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水滴里的生物》教案资料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水滴里的生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世界。
1.2 教学内容:通过展示水滴中的微生物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介绍水滴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二章:水滴中的微生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
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滴中常见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
讲解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微生物。
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第三章: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讲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循环作用等。
探讨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微生物与人类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介绍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探讨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案例,展示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水滴中生物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5.2 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观察水滴中生物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显微镜下的水滴样本。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记录和描述水滴中的生物。
5.3 教学方法: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水滴里的生物》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水滴中的生物世界。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滴里的生物》的主题和意义。
2. 展示水滴中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水滴里的生物》的主题和意义。
2. 展示水滴中的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3.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第二章:水滴中的生物介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水滴中常见的生物种类。
2. 学生能够认识水滴中的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滴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如微生物、浮游生物等。
2. 讲解水滴中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水滴中常见的生物种类。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水滴中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水滴中生物的认识和观察。
第三章:显微镜的使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生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讲解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生物。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分组进行显微镜操作练习,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使用。
3. 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生物,并进行观察记录。
第四章:水滴中的生物观察与记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水滴中的生物,进行科学的记录和描述。
2.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水滴中的生物。
2. 进行水滴中的生物观察和记录练习。
教学活动:1. 向学生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水滴中的生物。
2. 分组进行水滴中的生物观察和记录练习。
3.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五章:水滴中的生物实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滴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学生能够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六年级《水滴里的生物》教案资料
本上的水流到载物台上;
❖
6.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观察.
1) 草履虫 2) 鼓藻 3) 钓钟虫 4) 轮虫 6) 水蚤
❖ 在水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 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 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 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
组内交流一下你课前搜集到的关 于微生物的图片以及资料。
镜臂 通光孔
镜座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反光镜:是个圆形的两面镜。一 面是平面镜,能反光;另一面是 凹面镜,兼有反光和汇集光线的 作用,可选择使用,反光镜具有 能转动的关节,可作各种方向的 翻转,面向光源,能将光线反射
在聚光器上。
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 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离相等。 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 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 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旋转一周 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细焦螺旋, 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 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使用粗调焦
微生物按结构、组成可分为三大类: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 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细菌、支原 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 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真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
按我国学者提出的分类法将生物分成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不难看出微生物在六界 中占了四界,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水滴里的生物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滴里的生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1)学生观察水样(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
强调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②自主观察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世界,认识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滴中的微生物概述:介绍水滴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2.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讲解微生物在水循环、土壤改良等方面的作用。
3.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
4. 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培养观察能力。
5. 水质污染与微生物: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及微生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滴中的微生物世界。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借助显微镜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显微镜、装有水滴的样本、相关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水质污染与微生物相关的案例材料。
3. 设计好针对学生观察结果的讨论题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水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2. 学生能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提高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4. 学生能提出保护水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议。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水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滴中的微生物世界。
2. 讲解水滴中的微生物:介绍水滴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3. 分析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讲解微生物在水循环、土壤改良等方面的作用。
4. 探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
5. 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培养观察能力。
七、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微生物在水滴中的生活习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1《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1《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1《水滴里的生物》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滴中的生物世界。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水滴中的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制作临时装片等。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生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微观世界的研究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滴中的生物世界,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滴中的生物世界,显微镜的使用。
