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_: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深度优化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9d40e7856a561252d36fcc.png)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摘要】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存在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风险因素,本文就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论述,并作出全文总结。
【关键词】风电项目风险分析管理对策近年来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能源紧缺现状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寻求替代能源是实施能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有极为丰富的风能资源,风力发电也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在我国能源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风电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本文作者在工作实践基础上,就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展开探讨,希望能为风电行业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1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所存在的风险一般而言,风电项目的施工工期较长,通常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如此长的施工工期也增加了风电项目建设的风险因素。
根据项目施工周期的不同,可以将整个风电项目分为投资规划、可行性研究、施工和运行四个阶段,而每个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是不同的。
对风电项目的不同阶段做出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1 投资规划阶段所存在的风险风电项目投资规划阶段所应注意到的问题很多,有资源环境、国家政策和经济因素等。
在整个风电项目施工中,资源环境是最难以评估的风险因素,对风力资源评估不足将影响到项目完工后的盈利水平。
国家政策时有变化,有可能给风电项目建设带来政策风险。
风电项目投资资金数额庞大,项目实施中有可能存在资金准备不足问题,而这也成为风电项目最主要的经济风险。
风电项目施工工期较长,期间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缺乏对自然灾害的足够预期,将形成风电项目施工的自然风险因素。
1.2 可行性研究阶段所存在的风险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需要具备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实现对风电项目成本、资源、财务等诸多方面的探讨。
如果缺乏对风电项目中财务问题的深入研究,很可能出现成本风险和财务风险,而这两种风险是可行性研究阶段最应规避的问题。
除此之外,风电项目建设对资源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当建设场地自然条件无法满足项目设计要求时,就会出现资源环境风险,而这会影响到项目施工进度和后期盈利状况。
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评估及优化
![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评估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e9af93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c.png)
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评估及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的主流趋势。
其中,风能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利用。
然而,与其他形式的能源一样,风能也存在着一定的可靠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评估和优化。
一、风力发电场的基本结构在对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评估和优化进行探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
一般而言,风力发电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风机塔座:是风力发电场重要的支撑结构。
2. 桨叶:是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关键部件。
3. 发电机组:是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部分。
4. 电网接口:是风力发电场的最终输出部分,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接入到电网中。
在风力发电场的实际生产中,各个部件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评估其可靠性时需要对整个风力发电场进行综合分析。
二、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评估1. 风能资源评估在对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之前,首先需要对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这个评估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风能的分布情况、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以及年均风速的大小等。
(2) 风能资源的潜力评估,即根据风力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年均风速等因素进行风电的可行性分析。
2.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评估风力发电场中的风力发电机组是实现风电转换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其可靠性对整个风能发电场的运行结果影响极大。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2) 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其发生概率。
(3) 维护和保养的成本。
3. 整体可靠性评估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评估后,可以对整个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评估依据主要包括:(1) 风电场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整体可靠性、可用性和平均故障时间(MTBF)等。
(2) 经济指标,例如风力发电的生产成本和每度电的标准售价等。
三、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优化对于风力发电场的可靠性评估,只有拥有相应的优化措施才能将可靠性得以提升。
海上风力发电场变压器生命周期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海上风力发电场变压器生命周期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e17fa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f.png)
海上风力发电场变压器生命周期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海上风力发电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选择。
变压器作为海上风力发电场的核心设备之一,在整个发电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海上风力发电场中的变压器进行生命周期评估,并分析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和挑战。
