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合集下载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疾病PPT演示课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疾病PPT演示课件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 、整洁的家庭环境,减少外界不良刺 激。
饮食调整
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低盐、低脂、高 钾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钠盐和高 脂肪食物。
病情观察
指导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血压、心率、尿量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协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如 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访等,提 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和高血糖促进动脉粥样硬 化的形成。需控制血压和血糖, 使用降脂药物,改善生活方式。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 或闭塞,引发冠心病。治疗包括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等。
心律失常
长期高血压和心脏负荷过重可能 导致心律失常。需控制血压,改 善心脏功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物。
05
诊断流程与标准
疑似病例筛选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筛选出疑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
确诊检查
对于疑似病例,需进行肾上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肾上腺病变情况。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 ,血浆醛固酮浓度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肾上腺存在病变等是原发性醛固 酮增多症的诊断依据。
06
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2 3
基因突变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可导致醛固酮合成酶的 活性异常,进而引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增生
肾上腺皮质增生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病 理改变,其发生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如遗传、环 境等。
炎症反应
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因子可刺激 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护理
据统计,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占所有高血压患者 的约5%-10%。
谁是护理对象?
谁是护理对象?
患者特征
护理对象为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 通常表现为高血压和低钾血症。
患者可能伴有头痛、心悸、乏力等症状,护理需 关注其整体健康状况。
谁是护理对象?
年龄段
主要影响中青年人群,需特别关注老年患者的护 理需求。
该疾病通常由肾上腺腺瘤或增生引起,患者可能 出现高血压、低钾血症等症状。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发病机制
醛固酮过多会引起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同 时促进钾的排泄,导致电解质失衡。
长期高血压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心血管并发症 。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流行病学
该病在高血压患者中相对常见,尤其是年轻患者 或难治性高血压者。
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疾病,护理时需考虑其特 殊情况。
谁是护理对象?
心理状态
患者常因疾病影响生活质量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 绪。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 持和辅导。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护理时机
在患者入院后、接受治疗期间及出院后均需进行 相应护理。
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以确保患者的健康管 理。
如何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
向患者提供饮食、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强调低钠饮食和适当补钾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 心理压力。
可组织小组讨论或心理辅导,增强患者的应对能 力。
护理评估与调整
护理评估与调整
评估效果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并根据患心理状态。
护理评估与调整
多学科协作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实验室检查
• 肾素、血管紧张素II测定
⑴ 肾素、血管紧张素II 基础值降低 ⑵ 呋塞米兴奋试验(-) ⑶ 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II ↓ 为原醛症特点 • ALD(ng/dl)/PRA(ng/(ml.h) >30 提示原醛症; >50 具有诊断意义
原醛症诊断
• • • • 功能诊断 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 血浆、尿醛固酮↑—不能被高钠抑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II ↓—不能被立位和呋 塞米兴奋 • 皮质醇正常 • 安体舒通试验阳性
• 高血压、低血钾 • 肾素、血管紧张素II ↑
• 血浆醛固酮↑
1.分泌肾素的肿瘤:多见年轻人,高血压、低血钾明显,肾 素活性↑↑;肾小球旁细胞肿瘤;Wilm′瘤及卵巢肿瘤 2. 继发性 肾素增高:高血压病的恶性型;肾动脉狭窄;一 侧肾萎缩
原醛症的治疗
1. 醛固酮瘤:手术切除,术前需用药物(特别螺内酯)纠 正低血钾,控制高血压。 2. 特醛症以及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应采用药物治疗。首 选螺内酯(应注意长期应用副作用,可用氨苯蝶啶、阿 米洛利替代);钙拮抗剂;ACEI; 3. GRA:地塞米松;儿童也可用氢化可的松。 4. 醛固酮癌:诊断时多数失去手术机会,可选用米托坦、 酮康唑、氨鲁米特等。 5. 对于难于确定的腺瘤或特发性增生,可先用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定期做影像学检查。
病因分类
• 醛固酮瘤:一侧,直径1~2cm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特醛症):双 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 • 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醛固酮增多症(GRA): 青少年期起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嵌 合基因有关。 • 醛固酮癌,直径多>5cm,分泌多种激素 • 迷走的分泌醛固酮组织
病理生理
• 过量醛固酮↑→高血压;心脏结构和功能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PT课件PPT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PT课件PPT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其他治疗方式
其他治疗方式包括放射治疗、介入治 疗等,这些方法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症的治疗中应用较少,主要用于辅助 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栓塞或注射药物等 方式来抑制醛固酮的分泌,但操作复 杂且效果不确切。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破坏肾上腺组织来 减少醛固酮的分泌,但长期使用会对 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0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类型
醛固酮瘤
醛固酮瘤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 型,占所有病例的70%-80%。
醛固酮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通常为单 侧,大小在1-2cm之间。
醛固酮瘤会导致过量的醛固酮分泌,进而引发高血 压和低血钾等症状。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病 因不明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占所有病例的10%-2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pt课件

