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朝的历史故事分享

合集下载

关于秦朝的故事

关于秦朝的故事

关于秦朝的故事历史是故事的一部分,历史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把历史故事运用到课堂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实用性。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关于秦朝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关于秦朝的故事篇一:秦朝统治仅持续了1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结束,中国步入封建大一统.秦国嬴政一统六国,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今天,我们通常称他为“秦始皇”或“秦朝第一位皇帝”.尽管秦始皇一统中国,功勋卓越,但秦代统治在历史上仅延续了15年,是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换句话说,秦朝统治时间竟比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修建时间还要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还来不及指点秦代未来江山社稷,就在第5次东巡途中暴毙死亡。

令人疑惑的是,秦始皇即位后未立太子,直到死前才在病榻上宣布其继承人。

遗憾的是,秦始皇死前宣布的继承人并不符合秦代丞相赵高与李斯的心意。

为了帮助秦二世胡亥篡权,他们需要隐瞒秦始皇死亡的事实,于是赵高与李斯将秦始皇的尸体丢在放死鱼的马车上,以死鱼的腐尸味道掩盖秦始皇尸体的气味。

秦二世继承皇位后实施残虐暴政,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随后人民奋起反抗,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直到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人民才能安宁地生活。

秦始皇即位后,曾多次宣称秦朝统治将延续千年,如今想来,不禁有几分讽刺。

关于秦朝的故事篇二: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闻名遐迩。

每个陶俑都具有独特的风格与迥异的武器配备。

事实上,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之宏大远超大家想象,这点从其修建时间便可见一斑: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修建时间共持续37年。

秦始皇陵至今尚未全部发掘,考古学家认为该陵墓绵延56平方千米,共包含各类陪葬坑约有600处。

秦代主张以武力强国,因此秦始皇陵中有大量配备马车与双轮战车的陶俑,富有“战国主义”色彩。

除此之外,陵墓中还有代表不同风格的陶俑,比如:朝中大臣、演奏乐器的伶官、翻滚跳跃着的杂技演员,甚至用陶俑再现了秦代法庭的模样。

秦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秦朝的历史事件介绍

秦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秦朝的历史事件介绍

秦朝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秦朝的历史事件介绍秦朝创立了从朝廷到县、乡的文书档案官员制度,建立了保障文书载体安全、内容真实完整的法律体系,又打造了保障文书畅通无阻的运转机制,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秦朝的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秦朝的历史事件一:秦灭六国之战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战国末年,于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

秦王嬴政改号称皇帝,即赫赫有名的秦始皇,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这次战争中,秦之取得并灭六国战争的胜利,秦始皇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秦王政在即位的第九年(公元前238 年)“加冠、带剑”,即加冕亲政。

这年他22 岁,要亲自过问朝政。

亲政的当年,就平定了嫪毐集团的叛乱。

次年,又解除了吕不韦的相权,不久又迫其自杀。

这样,就清除了他亲自过问大政的障碍。

秦王政亲政后,加紧从事扫灭六国的斗争。

他采纳尉缭的建议,用金钱收买诸侯国的权臣,“以乱其谋”。

这一手段,确实有用,像齐国的相国后胜,因“多受秦间金”,而不修战备,也不助五国攻秦,所以秦得以从容灭他国。

赵国的郭开为赵王迁宠臣,受秦贿赂,诬陷大将李牧、司马尚,此二人在对秦战争中,虽胜还被加以谋反罪被杀或免职,结果秦国轻易把赵灭掉。

秦王政所用的另一手,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还是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东方这批苟延残喘的国家,进行扫灭。

秦王政依靠先辈(也包括吕不韦在内)培植起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他亲政后的短短17年中,就把东方六国扫灭,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秦朝的历史事件二: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

秦朝历史小故事

秦朝历史小故事

秦朝历史小故事秦朝历史小故事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巧妙地讲解历史故事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最后,讲故事的题材也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秦朝历史小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秦朝历史小故事篇一:秦国灭楚齐自从秦国灭掉了其他几个中原国家以后,就变得非常嚣张猖狂。

便下了一条命令:灭掉所有的中原国家,以秦国为王中之王。

有一次,他们正攻打齐国,一位小兵骑着马,看到了齐国旁边的楚国,便骑着马风速般地来到了秦王面前。

迫不及待地对大王说:“大王,齐国旁边还有个楚国,我们应该怎么办?”秦王焦急的说:“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齐国,另一路攻打楚国。

