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解析
所得税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法律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得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也日益加强。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所得税法律制度案例,分析我国所得税法律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和存在的问题。
二、案例简介甲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2019年,甲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总额2亿元。
根据我国相关税法规定,甲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然而,甲公司在申报所得税时,对部分业务收入确认存在争议,导致税企双方产生纠纷。
三、案例分析(一)案件焦点1. 甲公司对部分业务收入确认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2. 税务机关对甲公司所得税的核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二)案件分析1. 关于甲公司对部分业务收入确认的问题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确认收入。
甲公司在申报所得税时,对部分业务收入确认存在争议,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甲公司认为,部分业务收入应按照完工进度确认,而税务机关认为应按照合同约定确认。
(2)甲公司认为,部分业务收入应计入营业收入,而税务机关认为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针对这两个问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甲公司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
具体到本案,甲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对于第一个问题,若合同约定与完工进度存在差异,甲公司应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合理性。
对于第二个问题,甲公司应根据业务性质确定收入所属类别。
2. 关于税务机关对甲公司所得税的核定问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税务机关在核定纳税人所得税时,应当依法进行,确保公平、公正。
本案中,税务机关对甲公司所得税的核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税务机关是否充分考虑了甲公司的实际情况。
(2)税务机关的核定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分析一、基本情况某市一家电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度企业全年实现收入总额9000万元,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总额8930万元,会计利润总额70万元,已缴纳企业所得税14.6万元。
为降低税收风险,在2008年度汇算清缴前,企业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发现有关问题如下:(1)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实发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并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了福利费210万元,上缴工会经费20万元并取得《工会经费专用拨缴款收据》,职工教育经费支出40万元。
(2)企业年初结转的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1。
6万元,当年未发生坏账损失,企业根据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200万元,又提取了坏账准备金2万元。
(3)收入总额9000万元中含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向居民企业投资收益10万元(被投资方税率25%),来自于境外甲国的投资收益16万元(已按被投资方税率20%缴纳了所得税)。
(4)当年1月向银行借款200万元购建固定资产,借款期限2年.购建的固定资产于当年8月31日完工并交付使用(不考虑该项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年利息费用共计12万元,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
2008年1月1日向境内关联企业乙企业发行债券1000万元,按银行利率支付年利息60万元(银行利率6%),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已知该企业从乙企业取得的债权性投资1000万元,取得权益性投资200万元,乙企业实际税负低于该企业,假设该企业无其他投资方.(5)企业全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65万元,业务宣传费80万元,技术开发费320万元,全都据实作了扣除。
(6)12月份,以使用不久的一辆公允价值53万元的进口小轿车(固定资产)清偿应付账款60万元,公允价值与债务的差额,债权人不再追要。
小轿车原值60万元,已提取了折旧15%,清偿债务时,企业直接以60万元分别冲减了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原值(该企业不属于增值税抵扣试点范围).(7)该公司新研发的家电40台,每台成本价5万元,不含税售价每台10万元,将10台转作自用,另外30台售给本厂职工。
企业所得税案例
第6章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案例1某市煤矿联合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开采原煤销售,假定2010年度有关经营业务如下:(1)销售开采原煤13000吨,不含税收入15000万元,销售成本6580万元;(2)转让开采技术所有权取得收入650万元,该技术所有权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3)提供矿山开采技术培训取得收入300万元(有相关专业培训资质),本期为培训业务耗用库存材料成本18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30万元;(4)购进原材料共计30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税额510万元;同时支付原材料运输费用共计230万元,取得运输发票;(5)销售费用1650万元,其中广告费1400万元;(6)管理费用1232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20万元;探采技术研究费用280万元;(7)财务费用280万元,其中含向非金融企业借款1000万元所支付的年利息120万元;向金融企业贷款800万元,支付年利息46.40万元;(8)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合理工资820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16.4万元(取得工会专用收据)、职工福利费98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5万元;(9)营业外支出500万元,其中含通过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300万元;因消防设施不合格,被处罚5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①上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不涉及转让费用;②取得的相关票据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③煤矿资源税5元/吨;④上年广告费用超支380万元;⑤技术所有权的摊销年限,税法和会计一致,技术转让所得已经按规定办理减免手续)要求:填列《企业所得税计算表》中带*号项目的金额(单位:万元)。
