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渭县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通渭县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寒假期间
调查地点:通渭县城及周边乡镇
调查对象:通渭县传统风俗、历史发展以及文化状况
调查方法:查阅书籍,走访询问,游览古迹等
调查人:
为了更好的了解通渭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文化状况,探究通渭风土人情的开发价值,以增加群众收入,特在假期对通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现将本次调查做如下汇报。
通渭县为甘肃省定西市属县,位于定西市东部,地处华家岭山脉东侧、渭河支流——牛谷河中上游,北纬34°55′-35°29′,东经104°47′-105°38′之间,东西长约78千米,南北宽约64千米,总面积2908.5平方千米。
东南面和南面分别以秦安县、甘谷县接壤,西南面和南面分别与陇西县、武山县毗邻,西北面和北面以及东北面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县、静宁县相连。
县人民政府驻平襄镇,西北距定西市区75千米,西距省会兰州180千米。
通渭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通渭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和“中国红豆草之乡”闻名遐迩,是一块亟待开发建设的热土。
悠久的历史文化通渭地处渭河北岸支流牛谷河中上游,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
境内有较多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和青铜器时代齐家文化遗址。
夏、商、西周时期,今通渭地位为羌戎所居。
春秋战国时期,为襄戎居地。
战国后期,秦国向西扩张势力,相继攻伐渭水中上游地区各部族,设置郡县,实行有效管理。
公元前272年,秦在陇右地区设置陇西郡(治今临洮),通渭地属陇西郡辖,战国秦长城横贯通渭全境。
在汉代,通渭处于丝绸之路长安至金城关的中心地带。
公元前114年,西汉从陇西郡析置天水郡,在今通渭地置平襄县,为天水郡附廓首县,郡县同治平襄城(今通渭城区),长达188年。
东汉以后,县名多次变更,行政归属不定。
唐朝后期,县域被吐蕃占据,原县置废没。
1068年,宋将杨文广在县域西擦珠谷(今石川乡古城沟)筑一大堡,以作屯防,朝廷赐名“通渭堡”。
1072年通渭堡升为通渭寨,1106年通渭寨又升为通渭县,是通渭县名之始。
1270年,县治移至平襄故址,属陕西行省巩昌路辖。
至此,通渭县名、县治延续至今。
丰富的自然资源县域地处华家岭山脉东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为北部蟾姆山2521米,最低为东南部青石峡口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
境内以主干山岭和石质峡谷为经络,呈现峁梁起伏、岭湾错列、沟谷纵横、川台散落其间的黄土沟壑丘陵地貌。
县内年际和区域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冬寒长、夏热短、秋凉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8℃,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
降水偏少并集中于夏秋季节,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主要河流有牛谷河、苦水河、安逸河、清溪河和义陇河,分属渭河和祖厉喝水系。
通渭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位于兰州至天水交通线的中心地带,310国道穿境而过,省市公路和城乡公路纵横交错,交通比较便利。
耕地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西北高寒二阴区地表植被相对较好,牛谷河、义陇河均发源于此,可发展水土保持示范区;东北河谷地带较平缓,水质较好,可发展灌溉农业;中部地势相对平缓,河川台地较多,土地肥沃,
径流利用率较高;西南咸水区,可为干旱区农村水资源利用实验基地。
通渭有可观的矿产资源,全县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分属3大类24矿种,金属及能源矿有一定的开发价值,花岗岩、石英砂和砖瓦用粘土是全县矿产资源的开发重点,特别是花岗岩矿藏分布广,种类多,品位高,锦鸡峡“中国红”驰名省内外。
