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资料(参照考纲)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单元核心概念: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
农耕时代。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到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和成熟的甲骨文字,说明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
第1 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原始农耕(A)
0.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1.概念:以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取代采集与渔猎。
2.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3.特点:南稻北粟的格局(粟类旱地作物、人工栽培的水稻分别同时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
中下游地区)
4.意义:
(1)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为人类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食物来源。(3)人类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5.典型: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体现了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共同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1.炎黄传说(A)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
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A)
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年—4000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
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 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礼记·礼运》中的夏朝”(A)
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C21世纪)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
世”。“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2. 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世袭制、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等是其具体体现。
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二里头遗址(A)
1.考古发掘显示: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
文化遗存。2.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
济生活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质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三.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1.二重证据法:20 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用“地下之新材料”证明“纸上之材料”,
即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也引申为不同来源史料间的相互印证。
2.实践:参照文献《礼记·礼运》与考古发掘成果——二里头遗址相互印证展现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第3 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商朝的建立: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方国联盟(A)
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三.青铜器与甲骨文(A)
1.司母戊鼎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表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
商朝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专用于王室与贵族的礼典、祭祀等活动,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
能。
3.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领域的历史状况,是探索商史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单元核心概念:
西周确立的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周王朝的两大创设。经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取代了封建世袭贵族制,大国兼并战争催生了“天下定于一”局面的产生。急剧的社会变动,推动了思想家的活跃和思想创造力的发挥。“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灿烂的思想学术奇观之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第4 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周朝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封邦建国制的内容(A)
⒈目的: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⒉内容: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⒊影响: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三、礼乐制度(A)
制定者:周武王之弟——周公旦
内容:
礼,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周公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
利义务。
乐,舞乐、史诗等,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用:周公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德治”的重要内容。“敬天
保民”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5课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
一.东周的建立(BC770——BC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