第一行:营业收入=15000+300=15300万元)第二行:营业成本=6580+18+18X 17%=6601.06(万元)第三行:企业2010年应缴纳的资源税资源税=13000 X 5/10000=6.50(万元)企业2010年应缴纳的增值税增值税=15000X 17%-510-230X 7%+1X 17%=2026.96(万元)企业2010年应缴纳的营业税营业税=300 X 3%=9万元)企业2010年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二=(2026.96+9)X (7%+3%)=203.60(万元)综上,第三行:营业税金及附加=6.50+9+203.60=219.1(万元)第八行:营业利润=15300+130-6601.06-219.10-1650-1232-280=5447.84(万元)第九行:营业外收入=650-300=350(万元)第十行:营业外支出=500(万)第 ^一行:利润总额=5447,84-F350-500=5297.84(万元)第十三行:调增48万元业务招待费限额二(15000+300)X 5 %。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案情】一、基本情况该单位经济性质:全民所有制。
注册资本为841.50万元。
经营范围:从事非生产性资产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
该单位2009年度会计账面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48,342元:会计利润983,136.37元。
二、发现问题、处理及其法律依据(一)经核实单位本年度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73,362.29元1、职工教育经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49.32元该单位本年提取职工教育经费3,049.32元,未实际支付,上年结转13,674.45元,年末余额16,723.81元。
按税法规定本年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3,049.32元,不得税前扣除,核定此项目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49.32元。
调整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
”2、业务招待费支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3,677.29元该单位本年税前列支招待费99,918元(其中白条列支1,999元),按税法规定,税前扣除限额为4,241.71元[即4,241.71元(营业收入848,342元×5‰)与58,751.40元(实际发生额97,919元×60%)两者中取小值],则此项目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3,677.29元(97,919元-4,241.71元)。
调整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3、罚款支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00元该单位本年列支车子罚款1100元,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00元。
调整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四款:“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税前扣除。
”4、税收滞纳金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20.57元该单位列支税收滞纳金220.57元,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20.57元。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昌盛公司是一个从事商品流通的居民企业,该公司2021年度销售货物收入100万元,权益性投资收益3万元,其他收入5万元,与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成本50万元,税金5万元,费用10万元,其他支出2万元,上述事项会计与税法确认均无差异。
除此以外,该公司当年还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国债利息收入2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l万元;收到与收益相关的财政性资金5万元(金额较小);通过市人民政府向市儿童福利院捐款8万元;直接向贫困地区一所希望小学捐款3万元;违反交通法规罚款支出1万元;因逾期归还银行贷款支付罚息2万元;合理职工薪金支出10万元(其中职工福利支出2万元,残疾人员工资支出1万元);合理广告费支出5.62万元;当年1月1日购入并当日交付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实际支付价款及相关税费9万元,该设备常年处于高腐蚀状态,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将预计使用寿命缩短为2年(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5年);尚有未弥补的2021年度发生的亏损2万元。
又知该公司当年会计利润为15.25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计算该公司2021年度的应纳税企业所得税。
(1)2021年收入总额=100+3+5+2+1+5=116(万元)。
(2)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为不能征收总收入,故2021年不征收总收入=5(万元)。
(3)退税总收入国债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故2021年免税收入=2(万元)。
(4)准予扣除项目①与收人有关的、合理的成本50万元,税金5万元,费用10万元,其他支出2万元,因财务会计与税法证实并无差异,故均可计入。
②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公益性捐赠8万元,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以扣除,故2021年可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15.25×12%=1.83(万元)。
轻易向贫困地区一所期望小学捐助3万元,因未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展开捐献,故无法计入。
企业涉税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
自成立以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年营业额逐年增长。
然而,在2019年税务稽查中,科技公司被查出存在多项涉税违法行为,涉及税款数百万元。
以下是本案的具体分析。
二、案情介绍1. 违法行为(1)虚开发票科技公司通过虚构业务,向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金额数百万元。
此外,公司还利用关联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一步加大了违法金额。
(2)少计收入科技公司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手段,少计收入数百万元,逃避纳税义务。
(3)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科技公司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涉及税款数百万元。
2. 税务机关调查税务机关接到举报后,对科技公司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取证,确认了科技公司存在的上述违法行为。
3.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税务机关对科技公司作出了如下处理:(1)追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共计数百万元;(2)取消科技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3)对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三、案例分析1. 虚开发票的法律风险虚开发票是指企业虚构交易,开具与实际交易不符的发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虚开发票属于违法行为,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中,科技公司通过虚构业务,向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金额数百万元,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
2. 少计收入的法律风险少计收入是指企业故意隐瞒收入,逃避纳税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收入计算应纳税额。
本案中,科技公司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手段,少计收入数百万元,逃避纳税义务,属于违法行为。
