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课程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课程概述课程目标:介绍城市设计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课程的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概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任务,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项目。

课程安排:介绍课程的总体安排,包括时间表、学习进度和评估方式。

二、城市设计基础知识城市设计的概念:介绍城市设计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空间规划、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方面。

城市设计的要素:介绍城市设计的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园、广场、标志性建筑等。

三、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介绍城市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介绍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方面。

城市规划的方法:介绍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调查分析、预测评估、规划方案制定等。

四、城市设计实践城市设计项目分析:介绍具体的城市设计项目,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设计原则等。

城市设计方案制定:引导学生制定城市设计方案,包括方案构思、方案设计、方案评估等。

城市设计方案实施:介绍城市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包括施工图绘制、施工管理等。

五、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介绍:介绍国内外优秀的城市设计案例,包括设计理念、实施效果等方面。

案例分析方法:介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调查分析、比较分析等。

学生分组讨论及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具体的城市设计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总结与评价学习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实践项目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建议与展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和发展展望。

城市设计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131016总学时数:16学时总学分数:1学分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城市设计概论》为建筑学专业的任选课,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城市设计学科发展之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城市设计的特征、运用、控制要素、设计方式与控制管理,以及现代城市设计的思潮发展。

基本要求:1、透过本课程的教学,逐步使学生具备城市设计的概念。

2、熟悉城市设计的规律与发展。

3、理解城市设计的运作方式。

4、了解当代国内外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5、提高城市设计的理论思维与视野。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分为四大部分:1、城市设计概论与基本特征要求学生对于城市设计学科有基本了解,通过各类相关书籍与案例,使学生能重点掌握到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特征、主要内容与此学科的价值。

2、城市设计的语境与维度透过对于城市设计四大语境与六大维度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基本理解城市设计的思考方式、分析与设计过程。

3、城市设计的方法、技术与运作机制透过案例介绍城市设计运作的过程,以及城市设计在过程中的采用包括信息接收、场地调查、理念创造..等的各种技术及其运用,并重点介绍城市设计在运作机制中所使用的控制管理手段,力求使学生能够对于整个城市设计操作有深刻理解。

4、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思潮重点介绍国内外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动态及多样性的相关发展,同时介绍城市设计解决问题能力的扩展,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五、其它项目(含课外学时内容):无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本课程以理论配合案例介绍方式,在课堂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辅以课外预习与背景材料阅读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以课程论文、分组研究与平时练习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总成绩=论文40%+分组报告40%+考勤20%2、习题:以课程各专题进行分组并进行报告与研究,并要求课程结束时个人撰写城市设计分析案例或理论小论文一篇。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

城市设计课程纲要第一章城市设计发展概述1.城市设计概念的认知理论认知:注重城市设计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寻求普遍意义城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1.1.1 不列颠百科全书:为社会、经济、审美和技术服务,涵盖了个体工程、系统工程、区域设计等形体环境设计1.1.2 林奇.凯文:城市空间应保证城市各种活动,实现多种价值观应用认知:注重城市建设中具体问题的及其解决途径1.2.1 政策取向1.2.2 工程取向2.城市设计历史发展2.1 城市设计的萌芽时期2.2 古代国外城市设计史2.2.1 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贯穿与城市设计中,追求与自然环境地协调,体现人的尺度,以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

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

特点:“以空间、轴线、建筑实体、连续空间、引力及延伸等模式”2.2.2 古罗马时期:突出政治、军事的地位,强调街道布局,引入主次干道的概念特点:轴线对称、纪念性,公共建筑的附属性2.2.3 中世纪时期:城市规模小,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特点:空间封闭,尺度宜人,理性原则2.2.4 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设计模式,以便利、美观为设计原则2.3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史2.3.1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2.3.2 各时期的代表和特点(汉以前;汉至宋;明清)2.3.3 北京城的城市发展沿革2.4 近现代西方城市设计史2.4.1 工业革命18、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城市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产生严重的城市问题,污染,工业化的急功近利特点:城市设计缺乏整体观念,艺术性的缺乏2.4.2 20世纪30年代末的新建筑运动:功能秩序解决城市问题,考虑社会进步和公众的基本生理、生活需求。

特点:重视经济、社会、立法,忽视历史文化,城市出现大量无特色的消极空间2.4.3 《雅典宪章》后20世纪中期:重视城市环境问题,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五要素的城市意向的形成2.2.4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强调城镇和谐性、新旧建筑关系、公共空间形式及小规模改造街区,历史、传统、文化、地方特色、邻里、场所精神。