一、生命周期评估1. 背景生命周期评估(LCA)是一种系统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获取到废弃物处理的所有环境影响。
对于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变压器,其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制造、使用和废弃等阶段。
2. 原材料获取变压器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包括铜线、钢材和绝缘材料等。
这些原材料的获取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如采矿活动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3. 制造变压器的制造过程涉及能源消耗和排放,如电力消耗、燃料燃烧等。
同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 使用在发电过程中,变压器起到电能传输和功率调节的作用。
正常使用下,变压器的能效较高,能够将电能传输到陆地电网,并满足用电需求。
然而,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能源损失和维护消耗,这些均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5. 废弃当变压器达到寿命或出现故障时,需要拆除和处理。
废弃过程涉及到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
若处理不当,废弃变压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分析1. 优势(1)可再生能源:海上风力发电依赖于风能,这种能源是可再生的,不会削减自然资源。
(2)低碳排放:相对于传统燃煤发电厂,海上风力发电场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3)空间利用:海上风力发电场占用海域,不占用陆地资源,能够更好地保护陆地生态系统。
2. 挑战(1)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变压器的制造过程消耗大量能源和水资源,同时排放废气和废水。
制造商应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材料获取和废弃物处理:变压器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获取可能涉及采矿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风力发电场综合评估与效益分析
![风力发电场综合评估与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12df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5.png)
风力发电场综合评估与效益分析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正逐渐成为重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然而,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与运营不同于传统的发电方式,其综合评估与效益分析对于投资者、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风力发电场综合评估与效益分析的方法与内容。
综合评估是风力发电场项目评估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风力发电场的技术评估、经济评估和环境评估等多个方面。
首先,技术评估包括风能资源勘测、风机选择与布局等内容。
通过对风能资源的详细勘测,可以确定风力发电场的潜在发展能力以及风机的容量和数量。
在风机选择与布局方面,需要考虑风机的类型、尺寸和高度,以及风场的布局和间距等因素,以获得最佳的发电效益。
其次,经济评估是评估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的关键步骤。
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风力发电的建设和运维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投资者需要进行详尽的经济分析,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的计算。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价、补贴政策和金融支持等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
通过经济评估,可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并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环境评估是风力发电场项目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形式,具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潜力。
然而,风力发电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存在对环境的一定影响,如对鸟类和蝙蝠的生态影响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土地占用等。
因此,环境评估需要考虑风力发电场建设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风力发电场的效益分析是对其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首先,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直接收益主要来自于风力发电的电量销售和电价补贴。
间接收益则包括税收贡献、就业机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等。
其次,环境效益主要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潜力,以及对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社会效益方面,风力发电场可以改善当地社区的能源供应稳定性,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优化
![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1af3a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6.png)
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优化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优化对于项目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并提出优化策略,以帮助项目经理在实施风电项目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引言: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于发电领域。
然而,风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包括高投资成本、技术风险、并网环节问题等。
在这些挑战下,进行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优化能够帮助项目经理降低项目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并促进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1. 前期投资成本分析:风电项目的前期投资包括土地购置、风机采购、电网接入等。
在进行前期投资时,项目经理需要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土地成本、设备采购成本等因素,并通过灵活的财务模型进行优化。
2. 建设阶段成本分析:建设阶段成本分析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费用、施工管理费用、监理费用等。
项目经理应综合考虑施工资源、管理人员、监督机构等各个方面的成本,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控制成本。
3. 运营阶段成本分析:运营阶段成本分析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费用、运维人员费用、电网接入费用等。
