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童诗里的声音(教案)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童诗里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dc977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2.png)
⼩学群⽂阅读教学:童诗⾥的声⾳(教案)童诗⾥的声⾳--群⽂阅读教学设计【选⽂篇⽬】低年级学⽣课外阅读量不⼤,阅读⽔平不⾼,⽽⼉童诗意境优美、语⾔童趣、想象丰富,适合低年级学⽣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的阅读兴趣。
因此,我选择了《怕打的孩⼦》《伞》《风》《雷》这四⾸与拟声词有关的⼉童诗,有利于学⽣在课堂上阅读、体验、⾃主研读、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群⽂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乐于交流阅读体验。
【执教年级】⼆年级【议题】有魔⼒的拟声词【教学⽬标】结合⼆年级学⽣的特点,我拟定了如下教学⽬标:1、⼤体了解什么是拟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童诗,体会⼉童诗中运⽤拟声词的趣味,从⽽激发阅读⼉童诗的兴趣。
3、能运⽤拟声词简单创编⼏句⼉童诗。
【教学重难点】体会⼉童诗中运⽤拟声词的趣味,激发阅读兴趣;运⽤拟声词创编⼏句⼉童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教学流程】课前准备:师⽣互动后唱⼉歌《⼩⾬沙沙沙》⼀、模仿激趣,引出课题师:孩⼦们,⽼师今天想要考考你们的⼩⽿朵,你们准备好了吗?嘘 !声⾳来了(播放⽕车声、风声、青蛙叫声、⼩狗叫声。
)师: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声⾳?⽣:我听到了风吹地声⾳.师:吹给我听听(吹得真像);⽕车是怎样鸣叫的?学它叫叫,(我也听到⽕车的叫声了)……其实,⼤⾃然中还有很多声⾳,你们还听到过什么声⾳呢?孩⼦们,你们⼀个个都是⽣活中的有⼼⼈,听得仔细,善于模仿,真能⼲!⼤⾃然⾥有许许多多这样美妙的声⾳,它们就像⼀个个淘⽓的娃娃,跑进了咱们的⼉童诗⾥。
今天,让我们⼀起去倾听《童诗⾥的声⾳》,请你们齐读两遍课题。
(板书课题)⼆、教师导学《怕打的孩⼦》看,淘⽓的娃娃来了,它已经跑进了《怕打的孩⼦》这⾸诗⾥。
怕打的孩⼦⿎是⼀个怕打的孩⼦,当你轻轻地打他,他就⼩声地叫:疼!疼!疼!当你重重地打他,他就⾼声地喊:痛!痛!痛!1.课件出⽰题⽬《怕打的孩⼦》,师:想读吗?(预设:想)2.想读,可要先做到两点:读准字⾳,读通句⼦,有信⼼吗?(预设:有)出⽰⼉童诗内容,先⾃由读两遍,抽读后齐读。
奇妙象声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奇妙象声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07d39943323968001c929c.png)
奇妙的象声词教学内容:《巴喳巴喳》、《大自然的声音》、《大山是个音乐家》。
教学目标:1.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认识象声词,了解象声词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声音的特点,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2.能运用象声词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教学重点: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了解象声词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象声词。
1.课件出示声音,学生聆听。
2.请生模拟听到的声音读词语。
3.师总结:刚才大家读的这些表示事物声音的词,我们叫它们象声词。
二、了解象声词的特点。
过渡:今天我们要走进这样一组课文,《巴喳巴喳》、《大自然的声音》、《大山是个音乐家》,去寻找象声词的秘密。
1.请学生自由小声地读儿歌《巴喳巴喳》,看看能听到哪些声音,这些声音都是谁发出来的?2.生自由读儿歌。
3.学生汇报4.将儿歌中的象声词换成动物名称,请生对比读,并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首。
5.小结: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声音的特点,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
这就是象声词的秘密。
6.听象声词的自述。
三、象声词归类。
(一)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1.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大自然的声音》。
一边读一边将你发现的象声词有横线勾画下来。
2.生读课文。
3.学生汇报在课文中发现的象声词。
(二)象声词拓展、归类过渡:生活中,除了大家在课文中听到的声音还有许许多多的声音。
老师考考大家,是不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1.出示声音猜事物。
2.请生想象风的声音,在《大自然的声音》一文第二自然中加上表示风的象声词。
3.请生自由说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声音。
4.引导学生看屏幕对声音进行归类。
四、用象声词创作儿童诗。
1.请同桌两个同学合作读一读《大山是个音乐家》。
读的时候请勾画出儿歌中的象声词。
2.生合作读3.出示儿歌第一、二小节,师生合作读儿歌,感受儿歌的特点。
4.填空补充儿歌。
5.用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创作一节儿童诗。
6.学生展示交流创作的儿童诗。
五、推荐阅读,结束本课。
群文阅读:《童诗里的声音》说课稿
![群文阅读:《童诗里的声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f59c44be23482fb4da4c4e.png)
群文阅读《童诗里的声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群文阅读教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校彭德聪老师执教的《童诗里的声音》,执教年级二年级。
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量不大,阅读水平也不高,理解能力还处在一个浅显的阶段,但他们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乐于模仿,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求知欲特别强。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团队经过反复的斟酌、推敲后,决定从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入手进行组文来展开群文阅读。
因为儿童诗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短小、精致,富有韵味,不乏童真,童趣,富有灵性,是低年级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儿童通过诵读童诗,不仅能丰富词汇,积累语言,还能从中获得快乐。
可是儿童诗种类繁多,有描写动物的,描写景物的,还有描写事物的,如何把几首童诗放在一节课里,确立一个议题来完成群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团队久久思考的问题。
