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导--三方分别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试卷(答案)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2b7ac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c.png)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试卷(答案)一、简答题(共30分。
第6小题6分,其他小题各3分)1.何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答: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或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2。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什么?答:内审的目的:通过定期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进,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证据。
3.何为审核证据?答: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4。
内部审核遵循什么原则?答:内部审核应遵循的原则是:1)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2)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视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5。
何为不合格?答:不合格即:未满足要求6.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把不合格分成几个等级?分别是指什么?答:我公司将不合格分为两个等级,即为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7。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应具备什么素质?答:审核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a)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b)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c)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d)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e)有感知力,即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f)适应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g)坚忍不拔,即对实现目的坚持不懈;h)明断,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i)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
8.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的职责主要是什么?答:a)遵守相应的质量管理审核要求,履行被赋予的职责;b)观察结果形成文件,报告审核结果;c)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d)整理内部审核有关的文件,缴质量管理部保存;e)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
供应商审核员培训教材——三大审核
![供应商审核员培训教材——三大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315a5240f8c75fbfc77db2f1.png)
制定、实施纠正措施
验证直至关闭
制订内部审核报告
审核、批准
N
Y 分发内审报告
内审相关资料归档
江淮发动机公司管理体系专用培训系列教材
一、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分为
年度审核计划 审核实施计划
江淮发动机公司管理体系专用培训系列教材
1、年度审核计划分类
一次审核针对全部标准要求及相关部 门
适用于中小企业、无专职审核员的情
3、审核的目的——第一方
内部审核
为顺利通过第二、三方审核做好准备;
保持、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江淮发动机公司管理体系专用培训系列教材
3、审核的目的——第二方
第二方审核
选择、评价、认可供应商;
促进供应商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江淮发动机公司管理体系专用培训系列教材
3、审核的目的——第三方
得到符合TS16949标准的注册;
场所:凡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
有关的部门和场所均应列入审核范围。
活动:凡与认证产品范围内产品质量有关的过程,均
应列入审核范围。
江淮发动机公司管理体系专用培训系列教材
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依据
TS16949:2009质量体系要求; TS16949参考手册;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如顾客的合同和协议 要求、产品标准等)。
江淮发动机公司管理体系专用培训系列教材
5、审核计划
总经理
注1:A-计划审核日期;B-不合格报告发出日期; c-制定纠正措施日期; D-纠正措施完成日期; E-纠正措施验证日期。
制定/日期:LOOKXU/2002.01.05 批准/日期:KEVIN PENG 2002.01.06
二方与三方审核的区别
![二方与三方审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9a47416c5da50e2524d7fff.png)
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的区别<p>第三方审核是全面的、展开性的审核;第二方审核是有侧重点的审核,如生产产量保证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生产及时性等,还有就是PP AP等重要文件的要求,对其他的要求就很松的。
第二方审核比第三方要严点,如果企业要迎接第二方审核,最好准备好本企业提供给第二审核方的产品生产资料,如:MSA、PPAP、FMEA、APQP、AAR、全尺寸检验报告、初始过程能力分析等。
</p><p>个人见解,不对别怪罪!!!</p>p>第二方审核通常是指顾客对组织或组织对供方的审核,如是顾客对组织的审核,主要看组织向顾客提供的是什么产品和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来确定审核的方法与重点;如是组织审核供方,那就更好说了,组织认为需要对供方的哪些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就审哪些方面。
</p><p>第二方审核是具有供求关系的顾客对供方的审核.</p><p>第三方审核是与组织没供求关系的第三方独立公证的单位(如认证公司)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组织的审核.</p><p>因此,其审核准则可能不同.</p><p>第三方审核往依据国际/国家标准进行全面的审核,</p><p>如果你全面符合该标准,就会发证给你证明你公司的运作是符合国际/国家标准的.</p><p>第二审核是依据顾客的要求进行的(该要可能会与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相同,但更有可能的是不相同).</p><p>因此要很好的应对第二方审核,最好提前与顾客沟通,取得顾客的审核准则(如供应准则\供方手册\审核检查表等).</p><p>这样你应对第二方审核就不会无的放矢了!</p>常见第二方审核的误解第二方审核是具有供求关系的顾客对供方的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ce32f7783e0912a3162a7f.png)
⊙内容: ◇ 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受审核方参会人员; ◇ 重申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准则; ◇ 简介审核方法和程序; ◇ 确定审核计划的日程安排; ◇ 确定陪同人员及配合要求; ◇ 澄清未尽事宜。