3. 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的法律风险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是指企业未按照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一、公司概况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公路养护机械的技术开发和制造,公司经营范围:公路筑路养护设备、除雪设备、市政环卫设备、港口设备、铁路养护设备、机场养护设备、特种设备的开发、制造及销售;公路养护施工。
经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设备租赁。
公司发展至今年产值仅50-100亿元,市场保有量600-700亿元,预计2020年养护机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0,095亿元-12,975亿元,未来十年平均每年新增配置量将达到近1,000亿元。
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冷吹式机场除雪车、机场跑道除冰液洒布车、机械式综合除雪车等行业高端产品的研发。
二、A公司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分析A公司2011年度的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如下:(一)收入及利润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2,890,132.77元,比上年增加69,637,942.72元,同比增长52.26个百分点。
此外,2011年,A公司在营业外收入方面共盈利10,004,544.57元(主要为政府补助)。
2011年全年实现利润76,927,135.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960,325.91元,降幅71.1%。
(二)费用水平A公司2011年发生销售成本99,812,049.59元,销售费用18,388,472.57元,管理费用17,198,476.76元,财务费用一3,148,719.35元。
2011年列支工资薪金3,802,905.23元,列支工会经费14,185.92元,职工福利费68,679.64元,职工教育经费10,355.00元;列支业务招待费2,104,552.57元,折旧摊销支出875,848.44元。
(三)其他涉税财务指标2011年,应收账款年初金额为43,199,192.5元,年末余额为63,461,696.12元;其他应收款年初金额为5,881,719.03元,年末金额为6,212,883.27元元,计提坏账准备1,687,505.49元。
(四)企业所得税纳税现状及分析公司涉及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17%、营业税5%、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分析下面是一个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实例分析:首先,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营业利润-可抵扣费用-减免优惠。
在该实例中,可抵扣费用为100万元,减免优惠为50%。
那么,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100万元-50%*(20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
所以,企业所得税=150万元*25%=37.5万元。
但是,在纳税时,企业还可以享受到一些其他的税务优惠和减免政策,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税负。
比如,该企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研发费用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及享受出口退税等政策。
假设该企业在2024年度的研发费用为2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为10万元,出口商品总金额为50万元,出口退税率为13%。
研发费用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算:(20万元+10万元)/(20万元+10万元)*1.5=1所以,扣除额=150万元*25%*1=37.5万元。
出口退税额=50万元*13%=6.5万元。
所以,在享受了研发费用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以及出口退税政策后,该企业的实际应纳税额为37.5万元-37.5万元-6.5万元=-6.5万元。
这意味着该企业在2024年度实际上可以获得6.5万元的负担减免,即由原本应缴纳的37.5万元企业所得税变成了减免6.5万元,实际上享受到了税务优惠和减免政策。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合法权益而进行的,以确保企业在纳税时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税务减免。
通过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和纳税调整,企业可以减轻税负,提高经营效益。
然而,企业应该在法律和政策的允许范围内进行纳税调整,并遵守相关的纳税规定和义务。
所得税调整案例分析
所得税调整案例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法也随之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得税调整案例分析即是对某一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了解所得税调整的背景、原因以及对个人或企业的影响。
本文将以一个企业的所得税调整案例为例,详细分析其背景、调整原因和影响。
I.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在国内销售电子产品的企业,该公司在一年内的利润为1000万元。
根据所得税法规定,该公司需要按照一定的税率缴纳所得税。
然而,由于政府对所得税政策进行了调整,该企业需要重新计算并调整所得税。
II. 调整原因所得税调整的原因可以有多种,而本案例涉及的调整原因是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而进行的调整。
具体原因如下:1. 降低企业负担:政府通过调整税率和税收起征点,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
2. 提高税收公平性:政府通过增加税收调整的幅度,以及优化税收征管制度,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根据国家发展需要,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III. 影响分析所得税调整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下分析了调整对该企业的影响:1. 降低企业成本: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起征点,该企业可以减少所得税的支出,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2. 激励企业创新投资:所得税调整可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以获得更大的税收优惠和减免。
3. 支持企业发展:所得税调整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4. 促进市场竞争:所得税调整还可以促进市场竞争,鼓励企业进行价格优化、产品质量提升等措施,加强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对所得税调整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税法调整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不同的企业可能因其所处行业和规模的不同,受到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税务规划和遵守相关税法法规,以更好地发挥所得税调整的优势。
企业所得税十个常见纳税调整事项案例解析
企业所得税十个常见纳税调整事项案例解析一、研发费用调整:公司在进行产品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可以通过调整纳税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一般来说,公司可以将研发费用年度分摊并确认为长期资产,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折旧费用,并在年度纳税申报时计入费用。
