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概括类问题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
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
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鉴赏类问题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思路:(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万能模板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万能模板一、概括文章内容类(3题)题1: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
- 公式:谁 + 做什么 + 结果如何。
题2: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
- 公式:说明对象 + 特征。
题3:概括议论文主要内容。
- 公式:论点 + 论证过程概述。
二、分析人物形象类(3题)题4:分析记叙文人物形象(正面描写)- 公式:外貌描写(如有)+ 动作描写 + 语言描写 + 神态描写 + 心理描写(如有)得出人物性格特征。
题5:分析记叙文人物形象(侧面描写)- 公式:通过他人反应(侧面描写)+ 结合事件来分析人物形象。
题6: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综合描写)- 公式:综合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以及他人对人物的态度、人物所处环境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 解析:从外貌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可知他生活穷困潦倒;语言描写“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体现他的迂腐;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动作描写,又显示他善良的一面;他人对他的态度是嘲笑、戏弄,也反映出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
综合来看,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穷困潦倒、迂腐、善良但又被社会所不容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三、理解词语含义类(3题)题7:理解文中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记叙文)- 公式:本义 + 文中联系上下文分析语境义。
题8:理解文中词语的指代义(说明文)- 公式:往前找,一般指代前面提到的相关事物或现象。
- 解析:在文中找到提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句子,然后往前查找,会发现它指代的是“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题9:理解文中词语的深层含义(议论文)- 公式:结合文章论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社会背景等分析深层含义。
四、赏析句子类(4题)题10:赏析记叙文句子(从修辞角度)- 公式:修辞(判断)+ 修辞作用 + 写出了……(内容)+ 表达了……(情感)- 解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高中语文高考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共23个)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一、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占题,提出中心(中心论占)3.用故营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窗(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三、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五、“这”.“它们”等指代什么1. 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六、仿句1.话题。
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
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
2.句式。
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
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
3.修辞。
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
4.结构。
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
5.表达。
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一、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 快速浏览整篇文章,掌握大意。
通读文章时,要注意标题、副标题、导语、开头、结尾,了解文章的主题,掌握上下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对于后续的问题解答有很大的帮助。
2. 注意关键词和细节。
文中关键词往往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常会在标题、副标题、导语、开头和结尾等位置出现,需要认真把握。
细节则是文章中具体的地点、人物、事件等,往往是回答问题需要寻找的重要依据。
3. 精读和归纳概括。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文章和主题,可以进行精读,把握文章的细节,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和概括,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为回答问题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4. 找准问题的类型和答案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问题答案的要求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例如,有些问题需要细节性回答,有些则需要概括性回答,还有些则需要看出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
5. 注意全文的逻辑关系。
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篇章都有自身的逻辑关系,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二、阅读理解解题模板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解决各类阅读理解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模板:1. 细节性问题解题思路:找到问题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关键词,从文章中寻找明确的相关信息,进行精确的回答。
模板: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例如:文章中提到的有关“小明”的信息有哪些?答案:从文章中可以得知,小明是一个爱好读书的年轻人,目前正在读大学。
他喜欢看故事书和科技杂志,也曾参加过学校的文艺比赛。
2. 综合概括性问题解题思路:找到问题中涉及到的主旨、观点、态度等关键词,从文章中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注意不要遗漏重要内容。
模板:综合文章内容,可以得出……例如:文章主要在讲什么?作者对此有什么态度?答案: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可以看出,文章主要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展开探讨,并呼吁大家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篇一: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版
高考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版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在现代文阅读的部分经常的丢分,那幺高考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版是什幺呢,请跟随小编来看一下!1现代文阅读有哪些答题模板文章(段落)开头1.如果开篇即点题,那幺,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幺,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幺,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4.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幺,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5.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幺,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文章(段落)中间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幺,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近三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此类。
