦虑以达到适应。常见的形式如高官显贵的子女长以父辈之尊为己尊,以此抬高身价,避免尴尬场面,或者个体在面临困难时以某著名英雄为楷模,以此激励自己,或者对某些上级制度或社会规范予以肯定并执行等。

5、分离——将情感与伤害性的情景分开,或把相互矛盾的态度分离为有逻辑关系的不同成分(同时又持有相互冲突的态度,但它们从未被同时想起,或从未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也称为分隔。

6、投射——把对困难的抱怨归于他人,或把自己不被允许的欲望归于他人。

7、合理化——试图证明一个人的行为是合理的、公正的,以证明自我和他人的价值感。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另一种是甜柠檬心理,即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

8、反向形成——通过认同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类型,把它们作为屏障,以防止危险欲望的表达。如一个有强烈性冲动压抑的人很可能会积极参与到禁止淫秽读

物或音像制品的活动中。

9、退行——退回到以前的发展水平,包括更幼稚的反应以及较低水平的愿望。一般在个体的应激过程中较为常见。

10、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即将痛苦或危险的想法排除在意识之外使不被觉知。经压抑之后的观念和情感多被储藏于无意识当中,一般很难进行随意的回忆,但其却会在一定情景下以其它伪装的形式释放出来。如对痛苦时间或创伤性体验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一种。

11、升华——将受挫的性欲望以社会文化认可的非性活动来满足。

这种机制可以把不被社会所认可的性欲与攻击性冲动的能量来源力比多(libido)转向更高级,社会所接纳和赞许的目标或渠道。这是一种最具有积极和建设性意义的防御机制,也是对本我与超我之间冲突进行平衡的正向体现。

三、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一)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弗洛伊德从典型的神经症个案入手进行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神经症的病因学,而且还逐渐发现,心理病人与心理正常的人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详尽的阐述到健康人在精神生活中存在形成梦或症状的因素,健康人也存在压抑,他们的无意识之中也储存着被压抑的冲动,他们冲动中的力比多也有一部分不受自我的支配,而且他们也有一些琐碎而不重要的症结。

总之,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不存在万丈深渊,相反,它们是一个连续谱,健康人蕴藏着不健康的因子,而病人也包含着健康的素质,健康人若自处不当会变成不健康者,而病人只要能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与问题就能重新拥有健康。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

1.心理健康的人正视并且接纳自己。指能正视自己的本我或者说本能愿望和冲动,不是压抑它们而是不带偏见地看待它们,尽可能用理性的眼光或说意识去看待无意识中被压抑的东西,然后以社会和个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妥善地表达并满足内心的愿望。换言之,就是把原先用于压抑自己的能量进行重新分配,学习不再与自己为敌。这是弗洛伊德用其一生的时间所做研究而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不能正视甚至是害怕看到自己的内

心,他们常常会被自己内心深处冒出的一些所谓的恶念所吓住。因为他们的超我把恶念与恶行等同了起来,他们不知道,其实人人都有恶念--一些会妨碍社会整体发展因而被社会所约束的想法和念头,如想要任性妄为,想要为所欲为等等。但是,一个人被社会评判为好人还是坏人,却并不以其内在的念头为标准,因为内在的念头是看不见的,人们在评判人时是根据其外显的念头亦即行为的。所以,一个人,不论他有什么样的不好的念头,只要他能约束自己不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就不会被人们看成是坏人。另一方面,如果他不仅能约束自己的恶念而且还能尽可能地去做有利于他人的好事,那么,他就会被看成好人。说到底,好人不是没有恶念,而是较少恶行;而坏人不是没有善念,只是缺乏善行。既然很多人是因为不能正视自己的内心而出现心理问题,那么,正视自己自然就是我们走向心理健康的第一步了,这就是弗洛伊德学说给我们的第一个提示。然而,这还不够,人还要学会接纳自己,用弗洛伊德的话 说就是:“人们的禀赋各异,承受、应付文化要求的能力,各有其不同的限度。苛求于己,超过其本性所能承担,则将为神经症所苦。如果他们多容忍些自己的‘不完美’,日子就会好过得多了。”

