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5: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
优质课件
真 题 例 析
1、[2013·台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崔 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 积①于廊庑②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 莫不称力③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④,蹶倒 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 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 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 [注] 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 ②廊庑:走廊、廊屋。 ③称力:量力。 ④过任:力不胜任。
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
优质课件
方 法 总 结
一、断句六大绝招 准确朗读,就要把握“两个原则六大绝招”。 “两个原 则”(1)结构原则;(2)意义原则。“六大绝招”如下: (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与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①故/天 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故/君子有不战。③若夫/淫雨霏霏。 (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 开读。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想到
)
(2)怡然 同群 ( 安适愉快的样子) ..
是 就
) )
解 析 第(1)小题中的“念”是“想到”的意思;第(2) 小题中的“怡然”是带“然”字的形容词,即“快乐的样 子”;第(3)小题中的“为”作判断动词“是”;第(4)小题 中的“遂”是副词,相当于“就”。
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
优质课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二)赏析情感 1.体会表现的友情、思乡念亲、爱国等情怀。 2.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的背景。
五、赏析方法指津
(三)赏析内容 1.写景诗——赏析出画面特征。 2.叙事诗——赏析出情节发展。 3.哲理诗——阐明蕴含的道理。 4.抒情诗——表现诗人的情感。 5.写人状物——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赏析方法指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
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 错误。如: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 其后停顿。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 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 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 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 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理解——理解诗歌的内容。 1.知人论世,熟悉相关背景和作者风格。 2.注意诗的体裁,古体诗、近体诗还是词曲。 3.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4.概括诗歌的大意。 5.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三、考查重点清单
(二)品味——品析诗歌的语言。 1.从遣词用语上品味诗歌重点词的妙用。 2.推敲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寄寓的深刻含义。
文言文阅读复习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
知识点详析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考点一、 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 读节奏:
古文句子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 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 现代汉语 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谢谢观看
五、赏析方法指津
(三)赏析内容 1.写景诗——赏析出画面特征。 2.叙事诗——赏析出情节发展。 3.哲理诗——阐明蕴含的道理。 4.抒情诗——表现诗人的情感。 5.写人状物——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赏析方法指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
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 错误。如: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 其后停顿。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 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 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 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 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理解——理解诗歌的内容。 1.知人论世,熟悉相关背景和作者风格。 2.注意诗的体裁,古体诗、近体诗还是词曲。 3.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4.概括诗歌的大意。 5.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三、考查重点清单
(二)品味——品析诗歌的语言。 1.从遣词用语上品味诗歌重点词的妙用。 2.推敲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寄寓的深刻含义。
文言文阅读复习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
知识点详析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考点一、 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 读节奏:
古文句子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 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 现代汉语 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谢谢观看
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风 土/考 其 区 域 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3 分) _勤__奋__、__严__谨__、__专__注__、__不__耻__下__问__、__持__之__以__恒__。________
参考译文 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
一两匹瘦弱的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 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 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 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 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 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打招呼, 有的时候因此从马上跌落,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 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A.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 钱。
B.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 金。
C.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 D.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金。
【分析】很明显在四个选项中,只要突破一个实词 “赎”和一个虚词“而”字,就能通过排除和比较准确 选出正确答案 D。
四、 如何把握对文中人物的评价 解题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弄清文中的人物究竟是
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 定,是赞美还是批评等。平时同学们要多积累一些关于 人物评价的词语。
下面请同学们熟记“人物分析类”常用词语: 正面人物(用褒义词去分析概括)
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善于劝谏、有勇有谋、机智果 断、恪守诚信、勤奋严谨、不耻下问、持之以恒、作 战骁勇、博古通今、通达事理、崇尚自由、勤政
声喊他,周顗还是不理睬。(周顗)出了皇宫,又给皇帝 上书,表明王导的忠心,言辞非常恳切。王敦叛乱得逞, 问王导说:“周顗、戴若思分别在南北极具名望,应当 担任三公,毋庸置疑。”王导不回答。王敦说:“你不同 意,那就杀了他。”王导又默不作声。王导后来整理中 书省的旧文书时,发现周顗极力为王导辩白的奏章,言 辞恳切。王导拿着奏章痛哭流涕,极度悲伤。
(3 分) _勤__奋__、__严__谨__、__专__注__、__不__耻__下__问__、__持__之__以__恒__。________
参考译文 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
一两匹瘦弱的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 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 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 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 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 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打招呼, 有的时候因此从马上跌落,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 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A.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 钱。
B.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 金。
C.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 D.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金。
【分析】很明显在四个选项中,只要突破一个实词 “赎”和一个虚词“而”字,就能通过排除和比较准确 选出正确答案 D。
四、 如何把握对文中人物的评价 解题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弄清文中的人物究竟是
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 定,是赞美还是批评等。平时同学们要多积累一些关于 人物评价的词语。
