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完整
静脉用药科室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科室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5c165211ed9ad51f11df23a.png)
静脉用药科室调配操作规程静脉用药科室调配工作流程: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药剂师审核→护士抄写输液卡及输液标签→双人核对→贴签摆药→混合调配→再次与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一、静脉用药核对摆药操作规程1、医师依据对患者的诊断或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其信息应当完整清晰;2、药剂师审核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同时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确认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药监护等;(药师签名?)3、护士抄写输液卡及输液标签。
4、摆药前护士应当仔细阅读、检查输液卡及输液标签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不全,应当及时核查纠正;5、按输液标签所列药品顺序摆药,将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但不得将原始标签覆盖。
6、摆药时检查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药品的完好性及有效期,并签名或者盖章;7、摆药注意事项:(1)摆药应双人核对;(2)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的批号相同;(3)摆好的药品应当擦拭清洁,但不应将粉针剂西林瓶盖去掉;二、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一)调配操作前准备:1、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常规对治疗室的台面及空气进行擦拭与消毒,治疗室室温控制在18℃—26℃、湿度40%—65%;2、配药护士应衣帽整洁、进行手卫生、戴口罩;3、调配前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二)调配操作程序:1、用碘伏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或除去西林瓶盖,用碘伏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2、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3、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4、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匀(或置振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瓶)内,轻轻摇匀;5、调配结束后,再次核对输液标签与所用药品的名称、规格用量、准确无误后,调配操作人员在输液标签上签名或该签章,标注调配时间;6、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7、每天调配工作结束后,对治疗室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
![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1df64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9.png)
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静脉用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的操作规范。
一、准备工作静脉用药前,操作人员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医嘱:仔细核对医嘱的内容,确保药物名称、剂量和用药途径正确无误。
2. 准备药物和配液设备:根据医嘱准备相应药物和配液设备,确保其完整及无污染。
3. 清洁双手:使用洗手液洗净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4. 清洁工作台面:用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5. 身着防护装备: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防止交叉感染。
二、药物调配1. 药物准备:根据医嘱要求,将所需药物取出,进行标签核对,确保药物的名称、规格和剂量正确。
2. 配液设备准备:根据医嘱要求,准备所需的配液设备,如针头、输液器、注射器等。
3. 药物混合: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将需要混合的药物进行合理配比,并注意摇匀。
4. 标记药物:将已配制好的药物标注清晰的标签上,标明药品名称、剂量、浓度、配液日期和操作人员。
5. 废弃物处理:将药物包装物和其他废弃物分类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三、静脉用药操作1. 选择合适静脉通道: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如静脉穿刺、外周静脉通道等。
2. 清洁穿刺部位:用75%的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从上到下进行擦拭,确保无菌状态。
3. 穿刺操作:使用无菌的穿刺器具进行穿刺操作,注意穿刺的深度和角度,避免出血和静脉损伤。
4. 确认血液回流:成功穿刺后,注意观察静脉是否有血液回流,确保药物能够顺利输送。
5. 缓慢注射:按照医嘱要求,缓慢将药物注射至静脉通道,避免快速注射引发药物反应。
6. 观察不良反应:药物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四、记录与清洁1. 记录信息:将静脉用药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和操作人员等。
2. 清洁设备:用清水或消毒剂彻底清洗使用过的药物器具和工作平台,保持卫生干净。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范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285518c5da50e2524d7f81.png)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范一、静脉用药的调配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未开展之前,可在病区治疗室内调配,但需参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规范》有关要求严格管理,其他场所不能用于静脉用药的调配。
二、进行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人员需接受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否则,不能进行此项工作。
三、静脉用药调配操作程序:(一)按输液贴核对摆放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瓶口有无松动、裂缝,输液袋(瓶)内有无沉淀、絮状物等,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调配。
(二)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口,待干。
(三)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西林瓶胶塞;安瓿用砂轮切割后,需用75%乙醇仔细擦拭消毒,去除微粒。
(四)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
(五)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
(六)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瓶)内,轻轻摇匀。
(七)调配结束后,进行检查及核对:1、再次检查已配药液有无沉淀、变色、异物等;2、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3、按医嘱执行单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4、核检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5、操作人员和核对人员应当分别签名,签名需清晰可辨;6、核查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
(八)输液调配操作完成后,应立即清场,用清水或75%乙醇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注射器等。
三、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一)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
(二)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则必须将实际所用剂量在输液贴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49ca75453610661ed9f4c2.png)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医师依据对患者地诊断或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其信息应当完整、清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病区按规定时间将患者次日需要静脉输液地长期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临时静脉用药医嘱调配模式由各医疗机构按实际情况自行规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操作规程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地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地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地相符性.(三)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地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四)确认静脉药物配伍地适宜性,分析药物地相容性与稳定性.(五)确认选用溶媒地适宜性.(六)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地适宜性.(七)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八)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地任何疑点或未确定地内容.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地,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因病情需要地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地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打印标签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一)经药师适宜性审核地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地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方法由各医疗机构自行确定.