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案
微格教案设计附件:1.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二中。
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见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
下列说法与这种判断方式一致的是()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分析:首先分析题目所属的哲学观点。
以自己的感觉经验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A是主观唯心主义,B是不可知论,C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是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答案是A.2.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事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曲中也蕴涵着哲学思想,下列歌词中与“形存则神存”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 )①世界知道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②你存在我深深地脑海里《我的歌声里》③我们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④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分析:本题将音乐和哲学结合,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知识点的把握。
首先得出“形存则神存”属于唯物主义,再分析每个选项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①③是唯心主义,②④是唯物主义。
此题还设置了两个易错点,一是题目要求与“形存则神存”不同的哲学倾向,二是②选项学生容易理解为唯心主义,这里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这句话反映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正确答案是D.3.我们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相关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6分)参考答案: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分)②我们能不能再见面需要依靠佛的旨意,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的。
(2分)③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辩证的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2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教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2. 使学生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哲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a. 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b. 唯心主义: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a.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
b. 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理解不同。
c. 在实践中的表现不同。
3.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a. 哲学: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
b. 自然科学:进化论与创造论。
c. 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区别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实际运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宇宙起源的故事,引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概念。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3. 分析应用实例:分析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实例,展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实际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2教案 1.3.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必修2教案1.3.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课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目的: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基本派别;两者的根本分歧
理解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重点: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难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教程:
[导新]:同学们,第一节讲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第二节讲意识;意识的含义;世界上到底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而是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了完全相反的回答,形成两大基本哲学派别。
【导学检测】
常考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阅读教材第一至五段回答: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幺?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幺?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①问题,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②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回答的不同,哲学的③就不同。
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
高二政治教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一)、唯物主义
◇课堂探究: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不同意。
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 (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设计
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设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相对的哲学派别,也是高二政治哲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一)、唯物主义◇课堂探究: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不同意。
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2)上述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了解前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有进一步了解。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时教学,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以及青年学生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设计此类问题是因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复习一知识为上好本框题和复习全课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以上,是我们在这一课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以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
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怎样认识界本原的呢?为解决这一阂题我们学习第三节第三框。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通用3篇)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通用3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篇1教学设计授课日期:课题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时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1)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 正确熟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1)从古今中外闻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2)从现实生活中的详细事例推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力量目标:(1)提高超辨是非的力量;(2)比较、分析的力量;(3)抽象思维力量。
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进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点会考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态高考考点考点1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特点考点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考点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考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考点5主观唯心主义考点6客观唯心主义教学难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主要代表观点使用教具常规教学工具,多媒体方法点津列举古代思想家的闻名言论,进行分析、推断。
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学问进行归类、总结。
课型讲授分析授课时数2教学过程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学活动:“同学讲坛”提前布置,由2名同学在收集资料,仔细备课的基础上分别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学问,老师在此基础上补充。
(提示:观点介绍中要把握基本观点、观点的局限性、代表人物或是闻名命题举例等三个方面)(一)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打算意识2.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实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制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b.局限性a.这些观点只是一种珍贵的猜想,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简单问题简洁化了。
第三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第三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一、新课导航学习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各自的根本观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二、课前自学序号内容了解理解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后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其表现形态有: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
它们都主张物质性。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决定物质。
其表现形态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它们都主张意识性。
和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不仅是所以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对物质与意识谁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义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又是。
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
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要把思想、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之上。
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该有认真精神。
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三、课堂互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想一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二者的根本分歧方法论意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比一比】试比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言论哲学观点缺陷哲学派别荀子:“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认为:“理性”“意见”支配着社会的状态,支配着历史的发展把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缺少辩证法思想: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点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质,谁决定谁。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
高二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学课件201911)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
(1)“心外无物”。 (2)“存在即被感知”。 (3)“物是观念的集合”。 (4)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 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 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
高二哲学常识(上册)
第一课第三节第三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根本分歧
“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 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的视 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 子去抓老鼠而不是去抓自己的眼睛呢? 这是因为小猫不愿意为了爱唯心主义者 而自己挨饿,在它看来,对唯心主义者 的爱只是一种痛苦。”
--费尔巴哈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 化起”。
(2)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3) "气者,理之依也。" (4)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5) 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 独知之精?"