二、利息支出调整:如果公司通过借款等方式融资并支付了利息,这部分利息支出可以在纳税申报时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将相关的利息支出计入费用并列入纳税申报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三、捐赠支出调整:公司在年度管理中进行的捐赠支出也可以在纳税申报时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将相关的捐赠支出计入费用并列入纳税申报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四、灾害损失调整:如果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遭受了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的损失,这部分损失可以在纳税申报时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将相关的灾害损失计入费用并列入纳税申报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五、无形资产摊销调整:公司购买的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可以通过调整摊销费用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分摊并确认为长期资产,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摊销费用,并在年度纳税申报时计入费用。
六、员工福利费用调整: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各类福利费用,如培训费用、奖金等,可以通过调整纳税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将相关的福利费用计入费用并列入纳税申报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七、租赁费用调整:公司在租赁房屋、设备等方面支出的租金可以通过调整纳税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将相关的租赁费用计入费用并列入纳税申报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八、招待费用调整:公司在招待客户或员工方面产生的费用可以通过调整纳税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将相关的招待费用计入费用并列入纳税申报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九、外籍员工费用调整:公司雇佣外籍员工所产生的费用可以通过调整纳税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企业所得税的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的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依法缴纳的一种税收。
它是根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的,是企业利润的一种税收。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某公司在某一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税率为25%,则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应为25万元。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具体的情况,比如税前扣除项目、税前减免项目等。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某公司在某一年度的营业收入为200万元,成本为100万元,税前扣除项目为20万元,税前减免项目为10万元。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营业收入成本税前扣除项目税前减免项目。
带入具体数值,应纳税所得额 = 200万元 100万元 20万元 10万元 = 70万元。
根据税率25%,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应为17.5万元。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并不是简单的按照税率乘以应纳税所得额来进行的,而是需要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况的。
因此,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要仔细核对各项数据,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除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外,企业所得税还涉及到税前扣除项目、税前减免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等程序。
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的规定,合理利用各项税前扣除和减免政策,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总之,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税收,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计算和申报企业所得税,确保税收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灵活调整企业的税收筹划,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负担,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25个企业所得税疑难案例解析
定情形时,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 追溯调整,将 A 公司证券的权益性投资转入可供出售
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属于外购的资产, 金融资产——按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科目,
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并对以前年度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追溯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特别关注 Special Focus
25 个企业所得税疑难案例解析
⊙ 本刊记者 张殷红
一、收入类案例
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63 号)明确,企业外购资
【案例 1】近效期药品销售价格低于成本,销售毛 产或服务不以销售为目的,用于替代职工福利费用支
利为负数,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出,且购置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处置的,可以按照购
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项所称转让财产收入,是指 成原由个人出资而由企业代持有的限售股,企业在转
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 让时按以下规定处理 :
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一)企业转让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应作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 企业应税收入计算纳税。
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 号)“三、关于
一些相关政策条文可以参考。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
(八)接受捐赠收入 ;
关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 年第
(九)其他收入。
39 号,以下简称“39 号公告”)“二、企业转让代个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企业 人持有的限售股征税问题”规定,因股权分置改革造
基本情况
入价格确认视同销售收入。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后的收益额如下:12-15-6-20=-29(万元)3. 降低盈利年度应纳所得额的纳税筹划。
假如企业对积压的库存产品进行销价处理, 能够使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 进而降低应纳所得税(当期应纳的增值税也能够下降)。
关联企业能够通过转移定价或利润的方法降低总体税负。
例如, A.B两企业是某集团公司两个独立核算的纳税单位。
1996年1~11月份, A企业亏损100万元, B企业盈利200万元。
假如A企业有积压商品, 账面进价100万元(不含增值税), B企业有畅销商品, 账面进价200万元, 市场售价400万元。
