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隆中牌坊讲解词.doc

合集下载

关于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

关于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

关于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旅游景区!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一、古隆中的概况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部,是一座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古城。

它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战略要地,曾是历代政权的重要军事据点。

古隆中毗邻长江,在历史上曾为各个朝代的名将所重视,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二、古隆中的历史古隆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公元前208年,刘邦与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刘邦打败了霸业四分之一的项羽,成功地将战线拉到湖北地区。

刘邦随后选择了这片地方作为据点,并命名为“隆中”。

隆中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是三国时期的蜀汉时期。

蜀汉创始人刘备在公元214年入主隆中,建立了蜀汉政权;而隆中也成为了蜀汉的都城。

著名的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就居住在古隆中,并在此展开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

三、古隆中的景点1. 诸葛亮纪念馆诸葛亮纪念馆位于古隆中的中心地带,是游览古隆中必去的景点之一。

纪念馆内陈列着丰富而精美的诸葛亮文物,展示了当时蜀汉政权的盛况,使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古隆中的历史背景和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2. 草船借箭纪念馆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是古隆中历史留下的重要事件之一。

纪念馆内展示了草船借箭的场景,让游客们感受到古隆中的战斗氛围,体验蜀汉的智谋。

3. 葫芦谷葫芦谷是古隆中风景区的一大特色景点。

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葫芦艺术品,制作精细独特,色彩鲜艳夺目。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不同款式、不同形状的葫芦艺术品,也可以购买一些作为纪念品。

四、古隆中的传统文化1. 武侯祠武侯祠是中国的历史名人祠堂,位于古隆中市区北侧。

武侯祠内供奉的是蜀汉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

祠内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书籍,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2. 围棋文化古隆中是中国围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据说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非常喜爱围棋,并将其作为工具来训练自己的智力。

湖北古隆中牌坊讲解词

湖北古隆中牌坊讲解词

湖北古隆中牌坊讲解词 诸葛亮在从政⽅⾯,是以国为重,毫⽆利⼰之⼼。

以下是店铺⼩编为⼤家整理的湖北古隆中牌坊讲解词,欢迎⼤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店铺。

⼤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

⽯牌坊⾼约六⽶,长约⼗⽶,在正⾯⼤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字,两边⽯柱上雕刻着唐代⼤诗⼈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胆忠⼼,两边⼩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活,却胸怀远⼤的志向。

现在请⼤家看⼀下⽯牌坊的背⾯,上⽅有五个⼤字“三代下⼀⼈”,这是北宋⽂学家苏轼的⼀句名⾔,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尚、最伟⼤的⼈,没有其他⼈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两边柱⼦上是唐代⼤诗⼈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虹桥 过了⽯牌坊,穿⾏躬耕⽥,就到⼩虹桥了。

清代王铽在《隆中⼗咏》中,写到⼩桥说:“有⼈睹物思⽞德,曾向⼩虹桥上⾏。

”这座⼩桥还有⼀段趣史。

据说,刘备⼆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黄承彦,⼀看⽼⼈⾐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场误会。

从此,⼩虹桥也和隆中⼀样著名于世了。

桥为⽯拱,青⽯板⾯。

桥下流⽔清澈,淙淙有声。

当你漫步桥上,独⾃徘徊,不由得你不思索刘备那种“求才若渴”的精神。

武侯祠 绕过牌坊,拾级⽽上,便是武侯祠。

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建,共分四层院,⼀层⾼⼀层。

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及其他⽯刻⽂物等。

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张飞像。

殿前庭院中有⼀桂花树,据说为明末时植,每年盛花季节清⾹扑⿐。

中设庭院。

祠内所陈列的⽂物中,有⼀⾯同治年间在⼴西出⼟的铜战⿎。

相传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过的战⿎。

湖北襄阳古隆中导游词

湖北襄阳古隆中导游词

湖北襄阳古隆中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襄阳古隆中,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及其丰富的旅游景点。

古隆中位于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南部,是中国古代历史名城襄阳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军事重镇之一。

隆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重要城池。

随着历史的演变,隆中曾多次改名,直到明朝改称为襄阳,而隆中便成为了襄阳的别称。

一、隆中文化走廊我们首先来到隆中文化走廊,这是一个展示隆中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

走廊以历史展示馆为主体,展示了隆中的发展变迁、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人物等内容。

馆内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隆中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

