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试题1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25364d04a1b0717ed5dd78.png)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圆环,轻绳OA 的一端O 固定在此圆环的圆心,另一端A 拴一球,轻绳AB 的一端拴球,另一端固定在圆环上的B 点。
最初,两绳均被拉直,夹角为θ(2πθ>)且OA 水平。
现将圆环绕圆心O 顺时针缓慢转过90°的过程中(夹角θ始终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OA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OA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AB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AB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取球为研究对象,缓慢转动过程可视为平衡状态,物体受到重力mg ,OA 绳子的拉力OA F ,AB 绳子的拉力AB F ,这三个力合力为零,可构成如图所示的矢量三角形,由动态图分析可知OA F 先增大后减小,AB F 一直减小到零。
故选择B 。
2.如图所示,在粗糙地面上放有一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将两相同的A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用水平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斜面体与物体A 仍然静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A .水平力F 变小B .物体A 所受合力变大C .物体A 所受摩擦力不变D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 先对物体B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绳的拉力,再对A 进行受力分析,同样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出各个力的情况,对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以用整体法进行分析。
【详解】A .对B 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B tan F m g θ=,B cos m g T θ= 在缓慢拉开B 的过程中,θ角度变大,故绳上的张力T 变大,水平力F 增大,故A 错误; B .因物体A 始终处于静止,故A 所受合外力为0,B 错误;C .物体A 受重力、支持力、细线的拉力,可能没有摩擦力,也可能有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还有可能受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https://img.taocdn.com/s3/m/8359dd0359eef8c75fbfb35f.png)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3.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原因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
D.人坐沙发,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路面受到人的压力
B.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C.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D.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
5.“5•1”期间,各县市都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民活动,如图所示为凯里体育。
初三物理三章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三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2f8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6.png)
初三物理三章试题及答案在中考物理复习中,初三物理的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以下是针对这一章节的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练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物体间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B. 物体间没有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D2.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重力的方向总是水平的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答案:A3.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以下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B.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C.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不一定会产弹力D.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弹力大小与形变程度无关答案:B4. 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答案:C二、填空题1.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 = mg,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成正比,公式为:F = kx,其中F表示弹力,k表示弹性系数,x表示形变量。
4.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公式为:F = μN,其中F表示摩擦力,μ表示摩擦系数,N表示压力。
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作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022高中物理复习试题第2章相互作用测试(1)
![2022高中物理复习试题第2章相互作用测试(1)](https://img.taocdn.com/s3/m/5df408babe1e650e53ea99f5.png)
m A. 5 第二章相互作用测试一、选择题(40 分) 1.(单项选择)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其中F 1=10N ,F 2=2N .假设撤去F 1,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 .10N ,方向向左B .6N ,方向向右C .2N ,方向向右D .0解析 当物体受 F 1、F 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8N ,可知最大静摩擦力 Ff max ≥8N .当撒去力 F 1后,F 2=2 N<Ff max , 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上的 F 2等大反向.C 项正确.答案 C2.(多项选择)两个共点力F 1、F 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那么( )A .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B .F 1、F 2同时增加 10 N ,F 也增加 10 NC .F 1增加 10 N ,F 2减少 10 N ,F 一定不变D .假设 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解析 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选项 A 正确;F 1、F 2同时增加 10N ,F 不一定增加 10N ,选项 B 错误;F 1增加 10N ,F 2减少 10N ,F 可能变化,选项 C 错误; 假设 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选项 D 正确.答案 AD3.(单项选择)如下列图,墙上有两个钉子 a 和 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两者的高度差为 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 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 b 悬挂一质量为 m 1 的重物.在绳子距 a l 端2的 c 点有一固定绳圈.假设绳圈上悬挂质量为 m 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 ac m 1 段正好水平,那么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 为( ) 2 B .232解析 物理关系mg sin α=mg ,几何关系sin αl 2 m 1=1 2 项.答案 C5,所以m 2 2 ,选4.(单项选择)(2022·青岛模拟)如右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 37°(sin37° =0.6, cos37°=0.8),质量为 1 kg 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滑,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以下列图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g =10 m/s 2)( )解析 由于重力的下滑分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即mg sin37°<μmg cos37°,滑块沿斜面做减速运动,并且斜面足够长,滑块最终一定停在斜面上.下滑阶段滑动摩擦力f 1=μmg cos37° =6.4 N ,方向沿斜面向上;静止在斜面上后,静摩擦力 f 2=mg sin37°=6 N ,方向沿斜面向上.由于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故 A 项正确,B 、C 、D 选项错误.答案 A5.(多项选择)(2022·菏泽模拟)如右图所示,两个轻质小环A 、B 套在光滑固定的水平杆上, 两环间距为a ,用原长为l 的轻质橡皮条分别连接两环(a <l <2a ),在橡皮条中间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在两环上分别施加大小相等的作用力,使橡皮条拉成一个与杆围成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保持平衡,那么关于施加在两环上的作用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沿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3FB F .假设沿垂直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3C D = = D. 2;假设施加在两环上的作用力 = 3 解析 设环受到橡皮条的拉力为T ,F 的作用点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力平衡条件可得,2T cos30°=F ,即 T =3FF ′沿橡皮条方向,那么环受二力平衡,有F ′=T 3F ,选项A 项正确;假设沿垂直橡皮条方向,那么左环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有F ′=T tan30° F B 正确;假设沿杆方向,那么左环受力分析如图丙,有 F ′=T cos60°=3,选项=3F ,选项 C 错,D 项对. 答案 ABD6.(多项选择)(2022·潍坊市月考)物体B 靠在水平天花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B 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那么关于 μ1、μ2 的值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 A .μ1=0,μ2≠0B .μ1≠0,μ2=0C .μ1=0,μ2=0D .μ1≠0,μ2≠0解析 以 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天花板与 B 间无摩擦,所以不能判断天花板和 B 物体之间是否光滑;以 A 为研究对象,A 受力情况如下列图,由平衡条件可判断 A 一定受到 B 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所以 A 、B 之间一定不光滑.答案 BD7.