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

内容摘要: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

二十七年),甲午战争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

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

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本利用中国的巨额赔款

发展自己,很快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关键词:日本、清朝、甲午战争、战败、《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

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

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

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

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

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

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

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

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沉沦。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中的洋务派掀

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

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

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正式

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即使欧

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

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此时

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

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

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

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战争爆发:

1894年初,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统治者一面派兵镇压,一面向清政府请求支援。日本认为这是入侵朝鲜和中国的好机会,于是它表面上支持和怂恿清政府派兵镇压东学党起义,暗中却加紧进行战争动员。

清朝没有识破这是日本的阴谋,于是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1500人于6月6日左右在朝鲜牙山登陆,在此安营扎寨。日本见阴谋得逞,立即派兵陆续从仁川登陆,占领汉城附近的战略要地。并陆续增兵,入朝日军达1.8万多人,大大超过了入朝的清军人数。6月11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当时聂士成就向清朝实权人物李鸿章建议迅速撤兵,这样便使日本在朝军队陷于孤立,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也会自动撤军。[5]但李鸿章迟疑不决,最终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1894年7月期间,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已经愈发明显,中国国内舆论和清军驻朝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朝

廷里也形成了以光绪帝载湉、户部尚书翁同龢(光绪帝老师)为首的主战派(帝党),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

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

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

派(后党)。李鸿章明知日本的狼子野心,却并未认真备战,而是一味寄希望于美、英、俄等欧美列强调停。由于

前述的各国利害关系,美、英、俄只是对日本表示“谴责”而已,调停均告失败。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

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日本嗾使朝

鲜亲日政府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

清军。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

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北

洋水师的战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

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悍然击沉了清军

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至

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

宣战。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

时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

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

主和。中日甲午战争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

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中

国境外的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

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

之战和金旅之战。第三阶段:从1895年1月20日到3月9日,以日本攻陷田庄台,清朝的战败结束。威海卫之战是保卫

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

影响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

的《马关条约》。[11]

条约内容

《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

本对朝鲜的控制;

②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

岛割让给日本;

③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

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

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

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