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冶金行业)孟庄煤矿核实报告(最终)
裕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资源
裕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资源裕华煤矿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核实裕华煤矿的资源储量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裕华煤矿的资源储量超过了预期,达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平。
首先,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裕华煤矿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矿区内的不同煤层中。
这些煤层在地下深处形成,并已经成熟了几千万年。
我们通过现场地质勘探和地质记录的分析,确定了不同煤层的煤炭储量和质量情况。
经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出了裕华煤矿的总煤炭资源储量为XX亿吨。
其次,裕华煤矿的煤炭资源主要以无烟煤和炼焦煤为主。
无烟煤是一种高热值、低硫、低灰分的煤炭,广泛用于发电、加工和民用燃烧等领域。
炼焦煤则是用于冶金工业中焦化的原料,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和可焦性。
这些煤种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此外,裕华煤矿的煤炭资源储量分布广泛,不仅包括大面积的连续煤层,还包括分散分布的小煤层和突出煤层。
这些煤层的储量和煤炭质量不同,但总体上都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这种煤层的分布可以提高矿井的开发效益,减少矿井的井下开采风险。
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裕华煤矿的煤炭资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首先,应加强裕华煤矿的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确保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应加强裕华煤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价值。
最后,应加强对煤炭资源储量的监测和核实,保持对煤矿资源情况的及时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裕华煤矿的资源储量达到了一个可观的水平,这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积极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
煤矿2020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编制说明 ................................. - 1 - 第二部分矿井概况 ................................. - 3 -一、地理位置 ....................................... - 3 -二、井田范围 ....................................... - 4 -三、地质概况 ....................................... - 4 -四、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 - 16 - 第三部分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情况..................... - 20 -一、供电系统 ...................................... - 20 -二、提升运输系统 .................................. - 22 -三、通风系统 ...................................... - 23 -四、瓦斯抽采系统 .................................. - 24 -五、井下排水系统 .................................. - 25 -六、压风系统 ...................................... - 26 -七、安全监控系统 .................................. - 26 -八、人员定位系统 .................................. - 27 - 第四部分评估依据、目的........................... - 28 -一、评估依据 ...................................... - 28 -二、评估目的 ...................................... - 29 -三、评估结果适用期 ................................ - 29 - 第五部分矿井危害因素分析......................... - 30 -一、顶板危害因素分析 .............................. - 30 -二、瓦斯危害因素分析 .............................. - 30 -三、煤尘危害因素分析 .............................. - 32 -四、火灾危害因素分析 .............................. - 32 -五、水害危害因素分析 .............................. - 33 -六、提升运输危害因素分析........................... - 33 -七、火工品危害因素分析 ............................ - 34 -八、矿井大面积停电危害因素分析..................... - 34 - 第六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 35 - 第七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 36 -一、风险辨识 ...................................... - 37 -二、风险评估方法 .................................. - 43 - 第八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 48 -一、重大安全风险区域划分及人数限定................. - 48 -二、管控措施 ...................................... - 48 - XX煤矿2020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汇总 ............... - 63 -第一部分编制说明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标准,我矿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于2019年12月11日—12月18日组织开展了2020年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本次共辨识评估出矿井重大安全风险10项,编制了《XX煤矿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XX煤矿2020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某煤矿核实情况报告说明书
某煤矿核实情况报告说明书某煤矿核实情况报告说明书1.2井田位置、范围、交通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马煤矿位于红阳煤田南部。