2.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制作临时装片。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演示法:教师示范显微镜的使用和制作临时装片,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显微镜、装片、实验材料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服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水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滴中的生物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水滴中的生物世界,以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操练(15分钟)1.教师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取镜、对光、观察等步骤。
2.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巩固(10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
2.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生物,记录观察结果。
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滴中的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水滴中微生物的观察与识别。
2.教学难点:微生物的繁殖与生存环境。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水滴样本、显微镜、培养皿、实验器材等。
2.教学工具:PPT、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滴水中的微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水滴中有什么?2.知识讲解(1)讲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2)介绍水滴中常见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原生生物等。
(3)分析微生物在水滴中的生存环境及繁殖方式。
3.实验观察(1)发放水滴样本,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观察到的微生物特征。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在水滴中的生存环境,探讨如何保持水质的清洁。
5.拓展延伸(1)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作业:观察家中水龙头的水滴,记录微生物种类及特点。
五、课后作业1.观察家中水龙头的水滴,记录微生物种类及特点。
2.思考:如何保持水质的清洁?六、教学反思1.亮点:(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实验操作规范,观察结果准确。
(3)教师点评及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不足:(1)部分学生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详细。
(3)部分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佳,需要加强督促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水滴中微生物的观察与识别在实验观察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水滴样本,注意调整镜头,慢慢聚焦,你看到了什么?能否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A:“老师,我看到一个螺旋形的微生物,它好像在动。
”教师:“很好,这个螺旋形的微生物可能是螺旋菌,它的特征是呈螺旋状。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
关于《水滴里的生物》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水滴中的生物1.2 教学内容:展示水滴显微镜下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水滴中的生物1.3 教学活动:准备显微镜和水滴样本引导学生观察水滴中的生物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过程记录学生的提问和猜想第二章:水滴中的微生物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种类学生能够描述微生物的特点和功能2.2 教学内容:介绍水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讲解微生物的特点和功能展示微生物的图像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微生物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记录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第三章:水滴生态系统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水滴中的生态系统构成学生能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3.2 教学内容:介绍水滴中的生态系统构成讲解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3.3 教学活动:展示生态系统的图像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水滴中的生态系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相互作用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记录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第四章:水滴中的生物多样性学生能够了解水滴中的生物多样性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生物的特点和适应性4.2 教学内容:介绍水滴中的生物多样性讲解不同生物的特点和适应性4.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生物的图像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水滴中的生物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不同生物的特点和适应性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记录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第五章:保护水滴中的生物5.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保护水滴中生物的重要性学生能够提出保护水滴中生物的建议5.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水滴中生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水滴中生物的方法5.3 教学活动:展示保护水滴中生物的图像和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水滴中生物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提出的保护建议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过程记录学生的保护建议第六章:水中生命的手工活动6.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手工活动更好地理解水滴中的生物学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6.2 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关于水滴中生物的手工活动6.3 教学活动:提供材料,如彩色纸、水彩笔、剪刀等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水滴生物特点制作手工作品学生展示他们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记录学生的分享内容和作品质量第七章:观察水滴中的生物实验7.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水滴中的生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7.2 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关于水滴中生物的实验7.3 教学活动:提供实验材料,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滴中的生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记录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结论第八章:水滴中的生物角色扮演8.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理解水滴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学生能够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8.2 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关于水滴中生物的角色扮演活动8.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滴中的生物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准备角色扮演剧本和道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记录学生的剧本内容和角色扮演表现第九章:水滴中的生物观察报告9.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水滴中的生物完成观察报告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和写作能力9.2 教学内容:学生完成关于水滴中生物的观察报告9.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观察水滴中的生物活动学生提交观察报告并进行分享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记录学生的观察报告内容和分享表现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总结水滴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10.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水滴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学生进行学习反思10.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学习内容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记录学生的分享内容和报告质量重点解析本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手工活动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索水滴中的生物世界,增强学生对微观生物的认知和理解。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样,并记录观察结果。
2、了解微生物是一种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了解荷兰的科学家XXX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教学重点: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样,并认识微生物是一种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教学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玻璃片、滴管等。
预要求:1、阅读荷兰科学家XXX的故事。
2、预第一课《水滴里的生物》,初步了解微生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是水。