二、同仁堂接下来,我们来到同仁堂。

同仁堂是中国军事史上非常著名的建筑,作为楚文化的象征,其规模宏大,雄伟壮观。

同仁堂看似普通的建筑群,实际上是防御性建筑,一方面有良好的防守能力,另一方面也富有审美价值。

历史上,同仁堂是襄阳防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曾多次遭受敌军攻击,但坚守不退。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内部还设置了许多以红色为主题的展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襄阳战役中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

三、滕子洞接下来,我们来到滕子洞。

滕子洞,位于隆中北部,是湖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名将滕子鲁曾在这里隐居修炼,因此得名。

滕子洞是一个天然的岩洞,洞内保存了一些滕子鲁的文物遗迹,如滕子鲁的藏书、书画作品等。

洞内还有香火旺盛的庙宇,人们常在这里祈求平安健康和学业有成。

四、襄阳古城墙襄阳古城墙是一道巍峨的古城墙,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古城墙全长共有11公里,高约12米,是木质结构的城墙。

城墙上建有数个防御设施,如箭楼、炮台等,这些设施为襄阳城提供了强大的防御能力。

如今,襄阳古城墙成为了襄阳市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五、襄阳博物馆襄阳博物馆位于襄阳市中心,是湖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湖北省的著名古镇——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湖北省鄂西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有着800多年的历史。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古隆中不仅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有着精美的古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它的文化底蕴深厚,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古隆中的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是一个繁荣的商贸城镇。

元朝时期,这里成为皇家桑园。

明代时期,古隆中因为岳家军的兴起,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清代则是古隆中的最盛时期,这里是彝族、苗族、汉族三大民族的聚居地,也是汉滇贸易的中转站之一。

这里的历史沉淀浓郁,文化底蕴深厚。

古隆中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这里的建筑有土屋、马头墙、庭院等多种不同类型。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土屋,土屋是这里的传统民居建筑,特别神奇的是,这些土屋全部是无粘合性的,是将小石子、黄泥土等材料混合后压制而成。

这种建筑具有隔热、保温、防震等优点,被誉为“活化石”。

此外,在古隆中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大清井、慈星堂、文殊洞、古隆中民俗园等。

这些景点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说到古隆中,就不得不提到山歌。

山歌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古隆中山歌几乎无人不知,名声在外。

这里不仅有精湛的歌艺表演,还有各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等着游客们去探索。

在古隆中,也可以品尝到各种少数民族特色的美食,如烤全羊、糯米饭、糍粑、咸肉等。

这些美食不仅具有特色,而且味道鲜美,是游客们的口福。

总之,古隆中是一座充满人情味、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古镇,它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学习、体验和领悟民族文化的好去处。

欢迎你们来到古隆中,与我们一起领略这里的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吧!感谢大家!。

最新的湖北古隆中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湖北古隆中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湖北古隆中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湖北古隆中,我是今天的导游_____,接下来就由我带领大家一同领略这处历史文化胜地的魅力。

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 13 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更因诸葛亮曾在此隐居躬耕,刘备“三顾茅庐”而闻名于世。

当我们踏入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

这座石牌坊建于清朝光绪十九年,上面刻有“古隆中”三个大字。

石牌坊的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短短十四个字,生动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隆中书院。

隆中书院始建于五代后晋时期,是后人缅怀诸葛亮的重要场所。

书院内陈列着许多与诸葛亮相关的文物和典籍,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伟人的智慧和思想。

继续往前走,便是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主要建筑之一,祠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

他手持羽扇,目光深邃,仿佛仍在思考着天下大事。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在古隆中,还有一处不能错过的景点,那就是三顾堂。

当年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不惜三次亲自登门拜访,其求贤若渴的精神令人钦佩。

三顾堂内的场景再现了刘备与诸葛亮会面时的情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古隆中不仅有众多的历史遗迹,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溪流潺潺。

漫步其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在古隆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

比如,据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曾在这里的一口井中取水灌溉农田。

这口井至今仍保存完好,被称为“六角井”。

说到诸葛亮,他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智慧和谋略的人物。

他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

他的更是流传千古,表达了他对蜀汉的忠诚和对兴复汉室的决心。

如今,古隆中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2023年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

2023年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

2023年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悠久、景色迷人的湖北古隆中。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接下来的时光,将由我带领大家一同领略古隆中的独特魅力。

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 13 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这里山峦叠翠,溪水潺潺,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但古隆中之所以闻名于世,更在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说起古隆中,就不得不提到三国时期那位智慧超群、忠诚勤勉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在他出山之前,就在这里隐居躬耕,晴耕雨读,关注天下大势。