有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位于县城以西8千米的汤河池温泉,地下200米处水温为113℃,地表水温达54℃,有32种元素和化合物,具有高效放射性医疗保健作用,其水温之高、水质之优为国内矿泉少见,开发前景广阔。
西北部的华家岭地区年大风日数达百天左右,可利用开发风力资源。
深厚的人文底蕴通渭地处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带,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通渭古文化遗址众多,境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和碑刻等县级以上文化保护单位40处。
通渭自古以来崇尚耕读文化,历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
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和徐淑,其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和文近皆远的五言诗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别具风采。
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学者李南晖、四川按察使牛树梅等,人品政声称著于国史方志。
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赞誉通渭“政事、文章最优”。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有矢志报国的革命将领邢肇棠、为抗日救亡英年殉国的中共优秀妇女干部邢华、领导陇右地下革命的毛得功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如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杨子恒,在冰川冻土学研究领域富有建树的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国际冰川协会理事姚檀栋,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取得巨大成就的中科院院士尚永丰,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忠奎等。
通渭人崇尚艺术,钟情于书画,习字作画者数以万计,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
1992年,通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源远流长,极具陇中文化的代表性。
通渭小曲、秦腔曲牌、唢呐合奏曲分别被编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民族民间乐器集成》等书。
皮影、社火、剪纸、宫灯、春缨、遮面、泥塑、雕刻及仿古建筑等,种类繁多,工艺精湛,造型美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光荣的革命传统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途中先后经过通渭。
当时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遗址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毛泽东在县城文庙街小学首次朗读了著名的《七律·长征》,现建有长征诗碑;还有南河滩红军文娱晚会遗址和义岗镇红军烈士陵园等一批红军长征纪念遗址。
红军点燃了通渭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先后建立了通渭县苏维埃政权和马营镇、第三铺、盘龙山、上店子、何家坡等苏维埃政权。
20世纪40年代,建立了毛家湾、白杨林、常家河等7个地下党支部,发展了184名地下党员。
在陇右工委领导下,坚持地下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先后涌现出了王子元、张大旗等革命烈士。
在解放战争期间,通渭人民在征集大量物资和现金的同时,组织力300多名民工赴西南支援解放军。