假设A.B两企业1996年度准予扣除的费用均为25万元, 增值税税率为17%, 所得税税率为33%。
12月份, A.B两企业将各自的积压和畅销商品按账面进价进行结转并于当月销售。
畅销商品按正常市价销售, 积压商品按成本价的60%销售。
设A.B两企业11月份已纳增值税分别为V1. V2。
假设两企业产品不进行结转, 当年纳税情形如下:A企业1996年应纳增值税=V1+100×60%×17%-100×17%=(V1-6. 8)万元B企业1996年应纳增值税=V2+400×17%-200×17%=(V2+34)万元两企业应纳增值税合计=V1-6. 8+V2+34=(V1+V2+27. 2)万元A企业1996年度无利润, 应纳所得税为0。
B企业1996年度应纳所得税=(200+400-200-25)×33%=123. 75(万元) 集团应纳税= V1-6. 8+V2+34+0+123. 75= V1+V2+ 150. 95(万元)两企业进行产品结转, 当年纳税情形如下:A企业1996年应纳增值税=V1+400×17%-200×17%=(V1+34)万元B企业1996年应纳增值税=V2+100×60%×17%-100×17%=(V2-6. 8)万元两企业应纳增值税合计=V1+34+V2-6. 8=(V1+V2+27. 2)万元A企业1996年度应纳所得税=(-100+400-200-25)×33%=24. 75(万元) B企业1996年度应纳所得税=(200-100×40%-25)×33%=44. 55(万元) 集团应纳税=V1+34+V2-6. 8+24. 75+ 44. 55=V1+ V2+96. 5(万元)(V1+V2+150. 95)-(V1+V2+96. 5)=54. 45(万元)前后比较结果显示, 集团1996年税收负担降低了54. 45万元。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案例一一、案例名称:装修方案调整背后的税收筹划谋略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天晟公司为了改善工作环境和提升企业形象,于2004年11月~12月斥资560万元,对原值为2000万元的办公楼(折旧年限20年,已使用6年)进行了装修,相关费用已经全额计入了当期损益.从税收角度分析,公司支付的装修费用占到了房屋原值的28%(560÷2000×100%),按税法规定,不能直接进入本期费用予以税前扣除,应该作为资本性支出,每年以计提折旧的形式分期(从2005年1月份开始)摊入成本.因此,公司在申报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调增56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
为避免上述不利局面的出现,天晟公司该如何调整装修方案、有效地获得节税利益?案例二一、案例名称:购买技术成果还是委托开发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2005年,甲公司急需一项生产技术,其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力量,现了解到某高校正准备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现有两种方案可供甲公司进行选择:一是待该技术研发成功后以200万元购入;另一方案是委托其开发技术,双方签订委托开发合同,在技术开发成功后支付开发费200万元给该高校,甲公司即如约获得该技术所有权。
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呢?.案例三一、案例名称:股权投资筹划要慎重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下面是《中国税务报》2005年发表的两篇筹划文章:第一篇文章是2005年8月22日第六版《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影响税负》。
原案例:A公司2004年1月1日购入M公司股份30000股,占M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2004年1月1日M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000000元,2004年度净收益为400000元(未予分配)。
2005年1月5日,A公司计划再对外投资350000元,其方案如下:方案一,A公司从M公司的另一股东B公司处购入其拥有的M公司10%有表决权股份。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范文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范文咱们来看看这个超有趣(其实就是很典型啦)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有一家名叫“欢乐制造”的小公司,主要业务就是生产那些超级可爱的小玩具。
这公司的会计叫小李,小李是个很认真负责的人,但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这块,还是遇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情况。
二、收入方面的纳税调整。
1. 视同销售。
事情是这样的,“欢乐制造”公司在年底的时候,把一批成本为5000元的小玩具送给了当地的幼儿园,做公益活动。
这时候,小李就有点迷糊了。
他觉得这是送出去的东西,又没收钱,就没算收入。
但是呢,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这种将自产货物用于捐赠的行为属于视同销售。
这小玩具的市场售价是8000元。
所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就得把这8000元视同销售收入加上,同时呢,成本5000元可以正常扣除。
这就相当于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0元(8000 5000)。
2. 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
“欢乐制造”公司和一个大客户签了个合同,合同约定在2022年11月发货,但是客户要在2023年1月才付款,并且货物所有权和风险在发货时就转移给客户了。
小李按照公司收到钱的时候才确认收入,也就是想在2023年1月确认这笔收入。
可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这笔收入应该在2022年11月就确认。
假设这批货物售价是15000元,成本是10000元。
那么在2022年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时候,就得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15000 10000),把这笔收入算进去。
三、成本费用方面的纳税调整。
1. 业务招待费。
“欢乐制造”公司可是很热情好客的。
这一年里,业务招待费花了不少,一共是20000元。
公司这一年的营业收入是200000元。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只能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并且最高不能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
20000元的60%是12000元,200000元的5‰是1000元。
所以呢,只能扣除1000元,就得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9000元(20000 1000)。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解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解析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的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是指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对税务机关提供的有关企业所得的申报税表的项目、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处理和财务报表的内容等进行调整的行为。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解析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税务政策和规定,提高企业的合规性,避免税务风险。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进行分析。
案例一:企业通过虚报成本减少所得税支付金额企业生产销售电子产品,在年度所得税申报过程中,企业采用虚报成本的方式,减少所得税的支付金额。
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所得税申报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纳税调整方案。
分析:企业通过虚报成本的方式来减少所得税支付金额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到的税务风险很大。