下面请同学们熟记“人物分析类”常用词语: 正面人物(用褒义词去分析概括)
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善于劝谏、有勇有谋、机智果 断、恪守诚信、勤奋严谨、不耻下问、持之以恒、作 战骁勇、博古通今、通达事理、崇尚自由、勤政
声喊他,周顗还是不理睬。(周顗)出了皇宫,又给皇帝 上书,表明王导的忠心,言辞非常恳切。王敦叛乱得逞, 问王导说:“周顗、戴若思分别在南北极具名望,应当 担任三公,毋庸置疑。”王导不回答。王敦说:“你不同 意,那就杀了他。”王导又默不作声。王导后来整理中 书省的旧文书时,发现周顗极力为王导辩白的奏章,言 辞恳切。王导拿着奏章痛哭流涕,极度悲伤。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66张PPT).ppt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技巧二:组词推断法 技巧三:对偶揣摩法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技巧五:通假字法
理解 文言实词的含义
常考文言虚词: 之、而、于、以、为、 其、则、虽、乃、何、、与
理解 文言虚词的 含义和用法
技巧一:借助语意断句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技巧四: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技巧五:借助关联词标志断句 技巧六:借助古今不同断句 巧七:借助文学常识断句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 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 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 句”何……之有?”
划分句子节奏
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先通读文章,再仔细理 解需断句的句子意思,看上下文有没有提示。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 乡竟无一人逃散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 一人逃散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中考真题: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对偶揣摩: “殚”与“竭”相对, “竭”,竭尽。
得出答案: “殚”,尽,竭尽 。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常见的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课本溯源: 无安牍之劳形。
词类活用: “劳”是劳累,不能带动 词,所以活用为动词。
得出答案: “劳”,使劳累 。
题型 文言实词的含义 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句子划分节奏
中考复习指导--课外文言文阅读技巧ppt课件
1、解释: ①或问 或 : ②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 ③且伏公之辨也 伏:
2、翻译: ①必正色视之 ②而以和尚名子何也? ③所以贱之也
以: 辨:
;
12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
文言文内容理解
本节课的难点
文言词句的翻译
学习注意事项 课内外知识点相结合
学习建议
熟记常用 文言词的含义
13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 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8
翻译句子
27.翻译下列标红的划线 句子。(6分)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何不去之! 汝愚之甚,蔽之甚
课内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6
词语解释
课内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永之氓咸善游 ②中济,船破,皆游 ③有顷,益怠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惫。倦怠 ④遂:于是,就。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中考复习指导
课外古文阅读技巧
1
理解全文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 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 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答题方法
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
记叙类:知悉主人公的学习方法, 论述类:理解文意,明确论
明确学习态度
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
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
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
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 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
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 据,分析相关语句体现出何
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 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针对训练】
钱文端苦学
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①手,肤
为之坼②。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
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
级,缒③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
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
数数往来,濙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濙大喜曰:“吾架 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因命其子福②同 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 【注释】①杨濙(yínɡ):元末隐士。②福:杨福。
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 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尊师方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4.作者虚构的目的。 ⑴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⑵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⑶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
5.评价。 答: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 们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程度 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6.小石潭记
1.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 幽深冷寂 的 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 孤凄悲凉 的心绪。
3.结构。
2.《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 雄奇险拔 、 清幽秀丽 的 景色。
3.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山突出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的特点。写 水,则描绘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长、多 山
山势陡高、江面狭窄。
夏
水大流急、迅猛异常
雄伟险峻 凶险迅疾
奔放美
水 春、冬 清丽奇秀、风景怡人 欢快明朗
清幽美
八(下)
21.与朱元思书(2008年)
1.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其文以小品书札见称,时人称为“吴均体”。
2.作者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总领全 文的句子: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 。
3.结构。
夸张 异水
比喻
视觉 奇山
听觉
清澈 迅疾 山之高(险) 山之幽(美)
秀美 壮美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3.“怒”: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和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八(上)
21.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1.这篇文章是以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为线索; 2.结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发现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得意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副词,能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通“德”,恩惠,感 激
一词多义整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
路
益慕圣贤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道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说,讲
一词多义整理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有时朝发白帝
信义著于四海 日中不至,则是无
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 张
一词多义整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聚集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适逢
会挽雕弓如满月 终将,一定,必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假字整理
❖ 略无阙处 “阙”通“缺” ❖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
❖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的意思。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 “俱”,全。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曹刿论战》
间
参与
可以 可以凭借
隔开,中间空 又何间焉 间,时间。
《曹刿论战》
对某事表赞同 可以一战,战则 《曹刿论战》 请从 。
词语
古义
地方 土地方圆
今义
某一个地方
例句
今齐地/方千里
出处
《邹忌讽 齐王纳谏》
亡
等 间 往往 会计
逃亡 同样
死亡 等待、等等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复习课件(共41张PPT)
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 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 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 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 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 不会越过法度。”