经过反复的比较、筛选后,我们选择了二年级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上的四首儿童诗来供孩子们阅读学习,它们分别是《怕打的孩子》《伞》《风》《雷》。
这四首儿童诗,从它们的语言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带有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种类很多,有的与自然现象有关,有的与动物有关,还有的与客观事物有关,同一个拟声词,在相同的文本中,读者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读出来的味就大不一样。
在《怕打的孩子》这首诗中,有描写鼓被打时发出声音的词“疼疼疼”“痛痛痛”,在《伞》这首诗中,有描写雨点声音的词“滴答滴答滴答”“噼噼啪啪”,还有描写孩子们欢笑声的词“嘻嘻哈哈”,而“轰隆隆”“咔嚓嚓”“哗哗哗”这些拟声词又出现在了《雷》这首诗中。
如果说儿歌是珠子,这么多的拟声词,正可以成为连接这几颗珠子的线,这堂课,我们想尝试一下,引导学生通过“轻重缓急”多种语气的诵读,来体会儿童诗中运用拟声词的趣味,激发阅读兴趣。
因此,我们确定这堂课的议题为“有魔力的拟声词”。
拟声词教案
![拟声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752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3.png)
拟声词教案第一篇:拟声词教案拟声词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拟声词,也叫做“象声词”。
文字本来是没有声音的,但我们创造出某些词汇,用来比作是声音,所以就有了拟声词。
熟练掌握拟声词的用法,能够让你的作文变得有声有色,现在就让我们来进入拟声词的世界吧!1、把下面的拟声词和对应的事物连接起来。
喵轰隆隆咩呱呱咯咯咯嗡嗡嘀嘀哗啦啦汽车公鸡蚊子打雷下雨青蛙小猫小羊2、在横线上试着写出你所知道的拟声词,读一读,比比看谁写得多。
3、试着把下列的几个拟声词填在_____上。
汪汪呼呼叽叽喳喳沙沙嘟嘟嘟扑通北风“_____”地从我身旁吹过,简直要把我冻死了。
鸟儿在电线上“_________”地叫着,非常活泼欢快。
他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打过去只有“_______”的忙音。
我“_____”一声跳到游泳池里,真凉快呀!“_______”,风儿轻轻地摇曳着树枝。
半夜有小偷闯进家门,小狗马上“_______”叫了起来。
小朋友,通过观察上面的几句话,你是否发现了什么呢?一般来说,拟声词要写在双引号“”里面,表示着重强调、特别说明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拟声词单独分一段,可以不加双引号。
例如:嘀嘀,嘀嘀!大街上有很多小汽车,司机们都按着喇叭,简直像菜市一样吵。
哗啦啦,哗啦啦。
下雨了,雨水一滴滴落下,淋湿了我的衣服。
啪啪啪啪……他的演讲非常精彩,台下的观众觉得深受鼓舞,大家忍不住为他拍起手来,整个大会堂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
使用拟声词时,还需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
巨大的声音:在拟声词后面用!号。
砰!砰砰!砰砰砰!屋外有人在大力地拍门。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拟声词后面用,号或。
号。
笃笃,笃笃。
笃:dǔ,敲门的声音。
我听到有人在敲门。
拖长的声音:无论是不是拟声词,只要声音拖(得/的)长,都用——号。
小猫在我耳边轻轻叫唤着:“喵——”“我终于考满分啦——”小明拿着试卷,高兴地大喊。
持续很久的声音:在拟声词后面用……号。
《有画面感的拟声词》教学设计
![《有画面感的拟声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f278ea844769eae109ed0d.png)
《有画面感的拟声词》教学设计教学篇目《巴喳巴喳》《听山》《宇宙之外》《小雨小雨会唱歌》《猪八戒吃西瓜》议题解读本议题“有画面感的拟声词”生成于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读句子想画面”。
想象画面(图像化)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重要策略,拟声词就是能把听到的声音还原成画面。
通过本组群文,既让学生感受带有拟声词的童诗的趣味,又让学生在想象拟声词所带来的画面的实践活动中,逐步达成二单元的要素要求。
文本分析《巴喳巴喳》这首诗里,只有代表声音的拟声词,却没有发出声音的事物,需要学生一边读诗一边想象,还能猜一猜发出声音的是谁。
学生经历的这个阅读过程一定是趣味横生的。
《听山》这首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示范,作者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拟声词和画面做了直接的关联。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事物发出的声音,每种声音都附带一个画面,让我们用耳朵就能感受到山林的美好。
《宇宙之外》让我们感受声音带来的想象,可以如此的神奇。
这首诗中呈现的故事实际上是孩子用石头砸破了玻璃发出的声音,但在这个孩子的心目中,“咻”“哐啷”“哎哟”变成了一个愿望—站在宇宙边缘用石头去探查宇宙的宽度。
这首诗与《巴喳巴喳》《听山》《宇宙之外》《小雨小雨会唱歌》的不同在于,其他声音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只要思考“这些声音是谁发出的”,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想象到画面,而这里的声音带来的画面却是孩子神奇的想象,有趣的想象,是那么的出乎意料。
《小雨小雨会唱歌》这首散文诗中,雨点儿的歌声是不同的,而带来的画面自然是不同的。
虽然都是雨点,落的地方不同,声音自然也不一样,通过拟声词所想象的画面,自然也不一样。
拟声词带来的画面有的是荷叶,有的是屋檐,有的是雨伞。
这首诗与议题中的《听山》不同在于,相同的事物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猪八戒吃西瓜》向大家展示的是声音可以带来的神话故事。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亲近名著,对《西游记》产生阅读兴趣,也是作者神奇的想象。
教学目标⒈感受带有拟声词的童诗和故事带来的趣味。
群文阅读教案:二年级《 有魔力的拟声词》教学设计 5页
![群文阅读教案:二年级《 有魔力的拟声词》教学设计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5716542d08a1284ac95043ae.png)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有魔力的拟声词在第九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来自重庆市人民小学的邱XX老师以一堂热热闹闹的“拟声课”赢得满堂喝彩,获得小学群文优质课现场展示活动特等奖。
群文议题有魔力的拟声词执教年级二年级选文篇目《手影戏》《蛋》《怕打的孩子》《雷》选文分别来自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爱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二年级下册、《每日晨读》、《新编儿歌365》。
议题分析文本是静默的,因为有了拟声词,让人读起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阅读也因此变得鲜活而立体。
本次群文阅读聚焦“有魔力的拟声词”,引导二年级的孩子,借助故事和童诗去发现拟声词的艺术特征和表达效果,丰润学生的阅读史。
文本分析《手影戏》讲述宁宁和一个陌生小男孩在路灯下做手影戏的故事。
通过“噗噗、喵喵、汪汪汪”等拟声词生动地再现了手影戏较量的热闹场景。