井田范围:北起后葛针泡,南止太子河北岸防洪堤,长7.5公里,东自东马峰村,西至前葛针泡、乌大哈堡,宽4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25平方公里。
该井田处于沈阳至鞍山间,沈大高速公路纵贯井田中心。
以井田中心算起,北距沈阳56公里,距灯塔13公里;南到辽阳10公里,到鞍山4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1.4自然地理、经济状况本井田处于下辽河平原东侧,海拔标高为15.6~21.4米,形成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平缓地势,煤系地层完全处于第四系地层掩盖下的隐伏煤田。
井田内有三条小河(马峰河、上岗子河、野老滩河)由东向西渐次交汇于西侧沙河中。
该沙河从北向南汇入太子河,而太子河从井田南侧向西绕过,最后汇入辽河再入渤海。
井田内大部分为稻田区,利用丰富的第四系地下水进行灌溉。
河流、水系:太子河为常年流水,最大洪水流量18100m3/s,河床宽260~400米,水深随季节变化,枯水期约3米左右。
气象:最高温度34.6℃,最低温度-25.7℃,年平均为14.2℃,年平均降雨量726.6毫米,雨季为七、八两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48.3%。
年蒸发量1728毫米,其中4~7月平均蒸发量在989.6毫米以上,占全年蒸发量的57.27%。
第四系地下水温在10℃~12℃,冻结深度达l.ll 米。
自然地震:井田处于东北地区地震七度带内,对矿井建设威胁很大,辽南地区最早地震记载始于1765年沈阳5.5级地震。
截止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为止,大于4.8级的浅源地震共发生10次。
见表2。
根据上述资料:辽南地区属华北地震区。
辽南地震带,特点是呈带状分布,强度大,频度高,极震区烈度按下列关系确定:M=0.58I+1.5(M=震级,I=震中烈度)。
预测未来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
见表3。
2.3含煤地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的太原组及山西组,两组连续沉积,同属三角洲成煤环境沉积地层。
2020年煤矿事故调查及案例分析参照模板可编辑
(6)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 事故查处,实行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层
层挂牌督办。 ①重大事故查处,由国务院安全生产委 员会挂牌督办。 ②较大事故查处,由省级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
2013年10月
(7)提高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
从2011年1月1日起,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2004年 《工伤保险条例》:48个月至60个月的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二)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2013年10月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各类煤矿井 煤矿生下产作安业全场事所故(的包定括义与:煤炭生产直接
相关的煤矿地面生产系统、附属场 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辨析
第一起,韩城废弃的煤窑人员死亡事 件。
第二起,铜川煤矿锅炉房工人失踪事 件。
第三起,陕北矿井修理供水管道事件。
纳保险费。 依法向受到事故伤害的员工或家属支付
赔偿金。 进一步提高赔偿标准,建立企业负责人
自觉保障安全投入,努力减少事故的机 制。
2013年10月
2. 2010年国发23号文件 (1)加大政府负责人事故责任追究力度 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据情
节轻重,追究地市级分管或者主要领导 的责任。 后果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要按 规定追究省部级相关领导的责任。
煤矿事故调查及案例分析
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执法监督处 李社
一、安全生产形势
历史上经历了四次高发
解放初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至 今
全国煤矿安全形势和我省的煤矿安全形势
2020/8/11
2
二、煤矿事故调查处理有关政策和法规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最终版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最终版贵州诚搏煤业有限公司庆华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制单位:庆华煤矿安全科编制日期: 12月2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加人员名单目录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 (1)第二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构成 (1)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第四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及内容 (2)第四章安全风险分析及辨识评估 (6)第五章矿井重大安全风险评估结论 (49)第六章矿井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65)第一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矿井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从 12月1日至 12月10日。
第二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构成矿成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参与评估工作人员构成如下:组长:金云灿(矿长)副组长:彭国军(总工程师)、赵年远(安全副矿长)成员:袁志中(机电副矿长)、车勇(生产副矿长)、丁远明(安全副总)、袁远应(生产副总)、罗胜良(机电副总)、李朝军(通防副总)、陶长和(采掘副总)、陈月高(地测副总)、陈涛(通防技术员)、李旭(通防技术员)、鲁堂(安全科技术员)、王豪杰(采掘技术员)、刘磊(地测防治水技术员)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我矿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逐项评估。
该方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D=L×E×C。
其中:L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险性。
安全风险评估按危害程度、控制能力和管理层次将安全风险划分为重大安全风险、较大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D值大于等于270为重大风险,小于270大于等于140为较大风险,小于140大于等于70为一般风险,小于70为低风险,评估参数详见表1。
表1 评估参数表第四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及内容一、风险辨识评估范围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采掘范围,覆盖全矿生产、服务活动的全过程。
2020年重大风险管控效果分析报告
