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监测数据汇总表监测点代码监测
耕地地力监测点自评报告范文

耕地地力监测点自评报告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耕地地力监测点自评报告一、引言耕地地力是农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准确评估农田地力状况,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和保护,我单位建立了耕地地力监测点,并对其进行自评。
本报告旨在总结自评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我单位建立了10个耕地地力监测点,分布在不同种植作物的田地中,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
监测点面积约1000平方米,周边环境各异,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黑土等。
监测点设立时间为2年,每年进行一次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壤养分含量、酸碱度、结构状况等。
三、自评结果1. 土壤养分含量: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监测点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
部分监测点的氮、磷、钾含量偏低,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
而有些监测点的养分含量较高,可能导致土壤肥力过剩,影响耕作环境。
2. 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监测结果显示,部分监测点土壤酸性过高,需进行中和处理;而有些监测点土壤碱性过强,需要调节土壤pH值。
3. 结构状况:土壤结构对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监测点土壤结构疏松,容易发生水土流失;而有些监测点土壤结构过于紧密,不利于根系生长。
四、问题分析通过自评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耕地地力监测点存在如下问题:1. 土壤养分不均衡:部分监测点土壤养分含量偏低或过高,缺乏平衡营养供应。
2. 土壤酸碱度不稳定:部分监测点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植物生长。
3. 土壤结构失衡:部分监测点土壤结构疏松或紧密,影响了土壤通气、保水等功能。
五、改进建议1. 调整施肥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种类,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2. 中和土壤酸碱度:对酸性土壤进行石灰中和处理,对碱性土壤进行酸性处理,维持土壤pH值稳定。
3. 改良土壤结构:对疏松土壤进行覆盖保护,对紧密土壤进行翻耕换土,促进土壤结构改良。
我国耕地质量主要性状30年变化情况报告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后,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至今已有30多年。
截至2019年底,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达1344个,涵盖了主要耕地土壤类型,涉及全国主要种植制度。
按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的有关要求,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对国家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30年来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编,对我国耕地质量主要性状的现状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变化情况监测点设置不施肥区和常规施肥区处理,每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在常规施肥区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化验。
监测内容包括立地条件、农业生产概况、剖面性状、作物种类、产量、施肥量、土壤理化性状等。
(一)有机质、全氮与建点初期比下降,近年来基本稳定。
1988—1997年(建点初期10年,下同)监测点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25.7g/kg、1.60g/kg,2009—2018年(近10年,下同)平均含量分别下降至24.3g/kg、1.46g/kg,分别下降了5.4%、8.7%。
但近年来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稳定,分别维持在24.9g/kg、1.45g/kg左右,这与国家高度重视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密切相关。
(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持续上升。
与建点初期10年比, 近10年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上升至26.2mg/kg、129.5mg/kg,分别上升了78.2%、41.1%。
2009—2018年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依然保持上升趋势,分别从23.9mg/kg、117.5mg/kg上升至29.9mg/kg、147mg/kg,这与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及磷钾肥施用量增加有关。
(三)酸性土壤监测点比例有所上升。
与建点初期10年比,近10年酸性土壤pH(4.5~5.5)的监测点占比从12.8%上升至17.3%;微酸性土壤pH(5.5~6.5)的占比从30.9%下降至28.5%;强酸性土壤(pH≤4.5)点位占比变化不大。
农业部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农业部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已经2016年5月3日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2016年6月21日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根据《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第三条农业部指导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建设。
农业部所属相关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组织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指导地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相关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地方耕地质量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具体工作。
第四条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应当具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对从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并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的管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对外提供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须经农业部审核批准。
地方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对外提供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条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发布制度。