2、心理健康的人是会爱的人。弗洛伊德在其研究中发现,人原本受性力驱使,只想获得一己的满足,但是这就使其面临两种困境:一是使他陷入对所爱对象的依赖中而使自己变得脆弱;二是如果他只顾自己的满足,那么社会或者说文明就会终止对他的保护,他的处境就会变得很不安全。为了使自己避免被社会排除在外,一个人就需要扩展自己的爱,需要为一己的性力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出口。而把自己融入到他人中、一个集体中,是一个人建设性转移自身性力的途径之一。

很显然,弗洛伊德此处所指的爱是广义的,包括自爱、两性爱以及对集体中他人的爱。由于人是社会的人,有很多需要和愿望是要在与他人的合作与共享中才能获得满足的,因此,在爱自己之外,转移一部分能量去爱他人,不仅可以释放自身的能量,而且可以与人建立起持久而巩固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一个只知道满足自身愿望的人,其发展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因为他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所作所为迟早会受到环境的强力制约。所以,因为爱自己而爱他人,在爱他人中爱自己;把小爱扩展为大爱,让大爱惠及小爱;这是一个人释放力比多的又一个极富建设性的方式。

3、心理健康的人热爱工作。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欲望中发现,性力的能量

实在太大,因此,还需要更多的方式去加以疏导,否则,社会约束所造成的个体的痛苦仍有一部分无法解决。如弗洛伊德所说 :“防止痛苦的另一种技巧是通过使用我们的心理装置所容许的力比多移置,用这种方法使其功能极大地增加了灵活性。在这里它的任务是,以这种方式使本能的目的改变方向,是它们不受外界阻挠。本能的升华作用对完成此任务助了一臂之力。如果一个人能充分提高他从心理的和智力的工作资源中获得快乐的能力时,他的收获就是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命运对他几乎无能为力。”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从工作中获得快乐,那么,他受命运摆布的可能就会变小,因为他可以通过内部的精神过程寻求满足,从而使自己独立于外部世界。通过对工作的享受,我们不仅可以转移一部分能量而且还可以体验幸福感,而后者正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弗洛伊德的处方旨在帮助人们解决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说道解决问题,其实,人人每天都在解决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区别在于:有的人是采用破坏性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是以会使自己陷入更大困境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则采用的是建设性方式,也就是会使自己进入良性循环的方式解决问题。

注释

[1] 参见杨眉编著.健康人格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2-33.

[2] 参见杨眉编著.健康人格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3-34.

[3] 弗洛伊德著.1905,林克明译,爱情心理学173,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 弗洛伊德著,1930,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5卷p230,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著.1915,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弗洛伊德著.1900,林克明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3] 高宣扬著.弗洛伊德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 弗洛伊德著.1930,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德(5).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5] 弗洛伊德著.1921,林尘、陈伟奇、张焕民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译.北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 杨眉著.与焦虑同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7] 弗洛伊德著.1905,林春明译.爱情心理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8] 弗洛伊德(Freud,S.)著;孙恺祥译.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

[9]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0] 林传鼎等编著.心理学词典.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86

[11] 弗洛伊德著.1910,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1]参见杨眉编著.《健康人格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2~33.

[2]参见杨眉编著.《健康人格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3~34.

[3]弗洛伊德著.1905,林克明译:《爱情心理学》173,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弗洛伊德著,1930,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5卷p230,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浅谈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浅谈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是啊!通过媒体等一系列的报道中,我们也确实看到“某某”学生因学习不好或什么原因心理压力过重而离家出走或自杀的报道也不少;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塑造,对于他们成长和成才都有积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的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刻意按排艰苦的环境,(比如,在海南省第二届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吴艳红老师按排的教材——“抗洪抢险”游戏中播放着雷雨交加的音乐,让学生背着沙袋过小坝接力堵住河流的那一幕和在游戏中学生们的那股奋勇直前的劲和不怕脏、苦的精神让我至今难忘,通过这个游戏不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营造的紧张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我们也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治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让学生感受到“学会了”的愉快,“提高了”的欣慰,“成功了”的喜悦,“增长了”的兴奋,“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锻炼,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灵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二、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在体育中,“集体”是教师教学,学生练习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由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在活动中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平凡接触、合作,学生对集体间的竟争和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 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 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 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 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儿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儿方面对弗洛伊德 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山意识、询意识和潜意识 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 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 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 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 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 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 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 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 称:“精神 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 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教学内容

