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114__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_第三节中国的人口_人口分布疏密不均_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湘教版地理《中国的人口》PPT课件
![湘教版地理《中国的人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1befbb866fb84ae55c8d1f.png)
19
18
17
15
13
11
9
209
7
5.9
5
1953
12 259
8.1
1968
325 10 10.1
1980
450
385 12.01
8
400
人均耕地
350
人口 人均粮食
图中数据单位: 300
10-2公顷
250
亿
200
千克
150
1992
返回
主要人口问题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资金积累困难。
2.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增加。 3.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 4.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5.就业形势严峻,由于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结构性 失业突出。 6.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 7.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压力增加,也导致社会治安问题 日益严重。
资料二
资料四
资料三 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三、人口分布不均
东南向西北 递减
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
开发早晚
影
响
人
口
分
布
气候
的
因
素
人口迁徙
地形 交通
气候条件影响了农业生产 ↓
暖湿季风地区人口多 干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平原盆地 人口多于 高山高原
气候
地形
开发早晚
开发较早 地区人口 多于偏远 地区人口
八年级地理上册(XJ) 教学课件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新课导入
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新课讲授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世界人口排名前九位的国家(2005年)
1.3中国的人口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
![1.3中国的人口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3aa2b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5.png)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2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 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时段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增加 人口 (亿)
人口 5.4 5.5 6.1 6.6 7.3 8.5 9.2 9.9 10.6 11.4 12.1 12.7 13.1 13.4 13.75 14.1
利用表格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绘制 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16 14 12 10 8 6
●
4
●
●
●
●
●
●
●
●
2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气
地
候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 形
开发早 素
晚
交
通
人口迁 徙
开发较早 地区人口多 于偏远地区 人口
沿江沿海交通干道 人口多于 交通不便地区
人口因经济、 自然和政治因 素迁徙
四、人口政策
1949年以 后人口增
解决措施
1970年计划生育 政策(晚婚晚育,
导致
加过快
少生优生)
人口老龄 化
解决措施
2015年全面二孩 政策,2021年三 胎补助政策
4721 3856 3953
湘 澳 200021819387 0
2405 2407 2487
3205 1008
2502 2585 2356
365
720 592
747
68
京 津 冀 晋 内辽 吉 黑 沪 苏 浙皖闽赣 鲁 豫 鄂湘 粤 桂 琼渝 川贵 云藏 陕 甘青 宁 新 港 澳台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1de5ddd158f5f61fb7366620.png)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学习手册: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我国位于 东部、 西岸。
2、从东西半球来说,属于 球;3、从南北半球来说,属于 半球。
二、 辽阔的疆域: 1.我国领土的四端:2.我国东西跨过 个时区(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
3.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大致与 洲差不多,居世界第 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4.海洋大国:(1)大陆海岸线长达 多千米。
(2)四大领海(北-南):① 海、② 海、③ 海、④ 海,均属太平洋的边缘部分;(3)岛屿:我国面积最大的岛⑤岛,东岸直接面向太平洋;第二大岛⑥岛。
(4)海峡:A 海峡、B 海峡;(5)两大内海:①海、B 海峡;我国领海的宽度是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5.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气候的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东临太平洋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濒临海洋有利发展海洋事业,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
三、众多的邻国:1.与我国相接壤的国家:东朝北俄蒙;哈吉塔汗顶;西南印巴不尼泞,南老越缅季风行。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
3、与我国接壤的国家:①③④⑤⑥⑦⑧⑨4、隔海相望的国家:②ABC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我国在地球上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B.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C.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2.我国领土最南端在A.曾母暗沙 B.帕米尔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①②③④⑤A3.我国陆地总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为A. 960 万Km2、300万Km2B. 1000万Km2 300万Km2C. 930 万Km2 1800万Km2D. 800 万Km2 500万Km24.下列海域属于我国的内海的是A.渤海、黄海B.渤海、北部湾C.台湾海峡、琼州海峡D.渤海、琼州海峡5.下列国家中,既属于海陆兼备国家的有我国邻国的是A.蒙古B.泰国C.俄罗斯D.美国6.我国领海的宽度为A 300海里B 12海里C 20海里D 150海里7. 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B.我国的海陆总面积近1300万平方千米C.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20000多千米D.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18000千米8.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C.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10.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A.朝鲜、韩国、日本B.越南、菲律宾、文莱C.缅甸、越南、文莱D.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二、读图分析题:11.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反思(新版)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反思(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dd9f7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3.png)
《中国的人口》教学反思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1.评价任务落实不好,评价不及时、不全面,语言不丰富,比较单一。
评价的目的不仅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学习什么)和教师的教学活动。
评价为调控教学提供依据,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能够始终围绕目标进行,使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达成。
然而,在课堂上虽然我的评价手段比较多样但是评价语言不丰富,例如学生发言很精彩的没有及时赞扬,可以让她交流一下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学生发言错误的地方应及时点出。
较好地学生积极发言但一节课下来发现就那么几个学生在表现,其他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没有做出相应的评价。
关于如何评价这将是未来我要学习的重点,不论是评价语言还是评价方式,日常教学中要多积累多运用,把教的过程当做评的过程,让评价与教学二合一。
2.教学设计中存在不紧凑的地方。
从总体上说,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打破教材内容的编排,先讲人口的分布再讲人口增长。
但是,在设计人口分布这一块时有些啰嗦,比如人口分界线的图用到三次,感觉又绕回来了,顺序可以再设计使得更合理。
关于为什么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这个问题可以放到后面讲完地形、气候之后再学习,也可以在这里在联系前面世界地理,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原因当时从哪几方面考虑的,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3.此外,课堂上没有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比如山东人口密度大,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便,可以列举。
有学生回答“人口多影响素质的提高”观点非常新奇,可以再追问分析一下。
4.本节课我认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教法上还应再放开一些,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
