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3-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求解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Fox
F
解得
iy
0
Foy FA cos 0
M
解得
Foy F
o
0
FA cos R M 0
M FR
例3-8 求: 解:
已知:
F=20kN,
q=10kN/m, M 20kN m, L=1m;
A,B处的约束力.
取CD梁,画受力图.
M
C
0
l FB sin 60 l ql F cos 30 2l 0 2
FRx Fix Fix Fx FRy Fiy Fiy Fy
FR ( Fix )2 ( Fiy )2
Fiy Fix cos( F 'R , i ) cos( F 'R , j ) FR FR
解:
取冲头B,画受力图.
F
解得
FB
iy
0 F FB cos 0
F Fl cos l 2 R2
F
解得
ix
0
FN FB sin 0
FR l 2 R2
FN F tan
取轮,画受力图.
F
解得
ix
0
FR l 2 R2
Fox FA sin 0
解: 取起重机,画受力图. F 满载时, A 0, 为不安全状况
M
B
0
P3min 8 2P 10P2 0 1
解得 P3min=75kN
空载时, FB 0, 为不安全状况
M
解得
A
0 4P3max-2P1=0
F3max=350kN
理论力学平面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原力偶系的合力偶矩
n
M Mi i 1
只受平面力偶系作用的刚体平衡充要条件:
n
M Mi 0 i 1
对BC物块对B点取矩,以逆时针为正列方程应为:
M 2 M B (FC ) M FCY a FCx b M FC (b a) cos45 0
[例] 在一钻床上水平放置工件,在工件上同时钻四个等直径 的孔,每个钻头的力偶矩为 m1m2 m3 m4 15Nm 求工件的总切削力偶矩和A 、B端水平反力?
两轴不平行即 条件:x 轴不 AB
可,矩心任意
连线
mA (Fi ) 0 mB (Fi ) 0 mC (Fi ) 0
③三矩式 条件:A,B,C不在
同一直线上
上式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简化结果: 主矢R ,主矩 MO ,下面分别讨论。 ① R =0, MO =0,则力系平衡,下节专门讨论。 ② R =0,MO≠0 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O=M 此时刚
解除约束,可把支反
力直接画在整体结构
的原图上)
解除约束
由
mA (Fi
)
0
P2a N B
3a0,
N B
2P 3
X 0 XA 0
Y 0 YB NB P0,
YA
P 3
2.5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超静定问题
1、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物体系统(物系):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所组成的系统叫∼。 [例]
外力:外界物体作用于系统上的力叫外力。 内力: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
N2个物体受平面汇交力系(或平面平行力系)
X 0 Y 0
2*n2个独立平衡方程
N3个物体受平 X 0 面任意力系 Y 0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第03章 平面任意力系(邱清水)
3.1
(2 M O F M 2 F2 cos 60 2 F3 3F4 sin 30 2.5 kN m
由于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故最后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 FR,合力到O点的距离为
d M O FR 0.421 m
A B C
附加条件:A,B,C 三点不共线直
为什么要附加条件?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如果选Oxy坐标系的y轴与各力平
行,则不论力系是否平衡,各力在x轴
上的投影恒等于零。 于是,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的数 目只有两个 即
F 0 M F 0
y O
或
M F 0 M F 0
A B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力系平衡方程主要用于求解单个物体或物体系统平衡时 的未知约束力,也可用于求解物体的平衡位置和确定主动 力之间的关系。 应用平衡方程解题的大致步骤如下: 1)选取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分析图; 2)选取坐标系,列出平衡方程; 3)求解方程组。
2
FRy arctan FRx
F F F arctan F
2
2
2
x
y
y
x
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3.固定端(或插入端)约束
图(a)为固定端约束在计算时所用的简图。物体在固嵌部分所 受力是比较复杂的(图(b)),但当物体所受主动力为一平面 力系时,这些约束力亦为平面力系,可将它们向A点简化得一 力和一力偶(图(c))。这个力可用两个未知正交分力来代替。 因此,在平面力系情形下,固定端A处的约束作用可简化为两 F 个约束力 F Ax , Ay和一个约束力偶 M A (图(d))。
平面任意力系
解:
对象:小车ABC T, TC = G, NA, NB
y
h
分析力:
C TC
E
d
T
B NB b x
选轴列平衡方程:
A Nb A G
X T T c sin 0 T T c sin 1 . 04 kN