这样不就双全其美了吗!”话一说完,这条命令就传到了每一位位将士的耳朵里,秦军们也展开了行动。

攻打楚国的军队刚踏进楚国的领地,就被楚军们给发现了放箭手便万箭齐发,杀得秦军片甲不留。

而攻打齐国的队伍,本来加上攻打楚国的军队,就可以把齐国一举歼灭。

现在要兵分两路,气势和兵力都少了一半,消灭不了齐国。

齐军们看到秦兵们按兵不动,便下令反攻,把秦兵们打得落荒而逃。

秦王看见自己的自己的军队两败俱伤,非常愤怒,但又非常气馁,因为把军队兵分两路的办法是秦王自己想出来的。

秦王对军师们说:“各路军师,现在有什么办法呢?”一位身经百战的军师说:“大王,我们可以到两国编造谎言,让两国交战,等到两败俱伤时,这时候秦军们可以作收渔翁之利,把两国都消灭掉。

”秦王一听,说:“好计策,快点实行这个计划。

”一声令下,秦兵们便把自己化妆成平民,混进两国,到一些民众面前编造谎言。

日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终于有一天,传到了两位国君的耳朵里,都在想:“我们的国家不会被别人辱骂,明天,我就去找我国旁边的国家算账。

第二天,齐国军队早早地来到了楚国城下,他们已经等候多时。

楚王也正准备带兵出发,看见了城门下的齐军,高兴地说:”哈哈,敌人自己送上门来了。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集锦【5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集锦【5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集锦【5则】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4102认识历史的发展1653规律,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蓝图。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一)秦二世胡亥——秦朝二世皇帝,在位三年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

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

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其实也未必如此。

秦始皇是很善于用人的,继承皇位的秦二世在用人方面却犯下了很大的失误,加快了秦国灭亡的步伐。

秦二世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不过他一开始即位的时候还是能够听取大臣的建议的。

他曾经召集大臣商议秦始皇的庙号,以后还听取了大臣李斯、冯去疾等人的一些建议,有过试图有所作为的举动。

现代有的学者已经证明,秦二世受过比较好的法家教育,对于权力制衡是很有一套的。

但后来他受了赵高的蒙骗,终于身死国灭,为后人耻笑。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

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是因为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禁止臣下对君主议论评价,到了汉朝,随着治国思想由法家变成儒家,谥号和庙号也就出现了。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二)赵高——心狠手辣的奸臣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16个秦朝历史事件

16个秦朝历史事件

1.大泽乡起义:秦二世元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

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兵变,口号是“大楚兴,陈胜王”。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大泽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起义掀起了反秦的浪潮,继起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

2.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20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领导者:秦军:章邯、王离。

楚军:项羽。

特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结果:楚军大胜,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3.三公九卿:三公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秦朝的历史典故

秦朝的历史典故

秦朝的历史典故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嬴政建立于公元前221年。

秦朝的历史典故众多,其中一些典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以及秦始皇的统治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以秦朝的历史典故为题,探讨一些有关秦朝的历史典故。

一、焚书坑儒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焚书坑儒。

秦始皇下令烧毁除少数特定学问之外的所有古代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

他认为这些书籍会使人民思想不稳定,对统一国家有威胁。

然而,这一举措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反抗。

儒家学者被迫躲避追杀,有许多文化遗产也因此消失。

这一历史典故成为后世人们反思独裁统治和文化破坏的象征。

二、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侵袭,下令修筑长城。

这座长城后来被称为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修筑万里长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秦始皇统一国家后,动员了数百万人进行修筑。

这项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也起到了巩固边疆、保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万里长城的修筑为后世留下了宏伟的工程和壮丽的景观,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三、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家思想的运用。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严密和权威,秦始皇下令编纂了《律令》和《法经》,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

这一举措使得全国的法律规范统一,为统一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种以法治国的方式也带来了严酷的刑罚和高压政治,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反抗。

四、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秦始皇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还采取了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措施。

他下令统一使用小篆作为官方文字,并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

这一措施使得全国范围内的交流更加方便,加强了国家的统一性。

然而,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尤其是那些使用其他文字和度量衡的人群。

五、修建兵马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一部分,它们数量众多,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十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十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十则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一)孟姜女——古代汉族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历史渊源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孟姜女连环画式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

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左传》上的一个故事。

《左传》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梁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

《左传》上没有哭声的杞梁妻,到战国时就沾染了当时音乐界的风气,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