抗美援朝时,有300多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志愿军。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渭人民更是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艰苦奋斗,改造山河,发扬拼搏实干、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近年来,通渭人民在党和政府的英明带领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文化多样化在全县人民的努力下,已基本实现。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后劲不断增强。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城市经济展现新的生机。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科教兴县战略全面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主发展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政治生活充满活力。
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通渭的风土人情也成为了通渭人民发家致富的重要资源。
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通渭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温泉度假休闲村、自然风光开发、宗教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为了更好的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本人集中调查了温泉、战国秦长城遗址、华家岭林带、锦屏水库、鹿鹿山等景色优美、历史悠久、具有开发潜力的自然文化资源。
现将调查结果做如下汇报:
温泉位于距县城西8千米的平襄镇温泉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其为“温溪”。
历代通渭县志均有记载,明、清地方官员及文人雅士作文题咏,并刊石铭碑以记温泉之神奇。
温泉水温之高、水量之大、水质之优均居西北温泉之首,为全国优质矿泉之一。
温泉水富含钾、钠、钙、铁、碘、氟、氢等元素以及硼酸、硫酸等化合物,可供饮用和洗浴。
对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皮肤病有显著疗效,“多年疾病,入池久浴,汗出病愈,立起沉疴”的温泉被誉为“陇上神泉”。
战国秦长城遗址修筑于战国时期,由陇西县马儿坪进入通渭境内,经榜罗、文树、第三铺、锦屏、北城、寺子等乡镇,县境内全长100千米。
长城遗迹均在公路沿线,可作为参观景点。
华家岭林带位于华家岭西兰公路两侧营造林带,四季常青,飞鸟成群,雉鸡出没,是夏季消暑的宜人佳境。
锦屏水库位于马营镇锦屏村牛谷河峡口,因其西北有锦屏山而得名。
水库两岸皆山,形成天然峡口,库面波光粼粼,亮丽明净。
游人至此荡虑涤忧,心旷神怡。
鹿鹿山位于陇阳乡与北城乡交界处,古代因山中有梅花鹿而得名。
主峰海拔2350.8米,古代为原始森林覆盖区域,现有林地面积14000多亩。
每年端午节庙会,香客游者络绎不绝,百货餐饮摊点星罗棋布。
历史悠久的通渭,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风情,具有以陕甘文化、西北文化和黄土文化共同构成的,有通渭特色的戏曲、小吃、民俗文化等众多反映通渭文化的风土人情。
戏曲皮影戏,俗称灯影子,或叫灯戏和影戏,兴于汉,到了宋代民间广泛流传,明代则发展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有记载的通渭皮影戏至迟于清乾隆年间就以流传县境。
其唱腔独具风味。
清嘉庆年间,民间艺人借鉴姊妹艺术并吸收民歌成分,丰富了唱腔,使其更具魅力。
在刻制影人、制作道具、设置场景等方面,由羊皮改为牛皮,设计与刻制工艺大幅度改进提高,比较单一的唱腔板式发展为慢板、流水板飞板、道情、散板等五大类13个板式,并以粗犷雄浑见长,形成独具特色的通渭皮影戏。
民国时期全县皮影班已有40多个,其中以常河乡的刘印江、华岭乡的罗子平、李店乡的田养公等皮影班为最优而名噪陇原。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通渭皮影戏得到了长足发展,表演艺术大大提高,多次参加省地两级皮影戏调研,并以出色的表演,传神的影人,精巧的道具制作和优美新颖的曲调板式被评为优秀节目。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通渭境内的一种地方曲艺演唱形式。
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通渭民间文化娱乐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群众基础相当雄厚,深为老百姓所喜爱。
长期以来,每当传统佳节,在通渭农村耍社火是文化活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听“小曲”、唱“小曲”更是社火中最主要的内容。
人们弹唱小曲,表演秧歌、展示他们的文化技艺、宣泄他们的富足之情。