CONTENCT

•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类型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预防和护理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案例研究
01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由于肾上腺皮质 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激素,导致体内钠离子和水分潴留,血压升高 。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钾等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 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引起原发 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肾上腺病变, 以彻底治愈疾病。
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 镜手术,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 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 肾上腺皮质的某些基因突变有 关。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影像学检查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肾上腺CT扫描: 观察肾上腺形态、 大小和位置,判 断是否存在肿瘤
肾上腺MRI:进 一步观察肾上腺 肿瘤的形态、大 小和位置,判断 肿瘤性质
肾上腺血管造影: 观察肾上腺血管 分布,判断是否 存在肿瘤供血异 常
肾上腺功能显像: 观察肾上腺激素 分泌情况,判断 是否存在激素分 泌异常
05
β受体阻滞剂:如 普萘洛尔、美托洛 尔等,可降低醛固
酮的合成和分泌
06
醛固酮合成酶抑制 剂:如依普利酮、 阿米洛利等,可抑 制醛固酮的合成和
分泌
手术治疗
STEP1
STEP2STEP3 NhomakorabeaSTEP4
手术适应症:原 发性醛固酮增多 症患者,药物治 疗无效或效果不 佳
手术方法:腹腔 镜下肾上腺切除 术或开放性肾上 腺切除术
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预防
定期体检
01
定期进行血压、 血糖、血脂等
指标的检测
02
定期进行肾 功能、肝功
能等检查
03
定期进行甲 状腺功能检

04
定期进行心 脏功能检查
05
定期进行腹 部超声检查
06
定期进行尿 常规检查
07
定期进行眼 底检查
08
定期进行骨 密度检查
09
定期进行肿 瘤标志物检

10
定期进行心 理评估和咨
检查等方法。
0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 种由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 肿瘤导致的内分泌疾病。
02
03
病因包括肾上腺皮质增生、 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
皮质癌等。

原醛症

原醛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撰写医学词条。

查看详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从而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大多数是由肾上腺醛固酮腺瘤引起,也可能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目录1病因2临床表现3检查4诊断5鉴别诊断6治疗1病因病因尚不甚明了,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生化特征,原醛症有五种类型:1.肾上腺醛固酮腺瘤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并分泌醛固酮的良性肿瘤,即经典的Conn综合征。

是原醛症主要病因,临床最多见的类型,占65%~80%,以单一腺瘤最多见,左侧多于右侧;双侧或多发性腺瘤仅占10%;个别患者可一侧是腺瘤,另一侧增生。

瘤体直径1~2cm之间,平均1.8cm。

重量多在3~6g之间,超过10g者少见。

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有明显边界,切面呈金黄色,腺瘤主要由大透明细胞组成,这种细胞比正常束状带细胞大2~3倍。