(单项选择)一轻杆 AB ,A 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B 端用细线挂于墙上的 C 点,并在B 端挂一重物,细线较长使轻杆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F N1,细线较短使轻杆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F N2,那么有( )A.F N1>F N2B.F N1<F N2C.F N1=F N2D.无法比较解析轻杆一端被铰链固定在墙上,杆上的弹力方向沿杆的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杆所受的压力与杆对B点细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两种情况下细线与杆接触点B F N1 mgF N2mg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AB =AC,AB =AC,故F N1=F N2,选项C 正确.答案 C8.(单项选择)某物体在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假设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力保持不变,那么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B. 2F1A.F1C.2F1D.0解析物体受n个力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其中(n-1)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剩余的那个力等大反向,故除F1以外的其他各力的合力大小等于F1,且与F1方向相反,故当F1转过90°后,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应为2F1,选项B项正确.答案 B9.(多项选择)如下列图,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D.A、B 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解析因为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所以绳中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A 的重力,通过定滑轮,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也等于A的重力,而B移至C点后,右侧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增大,所以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对滑轮受力分析可知,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等于两边绳的合力,由于两边绳子的夹角变大,两边绳的合力将减小,选项C 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α、β、θ三角始终相等,选项D 正确.答案AD10.(多项选择)如下列图,一辆质量为M 的汽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 的重物A 缓慢吊起.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关于绳子的拉力F T、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 N 和汽车受到的摩擦力F f随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因为绳子跨过定滑轮,故绳子张力等于重物A 的重力,A 项正确;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故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得F N=Mg-F T sinθ,取θ=0 时,F N=Mg,B 项错误;因为缓慢吊起重物,汽车可视为处于平衡状态,故有F f=F T cosθ,应选项C 对,D 项错.答案AC二、实验题(20 分)11.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1)以下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 .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也可在横梁的另一侧挂上一定的配重),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 .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2 个、3 个、4 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 .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那么考虑二次函数F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在如图中坐标上已 描出:①在图中的坐标上作出 F •x 图线.②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 用cm 作单位):.解析 (1)此题考查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关系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识记、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归纳能力.根据实验先后顺序可知,实验步骤排列为CBDAEF. (2)②由图象可得k F 0.43N/cm ,所以F =0.43x (N). =x =答案 (1)CBDAEF (2)①如下列图②F =0.43x (N)12.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O 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 F 1和 F 2的合力图示,并用 F 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假设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答:(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答:解析(1)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OF 即为所求的合力(如下列图).(2)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 项错误;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故D 项错误;正确的选项只有A、C.(3)用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筋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筋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符合实验事实.(4)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任选其二)答案(1)见解析图(2)AC (2)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4)见解析三、计算题(40 分) 13.如下列图,倾角θ=37°,质量M=5 kg 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 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 s 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 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 取10 m/s2).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解析 (1)木块做匀加速运动,有L12 =2at所以a 2L 2×42 2=t 2 =22 m/s =2m/s 木块受力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37°-F f 1=ma F f 1=mg sin37°-ma =2×10×0.6 N -2×2 N =8 N F N1=mg cos37°=2×10×0.8 N =16 N斜面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共点力平衡,地面对斜面摩擦力F f 2=F N1′sin37°-F f 1′cos37°=16×0.6 N -8×0.8 N =3.2 N方向水平向左.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F N2=Mg +F N1′cos37°+F f 1′sin37°=5×10 N +16×0.8 N +8×0.6 N =67.6 N答案 (1)3.2N 水平向左(2)67.6 N14.如下列图,质量为 m 的小球置于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 P 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那么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小球静止,因此有F cos30°=mg sin30°,可得 弹簧弹力FF =kx ,因此弹簧的伸长量x3mg 3k答案 15.(2022·徐州月考)如下列图,半径为 R 的半球支撑面顶部有一小孔.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的两只小球(视为质点),通过一根穿过半球顶部小孔的细线相连,不计所有摩擦.请你分析:(1)m 2小球静止在球面上时,其平衡位置与半球面的球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那么 m 1、m 2、θ 和 R 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2)假设 m 2小球静止于 θ=45°处,现将其沿半球面稍稍向下移动一些,那么释放后 m 2能否回到原来位置解析 (1)根据平衡条件,有m 2g cos θ=m 1g 所以m =m cos θ(或cos θ m 1),与R 无关.1 2 =m 2(2)因 m 2所受的合力为 m 2g cos θ′-m 1g =m 2g (cos θ′-cos45°)>0( 因为 θ′<45°) ,所以 m 2将向下运动,m 2不能回到原来位置.答案 (1)m 1=m 2cos θ,与R 无关(2)不能 m 2向下运动16.(2022·高考题改编)在机械设计中常用到下面的力学原理,如下列图,只要使连杆 AB 与滑块 m 所在平面间的夹角 θ 大于某个值,那么,无论连杆 AB 对滑块施加多大的作用力,都不可能使之滑动,且连杆 AB 对滑块施加的作用力越大,滑块就越稳定,工程力学上称这为“自锁〞现象(设滑块与所在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μ 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滑块满足“自锁〞现象解析 滑块m 的受力如下列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力F 正交分解,由物体平衡条件, 可知竖直方向:F N=mg+F sinθ水平方向:F cosθ=F f≤μF N由以上两式,解得F cosθ≤μmg+μF sinθ因为力F 很大,所以上式可以写成:F cosθ≤μF sinθ故应满足的条件为μ≥cotθ答案μ≥cotθ。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https://img.taocdn.com/s3/m/d9b9b4b2d1f34693daef3e6a.png)