农业部负责发布全国耕地质量信息,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发布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信息。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18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告-鲁农土肥字〔2020〕2号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18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告正文:---------------------------------------------------------------------------------------------------------------------------------------------------- 关于发布2018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告为摸清我省耕地质量现状和演变趋势,指导科学施肥和耕地质量提升,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保障粮食安全,根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要求,我厅在调查取样检测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2018年度)》,现予通告。
附件: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2018年度)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3月25日附件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报告(2018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是粮食生产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和长期性工作。
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和文件要求,全省土肥系统认真运行、维护监测网络,规范取样检测,全面摸清了耕地质量现状和演变趋势,为全省科学施肥和耕地质量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一、概述山东省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起始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历经起步探索(1986~1997年)、徘徊发展(1998~2004年)、快速织网(2005~2016年)、规范提升(2016年~)四个阶段。
特别是2005年山东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定位监测点数量快速增加,2006~2007年在粮田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在果园、菜地上设点监测,到2015年全省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建成,网点总数达到了2300多个。
2016年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做好耕地质量监测点布局规划的通知(农技土肥水函〔2016〕399号)”要求,对以前的网点规划调整,分级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点位数2839个。
广东省县级农用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成果要求

广东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成果要求(2015版)广东省土地开发储备局2015年11月目录第一部分广东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要求 (1)1.文字报告成果要求 (1)1.1文字报告内容 (1)1.2文字报告格式 (3)1.2.1封面格式 (3)1.2.2正文格式 (4)1.3提交格式 (5)2.数据库成果要求 (5)3.数据表格成果要求 (6)3.1数据表格内容 (6)3.2表格命名 (6)3.3提交格式 (6)3.4提交数量 (7)4.图件成果要求 (7)4.1图件成果内容 (7)4.2比例尺 (7)4.3图件要素层 (7)4.3.1耕地分等单元图 (7)4.3.2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等值区图 (8)4.3.3耕地质量等别图 (8)4.3.4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图 (8)4.3.5 其他制图要素 (8)4.4电子图件格式及提交要求 (8)5.基础资料汇编 (9)5.1基础资料内容 (9)5.2基础资料格式 (9)6.存放管理 (9)附件1 县级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数据库格式 (10)1.1 要素分类与代码 (10)1.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12)1.3 分等参数表 (28)1.4 属性值代码 (29)附件2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数据表格格式 (36)附件3 耕地质量等别图颜色系统 (43)附件4 县级成果存放管理要求 (44)第二部分广东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要求 (46)1.成果体系 (46)2.成果要求 (46)2.1矢量图层成果 (46)2.2图件成果 (47)2.3表格成果 (47)2.4报告成果 (47)2.5影像成果 (48)2.6其他资料汇编成果 (48)3.存放管理 (48)附件1 附表 (49)附件2 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54)附件3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样点档案表 (57)附件4 耕地污染年度监测样点档案表 (58)附件5 成果存放管理示例 (59)第一部分广东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要求为确保广东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原《广东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具体开展该项工作的实际情况,修订本技术要求。
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

《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实施土壤监测过程中监测点的建立、监测的内容、观测记载、分析测试及编写报告的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耕地的土壤监测。
2.术语2.1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指土壤基础地力监测。
是通过土壤调查、化验,植株分析,田间作业及作物生长情况与产量记载等方法,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监测。
2.2土壤基础地力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2.3监测点为进行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而设置的观测、试验、取样的地块。
3监测点的处理3.1不施肥处理(空白区)旱地小区面积0.1亩以上,用设置保护行、垒区间小埂等方法隔离。
水稻土小区面积0.05-0.1亩,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作隔板,防止肥、水渗透,隔板高0.6-0.8m,厚0.05m.埋深0.3-0.5巾,露出地面0.3m。
该处理连续进行三年后停止。
蔬菜不设置无肥区。
专业技术知识共享3.2常规措施处理面积不小于0.5亩或直接用大田定点观测。
