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的模型和符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f85edfc33d4b14e8524683e.png)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A.模型1.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3.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B.符号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1)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硫原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等B.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
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27图示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A.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1)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3)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B.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的构成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夸克1)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2)夸克还可以再分C.带电的原子——离子1.离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9388cdde49649b6648d7471e.png)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氧元素一般在右边, 氢元素一般在左边,金属一般在左边。 读法:一般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有数字将数 字也带入。 如CuO MgO 3、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 子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 化学式前面加上系数,表示几个分子。 2CO2
4、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 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5、化合价 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如:
甲烷
乙醇
水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可以是 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物质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铁铝钴铅笔芯 等。 4、分子和原子都有质量和大小, 如:1个氢原子质量为 1.674*10-27千克。一 亿个氢原子排成一条直线为1cm 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4、元素: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 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比如氧原子中子有8个、 9个、10个的中子。质子只有8个。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不同的 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等于核 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 1
H
2 1
H
3 1
H
第四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1、元素的种类----元素周期表 单质: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 物。 金属元素 2、 元素
第三节原子的结构模型
1、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 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 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集 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 电,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 荷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八下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八下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9a168187caaedd3382c4d370.png)
硬无无
钻探机钻头、刻刀、 装饰品(钻石)
石
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 较
泽细鳞片状晶体 软
良 好
良 好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 等
有关系: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
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_种__类___或__数__目_不同
A原子 B原子
A
B
原子的种类决定分子种类
原子的数目决 定分子种类
C
D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差 异在于它们的_分__子_结__构_不同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
1
1
0
1
氦原子
2
2
2
2
碳原子
6
6
8
6
氮原子
7
7
7
7
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
13
13
14
13
硫原子
16
16
17
16
氯原子
17
17 除上面20这个结论1外7 ,
铁原子
26
物质
密度/Kg.m-3
铅 铜 纯铁
一幅图
U
一段 动画
I R
一个公式
11.3×103 8.9×103 7.9×103
一张表格
一条曲线
等等.....都是一个模型
都可以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 描述的事物变得直观易明白。
形
直观模型:只供展览的实物模型及玩
象
具、照片等。放大或缩小
模模
型 的
型
物理模型:直观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显示原形的外形和特征、 进行模拟实验
1.674 ×10-27kg
粒浙教版八年级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
![粒浙教版八年级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d515cc705087632311212ea.png)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一、模型与符号原子和分子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4、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写出4条)(1)、(2)、(3)、(4)、5、请用模型表示水分子、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水通电分解水分子模型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模型水通电分解的模型6、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分子间还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7、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8、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9、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等10、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二氧化碳、氮气、氢气、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甲烷、氧气、蔗糖、酒精等1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1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1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14、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16、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086d59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d.png)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1. 原子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放射性核和电子的球体。
原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ans(希腊字母安斯),其中 a 表示原子核,n 表示电子层数,s 表示外层电子,p 表示内层电子。
2. 分子模型:分子是化合物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两个带有不同原子的球体。
分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分子中的原子,a 表示原子核,c 表示碳原子,h 表示氢原子。
3. 颗粒模型:颗粒是流体或固体物质在空间中的离散点,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的圆形或椭圆形。
颗粒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p(希腊字母普),其中 x 和 y 表示颗粒的坐标,r 表示颗粒的大小。
4. 细胞模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包含不同数量的细胞器和分子。
细胞器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细胞器,a 表示细胞膜,c 表示细胞质,h 表示细胞核。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概述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2782247f121dd36a22d8250.png)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概述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4)模型的类型【说明】由于模型具有简单化、理想化的特点,为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应用模型方法时也要注意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模型毕竟不是原型,它与原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因此将由模型得来的信息处理后所得结果外推到原型时,要注意原型的各种复杂的条件和因素。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例如,s(路程)、t(时间)、g(克)等。
2.符号的作用(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符号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图形等。
某些公共标志,如交通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等也可以认为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
3.几种常见符号简介符号能简明地表示事物,在生产、生活、各学科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
(1)常见数学符号。
加、减、乘、除(+、-、×、÷)、三角形(△)、平行(//)、数的平方(n2)、数的开平方(√n)等。
(2)常见天气符号(如图所示)(3)常见物理符号。
力(F)、电流(I)、电压(U)、电阻(R)、速率(v)等。
(4)常见的通用符号(如图所示)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1)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课件 49张ppt)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课件 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d35e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c.png)
构成 分子
构
成
构
成
组成 物质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元素)
5、元素分布 ①地壳中元素:O Si Al Fe ②人体中元素:O C H ③海水中元素:O H Cl Na Mg ④有机物中元素: C H O
5、元素符号 ①.定义 国际上统一采用的表示各种元素的符号。
是科学家根据元素原子的核电 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所编的序 列号。即: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元 有 7 个横行(称为周期)
素
即:有__7__个周期 _7__个A族(主族)
周 期 表
有
18
个纵列(称为族) 分为_4__大类
__7_个B族(副族) __1_个VIII族
4、原子内部结构
原子
(电中性)
质子(带正电荷) 1.6726×10-27千克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6748×10-27千克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 构成的。
6.铁原子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总数为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微粒构成。水是由大量分子构成。
2、分子模型 水分子模型
H2O
CH4
N2
CO2
SO2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 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4.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B )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复习课)(27张PPT)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复习课)(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43c7449ec3d5bbfd0a74cd.png)