光镜下显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网状带或致密细胞,以及大小不同的“杂合细胞”。

“杂合细胞”表现了球状带和束状带细胞的特点,有些腺瘤细胞可同时存在球状带细胞弥漫性增生。

电镜下瘤细胞的线粒体嵴呈小板状,显示球状带细胞的特征。

醛固酮瘤的成因不明,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ACTH的昼夜节律呈平行,而对血浆肾素的变化无明显反应。

此型患者其生化异常及临床症状较其他类型原醛症明显且典型。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特醛症,即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占成人原醛症10%~30%,而占儿童原醛症之首。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其病理变化为双侧肾上腺球状带的细胞增生,可为弥漫性或局灶性。

增生的皮质可见微结节和大结节。

增生的肾上腺体积较大,厚度、重量增加,大结节增生于肾上腺表面可见金色结节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黄豆,结节都无包膜,这是病理上和腺瘤的根本区别。

中医如何诊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中医如何诊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中医如何诊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从而引起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眩晕”“水肿”“痰饮”等范畴。

中医诊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着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认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情志失调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失疏泄,则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成饮,进而影响脏腑功能。

其次,饮食不节也是常见原因。

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或饮酒无度,损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生,聚湿成痰,痰湿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

再者,劳逸失度也会引发本病。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均可导致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

正气虚损,无力抵御外邪,易使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内生。

在诊断方面,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综合分析判断其病因病机。

例如,患者出现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濡滑等,多考虑为痰湿中阻证;若患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可能为肝肾阴虚证;若患者面色晦暗、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唇舌紫暗、脉弦涩,多为瘀血阻络证。

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中医强调标本兼治。

治标主要是针对患者的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治本则是根据其病因病机,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预防疾病的复发。

在治标方面,若患者血压较高,可选用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等平肝潜阳的中药,以降低血压。

对于低血钾引起的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可适当使用补钾的中药,如杜仲、续断等。

在治本方面,针对痰湿中阻证,治疗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为主,常用方剂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学习课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学习课件