《蛋》是一首生动有趣的儿童诗,通过“咕噜噜、啪嗒”等拟声词把鸡蛋滚动后摔破的画面生动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充满童真童趣。
《怕打的孩子》利用谐音“疼疼疼、痛痛痛”模拟出敲打小鼓发出的声音,让读者读起来身临其境。
《雷》通过拟声词“咔嚓嚓、轰隆隆、哗哗哗”描摹出打雷下雨时的场景,并想象成乌云娃娃吵架、哭泣的画面,引起小读者的共鸣。
通过《手影戏》初步感知拟声词给故事带来的画面感,再群读《蛋》《怕打的孩子》《雷》三首儿童诗,通过比较、梳理、整合,发现拟声词的表达效果:有声、有色、有情感。
为学生的句子表达和尝试运用积累表达经验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模仿了解模拟声音,了解什么是拟声词。
感受表达效果群读童诗,感受拟声词表达的趣味:有声、有色、有情感。
积累表达经验创设语境,尝试运用拟声词,让句子表达更有画面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拟声词表达的趣味:有声、有色、有情感。
难点尝试运用拟声词,让句子表达更有画面感。
教学准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二下)《手影戏》和三则群文文本的阅读材料,其他课件。
2024年【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例
![2024年【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e2704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0.png)
2024年【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有趣的拟声词》。
内容包括认识拟声词,理解拟声词的作用,学会运用拟声词进行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拟声词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拟声词。
2. 培养幼儿运用拟声词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拟声词进行表达。
重点:理解拟声词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拟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图片、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引导幼儿关注各种声音,让幼儿尝试模仿。
2. 讲解拟声词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讲解拟声词的定义,让幼儿了解拟声词的作用。
3. 学习基本拟声词(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并模仿基本的拟声词。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场景,如:“小猫悄悄地走过来”,让幼儿用拟声词描述。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分小组进行练习,运用拟声词进行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拟声词》2. 内容:拟声词概念基本拟声词运用拟声词进行表达七、作业设计a. 小鸟在树上唱歌b. 雨滴落在地上c. 火车轰隆隆地开过2. 答案:a. 喳喳喳b. 滴滴答答c. 咚咚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拟声词产生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练习运用拟声词。
b.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并用拟声词进行表达。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互动性4.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合理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拟声词的概念和学会运用拟声词进行表达。
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
![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d31b3af45b307e87197b2.png)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几首有趣的诗,《伞》《小雨小雨会唱歌》《蛋》1.请孩子们自由读边读边用~~~勾出诗中的象声词。
2.交流汇报:抽生汇报,出示大屏(大屏幕出示学生找到的声音,咔擦、滴答;丁零当啷、沙沙;笃笃、吱吱、蹦蹦、叽叽、沙沙、巴喳)3.齐读象声词。
孩子们,这些都叫,指着板书,象声词。
4.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生:第1组是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象声词。
生:第2组是四个字的象声词。
生:第3组是两个同样的字组成的象声词。
象声词真有趣,有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字组成的,有两个相同子组成的,还有四个不一样的字组成的。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有一个字组成的,有三个字组成的,等的那个。
只要你善于阅读,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的。
(二).细读细赏,品味声音的乐趣1.过渡语:许多作家都喜欢把象声词运用到文章里,再仔细读读这三首小诗,找出你喜欢的象声词,并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想好后与同桌分享分享。
2.交流。
预设:第一首(说词点诗)1.师:你喜欢咔嚓的声音,为什么生:因为踩在雪上声音好听。
好玩。
有趣。
(为什么)2.师:树林里,不仅雪最淘,孩子们也淘气。
跑快一些,“咔嚓”,跑慢一些,“咔嚓”(引读)生2:还喜欢看到融化的雪落到地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你展开了想象读书,真了不起!你们知道融化的雪还会发出哪些声音吗生:叮咚,叮咚(齐读)第二首生:我读感觉声音很清脆。
师:你喜欢“丁零当啷”的声音,为什么声音好听,清脆。
请你用美妙的,清脆的声音读一读。
师:你听到过什么发出“丁零当啷”的声音呢这儿却是雨珠滴下的声音。
多么形象的小诗啊,大家一起美美读一读。
第三首你看,我们用上象声词小诗就生动有趣,活灵活现,一读就知道是谁发的声音。
你们猜猜这首诗又是谁发出的声音呢男女生一人读一句。
(读)猜,加上猜对的动物读。
(真不错,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猜的准,读的好)(出示句子,生读: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发出的声音就是“巴喳——巴喳”!啄木鸟敲树干发出了“笃笃”声音。
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
![议题二《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9f1cda3b3567ec112d8a59.png)
蝿 2.师:树林里,不仅雪最淘,孩子们也淘气。跑快一些,
“咔嚓 ”,跑慢一些, “咔嚓 ”(引读)
薄 生 2:还喜欢看到融化的雪落到地上,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音。
膂 师:你展开了想象读书,真了不起!你们知道融化的雪还会发出哪些声音吗?
袁 生:叮咚,叮咚
袆 (齐读)
芆 第二首
袁生:我读感觉声音很清脆。
蒀
