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习题归纳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C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B.该金属熔点低于20℃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是非晶体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4:5C.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平衡D.两次实验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5.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以下四幅图中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与其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6.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7.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0℃是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B.家庭使用的寒暑表测量范围是-30℃~100℃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D.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树上出现的美丽的雾凇A.(1)(2)B.(2)(4)C.(1)(3)D.(3)(4)10.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C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提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提高训练一、单选题1.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
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A. 0℃B. 2℃C. 4℃D. 6℃【答案】C【解析】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热水的温度差:100℃−50℃=50℃;2、错误的温度差为:96℃−50℃=46℃;3、该温度计的一大格表示50℃;464、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差为:100℃−0℃=100℃;5、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冰水混合物在温度计上的刻度为:100℃÷50℃=92格;466、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为:96℃−92℃=4℃。
故选:C。
2.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人体温都是39.5℃B.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 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答案】B【解析】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故B正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39.5℃,故ACD错误。
故选B。
3.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35℃−42℃B. 家用寒暑表是用来测量气温的C. 常见的温度计一般都是用水银作测温物质D.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答案】C【解析】解:A、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所以A的说法是正确的;B、寒暑表是用来测量气温的仪表,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C、常见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D、体温计玻璃管下端有缩口,离开人体后温度计的示数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2.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C.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D.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3.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可以测量开水的温度B.使用停表测同学百米跑成绩前,先按复位钮清零C.裁切窗玻璃前,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卷尺测量窗户的宽度D.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5.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6.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7.从冰箱冷冻室拿出一块冻肉,表面还没有结霜,过一会看到其表面有一层霜,这层霜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C.冰箱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D.冻肉上的水凝固而成8.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10分钟1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味,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一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1.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在这个现象中()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12.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究事理开始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型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经典题型汇编(含答案)一、填空题1.小亮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
第1题2.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
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__。
第2题3.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第3题(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 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
4.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第4题5.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6.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态,此过程中物质________(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第6题7.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用时________min,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C.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D.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2.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3.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
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段时间后。
测得使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个烧杯中水的温度大小关系是()A.t甲=t乙=t丙B.t甲>t乙>t丙C.t甲<t乙=t丙D.t甲<t乙<t丙4.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气态C.海波在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5.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6.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7.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在6min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在CD段是气态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8.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是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9.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10.舞台上演员跳舞时,会喷洒干冰产生一种美丽的效果——“白雾”。
(完整word)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知识清单考点一:温度1.温度表示。
2.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
3.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根据待测物体的温度选择。
(2)使用前认清_____和。
(3)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或_______。
(4)待示数_____再读数。
(5)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视线与。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要_____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_____,要_____热。
6.叫熔点。
7.固体分为_____和,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_____,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_____,这一过程要_____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这一过程要_____热。
9.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和_____,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10.蒸发是在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指液体在_____温度下在液体发生的汽化现象。
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2.物质由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_____热。
13.物质由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_____热答案:1. 物体的冷热程度2. 0 1003. 热胀冷缩4. (1) 合适的温度计(2) 量程分度值(3) 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容器底容器壁(4) 稳定(5) 留在被测液体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熔化吸凝固放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7. 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8. 汽化吸液化放9. 蒸发沸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10. 任何表面一定表面和内部同时11. 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空气的流速12. 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13. 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复习练习题1.(2014,上海)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A.20 ℃B.30 ℃C.40 ℃D.50 ℃2.为了预防禽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C.实验中纸没有烧着是由于纸本身就不能点燃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则水将不会沸腾答案:D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故A错误;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C.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温度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C错误;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水不能吸热,则水将停止沸腾,故D正确。
故选D。
2、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答案:A吃雪糕时,雪糕在口中固由态变成了液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答案:BA.露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符合题意;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冰的形成是水的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中实线a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都不是答案:B如图,进行水沸腾实验时,气压不发生改变,沸点不发生改变,只增加水的质量,曲线b、d都改变了水的沸点,这是错误的,曲线c的沸点没有发生改变,加热时间变长,曲线c是正确的。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二)知识点精讲及练习
