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性能与质量安全

合集下载

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

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

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和工程领域中最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和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标准是建筑和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制备工艺、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

二、混凝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包括以下方面: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水泥的品种、品质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硬化水泥、高强度水泥和特种水泥等。

评定水泥品质的主要指标有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含水量等。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粗集料。

骨料的品种、粒径、颜色等均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影响。

常用的骨料有石子、砾石、卵石等。

评定骨料品质的主要指标有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量、抗压强度、吸水率等。

3.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集料。

砂的品种、粒径、颜色等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影响。

常用的砂有河砂、山砂、海砂等。

评定砂品质的主要指标有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量、吸水率等。

4.掺合料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非金属矿物质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合料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等。

评定掺合料品质的主要指标有细度、活性指数、化学成分等。

三、混凝土制备工艺混凝土制备工艺也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搅拌比例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搅拌比例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搅拌比例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2.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因素之一。

搅拌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搅拌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浇筑温度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过高或过低的浇筑温度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下降。

4.养护条件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也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

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

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对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是必要的,本文将从混凝土水泥的种类、质量指标、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混凝土水泥种类混凝土水泥种类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等。

1. 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指以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经过煅烧、粉磨制成的水泥。

其强度等级分为32.5、42.5、52.5三个等级,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

2. 矿渣水泥矿渣水泥是指以高炉矿渣、石灰石和熟石膏为原料,经过煅烧、粉磨制成的水泥。

其强度等级分为32.5、42.5、52.5三个等级,适用于需要高强度的工程项目。

3. 高性能混凝土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是指采用高性能材料和特殊技术制成的水泥。

其强度等级为50、60、70、80等级,适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高强度工程项目。

三、混凝土水泥质量指标混凝土水泥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指标、化学性能指标、工作性能指标三个方面。

1. 物理性能指标物理性能指标包括水泥的初始和终止凝结时间、比表面积、密度等。

(1)初始凝结时间指水泥与水混合后开始凝结的时间。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的初始凝结时间应不早于45分钟,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的初始凝结时间应不早于60分钟。

(2)终止凝结时间指水泥完全凝结的时间。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的终止凝结时间应不晚于10小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的终止凝结时间应不晚于12小时。

(3)比表面积指水泥的表面积与质量之比。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的比表面积应不小于300m²/kg,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的比表面积应不小于400m²/kg。

(4)密度指水泥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的密度应在3.10~3.25g/cm³之间,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的密度应在3.15~3.30g/cm³之间。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水泥生产厂家,并对进场的水泥进行严格的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确保水泥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要求。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纯净的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外加剂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能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4、水混凝土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或海水。

二、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原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水灰比、砂率和水泥用量等参数。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和经济性等要求。

三、混凝土搅拌1、搅拌设备应选用性能良好、计量准确的搅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搅拌设备的正常运行。

2、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设备的类型、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等因素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一般来说,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90 秒,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120 秒。

3、投料顺序投料顺序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一般先投入骨料和水泥,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和外加剂。

四、混凝土运输1、运输设备应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自卸车等,并确保运输设备的密封性和清洁度。

2、运输时间混凝土应在初凝前运至施工现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浇筑完毕。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分析与优化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分析与优化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分析与优化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也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主要材料之一。

在其广泛使用的过程中,材料性能的优化对于建筑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并探讨如何优化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性能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能够表征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

2.泌水性:混凝土的泌水性是指混凝土的水分含量和水分分布状态。

泌水性与混凝土的缩减、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关系密切。

3.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指其在长期环境中的性能变化。

耐久性主要包括抗冻性、耐久化学侵蚀、耐久性和渗透性等指标。

4.热阻性:混凝土的热阻性是指混凝土的导热性和保温性。

在建筑中应用时,热阻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它能够影响建筑环境的温度和能源的消耗。

二、混凝土材料性能的优化方案1.材料优化:混凝土的性能优化需要从材料中着手,常见的优化手段包括控制原材料质量、添加剂调配、颗粒分布控制等。

2.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同时也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在长期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