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见附录B),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能代表当地一般水平。
4土壤监测内容4.1气象调查收集气象台哨或记载监测点所在地常年的几项主要气象要素数据。
按表1的项目调查与记载。
4.2监测点基本情况的调查与记载4.2.1土壤环境与农业生产情况拍摄景观照片。
按表1的项目调查与记载。
4.2.2基础剖面的观察与记载挖掘基础剖面,采集剖面样,拍摄剖面彩色照片。
按表2要求进行剖面形态描述与记载。
4.2.3基础剖面样的采集与化验按剖面发生学层次取样。
建点时取样化验一次。
化验项目见表24.3监测农化样的采集与化验农化样分为五年一次和每年一次采集与化验两种形式,在本年度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立即在监测地块采集土样。
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4.3.1五年一次农化样采集与化验建点时不分处理区采集土样。
以后每五年一次,在常规施肥区采集土样。
河北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冀农厅办发〔2020〕30号(2020年3月)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耕地质量监测实施过程中监测点设置、监测内容、监测样品的采集、样品测定、监测质量控制和监测报告编写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河北省粮棉油、蔬菜、果树耕地质量监测。
2 术语2.1 耕地能够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种的土地。
2.2 耕地质量耕地满足作物生长和清洁生产的程度,包括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
2.3 耕地地力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理化性状、基础设施及施肥水平等综合因素构成的生产能力。
2.4 土壤环境质量土壤中有害物质对人或其他生物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程度。
2.5 耕地质量监测通过定点调查、观测记载、试验对比和采样测试等方式,对耕地土壤的理化性状、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的动态监测。
2.6 监测点为进行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而设置的观测、试验、取样的地块。
2.7 土壤混合样品在监测区内随机选取15-20个点,把各点所采集的耕层土壤等量均匀混合起来的土壤样品。
2.8 土壤剖面样品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将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多点取样,每层均等取样,各层分别混合均匀组成的能代表各层次性状的土壤样品。
3 监测点设置3.1 设置原则监测点设置应具有代表性和长期稳定性,择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远离城镇建设用地规划预留区,避免受非农建设和其他农田调整、改造、开挖等破坏表面耕层活动的影响。
监测点宜选择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种植制度、田间作业与当地常规生产要求相同。
3.2 监测区设置根据监测目的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处理小区,如:常规施肥区、长期不施肥区、当年不施肥区和培肥改良监测功能区。
长期不施肥区和当年不施肥区,不施有机肥和化肥,不秸秆还田。
监测点以监测地块的中心点记录经纬度坐标,拍摄景观照片。
3.2.1常规施肥区面积不小于333.3m2的地块进行定点观测。
农业部号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已经2016年5月3日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2016年6月21日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根据《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第三条农业部指导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建设。
农业部所属相关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组织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指导地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相关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地方耕地质量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具体工作。
第四条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应当具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对从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制定并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的管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对外提供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须经农业部审核批准。
地方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对外提供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条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发布制度。
农业部负责发布全国耕地质量信息,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发布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信息。
第二章调查第八条耕地质量调查包括耕地质量普查、专项调查和应急调查。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分类代码含义

4.2.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以下是各空间要素所对应的基本属性结构表,字段代码取字段名称的首字母组合:
表4.2.2-3 土地利用地类图斑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DLTB
表4.2.2-4 20地类归并后图斑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GBTB
表4.2.2-6 20地类归并后线状地物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GBXZ
表4.2.2-7 土地用途分区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YTFQ
表4.2.2-12 点状重点建设项目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DZDXM
表4.2.2-13 新城集中建设区要素基本属性结构表XCJS
4.2.3 非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1、指标表数据结构
表4.2.3-1 规划控制指标表数据结构
2、文档数据结构
表4.2.3-2 文档资料数据结构