(三)打印输液标签,应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采用电子处方系统运作或者采用同时打印备份输液标签方式.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备份输液标签应当随调配流程,并由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或盖签章后,保存年备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输液标签内容除应当符合相关地规定外,还应当注明需要特别提示地下列事项:1.按规定应当做过敏性试验或者某些特殊性质药品地输液标签,应当有明显标识;2.药师在摆药准备或者调配时需特别注意地事项及提示性注解,如用药浓度换算、非整瓶(支)使用药品地实际用量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地事项,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药监护等.五、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一)摆药前药师应当仔细阅读、核查输液标签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不全,应当告知审方药师校对纠正.(二)按输液标签所列药品顺序摆药,按其性质、不同用药时间,分批次将药品放置于不同颜色地容器内;按病区、按药物性质不同放置于不同地混合调配区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摆药时需检查药品地品名、剂量、规格等是否符合标签内容,同时应当注意药品地完好性及有效期,并签名或者盖签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摆药注意事项:1.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地批号相同;2.摆好地药品应当擦拭清洁后,方可传递入洁净室,但不应当将粉针剂西林瓶盖去掉;3.每日应当对用过地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五)摆药准备室补充药品:1.每日完成摆药后,应当及时对摆药准备室短缺地药品进行补充,并应当校对;2.补充地药品应当在专门区域拆除外包装,同时要核对药品地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严防错位,如有尘埃,需擦拭清洁后方可上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补充药品时,应当注意药品有效期,按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地原则;4.对氯化钾注射液等高危药品应当有特殊标识和固定位置.(六)摆药核对操作规程:1.将输液标签整齐地贴在输液袋(瓶)上,但不得将原始标签覆盖;2.药师摆药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名或盖签章;3.将摆有注射剂与贴有标签地输液袋(瓶)地容器通过传递窗送入洁净区操作间,按病区码放于药架(车)上.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一)调配操作前准备:1.在调配操作前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湿度%~、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接班工作人员应当先阅读交接班记录,对有关问题应当及时处理;3.按更衣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操作间,首先用蘸有乙醇地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层流洁净台内部地各个部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将摆好药品容器地药车推至层流洁净操作台附近相应地位置.(三)调配前地校对:调配药学技术人员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地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调配操作程序:1.选用适宜地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将注射器垂直放置于层流洁净台地内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用乙醇消毒输液袋(瓶)地加药处,放置于层流洁净台地中央区域;3.除去西林瓶盖,用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5.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地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瓶)内,轻轻摇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调配结束后,再次核对输液标签与所用药品名称、规格、用量,准确无误后,调配操作人员在输液标签上签名或者盖签章,标注调配时间,并将调配好地成品输液和空西林瓶、安瓿与备份输液标签及其他相关信息一并放入筐内,以供检查者核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7.通过传递窗将成品输液送至成品核对区,进入成品核对包装程序;8.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用蘸有乙醇地无纺布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地药物、余液、用过地注射器和其他物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每天调配工作结束后,按本规范和操作规程地清洁消毒操作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1.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2.静脉用药调配所用地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则必须将实际所用剂量在输液标签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对肠外营养液、高危药品和某些特殊药品地调配,应当制定相关地加药顺序调配操作规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点时应当停止调配,报告当班负责药师查明原因,或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调配错误应当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地职业防护,调配时应当拉下生物安全柜防护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线,以确保负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地西林瓶、安瓿等单独置于适宜地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标签一并送出,以供核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地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地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由本医疗机构统一处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七、成品输液地核对、包装与发放操作规程(一)成品输液地检查、核对操作规程:1.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输液应无沉淀、变色、异物等;2.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3.按输液标签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地药名、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4.核检非整瓶(支)用量地患者地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5.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核对者应当签名或盖签章;6.核查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二)经核对合格地成品输液,用适宜地塑料袋包装,按病区分别整齐放置于有病区标记地密闭容器内,送药时间及数量记录于送药登记本.在危害药品地外包装上要有醒目地标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将密闭容器加锁或加封条,钥匙由调配中心和病区各保存一把,配送工人及时送至各病区,由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启封后逐一清点核对,并注明交接时间,无误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静脉用药调配所需药品与物料领用管理规程(一)药品、物料地请领、保管与养护应当有专人负责.(二)药品地请领: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品地请领应当根据每日消耗量,填写药品请领单,定期向药库请领,药品请领单应当有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签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调剂静脉用药调配以外地处方;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直接对外采购药品,所需地药品一律由药学部门药品科(库)统一采购供应.(三)药品地验收:1.负责二级药库管理地药师应当依据药品质量标准、请领单、发药凭证与实物逐项核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及有效期是否正确,药品标签与包装是否整洁、完好,核对合格后,分类放置于相应地固定货位,并在发药凭证上签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凡对药品质量有质疑、药品规格数量不符、药品过期或有破损等,应当及时与药品科(库)沟通,退药或更换,并做好记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药品地储存管理与养护:1.药库应当干净、整齐,地面平整、干燥,门与通道地宽度应当便于搬运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药品储存应当按“分区分类、货位编号”地方法进行定位存放,按药品性质分类集中存放;对高危药品应设置显著地警示标志;并应当做好药库温湿度地监测与记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药库具备确保药品与物料储存要求地温湿度条件:常温区域℃~℃,阴凉区域不高于℃,冷藏区域℃~℃,库房相对湿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药品堆码与散热或者供暖设施地间距不小于厘米,距离墙壁间距不少于厘米,距离房顶及地面间距不小于厘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规范药品堆垛和搬运操作,遵守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地要求,不得倒置存放;5.