城市设计 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  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235Z10课程名称: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建筑设计(I\II);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原理适用专业:城乡规划教材:1. 王建国著.城市设计(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教学参考书:2. 王一著.城市设计概论--价值认识与方法.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理想空间》等期刊杂志4.相关的政策与设计规范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城市设计是专业核心课程,直接衔接城市设计原理课程,是城市设计课程设计周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结合原理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工程项目,目的在于进一步熟悉城市设计原理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并予以运用。

通过全真模拟工程实践,了解城市设计全过程,掌握设计方法,熟悉技术规范,并能对设计成果进行品质优良的规范表达。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全面掌握城市设计的专业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其他的专业知识,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些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能力:城市设计经过现场调研、基地现状要素梳理、方案构思、成果表达各个阶段,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多次的分组讨论、多方案选择、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评价的能力;熟练的运用CAD、PHOTOSHOP、GIS等专业软件的制图能力;图文并茂、辅以模型、详略得当的表达能力。

素质: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做贡献。

在均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的素质。

通过经典案例的欣赏与方案对比讲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城市设计课程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城市设计是研究和规划城市空间的学科,旨在创造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本课程将介绍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城市发展的概念、理论和实践;2. 掌握城市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对城市环境和人文特征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三、课程安排1.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的定义和目标- 城市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2.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城市规划的参与主体与政策法规- 城市规划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区划3. 城市设计工具- 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CAD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4. 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国内外城市设计典型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项目规划与管理- 城市设计方案评估与优化5. 城市设计实践- 独立或小组完成一个城市设计项目- 进行城市设计方案讨论与提案-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比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个人项目(30%):完成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并撰写设计报告。

3. 期末考试(40%):考察学生对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设计导论》、《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等2. 课件:提供相关案例、资料和PPT讲义等3. 实地考察:安排实地考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践经验六、参考书目1. Lynch, K. (1981). 城市规划的形态。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Alexander, C. (1977). 一个自然的系统——建筑的城市观。

北京: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

3. Montgomery, J. (2016). 小城市——寻找社区伙伴。

北京: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

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资深教师团队承担,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大纲

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大纲

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大纲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大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和实践,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城市设计的意义、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探讨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大纲的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意义城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手段,创造一个宜居、宜人、宜业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更是为了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城市设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城市设计教学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城市中的不同元素,学生能够了解城市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城市的不同部分,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城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通过合作设计城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城市设计教学的内容1. 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2. 城市元素的观察和分析。

学生需要观察和分析城市中的不同元素,如建筑、街道、公园等,了解它们的功能和问题。

3. 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

学生需要参与到城市设计的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虚拟城市,包括规划道路、建筑和公共空间等。

四、城市设计教学的评价城市设计教学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

评价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口头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结语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大纲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1教学大纲教学环节名称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1英文名称urbandesignstudioquickdesignexpression课程编码周数1周学分1理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性小型建筑的快速设计与表现能力设计的图纸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独立完成从设计到制图的全过程

教学环节名称
知识

素质与能力要求
基本素质、能力要求
掌握一定的识图、制图、绘制草图的能力,掌握一般性建筑的设计方法和基本设计步骤。
综合素质、能力要求
能综合学过的中外建筑知识和城市规划知识指导自己的设计,有一定的设计构思与表达能力。
创新素质、能力要求
对建筑有一定的理解,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设计。
内容

方法及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能独立完成设计课题或实习报告,有特点,图纸完成质量较好。

基本完成课题要求,图纸或报告基本符合要求。
及格
基本了解和达到教学目的,能够按时完成课题要求。
不及格
不了解教学目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差。
执笔人: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1)
英文名称
UrbanDesign Studio
(Quick Design&Expression)课程编码Fra bibliotek周数1周
学分
1
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性小型建筑的快速设计与表现能力,设计的图纸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独立完成从设计到制图的全过程。
教学目的
通过长短题目的结合训练,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制图与识图知识解决特定题目,了解建筑设计的过程,培养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
方法及课时安排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1)》的设计题目补充进行短期快题设计,或者完成某项建筑专题实践、建筑体验的活动,提交设计图纸或相关报告。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02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02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 070053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学时: 课内实践学时: )学分: 2.0一、适用专业: 城市规划专业、有关其他专业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从城市形体环境设计的层次, 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方法、程序, 从而提高城市设计能力, 提高专业调研能力和专业信息获取能力, 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了解国际国内相关较深层次研究, 形成一个积极的、可不断开拓的开放系统。