正是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他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见识,为日后辅佐刘备成就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石牌坊。

这座牌坊高大雄伟,上面镌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笔力雄浑,气势非凡。

牌坊的石柱上还刻有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短短十四个字,生动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忠诚。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隆中书院。

这里曾经是诸葛亮与友人谈经论道、研讨学问的地方。

书院内陈列着许多古籍善本和历史文物,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再往前走,就是武侯祠了。

武侯祠是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

他手持羽扇,目光深邃,神态安详,仿佛仍在思考着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

在武侯祠的周围,还展示着许多与诸葛亮相关的诗词和文章,让人感受到后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古隆中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草庐。

这是诸葛亮当年居住的地方,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简朴与宁静。

草庐前有一口水井,据说这是诸葛亮曾经取水的地方。

站在这里,我们仿佛能看到诸葛亮在田间劳作、在草庐中读书的情景。

除了这些历史遗迹,古隆中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春天,桃花、杏花竞相绽放,把整个古隆中装点得如诗如画;夏天,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冬天,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韵味。

有关襄阳古隆中导游词(2篇)

有关襄阳古隆中导游词(2篇)

有关襄阳古隆中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您此次出行的导游仙旅奇缘。

欢迎来到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旅游观光!俗话说“铁打的襄阳”,反映了襄阳优越的地理条件。

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使襄阳城在古代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今的襄阳已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

____年____月,由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古隆中,位于襄阳以西____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古籍记载:襄阳城西有山,隆然而中起,号曰隆中。

隆中可谓“地于山而得名,山于人而得灵”,这个给隆中山增添灵气的人就是诸葛亮了。

古隆中景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 级景区,而且目前正在创建5A级景区。

古隆中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苦读十年的隐居地,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发生地。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隆中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明代已经形成了“隆中十景”,诸葛亮当年活动遗迹:草庐、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抱膝石、梁父岩等历经千年而安然。

先贤凭吊诸葛亮的古牌坊、隆中书院、武侯祠、卧龙深处仍旧相间茂林修竹。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

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隆中的标志性建筑——石牌坊了。

它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元____年)由湖北提督程文炳主持建造。

牌坊高____米,长____米,仿木结构,四柱三门楼式。

牌坊的正大门上雕刻着“古隆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两边的柱上线雕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意思是:刘备三次来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求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人立国续业,可谓“老臣”忠心一片。

两边的小门上雕刻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两句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教育其子孙后代看轻名利,身心恬静,明确志向。

湖北古隆中导游词

湖北古隆中导游词

湖北古隆中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古隆中景区,我是您的导游小助手,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一、景区概况湖北古隆中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座落在襄阳城南的隆中山下,景区总面积约为5000亩,其中核心景区面积约为2000亩。

景区内山明水秀,草木葱茏,是一片可以让人们放下尘世繁华,静心领略自然美景的胜地。

二、历史文化湖北古隆中景区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古战场,也是三国时期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发生地。

这里山环水绕,地势险要,曾经是吴蜀两大势力争夺的焦点。

景区内有许多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文物和遗迹,如赤壁古战场、黄鹤楼、木牛流马等等。

游客们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历史遗迹了解到中国古代战争的悲壮与英勇,也可以感受到当时历史人物的智勇过人。

三、自然风光古隆中景区的自然风光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景区内山峦起伏,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仙人洞、太湖石、假山等等。

尤其是景区内的瀑布,清澈见底,水如银河,景色美不胜收。

同时,景区内有茂密的森林和绿草如茵的草地,吸引了大量的动植物栖居于此。

游客们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四、人文特色湖北古隆中景区不仅有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还有独特的人文特色。

这里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手工艺品。

在景区内的古风街区,游客们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湖北菜、襄阳小吃,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戏曲表演和民族舞蹈。

同时,景区内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作坊和展示馆,游客们可以亲手体验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也可以购买到独一无二的纪念品。

这些传统工艺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大批游客。

五、旅游设施湖北古隆中景区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便利。

景区内设有观光车和电瓶车,游客们可以乘坐观光车环游整个景区,也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游览核心景区。