)2、教师引导:我们使用特殊的工具就能看到水里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一课——《水滴里的世界》,来探究一下一滴普普通通的水里,究竟有哪些东西?二、观察采集到的水样1、教师引导:课前,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都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样,并记录、汇报。
3、学生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到要想观察极微小的物体,需要借助特殊的工具——显微镜。
三、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教师出示显微镜并介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2、教师示范使用显微镜的方法,特别引导学生要注意显微镜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
3、教师强调显微镜的使用注意点。
四、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1、教师提供水样,并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2、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样中存在微生物,并介绍荷兰的科学家XXX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五、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学生们了解到了微生物的存在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显微镜下的世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水滴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1.水滴里的生物【教育目标】1.能够凭借显微镜和放大镜调查水滴里的微生物,并做好调查记载;能够认真详尽调查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达自己调查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2.知道微生物是一类个别细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分布广泛,品种繁复;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究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育重点】用显微镜调查微生物,并知道微生物。
【教育难点】调查一滴水里的微生物。
【教育预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水样、放大镜、显微镜、记载单。
【教育时刻】1课时【教育进程设计】一、情景激趣1.播放丁香湖图片,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过渡:不错这是丁香湖,是咱们于洪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景色怡人。
炎炎夏日经常有人泛舟湖上,感触湖水的清凉,亦或有人扬帆湖上,感触湖水带来的浪漫与热情。
你能想到这美丽的湖水里有什么吗?3.教师特意采集了一份丁香湖的水样,请同学们用肉眼细心调查,说说你看到的水是什么样子的?4.为了使同学们调查得更加详尽,教师给每个小组都预备了一份水样,请同学们拿起放大镜再来细心地调查,看看里面还有什么?5.很高兴同学们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其实除了同学们刚刚调查到的,水里还有很多的小生命,只是它们及其细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需求显微镜才能够调查到。
这节课就让咱们运用神奇的显微镜去探究《水滴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运用方法1.叙述:既然咱们想凭借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调查,咱们首要先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
(课件出示显微镜图片及各部分称号)2.要想用显微镜调查只是知道这些还不行,咱们还要知道它的用法。
让咱们看看视频中的人物是怎样运用显微镜的。
(课件出示视频)3.调查之前教师特别提示同学们调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4.运用显微镜调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损伤眼睛;(2)运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接触目镜和物镜。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1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1水滴里的生物教案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教案引言:本次教案将带领小学生探索水滴中隐藏的微小生物世界。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学生将学习到水滴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以及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如浮游生物、藻类等;2. 了解微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滴管、玻璃片、溴酸甘油溶液等;2. 教具:图片和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出示一张水滴中的微生物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水滴中有什么微生物?它们有什么作用?”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水滴中的微生物,如浮游生物、藻类等,讲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建立对微生物的基本认识。
3. 实验操作(40分钟):(1)实验前预备:a. 准备显微镜、玻璃滴管、玻璃片、溴酸甘油溶液等实验材料;b. 将玻璃滴管放入水中吸取水滴,然后放在玻璃片上。
(2)实验步骤:a. 学生观察玻璃滴管中的水滴,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b.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滴,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微生物(如浮游生物、藻类等);c. 学生尝试使用溴酸甘油溶液进行染色,观察是否有更多的微生物出现。
4. 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问题:“你们在水滴中观察到了哪些微生物?它们的数量有多少?染色后有没有发现更多的微生物?”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微生物在水滴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作用。
5. 实践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微生物在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池塘、湖泊、海洋等,以及人类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水滴里的生物》优秀教案
1.水滴里的生物【教育目标】1.学习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调查微生物,并做好调查记载。
2.了解微生物的特点,知道绝大多数微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阅览列文虎克的故事,学习他的科学精力。
【教育重点】调查、知道微生物。
【教育难点】用显微镜调查微生物。
【教育准备】教师资料:课件。
学生资料:活动一:水样、烧杯、放大镜、活动记载一,活动二:光学显微镜、水样玻片、活动记载二。
【教育时间】1课时【教育进程规划】一、初步调查水样,激起探求兴趣1.说话:课前请同学们从自然界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咱们仔细调查一下所选水样。
学生完成活动记载同时报告。
(后附表)2.说话:一杯水中除了用肉眼或放大镜能调查到的,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假如要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调查,要凭借什么工具?(显微镜)[规划目的:科学课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练习更有效。
]3.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国际呢?二、了解基本结构,学会使用办法1.叙述:已然咱们想凭借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调查,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办法。
2.教师演示使用办法,强调轻拿轻放。
3.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要正确安放显微镜,间隔桌子边缘10厘米左右,避免坠落。
(2)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损伤眼睛。
(3)保护好镜头,不能用手触摸物镜和目镜。
三、仔细调查水样,走进不知道国际1.说话:显微镜下的一滴水会是怎样的一个国际呢?咱们就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载二上。
(后附表)2.学生分组调查并报告调查成果。
3.教师小结。
4.凭借多媒体知道其他的水中微生物。
[规划目的:科学学习是开放的。
表现为,要引导学生使用广泛存在于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宽广的布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国际科学现象的体会,并丰富他们的学习阅历。
]四、拓宽认知视野,了解品种散布1.说话:微生物在大自然中散布极广,不光在水中,空气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乃至是在90度的温泉里,0°的冰川下等极点环境里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1. 水滴里的生物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科学知识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2、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2、体验到探索微观世界观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利用显微镜深入到微观的生命世界——水滴里的微生物家族。
三、教学仪器:图片资料和挂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生物和微生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第1课《水滴里的生物》。
2、第一部分:观察采集来的水样,引出用显微镜观察的活动。
先让学生凭借肉眼和放大镜直接观察水样,由此,激发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愿望,产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3、第二部分,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①认识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其主要部分的功能。
② 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4、第三部分,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种类及分布。
①通过阅读课文资料,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②借助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分布及种类,并知道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为后面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③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
二、科学探究:5、填一填:把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填写在相应处。