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后世关于杞梁妻故事的变异就是顺着这“哭之哀”生发出来的。

第一个记述崩城之事的人,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他在《烈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梁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梁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

杞梁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

十天以后,“城为之崩”。

唐代的有关记载,使杞梁妻的故事大变了模样。

杞梁由春秋的齐人变成秦朝的燕人;杞梁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梁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

杞梁妻的故事经过六朝、隋唐时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小的创造。

元代时中国的汉族民间戏曲剧种十分发达,出现了很多杂剧大家和脍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作空间的故事,自然也成为戏曲创作的源泉。

范郎的名字从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到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出现很多种变异,故事的情节被铺陈得一波三折,与他们有关的其他人物,如范郎的母亲也出现在戏曲之中,使故事日渐丰满。

明清以来,孟姜女的故事在汉族民间仍继续发展演变。

各地的口头讲述,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所以叫“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不仅流传的时间漫长,受其影响的地域也十分广泛。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事迹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事迹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事迹很多历史人物,都有着优秀的品质:讲礼貌,诚实,不畏艰难,有毅力,敢于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等等。

秦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_历史故事

秦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_历史故事

秦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观古往今来,历史故事一直是承接历史展望未来的桥梁。

那么有关秦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朝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秦朝的历史故事篇一:秦始皇喜得“翡翠虾环”秦始皇晚年想长生,召了一批方士术士为他炼丹治膳。

这可急坏了方士术士们,他们清楚,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但真正要炼取长生的药食并不可能。

有一天,秦始皇见他们天天给自己进食的金丹没有效果,发了脾气,要杀方士术士们。

领头的徐福一看急了,连忙跪下,说,陛下,不是金丹没有效果,金丹丸要和翡翠环配着食用,请陛下息怒,即日给陛下奉上翡翠环。

秦始皇见这么说,权且放了众人,令午膳献上翡翠环。

秦始皇走后,众人又喜又忧,喜的是今天过了一道生死关,忧的是,哪里弄可以食用的翡翠环?还是徐福多谋,对膳师耳语了几句,午膳竟然给秦始皇真的献上了一道“翡翠环”。

所谓翡翠环,实际是一道用瓠子和虾子做的菜,翡翠言其色,虾环言其形,用翠绿的瓠子切成圆片,中间挖空成环,虾仁套入环中。

这道菜虽然没有用真正的翡翠,但秦始皇见其形色可爱,倒也没有计较。

待到细细品尝之后,更觉得神清气爽,从此天天要吃,此菜竟然由此成了千古名馔。

秦朝的历史故事篇二:秦二世胡亥墓胡亥即秦二世,据载公元前220xx年(二世三年)权臣赵高胁近秦二世自杀,以庶人仪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原坡地带,环境幽僻,迥异于秦汉以来高峻宏伟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逊色。

整个陵园占地20余亩。

正南是一座朱门红柱卷棚式三间进深的山门。

门额正中高悬一块“秦二世皇帝陵园”的黑色金字大匾。

穿过山门拾级而上,是一座秦代建筑风格的硬山式大殿。

面积约184平方米的大殿内,陈列着“指鹿为马”的塑像群。

2米多高的胡亥、赵高、子婴、阎乐等5个人的彩色立体像。

大殿的后面就是胡亥的陵墓,墓为土筑圆形,封土堆直径二十五米,高五米,直径25米。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精选五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精选五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精选五则那些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一)李由——秦朝将军,丞相李斯的长子政治生涯李斯之子“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庭车骑以千数。

”(《史记·李斯列传》)七十岁的丞相李斯深有感触地说:“当今为大臣者位无高于我者,我可以称为富贵之极了。

”然而盛极则衰,好景不长。

沙丘之变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南至云梦,东南至会稽山,刻石颂德。

七月,始皇病死沙丘。

佞官赵高胁迫丞相李斯诛杀公子扶苏,改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扼守三川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义,一举攻下大泽乡。

接着又攻下蕲县,势如破竹。

当义军攻下淮阳时,战车已有六七百乘,骑兵千余骑,士卒数万,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三川郡守李由立即派人飞报丞相李斯:“贼军十万已到许县,日夜可达荥阳,城内25000名士卒日夜铸兵器,加固城墙,挖拓城河,防哨巡守。