)2.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幺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幺,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文章(段落)结尾1.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2.末段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末段有暗示主题的作用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表达方式的作用表达方式散文(小说)随笔(政论文)种类分类及说明记叙顺序交代清楚明白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小说中,塑造形象,表达主旨。
1.引出需要阐发的事理。
2.作为事理的材料论据。
3.使阐发的事理形象生动。
倒叙引起悬念插叙使叙述完整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抒情直接抒情1.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
2.在开头起定文章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故事情节(一)情节作用:①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 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 照应前文。
⑤ 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 刻画人物性格。
⑦ 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⑧ 调动读者的审美感受(激发兴趣、激发思考……)。
(二)安排方式:倒叙。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常见考查 1.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
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具体说,其作用有: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注意四个角度)(2)写景法。
如《故乡》的开头写“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渲染出阴沉、萧索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凸显小说主题。
2.小说的结局及作用(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
(注意读者感受)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现代文阅读52个答题模板
现代文阅读52个答题模板阅读题型是现代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而正确的答题模板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节奏和题意,提高答题效率和得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模板,供大家参考:1.对于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的提问答题模板:本文主要讲述了......(简述文章中心思想)2.对于文章的观点或论证方式的提问答题模板:本文作者认为......(简述作者的观点)并以......(简述作者的论证方式)3.对于文章的文体或语言特点的提问答题模板:本文属于......(简述文章的文体)并以......(简述文章使用的语言特点)4.对于文章的结构或段落的提问答题模板:本文的结构可以分为......(简述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第......(简述文章的段落)段主要阐述了......5.对于文章的比喻或象征意义的提问答题模板:本文使用了......(简述文章中的比喻或象征手法)作为......(简述比喻或象征所代表的意义)6.对于文章的细节或描写的提问答题模板:文章中详细描写了......(简述文章中的细节或描写)这一描写可以......(简述描写的作用)7.对于文章的批评或赞扬的提问答题模板:本文对于......(简述文章中所批评或赞扬的对象)为之......(简述文章中的批评或赞扬的效果)8.对于文章的价值或意义的提问答题模板:本文对于......(简述文章所表达的价值或意义)具有......(简述文章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上是常见的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模板,考生在答题前可以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命题要求选择合适的答题模板,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应多阅读各类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解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
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高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一、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常见答案现代文阅读开头的作用:1.吸引读者:①巧设悬念;②使用修辞(使文章文字生动);③充满生活情趣;2.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3.与后文的关系:①对比关系;②铺垫、伏笔关系;③呼应关系;④欲扬先抑。
高中现代文阅读结尾的作用:1.中心类:①点明中心;②深化主题;③拓展主题;2.于前文发生某种关系:①对比;②呼应;3.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总喻和分喻总喻和分喻(用于带有较复杂比喻修辞的句子理解题)。
思考步骤:明确陈述主体(基础);分清本体喻体(重点);理清比喻内容(保障)。
三、高中现代文阅读使用三种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我),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便于作者表达自己较复杂情感。
(我们):说理性:有号召力;抒情性:有感染力。
第二人称:(你,你们):赞美性质:亲切感;批评性质:①人:质问之势——气势强烈——表达情感;②非人:拟人化,其他同上。
第三人称:(他,他们):客观真实。
四、高中现代文阅读常用表现手法高中现代文阅读的常用表现手法(手法;写法;写作方法;艺术手法),对比; 象征; 衬托; 比喻; 幽默; 讽刺; 巧设悬念; 侧面描写;欲扬先抑;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托物言志。
五、高中现代文阅读划线摘句法高中现代文阅读文章多主题多情感时概括作者情感宜用划线摘句法(常见于写景抒情散文)划出中心句;划出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分析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结合全文整理答案。
六、高中现代文阅读文章谋布局的常见类型1.一波三折(情节曲折,引人入胜);2.欲扬先抑(突出重点);3.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思考);巧设悬念(吸引读者);4.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结构严密);5.某种时空关系;6.某种对比关系。
七、高中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要点1.解析修辞;2.描写角度:①远近、高低、大小对比;②虚实结合;③视、听、嗅分层次;3.选材特征:①小事;②细节;③某一方面。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全套整理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一、文本理解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理解时,首先需要理解文本的主旨、题意和作者的观点。
以下是一套常用的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 文本主旨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本文主要讲述了……2. 作者观点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作者认为……3. 文章结构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本文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接着是……最后是……4. 文章细节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文章中提到了……这表明……二、推理判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推理判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