XX煤矿2020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报告2020年12月XX煤矿2020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签字表2020年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分析报告为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高安全风险管控意识及效果,2020年12月由矿长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指导下一年度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一、2020年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1.副井主提升用钢丝绳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或严重超负荷提升,影响钢丝绳断丝情况判断,造成断绳甚至可能出现坠罐的风险。
2.16061回风巷掘进过程中,工作面可能受采空区老空水威胁,并且未按要求进行探放水。
受采动破坏,部分区段可能存在裂隙导通积水区,可能出现老空突水事故。
3.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未严格执行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可能造成煤尘爆炸事故。
4.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甲烷浓度超过1.0%,未采取措施,造成瓦斯爆炸。
5.复采煤再生顶板破碎,煤体松软易造成大面积片帮,在回采、掘进过程中易造成冒顶。
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检查情况1.矿长每月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室、区(队)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覆盖生产各系统、各岗位的事故隐患开展1次排查并形成会议纪要或报告。
2.矿分管采掘、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冲击地压防治等工作的负责人每半月组织相关人员对覆盖分管范围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和事故隐患至开展1次排查并形成会议纪要或报告。
3.矿领导带班下井过程中跟踪带班区域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排查事故隐患,记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事故隐患排查情况并填写隐患和风险跟踪记录。
4.各岗位人员在交接班或岗中随时对本岗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安全确认。
三、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一)副井主提升系统管控措施落实及效果分析1.按照规程要求,由机电科负责联系相关资质单位,定期对主提升用钢丝绳进行检测。
淮北孟庄煤矿煤中砷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
作者简介 : 赵开全( 9 5 , , 15 一) 安徽定远人 , 男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现主要从事矿井水 文地质工作 。
第2 0卷 第 1 期
赵开全 , : 等 淮北孟庄煤矿煤 中砷 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
3 5
Dy、Yb、L u),没 有 测 出 的 稀 土 元 素 ( r P 、Gd 、
土元素 、硫 以及 含量之间的相 关性 。研 究结果表 明:孟庄煤矿煤 中的砷 的含量略 高于与华 北. 石炭二 叠纪煤 中砷的 算术平均含量 ,低 于全 国煤 中砷 的平均值 ;煤 中的砷与灰分含量 、稀土元素 以及铝含 量之 间存在 较好的相 关性 ,
表明研 究 区煤 中的砷 与陆源存在一定的关 系,无机组 分的砷 可能主要被粘土矿物吸附。
位 ,其 中主 要 可采 煤 层 为 山西组 6 、下 石盒 子 组 5 煤 煤 和 上石 盒 子组 3 ;石 千 峰组 为一 套 陆相 杂 色碎 屑 煤
砷是环境中使人致癌最普遍 、 危害性最大的元素 岩系 ,不含 煤 。
2 品及 实验 样
2 1样 品采集 .
e a. 9 Fn l ne 119; t 119 ; ike t . 9 黎平 等 , 0 ; ,9 ma a , 9 2 0 周运 书 0 等,02 黄 晓欣 等 , 0 [6 2 0; 2 2)1] 0 -。 燃 煤 是 环 境 中砷 的 主要 来 源 之一 ,煤 中的 砷 在
。
态非 常复 杂 ,深 入研 究 我 国不 同地 区煤 中砷 的分 布和 赋存 特征 ,对 正确 控制 和评 价我 国煤利 用过 程 中砷 的 释放 和环境 效应 具有 重要 意义 。
22实验及 测试 .
采 集 的 样 品 在 煤 化 学 分 析 实 验 室 进 行 煤 的 工业 分析 和元 素分 析 , 煤 中 的 砷 、铝 、稀 土 元 素 等 在 中 国 原 子 能 研 究
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2010年03月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编制部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忻州分院部门负责人:武俊厚部门技术负责:杜荣学编写人:杜佩峰王永明刘正华秦玉萍单位负责人:张新利总工程师:孟庆春提交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提交日期:2010年03月正文目录1 前言 (1)1.1 概况 (1)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5)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 (6)1.4 本次工作情况 (6)2 区域地质 (7)2.1 地层 (7)2.2 构造 (10)2. 3 岩浆岩 (10)2. 4 区域矿产 (10)3 工作区地质 (11)3.1 地层 (11)3.2 构造 (11)3.3 岩浆岩 (12)3.4 矿床特征 (12)3.5 矿体特征 (12)3.6 矿石质量 (15)3.7 矿石类型和品级 (16)3.8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16)4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6)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6)5.1 水文地质 (16)5.2 工程地质 (18)5.3 环境地质 (21)5.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的划分 (23)6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4)6.1 资源储量核实方法和基本原则 (24)6.2 勘查类型的确定 (24)6.3 测量方法及质量评述 (25)6.4 坑道编录及质量评述 (25)6.5 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26)7 资源储量估算 (26)7.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26)7.2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27)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27)7.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28)7.5 矿体(层)圈定原则 (29)7.6 采空区边界圈定 (30)7.7 块段的划分 (30)7.8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31)7.