N
A
Y
N B T c cos 0
B
例2. 轮轴AD, A为止推轴承,C为圆柱轴承,轮B重 W==40kN,外伸端D的齿轮直径为d,受径向力P=20kN和 轴向力Q=40kN。L=20cm. 求两轴承的约束力。
解:
对象:轮轴
y YA L XA A W
A
分析力: W, P, Q, YC, XA, YA 选轴列平衡方程:
L L B C d YC
m 2 2P 20 0 . 8 2 16 0 .8 2 20 12 KN
(3) 解方程组;
RB qa 2
R Ay P qa R B 20 20 0 . 8 12 24 KN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其它形式
平衡方程的多矩形式
m A (F ) N
2 b Td T c cos b T c sin h 0
N
B
T c sin ( h d ) T c cos b 2b
1 . 67 kN
代入二式解得 或利用两矩式
N
A
T C cos N B 2 . 19 kN
B
F’1
n
平面任意力系三
F’R O MO
汇交力系合力的力矢称为原力系的主矢。
理论力学第2章平面任意力系
空载时轨道A 、 B的约束反力,并问此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有无翻
倒的危险。
解:
(1)起重机受力图如图
(2)列平衡方程 :
MA 0:
Q
Q(6 2) RB 4 W 2 P(12 2) 0
MB 0:
Q(6 2) W 2 P(12 2) RA 4 0
6m
解方程得:
W
P
12m
RA 170 2.5P
FR' Fi Fxi Fy j
MO MO (Fi )
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1)FR´= 0,Mo ≠ 0, (2)FR´ ≠ 0,Mo = 0, (3)FR´≠ 0,Mo ≠ 0, (4)FR´= 0,Mo = 0,
合力偶,合力偶矩,MO MO (Fi )
合力,合力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
3
F2
j
F3
x
(437.6)2 (161.6)2
F1
1 1
100
Oi
1 2
466.5N
200
MO 21.44N m
y
合力及其与原点O的距离如图(c) 。 MO
x
y
d
x
O
FR FR′ 466.5N FR´
FR
O
d MO 45.96mm
(b)
(c)
FR
10
例11 水平梁AB受按三角形分布的载荷作用,如图示。载荷的
M
l
l
30
B
D
° F
3l
P
q
A
21
解:T字形刚架ABD的受力如图所示。
M
l
l
Fx 0
30
B
FAx 1 • q • 3a Fcos30 0
cly理论力学-第三章
理论力学
1 1 M q .gh.1h. h 2 3
(1) 侧墙不绕A点倾倒时Mw kq MqMA0
b 1 1 M w kq M q 1bh. . 1.4 . gh.1h. h 0 2 2 3
解得:b=0.9,根据条件知 b 0.9
力使物体绕某一轴转动效应的量度,称为力对该轴之矩。
Mz(F)= MO(Fxy)=±Fxyd=2S△OA′ B′
是代数量,正负规定 单位为 N· m + –
z
性质:
(1) 当力的作用线与轴平行或相交 时,力对于该轴之矩为零。 (2) 当力沿其作用线平移时, 它对于轴之矩不变。
F A O
d
B
B′
xy
A′ Fxy
1、直接投影法(一次投影法)
x
方向余弦
Fx=Fcosα, Fy=Fcosβ, Fz=Fcosγ
2、 二次投影法(间接投影法)
Fx=Fcosθcos , Fy=Fcosθsin , Fz=Fsinθ
C LY
系 列 一
理论力学 说明: (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而力沿直角坐标轴的分量及 力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 (2) 已知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则大小及方向余弦为:
(3) 合力对于任一轴之矩等于各分力对于同一轴之矩的代 数和,此即力对轴之矩的合力矩定理。
C LY
系 列 一
理论力学 三、力对点之矩与力对通过该点的轴之矩的关系 1、力矩关系定理
力F对O点的矩矢大小为:
z MO(F)
γ
|MO(F)|=2S△OAB (a)
力F对于通过O点的z轴的矩矢大小为:
B
A F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和平面平行力系
X ) 0
m A ( Fi ) 0 mB ( Fi ) 0 mC ( Fi ) 0
③三矩式 条件:A、B、C 不在同一直线上
Y 0
mO ( Fi ) 0
①一矩式
mB ( Fi ) 0
②二矩式 条件:x 轴不⊥AB 连线
向一点简化
汇交力系+力偶系 (已知力系)
力 , R'(主矢) , (作用在简化中心) 力偶 ,MO (主矩) , (作用在该平面上)
5
主矢R ' F1 F2 F3 Fi
主矩 M O m1 m2 m3 mO ( F1 ) mO ( F2 ) mO ( Fi )
1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与平面平行力系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
§3–3 平面平行力系
2
引言
平面任意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既不汇交为一 点又不相互平行的力系,叫平面任意力系。 [例 ]
力系向一点简化:把未知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变成已 知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3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一、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 F,可以平行移到任一点B,但必须