以下是一套常用的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 前因后果关系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文中提到了……这导致了……2. 例证添加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文中列举了多个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观点,比如……3. 作者意图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他/她的观点,目的是……三、扩展思考除了基本的文本理解和推理判断,高中语文阅读还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和扩展的能力。
以下是一套常用的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 个人观点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个人认为,作者的观点……2. 文本外延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文中提到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比如……3. 类比拓展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类比到其他领域,比如……4. 社会意义题干:(请填写题目)模板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社会问题,引起了我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比如……结语以上是一套常用的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答题中,可以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准确的回答。
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现代文A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A2: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A3:句子含义的解答: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表现方法。
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
A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A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A6: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时间、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格式:说明(介绍)了+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A7:理解题目含义及作用1.直接揭示主题2.形象地暗示主题3.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4.说明体裁如:《出师表》,说明是“表”类体裁。
5.说明中心6.引起关注A8:文章标题用疑问句式好处: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针对具体情况再详细解答A9:记叙文的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主旨的归纳/全文线索/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总领全文点明主旨/与文章内容照应/语代双关/体现文章主题/表达作者情感/表明作者写作目的A10:议论文文章标题的作用点明中心或论点/小标题:格式新颖/条理清晰/反映文章的脉络结构/耳目一新/严肃的文章标题:引人深思/伤感的标题:阴郁的色调A11:概括文章内容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拼后加工归结3.划分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A12:赏析小说题目、结尾题目:凝练含蓄故事结构上十分注重细针密线和前后照应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或是一句寓言式的话,意味深长/一个情景的定格,让人忍俊不禁……A13:词句品味和赏析类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我认为词语运用好的原因是……A14:××词好在哪里?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A15: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了/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作用: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
高考语文现代文万能答题模板(共8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万能公式一、必背考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5.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某句话在文中作用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三、修辞手法的作用1.句子本身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对象+特征(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四、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说到这个市场啊,真是个奇妙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
你看,旁边的阿姨一边挑菜,一边跟邻居聊着天,嘴里不停地嚼着“你知道吗,昨天我去超市看到的那个打折活动…”一边说着,手里挑的菜也不见减少,真是一心多用的高手。
听她们说,生活中的琐碎事儿,仿佛一下子就能把每个人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再说说小镇上的咖啡馆,常常是人们聚集的地方。
你走进那家小店,咖啡的香气扑面而来,简直让人魂牵梦萦。
店里的墙壁上挂着几幅画,画风各异,或清新,或抽象,每一幅都像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小张总是坐在角落,手里拿着一本书,偶尔抬头看看窗外,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每当看到他,大家就知道,又是一段关于他与书的奇妙旅程。
他的朋友小李总是调侃:“喂,快来和我聊聊,别光顾着发呆!”小张一脸无奈,但还是会放下书,笑着回应:“好啊,聊聊你的八卦!”再往前走,就是小镇的公园。
那里的花开得热烈,仿佛在向每一个路过的人打招呼。
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快乐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仿佛把整个公园都点亮了。
老爷爷在长椅上喂鸽子,手里一撒,鸽子们就像小小的飞行员,立刻扑腾起来,场面十分搞笑。
有人偶尔路过,看着这一幕,不禁哈哈大笑,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温暖与乐趣。
晚上,镇上的灯火璀璨,大家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这一天的余晖。
街头的小摊贩开始忙碌起来,香气四溢的烧烤摊吸引了一大波食客。
“快来尝尝我的秘制酱!”摊主的声音穿透了夜空,像一阵魔力,令人忍不住靠近。
你看,围在摊子旁的人们,个个眼睛发亮,等待着那一串串滋滋作响的美味,真是美好的一刻。
小镇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又幸福,每一天都有小确幸。
人们彼此关心,互相支持,这种温暖的氛围就像是一团火,照亮了每一个角落。
即便生活再忙,也总会找到那一点点小乐趣。
说到底,生活不就是一场大戏吗?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尽管有时会遇到一些插曲,但只要用心去体验,就能感受到那份特别的快乐。
就像老话说的,生活就像一碗汤,调料放得好,味道自然美。
现代文阅读答题万能模板
像今天
的官二代说“我爸是李刚”,那是纨绔的轻狂,也不 能像时下的富二代开着宝马去撒野,那是败家的浅薄。 富甲天下的扬州偏说瘦了才美。藏富于民的扬州不夸
家产说风景,瘦西湖因瘦而美,借“西湖”而知其名,
添一个“瘦”字而藏精巧、精美、精妙,让天下人去
猜去向往!正是如此,瘦西湖成了扬州万千风情的娇
宠,徐园、闵园、贺园、罗园、熊园……富甲天下的 商贾,想沾上瘦西湖的美景,沿湖买地建园子,平日 里能借
州和瘦西湖以及挂在瘦西湖头上的月亮都成了诗人们歌咏的主 题:“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
人何处教吹箫”……我不就是在这样的诗行里,一次又一次走近
瘦西湖,一次又一次梦中走进扬州月色中?