由于小曲本身的喜庆成分,经过了多年的演变,已不再局限于仅仅是传统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已发展成为人们每逢大小节日,老人高寿、小孩百岁,甚至是茶余饭后、田间地头、下雪下雨时的精神食粮,喜好小曲的人们总愿意请几个“唱把式”和“弹拉家”美美地乐上一番。
有时几个人拥炉而坐,伴随着通渭罐罐茶特有的清香,边喝边唱;有时几个人在暖烘烘的热炕上,围着炕桌,吃着小菜,饮着烈酒弹唱小曲、曲尽人醉,躺仰待旦。
饮食
小吃荞圈圈:通渭荞圈圈以开水烫荞面,拌少量小苏打,调成糊状,旋入特制的木勺
或铁勺中,用八成热的油炸至棕红色捞出。
瞬时香气四溢,入口松软香酥,口感细腻,加之天然的甜味,让人垂涎,咀嚼时别有风味。
浆水面:浆水和面条是制作浆水面的两大原料。
另外,需"地艽"(jiao,草本植物,花紫色,根可入药)等佐料。
浆水的制作过程,是先把洗净的芹菜、苜蓿菜、苦苣菜、灰灰菜、旱萝卜、包心菜、小白菜或土豆等选其一、二种,切(镲)成条状,在沸水中煮至七成熟后,滗(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去菜水,倒入洁净的缸中,另加清面汤,再加入适量的酸菜脚子(酸菜菌种),盖严缸口、经两天左右时间发酵而成。
其中以芹菜和苦苣酸菜为最佳。
稠的称酸菜,稀的叫浆水,清冽芳香,可调味消暑,是通渭人储菜、吃菜的主要方式。
面条是手工擀的,讲究"薄擀细切"。
和面时加适量碱面,一块碗大的面疙瘩反复揉搓,擀制成薄而均匀的面张,稍晾后撒上薄薄的一层"面薄",折成三指宽的一叠,用刀切成细长的面条,轻轻抖散,松松地放在擀板上。
另外,一般家庭中都有夏天在田埂采撷晒干的地艽,用它炝浆水最佳。
其它地方用葱,唯通渭农村用"地艽",其味十分上口。
罐罐茶:罐罐茶是通渭相沿成习的一种饮茶方式,一般流行于农村。
家家户户都有熬茶的火盆和小砂罐,火盆大都由铁、铜铸成,俗称"神仙炉",小砂罐是由专用土沙锻成。
俗称"蛐蛐罐"。
熬茶时,将茶叶置于砂罐后,注入清水,搁在燃烧木材或木炭的火炉上,熬成色浓味香的茶汁,讲究用"一条线"的方式倾入酒杯样大的茶碗中,开始细细品味。
因茶水沸腾前不时外溢,需用小木棒不断搅和,遂叫"捣罐罐"。
多于早晨饮用,并伴以莜麦、燕麦等磨成的炒面和油饼作为茶点。
每逢来客,首先以罐罐茶来招待。
甜醅子:甜醅子是通渭的传统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为莜麦,二是青稞,三是小麦。
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
酿皮:酿皮是通渭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通渭县的每条街巷都有卖酿皮子的小馆、小摊,还有推车挑担、串户叫卖的。
这种凉吃的食品,在夏秋炎热天里,最受人们欢迎,食用者非常普遍。
酿皮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
其做法是将面粉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这样可以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
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放食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笼蒸熟,凉冷后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即可。
面粉中的蛋白质则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
一碗黄亮透明的酿皮子,加上油泼辣椒、精盐、酱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酱等调料,再加上一小撮青菜,具有色艳味美、油浓汁足、凉爽利口、香解暑之特点。
酿皮食法多样,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看,可凉可热,四季皆宜,深受大众欢迎。
民俗文化刺绣:从古到今,通渭妇女擅长刺绣。
在鞋头、袖口、裙子、枕头、和男人穿戴的围腰、袜底等衣物上刺绣各种图案。
在儿童的衣服、鞋、帽、门帘、床罩、沙发、台布、电视机套上面扎花刺绣是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刺绣的图案模仿花草鸟兽、名人字画、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等,题材花样及艺术技巧十分丰富,姑娘出嫁是“摆嫁妆”的习俗其实是显示姑娘刺绣手艺的重要内容。
通渭刺绣分七类,包括花卉,动物、人物、风景、卡通、生活用具、小附件饰品。
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尝试不同的刺绣手法。
目前常用Fairy线绣出作品,绣出的花卉、人物、卡通、风景都能表现出完美的艺术风格。