简单1、下列由做饭所联想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C.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析:A、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对碗施加了力,碗同时对鸡蛋也施加了力,所以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饺子的形状,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任然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因此就会飞出去,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分别作用在杯子上和桌面上,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存在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但不一定是施力物体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存在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解析: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是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结果.此选项错误;B、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此两选项均错误;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此选项正确.故选D.3、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与鸡蛋对石头的力相比较()A.前者大B.前者小C.相等 D.无法比较分析:根据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也就是说只要产生力的作用,必须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这两个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谓相互作用力是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石头和鸡蛋相互作用,它们肯定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一对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故选C.4、如图,人坐的小船浮在湖面上,用力推另一艘浮在湖面的小船,则()A.人推不动另一小船B.人推动另一小船,而所坐的小船不动C.人向前推动另一小船,而所坐的小船向后退D.人能不能推动小船,是要看人力气大不大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AD、由图可知,小船比较小,在水面上受到的阻力也很小,所以推动小船不需要较大的力,故AD错误;B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动另一小船,人会受到另一小船对他向后的力,人所坐的小船会向后退,故B错误,C正确.故选C.5、在①划船;②举重;③游泳;④篮球这些体育项目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有()A.①和②B.②和③C.只有①和③D.①、③和④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逐一分析各个实例,从而得出结论.解析:①划船时人利用浆对水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浆和船也施加了力,使船前进;②举重时,人对杠铃施加了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③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人施加了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人前进;④打篮球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只有①和②.故选A.6、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从物理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受力而石头不受力B.蛋受力大而石头受力小C.蛋与石头受同样大的力,石头比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B、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C、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D、因为C是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C7、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B.运动员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D.运动员给水一个推力,水也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抵消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解析: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A错误;B、运动员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运动员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同时运动员也受到了水向前的推力;故B正确;C、水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C错误;D、运动员给水一个推力,水也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这两个力各有自己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故D错误;故选B.8、磁铁在吸引铁片时()A.铁片不吸引磁铁B.磁铁吸引铁片的力比铁片吸引磁铁的力要大一些C.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大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分析: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它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同时两个力大小相等.解析:磁铁吸引铁片,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铁片也吸引磁铁,这两个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答案是:C9、小孩用100N的力拉大人,大人未被拉动,那么大人拉小孩的力是()A.0N B.小于100N C.等于100N D.大于100N分析:从题目中获取信息,此题考查的是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这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析: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小孩用100N的力拉大人时,大人也同时给小孩一个拉力,拉力的大小与小孩拉大人的力相同,故也是100N.故选C.10、一起交通事故中,一辆大货车将一自行车撞飞,这个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货车受到力的作用,自行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货车受到的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力C.货车与自行车互相作用的力三要素相同D.货车与自行车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同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解析:货车将自行车撞飞,对自行车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自行车同时也对货车施加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选D.11、拔河比赛是同学们喜欢的运动,甲乙两组同学比赛中,突然绳子向右运动,则此时()A.甲用的力大B.乙用的力大C.甲乙用的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解析:两队同学拔河比赛,两队同学受到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即甲乙用的力一样大.故选:C.12、大人甲和小孩乙两个人滑冰,甲对准乙推了一下,其结果是()A.甲给乙一个推力,乙不给甲推力B.甲给乙一个推力,同时乙也给甲一个推力,但是甲给乙的推力更大C.甲给乙的推力和乙给甲的推力大小相等D.甲给乙一个推力,同时乙也给甲一个推力,但是乙给甲的推力更大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这两个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解析: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那么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乙也会对甲有个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13、湖面上相距一定距离且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船,现用一根绳子将两船的船头相连.若两船上各坐一质量相等的人,当甲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时,将会出现()A.乙船向甲船驶来B.甲船向乙船靠去C.甲、乙两船互相靠拢D.甲、乙两船一定静止不动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甲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时,乙船会在拉力的作用下,向甲船驶来;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时,同时也受到绳子对他的拉力,则甲船也会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向乙船驶去;所以两船是互相靠拢.A和B错,C正确.D、由于两船受到力的作用,所以船会由静止变为运动.故选C14、一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A.一定不吸引地球B.一定吸引地球C.不一定吸引地球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受到了力,必然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个力.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解析: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固然对地球也有引力,而引力的大小跟其质量有关,因为苹果质量太小,所以体现很不明显.故选B.15、2012年6月3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10m跨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87的成绩一举夺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刘翔蹬地向前奔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刘翔在跨越栏架时不受重力作用C.刘翔在冲刺时速度明显加快,但他的运动状态却没有改变D.刘翔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领奖台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A、蹬地时,人给地面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地面也给人一个作用力.正是这个力是人由静止变为运动.B、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物体速度的变化,②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D、二力平衡的概念: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平衡.解析:A、刘翔蹬地的同时,地面给了刘翔一个向前的作用力,刘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前奔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B、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无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所以刘翔在跨越栏架时受重力作用.故B错误.C、刘翔在冲刺时速度明显加快,说明他的速度变化了,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站在领奖台上的刘翔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刘翔上,而领奖台受到的压力是作用在领奖台上,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16、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B.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这两个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解析: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那么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乙也会对甲有个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因此结果就是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故选D.