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作业:
1、混色练习
纯色加黑(调9级左右,按纯色逐渐到黑色的等差 秩序排列起来,构成暗清色列)
纯色加白(调9级左右,按纯色逐渐到白色的等差 秩序排列起来,构成明清色列)
纯色加灰(调9级左右,按纯色逐渐到灰色的等差 秩序排列起来,构成纯度为主的秩序)
黑色加白(混成不同明度的等差9级灰色,加两头 黑白共11级的明度秩序)
光源:宇宙间凡是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 恒星及各种灯光、激光等。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 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光源色。 例如:荧光灯的光含蓝色波长的光多则呈现蓝色味 例如:荧光灯的光含蓝色波长的光多则呈现蓝色味……
色彩物理学
单色光与复色光
1、单色光:经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中的任意一个色光经三棱镜 不能再进行分解,映幕上仍是原来的色光。这种不 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
明度
定义: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 也指一种色相在强弱不同的光线照耀下所呈现出不同的明度。
每个色相加白可提高明度,加黑即可降低明度。 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相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
纯度
定义:色彩的饱和度。
达到饱和状态的颜色,即达到纯度的要求,为高纯度。
分布在色环上的原色或系列间色都是具有高纯度的色。 黑、白、灰等没有色彩倾向的色称为非色彩,也称为中性色。
(2)物理补色:两种色光相混合,其结果是白光,这两种色 光就称为互补色光,以上补色称为物理补色。
2、生理补色 当我们注视红色物体,然后突然把红色物体拿开,开始很短时间 内还能感觉到有红色痕迹,随后便会出现一个淡蓝绿色的残象, 我们把开始感觉到的与原来来自百度文库体一致的残象叫做阳性残象,把后 出现的的淡蓝绿色的残象叫做阴性残象。阴性残象与原色彩的关 系即为生理补色。
2、复色光:复色光:含有两种以上波长的光。 复色光:含有两种以上波长的光。 复色光
3、全色光:含有红、橙、蓝、绿、蓝、紫所有波长的光。
光源色与物体色的关系
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质物体的选择吸收与反射 的能力;光源的色彩影响着物体的色彩。 物体色是白色及光源色为互补关系时物体色彩变化最为明显, 黑色受光源色的变化影响最不明显。 物体的表面特征(质感)具有不同的反射值,而形成了不同的 色彩,物体所存在的环境(照射或反射)使物体形成不同的色 彩。物体表面方向(迎光面、背光面、侧光面)由于接受到光 线多少不同,形成的色彩也不同。
如:橙与绿混合成橙绿,呈黄灰色;橙一与紫混合成橙紫,呈红灰色; 绿与紫混合成绿紫,即蓝灰色。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 新色,称为色彩的混合。
1、正混合:色光的混合(正混合、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也称为色光的混合,即将不同的色光混合到一 起,产生新的色光。其特点是将相混合的色光的明度相加,混 合的色光的成份越多,所得到的新色光的明度越高,将等量的 原色色光混合,就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灰色;将所有的色光加 到一起(三原色色光都为最大值),就可以得到白色。
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并不是真正的色彩混合,而是通过人们先 看到的颜色的视觉残留,加载到后看到的颜色上所产生的视觉混合, 这两种混合方式不会使色彩的明度变亮或者变暗,而是取参与混合 的颜色的明度的中间值,所以也被称为中性混合。
其实,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空混。空混对于绘画的发展曾经产生 过明确而深刻的影响。如法国绘画大师莫奈、毕沙罗、西斯莱、塞尚、 雷诺阿、凡·高、修拉、西涅克等,他们的作品大都用小色点、小色线 或小色面构成空间并置,使色彩在观者的眼中加以混合,从而创造出 空间混合方式的崭新而伟大的作品。
2、视觉的惰性(色感觉恒常) 定义:视觉的自然地或无意识地对物体的色知觉始终想保持 原样不变和“固有”的现象。 (1)大小恒常 (2)明度恒常 (3)色的恒常
色彩与生理 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
1、物理补色 (1)互补色:把两种颜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为无彩色黑 灰时(色相感、纯度消失),这两种色就称为 互补色。
色彩构成首先表明了构成关系是各种关系原则的组合,是有原理 可以的,无序的经验不是构成。其次是适合目的性的。设计的目的常 常是甲方明确提出的,我们可以把设计概括的称之为——对既定目标 的预先筹划。因此一个有目的的、“美好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
第二节 色彩的可知性
首先要了解色彩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以及色彩的基本原理,其 次是掌握色彩的手段和技能。要学会如何提问题,再如何正确的使用 原则解决问题问题,这就是设计。要善于思考,勇于向“经典”的结论 挑战。
构成、 第三节 构成、色彩构成
1、构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构成。 2、色彩构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 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 美的色彩关系,称之为色彩构成。
第二章 色彩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色彩的产生及属性
一、色彩的产生 人们要想看见色彩,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物体和眼睛。 光,物体和眼睛。
从这个意义上讲,光、物体、眼睛和大脑发生关系的过程才能产生色 彩。人们要想看到色彩必须先有光,这个光可以是太阳光的自然光源,也 可以是灯光等照明设备发出的人造光源,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吸收 了部分光,而反射出来的光线被我们的眼睛看到,视觉神经将这种刺激传 递给大脑的视觉中枢,我们才能看到物体,看到色彩。