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个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 F 对新作
用点B的矩。 [证 ] 力 F 力系 F , F , F
力F 力偶(F,F )
4
二、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一般力系(任意力系) (未知力系) 汇交力系 力偶系
出平衡重的最大值Wmax=375 kN 。实际工作时不允许处于
极限状态,需使其安全工作,平衡重应在这两者之间,即 Wmin<W<Wmax。
平面任意力系 简化与平衡
P
列平衡方程 MB Fi 0,
FA b W a b Ge Pl 0
解得
FA
1 b
W
a
b
G
e
P
l
A
B
FA b FB
将其代入条件 FA ≥ 0,即得满载时平衡块的重量应满足
W ≥ 1 Ge Pl
ab
W ≤ Geb
a
W ≥ 1 Ge Pl
ab
所以,要保证起重机在空载和 满载时都不翻倒,平衡块重应 满足不等式
y FT
FAx A
D
FAy
FB
Bx
P
2m 1m
3m
4)求解未知量
解得
FAx 2.4 kN
FAy 1.2 kN
FB 0.85 kN
杆 BC 所受的力与FB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即杆 BC 所受的 力为 0.85 kN,是拉力
[例5] 横梁 AB 用三根杆支撑,受图示载荷。已知 F = 10 kN, M = 50 kN·m,若不计构件自重,试求三杆 所受的力。
2. 分布载荷的合成结果 均布载荷
q Fq ql
A
B
l/2
l
线性分布载荷
Fq ql /2
q
A
B
2l /3
l
三、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
4)FR 0 且 MO 0
FR Fi' Fi
FR 0
F
' Rx
Fix'
Fix
F
' Ry
Fiy'
Fiy
Fix 0 Fiy 0
MO Mi MO Fi
W a
eC
G P
论力学第三章课件
FAx
MA
FAy
解:取ABD为对象,受力图如图示。 其中Fq=1/2×q×3l=30kN
∑X=0: FAx+Fq–Fsin600=0
∑Y=0: FAy–P–Fcos600=0
MA–M–Fql+Fcos600l+Fsin6003l=0
解得:FAx=316.4kN; FAy=300kN MA=–1188kN.m (与图示转向相反)
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 平衡方程的其它形式
1 二矩式: X = 0
B
A
x
C
A
A、B 连线不垂直 于x 轴
A、B、C 三点不 在同一条直线上
附加条件:
附加条件:
B
2 三矩式:
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二矩式的证明:
必要性
即
力系平衡
二矩式成立
由力系平衡→
F1
F2
F3
Fn
二、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
1、 简化 思路:用力的平移定理将各力移至同一点,然后再合成。
将每个力向简化中心O平移
任选一个 简化中心O
其中:
O
因此: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 平面力偶系
O
F1’
M1
F2’
M2
F3’
M3
Fn’
Mn
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向O点简化
F1
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几点讨论: 根据题意选择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正确地画出其受力图 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相互连接处的约束,按约束的性质表示约束反力 正确地运用二力杆的性质和三力平衡定理来确定约束反力的方位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平面任意力系
主矩
MO = ∑ MO (F )
方向: 方向:规定 +
-
MO
α
FR
x x
简化中心: 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转动效应 转动效应) 转动效应
理论力学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 1. FR ≠ 0, M O = 0 (合力FR = F' R ,主矢 就是合力)
平面任意力系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例3-3 已知: 已知:q,l。 求:合力及合力作用线位置。 合力及合力作用线位置。
x ⋅ qdx l
例题 3-3
解: 取微元如图
dq =
Q =
∫
0
l
x 1 ⋅ q ⋅dx = ql l 2
l l
由合力矩定理
Q ⋅h =
∫ dq ⋅x = ∫
0 0
x2 ql 2 q ⋅dx = l 3
理论力学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1、力的平移定理
F
A B
⇔ A
F
B
F
F'
B
⇔
分解
M
A
F'
B
d
F''
合成
? ⇔
A 作用点 之矩。 之矩。
理论力学
{F }A ⇔{F' , M}B
F ' = F , M = M B (F ) = − Fd
定理: 作用于 刚体上 一点的力平移到 刚体上另一点时, 另一点时,必 须 同时 附加一个力偶, 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 原力对新的
理论力学(郝桐生)第三版第3单元课件
动画
力线平移定理
参见动画:平面力线平移定理
2021/10/10
5
参见动画:钳工用丝锥攻螺纹(断)
为什么如此攻螺纹会断?