Fairy线线色丰富(至今为止有453种颜色)。
绣线饱满,色泽柔和、持久;即使经过洗涤、暴晒也绝不褪色。
剪纸:通渭剪纸是一种与民俗水乳交融的传统手工艺。
每到岁末年初,流行剪纸的马营、平襄、华岭、北城等乡镇的农村妇女,大都拥衾围炉,要做窗花、春叶、遮面、板沿纸等的熏制剪刻活儿。
通渭剪纸构图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干练,风格淳朴浑厚,是陇中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窗花是通渭剪纸的主要内容,属剪贴画,因多贴于民居的窗格子(俗称“棋窗”)上而称窗花。
制作窗花先需熏制样纸,根据样纸大小钉5至7层彩纸,然后用剪刀依样剪出图案。
窗花以“棋盘”或“云子”(又称“团花”)最受人们关注。
棋盘有单层和多层之分,转角处又有窝角、圆角、特型角之变。
构图多为卷草,也有“回”字纹和“寿”字纹的。
云子有方形、圆形、菱形和多边形之分,中心对称鲜明,以类似敦煌壁画藻井构图的多层花边式样最具代表性,核心内容多为五福捧寿、明暗八仙、麒麟送子、二十四孝或牡丹、荷花、石榴等。
棋盘和云子之外,还可贴各种小剪花,左右对称,内容涉及花鸟虫鱼、动物肖像、人物脸谱等。
通渭窗花图案造型古朴,剪刻技法独特,有汉印和汉代画像砖的艺术风格。
春叶大致源于唐代的春胜(或幡胜),宣纸刻镂后再经渗色点染而成。
图案多为轱辘钱、串纹钱,中心结合“福”、“寿”、“春”等字样。
颜色主要有红、黄、绿三种,鲜艳夸张,层次分明。
有25×3.5厘米、33×7厘米和加宽加长三种。
春节期间,春叶被贴在椽头、门楣等高处,渲染节日气氛。
遮面相传是古时候人们在敬神祀祖时,怕有人“冲撞”神灵或祖先而挂的布块或纸块,意在避邪。
后来人们为期盼来年吉祥、健康、丰收,便在门、窗楣正中贴上遮面。
遮面的制做与春叶相同,构图讲究曲直、虚实、主次与大小变化之美,一般有40×25厘米和25×20厘米两种。
遮面的图案有两大类:一类是菱形适合纹样,另一类是直立式适合纹样。
每一类又有若干不同格式,但中心纹样多用大块面、团状构图,内容多为牡丹、荷花及“福”字、“春”字等。
板沿纸是以前人们贴在厨房内灶爷板(俗称,即放碗、筷子等餐具的支架)边沿的纸,有防尘、防蝇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其图案都是熏制的(后来也有印制的),具体做法是:先按一定的尺度剪出样纸,再在一平整的湿木板上敷上白纸,白纸上敷上样纸,然后倒过来用油烟熏黑,剥掉样纸即成。
板沿纸的图案多以五谷丰登、幸福美满为内容,构图简单明了,粗放朴拙。
水烟瓶:在通渭乡间的成年人中,吸烟者居多,而烟具也就显得颇为重要。
二十世纪初期,由于当时经济落后,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低,只因水烟价格比较便宜,故吸烟者大多以水烟为主。
因此,水烟瓶已是大多数烟民必备的烟具了水烟瓶的制作材料较为普通。
论其质地,上等者用青铜制之;中等者用。
黄铜制之;下等者铝合金或竹子均可制之。
论其结构,较为复杂。
主要由金属外套、主体、瓶头、烟盒、附件五部分构成。
金属外套是上下底面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的空心柱体。
外面还有雕刻精美花纹图案。
上底面有两个大圆孔(或方孔),主体下部的水箱和烟盒分别由此两孔放入。
烟盒有的是圆柱的,也有的是长方体形的,下有底面,上加盖子,是装烟丝的地方。
水烟瓶的主体件部是圆柱体(或长方体)盒子,是专门用来装水的。
它自上而下逐渐缩小成一条弯曲管道,管道端口便是吸嘴。
在水箱上部的外侧又有一个圆柱体管道,是插瓶头的。
瓶头呈圆柱体管状,上端较粗,端口处安装着用金属片制作的烟笊,是吸食时放烟丝的。
在吸嘴和水箱之间通常还配上金属链条做装饰品。
外套的上底面烟盒与水箱之间有两个小孔,插有烟钎和镊子做附件,它是用来掏烟灰的工具。
吸食水烟,工序较多。
其准备工作是在主体下部的水箱中装入适量的水,同时把水烟块用热水浸湿,待揉好后撕开装入烟盒,并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
吸食时首先点燃煤油灯,左手握上水烟瓶,右手揉上约半个大豆体积的烟丝放入烟笊中;然后用事先削制好的木片点燃烟丝,即便吸食。
通渭县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工作经验,发展思路更加符合实际;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重视三农的政策,提供了政策机遇、投资机遇和建设
机遇;区位、交通和丰富的农产品等资源优势有所增强,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前景看好;尤为重要的是,通渭人民具有“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有不甘落后的信心和勇气。
所有这些,都是今后加快发展的有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