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31)7.10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32)8 矿床经济技术概略评价 (33)8.1 投资效益分析的技术经济指标 (33)8.2 经济效益 (33)9 结语 (34)9.1 工作成果 (34)9.2 存在问题及建议 (35)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01 01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交通位臵图1/50万02 02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区域地质图1/20万03 03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一区地形地质及采掘工程现状平面图1/2千04 04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二区地形地质及采掘工程现状平面图1/5千05 05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Ⅰ号矿体资源/储量分布图1/1千06 06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Ⅱ号矿体资源/储量分布图1/1千0707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①、②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2千08 08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③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百09 09 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百10 10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3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1 11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3+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2 12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5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3 13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5+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4 14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7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5 15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①号矿体1线地质剖面图1/5百16 16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②、③号矿体2、3线地质剖面图1/1千17 17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1+线地质剖面图1/5百18 18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1线地质剖面图1/5百19 19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3线地质剖面图1/5百20 20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①号矿体YM1/1550平硐、④号矿体采样位臵素描图1/2百1.《山西省代县八塔铁矿13-17线地质详查报告》的审查意见(晋储办审[2001]101号)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3.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4.原三山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5.原龙鑫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6.关于《忻州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1号)7.代县三山铁矿有限责任公司划界批文(晋非煤采划字[2010]0009号)一、三山铁矿一区资源储量估算表 (36)附表1 一区控制点成果表 (36)附表2 三山铁矿一区矿体圈定表 (37)附表3 三山铁矿一区剖面矿层加权平均品位及真厚度计算表46附表4 三山铁矿一区保有剖面面积测定表 (49)附表5 三山铁矿一区保有剖面面积汇总表 (50)附表6 三山铁矿一区保有资源储量估算表 (52)附表7 三山铁矿一区采空区面积测定表 (54)附表8 三山铁矿一区累计消耗资源储量估算表 (55)附表9 三山铁矿一区资源储量汇总表 (57)附表10 三山铁矿一区界内资源储量汇总表 (58)二、三山铁矿二区资源储量估算表 (59)附表1 二区控制点成果表 (59)附表2 三山铁矿二区碎部点测量成果表 (60)附表3 矿体圈定表 (61)附表4 三山铁矿二区矿体平均水平厚度及品位加权计算表 (65)附表5 三山铁矿二区保有资源量面积测定表 (65)附表6 矿区保有资源储量估算表 (66)附表7 矿区采空区面积测定表 (66)附表8 矿区累计消耗资源储量估算表 (66)附表9 截止2009年底三山铁矿二区矿体资源储量统计表 (67)附表10 三山铁矿二区界内资源储量汇总表 (68)三、三山铁矿整合后一区、二区资源储量汇总表 (69)整合后一区、二区资源储量汇总表 (69)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正文一本附图20张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01 01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交通位臵图1/50万02 02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区域地质图1/20万03 03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一区地形地质及采掘工程现状平面图1/2千04 04 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二区地形地质及采掘工程现状平面图1/5千05 05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Ⅰ号矿体资源/储量分布图1/1千06 06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Ⅱ号矿体资源/储量分布图1/1千07 07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①、②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2千08 08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③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百09 09 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百10 10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3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1 11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3+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2 12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5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3 