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f901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4.png)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地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乘客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报告旨在对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地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二、事故背景xxxx年xx月xx日,杭州市地铁1号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导致多人受伤。
据目击者描述,当时地铁列车发生意外停车,乘客们被突然的刹车力度推到前方,造成了人员的踩踏和相互挤压。
三、事故过程分析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设备故障: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发时列车的制动装置出现了故障,导致司机无法正常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
2.运营管理不到位:事发时,地铁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列车的故障,并没有采取紧急措施来确保乘客的安全。
3.乘客素质低下:据一些乘客回忆,事发时,一些乘客因为车厢内空间狭小导致有些恐慌,同时一些乘客为了争抢位置而踩踏他人。
四、事故对策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设备维护保养:地铁公司应加强对地铁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
2.事故应急预案:地铁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3.加强乘客教育:地铁公司应加强对乘客的安全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减少踩踏和挤压事故的发生。
五、结论通过对杭州地铁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故障和运营管理不到位以及乘客素质低下等原因共同造成的。
为了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地铁公司应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对乘客的安全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享受地铁带来的便利,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杭州地铁的安全水平会不断提升。
081115杭州地铁工程基坑塌陷事故1
![081115杭州地铁工程基坑塌陷事故1](https://img.taocdn.com/s3/m/0349a7ff700abb68a982fb4a.png)
杭州地铁工程பைடு நூலகம்坑塌陷事故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5日下午,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年 月 日下午 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日下午, 北京时间 塌陷面积宽约20米 辆以上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坍塌口 塌陷面积宽约 米,长100米,深10米,10辆以上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坍塌口 米 米 辆以上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至少埋压50余人, 截止 截止11月 日上午 日上午,已 人死 人失踪。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人死13人失踪 至少埋压 余人,…截止 月19日上午 已8人死 人失踪。救援工作仍在进行。 余人 原因:事故发生后,中铁四局立刻成立了事故调查专家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他介 原因:事故发生后,中铁四局立刻成立了事故调查专家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绍,初步得出的原因有三点。 初步得出的原因有三点。 ①是杭州的土质特殊,经勘测,发生事故的这段路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 是杭州的土质特殊,经勘测,发生事故的这段路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 ②是事故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包 是事故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 括不少负载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 括不少负载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这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带来太 大冲击。 大冲击。 ③是今年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 是今年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 地底沙土地流动 步加大。 步加大。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浙江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的通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浙江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2b107e0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c.png)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浙江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11.18•【文号】•【施行日期】2008.1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浙江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中央企业: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
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7人死亡、14人下落不明。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搜救失踪人员,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做好事故善后,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同时,要加强城建地质勘查工作,防止再次发生塌陷事故。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据初步调查,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建设单位为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2008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
![2008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39171d1f6bd97f192279e926.png)
2008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2010-02-10 09:30:11•作者:傅丕毅•来源:新华网•【新闻论坛】•我要评论•2008年11月15日15时许,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15分,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2008年11月15日15时许,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
一些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2008年11月18日,工程人员在清理地铁隧道中积压的淤泥。