项目经理应制定运维计划,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与维护,以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运营成本。
4. 退役阶段成本分析:退役阶段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拆除工程费用、土地恢复费用等。
项目经理应在项目实施之初就考虑到退役阶段的成本,并制定相应的资金储备计划,以确保项目退役时能够及时、安全地完成。
二、风电项目生命周期成本优化策略:1. 技术选型与供应链优化:在风电项目实施之前,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区域条件选择合适的风机类型,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2. 运维管理与设备维护优化:项目经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风能发电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及优化
![风能发电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37f1d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f.png)
风能发电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及优化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
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然而,人们也开始关注风能发电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并希望通过优化措施减少这些负面影响,提高风能发电的可持续性。
二、风能发电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风能发电中,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碳排放:风能发电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但在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建设和拆除过程中会产生碳排放。
评估风能发电的碳排放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其对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2. 能源消耗:风力发电需要一定的能源投入,包括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风力发电过程中的运行能耗。
评估风能发电的能源消耗量有助于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
3. 天然资源消耗:风能发电设备的制造过程涉及大量的金属、塑料等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资源。
评估风能发电对天然资源的消耗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生态系统影响:风力发电设备的建设、运行和拆除过程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评估风能发电的生态系统影响可以帮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5. 废物和废水排放:风能发电设备的制造、运行和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废物和废水。
评估风能发电的废物和废水排放量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优化风能发电的环境影响针对上述评估结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风能发电的环境影响,从而提高其可持续性。
1. 技术优化:通过改进风能发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例如,采用更高效的发电机、使用更环保的材料等。
2. 周期管理:优化风能发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减少建设、运行和拆除过程中的废物和废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风电行业】_: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深度优化
![【风电行业】_: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深度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8138800c77da26924c5b091.png)
平均检修耗时MTTI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平均故障响应时间MLDT
低效机组、低效风场的评估与分析
17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KPI指标体系
基于功率曲线的风机运行状态指标量化体系
风资源
发电性能
可利用率
风向分布概率平均值
1N
F= N
i 1
f (vi )
主风向显著度系数
=
1 N
N i 1
2
f (vi ) max( f (v j )) j N
➢ 浙江某风场技改项目
25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 优化方案
方案 2:翼型优化
V G 流 体 分 析
➢ 涡流发生器:有效增加失速攻角,提高最大升力系数。
2.5
襟
2
升力系数Cl
翼
1.5
流
1
体
CL_CLE
0.5
AN
分
0
析
0
5攻角α (°)10
15
➢ 襟翼:显著提高翼型各攻角的升力系数,提升翼型的气动性能。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 综合评估与深度优化
公司介绍
1.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3.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方案
1.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3.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方案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四大模块
4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1- 前期开发
5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端对端项目交付系统
26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 优化方案 方案 3:偏航优化(大数据)
数据挖掘分析
固有偏航 误差辨识
偏航零位自动校正实验
-8°-4° 0° 4° 8° 左偏航 右偏航
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优化
![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98d741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d.png)
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优化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逐年攀升,风电场的并网接入已不再是简单的连接问题,而是需要评估并网性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的问题。
因此,建立和优化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1.风电场的并网性能需求风电场并网性能是指风电场与电网之间互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下列方面的需求:(1)电能传输:风电场须按照电网的要求传输电能并实时维护电网的频率和电压。
(2)谐波和突波:同时应考虑风电场接入后,对电网电压应变能力的影响,避免引发谐波、突波等问题。
(3)系统稳定与性能:确保新风电场的接入不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和性能。
2.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为了充分评估风电场的并网性能,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风电场电气性能: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