13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5+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4 14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一区17线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1/5百15 15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①号矿体1线地质剖面图1/5百16 16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②、③号矿体2、3线地质剖面图1/1千17 17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1+线地质剖面图1/5百18 18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1线地质剖面图1/5百19 19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④号矿体3线地质剖面图1/5百20 20 山西省代县三山铁矿二区①号矿体YM1/1550平硐、④号矿体采样位臵素描图1/2百摘要山西省代县八塔三山铁矿位于代县县城139°方向,直距约23km,滩上镇八塔村西山上。
2020年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范文
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范文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伤亡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部分地区和单位实现了全年无死亡事故的可喜局面。
全区各类煤矿死亡人数在国家局下达的控制目标范围内,并完成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入了审核发证阶段。
这是在国家局和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加大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监察管理水平的结果。
但是全区各类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安全装备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杜绝,希望通过安全状况分析,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一)原煤生产情况全区原煤生产按原煤产地进行分类,盟、市除乌兰查布市无(二)煤矿安全生产情况1、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1起,死亡6人。
xx年未发生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2、按事故煤矿经济类型分类3、按发生事故单位的属地分类全区共有11个盟、市生产煤炭,发生在各盟、市辖区内的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由图可以看出,我区煤矿事故主要发生起数在赤峰市、乌海市,两市事故死亡人数各占全区死亡总数的25.3%。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乌海市xx年、xx年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在2人以上,其余地区xx年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在1—1.4人之间。
(三)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按企业分类百万吨死亡率(四)煤矿事故发生频率分析xx年,从全区来看,全年共发生69起事故,平均5.3天发生一起事故,其中,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发生频率为每年一起,一般事故为5.4天发生一起事故。
(五)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辖区原煤产量及安全情况xx年,各办事处辖区内原煤产量与xx年相比除乌海办事处辖区内基本持平外,海拉尔办事处辖区内的原煤产量略有下降,包头、赤峰办事处辖区内的原煤产量上升,分别增长4235万吨和939万吨,各办事处辖区内原煤产量及同期对比情况。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2020年度全省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2020年度全省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21.01.19•【字号】黑应急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2020年度全省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黑应急发〔2021〕8号各(市)地应急管理局:2020年,全省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以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落实“三五三五”要求为基础,以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为保障,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大体检大整治”三年专项行动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力维护了全省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现将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一)事故总量大幅下降,各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12月31日,全省非煤矿山和冶金等八大行业安全生产直管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7起、死亡27人,同比减少10起、16人,分别下降27.0%、37.2%。
其中,非煤矿山发生事故7起、死亡7人,同比减少3起、7人,同比分别下降30%、50%;冶金等八大行业发生事故20起、死亡20人,同比减少7起、9人,下降25.9%和31.0%。
27起事故均为死亡1人的一般事故。
从事故数据看,有三个方面突出问题:一是部分行业领域事故多发。
金属非金属矿山发生事故7起,死亡7人、建材、轻工领域分别发生事故6起,死亡6人。
分别占全省工矿商贸直管领域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的70.4%。
二是部分月份事故多发。
4月、8月、9月三个月累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3起,占全年事故总量的48.1%;其余月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有所下降。
三是部分事故类型频发多发。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4类事故17起,死亡17人,占事故亡人总量的62.9%。
2020年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煤炭行业信用风险展望一、2019年煤炭行业运行情况回顾2019年,随着去产能任务接近尾声和先进产能的逐步释放,煤炭行业供需形势由前期的紧平衡逐渐向宽松转换,全年煤炭价格总体呈下降走势。
截至2019年11月20日,动力煤(国内主要地区)、主焦煤(国内主要地区)、喷吹煤(国内主要地区)和无烟煤(2号洗中块-全国)价格分别为547元/吨、1304元/吨、911元/吨和1055元/吨,较年初分别下降7.29%、3.48%、15.18%和11.66%。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1—10月,全国煤炭消费量约32.47亿吨,同比增长0.8%。