新华社记者黄深钢摄新华网杭州2月9日电(记者傅丕毅)记者9日从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获悉,发生在2008年11月15日的地铁湘湖站坍塌事故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10名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另有11名责任人受到政纪处分。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15分,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现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事故调查组查明,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坍塌,是由于参与项目建设及管理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合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省地矿勘察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方面工作中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和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积极防范整改,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调查组认为,事故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
监测单位安徽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施工监测失效,没有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据了解,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对涉嫌犯罪的10名事故责任人立案侦查,所有案件已侦查终结,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9852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2.png)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报告准备人:杭州市交通委员会
1. 事件经过
2021年9月28日晚9时30分左右,杭州地铁2号线(上沙至凤起路)两列列车相撞,导致18人死亡,其中17名乘客和1名驾驶员。
另外14人受伤。
2. 调查结果
在经过调查后,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为因素:调度指挥干部没有对列车行驶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导致列车行驶路径和速度有所偏差,易造成安全事故。
(2)技术原因:事故发生时,两辆车的列车信号系统存在失灵,并在行车过程中无法防止。
列车的研制和开发应该进一步完善,以防止各种技术问题造成意外事故。
(3)管理原因:公司在对列车信号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中出现疏忽,导致信号系统的失灵和故障。
因此,公司需要加强对列车信号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3. 措施建议
(1)加强创新,提高列车信号系统的快速处理和响应能力,并维持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强对列车行驶情况的监控,并在必要时制定紧急处理措施,以保证人员安全。
(3)独立成立专门的安全事故调查小组,追究事件的责任,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以上报告,属实。
(完整版)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完整版)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31c979910ef12d2bf9e73e.png)
液 限
塑 限
塑 性 指 数
液 性 指 数
(m)
W (%)
ρ (g/cm
3)
Gs
e
ωl
ωp
(%) (%)
IP
IL
②2
粘质 粉土
4 30.5 1.90 2.70 0.85
④2
淤泥质 粘土
16 48.6 1.71 2.74 1.37 41.8 22.3 19.5 1.35
淤泥质粉
⑥1
质粘 17 45.2 1.72 2.73 1.30 37.5 21.5 16.0 1.48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 杭州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破坏模式分析
根据勘查结果对基坑土体破坏滑动面及地下连续墙破 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绘制相应的基坑破坏时调查平面图 与施工工况图以及基坑土体滑动面与地下连续墙破坏形态 断面图。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2.3 设计问题
由于基坑设计涉及到多种学科,如土力学、基础工程 、结构力学和原位测试技术等,需要对场地周围环境、施 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详细了解和掌握, 是一门系统科学,具有复杂性。所以目前基坑支护的设计 方案与措施大多数是偏于保守的,即便如此,如果设计的 人员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也易引起相应的事故。对522 例基坑事故统计也说明基坑设计的不足,是引发事故的重 要原因。杭州地铁工程在设计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其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 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监测单位 施工监测失效,施工单位没有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c1b2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d.png)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一、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地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乘客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和居民出行安全。
为了深入调查杭州地铁安全事故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本文将对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分析。
二、背景描述杭州地铁作为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铁路交通网络之一,承载着杭州市广大居民及外地游客的日常出行需求。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杭州地铁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事故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列车脱轨、电力故障、设备失灵等。
三、调查方法为了进行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走访、访谈相关人员等。
我们还参考了杭州地铁公司公开的相关报告和数据。
四、事故调查结果分析1. 设备维护不到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杭州地铁安全事故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的。
缺乏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设备出现故障的风险大大增加,从而引发意外事故。
因此,杭州地铁公司应加强设备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人为因素另一方面,在杭州地铁安全事故中,还有一部分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
这包括操作员操作失误、乘客不文明行为等。
为了减少这些事故的发生,我们建议对操作员严格进行培训,并加强乘客宣传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
3. 应急管理不完善在某些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还发现杭州地铁公司的应急管理措施不够完善,无法及时有效地响应事故,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化。
因此,我们建议杭州地铁公司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乘客的安全。
五、改进措施建议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杭州地铁公司应建立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的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提高人员素质:对操作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
杭州地铁重大基坑坍塌
![杭州地铁重大基坑坍塌](https://img.taocdn.com/s3/m/7b8ee37ca26925c52cc5bf37.png)
(4)基坑支护中水平支撑数量偏小,深度15m可 采 用水平支撑3道,水平支撑之间联系约束
杆缺少,支撑杆计算长度增大,水平支撑能力 减小,很容易失稳; (5)水平支撑在连续墙上节点设计可靠性差(现 场清晰可见),节点失效较多; (6)基坑坍塌之前地面多处出现裂缝,而设计却 未到现场查清原因,提出具体技术措施。
(6)忽视基坑土体时空效应,土体开挖后不及时 支撑,造成土体主动土压力作用下连续墙抗剪 能力不足,导致连续墙断裂,淤泥质土体流动, 地面下降; (7)现场无应急技术措施; (8)现场工人未培训上岗作业; (9)存在转包现象,导致管理紊乱。