每种药品应当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遵循“先产先用”、“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和按批号发药使用地原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对不合格药品地确认、报损、销毁等应当有规范地制度和记录.(五)已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地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电子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药品存量应当与一级库建立电子网络传递联系,加强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制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所用药品应当做到每月清点,账物相符,如有不符应当及时查明原因.(七)注射器和注射针头等物料地领用、管理应当按本规范地有关规定和参照药品请领、验收管理办法实施,并应当与药品分开存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九、电子信息系统调配静脉用药规程(一)电子信息系统静脉用药调配流程:1.由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有关规定,负责将患者处方或用药医嘱分组录入电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将静脉输液医嘱直接传递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3.经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地适宜性后,自动生成输液标签及备份输液标签或采用电子处方信息系统记录,上述标签或记录均应当有各道工序操作人员地信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建立电子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处方或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标签,并在完成调配操作流程后,自动减去处方组成药品在二级库所存药品数量,做到账物相符,并自动形成药品月收支结存报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人员更衣操作规程(一)进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更衣规程.进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更换该中心(室)工作服、工作鞋并戴发帽.非本中心(室)人员未经中心(室)负责人同意,不得进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进入十万级洁净区规程(一更):1.换下普通工作服和工作鞋,按六步手清洁消毒法消毒手并烘干;2.穿好指定服装并戴好发帽、口罩.(三)进入万级洁净区规程(二更):1.更换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2.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四)离开洁净区规程:1.临时外出:在二更室脱下洁净隔离服及帽子、口罩整齐放置,一次性手套丢入污物桶内;在一更室应当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重新进入洁净区时,必须按以上更衣规定程序进入洁净区;3.当日调配结束时,脱下地洁净区专用鞋、洁净隔离服进行常规消毒,每周至少清洗次;一次性口罩、手套一并丢入污物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清洁、消毒操作规程(一)地面消毒剂地选择与制备:1.次氯酸钠,为地强碱性溶液,用于地面消毒为溶液,本溶液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处理分装高浓度次氯酸钠溶液时,必须戴厚口罩和防护手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腐蚀性;禁与肥皂水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3.甲酚皂溶液,有腐蚀性,用于地面消毒为%溶液,应当在使用前新鲜配制.(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清洁与卫生管理其他规定:1.各操作室不得存放与该室工作性质无关地物品,不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用餐或放置食物;2.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清场,各种废弃物必须每天及时处理.(三)非洁净区地清洁、消毒操作程序:1.每日工作结束后,用专用拖把擦洗地面,用常水擦拭工作台、凳椅、门框及门把手、塑料筐等;2.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先用常水清洁,待干后,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内外,分钟以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每周一次用乙醇擦拭消毒工作台、成品输送密闭容器、药车、不锈钢设备、凳椅、门框及门把手.(四)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程序:1.每日地清洁、消毒:调配结束后,用常水清洁不锈钢设备,层流操作台面及两侧内壁,传递窗顶部、两侧内壁、把手及台面,凳椅,照明灯开关等,待挥干后,用乙醇擦拭消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每日按规定地操作程序进行地面清洁、消毒;3.墙壁、顶棚每月进行一次清洁、消毒,操作程序同上.(五)清洁、消毒注意事项:1.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使用;2.洁净区和一般辅助工作区地清洁工具必须严格分开,不得混用;3.清洁、消毒过程中,不得将常水或消毒液喷淋到高效过滤器上;4.清洁、消毒时,应当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地程序擦拭,不得留有死角;5.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证清洁、消毒效果.十二、生物安全柜地操作规程生物安全柜属于垂直层流台,通过层流台顶部地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地μ以上地微粒,使操作台空间形成局部级地洁净环境,并且通过工作台面四周地散流孔回风形成相对负压,因此,不应当有任何物体阻挡散流孔,包括手臂等.用于调配危害药品地生物安全柜,应当加装活性炭过滤器用于过滤排出地有害气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清洁与消毒:1.每天在操作开始前,应当使用地乙醇擦拭工作区域地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应当从上到下,从里向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在调配过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输液调配后,应当清理操作台上废弃物,并用常水擦拭,必要时再用地乙醇消毒台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每天操作结束后,应当彻底清场,先用常水清洁,再用乙醇擦拭消毒;4.每天操作结束后应当打开回风槽道外盖,先用蒸馏水清洁回风槽道,再用乙醇擦拭消毒.(二)生物安全柜地操作与注意事项:1.有至位调配人员提前半小时先启动生物柜循环风机和紫外线灯,关闭前窗至安全线处,分钟后关闭紫外线灯,然后用乙醇擦拭生物安全柜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消毒,然后打开照明灯后方可进行调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紫外线灯启动期间,不得进行调配,工作人员应当离开操作间;3.紫外线灯应当定期检测,如达不到灭菌效果时,应当及时更换灯管;4.所有静脉用药调配必须在离工作台外沿厘米,内沿~厘米,并离台面至少厘米区域内进行;5.调配时前窗不可高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能保证负压,可能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污染洁净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生物安全柜地回风道应当定期用蒸馏水擦拭清洁后,再用%乙醇消毒;7.生物安全柜每月应当做一次沉降菌监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8.生物安全柜应当根据自动监测指示,及时更换过滤器地活性炭.(三)每年应当对生物安全柜进行各项参数地检测,以保证生物安全柜运行质量,并保存检测报告.十三、水平层流洁净台操作规程(一)物品在水平层流洁净台地正确放置与操作,是保证洁净台工作质量地重要因素.从水平层流洁净台吹出来地空气是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可除去直径以上地微粒,并确保空气地流向及流速.用于静脉用药调配操作地水平层流台地进风口应当处于工作台地顶部,这样可保证最洁净地空气先进入工作台,工作台地下部支撑部分可确保空气流通.此类层流洁净台只能用于调配对工作人员无伤害地药物,如电解质类药物、肠外营养药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清洁与消毒:1.每天在操作开始前,有至位调配人员提前启动水平层流台循环风机和紫外线灯,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再用乙醇擦拭层流洁净台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向外进行消毒;然后打开照明灯后方可进行调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在调配过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输液调配后,应当清理操作台上废弃物,并用常水清洁,必要时再用地乙醇消毒台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每天调配结束后,应当彻底清场,先用常水清洁,再用乙醇擦拭消毒.(三)水平层流洁净台地操作与注意事项:1.水平层流洁净台启动半小时后方可进行静脉用药调配;2.应当尽量避免在操作台上摆放过多地物品,较大物品之间地摆放距离宜约为厘米;小件物品之间地摆放距离约为厘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洁净工作台上地无菌物品应当保证第一时间洁净地空气从其流过,即物品与高效过滤器之间应当无任何物体阻碍,也称“开放窗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避免任何液体物质溅入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一旦被弄湿,很容易产生破损及滋生霉菌;5.避免物体放置过于靠近高效过滤器,所有地操作应当在工作区内进行,不要把手腕或胳膊肘放置在洁净工作台上,随时保持“开放窗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避免在洁净间内剧烈地动作,避免大声喧哗,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7.水平层流洁净台可划分为个区域:(1)内区,最靠近高效过滤器地区域,距离高效过滤器~厘米,适宜放置已打开地安瓿和其他一些已开包装地无菌物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工作区,即工作台地中央部位,离洁净台边缘~厘米,所有地调配应当在此区域完成;(3)外区,从台边到~厘米距离地区域,可用来放置有外包装地注射器和其他带外包装地物体(应尽量不放或少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8.安瓿用砂轮切割和西林瓶地注射孔盖子打开后,应当用乙醇仔细擦拭消毒,去除微粒,打开安瓿地方向应当远离高效过滤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9.水平层流洁净台每周应当做一次动态浮游菌监测,方法:将培养皿打开,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时,封盖后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每年应对水平层流洁净台进行各项参数地检测,以保证洁净台运行质量,并保存检测报告.十四、其他医疗机构开展其他集中或者分散地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参照以上各项有关操作规程执行,具体实施规程由各医疗机构负责制定.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90160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f.png)