税务机关的调查和纳税调整方案的制定,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教训。
企业应该遵守税法,按照真实的成本核算办法计算所得税,并如实填报申报表。
如果企业有合理的减税政策可以利用,可以通过合规的方式来减少税负。
案例二:企业在投资项目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作为技术合作方参与了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享受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年度所得税申报过程中,企业将享受的税收优惠额度计入所得税净额。
分析: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企业在年度所得税申报中,应当将享受的税收优惠计入所得税净额,并如实填报申报表。
同时,企业还应当保留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
案例三:企业在跨国运营中的所得税调整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跨国运营。
在国内和海外都存在相应的所得税规定,企业需要进行所得税的调整。
分析:企业在进行跨国运营时,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所得税规定,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所得税的调整。
企业需要了解海外分支机构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和税率,并与国内的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和申报。
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双重征税协定的规定,避免重复缴纳所得税。
总结: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是企业纳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合规性有着重要影响。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实例分析一、基本情况某市一家电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8年度企业全年实现收入总额 9000 万元,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总额8930万元,会计利润总额70 万元,已缴纳企业所得税14.6 万元。
为降低税收风险,在 2008 年度汇算清缴前,企业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发现有关问题如下:(1)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实发工资总额为1000 万元,并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了福利费210 万元,上缴工会经费20 万元并取得《工会经费专用拨缴款收据》,职工教育经费支出40 万元。
(2)企业年初结转的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1.6 万元,当年未发生坏账损失,企业根据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 200万元,又提取了坏账准备金 2 万元。
(3)收入总额 9000万元中含国债利息收入 5 万元,向居民企业投资收益 10万元(被投资方税率25%),来自于境外甲国的投资收益16 万元(已按被投资方税率20%缴纳了所得税)。
(4)当年 1 月向银行借款 200万元购建固定资产,借款期限 2 年。
购建的固定资产于当年 8月 31日完工并交付使用(不考虑该项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年利息费用共计12万元,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
2008年 1月1日向境内关联企业乙企业发行债券 1000万元,按银行利率支付年利息60 万元(银行利率6%),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已知该企业从乙企业取得的债权性投资1000万元,取得权益性投资 200 万元,乙企业实际税负低于该企业,假设该企业无其他投资方。
(5)企业全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65万元,业务宣传费80 万元,技术开发费320 万元,全都据实作了扣除。
(6)12 月份,以使用不久的一辆公允价值 53万元的进口小轿车(固定资产)清偿应付账款 60万元,公允价值与债务的差额,债权人不再追要。
小轿车原值60 万元,已提取了折旧 15%,清偿债务时,企业直接以 60 万元分别冲减了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原值(该企业不属于增值税抵扣试点范围)。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范文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范文话说有这么一家小企业,名叫欢乐小工厂。
这欢乐小工厂啊,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可是发生了不少有趣又典型的纳税调整故事呢。
一、业务招待费的调整。
欢乐小工厂这一年那可是生意场上各种应酬不断。
这业务招待费就花出去了10万块钱。
老板心想,这都是为了企业的业务发展啊。
可是呢,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税法有规定,业务招待费只能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而且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欢乐小工厂这一年的销售收入是1000万。
那按照规定,业务招待费可扣除的金额首先是10万×60% = 6万。
再看销售收入的5‰呢,1000万×5‰ = 5万。
所以啊,税法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就是5万,那在纳税调整的时候,就得把多出来的10 5 = 5万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老板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业务招待费不是想扣多少就扣多少的呀。
二、职工福利费的调整。
欢乐小工厂的老板是个很关心员工的人,这一年给员工发了不少福利。
职工福利费总共花了20万。
企业的工资薪金总额是100万。
按照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是可以扣除的。
100万×14% = 14万。
这就意味着,这20万的职工福利费里,有20 14 = 6万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得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老板觉得有点委屈,给员工多发福利也有错?其实不是错,只不过税法有自己的规则,要保证税收的公平性嘛。
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调整。
欢乐小工厂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在广告和业务宣传上那是下了血本,总共花了50万。
这企业的销售收入是1000万。
税法规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
1000万×15% = 150万。
这50万都没有超过这个限额,所以在这个项目上,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老板这才松了一口气,觉得总算有个项目不用调整了。
四、捐赠支出的调整。
欢乐小工厂这一年还做了件好事,向当地的一所小学捐赠了15万用于改善教学设施。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范文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范文话说有个小公司,叫趣多多有限公司(名字是我瞎取的哈,就为了方便讲故事)。
一、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
这趣多多公司啊,为了拓展业务,那是没少请客吃饭、招待客户。
一年下来,业务招待费总共花了10万块钱。
公司这一年的营业收入呢,是500万。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啊,业务招待费只能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是最高不能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
咱们来算一算啊。
业务招待费的60%就是10万×60% = 6万。
营业收入的5‰呢,就是500万×5‰= 2.5万。
那能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就只能是2.5万,而不是6万哦。