四、建设方
(1)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专家论证; (2)接到基坑监控限值报警后,是否下达停工指令; (3)工期缩短,招投标不合理,严重违反规范要求; (4)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实施监控; (5)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是不科学的。
基坑呈长方形,塌陷处宽20m、长100m、深 15m,坑内所有的钢支撑全部断裂,形成犬牙交错 的平面,坑底的土层,在两侧的挤压下,向上抬 高,坑深已不足16米。 西侧的连续墙已经坍塌,形成一个斜坡,土层 的巨大压力,将基坑挤压变形,东侧的连续墙下 沉了9米,勉强支撑,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东 侧的三幢民居成为危房,必须拆除,南侧连续墙, 也出现裂纹。
三、施工
(1)管理极为混乱,在坍塌之前地面出现裂缝预 兆,未及时处理,未向设计通报,未向上级 上报,施工单位无人对基坑实行垂直管理; (2)连续墙断裂,可能是由于该墙施工存在重大 问题; (3)基坑支护方案是否经过层层审批;
(4)基坑支护有无监控报警具体数值,每天最大 水平位移和最大沉降量是否超过报警值,超过 后是否向上级及时汇报,采用何种措施。据媒 体报道,基坑坍塌前,连续墙水平位移值和地 面道路下降值肯定超过报警值,而现场施工却 视而不见,公司上级也未及时下达指令; (5)对附近水域(河道)认识不足,不提出疏干 的建议,对附近道路行驶重型卡车产生的动荷 载认识不足;
安全事故案例
![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20165cad02de80d4d84072.png)
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
• 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 2管理不到位; • 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 不彻底; • 4.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 甚至不培训就上岗; • 5.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 • 6.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事故相关视频
• /z/video/hzhditie/i ndex.shtml
• • (1)汽车超装雷管增加了爆炸力。 (2)运输爆破器材车辆通过人员较多的 山东省平度市洪山乡乡政府所在地,导 致伤亡人数增多。
3.庆华厂的管理责任:
• • • • • • • (1)对危险物品装载和运输缺乏管理控制。 a.对危险物品装载方式和装载数量缺乏管理控制; b.对违规在危险货物运输车上捎载无关人员等错误做 法无人管理和纠正; C.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 (2)从事危险物品运输而没有《道路危险货物非营业运 输证》或《道路危险货物临时运输证》等证件。 (3)违反爆破器材由国家计划统一分配的规定,私自推 销雷管。 (4)私自将运输这批雷管所使用的《爆炸物品购买证》 和《爆炸物品运输证》中规定的数量从5万发改写为105万 发。 (5)运输爆破器材的汽车通过人烟稠密的城镇,未事先 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按公安机关指定的路线和时间通行。
雷管运输车爆炸事故
• 1994年10月23日13时45分,西安庆华电 器厂一辆载有140箱(105万发)雷管的解放 牌CAl41卡车,沿309国道由西向东驶至 山东省平度市洪山乡乡政府所在地,突 然发生爆炸,死亡5人,受伤95人(其中 重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有关情况:
• (1)这批雷管装车后,在车厢后部留有供押运 员占有的一个0.64 x 0.88m的空间;车厢后 部还留有一长1.6m、宽O.33m的空隙,未用 填实或支撑等方式加以固定。汽车在行驶过程 中,会使雷管箱滑动,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 如顶层雷管箱从0.57m高度坠落到车厢底部, 在撞击时雷管有可能发生爆炸。
地铁事故调查报告[工作范文]
![地铁事故调查报告[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c3018dd15abe23482f4d9c.png)
地铁事故调查报告篇一: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杭州地铁一号线安全事故调查20XX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7人死亡、14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4900余万元。
该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或指示。
省委、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领导先后到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政府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严格按照有关程序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了事故调查指导小组,指导我省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为确保事故原因分析和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调查组聘请了省内外建筑设计、地质勘察、工程施工、岩土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事故原因技术分析小组,对北2基坑施工建设过程中勘探、设计、施工程序、设备材料、土性等要件进行技术分析。
经过对湘湖站北2基坑施工现场反复勘察,查阅、分析大量有关技术资料,对相关人员调查取证,并通过一系列探测、检测、试验和验算,形成了《杭州地铁湘湖站“11·15”基坑坍塌事故技术分析报告》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调查分析》等9项专项调查分析报告。
在此基础上,又专门组织国内相关权威专家,对《杭州地铁湘湖站“11·15”基坑坍塌事故技术分析报告》进行了评审。
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对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工作作了批复。
省委、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事故调查工作,多次专题听取事故调查组的工作情况汇报,并认定了事故情况和责任,提出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工程2、项目内容: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工程湘潭工段(露天开挖作业)(二)项目投资主体,参加各方基本情况及工作关系1、建设单位全称及基本情况,投资基本情况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属企业,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营运与管理及其他相关的多种经营服务。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cd12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4.png)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近日,杭州地铁事故的调查报告终于公布。
这起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关于事件的真相、责任等方面问题均备受关注。
那么,此次调查报告到底给出了怎样的结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杭州地铁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据调查报告显示,该事件的发生是由列车信号系统故障导致的。
其中,信号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维护不到位、技术不足、设备老化、管理不善、工作人员疏忽等因素造成的。
可以说,本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技术故障所导致的。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现了一些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事实上,在该事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该地铁公司曾被媒体点名批评,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但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说,管理上的不力、不负责任也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看到了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对于责任的分配和承担。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及时总结。
目前,事故中的责任方已经接受了相应的惩罚和处理。
