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组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c4049baf1ffc4fff47ace9.png)
常有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侧重于守安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受都不在乎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窘境,还能跟平时同样;后者重申能适应任何环境。
( 素:平常,平时)3、循规蹈矩顺序渐进:都有按照必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按必定步骤和规矩;后者重申渐渐深入或提升。
( 部、班:门类,序次;就:依照.)4、旁敲侧击旁敲侧击:都比喻暗中诋毁、攻击或诬陷他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异:前者使用的手段包含语言、行动,程度比“旁敲侧击”重;后者手段不过语言,并有隐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
5、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都有对各方面对付得很周祥的意思,有时能够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做事手段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对付得十分周祥。
6、翻山越岭露宿风餐翻山越岭: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走繁忙;后者重在重申野外食宿困难. 。
7、言听计从俯首贴耳: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因为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服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司。
8、平分秋色不相上下:都有相互同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侧重力量相当。
9、功亏一篑浅尝辄止:都有半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半”,半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在浅,不深入( 辄:就.)10、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事物;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都有因循保守的意思。
异:“固步自封”侧重在“抱残守缺”侧重在不求进取;“故步自封”侧重在按老例子做事。
11、舍本逐末因小失大:都有主次关系办理不妥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重申扔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俯拾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同样的事物好多,各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重视表示多得很,各处都是;“俯拾皆是”重视表示简单获得;“俯拾皆是”的对象能够是物,也能够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好是物.13、别出心裁自成一家: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独出心裁的意思。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最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d05bb3a58fafab069dc026a.png)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成语辨析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1bca652e3f5727a5e96252.png)
7.[跋(bá )山涉(shè )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 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 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 间。
9.[半斤八两· 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 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0.[半途而废(fè i)· 浅尝(chá ng)辄(zhé ) 止]
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 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45.[耳闻目睹· 耳濡(rú )目染]
•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异:“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 到、看到,是否受到影响则不管;“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 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 染)。
46.[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chó u mó u)]
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异:“防患未然”重在预防,“未雨绸缪” 重在准备(绸缪: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
38.[大庭广众· 众目睽(kuí )睽]
都可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异:“大庭广众”指聚焦了很多人的公 开场合,“众目睽睽”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眼睛注视 的样子)。
39.[得寸进尺· 得陇(lǒng)望蜀]
•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异:“得寸进尺”表示逐步进逼, 越要越多;“得陇望蜀”表示得到这个,还想要那个。
• 都表示生拉硬扯(附会:把没有关联的事物比附在一起)。异: “穿凿附会”是硬把讲不通的道理作牵强解释,“牵强附会”是 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到一起。
2016年高考易混成语辨析收藏版
![2016年高考易混成语辨析收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be033158fb770bf68a5500.png)
2016年高考易混成语辨析收藏版成语运用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但中国成语数量多,表意丰富,尤其有一些成语,仅一字之差,其含义、用途、适用对象、使用范围、使用场合迥异,给人们正确运用带来诸多困难。
现将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成语进行归整比较,以资掌握使用。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这两个成语人们经常用错。
不以为然: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表示有反对意见。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如:“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此句即把“不以为然”理解为“不放在心上”。
不堪卒读不忍卒读不堪卒读: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
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
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出自清·曹梧冈《梅兰佳话》:“柳曰:‘月香姊情词俱哀,令人不堪卒读。
’竹曰:‘月香之志亦大可悲已。
’雪香闭目不语,泪落衫袖。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高山流水行云流水“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行云流水”出自宋·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其意义有:①比喻自然不拘执、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歌唱、诗文、书法等),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②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
③形容速度快,而且动作轻巧,像行走的云和流着的水。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如:“小武十八岁的时候,要参军到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
高考中易错易混淆成语
![高考中易错易混淆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aa2dd7abceb19e8b9f6ba74.png)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8b26ca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b.png)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引言概述高考作为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语文科目来说,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是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然而,由于成语之间存在一些相似或易混淆的表达,考生在辨析时可能会犯错。
本文将针对高考中易错的成语进行辨析,并详细说明它们的用法,帮助考生在考试中避免犯错。
一、易混淆的成语辨析1.1 亡羊补牢vs.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亡羊补牢:意为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防止进一步损失。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强调在事情发生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仍然有补救的可能。
1.2 一丝不苟vs. 丝毫不苟一丝不苟:形容做事非常仔细,不容许有任何疏忽。
丝毫不苟:同样表示做事非常仔细,丝毫不肯马虎。
1.3 惊弓之鸟vs. 弓弩之鸟惊弓之鸟:形容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感到害怕的人。
弓弩之鸟:描述被弓弩射中的鸟,形容极为危险或受到致命打击的状态。
二、易错成语的正确用法2.1 揠苗助长错误用法:揠苗助长(yàmiáo zhùzhǎng)。
正确用法:揠苗助长(yàmiáo zhùzhǎng)。
2.2 掩耳盗铃错误用法: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正确用法: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ɡ)。
2.3 画蛇添足错误用法: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 zú)。
正确用法: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 zú)。
三、成语的应用技巧3.1 背景理解在应用成语时,要充分了解句子的语境和背景,确保成语的使用符合语境逻辑。
3.2 类比比较可以通过类比比较,将成语与常见的场景或经验相联系,有助于记忆和正确运用。
3.3 刻意训练通过大量的刻意训练,例如语境填空、成语搭配练习,提高对成语的敏感度和正确使用能力。
四、总结高考易错成语的辨析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常见易混成语异同辨析94例--高中语文常见--高考复习资料