城市设计属应用学科, 其理论的讲授内容势必应不断充实与更新。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主干课, 通过对城市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建立广义的专业理念, 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 为今后应对社会发展、拓展专业领域打好基础, 因此在城市规划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在修完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基础上, 对城市设计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教学目的是:建立以城市设计为思维角度, 形成新的设计观念;了解城市与本专业的关系, 拓宽专业视野, 健全专业知识, 为适应日益综合、宽泛的设计领域的要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决城市相关问题的素质, 使原有的专业知识架构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教学手段:《城市设计概论》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 是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的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 因此理论课的教学应逐步从被动式教学转向主动式教学, 最终转向互动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核心部分教学, 提高教学的形象性;象上设计课一样上理论课, 运用实物投影系统, 进行作业讲评与课上徒手草图绘制;安排室外调查, 到城市中去体会实际的城市形体环境及城市生活, 深入理解城市设计理论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三、各章教学结构及具体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基本要素、过程与成果、景观与空间、开发与管理等。

城市设计 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   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140Z10课程名称: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及原理、城乡规划原理、风景园林设计原理、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居住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设计原理适用专业:建筑学教材1.王建国.城市设计(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教学参考书2.Dieter Prjnz.城市设计.上)(下)(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3.约翰•伦德•寇耿. 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城市设计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对建筑学专业本科生而言,深入研讨城市设计难度较大,教学主要立足于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方法的基本了解。

该课程设置在《城市设计原理》课程之后,通过专题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对一定区域范围城市空间形态的把握和设计能力。

建筑学专业学生通过设计实践,促进其思维拓展与转换,形成由建筑到城市、由城市到建筑两个方向的整体设计观念,有效地提高宏观设计实践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城市设计调研方法及实践;城市形成过程中城市现状、建筑与景观、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城市各要素基本含义及其空间组织方式;城市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城市建筑群体空间形态布局的基本方法;设计导则编制的标准和方式;地块开发控制图则的编制方法。

能力: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相关先进分析工具,掌握城市设计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了解各层次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能通过城市设计,解决城市景观空间、社会政治和经济目标诉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素质:学生应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能用整体性、公共性、可控制三种思维综合的方式来看待城市设计,能通过城市设计手段解决城市中现存的各种问题;设计实践分组进行,学生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为8课时,分为优秀城市空间调研(4课时)、城市城市设计场地调研(4课时)。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1022课程英文名称:Urban Design课程总学时:64讲课:10实验:48讨论:6 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2月一、大纲使用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 •课程地位:《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继学习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课后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涵,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掌握其相关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能力,是建筑设计入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熟悉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了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的发展历史;了解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掌握城市设计的研究对彖、类型与内容;掌握城市设计要素和设计方法;了解城市设计机构组织;熟悉城市设计的编制与成果表达;了解城市设计的决策、实施、操作与管理;了解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的基本要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1、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理解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学握城市设计的内容与层次;3、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4、掌握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容、原则与方法;5、掌握当代城市设计的过程与成果表达形式;6、学会运用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逬行城市设计实践;7、了解城市开发的概念与类型;掌握不同阶段城市开发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采用指定教材、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

(2)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逬行教学。

(2)讨论教学课采用“教师总结+分组讨论+自由讨论”方式逬行教学。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72844课程名称:城市设计英文名称:Urban Design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64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0学时)学分:4适用对象: 环境设计专业考核方式:分散考试先修课程:景观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二、课程简介(中英文,200字左右)1、通过对城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授使学生对城市空间的设计方法有较深入的理解。

2、通过对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对宏观空间的感受和实际设计能力。

3、通过设计实训使学生具备初步城市设计及表现能力,并结合课堂陈述方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design methods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students have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methods of urban space.2,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space, we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macro space and the actual design ability.3, through the design training, students have the preliminary urban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combine the form of class presentation program to improve students' express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城市设计是一门环境专业学科主干课程。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题目上庄村更新设计、劈柴院街区城市设计、青岛中山路街区城市设计……二、课程学时总计12周,72学时。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巩固与检验现阶段所学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并进行灵活的综合运用;学习思考城市设计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艺术、经济的关系问题,建立和培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徒手草图表达、正式图纸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态度和规划设计的表达与表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城市设计的相关方法与原理,掌握空间环境、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景观小品、市政设施的综合规划设计方法;训练学生规划前期的调研能力,重点强调基地的特征和场所精神,深入思考规划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初步具备规划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与分析城市现象,关注城市发展动态和前沿课题,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塑造一个环境优美、方便舒适且富有个性的空间环境。

四、用地环境与现状上庄村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上庄村,北邻中学,西侧是国家4A级森林公园和一在建高端地产项目,南向是一规划中的大学基地,东侧是相邻村落。