景区内还有多个餐厅和咖啡馆,提供中餐、西餐和茶饮等各种美食。

襄阳古隆中导游词

襄阳古隆中导游词

襄阳古隆中导游词襄阳古隆中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襄阳古隆中。

作为历史悠久的襄阳市区之一,隆中是被誉为楚汉争霸的重要战役地。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隆中,去感受这个古迹背后的历史传奇吧!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部,地势崇峻,为岩地、坑谷,因此而得名隆中。

这里作为江汉平原和南方丘陵地带的接壤处,被称为“合璧之地”,其位置相当关键。

在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中,隆中更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隆中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三世纪的楚汉战争时期。

当时,楚国大军在隆中布防,以待汉军进攻。

汉军军师张良发明了“空城计”,以虚张声势的形式欺骗了楚国将领,成功进攻了隆中,击败了楚国大军,这一战争被誉为“大江南北第一阵”。

之后,汉武帝为了纪念这场胜利,就在隆中修建起了举世闻名的隆中纪念堂。

这座历经修缮的纪念堂,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貌,成为了隆中的一大亮点。

在隆中纪念堂里可以看到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铜制文物、砖雕石刻、题词、诗歌等等。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从隆中南河出土的汉代墓主人“杨宅阴女”青铜车马铃。

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也是中国目前仅存的两件历史最悠久的青铜马铃之一。

此外,隆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赤壁古战场。

和隆中一样,赤壁也是楚汉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这里发生了楚汉决战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在这里,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隆中赤壁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古装表演、体验旧时生活等等。

我们的导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对襄阳古隆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氛围,了解到中华文明的精髓。

谢谢大家!除了隆中纪念堂和赤壁古战场,隆中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

其中,著名的有隆中山、钟逸古寺、龙湖、中华文明园等。

隆中山是一座海拔1369米的山峰,位于隆中的南部。

这里风景秀丽,山高林密,不仅有着中国南方特有的深山野趣,还有许多文化遗址。

在隆中山上,有梁冰故居、清廉岩等景点,可以让游客更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印记。

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悠久、景色迷人的湖北古隆中。

我是今天带领大家游览古隆中的导游,非常高兴能与大家一同探寻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

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 13 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这里山峦叠翠,溪水潺潺,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

它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 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在此躬耕陇亩,晴耕雨读,关注天下大事,最终等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当我们踏入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石牌坊。

这座石牌坊高约 6 米,宽约 10 米,上面刻有“古隆中”三个大字,笔力遒劲,雄浑有力。

石牌坊的四根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龙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古隆中的悠久历史。

在石牌坊的正面,刻有一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忠诚。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隆中书院。

隆中书院始建于五代后晋时期,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

书院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示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政治思想和军事才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模型,感受到他的智慧和创造力。

书院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走出隆中书院,我们来到了武侯祠。

武侯祠是古隆中最主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人们缅怀诸葛亮的重要场所。

武侯祠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他羽扇纶巾,神态安详,仿佛仍在思考着国家的兴衰和百姓的福祉。

祠内的墙壁上,绘有诸葛亮的生平壁画,生动地展现了他从躬耕陇亩到出师北伐的辉煌历程。

在武侯祠的后面,有一座六角形的草庐亭,相传这就是诸葛亮当年居住的草庐所在地。

站在草庐亭前,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诸葛亮在这里与友人畅谈天下大事,谋划着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老龙洞。

老龙洞是古隆中的一处天然溶洞,洞内怪石嶙峋,钟乳石千姿百态。

5篇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doc

5篇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doc

5篇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

行其上空空然有声。

"隆中因此而名之。

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境内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湖北文理学院(原襄樊学院)。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古隆中。

我叫杨瑞琪,大家都叫我杨导吧,希望我的导游能让大家玩得开心。

襄阳古隆中是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区。

风景区里有隆中山,大旗山,小旗山......隆中山主峰海拔306米,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山下泉水小溪,流水潺潺。

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现在有三顾堂,草庐亭、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彩虹桥,武侯祠等众多名胜古迹。

襄阳古隆中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它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此隐居读书躬耕,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的地方。

诸葛亮在此躬耕,十年期间,他发奋读书,广交士林,密切注视着天下形势,自比管仲、乐毅,最终成为三国时期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请大家细细游览,在游览的过程中,不要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好吗?5篇介绍湖北古隆中的导游词范文(二)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游览观光!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古隆中隆中风景区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襄樊市近郊文物风景区,总面积十二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其所属的谷地。

的湖北古隆中导游词范文

的湖北古隆中导游词范文

的湖北古隆中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湖北古隆中,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古隆中,这片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土地,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我们一同去翻阅。