难1、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A.手臂划动的力 B.手臂推水的力C.水对手臂的推力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由手和脚向后划水,便可以得出提供人体前进的施力物体了.解析: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对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和脚同时会受到水对它们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从而使人前进.故选C.2、坐在甲船上的人用力把乙船从自己的船旁推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乙船被推开,甲船不动B.甲船被推开,乙船不动C.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给乙一个力的同时,乙也给甲一个力,二力抵消,两只船都不动D.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给乙一个力的同时,乙也给甲一个力,所以两只船都会远离对方运动分析:运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本题即可.解析:坐在甲船上的人用力把乙船从自己的船旁推开,甲船上的人对乙船施加作用力使乙船远离的同时,乙船也对甲船上的人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使得甲船也远离乙船.故选:D.3、春天来了,长江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匀速下陷时()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受的重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分析:人受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大于支持力,故人会向下加速运动;湿地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湿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解析:(1)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和人受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是二者的性质不同,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2)人对湿地的压力和湿地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二力一定相等,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4、在下面的四个例子中,能说明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是()A.用手提水桶,桶受到重力和手的拉力作用B.划船时,船桨向后推水,水则向前推船C.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施加的向上的弹力和重力的作用D.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前运动,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分析判断.解析:A、用手提水桶,手对桶有拉力,桶对手有拉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桶受到重力,即地球对桶的吸引力和桶吸引地球的力为相互作用力,故A错;B、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浆向后划水给了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给了船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向前运动,故B正确;C、弹力和重力都是书受力,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错;D、拉力和摩擦力都是车受力,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错.故选B.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车的同时,车也给人一个推力B.人推车时,人先给车一个推力,车后给人一个推力C.人推车向前进,车不会向后推人D.以上说法均不对分析:根据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他们是同时发生、同时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人推车,给车一个推力,车同时也给人一个推力,这两个力同时发生,同时存在.故选:A.6、下列各例中不是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A.向后滑水,船前进B.力的单位是牛C.站在墙边推墙时身体后跌D.左手打右手,左手也感到疼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解析:A、船桨向后划水,船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符合题意;B、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无关,符合题意;C、站在墙边推墙时身体后跌,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符合题意;D、左手打右手,左手也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7、关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力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B.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时,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D.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分析:从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一个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物体直接接触作用,二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作用,等知识点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的重力等,所以选项A、C、D正确,选项B错误.故选B.8、如图所示,装有大猩猩的箱子放在大磅秤上.坐在箱中的大猩猩用力向上推箱顶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大猩猩对箱底的压力增大,磅秤示数减小B.大猩猩对箱底的压力不变,磅秤示数增大C.大猩猩对箱底的压力增大,磅秤示数不变D.大猩猩对箱底的压力增大,磅秤示数增大分析:(1)大猩猩对箱底的压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判断.(2)磅秤的示数等于箱子对磅秤的压力,箱子对磅秤的压力等于箱子的重力和大猩猩的总重.解析:(1)大猩猩没推箱顶时,大猩猩对箱底的压力等于大猩猩的重力.大猩猩用力向上推箱顶时,大猩猩给箱顶一个向上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箱顶给大猩猩一个向下的力,箱底受到的压力等于大猩猩的重力和箱顶给大猩猩作用力之和.所以大猩猩对箱底的压力增大.(2)大猩猩是否推箱顶,大猩猩和箱子的总重是不变的,所以箱底对磅秤的压力不变,示数不变.故选C.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与这一原理有关的是()①骑自行车上坡前,要用脚猛力蹬几下②游泳时,要用手向后猛力拨水③立定跳远时,脚要向后下方蹬地④用头顶球射门时,头会感觉到疼.A.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这个力的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可从力在两个物体上所表现出的作用效果来判断.解析:①骑自行车上坡前,用脚猛力蹬几下是为了增大动能,不符合题意;②游泳时,要用手向后猛力拨水,人才会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水的相互作用力,符合题意;③立定跳远时,脚要向后下方蹬地,人才会向前上方运动是因为受到地面的向前上方的力的作用,符合题意;④用头顶球射门时,头会感觉到疼,是因为对球施加力的同时受到球对头施加的力的作用,符合题意.故选C.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A.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分析:茶杯放在桌面上,给桌面一压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桌面给茶杯一支持力,所以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二者的大小相等,方向和作用点都不相同.故选B.11、一个人用双桨在水中划船,为了使船向右旋转,他应如何控制船桨()A.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B.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C.右桨向前划水,左桨向后划水D.右桨向后划水,左桨向前划水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从而得出结论.解析:A、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浆给水向前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浆向后的力,使船向后运动,不符合题意;B、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浆给水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浆向前的力,使船向前运动,不符合题意;C、右桨向前划水,浆给水向前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浆向后的力,使船右边向后运动;左桨向后划水,浆给水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浆向前的力,使船左边向前运动,使船向右旋转,符合题意;D、右桨向后划水,浆给水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浆向前的力,使船右边向前运动;左桨向前划水,浆给水向前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浆向后的力,使船左边向后运动,使船向左旋转,不符合题意.故选C.12、下列力中不是相互作用力的是()A.游泳时,人给水向后的力和水给人向前的力B.走路时,脚给地向后的力和地给脚向前的力C.火箭发射时,火箭给空气向后的推力和空气给火箭向前的反推力D.前进的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推力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时发生力的作用时具有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重要区别是作用的物体,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析:A、游泳时,人给水向后的力和水给人向前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B、走路时,脚给地向后的力和地给脚向前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C、火箭发射时,火箭给空气向后的推力和空气给火箭向前的反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D、前进的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推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故选D.13、运动会上,甲、乙两队在进行拔河比赛,发现绳子的中心慢慢向乙队一侧移动,则乙队队员手受到的力是()A.绳子、地面共同施加的B.绳子施加的C.地面施加的D.甲队、绳子、地面共同施加的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解析:拔河比赛中,乙队队员手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队员手中的绳子;即绳子是施力物体.故选B.。
初二物理相互作用力练习题
![初二物理相互作用力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7060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6.png)
初二物理相互作用力练习题1. 问题描述在物理学中,相互作用力是一种描述物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力量。