3.施工技术优化:混凝土的性能优化也需要考虑施工环节。

科学的施工技术能够控制混凝土的制造质量和现场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混凝土材料性能优化的实例1.原材料控制:在混凝土制造中,用于制造混凝土的原材料通常包括水泥、沙子、石块等。

对于水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关键之一。

当前,水泥生产企业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使用优质原材料等方式来提高水泥的质量。

2.添加剂调配:添加剂是混凝土制造中的重要辅助材料之一,常用的添加剂包括减水剂、防水剂等。

添加适量的减水剂,既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泌水性。

3.优化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最基本的材料之一。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是建筑工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在设计和制造水泥混凝土时,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其结构和性能,以便为建筑物提供可靠、耐用的基础。

1.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结构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成分是水泥、砂、石料和适量的水。

水泥混凝土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结构、细观结构、宏观结构和构件结构。

微观结构:水泥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为半坡面结构。

水泥石颗粒、砂子和骨料的颗粒之间形成了许多极小的半坡面,既有理论研究,同时也有实际细微的暗纹相显现。

细观结构:水泥混凝土的细观结构为孔隙结构。

水泥混凝土中有许多空隙,这些空隙的体积随着砂子、骨料颗粒大小和布局,水泥石填充度的离散不同而有所变化。

宏观结构:水泥混凝土的宏观结构为墙板和地面结构。

水泥混凝土的墙板和地面结构需要考虑负载荷、抗震性、保温性、隔音性等问题,在材料的强度、变形与应力的关系方面大量运用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构件结构:水泥混凝土的构件结构为框架结构或是混合结构。

工程师在设计构件时需要将张强扭等各种相互作用考虑进去,设计出具有足够刚度、承重能力、耐久性、美观性和安全性的构件。

2.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

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压强度: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材料抗压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该指标对于建筑物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抗拉强度:水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指材料被垂直于其轴线方向撕裂的能力。

在建筑物的受力部位,如梁柱孔洞处,拱托等等,抗拉强度是建筑物的重要指标。

弹性模量:水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其在施加力之后变形的大小。

根据弹性模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外力作用下水泥混凝土变形的大小,以及材料抗震性。

抗冻性: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泥混凝土会发生冻融循环。

合格的水泥混凝土对于冻融循环有着很好的抵抗能力,保证了建筑物在寒冷季节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

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

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

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然而,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组成、强度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水泥质量标准要求。

一、混凝土的组成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的质量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水泥的标号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水泥的外观应为灰白色或浅灰色,无明显的结块和沉淀。

(3)水泥应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包装,包装袋应完好无损。

(4)水泥应存储在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和无雨淋的地方,防止受潮、结块和变质。

2.砂子砂子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砂子的质量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砂子的颜色应均匀,无杂质和泥块。

(2)砂子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细度模数和粒径分布范围。

(3)砂子应清洗干净,无盐分和有机物质。

(4)砂子应存储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和结块。

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石子的质量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石子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粒径分布范围和坚实度要求。

(2)石子的颜色应均匀,无杂质和裂缝。

(3)石子应清洗干净,无盐分和有机物质。

(4)石子应存储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和结块。

二、混凝土强度标准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工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和评估。

以下是混凝土强度标准要求的具体内容: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工程中,必须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度。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

选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水泥》的要求。

在选用水泥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

同时,水泥的品种和产地也应该做到稳定,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占比最大的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影响极大。

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骨料》的要求的优质骨料。

在选择骨料时,应注意其石英含量、粒度分布、硬度等指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外加剂外加剂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技术制得的混凝土中的非胶凝材料。

它们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强度、改善流动性、减少开裂等。

在选用外加剂时,应以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要求为基础。

同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

三、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级、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

同时,应根据材料的质量、含水率等指标进行调整。

四、施工工艺1.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搅拌时间、搅拌强度、搅拌顺序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在搅拌混凝土时,应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浇筑混凝土的浇筑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以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空洞。