参见动画:力线平移实例
2021/10/10
6
二、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
参见动画: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一点的简化
2021/10/10 称点O为简化中心
7
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30
例题
平面任意力系
例题5
解: 1. 取T 字形刚架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l
60
F
B
l
D
M
l
F 60
B
y l
D M
3l
G
A
q
2021/10/10
F1
G
l MA FAy
x
A FAx 31
例题
平面任意力系
例题5
2. 按图示坐标,列写平衡方程。
y
l
l
F 60
Fx 0,
FAx F1 F sin 60 0
FR (Fx)2(Fy)2
coF sR (,i)FFRx ,
co(F sR , j)FFRy
原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心O的位置无关
主矩: 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O之矩的代数和称为原力
系对点O的主矩。
n
M O M O (F1) M O (F2 ) ...... M O (Fn ) M o (Fi )
M O (FR ) FRd M O
n
而 M O M o (Fi )
n
i 1
M O (FR ) M o (Fi ) 合力矩定理得证
郭新柱 理论力学(第三章)
同。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主矩 M B ,如图 b
y
y
MC
A B
F
3、向 C 点简化的主矩
D C
x
F
A (-3,0) B
D Cx
利用两点之矩的关系计算 M C M B M C F 3 Fy 2 5KN
o 1 1 2
(2)、求合力及其作用线位置。
Mo 2355 d 3.3197m ' FR 709.4
d x 3.514m 0 0 cos 90 70.84
(3)、求合力作用线方程
' ' M o M o FR x FRy y FRx x FRy y FRx
FR 0 FR 0
MO 0 MO 0 MO 0 MO 0
FR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简化
FR
简化 中心
①
=0, MO =0,则力系平衡,下节专门讨论。 FR
简化
M=MO
简化 中心
=0 FR
② FR =0,MO≠0 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MO 此时刚体等效于只有一个力 偶的作用,因为力偶可以在刚体平面内任意移动,故这时, 主矩与简化中心O无关。
2 2
Fx 2 2 5 cos F 5 5
F 的解析式
5 cos F 5 5
Fy
1
F 2i 1 j
y
A
Fx MB Fy
D B Cx
2 向 B 点简化的主矩
F
理论力学第三章 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例3-2 已知:涡轮发动机叶片轴向力F=2kN,力偶矩
M=1kN.M, 斜齿的压力角=20 ,螺旋角 。 =10 ,齿轮节圆半径 r=10cm。不计发动 机自重。 O1O2=L1=50cm, O2A=L2=10cm. 求: FN, O1,O2处的约束力。
。
第三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5 力系的平衡条件
3
F2 F3
1
F'
F1
1 O 200 1
x
2
1 3 1 FRy F1 F2 F3 = -161.6(N) 2 10 5
第三章 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4 力系简化计算
解:(1)先将力系向O点简化,求主矢和主矩。 FRx FRy =466.5(N) 2 2 FR
Xi 0 F x F2x Fr 0 1
F y F2y F 0 1
Zi 0
F z Fa F 0 1
第三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5 力系的平衡条件
例3-2 解: 3、列平衡方程
Mx (F) 0
F2 y L1 F (L1 L2 ) 0
y
100 1
F
80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2 F3
1
F'
F1
1 O 200 1
x
2
第三章 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3-4 力系简化计算
例3-1 (1)先将力系向O点简 解: 化,求主矢和主矩。 1 1 F2 FRx F1 10 2 2 F3 5 = -437 .6(N)
y
100 1
F
第03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3.3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静不定问题3.4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所谓平面任意力系是指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任意分布的力系,简称平面力系。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平面任意力系的情形,例如,下图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受力F ,矩为M 1,M 2的力偶以及支座反力F Ax ,F Ay 和F N 的作用,这些力及力偶构成平面任意力系。