; https:/// 新视觉影院
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等
物 表 同于一种或几种物质具体形态
主 现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
哲 义 形 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既缺少辩证
学
式 法思想,在社会历史上又是唯心的
的 两 个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反作用于物质
派 别
唯
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唯物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践中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学习重难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课前预习自主探究】立足基础,课文导读(1)唯物主义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心主义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 _____一、唯物主义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p12虚框2内容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直接写在课本上)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唯心主义合作探究二:材料一: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性?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请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基础自测】.唯物主义是哲学上的基本派别之一,其根本观点是认为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2.对于神灵,有人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是A.是正确的,它否认了神灵的存在B.是错误的,它肯定了神灵的存在c.是正确的,它看到了观念是可以改变的D.是错误的,因为神灵的有无是个无法确定的问题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A.怀疑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4.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理性”、“意见”支配着历史的发展c.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的变化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少辨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6.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A.辨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7.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这是因为①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②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它已达到哲学发展的最高峰④它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0.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示范教案
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示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 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2) 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1)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分析:(1) 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2) 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重点、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整体感知】: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方法点津】:(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教学导入】: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根本对立问题:哲学上有两个对子,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两个对子,并分析关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辨证的形而上学的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视频欣赏:掩耳盗铃思考: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环节二:新知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缜。
①正确性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A.把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①正确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②局限性A.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
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2:2.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优质教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标解读』1. 本框知识点:(1)识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基本形态。
(2)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以及不同形态的特点。
2. 重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如何认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3)怎样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4)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 难点:(1)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2)如何认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
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的意识并同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斗争。
『自主学习』1.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_________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______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________决定_______;唯心主义认为,______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_________决定_______。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_________唯物主义、________唯物主义、_________和___________唯物主义。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之处是,坚持了____________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它最大的不足是将_____归结为______,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_________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因而具有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_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客观要求,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
【K12学习】第三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第三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第三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一、新课导航学习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各自的根本观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二、课前自学序号内容了解理解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二者的根本分歧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后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其表现形态有: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它们都主张物质第一性。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决定物质。
其表现形态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它们都主张意识第一性。
(3)和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不仅是所以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对物质与意识谁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义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又是。
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
4.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思想、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之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该有认真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三、课堂互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想一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二者的根本分歧方法论意义:2.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比一比】试比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言论哲学观点缺陷哲学派别荀子:“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认为:“理性”“意见”支配着社会的状态,支配着历史的发展把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缺少辩证法思想: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点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质,谁决定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及其根本分歧。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并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观点。
1.2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观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及根本分歧。
通过举例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并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观点。
第二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物质世界的本原性和物质决定意识等。
2.2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物质世界的本原性。
物质决定意识。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通过举例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原性和物质决定意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意识世界的本原性和意识决定物质等。
3.2 教学内容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意识世界的本原性。
意识决定物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通过举例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意识世界的本原性和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
第四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包括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
4.2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通过举例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并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5.3 教学方法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六章: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主要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6.2 教学内容历史上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根本分歧。
2. 让学生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发展。
3. 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根本分歧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哲学思想,引导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析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a. 唯物主义的定义和特点b. 唯心主义的定义和特点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联系2. 第二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 唯物主义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看法c. 唯心主义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看法3. 第三节: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发展a. 古代唯物主义b. 现代唯物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4. 第四节: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发展a. 古代唯心主义b. 现代唯心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的批判5. 第五节: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析问题a. 实际案例分析b. 学生自主分析案例c. 小组讨论和分享成果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对比研究: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实证主义等,并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对比。
2. 哲学原著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哲学原著,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以加深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旧人教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联系前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有进一步了解。