知识点3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了解构成物质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2、理解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和区别;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分子 许多物质有分子是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共同决定。
①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②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种类就不同。 ③构成的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若原子数目不同,构成的分子 种类不同
Na、Cl Na+ Cl-
失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不同点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分裂,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反应后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相似点
质甚微,体甚小,之间有间隙,永恒运动, 同种性相同,异种性各异。
2.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 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①把少 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 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 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 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会_____变蓝色(“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 碘酒,馒头 ____会_____(“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碘__分__子__保__持_碘__的__化__学__性_质_。,碘分子没有变。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 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__不__存_在__ (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0cc2f4b915f804d2b16c177.png)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考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0d21cf35ef7ba0d4a733b58.png)
B.α粒子受到金原子内的电子吸引,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C.α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D.α粒子会激发金原子释放出原子内的电子 【原子结构】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氢粒子,它由三个氕原子核和两个电 子构成。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它一定含有 3 个中子 B.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 C.它的组成可以用 H3 表示 D.它的化学性质与 H2 不同 【原子结构】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 是( )2·1·c·n·j·y + A.NO 和 O2 B.CO 和 N2 C.NO2 和 CO2 D.SO2 和 ClO2 【原子结构】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 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3+ 2【原子结构】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a,已知 B 和 A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 B 元素的质子数 为( )21·世纪*教育网 A.A-2+3 B.A-2-3 C.a+2+3 D.a+2-3www-2-1-cnjy-com n【原子结构】在离子 RO3 中,共有 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则 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 数目是( )【21cnj*y.co*m】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构成物质的微粒】豆腐是正宗的中国国粹.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 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由 22 个原子构成 C.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D.属于化合物 【构成物质的微粒】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人一旦吸毒就很难戒除.有一种被称为“摇头丸”的毒 品已从外国流入我国某些省市,已知它的化学式为 C9H13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9H13N 是由 23 个原子构成的物质 B.C9H13N 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13:1 C.C9H13N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35g D.C9H13N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 【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
![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406094680203d8ce2f24c0.png)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1)常见的模型:实物模型(地球仪)图像模型(细胞结构图)数学模型(公式)黑箱模型(地球的结构)理想化模型(磁感线)(2)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符号(1)常见的符号:科学量及单位符号(电流I,电流单位安培A)交通标志符号公共标志符号符号的作用: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3、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铜、汞等)和固体非金属(碳、硅、磷、硫)及稀有气体(氦、氖、氩)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同素异形体)。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重点)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原子结构的模型知识精讲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原子结构的模型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6c35b53203d8ce2f006623e8.png)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荷 电子 带负电荷
不同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不同。 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 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原子
原子核 所有核外电子都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在原子核周 围的空旷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A 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
A 质子
B 原子核
B 它们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C 阳离子
D 带负电荷的离子
C 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
【例7】氦-3原子核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6
【例9】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和 原子结构的模型知识精讲
万物—无论是生物体还是非生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 构成 分子
离子
原子
微观
分子
分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种类不变的最小微粒
1.水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 在通常温度和压强下呈液态 2.氢气由大量氢分子聚集而成 在通常温度和压强下呈气态,氢气可以燃烧 3.氧气由大量氧分子聚集而成 在通常温度和压强下呈气态,氧气可以帮助燃烧
经典例题详解 【例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
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化学式复习
![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化学式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c90073fdd36a32d7375814b.png)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化学式复习重点、难点:1. 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2. 能在理解化学式涵义的基础上,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掌握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3. 会求一定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或某一成分的质量分数;4. 掌握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之间的互换;5. 利用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推断化学式,计算元素化合价。
6. 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纯度复习策略:根据化学式通常能进行三种计算: ①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② 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③ 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总和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 ,其关系如下: 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各元素的化合价、质量比、质量分数.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地理解化学式概念和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并明确化学式中各个量的关系(原子个数比、质量比等)。
解题时应注意须正确书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其次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注意化学式中某些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再者在计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时,注意要按题目要求的元素顺序计算。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千万不要忽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也不要忽略了部分原子,还要认真审题,按题目要求解题。
【典型例题】(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或某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例1. (1)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 (SO 4)2•12H 2O ,则明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2)已知某元素R 