![常见易混成语异同辨析94例--高中语文常见--高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c8bc6d9ec3d5bbfc0a747d.png)
常见易混成语异同辨析94例1.【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7.【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8.【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9.【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1.【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2.【不识好歹不识抬举】同: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常混淆的成语辨析
![常混淆的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c7e0d5b9f3f90f76c61bc2.png)
19. 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20. 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27. 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 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9.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30.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
31. 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
32. 感激涕零:涕,泪,零,落。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几组“一字之异”易混成语辨析
![几组“一字之异”易混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39b6ef25c52cc58bd6becf.png)
几组“一字之异”易混成语辨析作者:张霞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08期成语是汉语的瑰宝,自1992年成为高考内容以来,重现率为100%。
学生在备考中积累了大量的成语,但到实际运用中,常常把几组“一字之异”的成语搞混。
现将几组易混成语汇集在一起,以便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例: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句子中的“不以为然”使用不恰当,应改为“不以为意”。
2.一蹴而就一挥而就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多用于贬义和否定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伟大事业等方面。
一挥而就:一动笔就成了。
多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熟练敏捷、运笔如飞。
多用于褒义和肯定句中。
例: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句子中的“一挥而就”使用不当,应换成“一蹴而就”。
3.一文不名一文不值一文不名:一文钱也不占有,形容非常贫穷。
一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例: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句子中的“一文不名”使用不当,应改为“一文不值”。
4.骇人听闻耸人听闻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一般指社会上发生的真人真事使听话人吃惊。
强调客观效果。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它包含说话人主观的意图,使听话人震惊,但说的内容不一定是坏人坏事。
强调主观目的。
例:他说的故事骇人听闻,无非是在炫耀自己。
句子中的“骇人听闻”使用不当,应改为“耸人听闻”。
5.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例: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无可厚非。
高考易混成语汇编(释义依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
![高考易混成语汇编(释义依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https://img.taocdn.com/s3/m/9786aa403b3567ec102d8aed.png)
高考易混成语辨析(释义依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A】1.暗箭伤人: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较重。
含沙射影:比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B】2.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3.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裂。
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4.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耽搁,形容形势紧迫。
从事情的角度讲。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从人的心理讲。
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6.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
形容传布迅速。
胫:小腿。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
①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②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7.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8.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侧重于“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9.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行动一致”。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见解一致”。
10.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
不堪卒读:形容文章水平低劣。
12.不刊之论:刊:改变,修改。
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不易之论:形容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13.不胜其烦:形容忍受不了的烦恼。
不厌其烦:形容不嫌麻烦。
不厌其详:形容不嫌详细,越详细越好。
14.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15.不三不四:①不正派。
②不像样子。
不伦不类: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16.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易混成语辨析
![易混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a18e264b73f242336c5fee.png)
易混成语辨析温馨提示:1、安徽省高考每年几乎都会考对易混成语(资料上称形近成语)的辨析,如去年“耳目一新”和“焕然一新”。
两个成语使用对象不同,所以同学在三天的调整期再把这些词语看一下。
多数都是平时讲过的;2、这些易混成语只是在书写上有些字相同,其实意义差别往往都很大。
有的使用对象不同,如“络绎不绝”和“不绝如缕”;有的褒贬色彩不同,如“殚精竭虑”和“处心积虑”;有的则是意义差别很大;3、三天调整期回来后,把之前发的讲义都带回来,教材、总复习资料一定要带回来。
我们还要结合着强调一些内容。
4、2010和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回来后再发。
希望同学们对三天的调整期合理地安排时间。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不绝如缕:比喻情势危急或声音细微而悠长。
不绝于耳:形容声音不停地在耳边响起。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情漠不关心。
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使用对象是人。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致周到。
无所不至:1、没有达不到的地方;2、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讲话。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褒义词。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的盘算,多含贬义。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胸无城府:形容人襟怀坦荡、直率。
褒义词。
苦心孤诣:尽心钻研、思索,达到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无所不为: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焕然一新:耳目一新: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作文、画画等非常熟练或才思敏捷。
临危受命:在危急时刻接受使命。
临危授命:在危难时刻用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别无二致:别开生面:不以为然:不以为意: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拍手称快:拍案而起:拍案叫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be22dec36137ee06eff91837.png)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和易混淆的成语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5虚与委蛇:虚,假意。
与,跟。
委蛇,敷衍。
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7.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8.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象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10.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
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1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贬义)12.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13.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
14.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15.休戚相关:休,喜悦。
戚,忧愁。
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
16.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
17.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18.以儆效尤: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儆,警戒,告诫。
尤,过错。