(2)风电场机械性能:转速、功率输出等。
(3)电网稳定性:电网频率和电压等。
(4)谐波和突波:在考虑风电场并网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对电网谐波和突波的影响。
(5)可靠性:风电场应对风力发电设备进行有效监测,识别故障,并采取措施保障其稳定运行。
以上指标是对风电场并网性能进行评估时应当考虑的关键因素。
二、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优化风电场并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力市场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具体优化建议如下:1.完善指标分类应当对风电场并网性能指标进行合理分类,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以便更好地评估风电场并网性能。
2.建立指标优先级对于不同的指标,应建立相应的先后顺序。
优先考虑的因素包括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其次才是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可靠性等。
3.统一指标评价标准在评估风电场并网性能时,需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避免各自为政。
同时,在标准制定时,应当考虑到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发展情况。
4.完善指标权重分配体系对于各种指标之间存在的重要性差异,应当进行权重分配。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02ac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d.png)
03
风电场建设与安装
基础施工与设备安装
总结词
基础施工是风电场建设的重要环节,包 括地基处理、混凝土浇筑等步骤,以确 保风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设备安装包 括风电机组、塔筒、发电机等设备的安 装工作。
VS
详细描述
风电场建设初期,需要进行基础施工,包 括地基处理、混凝土浇筑等步骤。这些基 础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风电设备的运行 安全和稳定性。在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 进行风电机组、塔筒、发电机等设备的安 装工作。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 标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保障风电场安全
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确保风电场在运营过程中得到及时、 专业的维护和检修,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促进可持续发展
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助于实现风电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 展,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促进可持续 发展。
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步骤
规划阶段
对风电场进行选址、资源评估、市场分析等 ,制定风电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案例二:某风电场建设与安装经验总结
总结词
严格把控设备质量、优化施工流程、保障工程安全
详细描述
在建设与安装阶段,要严格把控设备质量,确保风电设备性 能稳定、安全可靠。同时,要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降低工程成本。此外,还要加强工程安全管理,防范各类 安全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某风电场运营维护优化方案
特点
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对风电场整 个生命周期的综合考虑,注重各 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同,旨在实 现风电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
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助于降低风电场的初始投资,提高运营 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从而降低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
海上风电项目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海上风电项目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35cd0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c.png)
海上风电项目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上风电项目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为了确保海上风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本文将探讨海上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海上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是评估项目从规划阶段到运营阶段的各个环节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过程。
这种评估不仅包括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还包括风机制造、船只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影响。
准确评估这些环节的影响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项目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其次,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对于海上风电项目来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满足清洁能源需求的同时,要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减少碳排放、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将项目纳入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中,避免只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
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生命周期综合评估,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评估指标和工具。
其中包括碳足迹评估,即评估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来综合评估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这些评估结果能够提供决策者科学的依据,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对于海上风电项目来说也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环境影响的分析可以帮助项目规划者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减少对鱼类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其次,社会影响分析可以确保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尊重当地社区的权益,充分参与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利益。