以下是一些初二物理的相互作用力练习题,帮助你巩固对该概念的理解。
2. 题目一小明站在地上,他的重力为100N。
请问,地球对小明的作用力是多少?请用数值回答,并注明单位。
3. 解答一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球对小明的作用力等于小明对地球的作用力,且方向相反。
因此,地球对小明的作用力也是100N,单位为牛顿(N)。
4. 题目二小球A和小球B相距1米,它们之间的引力为10N。
假设小球A保持不动,那么小球B对小球A的作用力是多少?请用数值回答,并注明单位。
5. 解答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A对小球B的作用力等于小球B对小球A的作用力,且方向相反。
因此,小球B对小球A的作用力也是10N,单位为牛顿(N)。
6. 题目三甲和乙分别站在两辆面积相同的滑板上,甲的质量为50kg,乙的质量为60kg。
他们用相同的力向后推动滑板。
请问,甲和乙所受到的作用力是否相等?为什么?7. 解答三甲和乙所站的滑板面积相同,并且他们用相同的力来推动滑板,所以他们受到的作用力相等。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且反向的。
8. 题目四小明用力去推动一块质量为2kg的木块,使其加速度为3m/s²。
请问,小明施加在木块上的力是多少?请用数值回答,并注明单位。
9. 解答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所以小明施加在木块上的力为2kg × 3m/s² = 6N,单位为牛顿(N)。
10. 题目五小红将一个5kg的物体从1m的高度自由下落,落地时速度达到多少?假设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10m/s²。
请用数值回答,并注明单位。
11. 解答五根据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公式:v = √(2gh),其中v表示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下落高度。
因此,小红落地时的速度为√(2 ×10m/s² × 1m) = √20m/s ≈ 4.47m/s,单位为米/秒(m/s)。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习题1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2cb9bdd4f61fb7360b4c65a5.png)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一定沿着同一直线D.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2、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若绳的质量不计,则①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②甲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③甲、乙两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④甲、乙两队拉绳的力相同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是(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
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来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5、河水边的湿地是很松软的,人在这些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开始下陷(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C.人的重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人的重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6、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作用的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零7、生活中有许多谚语和歇后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最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是( )A.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B.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C.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D.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然相互接触B.有施力物体,就一定同时存在受力物体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把石块向上抛出后,石块受到一向上的力而继续上升9、如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https://img.taocdn.com/s3/m/a23312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b.png)
专题复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同步知识梳理1、什么是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发生时一定有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做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称做受力物体。
2)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因素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二、同步题型分析【例1】—个人用力拍桌面时,桌面受到一个向的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人的手受到一个向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所以手会感到痛。
【答案】下手桌面上桌面手【例2】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 B.绳子 C.地球 D.水【答案】D【例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图中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A B C D【答案】D【例4】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C.彼此不能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答案】B【例5】通常弱者与强者相争时,我们会说弱者是拿鸡蛋碰石头,那么鸡蛋碰石头时,关于它们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所受力大于石头所受力 B.鸡蛋所受力等于石头所受力C.鸡蛋所受力小于石头所受力 D.它们受力大小无法比较【答案】B【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用力冲拳和踢腿,并没有受力物体,说明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存在的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球拍【答案】D【例7】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如: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个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并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要写出两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练习
![苏科版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684d8caa216147916112897.png)
苏科版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练习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磕到碗边上的鸡蛋破了,是因为碗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碗的力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就一定不产生力的作用D.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2.国内的新冠疫情有所缓解时,小秋同学终于可以和妈妈去超市购买零食,大量地采购后,塑料袋中装满了零食,小秋同学也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力的作用,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零食C.塑料袋D.塑料袋和零食3.下述事例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弹簧受拉力而伸长B.抛出的足球会落地C.手压桌面手会产生形变D.地面上滑动的木块会停下来4.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相对而立,如图所示,当甲用60N的力推乙,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推力为60N,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乙后退的过程中,仍会受到甲60N的推力的作用C.如果最初是乙用60N的力推甲,仍然是甲静止不动,乙后退D.如果最初是乙用60N的力推甲,那么可能是乙静止不动,甲后退5.如图所示,林红和小勇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林红用力推一下小勇,其结果是()A.林红仍然静止,小勇被推开B.小勇受到林红的推力,林红不受小勇的推力作用C.小勇受到的推力大于林红受到的推力D.林红和小勇同时相对离开6.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到了木星,已知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7.能够作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事实证据的是()A.手压弹簧,弹簧发生形变B.向后划水,小船向前运动C.抛出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D.转轴处加润滑油,自行车骑行更轻快8.五一小长假期间,中华海棠园湖面“水上飞人”表演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通过操纵水柱喷射的方向,表演者可以实现悬停、翻滚、飞行等各种复杂的动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踏板喷水的同时获得了反作用力B.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属于弹力C.踏板对人的力与人对踏板的力方向相同D.使踏板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柱9.小红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结果墙没动自己却后退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https://img.taocdn.com/s3/m/ab84ebb96137ee06eef9180f.png)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2. 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3. 从如图所示情景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B. 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 下列给出的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钟表来回摆动B.子弹由枪口射出A .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C .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B .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D .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C.地球绕太阳运动D.跳伞运动员沿竖直方向匀速落下来5. 1 N大约是( )A.拿起一张纸的力B.举一块砖用的力C.