能力方面,通过本课时教学,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教学,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以及青少年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具体材料,化抽象为具体,教学思路上讲究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学、声、像等信息于一体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提问法;对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方法一,老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世界上究竟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为什么?(学生回答略)方法二,通过对歌曲《跟着感觉走》的批判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1、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板书)(多媒体展示)唯物主义观点: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水是万物的始基。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气者,理之依也。
”唯心主义观点:①“心外无物。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宇宙是吾心,吾心是宇宙。
”⑤“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⑥“上帝造人”老师对不同观点解释后提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 让学生掌握两种主义的基本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
2.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两种主义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基本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主义的分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唯物主义:阐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举例说明。
3. 讲解唯心主义:阐述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举例说明。
4. 分析两种主义的分歧:对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指出根本分歧。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案例展开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哲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哲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用书。
2. 课件:展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内容,辅助教学。
3. 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两种主义的分歧。
4. 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资料,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及基本观点。
2. 第二课时:分析两种主义的分歧,进行案例分析。
4. 第四课时:布置作业,进行教学评价。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学目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明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
旧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教学重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学难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提纲: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2、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4、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2)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3)气者,理之依也(4)理生气(5)心外无物(6)存在即被感知(7)神灵创造世界讲授新课: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1)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3、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总是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4、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但是,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古代唯物主义:把具体物质形态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近代唯物主义: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不断发展的物质过程,且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将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割裂开来;自然观与历史观不一致。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2. 使学生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区别。
3. 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解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阐述两者之间的区别。
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介绍唯物主义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到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
3. 唯心主义的历史发展阐述唯心主义从古代主观唯心主义、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到现代存在主义等流派的发展过程。
4.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物质与意识、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等方面的根本分歧。
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区别。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3. 分析历史发展: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
4. 阐述区别: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物质与意识等方面的根本分歧。
5. 应用探讨:探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区别。
2. 思考现实生活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具体应用,举例说明。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价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历史发展和区别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意识、辩证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联系前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有进一步了解。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时教学,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以及青年学生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设计此类问题是因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复习一知识为上好本框题和复习全课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以上,是我们在这一课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以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
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怎样认识界本原的呢?为解决这一阂题我们学习第三节第三框。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5)"气者,理之依也。
"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唯物主义观点,解释(4)。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l)"心外无物";(2)"存在即被感知";(3)"物是观念的集合"。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同上的方法出示唯心主义观点。
)"想一想"心外无物""存在即被知"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简单解释,并介绍,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柳宗元、王守仁、贝克莱的生平。
)提问: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恩格斯语录: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欧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看漫画。
)他们分别是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板书)(1)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板书)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
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板书)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请同学们举例。
)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同的,它们的根本观点正确,但也有缺陷,主要缺陷在哪里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讲解。
)古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又是什么?(思考恩格斯语录)(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l)产生条件:①19世纪中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②马克思、思格斯主观努力、辛勤劳动。
(2)理论来源: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
如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
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板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请同学说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场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第一节有关内容。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板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语录,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包括唯心主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知道应该把哲学运用于实践夫改变世界。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注重方法,而它本身就是科学的方法论。
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同时,也包含着一种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必然要求,即我们应该做到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已显示了自己的科学性,同时,又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以保持自身的活力,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例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立足现实,着重体会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不仅是为了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改造我们自身。
从学习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为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板书)古人创造了观念上虚假的神灵,又把它作为真实的东西去信仰,有很复杂的原因。
它的消灭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我们在一切学习和工作中应坚持的正确观点。
应该自觉同有神论划清界限。
我国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意昧着我们在世界观上赞同有神论,更不是鼓励人们去信教。
作为青年学生应做到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封建迷信不仅是唯心主义,而且麻痹人的思想,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反动,因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议一议”,某学生很努力,但在考试之前仍去测字算卦,以求考试过关,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它麻痹人的思想,阻碍人的行动,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而是错误的,必须坚决取缔。
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板书)请同学们回顾我国的基本国情。
(联系当地实际举例。
)例如: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交通不方便等,这些现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应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板书)提问:为什么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同人交往,周围发生的事时刻在影响着我们。
因此,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态度,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必须注意处理好自己同周围的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种问题。
认真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要把事情办成,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
我们应当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的唯物主义态度。
把从实际出发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
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板书)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每时每刻都在评价自己,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呢?为什么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应当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彻底地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长处和短处。
因为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只有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处理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标准来认识自己的现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纠正缺点,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到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到这节课为止。
我们已学完了第一课唯物论。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课的内容。
(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问答题: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八、板书设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一、基本观点和根本分歧二、两种哲学派别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现代唯物主义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四、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