同时,应注意浇筑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养护时间、养护温度、养护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其性能的好坏对道路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和行车舒适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材料性能、结构状况和道路使用状况三个方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状况进行评价。

一、材料性能首先考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材料性能。

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复杂的材料体系,其性能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抗压强度: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路面上不同位置的混凝土样品的抗压强度,可以评估路面的质量状况。

若抗压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则可能存在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或路面老化的问题。

2.抗冻性:对于寒冷地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抗冻性能尤为重要。

冬季的低温环境容易引起路面冻融损伤,进而导致路面龟裂、破损,对道路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评价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能,是决定其在寒冷地区使用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3.韧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韧性指其抗龟裂和抗疲劳性能。

对于大型车辆频繁行驶的道路,其韧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往往龟裂和疲劳裂缝是道路龟裂和破损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评价路面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可以判断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二、结构状况1.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通过对路面不同位置的测量,评价路面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坡度和平整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坡度和平整度对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行车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路面表面的凹凸不平、波浪状或沉陷现象会导致行驶的颠簸或车辆行驶方向的偏离。

因此,通过评价路面的平整度和坡度状况,可以判断路面的使用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三、道路使用状况道路使用状况是评价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的最终目的,通过实际使用情况的观察和统计,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路面的状况。

1.裂缝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裂缝,如龟裂、疲劳裂缝等。

通过对裂缝的密度、宽度和长度进行测量评估,可以判断路面的老化程度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因此,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水泥、骨料、粉煤灰、膨胀剂、外加剂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耐久性等指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水泥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标准:1. 外观质量:水泥应呈灰色或浅黄色,无结块、凝结、沉淀物和其他杂质。

2. 物理性能:水泥应符合以下要求:(1)初始和终凝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2)比表面积应在280-550m2/kg之间;(3)标准稠度应在0.78-0.90之间;(4)28d抗压强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3. 化学性能:水泥的化学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硅酸盐含量不低于60%;(2)氧化钙含量不高于6%;(3)游离石灰含量不高于4%;(4)硫酸盐含量不高于3.5%。

三、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骨料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标准:1. 外观质量:骨料应呈均匀色泽,无泥块、泥包、裂纹、腐蚀、硬块和其他杂质。

2. 物理性能:骨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骨料强度应符合标准要求;(2)骨料吸水率应在2-5%之间;(3)骨料含泥量应低于2%。

3. 化学性能:骨料的化学性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含碱量应低于1.0%;(2)含有害物质的量应低于标准要求。

四、粉煤灰粉煤灰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和强度等指标。

因此,粉煤灰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标准:1. 外观质量:粉煤灰应呈细粉状,无结块、凝结、沉淀物和其他杂质。

2. 物理性能: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比表面积应在300-600m2/kg之间;(2)标准稠度应在0.85-1.05之间。

3. 化学性质:粉煤灰的化学性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SiO2+Al2O3+Fe2O3含量不低于70%;(2)SO3含量不高于5%;(3)LOI(可燃物含量)不高于6%。

混凝土施工安全隐患排查(3篇)

混凝土施工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一、引言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安全隐患时常发生。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提高工程质量,本文将对混凝土施工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混凝土施工安全隐患排查1. 原材料安全隐患排查(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包括:1)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是否符合要求;2)水泥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受潮、结块等现象;3)水泥的储存条件是否适宜,是否远离高温、潮湿、腐蚀性气体等。

(2)砂、石:砂、石是混凝土施工的骨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包括:1)砂、石的粒径、级配、含泥量、含水量等是否符合要求;2)砂、石的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假冒伪劣产品;3)砂、石的储存条件是否适宜,是否远离污染源。

(3)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施工效率。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包括: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是否符合要求;2)外加剂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受潮、结块等现象;3)外加剂的储存条件是否适宜,是否远离高温、潮湿、腐蚀性气体等。