术后随访管理策略
术后随访时间
术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之后根据病情稳定情况逐渐延长随访间隔时间。建议长期随 访,至少每年1次。
随访内容
包括血压、血钾、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评估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对于合并其他 疾病的患者,还需关注相关疾病的进展情况。
术后生活指导
建议患者保持低盐、低脂、高钾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 不良因素刺激。同时,注意定期复查和随诊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复 发情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 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 深入研究。
目前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 足,需要改进和完善。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方 案尚不统一,缺乏标准化的治 疗指南。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加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基础研究,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 ARR)作为筛查指标;确诊需结 合临床表现、生化及影像学检查 结果。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ARR筛查,如结果异常 则进行确诊检查,包括卧立位醛 固酮试验、卡托普利试验等。
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浆醛固酮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法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 浆醛固酮水平。
推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和治疗效果。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制定标准化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指南,为 患者提供更加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此外,对于 合并肾上腺肿瘤或增生等病变的患者,也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35
• 血常规:N 76.7%;肾功:血尿酸445.3umol/L,血钾
2.73mmol/L,血氯化物112.4mmol/L;肝功:ALT 113IU/L,AST 76IU/L,GGT 113 IU/L,ALP 158 IU/L, TP 60.2g/L,Alb34.6g/L;血脂:Tch6.24 mmol/L, TG2.39mmol/L;血沉50mm/h;性激素六项:E2 28pg/ml,T 0.12ng/ml,FSH 11.51mIU/mL;尿常规: PH 7.5;自身抗体谱、大便常规、甲功后三项均基本正常。 ACTH 7.0ng/L;GH 1.04ng/ml;17-KS 8.9mg/24h,17OH 5.1mg/24h;VMA 6.2mg/24h;24h尿皮质醇定量 267.95Ug;24h尿钾35mmol/24h;24h尿钠75mmol/24h; 24h尿氯化物83mmol/24h;24h尿钙2.3mmol/24h;24h 尿无机磷7.3mmol/24h
.
7
Q5:PA有哪些类型(2)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
• 占PA的30%左右 • 常为双侧肾上腺增生 • 高血压、低血钾常较轻 • 其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II调控
.
8
Q5:PA有哪些类型(3)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PA(GRA)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GC可抑制ALD分泌 • 基因编码错位所致 • 增多的ALD主要在束状带分泌,受ACTH调
.
12
Q7:测定ARR需要停用哪些药物(2)
如果必须控制血压,选用以下降压药
• 维拉帕米 • a受体阻滞剂 • 肼屈嗪
.
13
Q8:PA的诊断流程?
.
1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去甲肾上腺素等加压物质反应增强
脱逸现象
高血容量和高钠血症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心房内压力感受器 受刺激,心房肌分泌心钠素,后者为一种排钠、利尿、降压 的循环激素,它抑制肾近曲小管钠重吸收,使远曲小管的钠 离子浓度增加,超过醛固酮作用下的重吸收钠能力,尿钠排 泄增加(脱逸现象),这是本症较少出现水肿及恶性高血压
➢参考
• 第4天PRA降低,PAC不被抑制到6ng/dl,且10点F低于6点则确诊PA
➢注意事项
• 试验中可能出现QT间期延长和左室功能不全,国内较少使用
卡托普利激发试验
➢操作
• 站立或坐位1小时后口服卡托普利25-50mg。在0、1及2小时采血测PAC、 PRA及F,试验期间保持坐位
➢参考
• 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AC可被抑制30%,而PA患者PAC不被抑制,PRA 被抑制
IHA的肾上腺呈正常外观或小结节样改变而APC通常 直径>4cm ➢缺点:易漏诊直径<1cm的肿瘤;易将无功能的肾上 腺瘤诊断为醛固酮瘤
AVS
➢ PA分型诊断金指标 ➢ 通过导管选择性插至肾上腺静脉内采取血样,通过检测样
本中某些指标来判断生理、病理学改变的一种介入方法 ➢ 敏感性 95%,特异性 100%
醛固酮分泌癌(ALD-producing carcinoma,APC)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amilial hyperaldosteronism,FH)
特点
肾上腺的单、双侧腺瘤,异位的腺瘤罕见
病理形态表现为为肾上腺增生,生化改变与腺瘤相似,单侧或部分 肾上腺切除后预后良好 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占PA的60%-70%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但新生儿亦可发病 ➢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3 ➢在 高 血 压 及 难 治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中 的 患 病 率 分 别 为 1 0 % 、 1 7 % - 2 3 %

小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悄悄伤害你

小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悄悄伤害你

医诊通慢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能够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内分泌疾病。

据统计,中国有高达3亿的高血压患者,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率占7%,由此推算,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约有2100万人。

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绝大多数老百姓甚至连这个病名都没有听说过。

那到底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呢?它是怎么引起高血压的?它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呢?又该怎么治疗呢?小刘是一个年轻小伙,平时身体很健康,但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出现乏力的情况,他并没当一回事,也没到医院检查身体。

可在一次单位体检中却查出了问题,他的血压居然高达180毫米汞柱,这可把他吓坏了,赶忙在女友的陪同下跑到医院做检查。

医生给他抽了个血,发现他的血钾低至2.8毫摩尔/升,而醛固酮又比正常值高了足足20多倍。

进行CT检查后发现,他的右侧肾上腺长了一个直径2厘米的肿瘤。

小刘的心情一下跌到了谷底,他本来准备年底结婚,现在却得了肿瘤,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

医生看出了他的担心,给他详细解释了病情。

原来他患的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是人体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正常的激素,负责体内电解质和血压的调节,它有保钠和排钾的两大功效:保钠的作用在于把钠离子留在体内,可以维持正常血压;排钾的作用在于把体内多余的钾离子排出体外,避免高钾造成心率失常甚至心搏骤停等严重后果。