它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 13 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当我们踏入古隆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智谋激荡的三国时代。

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溪流潺潺,景色宜人。

首先,我们来到了隆中书院。

这座书院始建于五代后晋时期,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书院内的建筑古朴典雅,充满了文化气息。

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书画作品,展示着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再往前走,就到了武侯祠。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

祠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他手持羽扇,神态安详,仿佛仍在思考着天下大事。

在武侯祠里,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有关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功绩的介绍。

说起诸葛亮,就不得不提到三顾堂。

当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不惜三次亲自来到隆中拜访。

这“三顾茅庐”的故事,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三顾堂内,生动地再现了刘备与诸葛亮会面的场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当时那诚恳的求贤之心和伟大的抱负。

古隆中还有一处美丽的景点——老龙洞。

这里的泉水清澈见底,常年不断。

传说中,这是老龙为诸葛亮灌溉农田而吐出的泉水。

除了这些景点,古隆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

比如,六角井,这口井历史悠久,见证了古隆中的变迁。

在古隆中漫步,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能领略到三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古隆中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景色,更是因为它承载着的历史和文化。

诸葛亮在这里生活了十年,他观天下之势,谋定三分天下之计。

他的智慧和忠诚,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如今,当我们身处这片土地,仿佛还能感受到诸葛亮当年的壮志豪情。

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古隆中导游词(DOC)

古隆中导游词(DOC)

古隆中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

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

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开心。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

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十年、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隆中在襄樊城西13公里处,因“有山隆然而起”得名。

《三国演义》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在顾茅庐的所在之地,在是著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之地。

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

它们是: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等,被称为“隆中十二景”。

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水县人)。

父母早亡,从小便随叔叔投靠荆州刺史刘表。

叔叔逝世以后,诸葛亮就在隆中盖了几间草房住下,他“昼勤四体,夜诵经书”,躬耕自食。

古隆中内有数十亩“躬耕田”,据说便是诸葛亮当年耕作的地方。

躬耕田旁有梁父岩,相传诸葛亮在劳动之余喜欢咏唱《梁父吟》,以寄托志向。

诸葛亮的活动,渐渐引起了荆州有识之士的注意。

徐庶、崔州平等有才识的青年,和他相交甚厚。

德高望重的襄阳名士庞德公品评诸葛亮为“卧龙”,蛰伏的蛟龙一旦腾飞,前途将不可限量。

而沔南名士黄承彦更是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

虽然隆中有人说“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黄承彦的女儿叫黄月英,小名叫阿丑。

阿丑小姐不仅不丑,而且聪明、貌美,是一个不可多是的才女。

她不仅是诸葛亮的贤内助,而且在诸葛亮的千秋功业中志了不小的作用。

湖北襄阳古隆中导游词(2篇)

湖北襄阳古隆中导游词(2篇)

湖北襄阳古隆中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古隆中。

我姓杨,大家都叫我杨导吧,希望我的导游能让大家玩得开心。

襄阳古隆中是____年经____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____年经____审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位于襄阳城西____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区。

风景区里有隆中山,大旗山,小旗山……隆中山主峰海拔____米,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山下泉水小溪,流水潺潺。

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现在有三顾堂,草庐亭、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彩虹桥,武侯祠等众多名胜古迹。

襄阳古隆中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它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此隐居读书躬耕,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的地方。

诸葛亮在此躬耕,十年期间,他发奋读书,广交士林,密切注视着天下形势,自比管仲、乐毅,最终成为三国时期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请大家细细游览,在游览的过程中,不要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好吗?湖北襄阳古隆中导游词(2)欢迎大家来到湖北襄阳古隆中!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襄阳古隆中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襄阳古隆中的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襄阳古隆中的历史。

襄阳古隆中作为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地,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发生地。

隆中山是中国古代军事家诸葛亮的重要活动场所,诸葛亮在这里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军事阵法,被誉为“中国军事文化的摇篮”。

在三国时期,隆中山曾是蜀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现如今的隆中山景区内,游客可以参观到诸葛亮的文化宫、祠堂等景点,了解他的智慧和才能,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英雄气概。

其次,襄阳古隆中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城内,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景点等待着您的探索。

襄阳景区古隆中导游词5篇

襄阳景区古隆中导游词5篇

襄阳景区古隆中导游词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襄阳景区古隆中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今天带你们旅行的导游,我叫孔星雨,大家可以叫我孔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著名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古隆中,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古隆中位于襄阳市郊区,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风景优美,更重要的因为它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此隐居读书躬耕,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的地方。