但是,该事件在发生之前,是否已经做好了足够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充分考虑了设备老化所带来的潜在危险?这些都需要管理层面进行深刻反思,加强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此外,调查报告中还对后续的处置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比如,应该对信号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加强技术维护,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对运营检修和管理层面的监督,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主动预防和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呢?毕竟,安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重视技术更新和升级,关注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积极发挥监督和检修的作用,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提前预测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主动进行维护和处理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正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综上,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对于该事件的原因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关于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分析
![关于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1bc98d580216fc710afd57.png)
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分析
工程案例分析 张菊红| 您教师的姓名 | 通州学院
事故发生经过
事故经过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 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 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 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 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 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 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 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 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 泥水淹没。
❖ 赵铁锤随即追问,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隐患? 该负责人表示,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过,需要等待上级批 示。他反复辩解说,要按照程序,和相关单位研究后,采 取措施。在场的几位领导当即表示,出现这么重大的安全 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根本不应等待审 批。
❖ 面对地底下的农民工兄弟,面对其亲属们苦痛的目光,这 些施工单位,你们需要向谁去报告、和谁去研究?还有什 么“程序”比生命更重要?我们还要问那些“上级”以及 相关单位,在这么重要的事故迹象面前,你们的“程序” 有没有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及时作出反应?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杭州地铁湘湖站坍塌事故的发
生并不是没有任何预兆的。 ❖ 多位当地村民表示,在事故发生一个月前,事故地点上方
路面就发现多处宽度一米多的裂缝
❖ ❖
这次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11月16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赶到施救
现场察看情况,询问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是否在事故之前
发现过事故隐患?该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隐患。
这次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三:
❖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 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 训就上岗;
这次重大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杭州地铁一号线萧山湘湖站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1)
![杭州地铁一号线萧山湘湖站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1)](https://img.taocdn.com/s3/m/b86a82408bd63186bdebbc30.png)
杭州地铁一号线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摘要: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20分许,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杭州地铁一号线萧山湘湖站工地发生坍塌事故。
事故造成约10人死亡,13人失踪,20余人受伤。
事故造成了约4962万元的经济损失。
经过调查分析,引起这次地铁施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过程不规范,现场施工人员严重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储备,以及业主和相关工程负责人对缩短工期的操之过急。
此外,此项工程还出现了层层转包的违规行为。
安全教育的欠缺和施工方法的不规范等多方面原因铸成了这起惨痛的坍塌事故。
关键字:土体坍塌,违规操作,不合法转包一、事故背景(一)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杭州铁路一号线建设工程2.项目内容:建设中的杭州地铁1号线项目,线路总长48公里,共30个站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20亿元。
其中投资约为82亿元的机电设备项目,由杭州市地铁集团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特许经营公司出资、建设并获得25年的特许营运权。
3.铁路概况:车站为地下三层上下重叠的岛式站台结构,车站长米,宽米,深约27米,呈矩形状。
最上面层是站厅层,中间层是设备层,下面则是站台层。
(二)项目投资主体,参加各方基本情况及工作关系1.建设单位: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属企业,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营运与管理及其他相关的多种经营服务。
杭州地铁运营分公司于2010年8月成立,为杭州市地铁集团下属单位,主要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地铁运营与管理。
2.总承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体、总承包单位。
3.分包单位:(1)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以土木工程施工为主导产业,主要经营范围,涉及铁路、公路、机场跑道、各类桥梁、隧道、市政公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高层建筑、给排水及建筑安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及铁路、公路桥梁预制构件生产、制造、安装和销售,其他混凝土预制构件销售,施工机械租赁、维修及混凝土加工销售等。
(完整word版)重温杭州地铁基坑坍塌事故
![(完整word版)重温杭州地铁基坑坍塌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50fbff5bbcd126fff7050be8.png)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北二基坑“2008.11.15”坍塌事故2008年11月15日15时15分,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车站北2基坑发生基坑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 4人重伤,20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961万元。
