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的成因分析及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的成因分析及诊断
摘要: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性别表示出不满,并要求通过现代医疗技术来改变自己的性别。本文简单论述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的成因和性别认同障碍的诊断标准,希望能为我国性别认同研究贡献一些微薄之力。性别认同障碍,指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相反,持续存在改变自身解剖性别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儿童早期所接受的性观念是成年后性心理的基础[1]。一般认为,3~6岁是儿童发展性别认同和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关键时期。在临床上,性别认同障碍可表现为男童女性化或女童男性化,成人后可出现更严重的性心理障碍如同性恋、异性癖等。
关键词:儿童性别认同障碍
一、性别认同障碍的成因
1、生物因素
早期有人认为,性别染色体决定了个体发育的性生物机理,性激素的差异则影响性别之间或同一性别内部的社会行为差异。而性别认同障碍是由于在脑分化的关键期内遗传性别和性激素水平相矛盾所致(yong等,1964)。胎儿期和青春期是有机体对性激素做出反应的关键期。在胎儿的第4至第7个月是性别分化的重要时期,性激素构建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心理和生物倾向,如果性激素水平异常,可导致性别认同障碍的发生。动物实验支持了这一假说。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增多激活了这种预先决定的倾向[2]。还有研
究提出颞叶异常、h-y抗原异常和遗传因素等病因解释[3]。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无论在结构还是功能上都存在差异,认为性别认同是由基因决定的,并随着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的变异而发展。
2、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的影响。儿童关于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与父母的性别角色态度和日常的教养态度分不开。每位父母都有一套性别角色的标准,当孩子出生后,他们则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子女。有些父母按照自己的性别愿望或出于社会期望打扮孩子,并对其类似异性的相貌和行为予以赞赏,结果影响了儿童的性别行为和对性别的心理选择,引起性别认同障碍。国内研究发现,部分同性恋者早期生活在家庭关系不和或由祖父母抚养的环境中,缺乏正常的家庭气氛,尤其是幼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未能顺利完成对自己性身份的确认,进而导致同性恋的形成[4]。另外,儿童与异性亲属关系过密,使得对同性双亲的形象模糊,较难认同,也可诱发本症[5]。
(2)同龄人团体的影响。10岁左右的儿童便有按性别划分群体的明显倾向,父母为促进儿童的性别认同,也鼓励孩子加入以性别区分的同龄人团体。而进入青春期后,同龄人团体的影响将超过家庭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男孩接触成年女性的机会要远多于成年男性,所以他们需要从同伴群体身上寻得与男性角色有关的信息。反之,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着女性的楷模,女孩子对女性角色的概念来自于直接的观察,因此不太需要女性同伴来支持自我的认
同。虽然和其他社会化的影响相比,关于同伴的研究并不多,但关于性别角色的形成,同伴的偏好可能在鼓励儿童的性别角色形成方面具有特别的效力,这些偏好的确比性格特质及社会行为方面的两性差异更重要,而且更强有力[6]。
(3)大众媒介的影响。书刊、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介对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是一种公开的、及时的和标准化的价值宣传和行为引导。因此,大众传媒中所展现的男女两性的角色分化、职业分工、态度、性格和语言,无不是青少年乃至成人效仿的角色模式。有调查发现,传媒中广泛存在严重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这对儿童及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6]。
3、个性因素
儿童本身的个性因素也是性别认同障碍的发病条件,这涉及诸如害羞、胆怯和拘谨等个性特征。儿童期受到不良性诱惑也会导致儿童期性心理发育异常。
二、性别认同障碍的诊断
1、dsm-4对性别认同障碍的界定及其要点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年起制定《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即dsm-1。现在《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已经发展到
dsm-4,dsm-4(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对“性别认同障碍”的定义设定了4个标准:
(1)一种强烈而持久的交换性别的身份认识(不仅仅是想以作为
另一性别而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的这种愿望)。患者“强烈而持久”地渴望交换自己的性别。这种渴望源自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性别的“自我感觉”,即患者自身的生理性别与这种“自我感觉”完全相反。
(2)患者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持久的不舒服,或者认为自己目前的
性别角色很不合适。身患性别认同障碍的儿童的目的不是与性有关,而是希望自己以另外一种性别的身份去生活。
(3)性别认同障碍不与躯体上的两性人同时存在。现实存在的两性人生来就有着模棱两可的生殖器,产生激素上或者是生理上的变异。两性人往往在出生后被指定为一定的性别,通过手术或者激素治疗的方法改变他们的性别解剖特征。而性别认同障碍者没有这种激素上或是生理上的变异。
(4)性别认同障碍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社交、职业等重要功能方面的功能缺损。
2、ccmd-3关于性别认同障碍的阐述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通过41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4种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完成了前瞻性随访测试之后编写而成。ccmd-3共分9大类,其中“性心理障碍(性变态)”属于第6大类“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ccmd-3对“性别认同障碍”的阐述和诊断标准是:
(1)对男性而言,持久而强烈地为自己是男性而痛苦,渴望自己是
女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女性)或
坚持自己是女性。
(2)对女性而言,持久而强烈地因自己是女性而感到痛苦,渴望自
己是男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男性)或坚持自己是男性。
综合看来,性别认同障碍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
有先天遗传因素起作用,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其诊断更要根据我
国国情,更好地为儿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伊薇. 妇幼心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周宗奎. 儿童社会化.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3] 刑新、郭恩覃. 异性癖的病因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2):122-124
[4] 刘华清、张培言、邹义壮等. 同性恋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形成的影响.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242-244
[5 ]tolle r著. 王希林译. 实用精神病学. 第10版. 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96,132-133
[6 ]郑新蓉. 性别与教育.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2-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