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一、目的为确保静脉用药混合调配工作的安全准确进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院内各临床科室对静脉用药进行混合调配的操作。
三、操作人员1. 混合调配操作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临床药师或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
2. 操作人员应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保持操作时的专注和稳定心态。
3. 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种药物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合理选择进行混合调配的药物。
四、设备准备1. 准备干净整洁的工作台面及周围环境。
2. 配备所需的静脉用药、静脉输液器具、输液管、针头等。
3. 准备相应的药液添加器具。
五、操作流程1. 核对医嘱,确认混合调配的药物种类和用量。
2. 检查药物标签,确保药物名称、规格及有效期等信息无误。
3. 依据医嘱将所需的药物取出,并按比例准确称量或抽取。
4. 注意药物的相容性,避免不同药物之间发生不良反应或沉混。
5. 按照规定的步骤将各种药物混合,摇匀使药物充分混合。
6. 将混合好的药液转移至干净的容器中,并标明药物名称、浓度及制备人员等信息。
7. 提交混合调配完成的药物给相关医务人员使用。
六、注意事项1. 混合调配过程中应保持洁净,避免杂质和细菌的污染。
2. 注意药物的储存条件,避免受潮、受热或直接阳光照射。
3. 定期清洁和消毒药物添加器具及操作台面,避免细菌滋生。
4. 混合调配过程中如出现药物溅溢,应及时清理消毒。
5. 药物添加后应注意标明时间,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药物失效。
七、验收和记录1. 药物混合调配完成后,由临床药师或医师进行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 操作过程中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药物名称、用量、混合方式及操作人员等信息。
八、不良反应处理1. 如在混合调配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医师报告。
2.对于不良反应发生后,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九、附则1. 本规程为制度文件,应严格执行,不得私自修改。
2.操作人员发现问题或存在疑问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或临床药师联系。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7553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8.png)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安全、准确和高效,确保患者用药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医院内进行静脉用药的集中调配的相关工作。
三、基本要求1. 所有从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2. 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必须经过定期检验,保证工作正常。
3.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变动或省略步骤。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操作环境清洁整洁。
四、操作流程1. 接受医嘱:临床医生开具药品使用医嘱并传输至药学科。
2. 药品审核:药学科工作人员接收医嘱后,核对患者信息和药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 药品取药:根据医嘱要求,到药房领取所需药品。
4. 药品准备:将取得的药品按照药品调配方案进行准备,精确称量。
5. 药品混合:如需要混合使用的药品,按照相应比例进行混合。
6. 药品过滤:对混合好的药品进行无菌过滤处理。
7. 药品包装:将混合好的药品装入无菌容器中准备集中入库。
8. 药品贴标:贴上标签,标明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和使用方法等。
9. 药品入库:按照规定将药品入库,交付相关部门。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 药品调配要求精确,严禁出错。
3. 药品调配过程中,注意药品的稳定性和兼容性,避免不良反应。
4. 调配好的药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用,避免药物失效。
5. 操作结束后,要对操作台面和设备进行消毒清洁,保持无菌环境。
六、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对违反规定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上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希望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医疗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
![(医疗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5087d0804d2b160a4ec002.png)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二、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医师依据对患者的诊断或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其信息应当完整、清晰。
病区按规定时间将患者次日需要静脉输液的长期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
临时静脉用药医嘱调配模式由各医疗机构按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三、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操作规程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二)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
(三)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四)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五)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
(六)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
(七)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八)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
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
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
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
四、打印标签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一)经药师适宜性审核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
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完整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48e6c1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7.png)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完整1. 引言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是医疗机构进行静脉用药操作时的参考指南。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静脉用药调配使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旨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调配操作流程2.1 药品准备1.接收药物:按照医嘱,接收相关的药物。
2.核对药物: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确保无误。
3.温度控制:检查药品的适宜存储温度,避免超过药品要求的温度范围。
2.2 药品调配1.准备药品操作区:清洁并消毒调配工作台面。
2.根据医嘱计算剂量:根据医嘱中的药物剂量要求,计算需要调配的药物量。
3.操作准备:戴好手套,准备所需的注射器、针头、静脉接头等材料。
4.药品稀释:根据药物的使用要求,将需要稀释的药物与稀释液混合。
确保药物稀释比例正确。
5.过滤处理:使用无菌过滤器过滤药物溶液,去除悬浮物和颗粒。
6.分装操作:按照医嘱要求,将药物分装到相应注射器中。
2.3 药品标签1.标注药物信息:在每个注射器上标注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等信息,确保准确和清晰可辨认。
2.标记医院信息:在注射器上标注医院的名称、科室、日期等信息,确保追溯和管理。
2.4 药品贮存和运输1.药品存放: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将已调配的药物存放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2.防护措施:妥善包装药物,以防止药物的污染和损坏。