2. 施工过程安全隐患排查(1)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包括:1)模板的材质、尺寸、刚度、稳定性等是否符合要求;2)模板的安装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等现象;3)模板的支撑系统是否稳定,有无变形、下沉等现象。

(2)钢筋工程:钢筋工程是混凝土结构的骨架,其质量对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包括:1)钢筋的规格、直径、间距、锚固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的加工、绑扎、焊接等是否符合规范;3)钢筋的储存条件是否适宜,是否远离污染源。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以及环境因素等。

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材料质量1.水泥质量:水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选择优质的水泥是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的基本措施。

需要对水泥进行质量检验,防止使用劣质水泥。

2.骨料质量:骨料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填充骨架,其质量对路面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要控制骨料材料的集料粒径和石粉含量,保证骨料的优质合格。

3.掺合料的品质及掺量:适量添加合适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但如果掺合料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掺量过大,会导致路面强度下降,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需要选择质量优良的掺合料,并按照标准要求控制其添加量。

二、施工工艺1.配料、搅拌工艺:配料的准确性和搅拌的均匀性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配料和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配料的准确度和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施工工艺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包括浇筑、均布、摊铺、振捣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浇注方式和速度,避免产生泌水和偏析现象;在摊铺过程中,要保证摊铺机的工作状态良好,均匀摊铺;在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振捣时间、频率、幅度的控制,使混凝土得到充分密实。

3.养护措施:混凝土的养护是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养护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正确的养护措施包括合理的养护时间、湿润养护和保温养护等,可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三、施工设备1.摊铺机的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摊铺机是施工中关键的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

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

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方面。

首先,抗压强度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直接关系到其承载能力,一般来说,抗压强度越高,混凝土的质量越好。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相应的等级要求,具体数值应在标准范围内。

其次,抗折强度也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一些特殊工程中,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往往是关键指标,例如桥梁、隧道等工程。

因此,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除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外,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秀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水分的渗透,避免混凝土内部发生裂缝和腐蚀,从而保证工程的使用寿命。

最后,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耐久性包括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等。

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因此也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定。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标准涉及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定,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对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标准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保证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保证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混凝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 水泥:选用合格的水泥品牌,确保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耐久性符合国家标准。

在使用前,应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骨料:砂、石子等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材料。

骨料的粒径、形状、表面状况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使用前,应对骨料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 掺合料:根据工程要求,可适量使用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

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试验确认其对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4. 外加剂:根据工程需要,可适量使用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试验确认其对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进行。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2. 配合比设计应经过试验验证,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三、混凝土生产与运输1. 混凝土生产应采用合格的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均匀一致。

2. 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合格的运输工具,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严重泌水等现象。

3. 混凝土运输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混凝土在浇筑时仍保持良好的工作性。

四、混凝土浇筑与振捣1. 混凝土浇筑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2. 混凝土振捣应采用合格的振捣设备,确保混凝土充分振捣,消除气泡和分层现象。

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应连续进行,避免混凝土层间产生冷缝。

五、混凝土养护1. 混凝土养护应根据工程环境和季节变化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

2. 养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防止混凝土开裂。

六、质量检测与验收1. 混凝土工程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测,包括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性能、施工过程等。

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标准

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标准

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是承载和传递荷载的主要构件之一。

因此,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混凝土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标准,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管,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二、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标准1. 强度不足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的抗压强度。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将导致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不足,甚至发生倒塌的危险。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规程》(GB50204-2015)的规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C1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照规定的强度等级和实测强度等级进行判定。

如果实测强度等级低于规定的强度等级,即为强度不足,应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处理。

2. 压缩性能差混凝土的压缩性能是指混凝土在规定条件下的压缩变形性能。

如果混凝土的压缩性能差,将导致建筑物的变形大、开裂多、损坏严重。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规程》的规定,混凝土的压缩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压缩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0.8倍。

如果实测压缩强度小于设计强度的0.8倍,即为压缩性能差,应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处理。