无奈兵力悬殊,存粮也只可用数月。

望速派兵增援。

”李斯立即向二世呈奏。

正在咸阳宫取乐的二世一听,竟吓得丧魂落魄、六神无主。

李由知道形势严峻,就亲自带兵防守。

为稳定城内秩序,他组织百姓协助守城,令掌管治安者加强检查,防止奸细混入城内。

第二天黎明,城外鼓角震天,义军潮水般涌到荥阳城下,箭如飞蝗射向守城者,并强渡城河架云梯攻城。

李由指挥守城将士勇猛还击,死者的血染红了城河水。

一连几天激战,双方伤亡惨重,义军只得撤回淮阳。

《史记·陈涉世家》载:“吴广围荥阳。

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

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属蔡赐为上柱国。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二)吕臣——秦末陈胜农民起义军将领人物简介初任陈胜起义军将军。

陈胜被害,他在新阳(今安徽界首北)组织苍头军,收复陈县(今河南淮阳),重建张楚政权,不久,又与英布联合,再破秦军。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5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5则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5则每节课去讲个历史故事给学生听了,也许这些名人故事能触动学生,改变他们对待历史的观念,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一)张耳——反抗暴秦西汉开国功臣年少风流张耳年少时,曾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

曾亡命游外黄(今商丘民权县) ,当地有位富家女丧夫,她父亲的门客就建议她:“想要找一位好丈夫,就跟着张耳吧。

”于是这个女子就嫁给了张耳,并且给予张耳大力资助。

张耳因此能招致四方食客,成为魏国外黄县令。

魏国灭亡后,张耳家住外黄,刘邦曾多次访问张耳,相处达数月之久。

秦灭魏数年后,听说张耳和他的朋友陈馀是魏国名士,悬赏千金捉拿张耳,五百金捉拿陈馀。

于是张耳、陈馀变更姓名逃亡到了陈地。

重建赵国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率被征发者900馀人在蕲县大泽乡起义,进入陈地(今河南淮阳)时,聚众已数万。

张耳偕陈馀遂投奔起义军,被任为左右校尉。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八月,张耳、陈馀随义军大将武臣趋至邯郸。

时陈胜在陈地称王。

于是张耳、陈馀亦劝武臣在赵地称王。

武臣遂自立为赵王,以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馀为大将军。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赵王武臣和左丞相召骚被部将李良杀死,张耳因耳目较多,及时潜蔽逃脱劫难。

事后张耳及时招集未叛士卒约数万人,并与未遭劫难之幕僚商议,将原赵国后裔赵歇立为赵王,迁居信都(今河北邢台)。

公元前207(秦二世三年)秦朝大将章邯率军进攻河北。

张耳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信都难守,就保着赵歇往东逃走,被秦兵围困在巨鹿城。

巨鹿城中兵少食尽,秦军又昼夜攻打。

在情况十分危急的紧关头,张耳想起他“刎颈之交”的好友陈馀,正拥兵数万驻扎巨鹿城北,便派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向陈馀求援。

而陈馀则自恃兵少,难以敌秦,不予授救。

反说要是去同秦军作战,“如以肉委虎,徒尽亡军”,可把张耳气坏了。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十月,项羽率援赵义军北渡漳河,连连破敌,于十二月遂解钜鹿之围。

关于秦朝的历史小故事

关于秦朝的历史小故事

关于秦朝的历史小故事故事是传承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历史课堂上引入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掌握理解历史知识,突破重难点,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秦朝的历史小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关于秦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一:秦刻石与五大夫松秦始皇登泰山是兴行封禅仪式。

按照古人的解释,皇帝乃天帝之子,是奉天命来统治臣民百姓的,天和地早古代价值观念中的高贵象征,因此,在改进换代之后,或者某帝王似为治功显赫时,都可以也应该到泰山封禅,告太平于天地,告成功于天地,以答谢天地的恩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从河南进入山东巨野,由西而东,至今邹县邹峄山,在邹峄山上刻石纪功,随后由南而北,到达泰山。

秦始皇东巡,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方面禁其所异,褒其所同,推行他所制定的新政策,新法式,因此,在加强帝国的统一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秦始皇泰山封禅之后,在泰山留下了两件文物,秦刻石和五大夫松。

秦始皇东巡各地,随处刻石以纪功德,如<<会稽刻石>>秦始皇时代,北方已进入高度文明的时代,而南方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甚至还存在赤发纹身的现象,道德伦理观念大异于北方,所以<<会稽刻石>>中就有“夫为寄,杀之无罪“的话。

秦始皇石刻,大都毁废。

今天完整保存下来的,有琅牙刻石,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只剩数字残片,藏泰安市岱庙内。