这就意味着,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要把10万 2.5万 = 7.5万这部分业务招待费进行纳税调增。
就好像这个费用超支了,税务局说这部分多花的钱不能都算成本抵税,得给我加回到应税所得额里去。
二、职工福利费的纳税调整。
趣多多公司对员工还挺不错的,职工福利费花了20万呢。
公司这一年的工资薪金总额是100万。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是可以扣除的。
那100万×14% = 14万。
也就是说,20万的职工福利费里面,只有14万是可以正常扣除的。
那剩下的20万 14万 = 6万就得进行纳税调增。
这就好比公司给员工的福利太好了,超过了规定的范围,那超过的部分就不能当作成本来抵税啦,得把这6万加到应税所得里去。
三、公益性捐赠的纳税调整。
这趣多多公司啊,还很有爱心,向一个贫困山区的学校捐赠了15万呢。
公司这一年的利润总额是200万。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00万×12% = 24万。
那15万的捐赠支出是在可以扣除的范围内的,这部分就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啦。
要是这捐赠超过了24万,比如说捐了30万,那30万 24万 = 6万就需要进行纳税调增了。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企业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根据年度财务报表,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万元,销售成本为600万元,税前利润为200万元。
根据国家规定,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首先,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企业所得税实际应缴纳税款为税前利润乘以税率。
根据这个原则,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应为50万元。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的方法,合法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案例。
1.折旧摊销优惠: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可以按照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率进行折旧摊销,从而减少当期利润,降低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如果该企业使用的设备价值为20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按照平均年限法进行折旧,每年折旧金额为20万元。
那么,在税前利润中可以扣除折旧摊销费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可以加计扣除,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如果该企业在年度中发生了50万元的研发费用,符合规定的条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加计扣除,从而减少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3.税前捐赠优惠: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的慈善捐赠可以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享受一定的优惠。
如果该企业在年度中进行了10万元的慈善捐赠,符合规定的条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减少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通过上述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企业可以合法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假设该企业使用了折旧摊销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税前捐赠优惠,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的企业所得税负担为50万元,然而由于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的有效运用,该企业最终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只有30万元。
总结来说,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可以通过研究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方法,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同时,企业在进行税务规划过程中需合法遵守国家税法规定,避免触犯法律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解析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邢台高级会计实务相关内容会计实务考试辅导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案例解析总结如下:【案例】某市一家电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度企业全年实现收入总额9000万元,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总额8930万元,会计利润总额70万元,已缴纳企业所得税14.6万元。
为降低税收风险,在2008年度汇算清缴前,企业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发现有关问题如下:(1)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实发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并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了福利费210万元,上缴工会经费20万元并取得《工会经费专用拨缴款收据》,职工教育经费支出40万元。
(2)企业年初结转的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1.6万元,当年未发生坏账损失,企业根据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200万元,又提取了坏账准备金2万元。
(3)收入总额9000万元中含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向居民企业投资收益10万元(被投资方税率25%),来自于境外甲国的投资收益16万元(已按被投资方税率20%缴纳了所得税)。
(4)当年1月向银行借款200万元购建固定资产,借款期限2年。
购建的固定资产于当年8月31日完工并交付使用(不考虑该项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年利息费用共计12万元,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
2008年1月1日向境内关联企业乙企业发行债券1000万元,按银行利率支付年利息60万元(银行利率6%),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已知该企业从乙企业取得的债权性投资1000万元,取得权益性投资200万元,乙企业实际税负低于该企业,假设该企业无其他投资方。
(5)企业全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65万元,业务宣传费80万元,技术开发费320万元,全都据实作了扣除。
(6)12月份,以使用不久的一辆公允价值53万元的进口小轿车(固定资产)清偿应付账款60万元,公允价值与债务的差额,债权人不再追要。
小轿车原值60万元,已提取了折旧15%,清偿债务时,企业直接以60万元分别冲减了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原值(该企业不属于增值税抵扣试点范围)。
(7)该公司新研发的家电40台,每台成本价5万元,不含税售价每台10万元,将10台转作自用,另外30台售给本厂职工。
账务处理时按成本200万元冲减了库存商品,未确认收入。
(8)12月份转让一项自行开发专用技术的所有权,取得收入700万元,未作收入处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成本10万元也未转销。