3、图像资料数据结构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使用说明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2)1 引言 (2)2 概述 (2)2.1 数据检查范围 (2)2.2 引用标准和规范 (2)3 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 (2)3.1 成果形式化检查 (2)3.2 更新单元合理性检查 (4)第二章安装与部署 (6)4.1运行环境 (6)4.2 软件环境 (6)5软件安装 (7)5.1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5安装 (7)5.2 ArcGIS 10.2 安装 (7)5.3 Visual FoxPro ODBC Driver安装 (7)5.4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安装 (7)5.5常见问题解答 (7)5.6 系统卸载 (8)第三章系统使用与各部分功能 (8)6 系统使用 (8)6.1启动软件 (8)6.2 成果检查 (9)6.3等别合理性和变更单元一致性检查 (10)第一章系统概述1 引言为规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质量,参照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质量检查细则并开发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软件。
2 概述2.1 数据检查范围数据质量检查细则规定了数据的质量元素、质量检查内容、缺陷分级。
2.2 引用标准和规范下列已颁布或实际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是制定本细则的依据,包括: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3 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的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成果的形式化检查(成果内容的完整性、成果内容的规范性和成果内容的一致性)和变更单元的合理化检查(未变单元等别一致性、变化单元跳等现象)等内容。
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行业相关标准

M
见本表注 3 M
非空
M
见本表注 7 O
见本表注 8 O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 码
字段 类型
字段 长度
小数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备注
14 地类备注
DLBZ
Char 2
见本表注 12 O
条件可选
15 耕地坡度级
GDPDJ Char 2
见表 35
O
耕地必选
16 扣除地类编码 KCDLBM Char 4
见本表注 1 O
非空
O
5 控制点类型
KZDLX Char
10
见表 28
M
6 控制点等级
KZDDJ Char
30
见表 28
M
7 标石类型
BSLX
Char
2
见表 29
M
8 标志类型
BZLX
Char
2
见表 30
M
9 控制点状态
KZDZT Char
100
见本表注 2
O
10 点之记
DZJ
Varbin
非空
M
见本表注 3
11 X(E)_XA80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 码
字段 类型
字段 长度
小数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等高线类型
DGXLX Char 6
见表 33
M
4
1.2.6
标示高程
基于标准样地国家级汇总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点构架研究

27 等
11
28 等
31
29 等
00
30 等
2
表 3 九省国家级标准样地在国家经济等的分布情况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 farmland in economic ratings in the nine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个
由于样点坐标精度存在误差,致使生成的标准样地 分布图与样点的实际位置难以吻合。因此,需要将初步 生成的标准样地分布图与 1︰50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或 1︰50 万省级农用地分等单元图或 1︰50 万农村居民点现 状图相叠加,利用 ArcGIS 中的 select by attribute 功能, 对空间位置有误的样点进行校对与修正,并对相应的属 性进行修改[8]。 2.5 建立关联并生成数据库
将整理好的标准样地属性表,进行 excel 格式与 dbf 格式的转换,在 ArcView 软件中以“X 坐标”和“Y 坐 标”为关键字,将属性数据表格生成 prj 格式的标准样地 分布图,通过 ArcGIS 的文件转换功能,将 prj 格式的标 准样地分布图转化为 shapefile 格式,从而得到初步的标 准样地分布图[6,7]。 2.4 校正核对
1
22000010
13 等
3
4130402014Βιβλιοθήκη 等232612000
15 等
0
00014010
16 等
00022000
17 等
0062010
18 等
041010
19 等
002001
20 等
011000
21 等
010013
耕地质量监测点工作报告

耕地质量监测点工作报告作者:张树平黄剑冉素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消长规律,判断施肥是否合理,为科学施肥、保护耕地质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广西东兰耕地质量定点监测报告[中图分类号]S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060-01一年来,根据河池市农业局关于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实施方案,东兰县认真实施耕地质量监测点工作,开展监测点定点、竖牌、取土、化验等一系列的工作,完成监测点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正确认识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耕地质量监测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建立监测点其目的是通过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消长规律,判断施肥是否合理,为科学施肥、保护耕地质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为此,东兰县农业局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自河池市农业局文件下达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部署,全程负责实施工作。
二、做好监测点的定点按照河池市农业局下达的耕地质量监测点文件要求,在东兰县建立水田耕地监测点一个,编号为HC-007。
根据建点要在交通便利,并列入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和未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本地有代表性的土种以及一定几十年不能变的要求,经县农业局领导和相关业务站科技人员,结合东兰县实际研究和现场采点,决定将监测点定在公路边钦能村钦能屯莫凉农户的思合片水稻田进行定点监测,田块面积1.2亩,土种为沙泥肉田。
该监测点经度为107°15′52.4″,纬度为24°29′29.1″,海拔高度为437米,常年降水量1400mm,常年有效积温为5000℃,常年无霜期351天,其地形位置为山谷平地,坡度为0。
地力水平属中等水平,排水能力好。
三、做好竖牌、挖剖面记载、取土化验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竖牌要求,于2012年9月下旬将监测点的标志牌竖好。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项目徐州市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分析报告(2016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矿业大学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一、年度监测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作目的与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作组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作进度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作经费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年度监测评价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程序与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册为确保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作⽅案》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技术⼿册。
