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定位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科技成果——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定位技术

科技成果——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定位技术

科技成果——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定位技术技术开发单位慧众行知科技(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概述将航天(卫星)与航空(飞机)、地面(舰船、车辆、陆地)等各类传感器结合起来,形成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监测定位手段,充分发挥各平台传感器的优势,使得对目标定位成功率更高、持续跟踪时间更长、定位精度更精准。

主要是利用辐射源到达卫星和其它传感器平台路径不同形成的时差、相对速度在路径上投影不同形成的频差、辐射源相对传感器方向角构成定位的观测量,不同的观测量组合完成对辐射源的定位。

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位模式三星时差定位、高低轨时频差联合定位、星机联合时频差定位和星地测向/时差组合定位等。

技术指标1、定位体制高轨三星双时差、高轨双星时频差、高低轨时频差、高低轨双时差、高低轨差分频差,一星三地差分双时差、一星两地双时差、两星一地双时差、星地测向时差组合定位;2、频段:P、L、S、C、X、Ku;3、定位成功率:90%;4、同步多星定位:10km.5、高低轨卫星联合定位:4km6、星地联合定位:优于5%R7、单次定位跟踪时间3s8、具备定位误差分析功能;9、具备综合态势展示功能。

技术特点将航天(卫星)与航空(飞机)、地面(舰船、车辆、陆地)等各类传感器结合起来,形成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监测定位手段,充分发挥各平台传感器的优势,使得对目标定位成功率更高、持续跟踪时间更长、定位精度更高。

基于卫星平台,使得作用距离更远,可以实现全天候定位。

先进程度国内领先技术状态小批量生产、工程应用阶段适用范围对发射无线电信号的目标可以进行定位,具体适用范围包括:电磁频谱监测和干扰源定位:如果某个目标有意或无意地往其未被授权的卫星发射信号,对该卫星造成了干扰,本技术就可以实现对该干扰源目标的定位;反恐维稳:如果恐怖分子用卫星电话进行通信,本技术可以通过定位该卫星电话实现对人的定位;搜救行业:通过对发射的求救信号的定位,实现对待搜救人的定位。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结合用户单位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国内领先的天地协同无线电信号监测定位解决方案和服务。

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综述

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综述

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综述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一种集成了传感、通信和计算功能的自组织网络,由大量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传感节点组成。

这些节点能够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并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链路传递到基站或其他节点进行处理和分析。

无线传感网络在许多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定位。

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是指通过使用无线传感节点间的信号强度、时间差或测向等信息来确定物体或节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定位是无线传感网络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它可以帮助用户获取节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监测和追踪目标物体的移动。

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智能城市、智能交通以及环境监测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技术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基于时间差的定位和基于测向的定位。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

该方法通过测量无线信号在空间中的衰减程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常用的技术有收集多个节点间信号强度的RSSI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并进行加权平均,采用指纹定位技术等。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但存在信号衰减和多径效应等问题,导致定位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时间差的定位。

该方法通过测量无线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获得物体的位置。

常用的技术有Time of Arrival (T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和Round Trip Time of Flight (RTOF)等。

这些方法对节点间的时间同步要求较高,且受多径效应和钟差等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引入较大的定位误差。

第三种方法是基于测向的定位。

该方法通过节点对目标物体的信号进行方向收集,进而估计目标物体的位置。

常用的技术有Angle of Arrival (AOA)和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Angular Differential (RSSAD)等。

《无线定位技术》课件

《无线定位技术》课件
部署与维护
将无线定位技术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 中,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保证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
无线定位技术优缺点
无线定位技术的优点
高精度定位
无线定位技术可以提供厘米级 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满足
各种高精度应用需求。
实时性
无线定位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目 标的位置信息,对于需要快速 响应的应用场景非常有利。
详细描述
无线定位技术可以为公共安全领域提供重要的位置信息支持,例如在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该技术可以帮助 救援人员快速定位受困人员,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追踪犯罪嫌疑人,提高案件侦破效率 。
THANKS
感谢观看
无线定位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总结词
优化物流配送,提高运营效率
详细描述
无线定位技术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时跟踪货物的位置信息,优化配送路线,提 高物流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协助企业进行仓储管理, 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运营成本。
无线定位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总结词
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保障公共安全
02
基于距离的定位技 术
包括RSS(接收信号强度)、 AOA(到达角度)和指纹地图匹 配等。
03
混合定位技术
结合基于时间和基于距离的定位 技术,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
无线定位技术的误差来源
多径效应
由于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 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反射和 折射,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 相位发生变化,影响定位精度。
困难或无法定位。
高能耗
无线定位技术需要大量的计算 和传输,导致能耗较高,需要
频繁更换或充电电池。
安全问题
无线信号容易被截获或干扰, 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及方法