3. 水泥浆体积变化大水泥浆体积变化是指混凝土在凝固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浆体积变化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

如果水泥浆体积变化大,将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规程》的规定,混凝土的水泥浆体积变化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实测水泥浆体积变化超出了规定的允许范围,即为水泥浆体积变化大,应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处理。

4. 分层现象明显分层现象是指混凝土中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即混凝土的颜色、密度、均匀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如果混凝土出现分层现象,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规程》的规定,混凝土的分层现象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在公路、城市道路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要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应选择强度高、凝结时间适中、安定性好的水泥。

常见的水泥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在选择水泥时,要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和环境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要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和储存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潮变质的水泥。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和钢筋最小净距的 3/4。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在 23 30 之间,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骨料的质量和级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和耐久性,因此要严格控制其质量。

3、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和废水。

水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含量应在规定范围内,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在选择外加剂时,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合理选用,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

二、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

1、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和易性会变差;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好,但强度和耐久性会降低。

因此,要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水灰比。

2、确定砂率砂率是指细骨料在骨料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砂率的大小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砂率过小,混凝土容易离析;砂率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验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验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验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交通中常见的路面结构,其质量是确保道路使用安全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验。

本文旨在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一、材料检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沥青、添加剂等。

在进行材料检验时,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抽样和试验。

具体的标准如下:1. 水泥检验(1)外观和质量:水泥应为细粉末状,无结块和有色块。

(2)凝结时间: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凝结时间的测定。

(3)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强度: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抗折、抗压和抗渗试验。

2. 骨料检验(1)颗粒分布: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筛分试验。

(2)剩余稳定性: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3)抗压强度: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3. 沥青检验(1)溶解度: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2)软化点: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3)粘度: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黏附性: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 添加剂检验(1)外观和质量:检查添加剂的外观和质量,确保无结块和有色块。

(2)质量比例: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确保添加剂与水泥的配比符合要求。

二、现场施工检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施工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

具体的标准如下:1. 压实度检验(1)埋设试块检验: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埋设试块以测定压实度。

(2)动力触杆检验: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利用动力触杆进行动探。

2. 平整度检验(1)横断面检验: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横断面的检测,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2)纵断面检验: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纵断面的检测,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3. 厚度检验(1)混凝土厚度检验: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混凝土厚度的测量。

(2)摊铺厚度检验: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摊铺厚度的测量。

4. 强度检验(1)抗压强度检验: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抗压强度的试验。

混凝土质量标准

混凝土质量标准

混凝土质量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制定合理的混凝土质量标准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首先,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同时还能够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明确规定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范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工程需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不同的,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明确规定各个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同时,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也应当在质量标准中进行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也是混凝土质量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在混凝土的生产、搅拌、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加强现场质量管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明确规定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保障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混凝土质量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其制定应当充分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要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工程需要。

只有制定合理的混凝土质量标准,才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各级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混凝土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水泥及混凝土制品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对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要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一)水泥的质量标准: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水泥的主要质量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包括水泥的颜色、凝结特性、均匀性等。

2.力学性能:包括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3.化学性能:包括水泥中的含水量、SO3含量、损失量等。

4.物理性能:包括水泥的比重、比表面积、热稳定性等。

(二)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混凝土制品是指通过水泥和骨料等材料制成的各种形状和用途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制品的主要质量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混凝土制品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2.耐久性:混凝土制品的耐久性是指其在各种外界环境条件下的抗侵蚀、抗老化、抗渗透等性能。

3.几何尺寸:混凝土制品的几何尺寸要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包括长、宽、高、厚度等。

4.表观密度:混凝土制品的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的空隙率。

二、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检验方法(一)水泥的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通过观察水泥的外观色泽、凝结特性、均匀性等,判断水泥的质量。

2.力学性能检验:通过对水泥制备的标准试件进行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确定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3.化学性能检验:包括测定水泥中的含水量、SO3含量、损失量等。