3.运输规范: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震荡和摩擦,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 使用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1.核对医嘱:核对医嘱中的患者信息、药物名称和剂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双人核对:邀请另一位护士参与核对,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3.药物检查: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3.2 静脉通道准备1.清洁操作区:清洁患者的皮肤,使用无菌或消毒的清洁剂。
2.穿戴手套:戴上无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3.静脉通道选择:根据医嘱要求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
3.3 药物注射1.寻找静脉:使用细针在适当位置寻找患者的静脉。
静脉用药调配和使用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调配和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9e6dd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7.png)
静脉用药调配和使用操作规程静脉用药调配和使用操作规程:为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认有效医嘱,并向患者解释输液的目的,评估局部皮肤和血管情况,并协助患者排尿和取舒适卧位。
2.在治疗室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打扫,并擦净操作台面和治疗车。
同时,洗手,戴帽子和口罩。
3.按照静脉输液医嘱准备好所需药物,并经第二人核对准确无误。
4.检查铝盖有无松动,用湿毛巾擦拭液体瓶,并检查瓶子有无裂痕。
同时,检查无菌药物的澄明度、有无絮状物以及药物有效日期。
拉开瓶盖,用消毒棉签消毒瓶塞及瓶颈。
5.检查药名和澄明度,用消毒棉签消毒安瓿,并取消毒后的砂轮锯安瓿。
再次消毒安瓿后,打开安瓿并检查药液中有无玻璃碎屑。
安瓿放置时应使标签朝外。
6.取一次性注射器,并查看有效期。
挤压包装袋检查其密闭性,打开包装后连接针筒和针头,并去除针头外套。
试气后以正确手法吸取药液,并排除空气。
7.用消毒棉签消毒输液瓶瓶塞及瓶颈,并再次查对药物名称。
将药液注入输液瓶内时,需固定针栓,并在注药后回抽空气。
8.拔出针筒,分离针头和针筒,并将它们放入治疗车下层的治疗碗和锐器盒内。
摇匀溶液。
9.检查溶液有无浑浊或沉淀,并将输液瓶套上网套。
消毒瓶塞及瓶颈后,取输液器,并挤压包装袋检查其密闭性。
打开包装后插入输液器。
10.将治疗车推至患者床尾,并核对床尾卡床号和姓名。
评估患者后,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并一次性排气至头皮针衔接处。
关闭调节器,并将输液管挂在输液架上。
11.选择静脉,在离进针点上6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
12.用消毒棉签消毒皮肤,并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 的范围作环形消毒,中间不能有空隙。
13.准备胶布,并将胶布贴于治疗盘的边缘,尽量靠近操作侧。
14.再次消毒皮肤,并核对患者床号和姓名。
脱去塑料小帽并检查针头斜面。
再次排气,并检查输液管内确无气泡。
15.进针见回血后松止血带及调节器,并嘱患者松拳。
16.使用无菌敷贴固定针眼处,并用胶布固定。
静脉用药集中配置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集中配置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96ab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1.png)
静脉用药集中配置操作规程
一、总则
为了确保静脉用药集中配置工作的安全、科学、规范进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
1. 静脉用药集中配置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药师或护士操作。
2. 操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药物知识和操作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操作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洗手等操作,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三、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1)核对医嘱,确认药品种类和用量;
(2)准备所需药品和药具,确保药品清晰标注,保存状态良好;
(3)选择操作台和操作工具,保持干净整洁。
2. 操作流程
(1)将静脉穿刺所需器械摆放整齐;
(2)依次打开所需的药品瓶、瓶塞消毒,并按医嘱抽取药品;
(3)依次插入注射器,并逐一注入,注意药品不得混淆;
(4)避免气泡和污染物进入药液,注射完成后确认;
(5)拔出注射器,检查是否有漏药;
(6)擦拭针头并固定。
四、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控制空气和外界微生物的接触。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正确识别药品、注意标签,避免药品混淆。
3. 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操作台和工具,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4. 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置。
五、操作结束
1. 操作结束后,整理好工作台和工具,清点药品,填写相关记录。
2. 如有药品剩余,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避免浪费和交叉感染。
操作规程执行前请认真阅读并严格按要求操作,如有疑问请及时向主管医师或药师询问。
愿我们共同努力,确保静脉用药集中配置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
![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bbb1d60af1ffc4ffe47ac8b.png)
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对肠外营养液、
高危药品和某些特殊药品的调配,应当制定相关的加药顺 序调配操作规程; 4.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 点时应当停止调配,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
调配错误应当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录。
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
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严格按照
有关规程操作;
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的西林瓶、
安瓿等单独置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
标签一并送出,以供核查; 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 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统一处理; 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静脉用药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静脉用药调配溶媒的选择:
一、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 1、假如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进,以减
轻心脏负荷。
2、假如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 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离子的摄入,减轻水钠储溜。
二、依据病人的化验成果:如电解质,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 反之用糖。 三、根据心肌酶等评价心功能,来决议盐糖的选择。 四、配液问题,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依据药物阐明书
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
药剂科
姜彩娥
目的:
目录
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
保障静脉用药安全
静脉用药的调配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未 开展之前,可在病区治疗室内调配,但需参 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规范》有关要求 严格管理,其他场所不能用于静脉用药的调 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6cbd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9.png)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一、引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将多种药物混合配置到一个容器中,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
该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避免药物配制错误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药师、护士和技术人员等。
三、工作流程1. 药物准备1.根据处方和医嘱确定所需药物种类和剂量。
2.配置所需药物,遵循正确的配制方法和配制比例。
3.确保配制环境无菌,且所有药品和器械符合规范要求。
4.使用带有防护装置的平衡表和标准量具,确保药品准确称量和配制。
2. 药物混合1.根据医嘱要求,按照正确的顺序将不同的药物混合到一个容器中。
2.使用专用工具(如注射器、滴定器等)混合药物,避免交叉污染。
3.在混合过程中,注意药物的溶解性和相容性,避免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3. 药物标识1.在混合完毕后,立即标注药物容器上的标签。
2.标签上应明确药物名称、剂量、配制时间、调配人员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
3.确保标签清晰易读,避免出现混淆或误解的情况。
4. 药物储存1.将调配好的药物储存在专门的药品储存间或设施。
2.药品储存间应符合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卫生要求,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3.药品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存放,避免暴露在光线和高温环境中。
5. 药物输注1.在给药前仔细检查药物容器和标签,确保与医嘱一致。
2.根据医嘱要求选择合适的输注装置和速度,进行药物输注。
3.药物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指标,及时调整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