一、工程概况: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湘湖站〜滨康路站区间(19号盾构)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风情大道与乐园路、湘西路交叉口东北角,工程中标价为3. 06 亿元。
工程建设单位为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浙江省地质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公司承建,X公司人员组建“XXXX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及湘滨区间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合同工期为2007年7月26日至2009年6月30日。
因业主征地、拆迁、管线改移等严重滞后的原因,实际正式工时间为2008年4月初。
湘湖站为地铁1号线起始站,其主体结构建筑面积约36082. 5m2,为地下两层结构,车站总长约934. 5m, 标准段宽20.5m,为12m宽岛式站台车站,最大埋深约17. 7mo二、施工情况:湘湖车站工程按明挖顺作法施工,共分8个独立的基坑。
其中,北2基坑长106m,标准段宽度21. 5m。
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墙厚800隱,深度为31. 5m〜34.5m,基坑深度为15.5m。
标准段钢支撑为四层、端头井位置钢支撑为五层;基坑中部沿长度方向(南北方向),设计格构柱和连续钢梁以支撑加固水平钢管支撑。
2008年11月15日下午,北2基坑第1施工段下二层侧墙、柱进行钢筋施工,安排钢筋工20人,木工15人作业;第2施工段已具备浇筑垫层保护层砼条件; 第3施工段进行基坑人工清底,安排杂工10人作业,浇筑垫层砼的人员正准备下基坑作业;第4施工段7人在进行接地装置施工,其中,2名技术人员在现场检查指导;第5施工段幵挖第五层土方,2名司机分别驾驶2台小型挖掘机在基坑内作业。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3f063abed5b9f3f90f1c65.png)
杭州地铁一号线安全事故调查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7人死亡、14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4900余万元。
该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或指示。
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领导先后到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省政府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严格按照有关程序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了事故调查指导小组,指导我省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为确保事故原因分析和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调查组聘请了省内外建筑设计、地质勘察、工程施工、岩土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事故原因技术分析小组,对北2基坑施工建设过程中勘探、设计、施工程序、设备材料、土性等要件进行技术分析。
经过对湘湖站北2基坑施工现场反复勘察,查阅、分析大量有关技术资料,对相关人员调查取证,并通过一系列探测、检测、试验和验算,形成了《杭州地铁湘湖站“11·15”基坑坍塌事故技术分析报告》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调查分析》等9项专项调查分析报告。
在此基础上,又专门组织国内相关权威专家,对《杭州地铁湘湖站“11·15”基坑坍塌事故技术分析报告》进行了评审。
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对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工作作了批复。
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事故调查工作,多次专题听取事故调查组的工作情况汇报,并认定了事故情况和责任,提出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工程2、项目内容: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工程湘潭工段(露天开挖作业)(二)项目投资主体,参加各方基本情况及工作关系1、建设单位全称及基本情况,投资基本情况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属企业,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营运与管理及其他相关的多种经营服务。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杭州地铁事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851f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7.png)
2023-10-30•事故概述•事故调查过程•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认定与处理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事故概述发生时间2022年1月2日,下午3点20分左右发生地点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至滨康路站区间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涉及人员该事故共涉及3名工作人员和1名乘客伤亡情况其中1名工作人员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另外2名工作人员和1名乘客受到轻伤,无生命危险事故涉及人员及伤亡情况根据初步调查结果,事故原因可能与列车牵引系统或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有关机械故障调查还发现,列车司机在事发前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反映出地铁运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管理问题事故原因初步判断02事故调查过程现场勘查与取证现场勘查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包括事故发生地点、周边环境、设施状况等,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证据收集收集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包括视频监控、照片、事故现场遗留物等,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受害人采访与证人证言收集受害人采访及时对受害人进行采访,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受害人的感受和伤害程度等,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参考。
证人证言收集寻找事故现场的目击者,收集他们的证言,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佐证。
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技术分析鉴定,包括设施状况、物理化学性质等,以确定事故原因。
专家论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论证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出专业的论证意见和建议。
技术分析鉴定技术分析鉴定与专家论证VS03事故原因分析设备设施因素信号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列车行驶过程中出现异常,如追尾、相撞等。
轨道缺陷如轨道断裂、脱轨等,主要由于轨道维护不当或设备老化引起。
车辆故障如车轮脱落、制动系统失灵等,可能由于车辆质量问题或维护不足导致。
驾驶员或调度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如错误启动列车、发出错误指令等。
操作失误员工未接受足够的培训,对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不熟悉,导致事故发生或处理不及时。
培训不足员工违反安全规定或操作规程,如擅离岗位、违规操作等。
杭州地铁事故
![杭州地铁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1baf3b24cfc789eb172dc8bb.png)
10名事故责任人被审查起诉
• • • • • • • • • • 杭州地铁湘湖站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梅小峰 杭州地铁湘湖站项目部总工程师曹七一 湘湖站项目部质检部长卢光伟 监测单位湘湖经理部监测人员洪祥 监测单位湘湖经理部负责人侯学 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杭州 地铁湘湖站项目部经理方继涛 项目总监代表蒋志浩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驻湘湖站代表金建平 杭州市建筑质量监督总站副站长余建民 杭州市建筑质量监督总站科长包振毅
塌陷主要集中在基坑南 端的3-22到3-28段间, 约有30米左右, 正在挖土和支撑施工, 尚未封底。 事故段工程的坍塌是从 最南端开始。 中铁建总承包 中铁四局施工 同济大学监理
施工方认为的事故三大原因:
一是杭州的土质特殊,经勘测,发生事故的这段 路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丰富,易塑流;
二是事故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 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给基坑西面 的承重墙带来太大冲击;
杭州5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获 政纪处分
行政记过处分 •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丁狄刚 •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剑明 行政记大过处分 •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春雷 •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李辉煌
行政警告处分 • 杭州市建委副主任裘新谷
中铁6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人员获行政警 告、行政记(大)过、行政撤职处分
三是今年10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 降雨过程,使得地底砂性土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国家安全委员会指出,此次事故暴 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 不彻底; 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 甚至不培训就上岗; 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 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杭州地铁事故原因分析
![杭州地铁事故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6e8fd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b.png)
杭州地铁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许,一段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杭州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十几辆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基坑塌陷导致旁边河水倒灌向地铁坑道内,数十位施工人员困在坑内,这一事故死亡人数已确认17人,另有4人失踪;发生坍塌事故的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建设单位是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由事故现场图片可以分析得知,施工基坑采用明挖法,挡土结构为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采用钢支撑,基坑坍塌导致几乎所有支撑都发生破坏,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事故;二、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1、天气、道路等客观因素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包括不少负载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这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带来太大冲击,由于杭州附近道路的整修,所有车辆均从风情大道通过,原道路设计车流量为3000辆/日,而发生事故阶段车流量达到了30000辆/日,超标了10倍;杭州地区土质情况复杂,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加之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步加大,从而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岩土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结构工程相反,其相关设计规范都以地方规范为主,因而地区经验十分重要;工程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是一家北方的设计院,对杭州地区的土质不了解,从而导致了设计方案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地下连续墙设置深度不足,插入深度不到1倍,据西南交大地质专家曹教授分析,在杭州地区,因土层软,水量丰富,至少要达到倍甚至2倍;这种深度可能是临界状态,可能会发生整体的滑移破坏,而整体滑移破坏即使不在施工阶段出现问题,正式运营也有可能出现问题,其内部如何加强都于事无补;3、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基坑施工阶段的三个原则:一、基坑的开挖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形要求在受控的状态;三、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在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而在尽快缩短工期的要求下,以上三原则几乎全部遭到破坏;据有关媒体报道,工程设计图中,该工程呗分成了38段施工,每段由8米、9米到米不等,基坑必须先撑后挖,但据施工人员透露,他们已经挖进去很远了,甚至连土都已清运出去了,支撑还没做上去,这直接导致发生事故后在坑底作业的工人没有了逃生的机会;由于杭州土质含水量高,这样的地质,不仅要基坑内降水保证土质干燥,基坑外也要降水,使得内外压力差尽量减小;然而就目前所见,施工部门并没有做坑外降水;4、事故前的预兆被忽视事故前一个礼拜,就有居民发现风情大道路面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长到100米开外,一直延至湘湖小学附近,从机动车道到人行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存在下沉;施工单位给予的解释是车辆荷载导致路基产生裂缝,但进行修补措施之后仍存在问题,但作为从事岩土工程施工的专业人员,必然知道路面开裂一定与基坑有关系,但工程已经进展到浇筑地板的阶段,可能在过几天,只要等混凝土浇筑好,基坑作为一临时构筑物就完成其使命,因而施工单位心存侥幸心理,以节省成本为目的,忽略了事故前期的严重预兆,进而导致惨剧的发生;三、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1、层层转包分包问题突出施工单位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工程界有相当高的声誉,其技术水平也为全国一流,但仍然导致事故发生,就是因为“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工程转包分包这一行业的顽疾同样发生在了中铁四局这样的大型企业;其手段就是将中标工程分割成若干段,以“综合包干单价制”的方式分包给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了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经验、刚刚从农田洗脚上岸的农民工;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公司的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该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深圳5号线,上海A15公路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铁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两相比较,人数显然远远不够;转包分包问题是全国建设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从深层次治理这一问题,避免杭州地铁这样的事故,值得人们深思;2、大干快上,不按科学办事建设单位在事故中也有很重要的责任,杭州地铁1号线国家发改委批复完工日期为2010年,而该线主管部门的部分领导,不顾在拆迁之后一年,于08年6月份才开工的客观事实,仍要求工期提前至2009年完成,实际工期仅一年半,要求打造全国最快,甚至世界第一快的“杭州”速度,但合理的工期应为3-4年,而国外发达国家却往往为6-7年,迫使将原分段分层的开挖方法改变为大区段整体开挖,以满足工期要求;显示了地方政府错误政绩观指导下过于求快的不科学态度;3、线路规划为利益让路地铁本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但由于地方上各种单位、房地产商的干涉说清,要求尽量靠近自己单位设点,导致规划选线被屈服于各种商业利益,增加了工程的难度与风险;2004年2月,以专家评审通过的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为例,当时的1号线和2号线,与日后的规划已完全不同;到2004年底,一号线原方案50%左右的线路、线位进行了优化和调整;4、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作为监管部门,杭州市的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负有监管责任,而且没有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也由此受到影响;事故发生现场附近没有集中的居民区,如果附近