色彩的混合
1、定义: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也称为一次色。 (原色却可以混合出其他色彩)
2、原色分为两个系统 (1)站在光学方面立论,即光的三原色; (2)站在色素或颜料的方面立论,即色料的三原色。
间色
定义:是三原色之间相混合后的第一种色,亦称“二次色”。 红+黄=橙 蓝+红=紫
复色:在原色、间色之中,进一步将各色相混合,可以产生无数 的颜色,统称为复色。
第一节 色彩研究的领域
色彩学的研究以及色彩构成的理论要从艺术性与科学性两个方 面来进行。与色彩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借助生理学、心理学、美 学等方面的指示,力求以科学的精神从事基础训练。为了避免“盲人 摸象”式的争论,我们有必要将其加以分类:
• 从物理、化学性方面研究色彩的本质性质 从物理、 • 从生理性方面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 。 • 从心理性方面研究色彩的情感。 从心理性方面研究色彩的情感。 • 从美学方面研究色彩的造型。 从美学方面研究色彩的造型。
2、负混合:色素的混合 (负混合、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也称为颜料混合,即将不同的颜色混合到一 起,可以得到新的颜色。其特点是当混合的颜色越多,或 者混合的次数越多,所得到的颜色就越灰暗,将所有颜色 混合到一起就会形成黑色。
3、中性混合(平均混合、空间混合)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 离,在人的视觉内达成的色彩混合称为空间混合。
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的关系: 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的关系:
a、 高纯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降低了该色相的纯度,同时 也提高或降低了该色相的明度 b、 高纯度的色相加与之不同明度的灰色,降低了该色相的 纯度,同时使明度向该灰色的明度靠近;
c、 高纯度的色相如果与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构成同色相同 明度不同纯度的系列。
色彩的三要素
我们看到的所有色彩同时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明度、色相、纯度。
色相
定义:色彩的相貌。 如红、黄、蓝等能够区别各种颜色的固有色调。 每一种颜色所独有的与其他颜色不相同的表象特征,即色别。 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是七个基本色 相。将他们依波长次序排列可以得到象光谱一样美丽的色相 系列,色相也称为色度。
第一章 色彩构成产生与发展
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懂得从矿物质和植物中提取颜料和用染料来装 饰自身。最早的使用带有很强的实用性,一类是用于人体自身,一类是对 工具的装饰。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战国的漆器,汉代的丝绸乃至唐代墓室的壁画 等上面的色彩绘制,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西方也 是如此,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家,思想家们就开始对光与色进行探讨,并记 载了很陡色彩论,他们认为:黑、白、灰或是黑、白、黄经过眼睛的混合 会产生其他色彩,还提出了“光就是色”的理论。
2、互补色相对比构成(10CM*10CM,4张) 裱于8开卡纸。
色彩与生理
视觉的生理特征
1、视觉的适应 (1)明适应:从暗到明的这个视觉适应过程。(0.2秒)
(2)暗适应:从明到暗的适应过程。(5~~10分钟) (3)色适应:当我们从普通灯光(带黄橙味光)的房间到日光 灯(带蓝白味光)的房间,开始觉得两个房间的 灯光色彩有差异,可是过不多久,便会不知不觉 习惯下来,觉得没什么区别,这种适应我们把它 叫色适应。
色彩构成
Color Composition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李昌晓 Instructor :Li Chang Xiao
因为有了色彩,世界才会精彩纷呈;因为有了色彩感觉,人类才能准 确、完整地接受这精彩纷呈的世界。人们的生活与色彩有着密切的关系,由 色彩造成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刺激感,不断影响着人们,色彩完全融合于人 们的生活中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设计的诸要素中,色彩被认为 是商品上一大价值,对于设计者和消费者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设计作品的 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美的色彩具有美化和装饰性效 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虽然,大多数人都能够感知色彩;但是后天的教育、感染、熏陶、训练 在相当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通过色彩构成的教学环节,靠严格 的科学训练,从对色彩的理性认识着手来提高学生的色彩认知力和色彩感悟 力。
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大多是不发光的,但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色 彩。这一现象是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物体自身表现之地的不同,而是 光照的差别。
二、光源分析
光谱:把太阳光从一小逢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映 幕上显现出一条美丽的彩带,从红开始为橙、黄、 绿、青、蓝、紫,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或者为光 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