的化合价为+3价,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求出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公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相对原子质量比×原子个数比(三)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般精确到0.1)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化合物的总质量该元素的实际质量(四)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算公式:化合物中所含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总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例2. “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3017e1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b.png)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5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三、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3、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4、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四、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O,其次是硅Si,然后是铝Al;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Al,其次是铁Fe;4、①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C、氢H;②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O、氢H、氯Cl、钠Na;③有机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主要由碳C、氢H、氧O组成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①通常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②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要用小写以示区别;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单独的微粒的个数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原子团中某原子的个数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④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4、元素周期表:横称为周期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自左向右增加;纵换为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1-18号元素: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⑴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固态非金属除碘外、金属⑵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5、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例:CO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CO2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16×2=44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海水中所含的部分离子:Cl-、Na+、Ca2+、Mg2+7、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Ca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2Na+表示二个钠离子:8、常见的原子团9、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再写数字;10、常见化合价:背诵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为+2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2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11、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12、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如2311Na:钠原子有11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中子数为12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3、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 O—16 S—32求:H2SO4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16×4==984、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例: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H∶O==1×2∶16×1==1∶85、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相对分子质量。
专题12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复习原卷版
![专题12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复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a000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8.png)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培优微专题速学速练专题12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复习【重点知识归纳】 (1)【复习专项讲练】 (10)类型之一化学式计算精选题 (10)类型之二核心考点精选题 (13)【重点知识归纳】一、模型与符号1、为什么要使用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太巨大太微小太复杂2、模型是什么?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一幅画。
一张表。
计算机图像。
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3、什么是模型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建立一个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的、、和,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建立一个适当模型的过程,通常称。
4、模型方法的作用(1)能简化和理想化。
(2)能发挥想象、抽象和推理能力。
(3)能突破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限制。
5、符号的作用(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分子1、分子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微粒构成。
水是由大量分子构成。
2、分子模型水分子模型3、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微粒构成。
a.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
b.分子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的分子。
d.不同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的分子。
(二)原子1、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①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②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③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④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⑤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电子云模型3、原子内部结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4、分子与原子的比较(三)离子1、离子概念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像SO42在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好象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原子团。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91f806be23482fb4da4ca0.png)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 教案 教学内容
巩固复习“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的知识内容
1、阶段性检测试卷讲评。 2、概述“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的主要知识内容
【知识点梳理】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 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金刚石
石墨
足球烯
2/3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3/3
和氩气等稀有气体。
(3)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食盐、烧碱(氢氧化钠)等。
则: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四、不同的分子 1、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4、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
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
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5)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
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三、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3、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4、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四、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
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二氧化碳、水等。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O),其次是硅(Si),然后是铝(Al)。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Al),其次是铁(Fe)。
4、①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C)、氢(H);②海水中含量多
到少:氧(O)、氢(H)、氯(Cl)、钠(Na)。
③有机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主要由碳(C)、氢(H)、氧(O)组成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①通常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
②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要用
小写)以示区别。
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单独的微粒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原子团)中某原子的个数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4、元素周期表:横称为周期(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自左向右增加);
纵换为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1-18号元素:
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
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
⑴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固态非金属(除
碘外)、金属
⑵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
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
素的原子个数。
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
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
5、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例:CO
2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CO
2
子构成)
(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16×2=44)
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海水中所含的部分离子:Cl-、Na+、Ca2+、Mg2+
7、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Ca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2Na+表示二个钠离子:
8、常
见的
原子
团
9、原
子之
间相
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
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
负,再写数字。
10、常见化合价:(背诵)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为+2价,氟氯溴碘
负一价,通常氧是—2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
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
11、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
的代数和为零。
化合物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
12、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
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如23
Na:钠原子有11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中子数为12 11
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3、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 O—16 S—32
求:H
2SO
4
(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16×4==98
4、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水的化学式为H
2
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H∶O==1×2∶16×1==1∶8
5、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
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
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