五大夫松亦称秦松,现在云步桥与朝阳洞之间,椐史书记载,秦始皇登泰山时,中途遇到大雨,他在“树”下避雨,就封此“树”为“五大夫”。

秦始皇封禅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刚刚建立的秦政权,保持大一统的稳定,但是秦始皇在巩固统一政权的过程中,也犯过一些极严重的错误,把六国的贵族和人民不加区别,视为一体,统统以严弄峻法对待,对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朋友,敌人社会寄生力量不加区别,焚书坑儒,破坏文化传统。

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不知爱惜民力,驱使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大兴土木工程,残民以逞,竭泽而渔。

秦的历史故事

秦的历史故事

秦的历史故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

他的治世虽短暂,但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以下是其中一些故事。

1. 制定统一度量衡标准的故事秦朝统一度量衡标准,是因为秦始皇下令对全国实行一种度量衡标准后,天下大乱,百姓无所适从。

秦始皇听从了大臣的意见,派人到长安的铜雀台寻求解决方案。

一位名叫钟离开的巧匠建议以铜为材料,制作十二个与十二生肖对应的鼎,分别称为“世鼎”、“人鼎”、“兽鼎”、“虫鼎”等,用于校准度量衡标准。

秦始皇高兴地命令钟离开负责制作,使全国人民用起来真正方便了。

2. 郧伯故事秦朝初年,郑国的郧伯来到秦国,向秦王推荐自己为一名善于养生的医者。

秦王提出要让郧伯用草药养病,郧伯便从田间采来一些植物,在养病的同时研究植物的功效。

过了一段时间,郧伯病愈了,便要求秦王给他提供植物和动物标本,以研究更多的医学知识。

他从这些标本中研制出一种万能药,能治疗各种疾病。

秦王非常重视郧伯的医学治疗方法,秦始皇也开始注重草药养生。

3. 纵火毁书的事大宛国的部落宣称所有知识都在他们手里,其余国家全部遭受文化毁灭。

秦始皇非常惊慌,派人搜集全国所有文化书籍,命令不准抄录转写。

但是,贤臣被发现秘密抄录了古书,秦始皇立即下令火烧大量书籍。

这次纵火毁书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焚书坑儒”。

4. 合法制造灵药的故事秦皇汉武的治世,北国巫婆造假药,损害鬼神之气,当真神鬼之间不肯降雨,饥馑病患是非常严重的。

于是,汉武帝采纳了一位巫婆的建议,依照法律规定,王宫命令特定人员以已知药草制成万能药,以取代巫婆们的伪造药物。

5. 秦始皇墓的故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成了中国第一个帝王,他下令制造大量兵马俑,用于保护他的墓地。

据说秦始皇墓中武器装备和珍宝无数,有铜车铁马和许多珠宝和青铜器,但是他的墓地还没有被完全发掘。

有许多人试图寻找秦始皇墓,但它被视为千年之谜。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秦朝是一个有着许多传奇故事的时代。

它的统一标准、医学成就和古代文化保存,以及秦始皇的墓地,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珍贵遗产。

秦朝历史事件介绍_秦朝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

秦朝历史事件介绍_秦朝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

秦朝历史事件介绍_秦朝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秦朝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和富有创造性,对汉朝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深刻的影响。

汉朝文化对秦朝文化既有全方位的继承和接受,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秦朝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秦朝历史事件一:徐福东渡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

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

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 徐福村”,并在村北建了一座“ 徐福庙”。

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清人丘琼山《纲鉴合编》曾云:“始皇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寿耳。

”一些方士投其所好,编织神仙之说,声称海上有仙人仙药,吃了仙药便可长生不死。

徐福就是这种情况下航行入海的。

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大队人马在泰山封禅刻石,又浩浩荡荡前往渤海。

抵达海边,秦始皇登上芝罘岛,纵情浓览。

只见云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蔚为壮观,尤令秦始皇心驰神往。

这种景象,本来是海市蜃楼,但方士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

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

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等候徐福佳音。

然而,等来的只是徐福空手而归。

徐福自称见到海神,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

对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男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令徐福再度出海。

秦始皇则不肯离开,一直等候3个月,不见徐福消息,才怅然而回。

其后几年中,秦始皇又派燕人卢生等入海寻求仙药,也是一无所获。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再次来琅琊。