羁 3. 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文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拟声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芈教学重点
蚇让学生了解拟声词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文。
蚄教学难点
螃 1. 让学生了解拟声词的作用,并创设情境让体会拟声词; 膃 2.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蕿教具、学
“哗,哗,哗, ”大雨真的下起来了。《要下雨了》
“啪 ”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都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
“丁零零 ”,闹钟响了。《一分钟》
2. 大自然中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你们能学着作者的样儿编编儿歌。
院子里
春天到,春天到,院子里真热闹。风儿呼呼吹,树叶刷刷摇。雨儿嘀嗒下,小鸟叽喳叫。小猫喵喵
袇 多媒体课件
具
羃教 法 袂读中感悟
蚈板 书 设 计
芈 模拟的拟声词
蚅 动物的声音 蚁 自然的声音
螈教 学 过 程
虿一. 倾听音符,模仿激趣。
膃 1. 你们的歌声真好听,听到了小雨沙沙的声音,布谷鸟,布谷的叫声。其实,大自然就是一位出
色的音乐家,能演奏出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他们来了?仔细听,
(课件播放雷声 .雨声 . 青蛙叫声。 )
螆三. 细赏细读,品味声音。
肃(一) .略读诗歌,感受结构的特点
群文阅读:《童诗里的声音》 教案
![群文阅读:《童诗里的声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bd7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3.png)
群文阅读:《童诗里的声音》教案群文阅读:童诗里的声音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选择了四首与拟声词有关的儿童诗:《怕打的孩子》、《伞》、《风》和《雷》。
这些诗意境优美,语言童趣,想象丰富,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在课堂上,我希望通过集体建构、自主研读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诗歌中的声音,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乐于交流阅读体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拟声词。
2.体会儿童诗中运用拟声词的趣味,激发阅读兴趣。
3.能够简单创编几句儿童诗,运用拟声词。
教学重难点:1.体会儿童诗中运用拟声词的趣味,激发阅读兴趣。
2.运用拟声词创编几句儿童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阅读材料。
教学流程:一、模仿激趣,引出课题老师播放火车声、风声、青蛙叫声、小狗叫声等声音,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
老师介绍大自然中的声音,引出今天的课题:“童诗里的声音”。
二、教师导学《怕打的孩子》老师出示《怕打的孩子》这首诗。
先由学生自由阅读两遍,再抽读后齐读。
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拟声词的趣味,激发阅读兴趣。
同时,老师让学生尝试创作几句儿童诗,运用拟声词。
三、学生自主阅读《伞》、《风》、《雷》老师让学生自主阅读《伞》、《风》、《雷》这三首诗,自由阅读两遍后,抽读几句,再齐读全诗。
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声音,激发阅读兴趣。
同时,老师让学生尝试创作几句儿童诗,运用拟声词。
四、小结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儿童诗,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
最后,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感受、多模仿,培养感知和创造力,更好地欣赏和创作儿童诗。
请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再读童诗。
现在,我们来一起品味三首儿童诗,感受声音的乐趣吧!首先是《小蚂蚁》:小蚂蚁,小蚂蚁。
爬呀爬,爬到山顶。
一只手,一只脚。
爬呀爬,爬到山顶。
孩子们,你们可以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勾出诗中的拟声词。
比如,“爬呀爬”就是一个拟声词,读起来像蚂蚁在爬的声音。
接下来,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再读一遍,感受一下蚂蚁爬山的乐趣吧!接着是《小鸟儿》:小鸟儿,小鸟儿。
群文阅读:《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
![群文阅读:《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a34bdd10661ed9ac51f37c.png)
有魔力的拟声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石兴阳村林正君【教学目标】1、大体了解什么是拟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童谣、童诗和句段,体会儿歌和文章中运用拟声词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关注阅读拟声词的兴趣。
3、能运用拟声词说话和简单创编。
【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中运用拟声词的趣味,激发阅读兴趣;运用拟声词创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
1、谈话:你们喜欢参加婚礼吗?感觉怎么样?〔喜庆热闹、鼓乐声声、鞭炮齐鸣〕,2、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老鼠的婚礼。
播放《老鼠的婚礼》,感受热闹气氛。
二、儿歌比照,初识拟声词。
过渡:看,有趣的声音变成了文字,为我们记录一场热闹的婚礼。
1、课件出示第一首儿歌。
这是鼠弟弟为老鼠的婚礼写的儿歌,向没来参加婚礼的妈妈汇报,请你们帮他读一读。
〔齐读〕2、课件出示第二首儿歌。
〔1〕初读:这是鼠哥哥的儿歌,请你们自由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引号里的学生读,外面的老师读。
(2)体会拟声词。
如果你是鼠妈妈,你会喜欢哪一首?为什么?标注儿歌里表示声音的词,读一读。
板书:拟声词。
向学生说明:拟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也叫象声词。
通过这些拟声词,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老鼠们快乐的心情〕“嘿哟嘿哟〞表现老鼠们抬花轿很吃力,当老猫“喵呜〞一声叫。
老鼠们心情怎么样?〔害怕〕。
〔3〕有感情地读:你们看,拟声词可有趣了,这些模拟声音的词语不仅表现出了热闹的婚礼场面,还反映出了老鼠的心情和神态。
请你们带着这些体会一起来读一读。
三、自主学习三首儿童诗,品味声音的乐趣1.你们还想读吗?那你可别着急,因为老师是有阅读要求的。
〔出示阅读要求〕(1)自由读三首儿童诗(至少两遍),注意读准字音;(2)边读边用“--------〞勾出诗中的拟声词。
〔3〕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再读童诗。
孩子们,请看屏幕,谁愿意帮老师来读读要求。
