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详细笔记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一块实心的橡皮,不管是大橡皮还是小橡皮,在水中都是沉的;一个实心的木块,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在水中都是浮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型,它能漂浮在水面上,而揉成一团时则会沉入水底。

这是因为形状改变后,它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船型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大。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船,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

船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也就越大。

- 在制作小船时,要考虑船的稳定性、牢固性等因素。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船的宽度、降低船的重心等方法来提高船的稳定性。

5. 浮力。

- 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测量浮力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

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重力F,浮力大小F_浮 = G - F。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ρ_液是液体的密度,V_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 = 9.8N/kg)。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例如,在水中下沉的石块,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1、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需要水、温度、空气。

3、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4、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用吸收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并呼出氧气。

6、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

7、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时,植物也在不断的改变来适应环境。

8、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9、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10、动物在环境改变时有哪些行为?迁徙、换毛、冬眠、洄游。

11、丹顶鹤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每年入秋后会从东北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12、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消费者)结束。

14、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来下潜或上浮。

15、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在一起叫做食物网。

16、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17、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里的生物和非生物。

18、制作生态瓶,必须装入自然水域中的水。

再放入植物,待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19、生态瓶里面的动物和植物必须要平衡。

第二单元20、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

21、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他在水面上自由方便的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22、独木舟的特点是装载量小,不稳定。

可采用增宽船体的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23、船在行驶中会受到水的阻力。

尖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小,圆、宽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大。

24、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样的力叫做浮力。

25、浮力与重力方向相反。

26、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因为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所以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7、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28、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一、简述小学科学探索未知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回顾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奇妙知识点之旅。

本课程我们主要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展开探索,从物质的神奇变化到植物的生长奥秘,再到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丰富有趣。

在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尝试着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年级科学下册,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回顾下全册的知识点吧。

1. 介绍科学课程的重要性首先科学课让我们了解身边的世界是怎么运作的,比如说我们每天都在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但背后的原因和科学原理,可能大家并不清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给我们提供光和温暖,而月亮和星星则是离我们很远的星球发出的光。

这些知识点,不仅让我们更加明白生活的常识,更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

再说科学课可是培养我们动手实践能力的绝佳场所,大家都知道,理论很重要,但真正能动手去做一做,感受会更深刻。

像做实验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亲自动手验证知识,加深理解。

这样的实践机会,可是培养我们成为小小科学家的好方法哦!总之呢五年级的科学课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大门。

这里充满了知识、乐趣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奇妙世界吧!2. 概述本册科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当我们翻开这本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材时,我们会发现里面充满了有趣的科学知识和实验,都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全册的知识点。

五年级的科学教材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它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从天文到地理,从物理到生物,各种领域都有所涉及。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单元一:植物生长与发育孩子们你们是不是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呢?特别是那些从种子破土而出的小苗,逐渐长成绿叶萦绕的植物,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让我们一同走进“植物生长与发育”的世界吧!想象一下你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颗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寄托着生命的希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动物与生物:
- 动物的分类: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

- 动物的生长发育:昆虫的变态过程、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等。

- 动物的适应环境:各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其特点。

2. 植物与生物:
- 植物的种类和特征: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繁殖方式等。

- 植物的适应环境:各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其特点。

3. 物体的属性:
-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其使用功能的影响。

- 物体的材质和用途:物体的材质对其强度、导电性等性质的影响。

- 物体的变化过程:固体的熔化、液体的凝固等物体的变化过程。

4. 天体与地球:
- 星球和行星:太阳、地球、月亮等天体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 天体运动:地球的自转、公转等运动。

- 天气现象:天气的变化规律、季节的变化等。

5. 环境与保护:
- 能源与环境: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意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保护措施。

以上只是科学下册的一部分知识点,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您参考教材中的详细内容,以及老师的指导。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广阔的学科,是理解世界和探索自然的关键。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科学现象。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的知识点总结如下:一、生物与生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栖息地的特点,栖息地的改变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鸟类的观察:鸟类的栖息场所,鸟类的食物,观察鸟类的外部特征和行为。