⊙受审核方高层及中层人员参加 ⊙做好签到记录 2.收集和验证信息 方法 : ◇ 问:面谈,询问( 5W,1H); ◇ 听:倾听回答,描述、解释; ◇ 看:文件、记录、现场、操作、环境。 ◇ 追:向前追输入与来由,向后追输出与结果。 ◇ 记:记录审核证据。 现场审核实施的注意事项: ◇ 审核组长控制全过程; ◇ 按计划和检查表适度调整; ◇ 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寻找客观证据; ◇ 标准所有要求均应有支持性证据; ◇ 排除干扰; ◇ 明确总体,随机抽样; ◇ 注意收集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审核证据; ◇ 问题确认; ◇ 营造平和的气氛 3.形成审核发现 审核员通过适当抽样收集和验证信息得到审核证据, 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 形成审 核发现。审核发现应能表明符合还是不符合审核准则。 ⊙不符合项的分类: ◇ 体系性 ◇ 实施性 ◇ 效果性 (外审一般分: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 ⊙判定不符合标准条款的原则: ◇ 就近不就远; ◇ 就低不就高; ◇ 不要拔高上纲上线; ◇ 不要替受审核方找原因; ◇ 有专项规定不判通项;
⊙与审核员有关的专业知识 ◇ 质量管与受审核组织的产品、过程有关的专业知识 ◇ 与产品、过程有关的标准和指南; ◇ 与产品、过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 与产品、过程有关的技术知识。 四.内审员应注意的工作方法 ◇ 以事实为基础,不凭空想象; ◇ 多听、多看、不说教; ◇ 会问(开放式、封闭式、澄清式) ; ◇ 允许对方解释、不武断; ◇ 营造平和气氛; ◇ 以收集证据为目的,不要“非查出问题不可” ; ◇ 对事、不对人。 五.内审员能力的保持与提高 ◇ 知识更新(标准、法规、专业) ◇ 跟踪现行审核方法、程序 ◇ 不间断地审核实践和研讨 ◇ 加强对内审员的管理和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如何进行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如何进行](https://img.taocdn.com/s3/m/dfd9fe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5.png)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如何进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持续发展、赢得市场份额,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则是确保这一体系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进行的。
一、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企业自身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自我检查和评估。
它就像是给自己做体检,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1、制定内部审核计划首先,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内部审核计划。
这个计划要明确审核的范围、频次、时间安排以及审核的重点领域。
审核范围通常涵盖企业的所有与质量相关的活动和过程。
频次一般根据企业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状况来确定,通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2、组建审核团队审核团队的成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审核经验,并且要经过适当的培训。
审核团队的组长负责整个审核过程的组织和协调。
3、准备审核工作文件审核前,要准备好相关的工作文件,如审核检查表、审核记录表格等。
审核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的项目、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以便审核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审核。
4、实施现场审核审核员按照审核计划和检查表,对各个部门和过程进行现场审核。
通过观察、询问、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方式,收集证据,判断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和企业的要求。
5、记录审核发现审核员要将审核过程中的发现如实记录下来,包括符合项和不符合项。
对于不符合项,要详细描述不符合的事实、对应的标准条款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6、编写审核报告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要编写审核报告。
报告要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审核结论等内容。
审核报告要提交给企业的管理层,作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
7、跟踪整改措施对于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责任部门要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审核团队要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质量管理体系外部认证外部认证则是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评估和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8374ef2f90f76c661371ae1.png)
第一章审核概述第一节与审核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在GB/T19011-2003 /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中给出了关于审核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1.1 审核(GB/T19011:3.1)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已证实独立性。
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有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或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
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审核是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准则的程度的过程。
—审核是一个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是系统的过程:正式、有序的活动过程有组织有计划按程序审核是独立的过程:客观公正的活动客观:以审核准则为依据尊重事实和证据公正:不屈服于任何压力不迁就不合理要求不审核自己的工作审核是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过程实施情况审核结果均形成文件审核计划、检查单、审核记录、不符合项报告、审核报告等—审核的分类·按审核目的:内部审核—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按审核对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按审核方式:单独审核结合审核(一体化审核)联合审核·按广义的审核对象:产品质量审核过程(工序)质量审核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1. 2 审核准则(3.2)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注:审核准则是用作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1.3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1.4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IATF16949内审员三种审核培训
![IATF16949内审员三种审核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079eb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4.png)
足够性审核
• * 足够性审核是评估文件上的质量管理体 系是否合符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如: IATF16949:2016
• - 满足标准所有条文(要素)要求 • - 各层次之内和层次之间的文件无相互矛
盾 • - 文件易于理解且无含糊不清的地方
38
检查表
*提醒审核员所需的资料 *准备一份对照IATF16949:2016标准和书面程序 的检查表,以及按每个过程进行审核的检查表. *在小组会议上向审核员分发 *可用作一份质量记录 *以便及时纠正,避免离题 *用于训练新审核员
33
审核时程 - 审核现场活动的顺序
1. 会晤最高管理者 2. 管理评审/内部审核 3. 审核抽样
–根据对审核风险的评价来选择抽 样方案
4. 部门 / 过程(COP/SP/MP)
