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容易混淆的电学知识点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容易混淆的电学知识点有哪些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

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乏认识,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现在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

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

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

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从而

使物体对外显电性。导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实质是导体中有

大量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

4、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叫做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

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导

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

它就变成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

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它一般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使之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

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中

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

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

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电源是指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

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

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为电路两端提

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电路两

端的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所以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有电压,然

后才能得到持续存在的电流。

8、电量与电流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

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人们把它称为元电荷。电荷的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

量的多少来表示。

1.形成正确的解题程序

无论是何种题型的物理习题,解题过程一般都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环节:读题、审题、情景、(对象)模型、规律、方程、求解讨论。一些同学解题时习惯于读题,找已知条件,找出要求的物理量,确

定所用公式、定律,最后列出方程。其实用这种解题思路来解决物

理问题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实践证明,只有规范地按照解决一般物

理问题固有的解题程序,或者按照物理解题的基本模式进行操作,

才有助于增强自己思维的条理性,最终达到解题程序自动化,有效

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2.养成画图的习惯

画示意图(力学中的受力图、运动情景图、v-t图,电学中的电

路图,光学中的光路图等)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解

答物理习题的一大法宝。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景,可将

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把握

题意的思维过程,一条简单的线段,一幅简单的图象,往往就是打

开思路的金钥匙,很多同学问老师问题,当老师画出了示意图时,

待求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便是明证。所以同学们从审题开始就应

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这是学好物理、做好物理习题的

“秘笈”之一。

3.学会题后反思

学好物理贵在领悟和理解,重在掌握物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解完题后,不能只管答案的对错,还应解后思考:题目涉及哪些知识点(模块)?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解法?能否将题目变通一下?经过

这样反复思考和总结,同学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1.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首先必须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每个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引出来的?(2)定义、公式、单位或注意事项各是什么?(3)其物理意义或

适用条件是什么?(4)与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5)这些概念和规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6)适度训练。

2.注意在阅读、语言表达及观察动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制定合理目标。

(1)在阅读能力训练上,能独立阅读教材,找出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2)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上,能用正确的物理术语描述物

理概念及规律,能把一般的物理过程表达出来;(3)在观察动手能力

训练上,能细致观察物理现象,归纳出物理规律,能独立写出实验

报告,处理实验数据。

3.独立主动地归纳总结。

除课上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外,课下还要在复习基础上重新整理课堂笔记,加强印象和记忆。每学完一章后,都要总结出详细

的知识结构,从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及其来龙去脉、纵横

关系,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同学们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全

面考虑问题,克服片面性。

4.重视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对物理问题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综合”思维方法的训练。同学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教师讲解

的典型例题和自己所做的习题中,归纳出各种物理模型,并明确其

产生的条件和特征。当同学们头脑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观意识时,复杂的物理现象分解成的若干简单物理过程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便使复杂的物理问题演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物理画面,这样

既丰富了同学们的想像力,也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培养了同学们

良好的学习习惯。

5.掌握各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的模式,进行正确思维。

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老师讲课时听着都明白,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哪儿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

要想进行正确的思维,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使思维活动建立在概念和规律的

基础上;(2)要按物理内在规律进行思维,学生遇到一个问题,要弄

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遵从什么规律。需用什么公式,只要物理过

程搞清楚了,题目就会容易做了;

(3)积累和总结几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模式,诸如受力分析法、

等效代替法、运动状态分析法、能量状态分析法、电路等效变换法、电路中电势变化分析法等。我们所遇到的物理习题中有很多同类的

习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

6.强化“比较”和“类比”的思维方法训练。

在学习中要经常做到,在表面上差异大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共性;对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

出他们的差异,加深对概念和规律及物理现象的认识。例如“重力场”和“静电场”,表面看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

共同点(同为势场),即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而可以引

出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再例如动量和功率,它们所具有的单

位表面看来相似,但它们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另外对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还可采用“类比”法。例如电场、磁场像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