如果人体产生过量的醛固酮,就会导致身体出现高钠和低钾的情况,前者会导致高血压,这种患者的血压往往高达180毫米汞柱以上;而低钾又会导致四肢无力、周期性麻痹等情况。

所以临床上此病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高血压合并低血钾,小刘就属于这种情况。

小刘问道:“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的身体出现过多的醛固酮呢?”医生指着CT片上那个圆圆的瘤子说:“这个就是罪魁祸首,它叫肾上腺腺瘤,90%以上都是良性的,它会刺激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过多的醛固酮就会导致高血压、低血钾。

”小刘又问道:“既然它是良性的,肿瘤又不大,我口服降压药和补钾药,让我的血压、血钾正常,是不是就能免去这一刀呢?”医生告诉他:“现在确实有专门针对这种疾病的药,叫螺内酯,它的药理作用与醛固酮刚好相反,具有保钾排钠的作用。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共识解读培训课件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共识解读培训课件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治共识解读
11
共识提到,在进行原醛症筛查前,采取一些措施,尽量 降低各种因素对 RAS 系统的影响,提高筛查的效率和 准确性。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治共识解读
12
(1)一般准备,如维持钠盐饮食、纠正低钾血症、不 必过于担忧避孕药对筛查结果的影响等。
重大的举措,我们临床医师更加期待嗜铬细胞瘤等疾病
指南或共识的制定,以提高对肾上腺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水平。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治共识解读
31
2016 年制定的《专家共识》出台背景
原醛症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重要 组成部分,特别是原醛症的筛查以及确立诊断的动态试 验,由于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及假阳性,一直是临床诊断 原醛症的难点之一。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治共识解读
5
原醛症的筛查
筛查对象的确立 筛查前的准备 筛查和确诊方法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治共识解读
6
原醛症的筛查
1. 筛查对象的确立 共识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关于原醛症筛查的对象。在高 血压病患病率高居不下的状态下,明确了在高危人群中 筛查原醛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疑是对提高高血压病 控制率的一大贡献。
其次,由于高血压病的高患病率,尤其是在难治性高血 压患者中, 原醛症的患病率更高, 约占难治性高血压的 7.1%。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治共识解读
32
2016 年制定的《专家共识》出台背景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治共识解读
27
总之,原醛症的诊断是复杂的,需结合临床表现、生化 检验、确诊试验、影像学资料和 AVS 等综合判断。共 识的制定,规范了筛查前的准备,强调了有 AVS 的重 要性,提到了部分人群基因检测的必要性,明确了治疗

原醛症诊断标准

原醛症诊断标准

原醛症诊断标准
原醛症通常是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没有明确的金标准,但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血压、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

实验室检查方面,医生可以通过检测醛固酮和肾素的比值,来评估醛固酮的水平。

如果醛固酮和肾素的比值较高,则有可能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测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醛固酮水平进行评估。

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手段。

医生可以通过CT检查或磁共振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肾上腺增生或肿瘤的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会影响醛固酮的水平,并引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方法,比如组织学检查,患者可以遵医嘱对症治疗。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别名】科恩综合征【概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是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PRA抑制、高血压和低血钾的一种肾上腺内分泌性高血压疾病。

1955年科恩(Conn)首先报道,又称科恩综合征。

发病率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1%~2%。

【病因与发病机制】1.分泌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单个分泌醛固酮腺瘤,直径在2cm以下,受ACTH的调节,对输注血管扩张素Ⅱ(ATⅡ)无反应。

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60%~70%。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双侧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对ATⅡ有反应。

约占全部患者的30%。

3.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rimary adrenalhyperplasia,PAH)双侧肾上腺增生,对ATⅡ无反应。

较少见(<1%)。

4.肾素反应性分泌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renin-responsive adenoma,APRRA)单个肾上腺腺瘤,对ATⅡ有反应。