⼀、⼯作背景评定⼟地等级是法律赋予国⼟资源管理部门的⼀项重要职责。
1999年,国⼟资源部通过国⼟资源⼤调查专项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农⽤地分等⼯作,历时⼗年,形成了基于⼀次详查及其变更调查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1年底,以该成果为基础,⼜部署开展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作,历时两年,形成了基于⼆次调查及其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由于建设占⽤、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态退耕、耕地开发、⼟地整治等活动,耕地的数量、质量、权属状况随时都在发⽣变化。
通过年度⼟地变更调查,只能掌握耕地数量、权属的变化状况。
为全⾯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需要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并对变化趋势进⾏分析。
⼆、⼯作⽬标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作,全⾯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地管理的⽇常⼯作,并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三、⼯作任务在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作的基础上,按照《农⽤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规定的技术⽅法,依据年度⼟地变更调查,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建设占⽤、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态退耕、补充开发)及耕地质量建设(⼟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利建设等)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
四、⼯作依据与技术标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作依据下列标准和⽂件开展:《农⽤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农⽤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1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更新试点⼯作的通知》(国⼟资厅函…2011?1115号)《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作⽅案>的通知》(国⼟资厅发…2012?60号)《国⼟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平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资发…2012?108号)《关于做好2013年度⼟地变更调查新增耕地管理信息核查标注有关⼯作的函》(国⼟资耕函…2013?228号)《国⼟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资发…2014?18号)《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作的通知》(国⼟资厅发…2014?8号)五、术语和定义(⼀)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 农业农村部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根据《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第三条【职责】农业部所属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制定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规划,指导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地方耕地质量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具体工作。
第四条【能力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工作机构(以下简称“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应当具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工作机构的能力建设,对从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第五条【技术规范】农业部负责制定并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相关技术规范。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第六条【数据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的管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对外提供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须经同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条【信息发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发布制度,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质量信息。
第二章调查第八条【调查制度】国家建立耕地质量调查制度。
耕地质量调查包括耕地质量普查、专项调查与应急调查。
第九条【普查】耕地质量普查是以全面摸清耕地质量状况为目的,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相关工作机构负责实施,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对全国耕地自下而上逐级实施现状调查、采样测试、数据统计、资料汇总、图件编制和成果验收的调查。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监测数据汇总表监测点代码监测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监测点代码:监测年度:监测单位:(公章)填报人:审核人:填报日期:注:1.大田期:填写年月日(××××-××-××)。
2.茎叶产量:通过果实茎叶比系数折算或通过果实与茎叶的考种比换算。
3.施肥情况汇总:填写有机肥与化肥肥料投入的N、P2O5、K2O折纯量,单位:kg/亩。
4.质地:即土壤的砂粘程度,采用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填写。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基本情况记载表监测点代码:建点年度(时间):监测单位(公章):注:1.地形部位:监测田块所处的能影响土壤理化特性的最末一级的地貌单元。
如坡积裙、洪积锥、洪积扇等。
2.障碍因素:指限制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
包括干旱缺水、潜育(水稻土)、渍涝(旱地)、盐碱、瘠薄、风沙、侵蚀、土壤障碍层等。
没有明显障碍因素时填“无”。
3.潜水埋深:指冬季地下水位的埋深。
只有草甸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盐化(碱化)土填写地下水位。