猜一猜:水滴里有什么呢?我想可能有:看一看: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把看到的不同水滴里的生物画下来。
池塘水井水沟水雨水用显微镜观察了水滴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议一议: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三、全课总结:6、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7、布置作业:完成实验册上有关内容。
关于小学科学教案《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繁殖速度快、代谢类型多样等特点。
3.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循环养分等。
4.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保护微生物,关爱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微生物保护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滴水滴中的微生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作用。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微生物的特点、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 拓展: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
7. 作业: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微生物的保护措施的手抄报。
8.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六、微生物的观察与实验1. 目的:通过观察与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微生物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水滴里的生物-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了解水生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掌握如何观察水生生物和记录观察结果。
二、教学重点
•水生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如何观察水生生物。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记录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老师根据教材准备制作干净透明的玻璃片、显微镜和草稿纸,将水质良好的水样倒入玻璃瓶中备用。
2. 导入新知
在课堂上,通过资料、图片等形式介绍水生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并说明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 观察实验
在课堂上,学生将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水中的生物。
首先,把透明的玻璃片轻轻放在玻璃瓶里,将水中的生物随意采一点点放在玻璃片上,然后用显微镜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生物形态、大小、颜色、数量等写下来。
4. 教学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并总结出水生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记录观察结果。
5.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完成给出的绘图测试,并记录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个别特征,总结出水生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水生生物的种类和特征,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水质对生物的影响。
但是,在实施观察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到眼睛和皮肤。
另外,生物种类繁多,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加深学生的理解。
最后,老师要及时记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差异。
苏教版科学六上《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上《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上《水滴里的生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滴中的生物世界。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水滴中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滴中也有生物生存,并且这些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性,又有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水滴中的生物世界,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同时,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安全知识也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滴中的生物世界;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滴中也有生物生存,并且这些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滴中的生物世界。
2.难点: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观察和实验。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水滴、生物样本等。
2.学具:载玻片、盖玻片、水滴、生物样本等。
3.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水滴中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水滴中的生物吗?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教案标题:水滴里的生物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水滴中的微观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将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并探讨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此外,本教案还将鼓励学生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水滴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2. 探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显微镜和玻璃片2. 水样(可以是来自池塘、河流或水龙头的水)3. 集水器或滴管4. 实验室笔记本和铅笔5.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和它们的特征6.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认为水滴中会有什么微生物吗?为什么?2. 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一些常见的水中微生物,如藻类、浮游动物等。
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水样。
2. 学生使用集水器或滴管将水样滴在玻璃片上。
3.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种类和特征。
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小组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微生物种类和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等。
3. 教师提供额外的信息和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并提出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2. 学生使用实验室笔记本记录下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3. 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建议,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实验报告(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2. 学生可以使用提供的实验报告模板,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其他水样进行观察和比较。
2.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水体中微生物的分布和变化。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教案:水滴里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水滴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2.能力目标:观察、描述和分析水滴中的生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习水滴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水滴中生物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准确性和细致性。
四、教学准备:1.生物显微镜。
2.包含显微镜玻片、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等实验器材。
3.预先制备的水样品。
五、教学过程:引入:(15分钟)1.向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简述为什么水滴中有丰富的生物。
2.启发学生思考:水滴中有哪些生物?为什么这些生物选择生活在水滴中?3.提问学生:是否有人见过水滴中的生物?能否描述一下?探究:(40分钟)1.将一滴水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2.将玻片轻轻放在显微镜上,调节高低倍镜直到能够清晰看到样品。
3.让学生依次观察样品,并用吸管将生物吸入载玻片上,然后用盖玻片覆盖。
4.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生物,并用手绘图或拍照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生物。
5.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运动方式等特征,并讨论它们在水滴中生活的原因。
总结:(15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总结并描述一下在水滴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2.分享学生的观察结果和笔记,讨论不同样品中的生物有何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
3.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水滴中的生物重要?如何保护水滴中的生物?拓展:(30分钟)1.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水滴生物的影响。
2.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推测出水滴中其他未观察到的生物种类。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将能够理解水滴中的生物多样性,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
同时,通过讨论和拓展,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水滴中的生物。
水滴里的生物-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苏教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滴里的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条件及特征。