〔抽生:第一步〕2.自主学习三首儿童诗。
3.交流汇报:你喜欢哪一首诗歌?你勾划了哪些拟声词?用什么语气读?请你读一读,全班读一读预设:《伞》。
三上2单元《奇妙的提示语》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三上2单元《奇妙的提示语》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63af2958fafab069dc02c1.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人故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奇妙的提示语泸州市叙永县叙师附小群文阅读课题组集体备课(陈厚萍、叶敏、胡良琼、商春、曾淑燕、陈炬)一、教学设计意图:这是为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设计的一次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单元主题是名人故事。
丰富的故事,精彩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园地二》中的一个阅读训练点就是感受提示语在对话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语言描写中的提示语能让读者感受到说话人的神态、语气、情绪,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让情节更生动。
因此,我们确定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为:奇妙的提示语。
围绕议题,我们精心选择了四篇选文,既考虑选文中丰富的对话和提示语的呈现,又顾及三年级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做到文质皆美,给予学生良好的语言熏陶和示范。
第一篇选文是课题组陈厚萍老师自创童话小故事《想飞的小羊羔》;第二篇节选黄瑞云的《陶罐与铁罐》;第三篇选自全国“亲近母语课题组”三年级教材《会打喷嚏的帽子》;第四篇选文是对申均之的《小蝴蝶花》进行改写。
二、具体教学设计要点:(一)群文议题:奇妙的提示语(二)阅读材料:《想飞的小羊羔》是根据教学需要,由叙师附小陈厚萍老师创作;《陶罐与铁罐》片段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
《会打喷嚏的帽子》选自全国亲近母语课题组三年级教材。
申均之创作的《小蝴蝶花》选自网络,陈厚萍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对选文作了改写。
(三)阅读目标1.感受有无提示语的不同表达效果,认识到提示语能让读者感受到说话者的神态、动作,感受到说话的语气,仿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2.体会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
要根据情境,把强调的内容放在前面、中间、后面,或者省略。
拟声词启蒙教育教案
![拟声词启蒙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8605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6.png)
拟声词启蒙教育教案拟声词是儿童启蒙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周围的声音和情感。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拟声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一、认识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形象地表达出各种声音和动作。
比如“咚咚”、“叽叽喳喳”、“哗哗”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和动作来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拟声词,让他们感受到这些词语的生动和形象。
二、学习拟声词。
1. 听音辨词。
通过播放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孩子们辨认出对应的拟声词。
比如播放雨滴声、风声、鸟叫声等,让孩子们说出对应的拟声词,帮助他们加深对拟声词的理解和记忆。
2. 拟声词绘本阅读。
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拟声词绘本,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读,感受拟声词所描述的场景和情境。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模仿书中的拟声词,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运用拟声词。
1. 拟声词故事创作。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创作拟声词故事,可以给他们一些情景和角色,引导他们运用拟声词来描述和表达。
比如让他们想象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调皮的小松鼠,然后让他们用拟声词来描绘小松鼠的动作和声音。
2. 拟声词游戏。
设计一些有趣的拟声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拟声词。
比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自然界的声音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和运用拟声词,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拓展活动。
1. 野外拟声词探索。
组织孩子们到野外进行拟声词探索活动,让他们用耳朵去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然后用口去模仿和表达这些声音,让他们在自然中感受和学习拟声词。
2. 拟声词表演比赛。
组织一场拟声词表演比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拟声词表达能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拟声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运用拟声词,丰富自己的语言世界。
拟声词教案幼儿园
![拟声词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58c976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5.png)
拟声词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拟声词的定义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
2.掌握常见的拟声词。
3.培养幼儿对于声音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拟声词?拟声词是指用语言模拟某些实物或动作的声音及属性,代替人的感知器官获得的音响信息。
在中文中,拟声词可以是单个汉字,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汉字的复合拟声词,同时可以是一个短语,字母拼写或单词翻译,还可以是语法完整的完整句子。
拟声词在语言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致意效果,丰富语言形象,是幼儿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