较少见(<1%)。

5.分泌醛固酮癌(addosterone-producing carcinoma,APC)肿瘤直径一般>3cm,对ATⅡ无反应。

极少见。

6.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 suppressible hyperaldoste-ronism,GSHA)双侧肾上腺增生,对ATⅡ无反应。

受ACTH调节,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症状。

起病早,家族聚集倾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约占全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3%。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1.高血压一般为中度高血压(160~180/90~100mmHg),一部分患者血压正常或只轻度升高,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严重高血压(>180/110mmHg)。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巴建明(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是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而抑制了肾素活性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群。

与正常及高血浆肾素活性的高血压病人相比,原醛症曾被认为是伴有较低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一种相对良性的高血压,但近年来先后有报道,在原醛症病人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14% ~35%;蛋白尿的发生在原醛症病人中也多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国内文献报道,分别有22.3%~40.1% 和2.7%~9.2%的醛固酮瘤患者发生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目录1醛固酮分泌的调节2临床表现3疾病诊断4鉴别诊断5疾病治疗1醛固酮分泌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醛固酮分泌的主要调节因素,当有效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钠离子浓度减低等刺激时,肾小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增加,进而刺激血管紧张素II增加,血管紧张素II可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钾离子是调节醛固酮分泌的另一重要因素,高钾刺激醛固酮分泌,低钾则抑制醛固酮分泌。

ACTH亦能调节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但对长期维持醛固酮的释放并非主要因素。

[1-5]原醛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包括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腺瘤(醛固酮瘤, 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 APA)及双侧(极少数可为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IHA)。

其他少见的类型包括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型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remediable aldosteronism, GRA)、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癌或异位肿瘤等。