请大家看我们前方的这座高约6米,宽约10米的石碑坊,它是清朝光绪十九年所建,在石碑坊的正中央刻着三个大字“古隆中”,石碑坊的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侧的小门上刻着诸葛亮的古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走过石碑坊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小桥,它叫小虹桥。

别看这座桥小,它的故事可大着咧!据说刘备冒大风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在这座小桥上看到了一个人,以为是诸葛亮,连忙上去拜访,交谈中才知道这是诸葛亮的岳父,刘备得知诸葛亮不在,便回去了。

接下来,大家看我手指的地方,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是用来纪念诸葛亮的,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这座祠堂叫武侯祠呢?诸葛亮又不姓候?原来是因为刘备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让诸葛亮来教育他,又把诸葛亮封为“武乡侯”。

所以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

这里还有不少景点,大家可再自由走走、看看。

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大家一定还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吧,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配合,谢谢。

再见!襄阳景区古隆中导游词(2)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古隆中。

又称葛亮故居、诸葛庙,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在吹牛。

三国演义120 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

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

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襄樊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作为其著名的景点之一,古隆中历史文化景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也是国内较为知名的景区之一。

以下是襄樊市古隆中导游词范文。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襄樊市古隆中历史文化景区。

作为襄樊市的著名景点,古隆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一处古战场、古文化、古建筑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现在,我们来一起了解古隆中的历史和文化。

古隆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相传,早在二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就有人在此谋划过重大的战略部署。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在此驻扎,开发了一系列防御烽火台和木桥,形成了向阳、尽头、马产、虎口、后山、西峰等关隘,防御了南蛮的入侵。

在历代古战争中,古隆中也曾不断地经历了战火洗礼,如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战场景观。

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古隆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隆中景区内,有着一些古代建筑群,如高讲堂、云台宝贝、戚氏山庄等,它们代表了古隆中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建筑,了解到古隆中的文化、风俗和历史背景。

古隆中景区也有许多自然风光,其中以宝楼洞景区最为著名。

宝楼洞是古隆中景区内的一处大型天然喀斯特溶洞,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穿越它,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形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奇特景致,还有许多适合攀爬的山岩,给所有到此一游的游客带来了新奇感和刺激。

古隆中景区内也有不少生态资源,如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坪和清澈的溪流,是游客们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尤其是这里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人们很好的休闲、放松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古隆中民俗文化。

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古隆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包括节庆文化、手工艺文化、美食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是历史传承的活地图,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古隆中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地方,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导游词8(襄阳)古隆中

导游词8(襄阳)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一、欢迎词~0.5分钟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成为大家古隆中之行的导游。

我姓* 大家叫我*导就好了。

在游览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大家都可以及时提出来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在此也预祝大家此行能游的开心!二、景点讲解~10分钟古隆中风景名胜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躬耕苦读的隐居地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发生地。

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诸葛玄抚养13岁随叔父从山东到襄阳17岁叔父去世后开始在隆中躬耕苦读隐居十年之久。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为访求贤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就当时局势提出了著名的兴汉蓝图“隆中对策”以此辅佐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的基业因此古隆中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

诸葛亮离开隆中后的第二年襄阳被曹操占领所以诸葛亮住过的竹篱草庐虽然保存了下来却一直无人过问。

直至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多次向臣子询问有关诸葛亮的事迹陆续开始游人慕名前往隆中缅怀这位三国时期的名相。

世人皆敬仰诸葛亮“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斗争精神。

自西晋年间第一篇纪念诸葛亮的碑记《祭诸葛丞相文》后隆中陆续兴建了纪念诸葛亮的祠堂。

到了明代就已形成了著名的"隆中十景" 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修建了众多景点。

进入古隆中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古隆中石牌坊这是古隆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

为四柱三门楼式结构高6米宽10米牌坊正中的字碑上雕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分别书写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名句取自诸葛亮写的《诫子书》。

沿隆中路前行在道路旁有座明碑亭亭子里的石碑是古隆中的一宝石碑是在明万历年间所立至今400多年。

石碑上刻有诸葛亮画像刻工细腻形象威严据考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画像。

隆中路继续往上是抱膝亭是清光绪年间重修的。

整座亭阁在绿茵之中亭内有木梯可登楼赏景。

相传此处原有一块大石头叫抱膝石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在闲暇之余会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吟唱山东老家的小调《梁父吟》一方面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一方面抒发自己远大的抱负。