(9)12月份通过当地政府机关向贫困山区捐赠家电产品一批,成本价3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45万元,企业核算时按成本价值直接冲减了库存商品,按市场销售价格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7.65万元与成本价合计42.65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10)12月份,企业购买了一项金融资产,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升高了55万元,企业将其计入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11)“营业外支出”账户中还列支工商年检滞纳金3万元,合同违约金6万元,给购货方的回扣12万元,环境保护支出8万元,关联企业赞助支出10万元,全都如实作了扣除。
要求:按顺序回答下列问题(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1)计算职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2)计算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国债利息、税后股息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5)计算业务招待费用、业务宣传费及技术开发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6)计算清偿债务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7)计算新研发的家电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8)计算转让无形资产应缴纳的流转税费;(9)计算转让无形资产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0)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1)计算公益性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2)计算除公益性捐赠以外的其他营业外支出的项目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3)计算该企业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14)计算审计后该企业200年度应补交的企业所得税。
【解答】(1)福利费扣除限额:1000×14%=140(万元),实际列支210万元,纳税调增7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1000×2.5%=25(万元),实际列支40万元,纳税调增15万元(超支的15万元,可以在以后年度无限期结转扣除)。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1000×2%=20(万元),实际列支20万元,工会经费取得专用收据,无需纳税调整。
三项经费应调增所得额70+15=85(万元)。
(2)按照税法规定减值准备不能在税前扣除,应调增所得额2万元。
(3)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10万元,均是免税收入,应调减所得额10+5=15(万元)。
注意:《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只填报纳税人当期境内所得的应纳所得税额。
该企业境外甲国的投资收益16万元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国债利息、税后股息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万元。
(4)利息资本化的期限为8个月,该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年利息12万元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应调增所得额12÷12×8=8(万元),属于会计差错。
关联方债资比例为1000÷200=5,标准债资比例=2乙企业实际税负低于该企业,关联方借款准予扣除的利息=200×2×6%=24(万元),关联方借款利息应调增所得额60-24=36(万元),属于永久性差异,按照“调表不调账”的原则进行处理。
财务费用纳税调增利息支出36+8=44(万元)。
(5)收入为9000万元,将30台自产产品售给本厂职工,视同销售收入为300万元,应填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第一行,作为费用扣除的基数。
自产产品外捐赠视同销售收入45万元,应填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第一行,作为费用扣除的基数。
费用限额基数=9000-5-10-16+300+45=9314(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9314×0.5%=46.57(万元)>65×60%=39(万元),准予扣除39万元,实际发生65万元,应调增26万元。
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9314×15%=1397.1(万元),实际发生80万元,可以据实扣除。
注意:以固定资产抵债虽视同销售,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53万元不属于销售收入,不填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第一行,不作为费用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转让专利收入所有权700万元,也不作为费用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另外,技术开发费320万元可以加计扣除50%,即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60(320×50%)万元。
(6)清偿债务应调增的所得额:处置固定资产损益=53-60×(1-15%)=2(万元)。
债务重组收益=60-53=7(万元)。
清偿债务业务共调增所得额=2+7=9(万元)。
企业直接以60万元分别冲减了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原值,属于会计差错。
注:此处不适用于《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因为该文件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此处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29号)。
(7)计算新研发的家电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将30台自产产品售给本厂职工视同销售,应调增所得额30×(10-5)=150(万元)。
另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此处按成本转账,属于会计差错。
将自产的产品10台自用,企业所得税不确认收入,相应的也不确认成本。
(8)转让无形资产应缴纳营业税=700×5%=35(万元)。
应缴纳城建税=35×7%=2.45(万元),应缴纳教育费附加=35×3%=1.05(万元),应该缴纳营业税费=35+2.45+1.05=38.5(万元)。
(9)转让无形资产应该调整的所得额。
转让专利所得700-10-38.5=651.5(万元),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所得税。
转让无形资产应该调增的所得额=651.5-500=151.5(万元)。
该企业未作收入和成本的会计处理,属于会计差错。
(10)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55万元,不应该计入损益类账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是应该计入权益类账户“资本公积”,属于会计差错,税法上对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予确认,财税处理一致。
此处应调减会计利润及应纳税所得额55万元。
(11)调整后的会计利润总额=70+8(财务费用)+9(清偿债务利得)+150(自产产品)+651.5(转让专利所得)-55(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833.5(万元),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833.5×12%=100.02(万元),实际捐赠支出额为42.65万元,可全额扣除。
(12)税收滞纳金、购货方的回扣、关联企业赞助支出不得扣除,合同违约金和环境保护支出可以扣除。
除公益性捐赠以外的其他营业外支出项目应调增所得额=3+12+10=25(万元)。
(13)应纳税所得额=70+85+2-15+44+26-160+9+150+(651.5-500)+25-16-55=316.5(万元)。
(14)应该补缴企业所得税=[316.5-(651.5-500)]×25%+16÷(1-20%)×(25%-20%)+(651.5-500)×25%×50%-14.6=41.25+1+18.94-14.6=46.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