19.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
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22.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23.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
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常见易混成语辨析03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常见易混成语辨析03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a86b6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d.png)
常有易混成语辨析03与世长辞寿终,活到老而自然逝世。
正寝,旧式房子的正房。
原指年迈病死在家中,现多比喻事物的消亡。
被宠若惊指遇到过分喜爱或欣赏而感觉不测的欣喜。
数典忘祖数,数说。
典,文籍,史册。
比喻忘记自己原来的状况或事物的根源。
述而不作述,论述,叙述。
作,创作。
只论述古人的学说,自己其实不创作。
文雅扫地文雅,指文化或文人。
扫地,比喻完整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被污辱、残害;也指文人自甘堕落,道德败坏。
死灰复燃死灰,熄灭的灰。
已经熄灭的柴灰又从头焚烧起来。
比喻已经消逝的恶权力、坏现象又从头活跃起来。
夙兴夜寐夙,早。
兴,起来。
寐,睡觉。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勤。
说笑风生风生,幽默横生。
说笑之中幽默横生。
螳臂挡车螳臂,螳螂的前腿,呈镰刀状。
当,阻拦。
螳螂用前腿阻截车子行进。
比喻不自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
醍醐灌顶醍醐,从牛奶中提炼出的纯酥油,比喻最高的佛法。
把纯酥油浇在头顶上。
比喻把智慧灌注给人,使其完全觉悟;后也比喻感觉清冷舒坦。
理当如此经,长远不变的法例。
义,公正的道理。
指天地间持久不变、不容置疑的法例和道理。
十全十美传说中天仙的衣服没有接缝。
比喻事物自然完满,没有漏洞;也比喻诗文水乳交融,没有雕琢的印迹。
礼尚往来投,送给。
报,回报。
送给我桃子,我以李子回报。
比喻友善来往,互相赠答。
退避三舍退避,让步回避。
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比喻主动退步,不与人争。
苦思冥想形容想尽全部方法。
(含贬义 )玩物丧志玩,玩赏。
指过分沉迷于自己爱好的东西,进而丧失了应有的理想和理想。
望眼欲穿秋水,秋季的水清亮,比喻女子的眼睛。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急迫。
望洋兴叹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叹,赞美。
原指看到人家的弘大而感觉自己事物的地位。
言不衷心衷,心里。
话不是从心里发出的,形容心口不一。
阳春白雪古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
比喻文雅的、不平常的文艺作品。
常跟“下里巴人”对举。
束手无策筹,古代用来计数和计算的竹签,引申为计谋。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895dc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2.png)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安分守己和循规蹈矩都表示守规矩、老实。
不同之处在于,安分守己更强调守本分,不胡来;而循规蹈矩更强调拘守成规,不敢变通。
2.安之若素和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
不同之处在于,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保持平常心态;而随遇而安强调能够适应任何环境。
3.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都表示遵循一定的程序。
不同之处在于,按部就班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矩;而循序渐进则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4.暗箭伤人和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不同之处在于,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和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而含沙射影只是使用语言,并且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和面面俱到都表示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
不同之处在于,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而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和风尘仆仆和风餐露宿都表示旅途辛苦。
不同之处在于,跋山涉水更强调远行艰辛;风尘仆仆更强调长途奔波忙碌;而风餐露宿则更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和唯命是从都表示怎么说就怎么做。
不同之处在于,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而唯命是从则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表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不同之处在于,半斤八两多带贬义;而势均力敌则偏重于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和浅尝辄止都表示中途停止。
不同之处在于,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而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
10.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和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不同之处在于,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而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都表示主次关系处理不当。
不同之处在于,本末倒置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而舍本逐末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不同之处在于,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而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易误成语辨析
![易误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827ae6b14e852458fb5787.png)
易误成语辨析一、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例句中使用正确的不再解说)1【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一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如:俗话说:七月流火。
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
(不解词义乱用)2【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一过,赏菊者渐少,后用以比喻过时的事物。
如:好莱坞女星梅兰妮•葛瑞菲丝昨天在戛纳电影节获得特殊贡献奖,但是她却同时向媒体抱怨,人到中年的她已被好莱坞视如明日黄花。
3【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伴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作贬义。
如: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五一”前后将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乔迁新居,于是他们个个都弹冠相庆。
(不合文意)4【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意志坚定。
如:可是甘米莉似乎在一刹那间将自己的心打造成铁一般,木人石心,不为所动,仍然是那副闭目的模样。
5【爱莫能助】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后来表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爱:同情。
如:他们不知道,离开了合同这个基本保障,一旦工资被拖欠或者克扣,由于没有证据,法院也爱莫能助,很难维护他们的权益。
6【安土重迁】形容留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不轻率。
如:自古道:“安土重迁。
”说到背井离乡,没有一个不怕的。
7【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之物,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暴,损害,糟蹋。
殄,灭绝。
如:对那些玩忽职守、暴殄天物、浪费国家财产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8【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如:有人说,修地宫时恐怕工匠暴露地宫秘密,当梓棺进入地宫之后便将所有工匠全部封闭在地宫里边,其实这些都是不经之谈,并非信史。
高考常见成语辨析300例
![高考常见成语辨析3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7936d7dd3383c4bb4cd290.png)
高考常见成语辨析300例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
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贡公弹冠’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
黄花”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鼓”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高考常考易混淆的高频成语辨析
![高考常考易混淆的高频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03f4b3783e0912a3162a04.png)
高考常考易混淆的高频成语辨析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升,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升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升”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升,所以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释义】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所以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释义】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逐步的意思。
指时光一点点流逝,逐步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所以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释义】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因为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释义】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易混成语辨析78组1、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2、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3、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4、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