在知识点上还应把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再突出一些。
在组织教学方面有时幽默也是很好的处理问题的办法。
本节课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是知识容量还不够大,应该掌握好时间分配的基础上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
二、这堂课的优点:这堂课我充分利用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共27张PPT)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6b39a9647d27284a735164.png)
1950 5.5
1960 6.6
1970 8.5
1980 9.9
1990 11.4
2000 12.7
2010 13.4
1.1 1.9 1.4 1.5 1.3 0.7
20世纪70年代 前,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加快; 20世纪70年代 后,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呈下 降趋势。
一、1953年至1961年:节制生育的提出阶段 二、1962年至1969年: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 三、1970年至1980年: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阶段 四、1980年至今:现行生育政策的提出、完善与稳定阶段 五、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实施。
课堂延伸
第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 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 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 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 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 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 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 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 真寺的顶部塔形。
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 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 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 率讲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 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 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 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 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 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 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 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 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 增长,人口缩减。
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中国人口是否均匀分布在中国大地上?
精华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精华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7e494eeb5ef7ba0d4a733bdb.png)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疆域: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中国的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自北向南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从地球五带位置看,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从经度位置看,我国东西两端经度相差62度,跨5个时区(东5区,东6区,东7区,东8区,东9区),相差约5个小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两端跨约49度。
从相邻位置看,陆上边界线长 2万多千米,有陆上邻国14 个,与我国国界线最长的邻国是蒙古,与我国陆上国界线不连续的国家有俄罗斯、印度等,面积最大的临国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内陆临国是哈萨克斯坦。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邻国 6 个,其中隔黄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隔东海相望的国家是日本。
3.最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4.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长达18000多千米。
我国自北向南所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
分界:渤海—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属东海;以南为南海。
5.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6.我国重要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面积从大到小)。
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7.①读图1—5 找出我国陆地上邻国朝鲜。
以此起点,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其他陆地上邻国。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共14个。
陆地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与中国有不连续边界的是俄罗斯、印度。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知识梳理)-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知识梳理)-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商务星球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98ac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a.png)
第一单元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一、地理位置优越地理位置优越性半球位置东 半球、 北 半球 纬度 大部分位于 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 热带 ,没有寒带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 多样 的条件望的国家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我国的邻国14邻国陆上环,俄罗斯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①不丹缅老南;隔海相望有六国,印尼②马文菲日韩。
注:①印尼,指印度和尼泊尔;②印尼,指印度尼西亚。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1.省级行政区域名称歌诀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东北黑吉辽,西北陕青甘,东南台浙和闽粤,西南川滇黔,海南简称琼,苏和皖鄂湘赣,千里长江一线连。
晋冀鲁豫沿黄河,二十三省简称全。
四市京津和沪渝,五区桂藏蒙宁新,港澳特别新团圆。
2.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福建省闽安徽省皖(3)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四川省川或蜀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3.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1)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2)地处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3)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4)大陆海岸线最长的是广东省;沿海岛屿最多的是浙江省。
(5)全部处于热带的是海南省。
(6)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7)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
(9)同时濒临黄海、渤海的是辽宁省、山东省。
(10)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约为13.41 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特点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前人口增长缓慢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水平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实行计划生育3.人口形势: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养老负担日益增大。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c22001d1852458fb760b5691.png)
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广__东__省,人口最少的省 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澳__门__特_。别行政区 (4)目前来讲,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大__于____(大于、小于)农口
人口比例。 (5)面对中国人口增长过快问题,我国将实__行__计__划__生__育__,__控__制__人_ 口__数__量__,__提__高__人__口__质__量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今后的一段 较长时期内,我国人口总量还将持续_增__长______(增长、减少)
学习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知道我国人数世界最多,并 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能够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的人口 分布特点;