湖北古隆中导游词

湖北古隆中导游词

湖北古隆中导游词湖北古隆中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湖北省的古隆中景区。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第一站:古隆中城墙三条城墙环绕着古隆中城,是古隆中的标志性建筑物。

城墙采用了传统的青砖灰瓦作为材料,结构牢固。

城墙上的箭楼、城门和护城河等设施,见证了这里的战争历史和文化底蕴。

第二站:神农架神农架是中国的一片著名原始森林,这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独具特色。

夏季气候宜人,是避暑和休闲的好去处。

同时,神农架还是神奇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

请大家在游览中注意保护环境,不要将垃圾乱扔。

第三站:龙须沟龙须沟是一条长约10公里的峡谷,在峡谷内能够欣赏到奇特的地形地貌、清澈的山泉小溪、溶洞瀑布等自然景观。

峡谷内曲折迂回,景色宜人,被誉为“神龙出没的地方”。

来到这里,您不仅可欣赏美景,也能感受到神奇的自然魅力。

第四站:古隆中博物馆古隆中博物馆是一个集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历史为一体的博物馆。

展示了那段极具历史意义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这里分别建立游击根据地、开展斗争的历史。

馆内珍藏了大量历史文化资料,让您更加深入了解湖北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

第五站:中国红西路中国红西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战争纪念馆,这里是抗日战争初期国共合作、军民团结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走进这里,与“中国红,中国娃”的红色风情和历史渊源相遇,领略中国近代史的时代风采。

各位游客朋友们,古隆中景区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还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不要损坏景区的环境和文物,爱护自然,爱护历史,让我们共同保护古隆中这一珍贵的人文遗产!谢谢大家!第六站:宣化古镇宣化古镇是湖北省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因当地出产的宣化石而得名,并被誉为“江南第一镇”。

在这里,您能够看到精美的古建筑,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风情,还能够品尝到地道的湖北小吃。

古镇内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化遗迹,值得您去发现和感受。

第七站:荷花池公园荷花池公园是一处美丽的自然公园,主要以荷花为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古隆中牌坊讲解词
诸葛亮在从政方面,是以国为重,毫无利己之心。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湖北古隆中牌坊讲解词,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大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一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

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在正面大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两边柱子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小虹桥
过了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小虹桥了。

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

”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

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

从此,小虹桥也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

桥为石拱,青石板面。

桥下流水清澈,淙淙有声。

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徊,不由得你不思索刘备那种“求才若渴”的精神。

武侯祠
绕过牌坊,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

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层院,一层高一层。

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

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
羽、张飞像。

殿前庭院中有一桂花树,据说为明末时植,每年盛花季节清香扑鼻。

中设庭院。

祠内所陈列的文物中,有一面同治年间在广西出土的铜战鼓。

相传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用过的战鼓。

武侯祠外古树参天,松柏滴翠,祠内庭院错落,淡雅幽静。

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董必武“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

正厅、西厅、后厅分别陈列着“诸葛亮生平简介”,后厅里还存放着一尊诸葛武侯塑像,是人们凭吊祭祀的地方。

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洁的名相。

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各地的武侯祠多得数不胜数。

目前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武侯祠就有七座。

然而纪念地太多,就难以分辨真假。

从古到今,为谁是诸葛亮正宗纪念地而发生过不少争执。

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正宗”之争最为有名。

两地的武侯祠,历史悠久。

隆中的建于晋代,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南阳的建于唐代,更显得宏大堂皇;两地都以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为武侯祠的正宗而争。

为此,还打过不少笔墨官司。


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南阳派”以《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争得不亦乐乎。

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

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

两边互不相让,要等顾知府表态。

顾嘉衡听了双方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请大家下堂休息,说是第二天再判。

第二天一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顾知府的评判,只见顾嘉衡拿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幅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此联一出,双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只要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就不难辨别。

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所管辖,于是诸葛亮便称自己“躬耕于南阳”。

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而襄阳、南阳又分属湖北、河南两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争论。