34
审核组成员的工作分配
[ISO 19011]
• 审核员的独立性 • 工作能力 • 资源的有效运用 • 可能的变更
35
• 设计和开发 • 顾客的财产 • 测量设备的校准和验证 • 不合格品
28
文件审阅
29
3、现场审核活动
审核计划
·由审核组组长准备
·由委托方审阅和批准
·在审核前呈送给受审核方
·内容细节应适当,以适应审核的范围和复杂性
·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以允许更改 ·应根据风险、内部和外部绩效趋势和过程的关 键程度确定审核方案的优先级 ·在负责软件开发的情况下,组织应在其内部审 核方案中包含软件开发能力评估 ·应对审核频率进行评审
首次会议
• * 组长主持 • * 致会议开幕词 • * 审核的目的 • * 审核的依据IATF16949:2016要素 • * 审核的发现的分类与结果 • * 确认申请的标准,范围,公司名称与地址等 • * 确认审核计划 • * 说明审核的方式 • * 征求建议
质量管理体系一二三方审核的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一二三方审核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c037820a1c7aa00b42acb6e.png)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步骤不管是由组织本身进行审核或是顾客对供方进行审核,还是由第三方进行审核,确定审核、计划审核、执行审核和报告审核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
但在强调它们类似之处的同时,还应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由于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这三种审核,所以了解这三种审核的基本过程加以比较、区别是必要的.1.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步骤内部审核不同于外部审核,其审核程序应由组织按照审核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
内审流程应简明可行,严格完整,闭环运转。
审核步骤通常如下:1.1.1 审核策划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通知审核。
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等.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它们主要有:a)ISO9001标准;b)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c) 合同要求;d) 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e) 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
检查表是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
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情况的介绍.1.1.2 审核实施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
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1.1.3 审核报告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
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和分层分步实施的要求。
1.1.3 跟踪审核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价,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
二方及三方审核流程
![二方及三方审核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12c3570912a216147929da.png)
第二、三方审核标准作业流程1.目的为确保第二、三方审核工作有序进行,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特制订该标准作业流程。
2.定义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如xxx 对我公司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如xxx对我公司的xxxx审核。
3.职责为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开展,责权明确,特成立第二、三方审核工作小组,该小组为兼职工作小组,若有审核工作时,该小组立即启动相应工作程序。
小组名单具体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技术组:xxxx品质组:xxxx生产组:xxxxx物控组:xxxx采购组:xxx营销组:xxx后勤组:xxxx4.工作内容及流程4.1审核前准备4.1.1审核内容:a)公司的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程度,如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综合管理等;b)公司的生产线工序能力,包括关键工艺参数、设备、工装能力是否达到要求;c)从采购、物流、生产计划、生产实施、检验、包装仓储到出货的全过程或部份过程审核;d)公司执行采购方工程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能力和满足程度;e)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4.1.2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a)销售部负责第二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b)品质部负责第三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
4.1.3审核准备会议由副组长组织召开审核准备会议,并按照审核细则要求,做相关工作部署,同时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做好会议签到及会议纪要。
(详见附件:《现场审核表》。
)4.1.4按照审核准备会议要求,于现场审核前三个工作日,由副组长牵头对各部门准备工作进行验收。
4.2 现场审核各部门工作内容4.3不符合项改进4.3.1根据现场审核提出的不符合项,制订限期整改措施,由副组长负责督查各相关责任部门的完成情况。
4.3.2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负责整理不符合项报告,交于审核方,并予以跟进。
质量体系审核范围的三大主要内容
![质量体系审核范围的三大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c3b88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e.png)
质量体系审核范围的三大主要内容
1. 流程审核,流程审核是指对组织内部各项流程的规范性、合
规性、有效性进行审查。
这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流程文件以
及相关记录的审核,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流程审核
还涉及对流程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控制点、责任人等进行审查,以验证流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是指对组织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操作、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
现场审核通常包括对生产过程、
服务过程、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等进行审核,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质
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存在潜在的质量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
建议。
3. 文件审核,文件审核是指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
和数据进行审查。
这包括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报告等
文件的审核,以确认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是否能够有效
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并能够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质量体系审核范围的三大主要内容涵盖了组织内部