课前小练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
2.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
4.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有以下说法:(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最小刻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A.(1)(2)(3)(4)B.(1)(3)C.(2)(4)D.(1)(2)(3)知识点精析精讲一、汽化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沸腾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现象: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影响因素:液体的种类不同,其沸点就不同。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步骤a.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水量约为200mL。
b.点燃酒精灯对水加热,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体积的变化。
c.注意听水沸腾前和沸腾时声音的大小。
d.观察并记录从加热到沸腾过程以及沸腾后水的温度变化情况。
当水温升高到90℃左右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左右停止加热。
e.移开酒精灯并将其熄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实验现象a.沸腾前,在水中出现小的气泡(水蒸气),随水温升高而变大,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体积収缩变小,未到液面就消失(水蒸气液化),同时,水温持续上升。
b.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c.沸腾后,水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实验图象(4)实验结论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5)实验补充a.实验中尽可能取较少的温水进行实验,且最好在烧杯上加一个盖,这样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答案:CA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故AB错误;C.某同学体温为36.6℃,低于37℃,体温正常,故C正确;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42℃或低于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2、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
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B.阳光普照,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答案:AA.自然界中的水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并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但并不按照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固定方向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B.阳光普照,温度升高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热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该物质在B、C两点时状态相同答案:A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温度不断升高,都要吸热,故A正确;B.该物质在第1min开始熔化,第4min熔化过程结束,故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故B错误;C.该物质处于0℃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D.该物质在B点时是固态,在C点时是液态,中间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故D错误。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升华而成C.先汽化后液化而成D.先升华后凝华而成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7、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升华而成C.先汽化后液化而成D.先升华后凝华而成8、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小明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9、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重点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B.30°CC.47°CD.70°C答案:C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大于 34℃小于6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图中属于凝固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C.滴水成冰D.雾凇结枝答案:C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体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D.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A.水芯笔的长度约30cmB.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sC.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25m/sD.淋浴用热水的温度约42℃答案:DA.水芯笔的长度约15cm,故A错误;B.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min,故B错误;C.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5m/s,故C错误;D.淋浴用热水略高于正常体温,约42℃,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
故选D。
5、一只温度计示数不准,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 6℃,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 92℃。
当实际气温为 20℃时,它的读数为()A.23.2℃B.28.2℃C.33.2℃D.38.2℃答案:A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实际温度为100℃,该温度计示数为92℃;冰水混合物的实际温度是0℃,该温度计示数为6℃,所以100℃只占用了温度计刻度格数为92−6=86℃。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某体温计示数为38℃,若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8.5℃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A.37℃、38.5℃B.38℃、38.5o CC.37℃、38℃D.37℃、37℃答案:B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动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自动下降。
所以使用前要甩动几下,使水银回到35℃以下。
不甩直接,用这支体温计测37℃的病人时,其示数仍为38℃,用它测38.5℃的病人时,则可以升温到38.5℃,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
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
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答案:B造雪机在工作时,将液态的水以小水滴的形式喷出形成“白雾”,这些小水滴由液态的“白雾”变成固态“白雪”的过程叫凝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疫情期间,如图所示的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该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使用后必须用沸水消毒B.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C.分度值是 1℃D.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答案:DA.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超过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所以体温计不能用沸水消毒,故A错误;B.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它是能离开人体读数,故B错误;C.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分度值为0.1℃,故C错误;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①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②盛夏,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③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初冬,清晨草地上出现霜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①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是冰雪熔化过程,需要吸热;②盛夏,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水蒸气在鸡蛋表面液化为小水滴,液化需要放热;③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雾发生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④初冬,清晨草地上出现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
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答案:DA.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气态,故B错误;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即升华,故C错误;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时,点碘不会出现液体,而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凝华,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C.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D.实验时,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DA.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在第3min时开始吸热温度不再变化,所以第3min 开始水沸腾,故A错误;B.在第3min和第6min之间,水保持沸腾状态,水不断吸收热量,由图像可知,温度没有达到100℃,在t 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的温度将降低,水温不会保持100℃不变。
故B错误;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温度没有达到100℃,所以水的沸点不是100℃,故C错误;D.由图像中的数据知,水的沸点低于100℃,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可知,实验时的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C解析:C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水的温度,同时也加快了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水的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降低了水分的温度,同时也减慢了水分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汗液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D解析:D【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冰是液体水形成的固态物质;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冰棍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属于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B解析:B医护人员护目镜内侧的水雾是液化现象,而霜是凝华现象,露是液化现象,雪是凝华现象,冰是凝固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考点总结(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考点总结单选题1、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答案:D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将氮和氧放在﹣20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答案:BA.氮的熔点是﹣210℃,沸点是﹣196℃,﹣190℃高于氮的沸点,所以是气体,故A错误;B.氮的沸点是﹣196℃,氧的沸点是是﹣183℃,随着升温,氮会先沸腾,变成气体分离出来,剩下液态的氧,故B正确;C.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水在沸腾时,酒精会变成气体,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C错误;D.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B.30°CC.47°CD.70°C答案:C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大于34℃小于6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答案:B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组装,即按照CBA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故A错误;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同时并记录物质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符合实验步骤,故B正确;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固定不变的温度为为80℃,即物质的熔点为80℃,故C错误;D.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D错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解题技巧总结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解题技巧总结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种从空气中制水的设备,温度较高的空气被吸入到温度较低的铜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气在铜管中冷凝成水。