事实上,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古隆中。

武侯词是隆中的主要建筑,睹物言情,赵孟若在《书汉丞相诸葛武侯传后》诗中“万古君臣一鱼水,死生不变见英雄”的句子,确切地说明了诸葛亮和刘备的良好关系。

诸葛亮自公元207年离开隆中,次年即一举促成了孙(权)刘(备)联盟,他在“羽扇纶巾谈笑间”,使得曹操的强大水军“樯橹灰飞烟灭”。

从而赢得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整顿赋税,充实军备。

公元211年,盘据益州(四川)的刘湾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共同抵御曹军。

诸葛亮则从荆州率领张飞、赵云溯江而上,与刘备会师成都。

此后,刘备自领益州牧,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事,总揽军政。

刘备据有荆、益,初步实现了隆中决策的战略布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奠定了鼎足之势。

在这短短的七年之中,诸葛亮运筹帷幄,竟然使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有了一块不小的根据地。

后来,荆州失陷,刘备领兵出三峡,进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舍舟登陆,“树栅连营七百里”,兵力分散,遭到吴的沉重打击,刘备一败涂地。

清退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时,已经病危。

临终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虽是一番真心话,而诸葛亮那“勤勤陈说扶汉室,慷慨感义许驱驰”的初衷,却始终不变。

公元223年,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辅政,封武乡侯,开始治事,又领益州牧,政事不分大小都由他决定。

他“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放危
难之秋”。

而他尽力辅佐刘禅,一直到自己停止了呼吸,体现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高风亮节。

公元227年,以汉中为大本营,诸葛亮亲自率师10万出征,北伐曹魏,谋求蜀汉的统一。

临行前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出师表》,希望刘禅发奋图强的一片苦衷,至今读来仍能使人“寒涕垂”。

在北伐曹魏期间,他已是统帅,遇有用人不当,贻误军机,他就弓;咎自责,以谢国人。

他在挥泪斩了“言过其实”、爱说大话的马谡以后,恳切上书,承担全部责任,表明自己是“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是“授任无方”,以致“恤事多阁”,自请降级三等,以示惩戒,还颁发《劝将士勤攻己阙教》,要求部下勤於批评,随时指出他的缺点错误。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在陕西五丈原郭氏坞(在今岐山县西南),终年54岁,葬於定军山。

“出师未捷身先死”,蜀汉军队不得不撤回汉中。

目空一切的司马懿在巡视了诸葛亮所布置的阵地后,也不得不叹服他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在从政方面,是以国为重,毫无利己之心。

刘备托孤时,刘禅才17岁,他悉心辅助刘禅,常劝他不要“塞忠谏之路”,如果“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家之害也。

”他希望刘禅注意做到“纳言之政”。

说是“为政之道,务於多闻。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万物当其目,众音住其耳。

”否则举国“惟争一人”,后果不堪设想。

而他自己“任重才轻,故多阙漏”,需要广开言路,鼓励人们多提不同意见。

而且他不许亲人干预政治。

所以,他“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诸葛亮在生活上也很俭朴。

死后,的确做到了不使自己“内有徐帛、外有赢财”。

他在上表刘禅时曾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徐饶。

”诸葛亮以身许国,说到做到,在中国历史上确是难得的可贵。

诸葛亮无论从政、治军都堪称千古奇才,道德又清高,故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崇敬。

西晋时,镇南将军刘弘到了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其阎。

”在宋代以前,隆中就建起了供人们祭祀的祠堂。

到了明代,分
封在襄阳的襄简王未见淑,看中了隆中这卧龙伏凤的绝好风水,竟攫为自己的墓地,使诸葛亮故宅的建筑俱毁无遗。

现在的武侯词,是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的,砖木结构,飞檐叠瓦,前后三进,中设庭院。

1958年正殿经过修缮,至今保护得很好。

殿内正中悬挂的“汉武侯像”拓片,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雕刻。

后殿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真是“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三顾堂
武侯神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

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

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

堂内陈列有岳飞手书的《出师表》。

三顾堂内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

门前的三棵古柏,相传是刘、关、张挂马的。

原材自然早已死了,现存的为后人所栽,当无可置疑。

唐代冯志韵草庐诗说:“卧龙人去远,此地尚名冈。

身应营星陨,心期国祥长。

老臣犹有像,炎汉已无光。

所幸遗民在,凭君一劝耕。

”他写诗的时候,草庐当还完好,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巨大山包。

山包前那个由后人建造的六角形庐亭,覆盖红、绿、黄三色琉璃瓦,多少弥补了当年草庐的情趣。

踏进大门,一股花香扑面而来,院内花木清幽。

两旁廊壁上砌嵌着数十块石碑,分别刻有隆中全景图、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还刻有一些古人诗词,以示孔明一生功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