2. 常见的拟声词拟声词释义嘀嗒表示钟表等发出的声响哗哗水流声叭叭喇叭声碰碰物体撞击声砰砰枪声呱呱小鸟鸣叫声咕咕鸡鸣声哞哞牛叫声汪汪狗叫声喵喵猫叫声嘎嘎嘎鹅叫声3. 拟声词学习任务1.听老师念拟声词并辨认其肉眼上所代表的事物,并模仿声音;2.通过游戏、书籍等方式观察熟悉拟声词所代表的物体的特征,加深对拟声词的理解,并综合应用。
4. 拟声词学习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践掌握拟声词:1.演绎游戏:在游戏中模拟某些声音,让幼儿听到后猜测所模拟的物体2.自由发挥:开放式的语文习题中,并不会规定要写出什么内容,我们可以在某个习题中创意的去编写一下拟声词,以此增强幼儿对语文的兴趣与好奇3.阅读故事:让孩子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拟声词,并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感知。
三、教学方法1.常规讲解:老师简单的向幼儿介绍拟声词的定义和作用2.模拟练习:老师模拟一些拟声词,孩子们可以随着老师的读拟声词进行模仿3.游戏教育:设计一些预设环节并游戏化教学,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对语言相知的认知和感觉,让幼儿更加融入学习体验。
四、教学评估1.照着老师念的拟声词并模仿它的声音2.通过表演、口头描述一个事物,慢慢增强幼儿表达的能力五、实施建议1.拟声词的教学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持续不断的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和运用。
2.可以将拟声词与其他的语言环节整合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拓展式的语文教育。
三上2单元《奇妙的提示语》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三上2单元《奇妙的提示语》小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63af2958fafab069dc02c1.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人故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奇妙的提示语泸州市叙永县叙师附小群文阅读课题组集体备课(陈厚萍、叶敏、胡良琼、商春、曾淑燕、陈炬)一、教学设计意图:这是为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设计的一次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单元主题是名人故事。
丰富的故事,精彩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园地二》中的一个阅读训练点就是感受提示语在对话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语言描写中的提示语能让读者感受到说话人的神态、语气、情绪,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让情节更生动。
因此,我们确定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为:奇妙的提示语。
围绕议题,我们精心选择了四篇选文,既考虑选文中丰富的对话和提示语的呈现,又顾及三年级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做到文质皆美,给予学生良好的语言熏陶和示范。
第一篇选文是课题组陈厚萍老师自创童话小故事《想飞的小羊羔》;第二篇节选黄瑞云的《陶罐与铁罐》;第三篇选自全国“亲近母语课题组”三年级教材《会打喷嚏的帽子》;第四篇选文是对申均之的《小蝴蝶花》进行改写。
二、具体教学设计要点:(一)群文议题:奇妙的提示语(二)阅读材料:《想飞的小羊羔》是根据教学需要,由叙师附小陈厚萍老师创作;《陶罐与铁罐》片段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
《会打喷嚏的帽子》选自全国亲近母语课题组三年级教材。
申均之创作的《小蝴蝶花》选自网络,陈厚萍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对选文作了改写。
(三)阅读目标1.感受有无提示语的不同表达效果,认识到提示语能让读者感受到说话者的神态、动作,感受到说话的语气,仿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2.体会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
要根据情境,把强调的内容放在前面、中间、后面,或者省略。
精选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
![精选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85a1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e.png)
精选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象声词》,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并学会运用常见的象声词,如“汪汪”、“喵喵”、“轰轰”等;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感受象声词的趣味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象声词,能够熟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象声词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感受象声词的趣味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故事书、儿歌CD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象声词。
2. 新课内容展示:(1)展示挂图,让幼儿认识并模仿图中的动物叫声,如“汪汪”、“喵喵”等。
(2)讲述故事《有趣的象声词》,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象声词,并让他们模仿。
(3)学唱儿歌《动物叫声》,巩固象声词的学习。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动物叫声模仿大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用彩纸、画笔等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并在卡片上写上对应的象声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象声词》2. 板书内容:(1)象声词:汪汪、喵喵、轰轰等(2)故事:《有趣的象声词》(3)儿歌:《动物叫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象声词编一个小故事,并将故事画出来。
2. 答案示例:小鸡和小鸭是好朋友。
一天,它们一起去河边玩。
小鸡“叽叽”地叫着,小鸭“嘎嘎”地回应。
突然,一只大鳄鱼“嘶嘶”地游了过来,小鸡和小鸭吓得“汪汪”直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感受象声词的趣味性,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群文阅读:奇妙的声音
![群文阅读:奇妙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62d9ce84a8956bec0975e3e2.png)
群文阅读:奇妙的声音在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不同形式的象声词,初步感受到了用象声词来描写声音的奇妙。