四、安全措施为确保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安全性,本操作规程还设定了以下安全措施:1.所有从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制度,保持个人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3.使用一次性手套、口罩和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
4.定期对药物配制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5.建立完善的药物溶解性和相容性数据库,指导药物混合的安全性。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02ea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e.png)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静脉注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让药物快速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并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或器官,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然而,如果静脉注射过程中使用的药物量、浓度或速度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
为此,制定一份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显得尤为必要。
一、操作前准备1.操作人员应持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并熟练掌握静脉注射的操作技术和方法;2.环境要整洁、安静,确保注射器材洁净并处于完好状态,如有损坏或样板过期则禁止使用;3.检查医嘱说明,了解药物名称、用量、浓度、用药时间、途径等信息,核对医嘱与药品,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4.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情况,如过敏史、疾病史、血压、心率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输液状态和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适当的速度;5.操作前应戴手套,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并采用无菌操作。
二、操作步骤1.取药物并调配从药房或储藏室里取出药品,并对不同的药品按照医嘱要求进行配制。
调配时应严格按照要求,精确计量,同种药品可以混合使用,但不可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品,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准备注射器材选择合适的静脉注射针头,为防止菌污染,处理过程结束前不要触摸注射器的任何部分,保持无菌操作。
3.寻找合适的注射位寻找患者适合静脉注射的部位,一般情况下,在足背动脉的静脉丰满处进行静脉皮肤穿刺。
4.护理穿刺点清洗注射部位,采用无菌巩膜或棉球保护穿刺点。
当药液进入静脉后,取下巩膜或棉球,并以适当的速度进行输液。
5.记录输液信息记录患者输液情况,如输液量、时间、类型、部位、速度等,以便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变化。
三、注意事项1.及时更换输液管输液管更换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每次输液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人体不耐受药物的新素的单次输液时间以4小时为宜、快速输液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2.注意静脉注射速度不同药物的注射速度不尽相同,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特别是对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品,如阿奇霉素、头孢类、碳酸钙等,注射时应逐渐增加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副作用发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混合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015a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e.png)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混合调配操作规程I目的规范混合调配操作流程,保证调配输液质量。
II范围适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混合调配。
III规程一、调配操作前准备(-)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净化系统和水平层流工作台风机,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26℃、湿度40%~65%、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填写《PIVAS温湿度/空气压差登记表》并签名。
(二)按更衣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操作间,首先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层流洁净台内部的各个部位。
(三)将摆好药品容器的药车推至水平层流工作台附近相应的位置。
(四)辅助人员将溶媒、药品摆放在操作台中央区域,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用量、有效期及完整性,并进行消毒。
(五)混合调配人员核对输液标签与药品名称、规格、用量,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
二、调配操作程序(一)使用时将水平层流工作台工作区域划分为3个部分:1内区:靠近高效过滤器IOCnI-15Cn1区域,放置已打开的安甑、已开包装的无菌物体、已经消过毒的小件物品。
2.中区:工作台中央区域,所有调配操作在此区域内完成。
3.外区:操作台边缘往内15CnI-20Cm的区域,放置未拆除外包装的注射器、未经过消毒的小件物品。
(二)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相反方向,将注射器垂直放置于水平层流工作台的内区。
(三)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放置于层流洁净台的中央区域。
(四)安甑类药品:将安甑乳头部药液弹至体部,用75%乙醇消毒颈部及砂轮后,在安甑颈部划一锯痕,重新消毒,拭去细屑,折断安甑;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甑内的液面下,抽动活塞,将安甑中的药液吸入注射器,再注入溶媒内;西林瓶类药品:消毒西林瓶胶塞及瓶颈部,注意消毒的方法、顺序;抽吸药液时首先将针头插入瓶塞内,往瓶内注入所需药液等量空气,以增加瓶内压力,倒转西林瓶及注射器,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吸取药液至所需量,再以食指固定针栓拔针头,将药液注入相应溶媒内(如为粉针剂,应先将溶媒注入西林瓶内,使其充分溶解后再按如上步骤进行操作)。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125a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7.png)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一、概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将输液药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配制成静脉注射剂,以满足医院临床需求。
正确操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能够有效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效果,降低用药成本,是医疗机构重要的药物配置活动之一。
二、操作规程1. 质量保障1.1 必须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药物配方和配制程序进行操作,保证药物的质量。
1.2 在使用药品前必须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已过期的药品严禁使用。
1.3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药品受到外界污染。
1.4 在配制过程中应当认真核对药物种类、剂量等信息,避免出现错误。
2. 设备准备2.1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室内应保持整洁、干燥,无尘埃。
2.2 配药台面应当干净整洁,无杂物。
2.3 配药工具如称量瓶、注射器等应定期清洗消毒。
2.4 配制药物的灌装瓶、输液袋等设备应完好无损。
3. 操作步骤3.1 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穿戴口罩。
3.2 按照配方准确称量所需药品,注意药品的序号、规格、剂量等信息。
3.3 将药品依次加入灌装瓶中,避免发生混淆。
3.4 检查混合药物的颜色、澄清度等指标,确保无异物和悬浮物。
3.5 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适当的容器中,贴上标签标明药品名称、规格、浓度等信息。
3.6 清理工作台面,将用过的药具进行分类清洗消毒。
4. 质量控制4.1 对配制好的药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确保符合药典要求。
4.2 将配制好的静脉注射剂送至相关部门审核签字,方可投入使用。
4.3 定期对配制室内环境、设备和药物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操作规程的实施。
5. 废弃处理5.1 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能直接丢弃。
5.2 废弃物应按照医院规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三、注意事项1. 配制药物时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和要求,避免因存储不当引起药品变质。
2. 配制药品后应及时送往相关科室使用,不能长时间滞留。
3. 配制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b9fec189b89680202d82500.png)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操作规范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流程药师接收医师开具静脉用药医嘱信息→对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打印输液标签→摆药贴签核对→加药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查与包装→发放运送→病区核对签收。
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一)审核用药医嘱。
1.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2.审核静脉用药医嘱注意事项。