3、固定端(或插入端)约束FAxFAyM AA4、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1)简化为一个力偶当F R = 0,M O ≠0则原力系合成为合力偶,其矩为∑=)(i O O M M F 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选择无关,主矩变为原力系合力偶。
由此很容易证得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即∑=)()(R i O O M M F F 当F R ’= 0,M O = 0则原力系平衡。
(3)平面力系平衡例题3-3考虑一小型砌石坝的1m长坝段,受重力和的静水压力作用。
已知h = 8 m,a= 1.5 m,b= 1 m,P1=600 kN,P2=300 kN,单位体积的水重γ = 9.8 kN/m3。
求(1)将重力和水压力向O点简化的结果,(2)合力与基线OA的交点到点O的距离x,以及合力作用线方程。
解:(1)以点O 为简化中心,求主矢∑=′x RxF F ()()kNF F yxR1.95322=+=′∑∑F 329.0cos =′=∑RxF F θ944.0cos −=′=∑RyF F β°±=79.70θ°±°=21.19180β故主矢在第四象限内,与x 轴的夹角为°−79.70F R ’M O θβkN 6.313=22121h qh γ==kN P P F F y Ry 90021−=−−==′∑(2)以点O 为简化中心,求主矩F R ’M O θβ()()()q M P M P M M O O O O ++=21bP a P hh 212321−+×−=γmkN ⋅−= 27.236表明主矩的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及主矩的方向为顺时针。
工程力学平面力系
例3-9
求杆BD、CD和CE的内力
Ⅰ
Ⅰ
40
HOHAI UNIVERSITY
例3-10
求1杆内力。 Ⅰ
Ⅰ
41
HOHAI UNIVERSITY
F
A
Ⅲ
I
B
例3-11 F Ⅲ Ⅱ ② Ⅰ
E C
求指定4根杆的内力。 可以求出杆2内力
①
J
D
I-I Ⅱ Ⅰ
③
K
④
F
II-II 可以求出杆3、4内力
III-III 可以求出杆1的内力
∑Fix =0 ∑ Fiy =0
35
HOHAI UNIVERSITY
空间汇交力系:
∑Fix =0
∑ Fiy =0
∑ Fiz =0
36
HOHAI UNIVERSITY
例3-8
用节点法求各杆内力
零杆——内力为零的杆件
零杆判断:
②
①
1.如有三根杆件在某一节点相交,其中两根在同一直线上,且该节点不 受外力作用,则第三根杆(不必与另两根杆垂直)必为零杆; 2.如只有两根不共线的杆件相交于一节点,节点上无外力,则该两杆必 37 均为零杆。
25
HOHAI UNIVERSITY
按材料分:
木桁架
钢桁架
钢筋混凝土桁架
26
HOHAI UNIVERSITY
按空间形式分: 平面桁架:所 有杆件的轴线 在同一平面内。
空间桁架
27
HOHAI UNIVERSITY
按内力计算分: 静定桁架
超静定桁架
28
HOHAI UNIVERSITY
木桁架的榫接节点
21
HOHAI UNIVERSITY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i
FRx FR
0.614,
FR , i 52.1
A
cosFR
,
j
FRy FR
0.789,
2. 求主矩MO
FR , j 37.9
MO O
FRF R
MO MO F
2F2 cos 60 2F3 3F4 sin 30 0.5 kN m
由于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所以最后合
成结果是一个合力FR。如右图所示。
M
F
q
45
B
A
l
24
例题3-6
A
y
FAx
A
MA FAy
解: 取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方程
M
F
Fx 0, FAx F cos 45 0
q
45
B
Fy 0, FAy ql F sin 45 0
l
M AF 0,
MA
ql 2 2
Fl cos
45
M
0
解方程得
q
M 45 F FAx F cos 45 0.707 F
FR FR
合力FR到O点的距离
d MO 0.51 m FR
B x
C
12
例题3-2
水平梁AB受三角形分布的载荷作用,如图所示。
载荷的最大集度为q, 梁长l。试求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A l
解:
q
在梁上距A端为x的微段dx
B x 上,作用力的大小为q'dx,其
中q'为该处的载荷集度 ,由相
似三角形关系可知
F
A
B
C
D
20
例题3-4
A
理论力学第3章力系平衡方程及应用
a
分布力(均布载荷) 合力作用线位于AB
中点。
3.1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
a
【解】
y M=qa2 a
2qa
F3
C
FAx
A
aFAy
45
B
D
x
2a FB a
F3 2qa
MA 0
q 2 2 a q a a F B 2 a 2 q sa 4 i 3 n a 5 0
FB 2qa
Fx 0 FAx2qcao4s50 FAx qa
C
【解】 F2
构件CGB( 图b)