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7.13亿吨,同比增长1%;钢铁行业耗煤5.36亿吨,同比增长4.3%;建材行业耗煤4.25亿吨,同比增长2.7%;化工行业耗煤2.38亿吨,同比增长1.5%;其他行业用煤继续减少。
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0.63亿吨,同比增长4.50%,增速快于煤炭消费增速。
受煤炭销售价格下滑影响,2019年以来煤炭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出现下滑。
2019年1—10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418.50亿元,同比下降2.10%。
总体看,2019年煤炭行业供需形势逐步向宽松过渡,煤炭价格呈下滑趋势。
受此影响,煤炭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出现下降,行业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1.行业供给自2016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以来,全国煤炭行业累计退出落后产能8.1亿吨,2018年已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制定的去产能目标。
同期,煤炭行业新增产能合计约4.4亿吨,剔除去产能的影响,2016-2018年煤炭行业产能净减少3.7亿吨左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3373处,产能35.30亿吨/年;已核准(审批)、开工建设煤矿1010处(含生产煤矿同步改建、改造项目64处)产能10.3亿吨/年,其中已建成、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203处,产能3.7亿吨/年。
(冶金行业)邯郸市小屯煤矿矿区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冶金行业)邯郸市小屯煤矿矿区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概况第壹节目的任务邯郸市甲乙矿区某某煤矿为民营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生产能力3万吨/年。
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xxxx己经到期,井田内尚有剩余煤炭资源。
按《煤炭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为合理开采这部分剩余煤炭资源,受该矿委托我X公司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邯郸市甲乙矿区某某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
做为今后矿井生产及安排采掘工程的依据,且为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提供符合实际的资料。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邯郸市甲乙矿区某某煤矿,位于甲乙矿区大社镇某某村村北,紧邻牛屯公路,交通便利。
见图:邯郸市甲乙矿区某某煤矿交通位置图。
本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dddd;有效期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面积0.1457平方公里;批准开采煤层为2#、4#、6#煤层;开采范围2#煤由1-17点坐标连线圈定,拐点坐标为:6#煤准采范围由9、10、11、12点四点圈定。
4#煤准采范围分别由9、10、11、12四点圈定和18至25点共8个点的俩个块段组成。
18至25点分别为:开采深度由184米至-100米标高。
第三节自然经济地理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在-15ºC至+40.5ºC之间。
最大年降雨量573mm,最小年降雨量350mm,七、八月份为雨季;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7级,最高风速17m/s;冻结期11月至翌年3月。
本矿区属太行山山前丘陵地带,地形西起伏不大,地表标高在+170m至+184m之间,最大高差14m,多冲沟陡坎。
本区为地震活动区,地震烈度7级。
区内农业耕地较少。
地方采矿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第四节以往地质勘查工作某某煤矿位于小屯煤矿勘探区内,以往做过地质勘探工作,有可靠的煤田地质资料。
该矿在开采过程中边采边探,基本查明了矿区地质变化,提高了煤炭资源储量级别。
第二章矿井地质第壹节矿区地质概况壹.地层本井田地表全部被第四系覆盖,根据邻近钻孔揭露下伏基岩由老到新为:奥陶系中统甲乙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及第四系覆盖层,分述如下:(壹)奥陶系中统甲乙组(O2f):为煤系基底地层,厚约580米。
2020年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2020年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XX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目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错误!未指定书签。
3错误!未指定书签。
5错误!未指定书签。
7错误!未指定书签。
8错误!未指定书签。
8错误!未指定书签。
9错误!未指定书签。
9错误!未指定书签。
0错误!未指定书签。
0附件:平山公司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大错误!未指定书签。
3 平山公司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较大安全风险清单 (33)第一部分矿井主要危险因素一、矿井基本情况平山煤矿于2002年立项建设,2007年底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70%控股并购该矿井,并于2010年10月10日开工建设,2015年8月28日完成基本建设,转为生产矿井,2017年5月份划转中煤集团,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井田东西长约1.65km、南北宽约2.67km、井田面积为4.39平方公里,批准开采3号、9号、15号煤层。
矿井剩余地质储量为5579.2万吨、可采储量3501.06万吨,剩余服务年限25.7年。
2020年度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自审报告
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2020年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自检报告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2020年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自检报告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019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实现了全年的安全生产。
下面把矿井目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2020年的生产部署、采掘接续情况及安全生产条件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矿井概况徐州李堂矿业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位于江苏省丰县首羡镇李堂村。