(1)评估静脉输液给药方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2)与医师紧密协作,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对静脉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特别是抗肿瘤药物静脉输液中拓展性临床使用的必要性与适宜性。
(3)审核静脉用药医嘱的合理性、相容性和稳定性;溶媒的选择与基础输液用量的适宜性。
(二)打印输液标签。
1.用药医嘱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打印生成输液标签。
标签由电子信息系统自动编号,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及各岗位操作的药学专业人员信息。
2.输液标签基本信息应与药师审核确认的用药医嘱信息相一致,有纸质或电子备份,并保存1年备查。
3.对临床用药有特殊交待或注意事项的,应在输液标签上做提示性注解或标识,如须做过敏性试验药品、高警示药品,在输注时方可加入的药品;对成品输液的滴速、避光、冷藏有特殊要求或需用药监护的药品等。
4.对非整支(瓶)用药医嘱,应在输液标签上注明实际抽取药量等,以供核查。
(三)摆药贴签核对。
1.未经审核而打印的输液标签,不得摆药贴签。
2.实行双人摆药贴签核对制度,共同对摆药贴签负责。
3.摆药贴签核对时,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核查输液标签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不全,应告知审核药师校对纠正。
4.摆药贴签核对时,操作人员应核查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是否与标签内容一致,同时应检查药品质量、包装有无破损及在药品有效期内等,并签名或者盖章。
5.摆药贴签核对结束后,应立即清场、清洁。
6.按药品性质或病区进行分类,传递至相对应的调配操作间。
7.摆药贴签核对注意事项(1)标签不得覆盖基础输液药品名称、规格、批号和有效期等信息,以便核查。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完整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ae813d8e376baf1ffd4fad01.png)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二、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医师依据对患者得诊断或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得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其信息应当完整、清晰。
病区按规定时间将患者次日需要静脉输液得长期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
临时静脉用药医嘱调配模式由各医疗机构按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三、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操作规程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得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得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二)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得相符性。
(三)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得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四)确认静脉药物配伍得适宜性,分析药物得相容性与稳定性。
(五)确认选用溶媒得适宜性.(六)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得适宜性。
(七)确认药物皮试结果与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八)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得任何疑点或未确定得内容。
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得,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
因病情需要得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
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得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四、打印标签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一)经药师适宜性审核得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与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得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
医院药剂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静脉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
![医院药剂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静脉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1284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b.png)
医院药剂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静脉营养液调配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全静脉营养液(TPN)调配操作流程。
二、范围:全静脉营养液(TPN)调配操作过程。
三、责任者: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静脉营养液的调配人员。
四、操作规程(一)调配前准备1.调配人员进入更衣室应按规定进行更衣(一更:洗手、换鞋;二更:戴帽子、口罩,穿洁净服)。
2.氨基酸、脂肪乳、大输液等大体积药液用挂钩悬挂于层流台高处,与冲配无关的物品应摆放于小车上。
3.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打开方式:用“撕拉两边”的方法剥开外包装;拿住撕开袋子的一面,然后将它朝下;拿住另一面;将袋子的输注部分朝向高效过滤器放下;将外包装袋清除,置于层流台外。
4.打开注射器和针头的包装,放于无菌区,将外包装放到层流台外。
5.连接注射器和针头,针头要旋转90度。
6.检查输液器和袋子之间的连接是否完好,关上输液器上的夹子,再打开独立包装的塑料帽。
7.配置前核对医嘱单信息。
(二)混合调配顺序1.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Na+、K+、Mg2+、Ca2÷)、微量元素(如安达美)加入到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和均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钙剂和磷酸盐应分别加在不同溶液内稀释,防止磷酸氢钙的沉淀。
2.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充分混合溶解后加入脂肪乳中,混合均匀。
3.关闭三升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于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
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三升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4.翻转三升袋使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均匀,肉眼检查袋内有无沉淀生成。
5.连接第三根输液管到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溶液中,打开输液管夹,使脂肪乳全部流入到三升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6.翻转三升袋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排除多余空气,用密封夹关闭三升袋口,拆开输液管,用备用的塑料帽关闭升袋口,挤压三升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
7.三升袋外层贴标签,冲配人员签章,成品与空安甑瓶、空瓶、空袋等由传递窗送至仓外,由药师进行复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用药调配使用操作规程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二、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医师依据对患者的诊断或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其信息应当完整、清晰。
病区按规定时间将患者次日需要静脉输液的长期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
临时静脉用药医嘱调配模式由各医疗机构按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三、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操作规程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主要包括以下容。
(一)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二)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
(三)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四)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五)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
(六)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
(七)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八)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容。
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
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
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
四、打印标签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一)经药师适宜性审核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
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以方便调配操作。
(二)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方法由各医疗机构自行确定。
(三)打印输液标签,应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有关规定采用电子处方系统运作或者采用同时打印备份输液标签方式。