最后,经济影响的分析可以评估项目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此外,为了实现海上风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保项目在设计和建设阶段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发电效率,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修改后)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修改后)](https://img.taocdn.com/s3/m/cd652ef53c1ec5da51e27017.png)
多个风电场的运行及气象数据,优化调整模式参数,提高 预报精度 • 模式预报精度满足功率预测的需要
• 第二步:风速推算功率。 • 在风电场资源评估、发电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自主
交
偏差
管理
项目 管理
权限 管理
工程数据 中心
数据 模板
管理
报表 管理
专家
系统
事件 管理
数据 标准
编码 规则
关系 模型
数据 检索
灾害
知识
变更
模拟
设备 性能
管理 数据
发布
影响 分析
数据 接口
工作 流管 理
管理 物料
运行 管理
管理
地质 灾害
数字 化档
案
虚拟 检修
虚拟 巡检
资产 管理
管理
二、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系统
软件产品
ELM,即Engineering Lifecycle Management(工程生命周期管理) ,指工程项目从勘测、设计、建造、 数字交付以及工程营运、报废的全过 程的数字化管理。其核心要素为:
基础标准——ISO-15926(GB/T18975 )
核心数据库——工程数据中心
核心功能——智能化管理与分析
等气象要素 采集数据间隔:5min 最小采集单位:单台风机 通过网络自动传送至软件系统中心平台
• 系统中心平台及时汇总采集的数据,并在网站显示 • 系统中心平台可同时接入多个风电场,在线监测覆盖面广,
乃至可覆盖至全国范围风电数据 • 监测信息获取准确、真实、快速 • 用户可直接登录网站查看监测数据,或自定义需求、接收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ff8d5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d.png)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的趋势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风电项目规模不断增加,其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采用系统思考和制度设计的方法,重点分析风电项目在不同阶段存在的环境风险和管理问题。
旨在建立起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管控体系,通过采取科学措施,推动风电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01、构建风电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管控体系的重要意义风电工程包含准备、建设、运营和退役等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环境风险。
综合研究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风险问题,并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是风电全生命周期环境问题管控的基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识别各阶段环境风险,促进风电项目精细化管控风电规模化建设过程中,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行业对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尚不足,对各阶段环境影响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因此,开展全生命周期环境管控是加强宣传,提升公众对风电项目全面认知的重要途径。
调研发现,在风电项目选址阶段,涉及到触碰生态红线、未经批准就开始建设、危险废物存储不合理、退役设备环境处理不当等问题普遍存在。
若这些风险问题未能被及时识别和采取措施处理,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潜在危害。
因此,开展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管控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风电项目实现精细化的环保管控,优化环保管理策略,提高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保水平。
有助于构建适应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体系,推动风电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风电技术的更新和迭代速度加快,开发和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传统的单一管控方式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因此,急需从全局角度更系统地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管控。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体系有助于准确识别各环节中潜在的、易被忽视的、监管薄弱的环境问题,并在各阶段推进中及时保护和逐层加强保护。
风电场后评估项目评估指标建议
![风电场后评估项目评估指标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2d38b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9.png)
风电场后评估项目评估指标建议一、引言风电场后评估项目是为了评估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后的效益和影响,对风电场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便为风电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评估指标的选择对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风电场后评估项目,提出一些评估指标的建议。
二、评估指标建议1. 发电效率评估指标- 风电场年发电量:评估风电场在一年内的总发电量,可作为评估其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
- 发电量利用率:评估风电场的发电设备利用率,即发电量与额定发电容量之比。
-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风电场的发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故障率、维修时间等指标。
2. 经济效益评估指标- 投资回收期:评估风电场的投资回收时间,即投资成本与年净收益之比。
- 平均年净收益:评估风电场每年的净收益,包括发电收入和运营成本等因素。
- 发电成本:评估风电场的发电成本,包括设备采购、安装、维护等费用。
3. 环境影响评估指标- 碳排放减少量:评估风电场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以吨为单位。
-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风电场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冷却水的使用和回收等指标。
- 噪音影响程度:评估风电场对周边环境噪音的影响程度,包括噪音水平和距离等因素。
4. 社会效益评估指标- 就业机会:评估风电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创造的就业机会数量。
- 地方税收贡献:评估风电场对当地税收的贡献,包括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
- 社会认可度:评估风电场在当地社区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包括舆论调查和社区参与等指标。
5. 安全评估指标- 事故率:评估风电场发生事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情况。
- 风电场安全管理体系:评估风电场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包括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方面。