F2
构件AED
(图c)
C
R
D
45
FC
FD
D
G
45
F1
E
a
F1
E
a
A
B
G 图b
FBy
图c A FAx
MA
FAy
构件CD(图a )
3个未知量 B FBx
4个未知量
F'C
3个独立方程
3个独立方程
【基本思路】
C R
杆CGB受力图计算FCAED受力图
计算A处的反力(偶);CGB受力图计算
3.2 平面物体系平衡问题
q
C
B
30
FC FBy
l
l
【解】 杆CB
FBx
MB 0
FCco3s0l qll/2 0
FC
3 ql 30.5kN/m 2m 0.577kN
3
3
3.2 平面物体系平衡问题
【解】整体
FAy
l
l
l
Fx 0
MA
A
FA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水平杆2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M A (F ) 0 : FNBb Fx 0
FNB
Fx b
代入(a)式得
示。已知水平力F=6 kN,M=4 kN·m,q=3 kN/m。求固定端A
及铰链C的约束反力。
解: (1) 取BC分析
D
2l/3
M
FCy
B
C
M
B
CF
FBx
FCx
FBy
l/2
M B (F ) 0 : M FCy l 0
q0
A
M FCy l 2 kN 求得结果为负说明与假设方向相反。
(例2) 取1C2D分析
平面力 偶 系力偶,MO (主矩,作用在该平面上)
4.1.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与主矩
平面任意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的主矢。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uur uur uur
rr
R' R'x + R'y X i Y j
R' ( X )2 (Y )2
cos( R'
,
4.2.2 平行分布线荷载的简化
1、均布荷载 Q ql 2、三角形荷载 Q 1 ql
2
3、梯形荷载
可以看作一个三角形荷载和一 个均布荷载的叠加 结论: 1、合力的大小等于线荷载所组成几何 图形的面积。 2、合力的方向与线荷载的方向相同。 3、合力的作用线通过荷载图的形心。
Q q
l/2 l/2 Q q
∴主矢 R X 2 Y 2 2002 1502 250N
cos cos(R, x) X 200 0.8
R 250
∴ =36.9°
mA mA (Fi ) P2 6 50 6 300N cm
2、简化最终结果
主矢 R 250N 方向: =36.9°
y
P2
P1
mA
B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4 平面任意力系
•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 •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4.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4.1.1 力线平移定理
定理: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F平行
移到任一点O,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
(1)平面任意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偶的情形
R' =0,MO≠0
原力系合成为合力偶。合力偶矩M等于原力系对简化 中心的主矩。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MO MO(F)
4.2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2)平面任意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的情形·合力矩定理
如果主矩等于零,主矢不等于零,则此时平面 力系简化为一合力,作用线恰好通过简化中心。
FDy D FDx
CF
F'Cx
F'Cy
q0
MD(F) 0:
FCx
l
F
2l 3
0
FCx
2 3
F
4
kN
求得结果为负说明与假设方向相反。
D
2l/3
M
B
CF
l/2
A
(例3) 取1A2B、BC分析
Fx 0 :
FCx
FAx
1 2
ql
0
FAx
FCx
1 2
ql
(4)
1 2
32
1 kN
D
2l/3
M
B
CF
FA1
b 2
F(b 2
x)
FNB
b 2
FND
b 2
0
(a)
上式中FND和FNB为未知量,必须先求得;为此再 分别取整体和杆2为研究对象。
a
xF
A
B
2
3
1E
4
C
D
b
F
A
B
FEy
FA1
FEx FNB
E
FND
D
例13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MC (F ) 0 : FNDb Fx 0
FND
Fx b
FAx
FAy
B
FBx
FBy
a
例5
再以AC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MC (F ) 0 : FAxa FAya 0
解得:
FAx
FAy
1 4
qa
1 2
F
FBx
1 2
F
1 4
qa
F
C
FCx
A
FAx
FCy
FAy
q F
C
A
B
a
a
a
例6 例6 求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F
q