有大量居民建筑的话,基坑周围出现裂缝影响到建筑时,必然会引起居民的担忧,从而向监管部门举报或者阻挠地铁施工,或许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从而避免事故发生;这也是导致地铁事故发生的一个偶然的因素;5、基坑工程的特殊性在我国,基坑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基坑事故频发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首先,基坑工程与其他岩土工程相同,由于土质复杂,不确定性太多,设计理论方面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次,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交通的日益增多和日益复杂,基坑深度越来越深,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过去的由施工单位负责的设计的模式已经完全不符合实际;最后,由于多数基坑属于临时性的结构,,因此多数业主、施工单位不愿意在基坑支护上花费太多费用,出现问题时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再坚持几天就可以让基坑完成其使命,设计上也偏于危险,这也导致了杭州地铁基坑事故的发生;四、结语综上所述,杭州地铁事故是一场人祸大于天灾的事故,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导致其坍塌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施工技术的不合理以及设计单位缺乏设计经验,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则是施工行业普遍存在的转包分包的顽疾以及建设单位不按科学办事的态度,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加强监督,科学规划;如果得不到解决,事故可能还会继续发生;。
杭州地铁事故原因分析
![杭州地铁事故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2b115b0b4e767f5acfceb1.png)
杭州地铁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许,一段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杭州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
十几辆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基坑塌陷导致旁边河水倒灌向地铁坑道内,数十位施工人员困在坑内,这一事故死亡人数已确认17人,另有4人失踪。
由事故现场图片可以分析得知,施工基坑采用明挖法,挡土结构为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采用钢支撑,基坑坍塌导致几乎所有支撑都发生破坏,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1、天气、道路等客观因素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包括不少负载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这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带来太大冲击,由于杭州附近道路的整修,所有车辆均从风情大道通过,原道路设计车流量为3000辆/日,而发生事故阶段车流量达到了300辆/日,超标了10倍。
杭州地区土质情况复杂,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加之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步加大,从而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岩土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结构工程相反,其相关设计规范都以地方规范为主,因而地区经验十分重要。
工程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是一家北方的设计院,对杭州地区的土质不了解,从而导致了设计方案不尽合理。
主要体现在地下连续墙设置深度不足,插入深度不到1倍,据西南交大地质专家曹教授分析,在杭州地区,因土层软,水量丰富,至少要达到1."5倍甚至2倍。
这种深度可能是临界状态,可能会发生整体的滑移破坏,而整体滑移破坏即使不在施工阶段出现问题,正式运营也有可能出现问题,其内部如何加强都于事无补。
3、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基坑施工阶段的三个原则:一、基坑的开挖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形要求在受控的状态;三、"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在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地铁一号线安全事故调查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7人死亡、14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4900余万元。
该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或指示。
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领导先后到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省政府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严格按照有关程序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了事故调查指导小组,指导我省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为确保事故原因分析和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调查组聘请了省内外建筑设计、地质勘察、工程施工、岩土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事故原因技术分析小组,对北2基坑施工建设过程中勘探、设计、施工程序、设备材料、土性等要件进行技术分析。
经过对湘湖站北2基坑施工现场反复勘察,查阅、分析大量有关技术资料,对相关人员调查取证,并通过一系列探测、检测、试验和验算,形成了《杭州地铁湘湖站“11 • 15”基坑坍塌事故技术分析报告》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调查分析》等9项专项调查分析报告。
在此基础上,又专门组织国内相关权威专家,对《杭州地铁湘湖站“ 11 • 15”基坑坍塌事故技术分析报告》进行了评审。
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对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工作作了批复。
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事故调查工作,多次专题听取事故调查组的工作情况汇报,并认定了事故情况和责任,提出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工程2、项目内容: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工程湘潭工段(露天开挖作业)(二)项目投资主体,参加各方基本情况及工作关系1、建设单位全称及基本情况,投资基本情况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杭州市政府直属企业,负责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营运与管理及其他相关的多种经营服务。
2、总承包单位全称及基本情况,承包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二级资质。
3、分包单位全称及分包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中铁四局,隶属于中铁集团下属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综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成员。
4、监理公司全称及基本情况,监理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是同济大学对外服务的大型监理咨询和项目管理企业,工程领域涉及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造价控制、项目管理等。
拥有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水利、电力、通讯等十多项专项监理甲级资质。
5、建设工程(项目)政府专项监管部主管部门及对工程(项目)审批监管基本情况2003年,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组织编制。
同年8月,初步完成了轨道交通建设分期实施规划、分期建设投资平衡及保障措施等内容的编制。
9月,国家对各城市地铁的审批程序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对建设规划”的审批。
2003年底,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杭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评审通过,结果已经上报给发改委。