然而,在诗歌中,声音的描写很多样,可以使用象声词直接描写,可以使用各种感官感受,间接描写声音,赋予声音以动作、味道、颜色等。
如何让教学变得深入浅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描写的多样性呢?于是,我确定了一个议题——多种多样的声音描写,选取了四首描写声音的童诗——《院子里》、《巴喳巴喳》、《声音的味道》、《笑声》,构成了一组群文。
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发现童诗中描写声音的不同方法,体会不同方法带来的不同感受。
确定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以“认知——实践——迁移”三个步骤支撑整堂课的教学。
整个课堂的学习给学生搭好支架,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学生学生会更轻松、愉快,学有所获。
【教学内容】《院子里》、《巴喳巴喳》、《声音的味道》、《笑声》【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阅读, 感受童诗中多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声音的方法。
2、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式, 初步探讨运用不同方法描写声音与表达不同感受之间的联系。
3、联系生活,选择一种声音、一种描写方法创作一首童诗。
【教学重点】1、通过对比阅读, 感受童诗中多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声音的方法。
2、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式, 初步探讨运用不同方法描写声音与表达不同感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选择一种声音、一种描写方法创作一首童诗。
【教学准备】课件、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读童诗,揭示议题1、同学们,童诗是我们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已学过许多童诗。
PPT出示《雨铃铛》、《插秧》,这两首是我们一年级所学的,女生读《雨铃铛》,男生读《插秧》,一起走进童诗的美好之中。
2、出示《院子里》:请认真听老师朗读。
4、过渡:如果请你归类,你会把这首诗和前面读过的两首中的哪首诗归为一类?5、在我们的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读一组童诗,去发现童诗中声音的奇妙。
【精选】大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
![【精选】大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1f68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9.png)
【精选】大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拟声词》。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拟声词的定义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通过故事、例句、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和运用拟声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理解拟声词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拟声词及其用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运用拟声词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掌握拟声词的用法,能够灵活运用拟声词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学习拟声词的定义,积累常用的拟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卡片、教学挂图、拟声词卡片。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孩子们模仿,从而引出拟声词的概念。
2. 故事分享(5分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穿插各种拟声词,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拟声词的运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句,讲解拟声词的用法,让孩子们理解并学会运用拟声词。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拟声词接龙游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用拟声词创作一段小故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拟声词2. 板书内容:拟声词定义常用拟声词拟声词用法创作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拟声词创作一幅画。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拟声词,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画。
2.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夜晚的森林里,猫头鹰在树上静静地守望,远处传来一阵阵狗叫声。
拟声词:喵喵、汪汪、呼呼、沙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在拟声词掌握和运用方面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模仿各种声音,丰富拟声词的积累。
有趣的象声词教案反思小班
![有趣的象声词教案反思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fd44211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1.png)
有趣的象声词教案反思小班
教案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在教案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主题。
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掌握几个常用的象声词,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词语来描述周围的声音。
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
教案中只列举了几个象声词,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更多的例子,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象声词。
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教案中只采用了老师朗读、学生跟读的方式,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模仿发出声音,或者利用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听到各种声音并分辨出其中的象声词。
4. 活动设计是否足够生动?