秦朝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的传奇

秦朝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的传奇

秦朝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的传奇在秦朝这个时期,有许多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传奇,它们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这些故事和传奇充满了追求权力、爱情、背叛和英雄主义的元素,为秦朝历史增添了许多色彩。

一、草船借箭在秦朝的故事中,有一位独具智慧的军事家叫做范增。

当时,刘邦与秦军在巨鹿进行激烈的战斗。

刘邦的军队陷入了箭矢不够的困境,无法与秦军抗衡。

范增决定利用敌人的错觉,他将草船绑箭,乘风箭向秦军营地前进。

秦军在看到这座草船之后误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增援,感到十分害怕,纷纷逃离战场。

刘邦趁机反攻重夺巨鹿,最终获得了胜利。

二、穿越秦岭秦朝时期有一个极富冒险精神的人叫做陈胜。

在他的故事中,他带领着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决心推翻秦朝的统治。

为了摆脱秦军的追捕,陈胜选择了穿越秦岭这条被认为是天然屏障的峡谷。

秦军误以为这是一条没有出口的峡谷,放松警惕。

陈胜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地带领农民渡过了秦岭。

这个故事展示了陈胜的智谋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由和公正的渴望。

三、白起斩楚之子白起是秦朝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战绩让人闻风丧胆。

有一次,他接到了秦王的命令,要消灭楚国。

在打败楚军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看上去很是年轻的将领,便问他的名字。

此人回答称自己是楚怀王的儿子。

白起聪明地利用了这个信息,对楚军进行了心理攻击,声称楚怀王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敢实际参与战争,他不但斩杀了楚怀王的儿子,而且用血书写下了楚军的降服。

整个楚军士气大挫,最终被白起击败。

以上这些故事和传奇都展现了秦朝时期人们的勇气、智慧和对自由的追求。

秦朝的历史为后来的时代提供了许多启示,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个古老王朝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虽然这些故事可能有些夸张和传说的成分,但它们都是秦朝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一部分,无疑为我们了解这个时期提供了有趣而有价值的资料。

总结:秦朝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传奇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不同侧面。

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们以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对正义的追求,为后来的时代树立了榜样。

关于秦朝的历史故事分享

关于秦朝的历史故事分享

【导语】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统⼀了中国。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秦朝的历史故事分享。

欢迎阅读参考! 【第⼀个皇帝—秦始皇】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统⼀了中国。

他觉得⾃⼰的功绩⽐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不能再⽤“王”的称号,应该⽤⼀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了“皇帝”的称号。

他是中国第⼀个皇帝,就⾃称是始皇帝。

他还规定:⼦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代叫⼆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代⼀代传下去,⼀直传到千世万世。

全国统⼀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的国家呢? 在⼀次朝会上,丞相王绾(⾳wān)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封⼏个王不⾏,请皇上把⼏位皇⼦封到那⾥去。

” 秦始皇要⼤⾂议论⼀下,许多⼤⾂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

他说:“周武王建⽴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

到后来,像冤家⼀样互相残杀,周天⼦也没法禁⽌。

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郡县。

”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意。

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六个郡,郡下⾯再分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

国家的政事,不论⼤⼩,都由皇帝决定。

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送来的奏章,要看⼀百⼆⼗⼀⽄(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

可见他的权⼒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统⼀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就不⼀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

国家统⼀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多不⽅便。

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的距离⼀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

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便了。

这叫做“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中原之前,列国的⽂字也很不统⼀。

就是⼀样的⽂字,也有好⼏种写法。

从那时候起,采⽤了⽐较⽅便的书法,规定了统⼀的⽂字。

这样,各地的⽂化交流也⽅便多了。

这叫做“书同⽂”。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升⽃、⽄两的标准全不⼀样。

有关秦朝的历史故事

有关秦朝的历史故事

有关秦朝的历史故事虽然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现代化的历史教学要求工作者采用具有时代性的年轻化教学方式,作为传授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之一,历史故事承担着传播年轻的历史教学的重要使命。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秦朝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有关秦朝的历史故事篇一:大泽乡起义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起义军揭竿而起。

当时,遵守规则的人确实会获得一些好处,比如说他们会因为辛勤的工作而获得奖赏、有经验的人甚至会被授予官职,可是,这样的制度设计也是极为残忍的。

因为人们会因为没有完成工作而受到严厉的处罚,而此时,客观因素是不会被统治者考虑的。

错过了规定的期限的行为会被认为不守信,在秦律中,这是要被处死的行为。

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死后一年),九百名民夫被押解到淮河流域(现在的北京)去驻守。