企业占地220亩,现有职工8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8人。
井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837万吨。
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吨,设计服务年限为31.4年。
于2004年4月开始筹建,2009年12月18日进入矿井联合试转。
2010年10月19日通过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并颁发煤矿生产许可证,正式投入生产。
2017年12月1日被江苏省经信委评定为国家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矿井证照齐全,合法有效。
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单水平开拓,开采水平为-475米,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副井进风,主井回风;属低瓦斯矿井,煤层为Ⅱ类自燃,水文地质属于中等类型,无重大自然灾害。
二、目前的开拓布局及各生产系统情况(一)开拓布局矿井目前主要进行9-2煤层921及延伸采区的开采, C-1煤一、二采区煤柱回收。
1、9-2煤区域921及延伸采区均设置两条下山,即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其中轨道下山用于材料、矸石提升、行人及进风,皮带下山用于煤炭运输及回风,采区下部-718米、-927米水平设有变电所、水仓、泵房及车场。
2、C-1煤区域一采区、二采区均设置两条下山,即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其中轨道下山用于材料、矸石提升、行人及进风,皮带下山用于煤炭运输及回风,三采区设置两条运输大巷,即-720轨道大巷、胶带大巷,分别与二采区轨道下山、皮带下山相连接,轨道大巷用于材料、矸石提升、行人及进风,胶带大巷用于煤炭运输及回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行业)孟庄煤矿核实报告(最终)文字摘要孟庄煤矿隶属于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的小型矿井,1970年破土动工兴建,1975年10月简易投产,2005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
矿井位于安徽省萧县境内,行政区划属宿州市,西北距萧县县城2km,西南距淮北市32km,北距江苏省徐州市25km。
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X:3779841.65 Y:39497624.76孟庄煤矿2006年12月编制《安徽省萧县孟庄煤矿资源储量年度报告(2006年)》以来,矿井的地质构造、资源储量等都发生了变化,为了延续采矿权证和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受皖北煤电集团孟庄煤矿的委托,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以下简称安徽三队)编制《安徽省萧县孟庄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孟庄煤矿位于闸河复式向斜北部,为一单斜构造,次级小褶皱发育,主要褶曲有施庄向斜、王梁背斜;揭露落差≥20m的大中型断层10条;岩浆活动较强,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
孟庄煤矿发育3、41、42、5等4层可采煤层,其中3煤层为较稳定的主可采煤层,全区煤层稳定程度为较稳定型。
各煤层以高变质阶段的PM、WY为主,局部为JM、QM;各煤层一般属低灰~高灰煤,低~特低硫,中等偏低挥发分,强~弱粘结性煤。
各可采煤层为低~高热值煤,高熔-难熔灰分。
PM、WY主要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也可作为合成氨和气化用煤。
JM、QM可作炼焦用配煤。
本矿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工程地质类型为层状碎屑岩类(Ⅲ类),复杂程度为复杂型(Ⅲ型),即Ⅲ类三型。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可采煤层瓦斯含量较高,为“突出矿井”;煤层易自燃-不易自燃发火,不存在煤尘爆炸性危险,平均地温梯度为1.64℃/百米,属正常背景下的地温正常区,环境地质条件为复杂,质量为不良(Ⅲ类)。
综合评定开采技术条件为复合问题矿床(Ⅲ4)。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全区-800m以浅共获资源量1165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230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935万吨。
按煤类分:PM为682万吨,WY为315万吨,JM为156万吨,QM为12万吨。
矿井自投产以来,累计动用储量1367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532万吨。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任务和依据一、工作目的孟庄煤矿隶属于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的小型矿井,1970年破土动工兴建,1975年10月简易投产。
2006年12月编制《安徽省萧县孟庄煤矿资源储量年度报告(2006年)》以来,矿井的地质构造、资源储量等都发生了变化,毛郢孜煤矿闭坑以后其剩余资源量划归孟庄煤矿,矿井深部边界进行了调整。
为了延续采矿权证和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受皖北煤电集团孟庄煤矿的委托,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以下简称安徽三队)编制《安徽省萧县孟庄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二、工作任务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孟庄煤矿勘查及生产揭露的矿井地质资料,分析、研究矿井地质构造特征、煤层赋存特点、编制相关图件,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D215-2002)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资发[2007]26号)核实矿井资源储量。
三、工作依据(一)报告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1、2006年12月安徽三队编制的《安徽省萧县孟庄煤矿资源储量年度报告(2006年)》;2、09年度年报说明书;3、孟庄煤矿提供的生产过程中揭露的矿井地质资料。
4、编制《安徽省萧县孟庄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协议书。
(二)报告编制依据的规范、规程1、《矿井地质规程》;2、《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215-2002);4、《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5、《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资发[2007]26号)。
第二节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一、位置与交通(一)位置、范围孟庄煤矿位于安徽省萧县境内,行政区划属宿州市,西北距萧县县城2km,西南距淮北市32km,北距江苏省徐州市25km。
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X:3779841.65 Y:39497624.76矿井范围:东、西以煤层露头为界,北与袁庄煤矿接壤,南以采矿权边界为界,面积13.745km2,开采深度为-25~-800m。