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凝华C.升华D.汽化答案:A水蒸气在铜管中由气体变成液体,是液化的过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有一种植物的繁殖技术叫扦插。
育苗时先剪取植物的茎插入士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在栽种植物时,为了减慢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可将茎上的部分或全部叶片剪去,此方式使水分蒸发减慢的物理原理是()A.减小蒸发面积B.降低液体温度C.减慢液体上方空气流速D.三者均是答案:A在叶片表面会发生蒸发现象,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在栽种植物时,将茎上的部分或全部叶片剪去,可减小蒸发面积,从而使水分蒸发减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甜品周围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所形成的C.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此“白气”和舞台上渲染气氛的“白气”原理相同答案:D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水的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干冰升华吸热,水放热,不能沸腾,碗里的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造成水面翻腾,看起来像是在“沸腾”;舞台上渲染气氛的“白气”,是由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二者原理相同。
故选D。
4、在冰壶比赛中(如图),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升华D.凝华答案:A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对冰做功,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熔化成水,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过程发生的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物态变化和吸放热典例1.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变式练习1: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于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典例2.“固体清新剂”放在厕所、汽车、饭店,能有效的预防感冒、清新空气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霜的形成:樟脑球变小:雾凇的形成:冰花的形成:灯泡内壁变黑: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2请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⑴挂在室外的湿衣服晒干了熔化⑵夏天冰镇的矿泉水瓶外壁“出汗”凝固⑶寒冬堆砌的雪人“消瘦”了汽化⑷点燃的蜡烛流下了“眼泪”液化⑸初冬的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升华⑹冬天到来河水结冰了凝华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过程的是( )A.春天来临,江河中的冰面慢慢解冻B.钢铁在炼钢炉里变成铁水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D.炎热的夏天,马路上的沥青变软了6.下列现象不属于凝固的是()A.夏天吃冰棒解热B.制作蜡像C.冬天早晨起来装满水的玻璃瓶被胀破D.用钢水浇铸钢轨7.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A.水蒸气B.小水珠C.热空气D.白烟8、夏天,小帆同学揭开棒冰的包装纸后发现棒冰会冒“白气”,这个现象属于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9、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常看到鸡蛋先变湿后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后.10、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镜面变得模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变模糊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液化; D.汽化。
11、液化是______的相反过程,通常是气态的物质要很低的温度才能液化,如果采用________的方法可使它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12、把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时会看到水面出现“白气”,在这过程中,先是水发生_______,后是水蒸汽发生________.13.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碘加热成蒸汽B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C海面上的大雾D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14.下列现象是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B.江面上形成雾C.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1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铸成工件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16.寒冷的冬天,房间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会结层冰花,这是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液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1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冬天霜的形成C.清晨大雾的形成D.以上都不是18.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膜是怎样镀上去的(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的19.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减少地方病的发生,有许多地方盐业部门推行食用加碘盐.在炒菜时,不宜将碘盐和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B.汽化C.熔化D.升华20.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21.(多选)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C.寒冷的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华现象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22.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B.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C.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D.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23.“铸剑为犁应有日,世界大同会有期” “铸剑为犁”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其中需要吸热的是________。
24.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被冻坏,这是因为水凝固时要________热,使窖内的温度不致太_________。
25.俗话说:下雪天冷,化雪天更冷,从物理学角度看化雪过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空气的温度要降低,所以化雪天更冷。
26、在铅的熔化过程中:()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27、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B.在人体表面吸热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6.烧水、做饭的时候,不小心被100℃的水蒸汽烫伤比被100℃的水更严重些.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时,要____________大量热的缘故。
29.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熔化;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_____________液(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飞机要_____________放热.30.我们听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低B.霜形成的气温一定比雪形成的低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之前低D.霜是在地面上形成的,气温必然在0℃以下,雪在高空形成,雪后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地面温度降低31.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B.汽化、凝固、液化 C. 凝固、液化、凝华D.凝固、汽化、凝华3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A.凝华、凝固、汽化B.熔化、凝华、液化C.液化、凝固、凝华D.汽化、升华、熔化33.把温度为-5℃的冰块放人盛有0℃的水的隔热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则( )A.冰的质量增加B.冰的质量减小 C. 冰的质量不变 D. 都有可能34为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A. 二者效果相同B.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C.冰比水好,冰吸收热量多D.冰比水好,因使用方便知识点二:实验(熔化、沸腾)典例3.如图反应铅的凝固图像的是:变式练习2.小明用图4—11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温度60.7 67.8 73.6 79.6 80.4 80.6 80.5 80.4 80.5 84.7 88.4 93.5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典例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将会()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变式练习3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右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不会熔化D.无法判断1.两盆水里都有未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温度高D.无法确定2.请根据下表所列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物质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熔点/℃-259 -117 -39 1064 1083 3410(1)考察团到南极考察时,测量气温应该使用_________温度计;(2)处于-265℃的氢是_________ 态;(3)如果纯金戒指不小心掉进钢水中, _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4)白炽灯发光时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因此白炽灯的灯丝应选用___________金属制成。
3.如图为海波熔化和凝固图像,试回答(1)海波从20 ℃开始加热,最高温度达到______。
(2)海波吸热过程经历时间_____。
(3)海波熔化过程经历时间______,熔点________,凝固点_________.(4)从图像中看出海波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物质在第6min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第22min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
4.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时,可采取物理疗法。
即将冰或水放在病人的额头上,利用这两种物质吸热来降低人体的温度,问:为什么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更好?5.下表提供了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钨 3410℃ 锡 232℃ 金 1064℃ 铁 1535℃ 铝 660℃ 固态水银-39℃(1) 一般火焰的温度可达800℃左右,因此炒菜的锅应选择表中材料__________制作; (2)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白炽灯的灯丝发光时温度高达2000℃,选择钨丝作为灯丝,是因为钨6.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熔点, ______ 7、一同学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