抱起一只小狗用的力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7.同学们在体育活动及测试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立定跳远时用力向后蹬地,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投出去的实心球最终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C.测量体重时,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打乒乓球时拉出“弧圈球”,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8. 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一举突破了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飞机起飞时,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运动的B.飞机起飞时,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得推力的C.飞机降落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飞机的惯性很大D.飞机降落时,阻拦索挂住飞机后,慢慢停下来是因为飞机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9.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B.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D.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了回去10. 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11.惠山区教育局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全区中小学普及足球教学,如图,某学生踢球时,同时_______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12. 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cfb973227916888486d784.png)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1 / 11相互作用-力 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 =μ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式中的压力一定是重力B.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C.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D. 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平行2.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弹簧的两端各受20N 拉力F 的作用时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处于平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所受的合力为40NB. 该弹簧伸长5cmC. 该弹簧伸长10cmD. 该弹簧伸长20cm3. 下列情景中,关于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跳高运动员起跳,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的压力B. 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C. 鸡蛋撞击石头,鸡蛋破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D. 钢丝绳吊起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4.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但形状规则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 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D.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5. 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则小球受到的力是A. 重力、绳的拉力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 重力、斜面的弹力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6. 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 已知ac 绳和b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和 ,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 ,B. ,C. ,D. , 7.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在水平力F 1=18N 、F 2=10的作用下,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摩擦系数µ=0.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A. 8N ,向左B. 10N ,向右C. 20N ,向左D. 18N ,向左8. 如图,用OA 、OB 两根轻绳将物体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 绳水平.现保持O 点位置不变,改变OB 绳长使绳末端由B 点缓慢上移至B ′点,此时OB ′与OA 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中OA 、OB 的拉力分别为F OA 、F O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 先减小后增大C.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D. 逐渐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9. 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 向左推A ,直到把A 推动,在A 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A 的弹力 大小和地面对A 的摩擦力f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保持不变,f 始终减小B. 保持不变,f 先减小后增大C. 始终增大,f 始终减小D. 先不变后增大,f 先减小后增大10. 如图A ,B ,C 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 作用于B 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 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 ,B 间摩擦力为f 1,B 、C 间摩擦力为f 2,则f 1和f 2的大小为(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1. 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 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D.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12. 如图,半圆形支架BAD ,两细绳OA 和OB 结于圆心O ,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 绳固定不动,将OB 绳的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 的过程中,分析OA 绳和OB 绳所受的力大小如何变化( )A. OA 绳拉力逐渐变大B. OA 绳拉力逐渐变小C. OB 绳拉力先变小后变大D. OB 绳拉力逐渐变小13. 一劲度系数为200N /m 轻质弹簧原长为8cm ,在4N 的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长度可能为()A. 4cmB. 6cmC. 10cmD. 12cm14.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解)3 / 11C.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D. 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而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15. 用图示方法可以测定木块a 与长木板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题(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测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0ce055b0717fd5370cdce2.png)
一、选择题1.某同学参加“筷子夹玻璃珠”游戏。
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锐角,右侧筷子竖直,且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B .筷子对玻璃珠的作用力是由于玻璃珠的形变产生的C .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D .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2.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木块1、2、3,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23()2m m gL k μ++ B .123()2m m m gL kμ+++C .23(2)2m m g L kμ++D .32m gL kμ+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存在( ) A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其速度逐渐增大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消失4.如图所示的一根轻弹簧,其自由端B 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 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的重力是( )A.40N B.30NC.20N D.因k值未知,无法计算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块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大小为m gsinθB.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0C.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 cosθD.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g sinθ6.如图所示,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C.图丙中A不会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7.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0.2kg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为()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8.质量分别为1kg、2kg、1kg的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https://img.taocdn.com/s3/m/02e191e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5a.png)
若F甲>F乙则甲瓷砖的防滑性能好,应选用甲种瓷砖 若F甲<F乙则乙瓷砖的防滑性能好,应选用乙种瓷砖 若F甲=F乙则甲、乙瓷砖的防滑性能一样好,应选用 甲或乙种瓷砖
第38页,共38页。
说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在图中画出这些力的示意图。
第25页,共38页。
质量为0.5 kg的字典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图中能正确表示字典受力的图是( ).