流程、现场运营以及文件记录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并为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第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
![第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06ebcef7f1922791688e8a9.png)
说明第一方审核:组织内部的审核第二方审核:客户审核第三方审核:具有认证资质机构的审核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对比内部审核与管理审核的区别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异同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搬步骤不管是由组织本身进行审核或是顾客对供方进行审核,还是由第三方进行审核,确定审核、计划审核、执行审核和报告审核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
单在强调它们类似之处的同时,还应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
由于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这三支奴干审核,所以了解这三种审核的基本过程加以比较、区别是必要的。
1.1 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步骤:内部审核不同于外部审核,其审核程序应由组织按照审核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
内审流程应简明可行,严格完整,闭环运转。
审核步骤通常如下:1.1.1 审核策划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
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评审记录、不合格报告等。
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
它们主要有:a)ISO9001标准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c)合同要求d)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e)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检查表示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
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的情况介绍。
1.1.2 审核实施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
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1.1.3 审核报告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
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和分层分布实施的要求。
1.1.4 跟踪审核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鉴,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一二三方审核的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一二三方审核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01c5ca776c66137ef061992.png)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步骤不管是由组织本身进行审核或是顾客对供方进行审核,还是由第三方进行审核,确定审核、计划审核、执行审核和报告审核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
但在强调它们类似之处的同时,还应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
由于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这三种审核,所以了解这三种审核的基本过程加以比较、区别是必要的。
1.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步骤内部审核不同于外部审核,其审核程序应由组织按照审核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
内审流程应简明可行,严格完整,闭环运转。
审核步骤通常如下:1.1.1 审核策划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
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通知审核。
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等。
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
它们主要有:a) ISO9001标准;b)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c) 合同要求;d) 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e) 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
检查表是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
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情况的介绍。
1.1.2 审核实施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
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1.1.3 审核报告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
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和分层分步实施的要求。
1.1.3 跟踪审核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价,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f79830de580216fc700afdfb.png)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总5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分为:(1)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也称第一方审核,是组织的自我审核。
(2) 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包括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是顾客对组织的审核,第三方审核是第三方性质的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组织的审核。
各类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区别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从审核的目的、审核方组成、审核依据、审核人员以及审核后的处理不同。
表7-1列出了它们的区别。
表7-1 内、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区别第一方审核,以质量手册所列范围为准。
第二方审核,以ISO9001标准为依据,但标准中所列的条款可以剪裁,这些都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第三方审核,标准中所列条款一个也不能少,除非申请认证的组织有充分的理由说明可以剪裁某些条款。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内审员的条件内审员的注册不是强制性的,企业可以自己任命内审员,内审员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1) 教育程度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 培训需接受有内审员培训资格的机构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3) 工作经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至少有一年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