4.物理性能检验:包括测定水泥的比重、比表面积、热稳定性等。

(二)混凝土制品的检验方法1.强度检验:通过对混凝土制备的标准试件进行抗压、抗弯等力学性能测试,确定混凝土制品的强度。

2.耐久性检验:通过对混凝土制品在不同侵蚀介质下的性能测试,判断混凝土制品的耐久性。

3.几何尺寸检验:通过测量混凝土制品的几何尺寸,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4.表观密度检验:通过测定混凝土制品的表观密度,判断其结构的紧密程度。

混凝土的质量保障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保障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保障措施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质量的保证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保障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保障措施,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的拌和与浇筑、养护和检验等方面。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中重要的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使用水泥前,需要进行水泥的抽样和检测。

抽样应遵循统计学原理,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对于水泥的检测,一般包括外观检查、水泥标号、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压力和强度等参数。

只有检测合格的水泥才能投入使用。

2.骨料的质量控制骨料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骨料的控制,主要包括骨料的抽样和检测。

在抽样过程中,应遵循统计学原理,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对于骨料的检测,一般包括骨料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含水率、含泥、涂片和碱活性等参数。

只有检测合格的骨料才能投入使用。

3.水的质量控制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成分,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使用水前,需要进行水的抽样和检测。

抽样应遵循统计学原理,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对于水的检测,一般包括水的外观、PH值、悬浮物含量、溶解物含量等参数。

只有检测合格的水才能投入使用。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之间的配比关系,其合理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参考相关的规范和设计要求,并进行试验和调整。

调整配合比时,应考虑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

只有确定合理的配合比,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三、混凝土的拌和与浇筑1.拌和过程的控制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拌合时间、拌合速度和拌合温度等因素。

拌合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拌合过长或过短。

拌合速度应适中,既能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又能避免混凝土分离和气泡的产生。

混凝土质量标准

混凝土质量标准

混凝土质量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混凝土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混凝土质量标准是指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首先,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包括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组成,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对原材料的选用、质量要求、储存和运输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其次,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

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规定,包括水灰比、砂率、石子粒径和掺合料的使用等方面。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制定混凝土质量标准时,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

另外,混凝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也是混凝土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工艺环节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对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规定,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混凝土质量标准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混凝土质量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各级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混凝土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公式
m 纯质量 V纯体积
m干 m干 m水
m干 m表干 m水
m表干 m表干 m水
表观密度
毛体积密度
表干密度
堆积密度
按一定堆积方式得到的单 集料(标准容积法) 位物体体积下的物体的干 质量
m堆 积 V堆 积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概念
物体在水中要 受到浮力作用 浮力的大小 取决于物体 排开水的体 积 而该体积正好 就是被测物体 的体积 该体积其在数值 上等于被测物体 分别在空气中称 出的质量和在水 中称出的质量差 值
水泥检测试验参数(4) ——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标准试针沉入标准稠度水泥浆至一定 深度时所对应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两个阶 段; 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与水混合之时,水泥浆从可塑状态 到开始失去可塑状态时所需的时间;而终凝时间是指该 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状态时所对应的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受水泥品种的影响,通常掺有较高数量混 合材料的水泥凝结时间一般较长; 凝结时间判定标准(针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各种规范,大 多定义为初凝时间不短于45min,终凝时间不长于 600min.
w (T ) 或 ( T ) w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概念

例如:测得某集料样品在20℃时的相对密度是2.70, 则该集料对应的密度是:
2.70 ×ρw(20℃)=2.70×0.99822g/cm3=2.695g/cm3


或 (2.70-α20℃) ×ρ w(4℃) =(2.70-0.005)×1g/cm3=2.695g/cm3 实际应用时要注意,通常试验测得的或配合比设计时 经常针对的是相对密度而非密度,此时的检测结果或 计算用的密度不带量纲; 在要求不是非常严格时,往往将两者混淆,且在数值 上不加区分,但要求严格时要注意密度和相对密度的 区别.
20 0.99822 0.005
— — —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概念