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机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一)口腔—感觉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时间约从出生到1岁。此阶段婴儿愉快的感觉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动是吮乳。母亲是满足婴儿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婴儿的快乐、健康和满足均来自母亲,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赖母亲。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母亲的育儿态度是受社会影响的,如果社会贬低育儿者的地位,则母亲可能抱怨自己承担的角色,对孩子采取消极的态度。如果社会赞赏母亲的地位,其结果则恰好相反,导致对孩子积极的态度。因此,在发展的第一阶段里,同母亲的互动产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社会经验。 在艾里克森看来,若母亲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则婴儿会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的表现是,当母亲从婴儿的视线中消失时,婴儿并没有过度的焦虑,即显得平静,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因为婴儿有一种内部信念,相信母亲会返回来照顾和哺育他。艾里克森认为这种内部信念的获得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同一性的基础,它培养了婴儿对他人的信任感,使婴儿感受他人是可靠的。这种人际关系的经验给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若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是消极的、拒绝的,则婴儿可能产生基本不信任感,使婴儿体验到挫折和烦恼、恐惧和怀疑,每当母亲离开时,他就会烦躁不安,深怕被剥夺受哺育的权力,这种恐惧和怀疑将持续存在,影响到以后的发展过程。 艾里克森认为最优的危机解决方式应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其中积极的方式所占比例高于消极的方式,在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如此,婴儿既应形成信任感也应形成不信任感。而信任感应大于不信任感。因为在社会交往中,信任他人是交往的必要基础,但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决不应是时时事事都相信他人的人。那样的相信是轻信,那样的人是天真、易受骗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为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利益,一定的怀疑是必要的,它可使人免受居心叵测者的伤害。 依照艾里克森的观点,危机的积极解决导致人格的一种积极品质的形成。这里所谓积极的品质是指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加强自我的东西。在第一个发展阶段里,假如婴儿具有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则形成“希望”的积极品质。一个具有希望品质的人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来源:发布时间:2009-08-20 查看次数:2236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发展阶段问题,他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故其人格发展理论也称为性心理期发展论(psychosexu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力比多的发展过程 性本能(sexual instinct)是与个体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一类本能;它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保持种族的延续。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机体看做是一个能量系统,认为这个能量系统中,除了以肉体的生理形式表现的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以外,还有在心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并把性本能视为心理能的原动力。他把性本能看做是按照快乐原则驱使人去活动及至创造的一种潜在因素。 性本能的活动既包括性行为本身,也包括许多追求快乐的行为及情感活动,这种本能背后的动机性来源,即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或欲力)(libido)。它是促使生命本能去完成目标的能量;它是自然状态的性欲,又是心理的欲望或对性关系的渴求;它是身心

两方面的本能及其能量的表示。弗洛伊德主要的兴趣是在性本能,因此力比多常与性的能量相提并论。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在人出生前就已存在,出生后开始发展。力比多的发展过程,是指力比多能量贯注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在力比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身体部位或区域,成为力比多兴奋与贯注的中心,其紧张可以靠一定的操作活动(如吮吸、抚摸)而得以解除,这样的部位或区域被称为性感区(或动欲区)(erogenous zone)。由于性感区的操作活动可以解除紧张,因而会使人感到满足。 力比多发展的整个过程,即自出生到青春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下面分别介绍这五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对心理与人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1、口腔期口腔期(或口欲期)(oral stage)约从出生到1. 5岁,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其原始性的性力集中在口部;靠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动,获得快感与满足。若口腔期婴儿在吮吸、吞咽等口腔活动中获得满足,长大后会有正面的口腔性格(oral character),如乐观开朗,即口腔性乐观(oral optimism)。反之,若此时期的口腔活动受到过分限制,使婴儿无法由口腔活动获得满足,长大后将会滞留下不良影响,此种不良影响又称口欲滞留(o

浅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塑造健全人格

浅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塑造健全人格 11111028004003 朱燕 一.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它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气质的形成,包括兴奋性强弱、主动或被动、反应速度快慢、活动水平高低、反应强度等。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遗传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例如,人的手指长短是由遗传决定的,手指长为学弹钢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这不能决定将来就一定能成为钢琴家,因为成为钢琴家还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又如,个子矮的人不利于排球场上拦网,但如有较好的弹跳力,又灵活,就能补偿个子矮这一无法改变的先天素质条件而成为出色的拦网手。所以说,先天素质并不等于能力本身。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的反映,人格健全的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积极乐观去改善环境,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高效率地学习,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一致,行为符合社会群体要求。 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