(4) 个人素质思路开阔,成熟,很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看问题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等。
(5) 基本能力了解审核程序,方法和技巧;熟悉组织情况、管理体系文件;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等。
(6) 专业能力对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技术熟练,了解作业过程、产品和服务。
内审员的个人素质(1) 开放式思维。
愿意考虑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2) 善于交往。
与人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3) 觉察能力。
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觉的应用。
(4) 反应能力。
对外界的直觉反应能力。
(5) 执着。
坚持不懈,不受外界干扰及追求目标的能力。
(6) 决定能力。
质量体系的审核
![质量体系的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221afe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5.png)
质量体系的审核
质量体系的审核是指对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
这种审核通常由第三方机构或内部审计团队来执行。
质量体系的审核可以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种类型。
1.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或内审团队执行的审核过程。
它旨在评估和监督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改进建议。
内部审核可帮助组织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内部审核的步骤包括:
- 确定审核范围和目标
- 收集和分析相关文件和记录
- 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
- 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和有效性
- 发现问题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 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
2. 外部审核:外部审核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审核过程,以评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国际、行业或客户规定的标准要求。
外部审核通常由认证机构或注册审核员执行,并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
外部审核的步骤包括:
- 准备审核计划和时间表
- 进行文件审查,评估组织的质量管理文件和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实地观察和访谈,确认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
- 评估组织的质量管理绩效和改进措施
- 发现问题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 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
- 颁发认证证书(如果符合要求)
质量体系的审核对于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并增强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同时,质量体系的审核也是客户、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评估组织质量能力的重要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999babd9fd0a79563c1e72bf.png)
(二)审核目的
确定体系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包括三个方 面的内容:
符合性 有效性 适宜性
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或纠正措施。
10
(三)审核范围
审核范围的界定一般有三种方式:
以活动/过程来界定 以区域/部门来界定 以产品来界定
11
(四)审核准则
合同,以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09001:2000标准; 法律法规要求,社会要求; 责任人员叙述的责任范围内的规定。
12
(五)审核原则
1.审核的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审核的独立性原则。 4.审核的抽样原则。 5.审核的保密原则。 6.审核的采信原则。 7.审核的正面证实原则。
13
(六)审核的两个阶段
1.文件审核阶段 2.现场审核阶段
14
第二节 内部质量审核
15
一、内部审核概述
内部质量审核是指企业内部的审核活动,一 般是依据ISO 9000标准来评价企业自身 的质量体系,验证该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 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地运行。
16
(一)内部审核的范围与依据
内部审核的范围
对要素的审核 对场所的审核 对活动的审核
17
内部审核的依据
IS0 9001质量保证标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质量计划 合同 国家有关的法律 法规
18
(二)内部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例行的常规审核 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19
(三)内审员
是以1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 指南》或国家质量奖评定条件为基线,对本 组织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定期进行全面、系统 的评价,其目的是对组织的业绩和质量管理 体系的完善程度建立完整的概念,识别需要 改进的领域和确定改进的项目。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知识讲解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e5b458fbb68a98270fefa28.png)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一、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对比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区别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有时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
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
1组织内审的原因a)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国际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b)组织管理者自身的一种管理手段;c)组织履行国家相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一种方式;d)组织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改进的一种途径;e) 组织进行内部审核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在外部审核之前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基本要求审核程序应建立并保持组织内部审核书面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的内容包括:目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审核类别,审核的组织,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人员的确定与责任,审核计划,审核的基本步骤、方法及要求,审核的分析与记录,审核报告的处理,跟踪审核等。
内审程序是组织内部审核各项活动总的指导和规定,可包含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审核,具体操作宜另订细则执行。