例如:测得某集料样品在20℃时的相对密度是2.70, 则该集料对应的密度是:
2.70 ×ρw(20℃)=2.70×0.99822g/cm3=2.695g/cm3


或 (2.70-α20℃) ×ρ w(4℃) =(2.70-0.005)×1g/cm3=2.695g/cm3 实际应用时要注意,通常试验测得的或配合比设计时 经常针对的是相对密度而非密度,此时的检测结果或 计算用的密度不带量纲; 在要求不是非常严格时,往往将两者混淆,且在数值 上不加区分,但要求严格时要注意密度和相对密度的 区别.
第二部分 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试验检测参数与质量安全
等级实验室主要检测参数
材料 水泥 水泥混凝土 (综合甲级)检测参数
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 胶砂流动度,烧失量,SO3含量,MgO含量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压弹性模量,配合比设计,坍落度,含气 量,混凝土凝结时间,抗渗性,表观密度,泌水率,劈裂抗拉强度, 抗折弹性模量,抗冻性,耐磨性,砂浆稠度,分层度,干缩率 密度,针入度,针入度指数,延度,软化点,薄膜加热试验,旋转 薄膜加热试验,闪点,蜡含量,黏附性,动力黏度,布氏旋转黏度, 改性沥青弹性恢复率,改性沥青的离析性,沥青化学组分,运动粘 度,恩格拉粘度,粘韧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乳化沥青筛 上残留物含量,乳化沥青微粒粒子电荷,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乳 化沥青破乳速度 配合比设计,密度,马歇尔稳定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流值, 最大理论密度,动稳定度,沥青用量,矿料级配,抗弯拉强度,冻 融劈裂强度比,沥青析漏损失,飞散损失
水温(℃) 水的密度(g/cm3) ρw 水温修正系数 αT 水温(℃) 水的密度(g/cm3) ρw 水温修正系数 αT 15 0.99913 0.002 21 0.99802 0.005 16 0.99897 0.003 22 0.99779 0.006 17 0.99880 0.003 23 0.99756 0.006 18 0.99862 0.004 24 0.99733 0.007 19 0.99843 0.004 25 0.99702 0.007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概念
w (T ) 或

( T ) w
式中的ρ和γ分别表示物体的密度和相对密度,ρw和ρw(T) 分别表示水在4℃时的密度和其他温度时的密度;αT表示 在某温度(T)时的水温修正系数。下表为不同温度时的水的 密度和水温修正系数:

水泥检测试验参数(2) ——细度:比表面积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表面积法测定水泥颗粒,其原理是根据一定量空气通过具 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 流速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该流速的快慢是水泥颗粒 粗细程度的函数。所以试验过程中,检测出空气通过水泥样 品的时间,再与标准样品(已知比表面积的水泥样品)进行比 较,得到所需结果; 由于水泥颗粒大小的任意改变,都能在水泥比表面积的变化 上得到表现,而这样的变化最终反映到试验操作中相应的时 间变化上,所以通过比表面积法测得的水泥颗粒粗细程度能 更加真实得到反映; 注意结果的计算要根据待测样品与标样之间在密度、试料层 空隙率、试验时温度的差别状况,分别采用不同公式进行计 算.
水泥检测试验参数(2) ——细度:筛析法


过筛操作时要注意所用标准筛的状态是否达到要求,采用未 达标的筛操作无法保证筛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标准筛的标 定来验证标准筛的质量状况; 水泥标准筛标定方法: 采用标样水泥(由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并向所 需机构销售)按照负压筛法进行操作,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 差值不得超过0.3%; 计算出试验标准筛的修正系数(C): C= F标样标注的筛余值(%) /F标样实测筛余平均值(%) 当该系数C在0.80~1.20范围时,说明该筛质量可靠,若超出 则该筛应被淘汰; 同时,每次水泥样品筛分结果,都应采用该系数进行修正后 作为最终试验结果.