4.耕地地力水平:指在本省范围内,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填“高”、“中”或“低”。
5.产量水平:注明主要作物名称,并把常年产量用括号标在每种作物的后面。
6.灌溉能力:填写满足、基本满足、无。
7.排水能力:填写强、中、弱。
8.土壤代码:按国家标准《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要求填写。
9.土壤名称: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类系统命名填写。
10.代表面积:指该监测点土壤的生产力水平和特性在本省耕地中的代表面积。
附件3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剖面性状记载表监测点代码:取样时间:检测时间:监测单位(公章):检测单位:注:1.发生层次划分:水稻土发生层次分为耕作层(Aa)、犁底层(Ap)、渗育层(P)、潴育层(W)、脱潜层(Gw)、潜育层(G)、漂洗层(E)、腐泥层(M)等,旱地发生层次分为旱耕层(A11)、亚耕层(A12)、心土层(C1)、底土层(C2)等。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https://img.taocdn.com/s3/m/047a1c7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4.png)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登记制度,满足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部研究制定了《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见附件),现予印发。
请根据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2012年12月7日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按照2011年部第97次专题会议精神,以及2012年研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会议和第20次部长办公会议的要求,为确保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更新全国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状况,掌握年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保持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
二、工作任务(一)定期全面评价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等级每6年调整1次”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的技术方法,每6~10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耕地质量监测点相关数据表格(年度数据)

表 1 监测点基本情况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建点年度: 2017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
审核人:填报日期:2017.12
表2 监测点土壤剖面性状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建点年度:2017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
审核人:填报日期: 2017.12
附录2
表3 监测点田间生产情况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监测年度: 2017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填报日期2017-12_________________
附录2
表4 监测点常规区施肥情况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监测年度:2017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填报日期:
_____2017.12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2
表5 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监测年度: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___________张明海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测试项目数据分常规区和不施肥区,分别填表。
附录3
“十三五”耕地质量监测点计划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监测点代码:监测年度:
监测单位:(公章)填报人:
审核人:填报日期:
注:1.大田期:填写年月日(××××-××-××)。
2.茎叶产量:通过果实茎叶比系数折算或通过果实与茎叶的考种比换算。
3.施肥情况汇总:填写有机肥与化肥肥料投入的N、P2O5、K2O折纯量,单位:kg/亩。
4.质地:即土壤的砂粘程度,采用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填写。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基本情况记载表
监测点代码:建点年度(时间):
监测单位(公章):
注:
1.地形部位:监测田块所处的能影响土壤理化特性的最末一级的地貌单元。
如坡积裙、洪积锥、洪积扇等。
2.障碍因素:指限制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
包括干旱缺水、潜育(水稻土)、渍涝(旱地)、盐碱、瘠薄、风沙、侵蚀、土壤障碍层等。
没有明显障碍因素时填“无”。
3.潜水埋深:指冬季地下水位的埋深。
只有草甸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盐化(碱化)土填写地下水位。
4.耕地地力水平:指在本省范围内,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填“高”、“中”或“低”。
5.产量水平:注明主要作物名称,并把常年产量用括号标在每种作物的后面。
6.灌溉能力:填写满足、基本满足、无。
7.排水能力:填写强、中、弱。
8.土壤代码:按国家标准《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要求填写。
9.土壤名称: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类系统命名填写。
10.代表面积:指该监测点土壤的生产力水平和特性在本省耕地中的代表面积。
附件3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剖面性状记载表监测点代码:
取样时间:检测时间:
监测单位(公章):检测单位:
注:
1.发生层次划分:水稻土发生层次分为耕作层(Aa)、犁底层(Ap)、渗育层(P)、潴育层(W)、脱潜层(Gw)、潜育层(G)、漂洗层(E)、腐泥层(M)等,旱地发生层次分为旱耕层(A11)、亚耕层(A12)、心土层(C1)、底土层(C2)等。
2.颜色:指土壤在自然状态的颜色,如土壤由2个或2个以上色调组合而成,在描述时先确定主要颜色和次要颜色,主要颜色放在后,次要颜色放在前。
3.结构:取一大块土,用手轻捏碎,观察其碎块形状及大小。
一般有三种类型:横轴与纵轴大致相等,分为块状、团块核状及粒状等结构;横轴大于纵轴者,分为片壮和板状结构;横轴小于纵轴者,分为柱状和棱柱状结构。
4.紧实度: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坚实程度,分为松散、疏松、稍坚实、极紧4级。
5.新生体:指土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它不但反映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而且对土壤的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在观察时对其种类、形状及数量要详细记载。
常见的新生体有
铁锰结核、铁锰胶膜、二氧化硅粉末、锈纹、锈斑、假菌丝、砂姜等。
6.植物根系:主要看土壤各层根系分布的多少,分为少、中、多、很多4级。
7.机械组成:D代表土壤颗粒有效直径。
质地采用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