既往临床上醛固酮瘤为原醛的主要亚型,但近年来随着采用敏感的ARR比值筛查,多数早期及较轻的原醛得以获得诊断,这些患者多数是IHA。

各种亚型在原醛中所占的比例见表1。

[6-8]肾上腺醛固酮瘤(APA)35%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0%原发性( 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2%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1%(GRA)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癌<1%产生醛固酮的异位肿瘤或癌%表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亚型1. 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又称Conn综合征,女性多见,占原醛的35%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AVS属有创检查检查而且价格昂贵,仅在确诊 原醛症且有手术意愿的患者中进行
。 以下人群可不行AVS检查
①年龄小于40岁,肾上腺CT显示单侧腺瘤且对 侧肾上腺正常的患者; ②肾上腺手术高风险患者; ③怀疑肾上腺皮质癌的患者; ④已经证实患者为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型或
AVS插管技术
• 整个过程在DSA引导下进行,患者保持卧位1h • 导管自股静脉插入,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以确定
口服钠负荷试验 盐水输注试验 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 卡托普利试验
生理盐水输注试验
试验前必须卧床休息1小时 4小时静滴2L 0.9% NS,试验在早上8点至9点之
间开始 整个过程需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在输注前及输注后分别采血测血浆肾素、血醛
固酮、皮质醇及血钾。
结果判断
• 特醛症:CT上可有不同表现:a.双侧肾上腺形态 和大小表现正常,或仅仅是密度稍致密;b.双侧 或单侧肾上腺增大,边缘饱满,肢体较粗,密度 不均,或呈颗粒状;c.单侧肾上腺孤立性结节, 密度类似正常肾上腺或稍低;d.双侧肾上腺多个 小结节。
AVS
AV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以上,要 明显优于肾上腺CT(78%和75%),因此AVS被 公认为原醛症分型诊断的“金标准”。
结果判断
正常人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后血醛固酮浓度下降 大于30%,而原醛症患者血醛固酮不受抑制。
评估
• 安全性好 • 结果与每日摄盐水平无关 • 方便:对时间及花费要求更少,可行性更好,
可以在门诊病人中进行 • 但卡托普利试验相对其他三项试验敏感性及特
异性较低,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 可在心功能不全、严重低钾血症及难以控制的
结果判断
第4天上午10点血浆醛固酮大于6ng/dL原 醛症诊断明确。
评估
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是确诊原醛症最敏 感的试验,但由于操作繁琐、准备时间 较长,国内无药等原因,目前在临床很 少开展
亚型分类
肾上腺CT扫描 肾上腺静脉取血标本(AVS)
CT
• 醛固酮瘤:CT上表现为单侧肾上腺腺瘤(直径 <2cm),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周边环状 强化,而中央往往仍为低密度,腺瘤同侧及对侧 肾上腺无萎缩性改变。
高血压患者中进行此项检查,以降低试验所致 风险。
口服高钠饮食
3天内将每日钠盐摄入量提高至大于 200mmol(相当于氯化钠6g),同时补 钾治疗使血钾维持在正常范围,收集第3 天至第4天24小时尿液测定尿醛固酮。
结果判断
尿醛固酮小于10g/24h排除原醛症,大 于12g/24h(梅奥医学中心)或 14g/24h(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原醛症 诊断明确。
生理盐水试验后血醛固酮大于10ng/dL原醛症 诊断明确,小于5ng/dL排除原醛症。
如介于5~10ng/dL,必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评价
卡托普利试验
坐位或站位1小时后口服50mg卡托普利
服药前及服用后1小时、2小时测定血浆肾素、 醛固酮、皮质醇
试验期间患者需始终保持座位。
• 性别:女性月经前期及排卵期ARR较同年龄男 性高,特别对于黄体期的女性患者,如用直接 肾素浓度(DRC)检测可能导致ARR假阳性;
• 采血时间、最近饮食情况、体位等; • 药物因素; • 采血方法; • 血钾水平;
在筛查及确诊试验中可用于控制血压且对RASS影 响较小的药物
药物名称
分类
常用剂量
在亚洲普通高血压人群中其患病率约为5% 国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原醛症7.1%
原醛症病因分类及相对患病率
• 醛固酮瘤(APA)—35%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0%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或UAH)—2% • 分泌醛固酮肾上腺皮质癌—<1% •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
1-2mg qd,根据需要逐渐加量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特拉唑嗪
α受体阻滞剂
1-2mg qd,根据需要逐渐加量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导致ARR假阳性或假阴性原因
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中枢α2受体阻滞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 排钾利尿剂 潴钾利尿剂 ACEI ARBs 二氢吡啶CCB