教案中的活动设计比较单一,只是让学生模仿发出声音,并没有设计更多的互动活动。
应该增加一些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耍中感受到象声词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倾听音符,模仿激趣。
1.你们的歌声真好听,听到了小雨沙沙的声音,布谷鸟,布谷的叫声。
其实,大自然就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能演奏出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他们来了?仔细听,(课件播放雷声.雨声.青蛙叫声。
)
2.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能模仿一下吗?(评:你能学学,多么可爱的小青蛙。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
雷公公拉大了嗓门,敲起了大鼓。
)孩子们,真不错。
3.是啊,大自然有美妙的音符,儿童诗里也有,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园,去倾听诗园里有趣的声音,齐读课题。
二.走进《巴喳巴喳》,感知声音。
首先我们一起走进第一首儿童诗,
1.幻灯片出示《巴喳巴喳》,谁来读读,真不错。
谁的脚步?(齐读)课题。
脚步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答案就藏在书里面让我们去诗中找找吧。
2.请同学们打开书166页,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书读)
3.展示读诗歌,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抽生读,你来,仿佛小动物就在我的身边。
你接着读,真不错,声音洪亮。
女生读,男同学也不甘示弱,接着读。
4.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用圆圈圈出谁在唱歌,用~~~勾出他们的歌声(板书勾)
.交流(随机处理)我们来仔细品一品,(板书品)
预设:
①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
笃笃、吱吱、蹦蹦、叽叽、沙沙,些词真有意思。
孩子们,生活中像这样摹仿自然声音的词,,我们给他们取个名字“拟声词”。
还有很多很多,拓展(啪,嗯,喵喵喵,轰隆隆,叽里咕噜,噼里啪啦)
三.细赏细读,品味声音。
(一).略读诗歌,感受结构的特点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几首有趣的诗,《伞》《小雨小雨会唱歌》《蛋》
1.请孩子们自由读边读边用~~~勾出诗中的象声词。
2.交流汇报:抽生汇报,出示大屏
(大屏幕出示学生找到的声音,咔擦、滴答;丁零当啷、沙沙;笃笃、吱吱、蹦蹦、叽叽、沙沙、巴喳)
3.齐读象声词。
孩子们,这些都叫,指着板书,象声词。
4.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第1组是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象声词。
生:第2组是四个字的象声词。
生:第3组是两个同样的字组成的象声词。
象声词真有趣,有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字组成的,有两个相同子组成的,还有四个不一样的字组成的。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有一个字组成的,有三个字组成的,等的那个。
只要你善于阅读,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的。
(二).细读细赏,品味声音的乐趣
1. 过渡语:许多作家都喜欢把象声词运用到文章里,再仔细读读这三首小诗,找出你喜欢的象声词,并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想好后与同桌分享分享。
2.交流。
预设:
第一首(说词点诗)
1.师:你喜欢咔嚓的声音,为什么?生:因为踩在雪上声音好听。
好玩。
有趣。
(为什么)
2.师:树林里,不仅雪最淘,孩子们也淘气。
跑快一些,“咔嚓”,跑慢一些,“咔嚓”(引读)
生2:还喜欢看到融化的雪落到地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你展开了想象读书,真了不起!你们知道融化的雪还会发出哪些声音吗?
生:叮咚,叮咚
(齐读)
第二首
生:我读感觉声音很清脆。
师:你喜欢“丁零当啷”的声音,为什么?声音好听,清脆。
请你用美妙的,清脆的声音读一读。
师:你听到过什么发出“丁零当啷”的声音呢?这儿却是雨珠滴下的声音。
多么形象的小诗啊,大家一起美美读一读。
第三首
你看,我们用上象声词小诗就生动有趣,活灵活现,一读就知道是谁发的声音。
你们猜猜这首诗又是谁发出的声音呢?男女生一人读一句。
(读)
猜,加上猜对的动物读。
(真不错,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猜的准,读的好)
(出示句子,生读: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发出的声音就是“巴喳——巴喳”!啄木鸟敲树干发出了“笃笃”声音。
“吱吱”是松鼠的叫声。
小白兔蹦跑的声音“蹦蹦”。
“叽叽”是小鸟唱歌的声音。
“沙沙”是蛇在草地上发出的声音。
)原来人们穿上大皮靴,走在森林里,发出巴喳巴喳的声音,把小动物们都惊走了。
素养我们要爱护小动物,给他们一个宁静的家。
生:松鼠.小鸟.啄木鸟.蛇.壁虎…….
四、运用声音,创作童诗。
过渡:多么奇妙的象声词啊,刚才在小诗中已经感受到象声词是多么的有趣生动。
其实我们在课文中早就认识他们了,我们来读读。
1.回归课文,找出学过的象声词的句子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荷叶圆圆》
“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要下雨了》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都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有办法》
“丁零零”,闹钟响了。
《一分钟》
2.大自然中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你们能学着作者的样儿编编儿歌。
院子里
春天到,春天到,院子里真热闹。
风儿呼呼吹,树叶刷刷摇。
雨儿嘀嗒下,小鸟叽喳叫。
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
嘻嘻哈哈孩子笑,噼里啪啦放鞭炮。
吓得大家咚咚咚跑……春天的声音真美妙,带来许多乐趣,带来许多欢笑。
………
老师把你们说的句子整理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自己创作的小诗。
真了不起。
来我们一起分享我的果实吧,齐读。
3.简短优美的儿童诗还有很多,有的让人思考.有的让人激动.有的让人欢笑。
聪明的你们,有课外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