第26页,共38页。
• 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
• 力的大小
• 力的方向 • 力的作用点
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第27页,共38页。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先后用不 同的力去推它且F1=F3=F4>F2,使其先后发生(a) (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则(a)、 (b)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F
F
和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乙和丁为
同一水平棉布表面。由图中的甲和乙, 丙
丁
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接触面
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想一想:
(1)观察图中的甲和丙,你得出的结论是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观察图中的乙和丁,你得出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 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第16页,共38页。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第17页,共38页。
1.形变—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形变明显——肉眼观察 形变不明显——转化放大法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https://img.taocdn.com/s3/m/9a37c2abdd3383c4bb4cd25f.png)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由定义知道:只有一个物体不会有力。
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
力一定是成对出现的。
2.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3.力的“三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②相互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③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4.力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发生改变②使物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快慢及运动的方向)。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力。
6.力的图示与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要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力就行了,无严格长短要求,但大的力必须比小的画的长。
力的图示要求比较严格,有长度比例地用带箭头的两段以上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还要在图旁边画上标尺,就是标清楚一格线段表示多大的力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力的图示要求严格,一般只作力的示意图)7.测量工具:测力计(或弹簧秤)8.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按效果分:压力、拉力、下滑力、动力、阻力、回复力、向心力等。
例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C.比起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D.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课堂小练习1.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2.任何力的作用效果都与力的大小、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3.如果只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这种表示力的图叫力的____________.4.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下学期第八章力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下学期第八章力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https://img.taocdn.com/s3/m/630e0a8be518964bce847cb7.png)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八章力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步检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 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D.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3.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B. 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C. 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脚和手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D. 手脚对水的推力一定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4.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 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B.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C. 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D.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5.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A.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6.下列对“风吹草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风是施力物体B. 草是受力物体C. 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 草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7.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 用力踢球时,脚感觉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8.小明坐在静止的小船甲上,用力推另一只原来静止同样大小的乙船,则甲乙两船将()A. 甲船在原地不动,乙船运动B. 乙船在原得不动,甲船运动C. 甲、乙两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D. 甲、乙两船都停止在原处不动9.有下列实例:①游泳时要向后划水;②跳高时用力蹬地;③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相对静止;④手拍桌子,手感到疼.其中主要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0.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B. 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C. 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 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1.下列四个民间熟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A. 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B. 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D. 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2.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时,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射高温燃气,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原理来推动火箭上升;神舟十一号进入预定轨道后,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用船桨向后划水,游船就会获得向前的动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水对船的作用力使船前进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版)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241233aeaad1f347933fd1.png)
第八章力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单选题1.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是拉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B是压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C是拉力改变了弓的形状;D是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选D。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①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④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①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③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④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
是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②④是受力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选C。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故BCD错误,故选A。
4.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与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A.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C.它们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D.以上说法都是错的【答案】B【解析】根据“手和脚……划水的力与水……推手和脚的力”可知,本题考查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概念进行分析.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与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互换的,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分别作用手和脚与水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故选B.5.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C.用力踢球时一脚踢空,此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答案】D【解析】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球对脚有反作用力;故A错误;B、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所以脚对球施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力,故B错误;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一个力产生,有施力物体,一定也有受力物体,故C错误;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所以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811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a.png)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只有作用力C. 只有反作用力D. 没有力答案:A2.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不相等的C. 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 无法确定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相互作用力的特点: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同时消失答案:D二、填空题4.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力。
答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5. 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且作用在______个物体上。
答案:两三、简答题6.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四、计算题7. 假设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A,对质量为3kg的物体B施加了10N的力,求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反作用力大小。
答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反作用力大小为10N。
五、论述题8. 论述相互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答案:相互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 当我们推墙时,墙也会对我们施加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推墙时有阻力。
- 在冰上滑行时,冰鞋对冰面施加一个向前的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冰面也会对冰鞋施加一个相等大小的向后的力,这就是滑冰运动员能够向前滑行的原因。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80f1c501f69e314232943e.png)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O点有一个很小的光滑轻质圆环,一根轻绳AB穿过圆环,A端固定,B端悬挂一个重物。
另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C点,另一端系在圆环上,力F作用在圆环上。
圆环静止时,绳OC与绳OA水平,F与OA的夹角为45°。
现改变力F,圆环位置不变,且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F方向时绳AB中拉力将改变B.当F沿逆时针旋转时,F先增大后减小C.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绳OC中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B绳子的拉力的大小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不变化,选项A错误;BC.对环受力分析,环受AO和BO两绳子的拉力,以及绳子CO和F的拉力;环的位置不变,则AB绳子的拉力不变,AO与BO的合力也不变,方向沿它们的角平分线,根据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可知,CO与F的合力与AO、BO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力F的方向变化时,做出F与CO上的拉力的变化如图:由图可知,当沿逆时针族转时,F先减小后增大,绳OC的拉力减小;而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F逐渐增大,绳OC的拉力增大,选项BC错误;D.由于F与CO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45°,可知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选项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块A 、B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 、B 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