3.译文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②逝去的一切 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③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 ,(他)又像流水一样(快速)处理完了。 4.《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做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度的论述,读之收获很大。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 安贫乐道的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 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 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 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 无所适从。”
《论语》7-12章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三军可夺帅也 6、博学而笃志 7、切问而近思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喜爱,爱好。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3、饭疏食,饮水:吃 4、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跟从、学习。 5、三军可夺帅也:改变 6、博学而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7、切问而近思:恳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 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 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 不会越过法度。”
3.译文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②逝去的一切 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③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 ,(他)又像流水一样(快速)处理完了。 4.《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做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度的论述,读之收获很大。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 安贫乐道的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 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 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 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 无所适从。”
《论语》7-12章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三军可夺帅也 6、博学而笃志 7、切问而近思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喜爱,爱好。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3、饭疏食,饮水:吃 4、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跟从、学习。 5、三军可夺帅也:改变 6、博学而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7、切问而近思:恳切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复习PPT优秀课件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 言文阅 读复习P PT优秀 课件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 言文阅 读复习P PT优秀 课件
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 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即“主语使宾语怎么 样”的意思。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句中“尽”是形容词的 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竭尽”。
师表》)
(4)词类活用。文言实词分类跟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也可以分为名词、 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 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和语境相适合的 意义。词类活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名词用作动词。文言文中一个名词若和动作、行为产生某种联系, 就可能活用作动词。例如: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句中“名”是名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命名”。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 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 言文阅 读复习P PT优秀 课件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 言文阅 读复习P PT优秀 课件
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 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 业也?”
(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分) 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 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 言文阅 读复习P PT优秀 课件
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 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即“主语使宾语怎么 样”的意思。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句中“尽”是形容词的 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竭尽”。
师表》)
(4)词类活用。文言实词分类跟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也可以分为名词、 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 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和语境相适合的 意义。词类活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名词用作动词。文言文中一个名词若和动作、行为产生某种联系, 就可能活用作动词。例如: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句中“名”是名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命名”。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 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 言文阅 读复习P PT优秀 课件
内蒙古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 言文阅 读复习P PT优秀 课件
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 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 业也?”
(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分) 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 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中考复习: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件(36张PPT).ppt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
3.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 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 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 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 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 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感叹,“啊”“呀”;Leabharlann 词尾。 ②介词:“于” “在” “从”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期盼,可 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技巧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 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 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 “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备考策略课件
词性 活用类型
含义
示例
如果名词后面的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
是名词、代词,那
也。(《曹刿论战》 )【解析】后一个“
名词 名词作动词 么该名词就作动词 福”在句子中作谓
。如处在谓语位置 语。名词活用作动
上,也作动词。 词,保佑。
词性 活用类型 含义
示例
名词放在 动词前,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灭可见。(《小石潭记》) 【解析】名词在句子中一般
中考真题
考查内容
参考答案
【解题策略】
简答题考查的内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设置问题:对文章
内容、主旨的把握;对文章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的分析;对文
章具体语句的赏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等。
在复习时,我们要做到对每一篇文章都能“逐字解释,逐句
翻译,明确主旨,熟知结构,弄清写法”,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掌
握好。
在解答时,我们可以直接总结归纳,也可以根据题目的提
感(根据原文意思填写);二是“
应内容 宠辱偕忘
,
”的“因物而喜
”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中考真题
考查内容
参考答案
3.(2010·广东)文末描写“
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凄清、肃杀的环境特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句段作用 点;二是突出了三峡
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山高、峡长、岭连的
?