⑥梦让这急匆匆的雨脚踢醒了。这是扬州初夏的夜雨。
⑦雨的那一头是高邮,高邮是扬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
③奠定基调。 有的文章开头就展现思想深沉或情感饱满的 特点,比如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感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④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 但开头不直接写这些内容, 而先去写别人、 别的事或别个道理, 这样就从正面或反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了烘托、陪衬。这 种方法叫作铺垫。无论是正面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 调动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反面铺垫又叫对比。
己,来过吗?什么时候?前世还是今生?瘦西湖真是
个婀娜美女,苗条身段,随风摆动,绿水罗裙,碧波 姿影,风韵万千。只是,说的是这瘦瘦的窄小湖泊如 果换一个地方,也就是一条不宽的河,和那些流过许 多普通村落的河流没有多少差别。瘦西湖美名远播, 头一条是沾了扬州的光,瘦西湖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 秀。扬州是文化名城,千年的风流百年的富贵,不能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西卷(熊召政《饮一口汨 罗江》)第十六题: 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 含义。(每种不超过15字)(6分) 参考答案:(1)屈原的殉难之所; (2)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 (3)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考试中的一部分,分为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题型包括单选、双选和主观题。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文章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以下是阅读和答题的模板。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小题,选择题型)1.读懂文章首先,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以及该观点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哪几个分论点)。
然后,理清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
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具体来说,“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是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是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
现代文阅读最全答题模板一、有关理解词句的题型:1、理解词语:提问方式:某个词语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或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答题模式:直接用原文解说。
或答: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或: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常考词语:与文章核心内容或作者思想情感紧密相关的词、表达情感强烈的词(如: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有比喻和象征义的词(如:湖北卷“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中,考生就须揭示“晨曦”这个词在本句中的比喻义——人生中的青春年华)、指示代词。
对策小结:(1)化具体词义为抽象含义(如“关门”,理解成“意味着一个结束”);(2)0 找出比喻的本体或象征的象征对象或象征义;(3)将指示内容代入原文检验。
(4)看是否是一语双关(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褒词贬用(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等;(5)联系上下文提取要点来答。
2、理解句子:提问方式:某句话中在文中的含义,谈谈你对它的理解,或为什么说:“……”。
答题模式:这句话表面意思是……,内在含义是……。
或这句话意思是……,表达了……。
常考句子:有内涵的句子、有修辞格的句子,重要的、有特殊意义的、在理解上有困难的句子。
对策小结:(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即“句不离段”。
答题时要联系上下语境,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要考虑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来理解;有内涵的句子既答出表面意思,又要答出内在含义。
(2)根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
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语意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落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上。
(3)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万能答题模板高中语文高中作文素材1周前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需注意选项中出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
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H观点与论据不搭,或者论证逻辑错误。
3.做题的两个意识(1)整体阅读整体把握的意识。
拒绝不读文章直接做题。
(2)语段和完整语句的意识。
尤其关注语段的中心。
(3)论证的逻辑意识(观点、论据、论证三者的统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6题,单选+双选+主观】,以人物传记为主,兼顾新闻类如访谈、专访、新闻调查等,可能出现非连续性文本。
(12分钟内,阅读5分钟,做题7分钟,单选1分钟,双选3分钟,主观题3分钟)(一)传记作品阅读1.把握特点,读懂文本首先要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人物传记是纪实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强调陈述的基本事实(传主的经历和主要事迹)的真实性,也要注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想象的合理性和对于某些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的文学价值。
它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
其次,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主人公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主人公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传记有述传和评传两种:述传主要陈述人物事迹,结尾简要评价;评传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2.会做题【1】考点与题型大类别阐释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2】具体题型高考试卷一般为3道题,第1题为单选(3分),第2题为双选(4分),第3题为主观题(5分)。
