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练习技能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但是就目前的语文课堂来说,还依旧存在着消极和低效的教学现象,单一、被动的说教式教学仍占一定地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依然无法得到充分提高和拓展。在国家新一轮全面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我们要找准有效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核心。鉴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在新课标精神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根据文本内容,设置特色教学
语文知识内容丰富,文本教学也题材多样,不同题材的文体教学的切入点以及教学方式肯定有所不同。如诗歌题材我们可从意境、韵律、语言、感情和意象等角度和元素入手;而小说题材的文章我们则需要从人物、故事背景和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等角度来详细剖析;针对散文题材我们要引导学生统筹其貌似散乱的“形”来深化其对不散的“神”的理解和认识;说明文要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谈起;议论文要紧紧抓住论述方法、论点和论据。另外,有时候虽然文体相同,篇目不同,也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刻画细腻传神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如此掌握学习目标:目标一:让学生先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理清思路。目标二: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目标三:揣摩“孔乙己”深刻社会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鼓励互动课堂,设置有效提问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应该是互动的、对话式的。我们要想维护和有效实现这种积极高效的学习状态,就必须设置科学高效的课堂“提问”。
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文章线索入手,紧扣线索来设置问题。不仅有利于摩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还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引导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们就需要紧扣“金钱”来设置问题:于勒叔叔还是混混时,态度如何?于勒叔叔去了美洲时,听说有钱了,态度如何?一连串的围绕“金钱”的問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反思亲情友情等情感的重要性。如此提问,就会引导学生围绕线索来思考,抓住中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效率。如此针对小说文本进行阅读教学,方便教师围绕小说的叙事艺术和故事情节来展开讲解,体现了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原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发扬课堂教学民主,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思维探索的催化剂。有问题才会有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原学生主人翁的地位,紧紧把握时机,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和探索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发扬民主教学精神,又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了机会,充分挖掘出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我们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就有学生问:“小说和电影里的穷孩子总被地主少爷当马骑,受欺负,为什么迅哥儿和闰土就能友好、平等相处呢?”这些疑问可能和我们的文本主题不太切合,但是它代表了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问的思想,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将它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让这探究的“星星之火”燃起学生探究的熊熊烈火,从而使学生学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认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和意境转念是文学的生命,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学实践中,学生也只有在这任务动力的驱使下才能在这样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从而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
效率的理解和实践探究。有效提问是关键。活泼的课堂形式除了要设置有层次、有探究空间的难易适中的提纲挈领的问题外,还可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把握好良好的活动秩序,要灵活多样,要活泼多彩。此外,教师还要设置有效评价来激励学生探索动力,以此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形成能力,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