3.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目标一: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11,并认真观察图1-9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__2_0_1_0__年全国第_六__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
口为_13_.7_亿_,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1_/5__,是 __世__界__人__口__最__多___的国家。
目标训练一
(2014.贵州)“如果全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
能环绕赤道40多圈。”ຫໍສະໝຸດ 句话说明( C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我国人口数量大
D.我国经济发达
目标二:自学指导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黑龙江省黑河
西部地区 面积占57%, 人口占6%
人口密度大
云南省腾冲
东部地 区面积 占43%, 人口占 94%
目标小结一
1.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 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广东省, 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b5d32c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f.png)
中国的人口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家庭人口调查表为主线。
第一步,学生自学我们的人口总数及占比;第二步,学生通过描图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原因,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第三步,读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并分析原因。
结合相关材料了解中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3.运用人口分布图说明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西北、东南的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中国的人口政策。
2.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难点: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中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模块
三、学习任务二
四、学习任务三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第一,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及在世界的占比,通过读各省人口柱状图,说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第二,通过描图说明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并会分析原因,了解不同阶段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第三,通过读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界线及其东南部和西北部在面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方面的差异。
七、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1314880242a8956bece4b5.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km2,世界第三。
2.领土四端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南沙群岛)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帕米尔高原(新疆)3.我国南北纬度相差约50°。
东西经度相差60°多,跨5个时区。
4.我国陆上国界线2万多km,海岸线18000多km,邻国14个。
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从北到南)我国的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我国的岛屿:台湾岛(第一)、海南岛(第二)、崇明岛(第三)。
我国的领海:宽12海里,海域面积300万km2。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的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 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四川省川(蜀)成都天津市津天津湖北省鄂武汉上海市沪(申)上海湖南省湘长沙渝重庆浙江省浙杭州黑龙江省黑哈尔滨福建省闽福州吉林省吉长春云南省云(滇)昆明辽宁省辽沈阳贵州省贵阳河北省冀石家庄广东省粤广州山西省晋太原台湾省台台北山东省鲁济南海南省琼海口甘肃省甘(陇)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青海省青西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陕西省陕(秦)西安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河南省豫郑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苏南京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江西省赣南昌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安徽省皖合肥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3.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全部处于热带的省----海南省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西藏(除香港、澳门)出产煤炭最多的省------山西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东向西):台湾(台)、广东(粤)、广西(桂)、云南(云或滇)第三节中国的人口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1a5049a98271fe910ef937.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5、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领海宽度12海里。
(4)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P5地图)三、众多的邻国1、陆界线:2.2万多千米2、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还有缅甸,老挝,越南。
(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韩日菲马文印)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3be8177cd184254b353540.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东经73度40分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到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纬度位置: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到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5、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6、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图课本9页):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7、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隔黄海的有韩国、隔东海的有日本、隔南海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重要图片:P9中国的行政区划图P8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3、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1)简称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省的皖山)、湘(湖南省的湘江)、赣(江西省的赣江)、青(青海省的青海湖)、辽(辽宁省的辽河)、渝(重庆市的渝水-嘉陵江)、浙(浙江省的浙江)、陇(甘肃省的陇山)、贵(贵州省的贵山)、粤(广东省的珠江—粤江)、桂(广西的桂江—西江的支流);(2)简称用本身的历史名称: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琼(海南)、蜀(四川)、滇(云南)、秦(陕西)、黔(贵州是古黔地)、鄂(湖北是古代的鄂州)、粤(广东,汉初为南粤之地);(3)一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四川省)、云或滇(云南省)、甘或陇(甘肃省)、贵或黔(贵州省)、陕或秦(陕西省);第三节中国的人口★重要图片:P11和P13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9.57%,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511fd410661ed9ac51f367.png)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学法指南(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_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任务一:识记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及原因 【学法指南一】
在下图写出我国人口分布相关内容:
【学法指南二】————————————————————————————————————
默写并指图描述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1、我国人口众多,其地理分布特点是 ,以 省的 到 省的 一线为界,东南人口密度 (大/小),人口 (多/少),西北人口密度 (大/小),人口 (多/少)。
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东部 ,西部 ;平原、 多,山地、 少;经济、交通 地区多,经济 ,交通 地区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 ,城镇稀疏、农业、牧业地区 ,汉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 。
、 、 。
读图用红笔标记知识点:
【学法指南四】————————————————————————————————————— 默写并描述我国农村、城镇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分布特点是:农村人口比重 ,城镇人口比重 ,其原因是我国是一个以 业为主的国家,城市化水平 。
2、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还将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