这标志着杭州地铁建设进入了启动阶段。
2004年3月, 几经论证修改的《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提交最终报告,两院院士周干峙等近十位国内专家对其进行了认真评审。
终审结束后,杭州市未来50年的轨道交通格局基本定型。
6、项目投资主体与参建各方关系示意图工程转包罂次,有些工序转出去之后直接適过劳蛍处司抱工二、事故经过及施救情况(一)事故经过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坍塌首先从基坑西面的地坎开始的,紧接着,基坑里的支撑管架不断倒塌,然后整个路面开始下陷,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
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7人死亡、14人下落不明。
(二)施救情况事发后,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正在国外出访的省委书记赵洪祝打来电话,要求省政府和杭州市迅速组织力量进行事故现场处理,尽全力减少事故损失,尽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工作。
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等领导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工作:一是事发地点的排水和维持秩序、查漏工作,由萧山区负责,公安消防配合;二是被困施工点人员的抢救工作,以公安消防为主,施工单位配合,施工人员家属的稳定工作由地铁集团和施工单位负责;三是组织伤员的抢救工作,由市卫生局和萧山区负责;四是组织专门力量,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细查,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严处;并且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防此类恶性事故再次发生。
各相关单位和施工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响应省市领导的指示全力展开救援工作,公安消防武警调集近千人第一时间赶到开展抢救伤员,地铁集团组织10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抢险查漏落实现场的安全措施。
20: 25,浙A95M15红色凯越HRV吊出水面20:30, —辆黑色面包车吊出水面;20 : 33,一辆蓝色标致207吊出水面;20:42,浙AGN521白色飞度吊出水面;22:02,浙AT8557蓝色出租车吊出水面;22:26,浙A19P89桔黄色乐骋车吊出水面;22 : 45,皖S28965厢式大货车吊出水面。
而第一批是营救人员15:45赶到的萧山消防大队萧山中队25名消防官兵,他们在四十分钟里,救出了6个工人。
(三)人员伤亡情况吴金法47男淳安多处挫伤徐子藩81男杭州多处挫伤路人方炳宝18男淳安多处挫伤祝孔刚41男河南多处挫伤留院观察陈景友38男河南多处挫伤留院观察苏国沦41男诸暨多处挫伤张述清30男四川多处挫伤留院观察管红喜43男淳安多处挫伤宋长法48男淳安左胫排骨开放性骨折住院手术曹松柏55男安徽蒙城髌骨骨折住院方德伦43男湖北右肾挫伤、盆骨骨折,胸部挤压伤,头部外伤住院傅美珍47女萧山踝骨骨折住院路人孙全运58男安徽胸外伤,气胸住院方金木31重伤住院王春永28重伤住院王全勇35软组织挫伤叶志国42富阳长口镇头脑软组织挫伤步中现32河南平顶山布宫村左脚摔伤右眼皮受伤黄有付35河南胸部、头颅挤压伤抢救无效死亡金国飞30城厢中队腰部拉汪斌32万谷纺织有限公司头部外伤瞿裕昌30杭州蒋村手外伤朱举忠56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乡软组织挫伤留院观察何世志42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乡软组织挫伤留院观察徐卫喜43淳安千岛湖肾挫伤住院三、事故原因及性质(一)直接原因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系统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背时垫层未及时浇筑。
监测单元安徽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施工监测掉效,没有采取有效补救办法。
(二)间接原因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是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而且介入项目建设及管理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合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省地矿勘察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方面工作中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和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没有患上到应有重视和踊跃提防整改,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三)事故性质根据对事故原因分析,依据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本事故是典型的责任事故。
四、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一)主要责任单位全称、违法事实及主要责任认定的表述8名责任人被萧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依法提起公诉。
起诉书指控: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驻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建设工程原常务副经理梅小峰、总工程师曹七一、质检部部长卢光伟、监测员洪祥、监测负责人侯学、总监代表蒋志浩、项目部经理方继涛及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驻湘湖站建设工程业主代表金建平,违反相关规定,违规施工,冒险作业,施工过程中基坑严重超挖,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加之基坑监测失效,未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导致湘湖站工地北2基坑发生坍塌,造成2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900余万元的重大事故。
(二)次要责任单位全称、违法事实及次要责任表述对于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5名人员给予政纪处分,给予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丁狄刚、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剑明行政记过处分;给予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春雷、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李辉煌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杭州市建委副主任裘新谷行政警告处分。
对于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6名人员,即中铁四局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张河川,中铁四局集团总经理许宝成,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焦杰,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卫,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松柏,安徽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文禄,分别给予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行政撤职等处分。
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对于杭州地铁一号线没有严酷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对于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安全出产管理监督不尽力,对于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
但许迈永已在另案中涉嫌受贿犯法,并已移送浙江省检察院立案侦查,不另作政纪处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出产法》和《出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计划定,由浙江省安全出产监管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对于相关责任单元及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
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向其上级主管部门作出深刻检查;由杭州市当局向浙江省委、省当局作出深刻检查。
五、防范措施建议经调查分析,杭州地铁一号线安全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