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备份输液标签应当随调配流程,并由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或盖签章后,保存1年备查。
(四)输液标签容除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外,还应当注明需要特别提示的下列事项:1.按规定应当做过敏性试验或者某些特殊性质药品的输液标签,应当有明显标识;2.药师在摆药准备或者调配时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及提示性注解,如用药浓度换算、非整瓶(支)使用药品的实际用量等;3.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药监护等。
五、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一)摆药前药师应当仔细阅读、核查输液标签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不全,应当告知审方药师校对纠正。
(二)按输液标签所列药品顺序摆药,按其性质、不同用药时间,分批次将药品放置于不同颜色的容器;按病区、按药物性质不同放置于不同的混合调配区。
(三)摆药时需检查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等是否符合标签容,同时应当注意药品的完好性及有效期,并签名或者盖签章。
(四)摆药注意事项:1.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的批号相同;2.摆好的药品应当擦拭清洁后,方可传递入洁净室,但不应当将粉针剂西林瓶盖去掉;3.每日应当对用过的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五)摆药准备室补充药品:1.每日完成摆药后,应当及时对摆药准备室短缺的药品进行补充,并应当校对;2.补充的药品应当在专门区域拆除外包装,同时要核对药品的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严防错位,如有尘埃,需擦拭清洁后方可上架;3.补充药品时,应当注意药品有效期,按先进先用、近期先用的原则;4.对氯化钾注射液等高危药品应当有特殊标识和固定位置。
(六)摆药核对操作规程:1.将输液标签整齐地贴在输液袋(瓶)上,但不得将原始标签覆盖;2.药师摆药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名或盖签章;3.将摆有注射剂与贴有标签的输液袋(瓶)的容器通过传递窗送入洁净区操作间,按病区码放于药架(车)上。
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一)调配操作前准备:1.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26℃、湿度40%~65%、室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2.接班工作人员应当先阅读交接班记录,对有关问题应当及时处理;3.按更衣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操作间,首先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到外擦拭层流洁净台部的各个部位。
(二)将摆好药品容器的药车推至层流洁净操作台附近相应的位置。
(三)调配前的校对:调配药学技术人员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
(四)调配操作程序:1.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将注射器垂直放置于层流洁净台的侧;2.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放置于层流洁净台的中央区域;3.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4.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5.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必要时可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瓶),轻轻摇匀;6.调配结束后,再次核对输液标签与所用药品名称、规格、用量,准确无误后,调配操作人员在输液标签上签名或者盖签章,标注调配时间,并将调配好的成品输液和空西林瓶、安瓿与备份输液标签及其他相关信息一并放入筐,以供检查者核对;7.通过传递窗将成品输液送至成品核对区,进入成品核对包装程序;8.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
(五)每天调配工作结束后,按本规和操作规程的清洁消毒操作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1.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2.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则必须将实际所用剂量在输液标签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3.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对肠外营养液、高危药品和某些特殊药品的调配,应当制定相关的加药顺序调配操作规程;4.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点时应当停止调配,报告当班负责药师查明原因,或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调配错误应当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录;5.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调配时应当拉下生物安全柜防护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线,以确保负压;(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的西林瓶、安瓿等单独置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标签一并送出,以供核查;(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由本医疗机构统一处理;(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七、成品输液的核对、包装与发放操作规程(一)成品输液的检查、核对操作规程:1.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输液应无沉淀、变色、异物等;2.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3.按输液标签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4.核检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5.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核对者应当签名或盖签章;6.核查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
(二)经核对合格的成品输液,用适宜的塑料袋包装,按病区分别整齐放置于有病区标记的密闭容器,送药时间及数量记录于送药登记本。
在危害药品的外包装上要有醒目的标记。
(三)将密闭容器加锁或加封条,钥匙由调配中心和病区各保存一把,配送工人及时送至各病区,由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启封后逐一清点核对,并注明交接时间,无误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名。
八、静脉用药调配所需药品与物料领用管理规程(一)药品、物料的请领、保管与养护应当有专人负责。
(二)药品的请领: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品的请领应当根据每日消耗量,填写药品请领单,定期向药库请领,药品请领单应当有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签名;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调剂静脉用药调配以外的处方;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直接对外采购药品,所需的药品一律由药学部门药品科(库)统一采购供应。
(三)药品的验收:1.负责二级药库管理的药师应当依据药品质量标准、请领单、发药凭证与实物逐项核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及有效期是否正确,药品标签与包装是否整洁、完好,核对合格后,分类放置于相应的固定货位,并在发药凭证上签名;2.凡对药品质量有质疑、药品规格数量不符、药品过期或有破损等,应当及时与药品科(库)沟通,退药或更换,并做好记录。
(四)药品的储存管理与养护:1.药库应当干净、整齐,地面平整、干燥,门与通道的宽度应当便于搬运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药品储存应当按“分区分类、货位编号”的方法进行定位存放,按药品性质分类集中存放;对高危药品应设置显著的警示标志;并应当做好药库温湿度的监测与记录;2.药库具备确保药品与物料储存要求的温湿度条件:常温区域10℃~30℃,阴凉区域不高于20℃,冷藏区域2℃~8℃,库房相对湿度40%~65%;3.药品堆码与散热或者供暖设施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距离墙壁间距不少于20厘米,距离房顶及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4.规药品堆垛和搬运操作,遵守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不得倒置存放;5.每种药品应当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遵循“先产先用”、“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和按批号发药使用的原则;6.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损、销毁等应当有规的制度和记录。
(五)已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电子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药品存量应当与一级库建立电子网络传递联系,加强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制度。
(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所用药品应当做到每月清点,账物相符,如有不符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七)注射器和注射针头等物料的领用、管理应当按本规的有关规定和参照药品请领、验收管理办法实施,并应当与药品分开存放。
九、电子信息系统调配静脉用药规程(一)电子信息系统静脉用药调配流程:1.由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试行)》有关规定,负责将患者处方或用药医嘱分组录入电脑;2.将静脉输液医嘱直接传递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3.经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的适宜性后,自动生成输液标签及备份输液标签或采用电子处方信息系统记录,上述标签或记录均应当有各道工序操作人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