三、总结以上是针对风电场后评估项目的一些评估指标建议。
这些指标涵盖了发电效率、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效益和安全等多个方面,可以全面评估风电场的运行情况和影响。
提高风电场运营效率的关键: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
![提高风电场运营效率的关键: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d3bde74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5.png)
提高风电场运营效率的关键: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场的运营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提高风电场的运营效率,实现更稳定、可靠、可持续的发电成为了行业的关注焦点。
在风电场的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这些风险包括天气变化、设备故障、供电网络问题和市场变化等。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对风电场运营的影响,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能够帮助风电场准确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对气象条件、设备运行情况、供电网络稳定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对风电场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这样,风电场管理人员就能够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还能够帮助风电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可以明确风电场面临的风险类型、程度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在这基础上,可以制定出对应的应对策略,比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优化发电计划、采取灵活的电网接入方式等。
这些措施都能够帮助风电场在面临风险时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减少损失并提高发电效率。
另外,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还能够帮助风电场进行长期规划和决策。
通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风电场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电场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风电场可以制定出更合理和科学的规划和决策方案,包括设备更新升级、扩建规模调整以及市场布局等。
这些规划和决策都能够为风电场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其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在实施全面的风险评估服务时,风电场管理者应该选择可靠、专业的服务提供商。
这些服务提供商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此外,服务提供商还应该能够根据风电场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风险评估方案,确保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低风速风力发电用密封件的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
![低风速风力发电用密封件的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068e7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e.png)
低风速风力发电用密封件的生命周期评估与优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清洁能源。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密封件是起到关键作用的组成部分之一。
密封件的功能是保持发电设备的稳定运行,防止外界灰尘、水分等进入设备内部,同时减少能源损失。
针对低风速风力发电系统,对密封件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与优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首先,进行密封件的生命周期评估。
生命周期评估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方法,旨在评估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废弃处理的全部环境影响。
针对低风速风力发电用密封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获取:评估材料获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过程。
优化的目标是选择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材料,并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2. 制造过程:评估密封件的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和水资源利用等。
通过优化制造过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
3. 使用阶段:评估密封件在使用阶段的性能和耐久性,包括能源效率、防尘防水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
优化的目标是提高密封件的性能,减少能源损失和设备维护成本。
4. 废弃处理:评估密封件在生命周期结束时的处理方式,包括回收、再利用和废物处理等。
优化的目标是实现密封件的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生命周期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密封件的优化设计。
首先,从材料角度进行优化。
选择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例如,可以选择使用可降解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优化材料的加工过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其次,从设计角度进行优化。
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设计出更合理、更耐用的密封件结构。
优化密封件的性能,提高防尘防水能力和耐久性,减少能源损失和设备维护成本。
同时,考虑密封件的易安装性和易拆卸性,方便维护和更换。
此外,还可以优化使用方式和维护流程。
提供使用密封件的操作指南,保证正确的使用方法,减少误操作导致的能源损失。
风力发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洪宪峰
![风力发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洪宪峰](https://img.taocdn.com/s3/m/5ac60d59b9d528ea80c7796e.png)
风力发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方法研究洪宪峰发表时间:2020-05-15T15:19:54.2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作者:洪宪峰[导读] 摘要:中国风电产业从最初阶段直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黑龙江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中国风电产业从最初阶段直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风力发电项目开发,因此,只有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再加上风项目资源、经济、技术、环境和其他因素,使得风力发电项目,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使得风力发电项目传统电力工程建设的风险更大,会影响风力发电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风电项目风险是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开展风电项目风险评估研究是解决风电发展难题,实现我国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风电项目建设要积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计划和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风电项目的管理水平。