本规划地块四周群山环绕,水系发达,环境优美,基地现状情况详见附图。

设计者可根据地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规划道路选线和走向。

劈柴院街区城市设计……青岛中山路街区城市设计……五、设计要求1.本次设计应充分考虑规划用地的功能定位。

结合规划区自身优势和现状条件,选择恰当的用地性质,确定开发规模,进行土地适宜性和承载力分析,确定建设用地总的开发规模,确定各项建设用地的比例。

2.对片区的整体形态、开敞空间、城市轮廓和天际线、视线走廊等进行总体设计;对建筑体量与风格、色彩、高度、植物配置、标识系统、小品等提出整体设计原则,强化地区空间的整体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 &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900041251
课程归属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制定时间:2015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性质:《城市规划设计》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相关的专业理论课,课程涉及面广,涵盖了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史、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城市用地与结构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居住区详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实施、行政与法制等多方面内容。

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广泛认识、了解和掌握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专业知识的重要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设计实践,使学生能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城市设计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培养各层次城市设计的基本设计技能,包括城市总体设计、城市分区设计。

历史地段保护城市设计,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等,培养学生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实际分析能力与综合表现能力。

3.适用专业: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小城镇方向)本科专业。

4.学时数:54学时(3学分),其中课堂教学部分教学48学时,实践部分6学时。

5.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城市设计适宜在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建设史》、《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等)基础上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广度与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缘于城市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本身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教学内容也须不断更新并作出相应调整,以便与当前学科发展保持较好的适应性。

在本课程的教学同时,相应地、有条件的开设或选修《环境艺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等相关课程。

6.学习方法:房屋建筑学是一门政策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国家在建筑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除认真参加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并完成课堂作业和课程设计外,要多想、多看、多画,以便开阔眼界,打开思路,积累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不断丰富建筑学方面的知识,提高设计水平、制图技巧和读图能力。

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建议选用教材:《城市设计》,王建国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书:《城市设计概论一理念.思考.方法.实践》,邹德慈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设计(修订版)》,(美)埃德蒙.N.培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设计新理论》,【美】C.亚历山大、H.奈斯、A.安尼诺、I.金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8.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系统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小区等参观与现场讲解、环境调查及植被调查、建筑书店规范查找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2学时)
1.1 城市设计的概念、定义,研究内容
1.2 城市设计的目标
1.3 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1.4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其他要素的相关性
1.5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
1.6 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
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章历史: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4学时)
2.1 城市设计的缘起
2.2 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2.3 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
2.4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
2.5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
2.6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
2.7 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时间:古代和中古时期的城市设计;从文艺复兴到产业革命后的城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
空间:伦敦与约翰·纳什、威尼斯与圣马可广场、罗马历史名城特色及城市沿革、勒·柯布西耶与他的新憧憬、中国北京、平遥等。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历史及渊源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4学时)
3.1 空间形式理论
3.2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3.3 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
3.4 场所文脉理论
3.5 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3.6 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3.7 设计过程理论
3.8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的设计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城市设计的编制(2学时)
4.1 城市设计编制和研究的类型
4.2 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4.3 城市设计的编制
4.4 不同规模层次的城市设计编制要点
4.5 城市设计编制的程序要求
城市设计机构组织;城市设计的编制与成果表达。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实际操作中所会遇到的编制与表达情况
第五章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8教学学时+4学时课程设计+2学时外出参观)
5.1 土地利用
5.2 空间格局
5.3 道路交通
5.4 开放空间
5.5 建筑形态
5.6 城市色彩
城市空间要素和构成设计;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行为、功能、认知、感受一一人与空间的能动关系;目的、目标、方法——价值观与方法论;法则与手段——视觉规律与人的能动性。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要素与方法,为下一步设计准备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建筑单体的总平面图小设计,让学生了解尺度、朝向、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六章城市典型空间类型的设计(8教学学时+4学时课程设计+4学时外出参观)
6.1 城市道路空间
6.2 城市广场空间
6.3 城市绿地
6.4 城市中心区
6.5 大学校园
6.6 城市居住区
6.7 城市建筑综合体
6.8 城市滨水区
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城市公共空间、城市中心、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城市滨水区五个部分的城市设计思想、方法及相关实例。

教学重点: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城市广场设计,以及一个简单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
第七章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2学时)
7.1 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
7.2 城市设计的社会调查方法
7.3 城市设计数字化辅助技术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各种分析方法及辅助技术。

第八章城市设计的实施组织(2学时)
8.1 城市设计的过程属性
8.2 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
8.3 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
8.4 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体系的衔接
8.5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接轨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实际操作中所会遇到各个环节的联系。

第九章城市设计课程作业案例精选(8学时)
9.1 当前我国城市设计本科教学概况
9.2 城市设计课程作业教学纲要
9.3 城市设计作业选例后记索引
城市总体设计案例:堪培拉与格里芬、温州整体城市设计;
分区级城市设计案例:华盛顿中心区;巴黎与德方斯;巴西利亚:伟大的创举、彰州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江阴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
历史地段保护城市设计:西安钟鼓楼广场城市设计、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步行街、商业街及主要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居住环境设计、其他。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实际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