内审重点内审的实施重点是验证活动和有关结果的符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的可靠性、产品的适用性,评价达到预期目的的程度,确认质量改进(包括纠正和预防)的机会和措施。
审核计划根据标准、程序规定和所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及重要性,制定并实施内审年度计划和专项活动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应对所有过程和部门进行,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覆盖100%;过程审核应对所有关键过程(工序)和因素进行审核,确保关键过程(工序)和因素进入受控状态;产品质量审核应从适用性角度对最终产品按抽样标准进行定期审核,以期客观反映出产品质量水平及波动规律;服务质量审核应以顾客要求、投诉为主线,主要进行外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审核,不断适应、满足顾客要求,减少顾客投诉率。
二方及三方审核流程
![二方及三方审核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8e2b78be23482fb4da4c7c.png)
第二、三方审核标准作业流程1.目的为确保第二、三方审核工作有序进行,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特制订该标准作业流程。
2.定义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如xxx 对我公司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如xxx对我公司的xxxx审核。
3.职责为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开展,责权明确,特成立第二、三方审核工作小组,该小组为兼职工作小组,若有审核工作时,该小组立即启动相应工作程序。
小组名单具体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技术组:xxxx品质组:xxxx生产组:xxxxx物控组:xxxx采购组:xxx营销组:xxx后勤组:xxxx4.工作内容及流程4.1审核前准备4.1.1审核内容:a)公司的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程度,如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综合管理等;b)公司的生产线工序能力,包括关键工艺参数、设备、工装能力是否达到要求;c)从采购、物流、生产计划、生产实施、检验、包装仓储到出货的全过程或部份过程审核;d)公司执行采购方工程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能力和满足程度;e)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4.1.2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a)销售部负责第二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b)品质部负责第三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
4.1.3审核准备会议由副组长组织召开审核准备会议,并按照审核细则要求,做相关工作部署,同时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做好会议签到及会议纪要。
(详见附件:《现场审核表》。
)4.1.4按照审核准备会议要求,于现场审核前三个工作日,由副组长牵头对各部门准备工作进行验收。
4.2 现场审核各部门工作内容4.3不符合项改进4.3.1根据现场审核提出的不符合项,制订限期整改措施,由副组长负责督查各相关责任部门的完成情况。
4.3.2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负责整理不符合项报告,交于审核方,并予以跟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一、概论1、定义:(P1~3)⑴审核⑵审核发现⑶审核结论⑷质量管理体系审核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特点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分类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目的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范围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机和频度7、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8、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和活动(P12)⑴、审核启动策划⑵、文件评审⑶、审核准备⑷、内部审核的实施⑸、编制、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⑹、完成审核(7)审核跟踪验证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和活动(P12)⑴、内审策划包括:---总体策划---审核方案(年度计划:滚动计划、集中式计划)(P34~P36)---制定内审程序(各种审核记录)(P25)⑵、内审准备包括:---成立审核组(审核员资格)---指定审核组长(审核组长资格)---文件评审(P13~14)---现场审核准备:编制审核计划(审核日程表)(P38~P39)、审核组分工、编制检查表(检查表的作用、设计要点、有效使用检查表…..检查表练习--领导层、采购、持续改进)---通知受审核部门⑶、内部审核的实施(P46~62)包括:---首次会议(目的、范围、准则、方法、计划安排、陪同人员的确认等)签到表、首次会议记录---审核中的沟通---向导及观察员的职责---现场审核(收集并验证信息,既:收集客观证据的过程—查什么?怎么查?)现场审核注意事项、客观证据、第二人的副手作用、审核方法和路线、审核技巧(P50~P53)、---不合格、不合格的类型、不合格报告的内容(P55)(举例)、(做习题P30~P32)---审核结果汇总分析(单项、全面)、审核结论(P59~P60)、末次会议(P60~P61)⑷、编制、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编制审核报告(单项、全面)---批准和发放审核报告⑸、完成审核---纠正措施---保存记录(审核计划、检查表、记录、首末次会议签到、首末次会议记录、不合格项报告、审核报告)⑹、审核跟踪验证三、管理评审(视需要)---目的、方法、时间、要求、输入、输出、措施、验证---记录: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通知、管理评审输入、签到表、管理评审报告、纠正措施及验证四、审核员---审核员作用、资格要求、素质、培训五、偏离标准要求的实例及审核重点---换版要求(理解与实施P108)---1.2、4.1、5.4.1、5.5.3、5.6、7.1、7.3、7.5、7.5.6、8.2.1、8.2.28.2.3、.2.4、8.4、8.5---偏离标准要求的实例(对照标准讲实例)六、归纳七、复习GB/T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七章——4:审核原则、5:审核方案、6:审核活动、7: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理解要点---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素---系统性---独立性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理解要点---证据---依据---评价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的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特定时间特定目的审核计划——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审核范围——审核的内容和界限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能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的和独立的检查。