5、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感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6、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一意孤行: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7、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指不急躁,不生气。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8、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9、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10、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地位或环境中,替别人着想。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一般指具体环境场所。
11、耳濡目染:因为听得多、见得多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自听说,亲眼看见,一般指事。
12、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贬义)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褒义)13、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4、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
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5、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16、另眼相看:对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指特别看重或重视。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7、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
比喻物品忽然丢失。
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18、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
形容非常贫困。
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
19、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20、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死灰复燃: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21、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
指人没有文化。
22、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23、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进退两难。
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24、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
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25、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功亏一篑: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26、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27、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28、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29、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30、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31、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2、走马观花: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3、目不见睫: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34、不动声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35、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36、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37、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38、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39、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40、不足齿数: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
41、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4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43、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
形容十分恐惧。
44、趁火打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45、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46、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开诚布公: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47、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48、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
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49、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燃眉之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50、言不尽意:言语难以全部表达情意。
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51、徇私舞弊: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例如: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营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营私舞弊: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例如:规章明确指出,任何人不得营私舞弊。
52、俯拾即是:只要弯腰就可拾到,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53、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54、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55、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56、难以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常用于否定句中)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57、谈笑自如: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
形容态度自然。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58、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额手相庆: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同“额手称庆”。
59、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不厌其烦:不嫌麻烦。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
指越详细越好。
60、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61、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得意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之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62、鞭长莫及: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63、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64、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朋比为奸: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65、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66、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67、金科玉律: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字面上是肯定的清规戒律: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是应该否定的。
68、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
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69、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71、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
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不堪卒读: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72、背道而驰:比喻(两个事物)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比喻(一个人的)行动和目的相反。
73、披肝沥胆:比喻开城相见,真心相待。
也形容非常忠诚。
【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忠诚】肝胆相照:比喻彼此以真诚相待。
【强调相互之间的忠诚】74、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75、生气勃勃: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76、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77、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指惩罚过轻或过重。
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78.不绝如缕:多形容①局面危急或②声音细微悠长。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