2.学会在水滴里捕捉、观察、描述和记录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和观察微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水滴里有哪些生物?”“它们长得怎样?”“它们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课题产生兴趣。
2. 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1.准备工作:收集新鲜的水和装有水的容器,如放置多日的香槟瓶、玻璃杯等。
准备显微镜和光源等观察工具。
2.观察方法:将水滴放在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时要注意调节光源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微生物或小型水生生物的形态、颜色、数量和运动情况。
3.观察内容: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如:水蜻蜓的雏虫体形像“期望,头部较大”;小桶脚虫的身体呈橢圆形,纵贯着1根长长的鞭毛和许多短鞭毛;链霉菌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细菌群体,由数个单独的菌体联系在一起,呈链状排列。
4.记录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的名称、数量、特征等信息记录下来。
3. 分析生长繁殖条件1.根据观察结果和文献资料,讨论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条件,如温度、水质、光照等。
2.利用实验或资料查阅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的适宜生长温度和其他特殊要求。
如:草履虫对光线敏感,而且要在水温20℃以下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球藻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30℃,光照强度也是影响它的生长的因素之一。
4. 小结对本课内容和学生的感性理解进行小结,强调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有助于理解它们的生长繁殖条件和特征,以及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1.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数量。
2.记录观察结果。
3.探究微生物和小型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条件和特殊要求。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教案《水滴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水滴里的生物种类和形态,拓宽生物知识视野。
2、引导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介绍水滴里的常见生物,如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如何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4、生物形态、结构及特点的阐述。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水域的水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生物,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水滴里的常见生物,如海洋中的藻类、细菌,淡水中的原生动物等。
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实践:教授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
提示学生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和安全事项。
4、讨论:各小组交流观察结果,分享自己在显微镜下发现的有趣生物。
鼓励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学习,拓展视野。
5、总结:回顾本课知识点,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保持对生物学的热情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观察水滴里的生物形态和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
五、教学难点1、显微镜的操作技巧和安全使用。
2、如何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保持专注和耐心。
六、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水域的水滴图片和相关生物的实物或模型。
2、准备显微镜及相关配件。
3、设计观察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七、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画出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形态结构图。
2、搜集有关水滴里生物的资料,制作一份科普海报。
3、完成观察实验记录表,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
八、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定期进行相关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水滴里生物的了解程度。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和发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九、教学反思1、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 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细菌、支原 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 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 (真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可以找到微 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它们是有生命的?
❖ 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泛。
❖ 如:口腔、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 2000米深的地层、100摄氏度的温泉、零下 250摄氏度的环境下均有微生物。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面包因为它们更加松软, 牛奶因为它们将会变酸。 和动物、植物一样, 它们也是地球的孩子。
生命世界就是这样—— 千奇百怪,五彩斑斓
列文虎克和他的单片显微镜
❖ 列文虎克
❖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 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 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 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 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 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 自幼就喜欢的磨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 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它磨制的透镜远远 超过同时代的人,他制造的放大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 形式很多,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他的遗物中 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绿藻
NO.3
乙肝病毒 病 毒
SARS
艾滋病毒
细 菌 病 毒 - 噬 菌 体 NO.6
专业背景: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 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 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 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螺旋;用高倍物镜观察时,用细调焦螺旋。
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 观察一滴水里有什么。
❖ 观察内容:你看到了什么?画出它的样子?它是否在 运动?
❖ 注意:1.不许移动显微镜
❖
2.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
眼睛;
❖
3.使用是要小心,镜头不要碰到玻片;
❖
4.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
5.不要触碰玻片上的标本,以防止玻片标
按我国学者提出的分类法将生物分成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不难看出微生物在六界 中占了四界,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NO.1
原
原
生真 生菌 物界 界
核 生 物 界
病 毒 界
微生物
个子小 胃口大 繁殖快 分布广
眼睛睁得再大也不能把它们发现 显微镜下方现出它们的容颜 像针、像线、像球…… 形态各异,何止万千
小学科学六年级《水滴里的生物》
❖ 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 眼睛、放大镜
❖ 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借助什 么工具?
❖ 显微镜
显微镜 构造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倾斜关节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集光器 通光孔 压片夹 反光镜 底座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调节螺旋(调节焦 距、看清标本)
本上的水流到载物台上;
❖
6.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观察.
1) 草履虫 2) 鼓藻 3) 钓钟虫 4) 轮虫 6) 水蚤
❖ 在水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 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 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 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
组内交流一下你课前搜集到的关 于微生物的图片以及资料。
镜臂 通光孔
镜座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反光镜:是个圆形的两面镜。一 面是平面镜,能反光;另一面是 凹面镜,兼有反光和汇集光线的 作用,可选择使用,反光镜具有 能转动的关节,可作各种方向的 翻转,面向光源,能将光线反射
在聚光器上。
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 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离相等。 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 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 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旋转一周 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细焦螺旋, 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 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使用粗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