发展心理学作业——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在每一个阶段中,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特点性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自成体系的心理发展理论,最为传统和经典的理论有,心理动力学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行为观点的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等)、认知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演化观点的习性学和现代进化理论(以洛伦兹、廷伯格、鲍比尔等为代表人物)、生态观点的生态系统理论(以布朗芬布伦为代表人物),这些理论的研究,不只是局限于儿童心理发展,随着研究的进展,更加着眼于毕生发展。每一种理论或观点强调了发展的不同方面,而发展现象本身也可同时由多种理论或观点进行考察。 总结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下面,我们把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一、口唇期:从出生~1.5岁左右 这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感兴趣于从吮吸、吐出、咀嚼、吞咽、咬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与满足。口欲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饥饿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前口腔期是指婴儿从出生到满八个月,唇和舌是主要的动欲区。快感主要来自于吮吸和吞咽活动。后口腔期大约是婴儿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力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快感主要来自于吞咽、咀嚼和吞食活动。 这一时期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 如果这个时期口欲的满足不当,这时就会发生滞留现象,又称作口欲滞留,即人虽然继续成长或到了成年,但仍希望得到和早期阶段相同的满足。 二、肛门期:约1~3岁 在这一阶段,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期也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 前期力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来解除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后期力比多以保持粪便来产生性刺激 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父母开始训练子女的排便习惯,儿童在父母的要求下,须学会控制自

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分析

埃里克森人格终生发展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第一阶段这是婴儿期。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课程教案主页 第一节:人格的基本理论 一、人格概述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样子: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笑口常开,等等,这些不同的特征就是不同个体之间人格的差异。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 人格的内涵 心理学所谓的人格,通俗的说就是个性。它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概括起来,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个体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毫无相同之处,人格既不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行为风格等相同的方面,即人格的共同性,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因此,人格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2.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是人格稳定性的体现。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人格的可塑性,也是个体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条件。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正体现了人格可塑性的一面。人格是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3.整体性与统一性 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虽然由多种成分和特质组成,但这些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当一个人的在所思、所言、所行等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是,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人格缺陷,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4.社会性与功能性 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每个人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风格,并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由此才能形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并在不断的适应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成就,甚至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的成败,这就是人格的功能性。(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愈挫愈勇,永往直前,懦弱者则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人格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它受个体生理基础的制约,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分。 气质的这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如言语、知觉、思维的速度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灵活性及心理倾向性和指向性上(如内向、外向等)。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健康的四种可能性关系: ?疾病导致人格变化 ?人格通过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健康; ?人格直接导致疾病 ?人格通过生理变量影响健康 比如说: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存在着偏执、敏感多疑、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等多方面的不良人格特点,导致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心理不健康的特点都是由人格缺陷引起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20世纪40―50年代,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代替并系统地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其突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E. Erikson)。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艾里克森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以区别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性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 (1)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4504772.html, 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作者:李敏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4期 摘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 伊德人格理论中有三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这三重人格结构失调,或者被外界力量所破坏,就会使人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不加以治疗的话,还会损害人格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为此,文章将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三重结构;焦虑;自我防御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仅开始向外太空探索,更是不忘研究自身,讨论人格问题。人格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只有真正认识了自身,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弗洛伊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人格问题,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格理论,正是人格理论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作为社会动物,是如何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的。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 (一)人格结构 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提出过一次修改,一开始他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将人格这一整体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部分。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思想是由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共同构成的。这里的潜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意识,也就是它一直存在着,但是我们自己却对它的存在毫无知觉。弗洛伊德表明,潜意识是人的原始冲动,这些冲动是在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受到本能驱使。意识是人类自身能感觉到的,它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可以压制人类内心的本能和欲望。人们的活动往往表现出来的都是受到人类意识的影响,但其实意识只是人格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才是一个人的精神主体。 后来,弗洛伊德对“二部人格结构”进行了修改,他又重新提出了“三部分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我们熟悉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人格结构,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并不遵循我们所处社会的社会原则,但是它是建立人格的根基。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它会自然地摆脱痛苦,远离痛苦,向着快乐靠近。而自我意识是通过后天学习来的,它受到一个人成长环境和所得教育的影响。超我,是已经被社会规范化的自我,他处于一个人人格修养的顶层,可以完全遵循着道德标准来进行生活。超我指导着自我,限制着本我。人格构成的三部分分别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追求,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生活,而超我则是在追求完美。只有这三种人格协调发展,一直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人格的健康和正常,一旦哪个人格出现了不协调,这个人的精神方面就会出现问题。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理解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xx; 掌握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关系和启示; 重难点突破: 重点:对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解; 难点:三者相互关系的辨析与掌握; 课程设计: 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1)早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个体觉察觉知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前意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 “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 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 2)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早期“意识-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格结构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同层次:

本我:(id)

人格结构最底层,由本能、欲望等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和冲动;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属于无意识层面; 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基本能量单位为力比多,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ego) 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属于意识结构层面;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调节本我,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仆三主” 与本我的关系,“骑士与马”——能量与指引,采用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超我:( super ego) 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内化而来;是社会化的结果,作用是抑制本我、监控自我和追求完善,遵循道德原则;三者关系示意图: “X图”和发展层次图”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 三者各自代表人格的一个方面, 本我——生物本能我快乐 自我——心理社会我——现实 超我---- xx理想我---- 完善 相互交织构成人格整体,能量守恒动态系统 协调一致——健康,敌对冲突——疾病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浅议健康人格的塑造途径 摘要:本文通过心理学经典理论课程的学习后,结合所学知识试着从健康人格的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条件,从描述健康人格的主要立足点出发,提炼出健康人格概念的核心内容,并巩固了所学课程。 关键词:健康人格概念核心内容 一、健康人格的涵义 1.1人格的概念及其发展 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绝大多数人认同“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指的是古罗马演员在演希腊戏剧时所戴的面具。古罗马演员戴的面具(Persona)表明一种角色或者用来给别人看的一种装扮。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人差异;第二部分是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么样行为、怎么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我们认为人格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特征;“人格是一个人的生理、心里和社会行为诸多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人格的形成是离不开社会和文化的,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和特有和自我。”人格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时代性,它是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他包括人的各种心里过程、认知能力、人际关系、行为动机、情绪反应、态度信仰、道德价值、审美情趣等人格构成要素。 人格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认知和社会认知分支。人格理论为什么如此之多?原因在于理论性质的本身容许理论创建人从某一特殊的观点进行思考。理论家在收集资料时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但是理论家决定收集那些资料,以及如何解释这些资料,则是具有个人主观色彩的事。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律,是建立在容许有个人解释的假定基础上。所有的理论都反映了理论创建人的个人背景、童年经验、生活哲学、人际关系等,因为每个观察者依据自己的参照系进行的观察是有个人色彩的,所以随之而来的五花八门的理论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有分歧的理论也不无用处,一种理论的效用取决于它是否能推动研究,解释研究资料和综合已知的观察资料,而不是它的常识价值和其他理论的一致性。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浅谈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3) (一)童年时期经历 (3) (二)医学学习和心理学研究阶段 (3) (三)学术理论奠基时期 (3)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4) (一)心理结构 (4) (二)人格结构 (5) 三、人格的自我适应——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5) (一)焦虑 (5) (二)自我防御机制 (6)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8) (一)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8)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 (8)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一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大量学者都对其学说做了大量研究。按弗洛伊德的看法,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即无意识, 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 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起着“检查员”的任务,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 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 处于心理深层。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主要人格理论出发,进一步探讨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帮助我们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弗洛伊德、心理结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观

青少年人格的培养浅谈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 意义与对策 [摘要]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健时期,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意义对策 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人的灵魂。人格的形成与人自身素质有关,同时受生活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人格是教育的根本。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真正涵。本文拟就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意义与对策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望行家的指教。 一、意义 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特别要注意他们健康向上人格的培养,其意义包括: 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当代中学生受着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他们头脑中烙印不深,他们的人格导向容易发生偏移。加之目前学校用以教

育青少年的容和形式又相当严重地脱离了实际,采用的是那种单向的、说教式的和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会使受教育者形成两重人格和逆反心理,导致了各式各样的人格缺陷。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㈡传统美德延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奋斗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宝贵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培育出来的革命传统,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的当代英模美德教育中学生;用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近现代的民族英雄和当代英雄模人物的光辉形象塑造中学生。用中华美德来加强中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容,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运用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标准来教育、熏中学生,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