表征水泥颗粒粗细程度可以采用过筛分析的方法(负 压筛法),用筛余量来表示。也可采用比表面积测定 法,采用比表面积的大小来表示水泥颗粒的粗细程 度; 筛析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但这样的结果 并未真正反映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比表面积法结果能更加真实表明水泥颗粒粗细,但 操作相对繁琐; 对于常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硅酸盐水泥必须采用 比表面积法,其他水泥则可采用筛析法,当然也可 采用比表面积法进行水泥颗粒粗细程度的检测.
水泥检测试验参数(3) ——标准稠度用水量


针对这一试验参数(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等)的试验操作, 2011年有最新GB版本,行标将于2015年做相应修订; 新的GB版本中的操作变动,主要是针对一些操作细节如 水泥浆装填插捣方式、所用玻璃板的尺寸等做了新的要 求。而其中一个改变需要强调,即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时,代用法中将结果的判定由28±2mm改为30±1mm; 实际上,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在试 验规程上同属一项试验,但在等级实验机构中将其划分 成三个参数。所以在填写相应试验检测报告中,要注意 这一点.
密度概念小结
密度类型
(真)密度
针对材料
石料、水泥、矿粉 (李氏密度瓶法) 集料、沥青混合料 马歇尔试件(水中 称重法) 石料、集料、沥青 混合料马歇尔试件 (表干法) 集料(表干法)
定义
单位物体体积下的 物体质量 单位表观体积下的 物体干质量 单位毛体积下的 物体干质量 单位毛体积下的 表干物体质量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概念


密度是物体基本物理性能指标之一,表征在 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里材料所具有质量(数量) 的多少; 密度的单位(量纲)有多种形式,包括:
克/立方厘米(g/cm3) 克/毫升(g/ml) 千克/升(Kg/L) × 103 = 千克/立方米(Kg/m3)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概念



关于密度的概念,还有比重或相对密度的表达形 式; 这里,比重是指某物质在4℃下与相同体积的水的 重量之比,或是指某物质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 4℃时,与纯水密度的比值;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是1g/cm3,所以任何物质在 4 ℃时的比重就是其自身原有密度,即在4 ℃时物体 的密度和比重在数值上相等; 要强调的是,比重和相对密度是一个意思,且在我 国比重已被相对密度的概念所取代.
沥青
沥青混合料
(1)水泥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


水泥的密度采用李氏密度瓶法 进行操作,这种试验方法适合 于粉状物料密度的检测; 整个试验操作注意两点: ——彻底排除操作过程瓶中所 带入的空气; ——读取刻度前,要将李氏瓶 在标明的温度下恒温规定时间.
李氏密度瓶
水泥试验参数(1) ——密度


当该差值是由物体在空气中称得质量和在水中称出的质量所 得时,则该差值所代表的是表观体积,计算得到的(相对)密 度就是表观(相对)密度; 当该差值是由物体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称出的质量和物体在水 中称出的质量所得时,则该差值所代表的是毛体积,计算得 到的(相对)密度就是毛体积(相对)密度.
水泥检测试验参数(2) ——细度:基本概念
水泥检测试验参数(2) ——细度:比表面积法



过高的比表面积即过高的细度,不仅增加水泥粉磨生产成本, 更为不利的是过细的水泥,水化时需要更多的用水量,引起 硬化后水泥体积收缩程度的增加,进而降低水泥及其混凝土 构造物的耐久性; 同时,研究表明,过细的水泥将会影响其与减水剂的相容性, 即在相同减水剂掺量下,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塑化效果变差; 伴随水泥细颗粒的增加,减少了能够稳定体积的未水化的粗 颗粒数量,这样反倒影响到混凝土的长期性能。我国现有的 混凝土结构一般的设计寿命是60年,而有专家预测,由于超 细水泥颗粒含量太多,50年后,我国的混凝土强度只能达到 设计强度的40%。这种因过度追求水泥细度带来的问题应引 起足够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