哺乳动物的观察:哺乳动物的种类和外部特征,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哺乳动物与人的关系。

植物的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生存环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

昆虫与环境: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态角色,昆虫的捕食关系。

海洋生物的观察: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特点,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微生物的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作用,发酵和变质。

二、物质与能量水和空气:水的存在形态,水的运动方式和对生物的作用,空气的特性和对生物的作用。

石油和煤炭:石油和煤炭的形成,石油和煤炭的利用方式和环境问题。

火的作用:火的产生和传播,火的危害和预防。

声音和光:声音的传播和特点,声音的变化和利用,光的传播和特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磁铁:磁铁的性质和吸引力,继电器和电磁铁的作用。

电的实验:电的产生和传输,电池的结构和原理,使用电池组灯泡的实验。

电的危害和防护:电的危害和安全用电常识,电路的搭建和电流的传输。

三、科学探究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观察和实验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调查和记录: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调查结果的整理和记录。

科学问题和探索:提出科学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答科学问题。

科学思维与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的知识点涵盖了生物与生命、物质与能量以及科学探究三个方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稳定下经由过程(加减水改动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氛围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动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动)。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中的化学
1.植物的养分
2. 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
3. 天然气的使用
4. 垃圾分类
二、生物多样性
1. 动物的分类
2. 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保护
3. 植物的繁殖
4.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热传递的方式与应用
2. 物质的密度与浮力
3. 塑料与环保
4. 燃烧与灭火
四、地球与宇宙
1. 星象之谜
2. 月亮的形成
3. 相互作用的地球
4. 生命的奇迹
五、科技与生活
1. 发明与创造
2. 通讯方式的发展
3. 电能的应用
4. 海洋的奥秘
六、健康与生命
1. 生命的基本特征
2.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3. 健康与生活
4. 生殖与性格发展
以上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都与实际
生活中的科学应用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
自然界的规律,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活。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第二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我们首先观察到的变化是种子膨胀。

2.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阳光,保持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水分、多粒大小的相同的种子。

第三课《绿豆苗的生长》1.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放在干土和湿土中间的蚯蚓会向湿土方向爬,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第五课《当环境改变了》1.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2.动物越冬时,丹顶鹤、燕子、大雁等会迁秽,青蛙、刺猬、熊等会冬眠。

第六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⒉.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第七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1.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温度、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⒉.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3.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所以在做生态瓶时,要注意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 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土壤, 另一个不铺。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里浇同样多的水。

4.在实验中, 设置两组进行对比, 是为了通过对比实验效果来分析改变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5.在实验中, 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 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 两组种子都发芽了, 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 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 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 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说明:(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 绿豆苗的生长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记录(4)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 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 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 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植物能适应环境, 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 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 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 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分单元编排)(2023春)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分单元编排)(2023春)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9.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

大气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

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一种植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更多种肉食性动物。

1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

1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

消费者通常是动物,植食性动物通常通过直接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然后再由肉食动物将植食性动物消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14.食物网: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

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共同构成生物之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以下为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动物的生存与繁殖:了解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方式,例如动物的呼吸、消化、循环和生殖系统等。

2. 植物的生活繁衍: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植物的结构、光合作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种子的传播等。

3.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重量和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4. 能量与环境:学习能量的来源与转化,如热能、光能和动能等,并了解能量的节约与利用。

5. 地球和太阳系: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认识地球与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

6. 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锻炼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7.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环保意识,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相应的教材和课程要求。

五下科学书课堂笔记

五下科学书课堂笔记

五下科学书课堂笔记第一单元:沉和浮。

-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实心的铁球,不管大小,在水中都是沉的;木块不管大小,在水中都是浮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等因素有关。

例如,船型的橡皮泥可以浮在水面,而团状的橡皮泥容易沉,这是形状改变影响了排开水量。

- 排开的水量:指物体浸入水中部分所排开的水的体积。

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 浮力。

-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 测量浮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把物体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浮力大小 = G - F。

-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通过实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空气中小,说明受到了向上的浮力。