A 与B 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 、B 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A .13B .14C .15D .16【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1cos 45f N mg μμ==︒根据平衡条件可知sin 45cos45T mg mg μ=︒+︒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沿斜面方向,B 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3cos 45f N mg μμ='=⋅︒根据平衡条件可知2sin 45cos453cos45mg T mg mg μμ︒=+︒+⋅︒两式相加,可得2sin 45sin 45cos45cos453cos45mg mg mg mg mg μμμ︒=︒+︒+︒+⋅︒解得15μ=故选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垫船在行驶时,船体可以离开水面,速度每小时达100多千米,是什么力量把数百吨的船托离水面呢?问:怎样正确理解力的概念?答: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问:运动状态改变指什么?答: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速变大小改变.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情况:(1)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问:怎样正确作力的图示?答:作力的图示要做到:“一画点、二定标度再画线、三画箭头标大小.”“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作用点;“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作为标度.画线时,可由作用点开始沿力所指的方向画去,使线段的长短与力的大小成比例;“三画箭头标大小”是指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如F=20 N).作力的图示时,还要注意三点:(1) 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不要画在物体外面,更不要画在施力物体上.(2) 按多大的比例,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用力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来确定标度,这样画出的线段就是标度的2~5倍,且是整数倍。
但是,在同一物体上受几个力时,表示这几个力大小的线段长度,必须按相同的比例画,否则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3) 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的末端,并在线段以内,不可随意画在线段的其他部位. 智 能 拓 展智 能 归 例题型一 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例 1 如图8-14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闯关点拨 力的作用效果是:(1)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的改变;(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解 人用力拉拉力器,使拉力器弹簧变长了.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员用头顶球,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 形变 运动状态例2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 .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闯关点拨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要包括两点:(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说到力必能找到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哪个物体只对其他物体施力而不受力,也不管是否有无生命或有无动力,只要两个物体间有作用,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因此A 和B 选项是错误的;要判断是否有力的作用,必须判断两物体间有没有发生作用,而不是看它是否接触.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C 也是错误的;力的作用一定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即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 是正确的。
答 选D 友情提示:作力的示意图时也要注意,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跟力的图示相比较,只有大小不严格,其它方面的要求是一样的。
图8-14例3 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B .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C .腾空而起的火箭D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闯关点拨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是指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的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均不变。
解 题中圆周运动的小车的运动方向不断发生改变,减速的小车运动快慢在变化,腾空而起的火箭不断变快,都不是运动状态不变。
答 选D例4 体操运动员上单杠时,用手向下压单杠,人却上了单杠.这是为什么?闯关点拨 解答说理题,要先从题目叙述的现象中,找出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再根据规律简单地分析过程,用简要的文字叙述,最后写出结论.答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人用力压单杠时,人对单杠有一个向下的力,单杠就对人有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人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所以人就上了单杠.题型二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释有关现象例1 如下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 )、(b )、(c)、(d) 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431F F F ==>2F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 图(a )和(b ) B .图(a )和(c)C. 图(a )和(d) D .图(b )和(d)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以及力的作用点都有关系解 题中要求能说明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即要保证在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判断.(a )和(b )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相同,力的大小不同,所以A 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a )和(c)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点相同,力的方向不同,所以B 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b )和(d)只有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均不同故排除.答 选C例2 跳板跳水运动员跳水前为什么总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闯关点拨 跳板跳水运动员要在落水前完美地完成高难度动作,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有足够的腾空时间,也就是在离开跳板后,能达到足够的高度.运动员用力蹬跳板使跳板发生形变,跳板在恢复形变时对运动员有弹力作用,把运动员弹到高处.跳板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运动员就被弹得越高.而跳板的形变大小取决于运动员蹬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答 要使跳板形变越大,不仅蹬跳板的力(作用力)要大,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在作用力的大小相同时,作用在跳板的最前端点处,力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因此运动员总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 题型三 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例1 一重为60N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闯关点拨 画力的图示通常要做到“四定”“两标”.四定:即(1)定作用点;(2)定标度;(3)定方向;(4)定长度.二标:即(1)标箭头;(2)标力的符号、数值和单位.解 力的图示既是力学作图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下面以画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例,对作图过程顺序概括以下几步.首先,要明确受力物体.现在要画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所以受力物体应是地面,如图 (a)所示.第二,在受力物体的受力点上画一个小黑圆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现在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中央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力的作用点.这一点应是地面上的一点,如图(b)所示.第三,以力的作用点为起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射线,作为力的作用线,如图(c)所示.题中压力的方向为垂直于地面向下.第四,选取适当比例标度(如1 cm 长线段表示多少牛),并将它标在图旁,如图(d)所示.要求力的大小为所取比例标度的整数倍,但不可以是一倍。
如本题,比例标度就不可以取25N 或60N ,用一条固定线段表示20 N 或30 N 都可以.第五,以作用点为起点,按所选比例标度在射线上截取与力的大小相同的线段,并将多余的部分擦去,如图(e)所示.第六,在线段的末端(终点)沿力的方向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头旁标明力的符号(通常用F 表示)及大小,如图(f)所示.这样重为60 N 的物体对地面压力的图示就画好了.例2 试分析挂在竖直墙上、质量为3kg 的球 受到的力(如图8-15所示),并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球受到的重力和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球受到的力.闯关点拨 (1)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本题中墙壁对球是否有支持 力,只要假设把墙壁移开,看球是否会移动,怎样移动.由图可知,球会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墙壁对球有一个向右的支持力.(2)画力友情提示:我们不但要记住力的三要素,还要能结合实例搞清楚,是哪一种因素在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还要注意:假设所要画的力的大小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应先计算力的大小,把计算过程写在旁边,再画力的图示.图8-15的示意图分三个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③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解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球,再分析其受力情况,最后作图.球受到了重力G =mg =3 kg ×9.8 N /kg =29.4 N ,方向竖直向下,力的图示如图(a)所示;球被绳拉紧,受到绳的拉力F 的作用,方向沿绳向上;球由于与墙壁接触且有互相挤压,由图可知它受到了墙对它的支持力N 的作用,方向垂直墙壁向右.球受力的示意图如图(b)所示. 智 能 训 练 基础知识训练1.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 或 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题型一)2.蜜蜂在空中飞行时要不断扇动翅膀才不会落下.从力的角度分析,不断扇动翅膀是因为 。
(题型一)3.如图8-16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 处比推在B 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题型二)4.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题型一)5.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 对 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 对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题型一) 6.如图8-17所示,三物体分别受到F 1、F 2、F 3的作用.则根据图示,F 1、F 2、F 3从小到大的排列的顺序应为_________.(题型三)7.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题型一)A .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B .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C .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D .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8.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 (题型一)A .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 .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 .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 .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题型一)A .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图8-16 图8-17B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 .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 .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0.作图:(题型三)(1)质量为3 kg 的物体放在斜面上,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2)重80 N 的球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绳的拉力是100N .画出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图示.(3)用100 N 的力沿斜面向上拉重200 N 的物体.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图示. 综合提高训练 1.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的原理.(题型一)2.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请你将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