一、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1.投资规划阶段的风险。
风电项目投资规划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很多,包括资源、环境、国家政策和经济因素。
在整个风电项目建设中,资源环境是最难评估的风险因素,缺乏对风电资源的评估将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盈利能力。
国家政策的不时变化会给风电项目建设带来政策风险。
由于风电项目投资资金数额巨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资金准备不足的问题,这已成为风电项目最重要的经济风险。
风电项目建设周期长,在此期间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如果对自然灾害的预期不足,就会形成风电项目建设的自然风险因素。
2.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
在风电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有可行性研究阶段来实现对风电项目的成本、资源、财务等方面的讨论。
如果对风电项目的财务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很有可能存在成本风险和财务风险,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尽量避免。
此外,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对资源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当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不能满足项目设计要求时,就会产生资源和环境风险,影响项目后期的工期和盈利能力。
10.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
![10.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73f1861a37f111f1855b5a.png)
210
200
200
100
3083
• 1.风电开发现状
电价
0.61
0.60
0.58
0.56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
11.26
11.01 10.50
9.98
+以某风电场为例,满负荷等效小数数2232h。 +电价每下降1分,内部收益率下降约0.2个百分点。 +如若在低风速复杂地形风电场,经受的挑战更为严峻!
资产管理定制
中期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 设备采购 建设管理
后期
风和气象监测与预测 风电场功率预测
发电运营优化方案 箱变与传输监测 能量管理平台
风电消纳解决方案
风场状态检测评估 大数据、云计算 风电场运维优化 故障处理专家库 专家团队服务
风机在线状态监测 风机故障预测及诊断
备件保障 备件维修 标准化作业包
• 4.提升风电场生命周期收益
4.3 投运风电场功率提升
”因” +用风资源的方法和工具,深挖风场发电量、机组表现的原
”果” +而不仅仅去看SCADA数据反映出来的运行结
”解” +通过因果分析,求
出投运风电场功率提升的方法
• 4.提升风电场生命周期收益
+CFD降尺度 -解决风功率预测中风预测准确而发电量预测不准的
•(3) 减少间距,既能充分利用风资源条件 好的区域,也能节约场区增加扩容的可能 性。
• 4.提升风电场生命周期收益
发电量
风资源 - 宏观选址 - 微观选址
机组设备 - 机组可利用率
- 能量损失
内部收益率
成本控制
投资成本 - 设备成本 - 建设成本
风场全生命周期概述
![风场全生命周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8e2b798dd88d0d233d46a13.png)
风场全生命周期概述上海南华机电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范江海1、宏观选址风电场宏观选址即风电场场址选址。
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他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
1.1、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有: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1.2、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1.2.1、风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1.2.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1.2.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1.2.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1.2.5、保证工程安全;1.2.6、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1.2.7、规划装机规模满足经济型开发要求及项目投资回报;1.3、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1.3.1、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详查地区风资源分布,关注现有风场动态;1.3.2、初步拟定开发区域后,跟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1.3.3、通过参考已投运风电场、咨询相关部门、结合风资源分布图等渠道进行风场选址;1.3.4、宏观选址现场踏勘;1.3.5、编制《风电场宏观选址报告》;1.3.6、宏观选址报告审查;2、立塔侧风现场测风的目的是获取准确的风电场选址区的风况数据,要求数据具有代表性、精确性和完整性。
2.1、为了能够确定在各种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风能变化的特性,需要测量风速、风向和其湍流特性。
为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微观选址,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和地形地貌,需要确定测风点及塔的数量、测风设备的数量。
2.2、测风时间应连续,至少一年以上,连续漏测时间应不大于全年的1%有效数据不得少于全部测风时间的90%。
还应借助与风电场有关联的气象台、站长期记录数据以分析风的年际变化。
2.3、测风设备选定由于野外工作性质,应选用精度高、性能好、功耗低的自动测风设备。
风力发电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27633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b.png)
风力发电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分析
李龙君;马晓茜;谢明超;廖艳芬
【期刊名称】《风机技术》
【年(卷),期】2015(057)002
【摘要】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六个阶段进行分析,得到了标煤的消耗量为11.13g/kW·h,CO2排量为46.6g/kW·h,分别为煤电的0.25%和
0.21%.加权平均后得资源耗竭系数为3.61E-04 mPRgo,其中油占68.42%,煤占31.58%;总环境影响负荷为4.03E-05人当量,GWP和AP分别为煤电的1.81%和3.9%.对系统进行敏感性分析得知,风机运输距离的影响作用小于发电量的影响作用,且完善技术、健全管理制度能够显著提高风电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效应.
【总页数】7页(P65-70,84)
【作者】李龙君;马晓茜;谢明超;廖艳芬
【作者单位】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27;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14;TK05