(1)单选题,一般集中某一话题(或角度)设问,比较集中和单纯。
需要细心。
(2)双选题,会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等各个角度或者全文整体设置选项,需要整体理解文章并能把握具体内容,考查是否真正读懂文本。
同小说双选题一样,详见小说阅读题。
(3)主观题。
注意重视语段。
答题模式同小说的思路题。
一般主要考人物形象或者人物成功(取得某方面成就)的原因。
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之类题目人物传记的主角是人物,而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之一——表现人物的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性格、品质、思想、成就,时间、空间、逻辑,若干事例等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方式,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找到思考的角度,从而寻求到题目的答案。
有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二一——重视文章结构层次(意义段落)和段落层次。
如以下几种:1)几个段落呈并列式排列,每段开头的句子整合到一起,就是答案。
2)一个段落中,各层的层意就是答案。
3)一个段落中,相同结构的句子就是答案。
4)一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所统领的句子就是语文月刊答案。
5)一个段落中,多个分号隔开的句子就是答案。
为什么以上所列会成为答案呢?因为这些段落或句子从形式上看恰好与并列的“哪些”吻合。
◆(1)传主的形象(基本同小说中人物形象题。
)注意人物传记总的传主形象大多侧重于人物的某一方面(传记文本主要呈现的)。
◆(2)人物成功(更多先限定了某一领域)的原因【1】内在:A、目标、志向;B、兴趣、爱好与才华C、计划与方法D、决心与毅力;E、勤奋与刻苦;【2】外在F.社会大环境,如切合社会(或者国家需要)G.小环境,相应的行业研究与发展的氛围H.家人与朋友(师长)的支持,如家学传承I.团队协作J.传主人生遭遇与社会阅历上述10条原因,并非需要全部答到,而是答案能出现的点。
◆(2)全文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1)材料处理上的详略,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就浓墨重彩,详写。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参考第5类题型——传主形象的塑造)3)引用资料、人物原话或者诗词。
【1】引用资料,更好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更具有真实性,评价客观公正。
【2】引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形象;使传记作品古朴文雅,增强文学性。
【3】引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性,作品更生动可读;映衬或者烘托人物形象。
【4】引传主原话(书信、日记等中的文字),应证作者观点;增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
4)点面结合。
面(传主经历、主要事迹)的真实与点(细节等)的艺术化处理。
点(细节)是文学性的体现,面(基本事实)是真实性体现。
2、新闻类文本阅读(1)新闻调查题型——非连续性文本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两者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①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②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③筛选整合,分条作答。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家媒体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事件消息、原因评论)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某领域有哪些表现与问题(危害)。
(筛选整合)4)阅读材料四,某人对某问题有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此问题(浅阅读)的?(探究题:①明确观点。
②引据: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概述相关事实。
③分析: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④有时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阐发所受正向或反向的启示。
)(2)新闻访谈题型1)在某个问题上,受访者持哪些看法?(5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受访者的对话中,找出与该问题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然后分类分点作答即可。
2)访谈呈现了受访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层级F。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层级C。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对话的具体内容概括受访者的形象特征。
答案要做到先观点后阐释,人物形象特征详见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点。
(3)新闻特写题型1)文章开头两段(或者最后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4分)【考点】考查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各部分的作用和新闻内容来分析,如开头两段属于导语部分。
作用是概括本篇新闻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某人做某事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点】新闻背景的作用。
【解析】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丰厚文章内容和历史感,突出新闻价值和意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新闻(消息类)阅读知识1)标题作用引题——引出正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正题——标题核心,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副题——补充正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
①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②分析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③分析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④分析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⑤分析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新闻导语①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②奠定感情基调,营造氛围。
③制造悬念(或呈现具动感和现场感的典型镜头),激发阅读兴趣。
④结构上可引出下文事件的陈述。
⑤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⑥个别消息语言很有特点,需关注语言美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