天遇大雨,道路不通,众人被困。

随后,他们意识到他们已经不可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发现自己必死无疑,于是这些民夫杀害了看守他们的军官,然后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陈胜和吴广两个人成为这次起义的首领,他们带领农民起义军队伍去反抗强大的秦朝军队。

很自然地,起义军被秦军打得土崩瓦解,最终都被秦军杀害。

然而,其他的起义军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场短暂的起义开启了秦王朝覆灭的进程。

有关秦朝的历史故事篇二:古老的长城中国的长城绵延超过20xx0千米,它是人类工程中的结晶之一。

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并不是最早期的长城。

战国时期,秦王为了保护自己的疆土开始建造长城。

虽然工程浩大,但是早期的城墙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的石结构相去甚远。

当时的建造者采用了一种称作版筑夯土墙的方法。

他们将泥土拉到建筑物边上,混上一种黏合剂,然后压紧。

等泥土干了,就形成了万里长城的最初的构造。

在一些地方,城墙高达4.5米(15尺),这让长城成为当时难以跨越的雄关。

与后来修筑的长城一般,秦长城依山就险,这意味着任何向秦国进攻的军队在需要攀登山脉和山脊的同时,还要对付这巍峨的城墙。

秦朝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

秦朝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

秦朝历史故事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七八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朝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秦朝历史故事篇一:秦军敢死队是如何炼成的秦军有多强大,相信当时的“战国六雄”深有体会。

秦军不佩戴头盔作战,竟然是为了在战场上显出英勇的气势,并试图以骁勇善战的勇武气势压倒敌人。

秦军这种战斗文化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秦军尚武的传统;二是秦军军功授爵的激励制度。

秦人作为当时中国边陲一隅的非主流民族,面对中原文化自然缺乏,所以,他们很容易就形成了尚武的文化传统。

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

他说“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当时一个著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不仅如此,在《史记》中也同样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秦军这样拼命战斗还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推着他们,那就是商鞅搞的变法中,有一条特殊的奖励军功政策。

有军功的人可以得到封爵,封了爵位,带来的好处非常多。

秦军规定: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

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

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这也正是商鞅变法的功不可没之处,军功爵制使得原本就拥有注重家庭理念的道德的秦国军民视死如归,使得原本就狂野矫健的秦军变得循规蹈矩,以参军打仗和勤劳于农业生产作为出人头地的出路,这也就自然而然地让秦国上下形成了全民皆兵。

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

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秦朝有哪些历史故事

秦朝有哪些历史故事

秦朝有哪些历史故事秦朝历史故事有泰国的始祖、五张羊皮、秦晋崤山大战、村民营救秦穆公、按图索骥、商鞅变法、鸡鸣狗盗、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长平之战。

吕不韦的大买卖、秦始皇统一六国、孟姜女哭长城、宰相李斯、缪毒作乱、孺子可教矣、荆轲刺秦王、高渐离、焚书坑儒。

怕死的秦始皇、秦二世篡位、胡亥的残暴统治、赵高指鹿为马、陈胜吴广起义、草原英雄冒顿单干、巨鹿之战、最后的帝王子婴。

1、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2、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3、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4、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政用尉缭的计策兼并六国,派大批间谍往六国活动,用金钱收买六国腐化的豪臣,来扰乱六国的谋划,使他们互不相顾,然后分别击破他们。

韩国早在荆轲刺秦王前被秦所灭。

此后,魏、楚、燕、代(赵国之后)、齐,相继给秦吞并。

5、蔺相如完璧归赵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秦朝的历史故事分享【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

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奇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

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

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全国统一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音wān)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秦始皇要大臣议论一下,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

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许多诸侯。

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

可见分封的方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

他决定废除分封的方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

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

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

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

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

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

这叫做“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

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

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

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

这叫做“书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

从那时候起,又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

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

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

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音tián)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四十四个县。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许多城墙。

这样从西面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一条万里长城。

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五十万人,平定南方,添设了三个郡;第二年,蒙恬打败了匈奴,又添了一个郡。

这样,全国总共有四十个郡。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进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

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丞相。

秦始皇要听听他的意见。

李斯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

假如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

”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赶忙下了一道命令: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谁要是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满门抄斩。

第二年,有两个方士(一种用求神仙、炼仙丹骗钱的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

秦始皇得知这个情况,派人去抓他们,他们早已逃跑了。

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觉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