包括:---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质量管理标准及其他有关文件要求,文件规定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并能达到预定质量目标的系统的和独立的检查特点:系统性独立性形成文件1、被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是正规的--体系文件完整--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实际活动符合文件规定--运作情况有记录可追溯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本身是一项正式的规范化的活动--按正式、特定的要求进行--按正式的书面程序进行--审核要形成文件(形成文件:计划、检查单、记录、签到、不符合项报告、审核报告、纠正措施及验证等)--审核由有资格、独立的人员进行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项抽样过程--不可能全面审核,只能抽样,样本应有代表性--尽可能公正、客观,但有偶然性,有风险--没有不合格不等于没有问题;有不合格项要举一返三--寻找客观证据而不是“非查到不合格项不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审核)--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第二方审核(顾客对供方的审核)——第三方审核(认证机构独立的审核)1、选择、评价、认可供方的依据2、促进供方改进质量管理体系3、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名单的依据之一4、加强与供方的沟通及相互间对质量的共识,满足标准或合同的要求——认证机构审核的目的1、得到符合GJB9001A、GB/T19001标准的注册2、减少重复审核3、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4、无明显“第二方审核”需要时采用内部(第一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1、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2、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3、在第二、第三方审核前作准备4、使体系保持有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自我改进机制)三种审核及区别内部(第一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质量管理手册覆盖的全部过程和所有部门内部(第一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JB9001A、GB/T19001)2、质量管理手册3、程序文件4、合同5、质量计划6、有关法律、法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频次和时机频次:--例行审核每半年(或一年)覆盖所有部门及过程一次,重要或薄弱部门、过程增加频度--特殊审核不定期追加时机:体系试运行一段时间后申请认证前接受第二、第三方认证前有重大变化时用户严重申诉时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和活动1、审核启动(内审的策划)2、文件评审3、审核准备4、实施审核5、审核报告的编制、分发[编写单项(部门、过程)审核报告、全面审核报告]6、审核完成7、审核后续活动(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1、内部审核的总体策划:--领导重视是做好内审的关键--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内审工作--要有一个常设机构管理内审工作--培训、组建一支内审员队伍--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就考虑内审工作--内审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之一2、内部审核的具体策划:--策划确定内部审核准则--策划制定内部审核程序--策划制定与管理审核方案--策划培训、考核及任命(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内审员--策划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请最高管理者批准3、内部审核准则--内部审核的基本原则遵守职业道德、公正和准确的报告审核结果、履行内审规范、独立性、证据--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规定的时间间隔-审核方案策划,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客观性、公正性,内审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及所在部门-策划和实施、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的职责和要求作出规定-采取措施并跟踪验证4、审核方案--审核方案的目的、范围和准则--对审核方案的管理职责--审核方案的资源--审核方案的管理程序--审核方案的实施--审核方案的记录--审核方案的监督和评审5、内部审核程序--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目的和方法--明确审核的职责--审核前的准备工作--审核的实施过程--现场审核后的工作6、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内容:目的、范围(产品、过程、区域)、准则、审核时间等--滚动式计划——逐月按部门、过程审核,半年或一年覆盖所有部门及过程一次或多次(例一)--集中式计划——在规定的时间(连续、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审核(例二)--交叉式计划——滚动式计划+集中式计划例一XXX公司质量管理文件关于下发2004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通知各有关部门: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后已正常、有效运行一年了(试运行),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规定,二00四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现批准并下发,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认真支持与配合内部审核工作的开展,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特此通知。
XXX公司X年X月X日附件:X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2004年度计划(滚动式)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例二XXX公司质量管理文件关于下发2004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通知各有关部门: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后已正常、有效运行一年了(试运行),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规定,二00四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现批准并下发,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认真支持与配合内部审核工作的开展,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特此通知。
XXX公司X年X月X日附件:XXX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2004年度计划(集中式)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备--指定审核组长及组员--制定日程安排计划--收集、审阅文件--编制检查表--通知被审核部门审核组的建立审核组长: 资格、业务范围、工作经验、组织能力审核组员:资格、业务范围、专业知识、工作中的协调、为被审核方接受审核组人数:按工作量及实际情况决定,每个小组2~4人审核时间:审核日程安排--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现场审核活动日期及时间--审核组内部沟通--与受审核方沟通、确认不符合项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文件初审--目的:1、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满足规定(标准)要求;2、了解受审方体系情况,以便制定审核计划。
--要求:1、标准中的过程(或要求)应全部覆盖;2、对过程的要求内容应满足标准的要求;3、体系文件应是受控的有效版本;4、名词术语的使用应符合规定。
--方法:1、形式审查:从格式、编号、审批、版次、修改页等形式进行审查;2、内容审查:从内容与标准的符合性、各文件的协调性等进行审查。
--处理:接受、修改、大改(暂不签审查协议)。
检查表的作用--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审核程序格式化;--按要求进行调查研究,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保持审核进度;--作为审核记录存档;--减少审核员在审核中的工作量;--确保审核员在受审核方眼中的职业形象。
检查表的设计要点--对照标准和手册的要求;--选择典型的质量问题;--突出受审核部门的特点;--抽样应有代表性(样本数:最少3~4,最多12);--时间上留有余地,以便及时调整;--应有可操作性,不要直接采用“标准化”的检查表(即判别表),而要在判别表基础上设计检查表;--体现过程方法和PDCA工作方法--按过程审核时要考虑涉及的部门;--按部门时要考虑涉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