地形特点。
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
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
写法分析
C 【解析】
词语赏析
应该是表 现了“迁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题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31张PPT)(优质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 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 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 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
名题强化 一、(2017烟台)文言文阅读。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①,其 状如樗②,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③,浴之已疥④,又可以已胕⑤。 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 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⑥而黑端,名曰豪彘 ⑦。 【注】①黄雚guàn;草名。②樗chū:树名。③赭: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 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④疥:疥疮,一种皮肤病。⑤胕 fú:浮肿。⑥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⑦豪彘: 即豪猪,俗称箭猪。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给闻犯而人服找之活终下身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考点三 概括、探究、感悟
典型例题 (2013兰州)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1~3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 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 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 寡人戒⑥。” 【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援: 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消除。⑥戒: 鉴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 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 分)
示例: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他动物, 要与其他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 来伤害其他动物。
三、(2013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0 分)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
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
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
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
【探究】 1.热门考点 综合近五年的广东省中考真题,课外文言文考查的热门考
点有:词语解释(2009~2013 年)、断句(2009~2010 年)、句子 翻译(2011 ~2013 年) 、内容理解(2009 ~2013 年) 、人物分析 (2009~2010 年)和评价感悟(2011~2013 年)。
或:__有__的__。____ 取:__招__致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夫”、 “于”和“为”) 3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 祥”?(2 分) 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 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 分) 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赵且. 伐燕
将要。 且:
(2)以敝. 大众
使……劳苦(贫困)。 敝: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渔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
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释】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 分)
(1)或旦而不鸣 ·
(2)皆足取·祸也
(3)句子翻译题。这道题有两个要点:一是要通读,二是要 弄清关键词语的意思。以2011 年广东省卷附加题第2 题为例。 翻译时,要译出“夫”、“于”和“为”的意思。“夫”为发 语词,通常不译,如“夫战,勇气也”。“不祥于人”为状语 后置句,这里译为“对人不吉祥”。“为”的用法很多,需结 合句子前后词语来理解,这里译为“作”。
二、(2012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0 分)
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 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
皆巢于低枝,其 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日翔集其
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 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③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 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
③忮(zhì):凶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信于异类也 ·
(2)去人太远 ·
使……信任。 信:________
去:_距__离__,__离_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 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 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 分) 因为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 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 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 的动物一直守信用。
2.答题思路 (1)词语解释题。解此类题可先从课内搜索答案。以2013 年广东省卷附加题的第1 题为例,“且”在《愚公移山》中就 出现过,“年且九十”中的“且”可解释为“将近、将要”, “赵且伐燕”中的“且”即与此同义。如果从课内搜索不到, 就根据原文语言环境推断,如“以敝大众”中“敝”可推断为 “使……劳苦(贫困)”。 (2)断句题。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文意,然后借助标志性 的词、文言虚词、语法结构等断句。
(4)内容理解题。此题为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和对层次的了解, 只要认真阅读原文,理解内涵,即可得出答案。
(5)人物形象分析题。此类题可从四个角度分析人物:①从 正面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②从侧面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③ 从评价性的句子分析人物形象;④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6)评价感悟题。此类题可从两个角度入手:①准确理解原 文的主旨及情感倾向,结合原文的主旨及情感倾向拟定答案; ②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这些句子往往会揭示一些道理,可 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道理概括出来作为答案。另外,还要注意 题干中是否要求联系实际。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 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 两败俱伤。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 分) (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 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 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驾考宝典网/ 驾考宝典 2016科目一 科目四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科目 一 科目四
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Leabharlann 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
【注释】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 (kòu):初生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