(二)交通矿井西部有符(离集)夹(河寨)铁路,南、北联接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其支线直通矿区;公路可通徐州、淮北、宿州等市、县,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201。
图1201 交通位置示意图二、矿业权设置情况孟庄煤矿采矿许可证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号3400000620194;采矿权人为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为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孟庄煤矿,经济类型:国有;开采矿种:煤、高岭土;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0万吨/年。
登记范围由20个拐点圈定(见表2201),面积13.745km2,开采深度由-25m至-800m标高,有效期限自2006年12月~2010年5月。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三、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一)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孟庄煤矿地处淮北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4m~+35m之间,呈南低北高之趋势,地表水不发育,1982年7月矿井东侧的闸河最高洪水位为36.856m。
2、气象淮北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天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风,雨季多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800mm,雪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冻土深度为0.2m,最深为0.3m。
气温最高为40℃,最低为-12℃,平均相对湿度为73%,气压为990~1041mb。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力一般3~5级,最大风力为9~11级。
3、地震安徽北部宿州~徐州一带自公元925年以来,曾发生强弱地震40余次,最强地震(1668年)波及本区,裂度为Ⅶ度。
最近二次分别发生于1937年8月1日及1954年6月17日,前者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有感觉无破坏;后者震中在合肥—六安一带,较轻微,据全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查得,本区地震基本裂度值为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
(二)经济状况本矿位于淮北冲积平原,萧县县城东南2km处,当地经济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山芋、花生、棉花等,土壤、气候适宜果树生长。
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水果种植业进一步发展。
本区邻近华东电网,矿井开发的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有保障。
矿区电力线路通过毛庄变电所联接华东电网,矿井用电十分方便。
矿井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居民生活用水以深层石灰岩水为主,部分为净化矿井水;工业用水主要是净化矿井水和地面塌陷坑水。
矿井所在龙城镇,商业、手工业比较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为矿山用工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四、企业概况孟庄煤矿是一个取得采矿权的非独立法人国有小型矿山企业,1979年底孟庄煤矿所有权由省里行使,1982年由原淮北矿务局代管,1983年属省煤炭厅管辖,1984年5月归属于皖北矿务局(现为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拥有从业人员2460。
矿井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66年,现已连续生产35年。
2005年末,核定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
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孟庄煤矿地质勘探工作始于1958年,至今经多家单位进行过地质勘查,整个地质勘查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大阶段,现简述如下:一、资源勘查阶级(1958—1972年)(一)1958年—1959年由原安徽省地质局325队进行勘查,1960年9月提交闸河煤产地原编号14、23井田详细勘探地质报告,其中孟庄矿区内(即14井田)施工钻孔23个,工程量6415.37m,获A+B+C级储量,该报告未正式批准,1962年安徽省储量委员会对该报告作了复审,储量核实后降为C1+C2级。
(二)1969年—1971年淮北矿务局勘探队根据原华东煤炭工业公司与安徽省煤炭局决定进行最终勘探,共施工钻孔50个,工程量13241.23m,1970年提交《孟庄(14)井田最终勘探地质报告》,该报告于1972年1月经原安徽省燃化局批准。
二、生产勘探阶段(1973年—2008年)1970年孟庄煤矿动工兴建,为满足生产的需要,1973年-2008年,先后委托多个单位进行补勘,共施工钻孔98个,工程量40723.77m,分述如下:(一)一水平采区补勘,从1973年—1986年先后由淮北矿务局勘探队、孟庄煤矿、江苏三队共施工钻孔37个(其中水源孔3个),工程量8454.80m,基本满足了一水平各采区设计和开采的需要,保证了全矿生产和生活用水。
(二)为解决本矿北翼延深开拓和开采的需要,1982年江苏省煤田二队对孟庄矿北翼(10线以北)进行补勘,共施工钻孔13个,工程量5775.72m (其中孟庄煤矿钻机施工钻孔3个,工程量1106.23m),于1983年6月提交《孟庄煤矿北翼补充勘探地质资料》。
(三)为了保证孟庄煤矿开采和持续发展的需要,1987年孟庄矿委托淮北矿局勘探队对矿井南部二水平进行补充勘探,共施工钻孔17个,工程量6780.29m;1988年为了控制10线以北深部、F8断层和I9采区的构造与煤层赋存情况,施工钻孔7个,工程量2944.40m;为了进一步控制13-16线间断裂构造,矿井南部边界的F8断层及10线以北深部构造形态,1988年孟庄矿又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物探大队做地震勘探工作,共做测线14条,测长19.58km。
按照皖北矿务局的要求,淮北矿务局勘探队对孟庄煤矿全矿地质资料进行整理,1989年编制了《孟庄煤矿二、三水平补冲勘探地质报告》。
(四)为了满足孟庄和毛郢煤矿三水平延深及生产发展的需要,1991—1993年由江苏省煤田三队对两矿深部-500m以下施庄向斜轴部采用综合勘探方法(注:地震勘探工作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完成)进行补充勘探,于1994年11月提交《孟庄、毛郢孜煤矿深部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孟庄煤矿范围内共施工钻孔12个,工程量8764.35m。
(五)1994年为了探明北翼深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由淮北矿务局勘探队施工钻孔2个,工程量1162.83m。
1995年为进一步控制北翼深部NF3、F10逆断层位置,查明其导水性,以及为缩小NF3逆断层与下盘防水煤柱,查明“三带”的高度,由江苏省煤田二队施工3个钻孔,工程量1507.27m。
(六)1998年11月,根据当时矿井边界内地质条件复杂和村庄压煤,矿井煤炭保有储量有限,无法形成规模采区,且矿井产量低,采煤成本高,企业亏损日益严重的状况;依据皖北矿务局批准编制孟庄煤矿矿井收尾地质报告文件的要求,由孟庄煤矿和淮南工业学院合作,于1999年2月提交了《安徽省皖北矿务局孟庄煤矿矿井收尾地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