对醛固酮影响 ↓ ↓ ↓ →↑ ↑ ↓ ↓ →↓
导管位置 • 左侧导管应置于左膈下静脉与左肾上腺静脉交汇
处,而右侧肾上腺静脉较短,呈锐角汇入下腔静 脉,以致插管较困难 • 将导管插入左右肾上腺静脉后,推注少量造影剂 证实 • 先弃导管内残余液体,然后采样送检 • 检测血皮质醇及醛固酮 • 取肘静脉或髂静脉采外周血 • 肾上腺静脉皮质醇与外周静脉皮质醇比值是评价
• DRC常用单位为mU/L(1 ng.mL-1.h-1 =8.2mU/L)。
PRA OR DRC
化学发光免疫法使用的是郑州安图生物 LUMO化学发光检测仪和配套试剂盒,直 接检测活性肾素浓度(pg/ml)和醛固酮浓 度(pg/ml)
ARR计算公式::醛固酮(pg/ml)/肾素 (pg/ml)
评估
高钠饮食试验不宜在以下人群中进行: 严重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严重低钾血症。
氟氢可的松试验
氟氢可的松0.1mg q6h×4d,同时补 钾治 疗(血钾达到4mmol/L)、高钠饮食(每 日三餐分别补充30mmol,每天尿钠排出 至少3mmol/kg),第4天上午10点采血测 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上午7点及上午 10点采血测血皮质醇。
对醛固酮影响
↓ ↑
↑ ↓ ↓
→ → ↑ ↑ ↑
对肾素影响
→↑ →↓
↑↑ ↓↓ ↓↓
↓ ↓ ↑↑ ↑↑ ↑↑
对ARR影响
↓(假阴性) ↑(假阳性)
↓(假阴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切点
当醛固酮单位为ng/dL,最常用切点是30;
1)SI≥3:1 插管成功 2)LI≥4:1 有优势分泌
SI代表肾上腺静脉与下腔静脉皮质醇比值;LI代表优势侧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与 非优势侧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之比;CI代表非优势侧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与下腔静 脉醛固酮皮质醇比值之比
其他分型方法
体位试验 碘化胆固醇扫描 18羟皮质酮测定 地塞米松联合ACTH兴奋试验 11CMetomidate-PET CT Kupers预测评分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FH I/ GRA)—<1%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I型(FH II)—?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III型(FH III)—?
筛查对象
• JNC高血压1期(Bp>160/100 mmHg)、2期(血 压>180/110 mmHg)
• 药物抵抗性高血压 • 高血压伴有持续性或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 • 高血压伴有肾上腺意外瘤 • 有早发高血压或40岁以前发生脑血管意外家族
注意事项
维拉帕米缓释片 肼屈嗪 哌唑嗪
多沙唑嗪
非二氢吡啶类CCB 血管扩张剂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
90-120mg bid
可以单用或与此表中其他药物联 合使用
10-12.5mg bid,根据需要逐渐 小剂量开始减少头痛、面红、心
加量
悸等副作用
0.5-1mg bid或tid,根据需要逐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渐加量
当醛固酮单位为pmol/L,最常用切点是750。
也有强调ARR阳性同时满足血醛固酮水平升高 (ALD>15ng/dL),以提高筛查试验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
2008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诊疗指南》
切点
PAC/PRA ratio ≥20 ng/dL per ng/mL per hour
放射免疫法检测醛固酮浓度(nmol/l)和 通过检测酶的活性来计算肾素活性 (ng/l/h
结果
结果
RIA法ARR以30为切点,灵 敏度为90.2%,特异度为 92.6%,约登指数为0.828;
CLIA法ARR以25为切点, 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 83.3%,约登指数为0.784。
诊断
对肾素影响 ↓↓ ↓↓ ↓↓ ↑↑ ↑↑ ↑↑ ↑↑ ↑
对ARR影响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阳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假阴性)
导致ARR假阳性或假阴性原因
因素
血钾状态 低血钾 高血钾 钠盐摄入 低钠饮食 高钠饮食 年龄增长 其他因素 肾功能不全 假性醛固酮减少 妊娠 肾血管性高血压 恶性高血压
• DRC检测方法不同或试剂不同所得的测定结果相差甚远 • 醛固酮(ALD)大多数中心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 ALD常用单位为ng/dL(1ng/dL=27.7pmol/L,1ng/dL=10pg/mL )
• PRA常用单位为ng.mL-1.h-1(1 ng.mL-1.h-1 =12.8pmol.L-1 .min-1)
采血条件
清晨起床后保持非卧位状态(可以坐位,站立 或者行走)至少2小时,静坐5~15分钟后采血 ;
避免溶血; 送血过程需保持室温(不要将采血管置于冰上
,这样会使无活性肾素转换为活性肾素),离 心后即刻将血浆冷冻保存。
影响ARR因素
• 年龄:年龄>65岁,肾素较醛固酮降低明显, 以致ARR升高;
PAC (≥15 ng/dL) PRA (<1.0 ng/mL per hour) or PRC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for the assay)
Williams.Textbook.Of.Endocrinology.12th.Edition
检测技术及单位换算
• 血浆肾素活性(PRA)通过测定血管紧张素I产生的速率来反 映
原发性中曹山筱醛大佩固学附酮属增第一多医症院内分泌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