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

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

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边境去。

这就是历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正在火头上,大臣们谁也不敢劝他。

他的大儿子扶苏认为这样处置儒生太严厉,劝谏他不要这样做。

这一来,触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边疆。

【李斯谏逐客】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

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

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

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

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关心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

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许多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着书立说,历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

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

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

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慢慢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

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

后来又发觉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

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

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着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

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

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

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升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

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关心敌国增加实力吗?”秦王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赶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寻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增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

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可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同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

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

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

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增强法治。

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假如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

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

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假如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寻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预备审问。

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

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秦王政扣押了韩非,也有点后悔,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可是已经晚了。

秦王政十分懊恼。

正在这时候,有个魏国人缭到秦国来,秦王政寻他一谈,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任用缭为秦国尉,后来人们称他尉缭。

【秦王灭六国】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

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

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

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

燕王喜逼得没有方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

秦王政又向尉缭讨主意。

尉缭说:“韩国已经被咱们兼并,赵国只剩下一座代城(今河北蔚县)燕王已逃到辽东,他们都快完了。

目前天冷,不如先去收服南方的魏国和楚国。

”秦王政听从尉缭的计策,就派王翦的儿子王贲(音bēn)带兵十万人先攻魏国。

魏王派人向齐国求救,齐王建没有理他。

公元前225年,王贲灭了魏国,把魏王和大臣都拿住,押到咸阳。

接着,秦王政就打算去打楚国。

他召集将领们议论了一下,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打楚国要多少人马。

李信说:“不过二十万吧。

”他又问老将军王翦。

王翦回答说:“楚国是个大国,用二十万人去打楚国是不够的。

依臣的估计,非六十万不可。

”秦王政很不快乐,说:“王将军老了,怎么这样胆小?我看还是李将军说得对。

”就派李信带兵二十万往南方去。

王翦见秦王不听他的意见,就告病回老家去了。

李信带了二十万人马到了楚国,不出王翦所料,打了个大败仗,兵士死伤许多,将领也死了七个,只好逃了回来。

秦王政大怒,把李信革了职,亲自跑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来带兵,说:“上回是我错了,没听将军的话。

李信果然误事。

这回非请将军出马不可。

”王翦说:“大王一定要我带兵,还是非六十万人不可。

楚国地广人多,他们要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难。

我说我们要出兵六十万,还怕不大够呢。

再要少,那就不行了。

”秦王政赔笑说:“这回听将军的啦!”就给王翦六十万人马。

出兵那天,还亲自到灞上给王翦摆酒送行。

”王翦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攻。

楚国也出动全国兵力抵抗。

王翦到了前方,要兵士修筑壁垒,不让出战。

楚国大将项燕一再挑战,他也不去理睬。

过了一段时间,项燕想:“王翦原来是上这儿驻防的。

”他就不怎么把秦国的军队放在心上了。

没想到在项燕不防备的时候,秦军突然发起攻势,六十万人马像移山倒海似地冲杀过去。

楚国的将士好像在梦里被人家当头一棍子,晕头转向地抵抗了一阵,各自逃命。

楚国的兵马越打越少,地方越失越多。

秦军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俘虏了楚王负刍。

项燕得知楚王被俘的消息,渡过长江,想继续抵抗。

王翦造了许多战船,训练了水军,渡江追击。

项燕觉得大势已去,叹了口气,拔剑自杀。

王翦灭楚之后,回到咸阳。

由他的儿子王贲接替做大将,再去收拾燕国。

燕国本来已经十分虚弱,哪里抵挡得住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222年,王贲灭掉燕国,还攻占了赵国最后留下的代城。

到这时候,剩下的只有一个齐国啦。

齐国大臣早已被秦国重金收买过去。

齐王建向来是不敢得罪秦国的。

每回逢到诸侯向他求救,他总是拒绝。

他满以为齐国离秦国远,只要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就不用担心秦国的进攻。

到了其他五国一一被秦国并吞掉,他才着急起来,派兵去守西面的边界。

可是已经晚了。

公元前221年,王贲带了几十万秦兵像泰山压顶一样,从燕国南部直扑临淄。

这时候,齐王建才觉得自己势孤力单,可是其他诸侯国已经完了,往哪儿去讨救兵呢?没有几天,秦军就进了临淄,齐王建没说的,投落了。

六国诸侯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彼此之间互相攻打,想拿别国的土地来补偿自己的损失,企图维持小规模割据的局面,给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秦国当时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和军事上占了优势,更重要的是符合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六国一个一个灭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