【相关文献】
1.风力发电机组防雷系统的分析和建议--解读现代风力发电机组防雷系统 [J], 刘军
2.试分析海南东方风力发电厂600kW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过电压保护系统 [J],
钱启良;赵永炬;符成院
3.全生命周期城铁车辆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J], 肖占
4.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风电系统碳排放核算与分析 [J], 李新航
5.智能运维系统对道岔全生命周期分析与管理在大连地铁1号线的应用 [J], 周纪武;张琨;王锋;马丽娜;郑林涛;余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 优化方案 方案 3:偏航优化(大数据)
数据挖掘分析
固有偏航 误差辨识
偏航零位自动校正实验
-8°-4° 0° 4° 8° 左偏航 右偏航
-4°
-8°-4°0° 4° -12°
左偏航
固有偏航误差
右偏航
-180° 180°
-180° 180°
实 验 结 果
有功功率平均值[kW]
vi vmax
理论发电量系数 = P(vi ) f (vi )i N
vi 0
风功率曲线不确定度系数
up
v vmax v0
P(v) Eup (v) dv
down
v vmax v0
P(v) Edown (v) dv
风向频谱分布图
理论发电量系数
包络上界 包络下界
风功率散点图包络线图 18
西 电网正常期间运行系数
南 平均无故障可用小时数MTBF(h)
某 风 场 2
单次机组例行维护小时数 单台机组例行维护小时数(h) 平均单台故障停机小时数(h) 平均冰冻停机小时数(h)
评估值
91.7%
964.2
2.95 27.54
31 700
91.9%
925
2.86 16.85 29.96 550
参考值
49.5MW 2016.6-2017.5(12个月)
20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低效风场
案例 2:整场机组低效
西南某风场1
西南某风场2
21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低效风场
案例 2:整场机组低效
评估指标
西 电网正常期间运行系数
南 平均无故障可用小时数MTBF(h)
某
风 场 1
单次机组例行维护小时数 单台机组例行维护小时数(h) 平均单台故障停机小时数(h) 平均冰冻停机小时数(h)
评价
偏低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严重
偏低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严重 22
1.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3.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 优化方案体系
24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 优化方案 方案 1:微观选址优化
CFD 仿真 分析
激光 雷达 测风
➢ 西南某风场技改项目
可利用率
时间可利用率TBA 发电量可利用率PBA
风资源
平均风速 有效风时率
应发电量 湍流强度 平均空气密度
性能
功率曲线符合性K 功率特性偏离PPSD
功率系数Cp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 平均检修间隔时间MTBI 故障频次FTAF
平均机组检修总耗时MTOTI 平均机组故障总耗时MTOTF
运维效率
6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端对端项目交付系统
7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端对端项目交付系统
8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端对端项目交付系统
9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3- 综合评估系统
10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3- 综合评估系统
5000+ wind turbines
150+ wind farms
前期设计 工程建设
机组性能 运行维护
• 微观选址核准 • 机组选型优化 • 环境成本考核
• 成本控制优化 • 时间控制优化 • 人员配置优化
• 机组出力性能 • 控制参数寻优 • 大部件可靠性
• 运维服务品质 • 备品备件配置 • 人员优化调度
16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KPI指标体系
电量
发电量 上网电量 用网电量 等效利用小时数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 综合评估与深度优化
公司介绍
1.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3.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方案
1.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3.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方案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四大模块
4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1- 前期开发
5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端对端项目交付系统
➢ 浙江某风场技改项目
25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 优化方案
方案 2:翼型优化
V G 流 体 分 析
➢ 涡流发生器:有效增加失速攻角,提高最大升力系数。
2.5
襟
2
升力系数Cl
翼
1.5
流
1
体
CL_CLE
0.5
AN
分
0
析
0
5攻角α (°)10
15
➢ 襟翼:显著提高翼型各攻角的升力系数,提升翼型的气动性能。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低效机组
案例 1:个别机组低效
地形地貌 风场类型
福建某风场 山地型 1300-1600m
IEC IIIA
机型
装机容量 进质保时间 评估时间
24台 WD115-2000
48MW 2016年8月 2016.4 - 2017.3(12个月)
福建某风电场在卫星地图中的位置分布
19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低效风场
案例 2:整场机组低效
地形地貌
风场类型 机型
装机容量 评估时间
西南某风场 1 内陆高原型 2300-2800m
IEC Ⅲ A 33台 WD88-1500A
49.5MW 2016.6-2017.5(12个月)
地形地貌
风场类型 机型
装机容量 评估时间
西南某风场 2 内陆高原型 2300-2700m
IEC Ⅲ A 33台 WD88-1500A
11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3- 综合评估系统
12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3- 综合评估系统
13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4- 在役机组深度优化系统
14
1. 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3. 低效机组深度优化方案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生命周期综合评估
运 行 评 估 技· 术 与 方 案
平均检修耗时MTTI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平均故障响应时间MLDT
低效机组、低效风场的评估与分析
17
机组出力性能评估| KPI指标体系
基于功率曲线的风机运行状态指标量化体系
风资源
发电性能
可利用率
风向分布概率平均值
1N
F= N
i 1
f (vi )
主风向显著度系数
=
1 N
N i 1
2
f (vi ) max( f (v j )) j N
EOH增长率 [%]
有功功率标准差[kW]
EOH增长率 [%]
实验效果 3000
1 5 # 、 1 61#6#机 组 2 0 1 5 年 10年- 1110月 - 1相1 月 比与 性2能0 1变4 年 化1 0 - 1 1 月 相 比 性 能 变 化
95%(经验) >150(行业参考值) >500(Windey参考值) <3.5h(Windey经验) <32h(鉴衡规范) <65h (Windey参考值) <300(参考值-西南)
95%(经验) >150(行业参考值) >500(Windey参考值) <3.5h(Windey经验)
<32h(鉴衡规范) <65h (Windey参考值) <300(参考值-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