第二单元:热。

- 热起来了。

- 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如运动、晒太阳、烤火、吃热的食物等。

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而晒太阳、烤火是外界的热能传递给身体。

- 给冷水加热。

-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体积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 实验:将装满冷水的烧瓶放入热水中,会看到细玻璃管中的水位上升;将装满热水的烧瓶放入冷水中,细玻璃管中的水位下降。

- 液体的热胀冷缩。

- 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如酒精、煤油等。

-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空气的热胀冷缩。

- 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将气球套在烧瓶瓶口,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气球会膨胀;放入冷水中,气球会缩小。

- 金属热胀冷缩吗?- 大多数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少数金属例外,如锑和铋是热缩冷胀的。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 时间在流逝。

-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然现象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全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全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空气和温度等。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土壤、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3)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1)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

(1)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2)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冬眠、迁徙、长毛、变色等(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很多链条组成食物网,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1)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瓶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

第二单元(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3)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倾覆等缺点。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整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植物。

5、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要从东北迁飞到南方越冬。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7、在做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在做这个实验时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8、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减少,因为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氧气增多了。

9、对比绿豆苗在有阳光和无光照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有光照的绿豆苗的植株高度更高,茎更粗,叶的颜色更绿。

10、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他们所在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12、对比实验只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13、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1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氧量,并释放出氧气。

16、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如青蛙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蜥蜴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天鹅适宜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有水的地方,企鹅适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雪狼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

学习笔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学习笔记目录1. 绪论2. 单元一:循环再利用3. 单元二:电池和导电材料4. 单元三:水的利用5. 单元四:光的传播6. 单元五:生物多样性7. 总结绪论五年级下册科学研究笔记主要涵盖了循环再利用、电池和导电材料、水的利用、光的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等主题。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一:循环再利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循环再利用的概念和方法。

学生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研究了如何正确处理废纸、废塑料和废金属等物品。

通过一些实例和案例,学生意识到循环再利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单元二:电池和导电材料本单元主要讲解了电池和导电材料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研究了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了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同时,他们还了解了常见的导电材料,并通过实验观察了导电材料对电流的传导作用。

单元三:水的利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水的利用和保护。

学生研究了水的循环过程以及人类如何利用水资源。

通过实例和案例,他们了解了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研究了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单元四:光的传播本单元主要讨论了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学生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了解了光的折射规律,并通过实验观察了光的折射现象。

通过这些研究,学生对光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单元五:生物多样性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

学生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意义,研究了一些常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学习笔记涵盖了循环再利用、电池和导电材料、水的利用、光的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等主题。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培养了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学习,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详细笔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详细笔记

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3、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6、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排开水的体积。

9、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3、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6、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7、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8、“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排开水的体积。

9、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

10、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1、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块放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5、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第二单元热一、填空题1、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

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

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

衣服不能产热,但能保温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给冷水袋子加热后为什么会浮起来,原因是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

】2、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4、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

6、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7、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9、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1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11、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2、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铜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像木头、塑料等,导热性差的物体,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利用热传递:【烫斗前面部分用金属制成,很多机器的散热器,锅具的加热部分用金属制成】防止热传递:【锅柄用塑料制成,夏天停电可用棉被包裹冰箱,羽绒衣等】★13、水在4℃以上时,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

二、问答题:1、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P32)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

★2、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3、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P35)(同填空7)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4、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5、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

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棉被、羽绒服可以用来保暖。

★6、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一、填空: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一昼夜定为12个小时。

通过观测这些星座在一年里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

3、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

★4、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5、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6、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等类型。

7、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8、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9、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10、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最精确——原子钟】★11、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12、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3、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

14、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

以树为例,每一年都会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

★15、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

二、问答题:1、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答:不一样。

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

(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2、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P63)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

3、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P63)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3、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逆时针】旋转。

4、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5、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

6、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

7、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8、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

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

9、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

赤道地区不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0、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11、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二、问答题:1、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答: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

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

“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

这两种学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2、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造成了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3、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答: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那么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会更大了。

4、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当转到位置A时,直射点在赤道,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当转到位置B时,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当转到位置C时,直射点在赤道,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