解:先以CD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i)
X R'
cos( R'
,
j)
Y R'
4.1.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与主矩
原力系各力对简化中心力矩的代数和称为原力系
对简化中心的主矩。一般来说,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
置有关。
n
uur
MO MO (F i )
i 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O简化,可得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等于该力系的主矢, 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 。这个力偶的矩等于该 力系对于点O的主矩。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无关,主矩和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其中A、C、E为光滑铰链,B、D为光滑接触,E为 中点,各杆自重不计。在水平杆 2 上作用一铅垂 向下的力 F,试证明无论力 F 的位置 x 如何改变, 其竖杆 1 总是受到大小等于F 的压力。
解:本题为求二力杆(杆1)的内力FA1或FC1。为 此先取杆2、4及销钉A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ME (F) 0 :
A
R R CP3 x来自主矩 LA = mA 300N cm
最终结果 合力 大小: R R 250N
方向: =36.9° 在A点左还是右?
位置图示: h L 300 1.2cm R 250
4.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4.3.1 平衡条件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系 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即
拉杆CB的倾角=30°,质量不计,载荷Q=7.5 kN。求图示位
置a=2 m时拉杆的拉力和铰链A的约束反力。
例3 解:取横梁AB为研究对象。
Fx 0
FAx FT cos 0 (1)
FAy
Fy 0
FAx
A
FT
E
H
B
FAy FT sin P Q 0 (2)
P
a
M A(F) 0
F1 F2
y FR′
O
j
MO
Oi
x
Fn y
F1 F1 F2 F2 LL Fn Fn
F1′ M1
M2
O Mn
Fn′
F2′
M1 M O (F1)
M 2 M O (F2 )
x LLL
M n M O (Fn )
4.1.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与主矩
平面任意力系 向一点简化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
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O的
矩。
F′
B
F″ B
F=
F=
F′ MB
A
A
A
力线平移定理的逆步骤,亦可把一个力和一 个力偶合成一个力。
说明: ①力的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力
力+力偶
②力平移的条件是附加一个力偶m,且m与d有关,m=F•d
③力的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
4.1.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与主矩
A
D
FAx
BC
FAy
1 2
F
1 2
q
FAy
FB
FD
例7 例7 求图示结构固定端的约束反力。 F
解:先以BC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M 0 : FCb M 0
FC
M b
FB
再以AB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a
b
q a A
Fx 0 : FAx F FB 0
FB
Fy 0 : FAy qa 0 MA(F) 0
MA(F) 0
FDa
1 2
q(2a
b)2
0
解之得:
q(2a b)2 FD 2a
q(2a b)2 FAx 2a
FAy q(2a b)
AE
F
B
a
23
D1
C
b
a
a
FAy
q
FAx
AE 2
F 3
B
D1
FD
C
例4
再以铰C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建立如图坐标。
Fx 0 : F1 F3 cos 45o 0
F q
M
A
F
(a
b)
1 2
qa2
FBa
0
FB FB 求得
MA
FAx
M b
F,
FAy
qa,
MA L
FAx
A
FAy
C BM
C
FC
BM
F'B
B
例4 例8 组合结构如图所示,求支座反力和各杆的内力。
解: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q
Fx 0 : FAx FD 0 Fy 0 : FAy q(2a b) 0
l/2
Fy 0 : FAy FCy 0
FAy FCy (2) 2 kN
M A(F) 0 :
11
M
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