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及方法

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及方法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及方法测绘是一项对地球表面进行准确测量和制图的技术,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和资源调查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方法。

一、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1. 提高定位精度:无线电定位技术通过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可以实现对目标位置的定位。

与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相比,无线电定位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尤其是在大范围的测绘中,其优势更加明显。

2. 简化测量过程: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测量,无需人工接触目标位置,从而避免了传统测绘中的一些困难和风险,例如悬崖、深水或是恶劣的气候条件等。

同时,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定位,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适应复杂环境:无线电定位技术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应对一些传统测绘方法难以应对的复杂环境,例如森林、深山、隧道等。

这使得无线电定位技术在一些特殊的测绘项目中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

二、常见的无线电定位技术方法1. 蜂窝定位:蜂窝定位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电定位技术。

该技术利用基站对终端设备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测量,通过信号传播时间和信号强度等数据计算目标位置。

蜂窝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定位需求。

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GNSS技术是一种基于卫星的无线电定位技术,其中最为熟知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GNSS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利用多颗卫星之间的关系进行三维定位。

在测绘中,GNS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航空摄影测量等方面。

3. 无线电测距:无线电测距技术是一种基于测量无线电信号传播时间的无线电定位方法。

该技术需要在目标位置和参考位置分别放置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在两者之间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目标位置。

常见的七种无线定位技术总结

常见的七种无线定位技术总结

常见的七种无线定位技术总结
 常见的无线定位技术有以下七种:
 红外线定位、超声波定位、蓝牙定位、射频识别定位、超宽带定位、无线高保真定位和Zigbee(传感器)定位。

 红外线定位
 基本原理:主要通过在已知节点处的红外线发射设备发射红外线,然后在待测节点布置好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这些红外信号,经过对红外信号的处理,计算出距离,从而达到定位效果。

 优缺点:一是红外线传播距离较短,二是红外线没有越过障碍物的能力,这就要求定位环境没有障碍物,或说定位只能在可视距条件下。

 超声波定位。

基于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基于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基于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室内定位技术一直是个挑战。

目前,GPS在室内是无法实现准确定位的,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逐渐兴起,成为解决室内定位难题的有力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

1. 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是什么?室内定位是一项技术,通过使用无线电频率信号,可以定位在建筑物、商场和其他大型结构内部活动的人员位置。

室内定位是实现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之间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

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就是利用从Wi-Fi、蓝牙、NFC和其他无线设备中发出的信号,计算出人员的位置。

2. 常见的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在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中,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用于定位。

这些包括如下:- Wi-Fi 定位技术:Wi-Fi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无线定位技术之一。

通过将Wi-Fi信号源的位置输入到定位算法中,可以识别特定Wi-Fi网络的位置。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环境以及个人和家庭网络中。

- 蓝牙定位技术:蓝牙是另一种常见的室内定位技术。

蓝牙信号在短距离内传输数据,它们可以用于检测物体和人员位置,但是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 RFID阅读器:射频识别(RFID)是指使用无线电波来识别远程物体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快速定位位置,并且无需使用强大的信号。

- 物联网定位技术:与蓝牙和Wi-Fi不同,物联网(IoT)信号需要建立与IoT节点之间的连接。

使用物联网传感器和节点,可以构建一个灵活的、自适应的室内定位系统。

3. 室内定位技术的应用无线电频段的室内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商业:室内定位可以帮助商家确定客户的位置并跟踪他们的行踪。

这样可以为商家提供实时数据,例如客流量、受欢迎的部门、热门商品更改和测试购物体验。

- 室内导航:室内定位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室内导航服务,使他们只需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找到目的地。

定位算法文献综述

定位算法文献综述

定位算法文献综述引言:在无线网络中,定位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或到达时间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定位算法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无线传感网络、智能交通系统和室内定位系统等。

本文将综述定位算法的相关文献,包括信号强度定位算法、到达时间差异定位算法和基于目标运动模式的定位算法。

通过对这些算法的综述,将有助于了解定位算法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信号强度定位算法:信号强度定位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定位算法,它利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及信号传播模型来估计设备的位置。

这些算法通常使用指纹库来存储已知位置和对应的信号强度值,然后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与指纹库中的值来定位设备。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改进的信号强度定位算法,如基于滤波器的算法、基于贝叶斯推理的算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等。

这些算法在提高定位精度和减少计算复杂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到达时间差异定位算法:到达时间差异定位算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定位算法,它通过测量信号到达设备的时间差异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这些算法通常使用多个基站来接收设备发送的信号,并通过计算信号到达不同基站的时间差来计算设备的位置。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到达时间差异定位算法,如基于超宽带的算法、基于网络质量的算法和基于多天线的算法等。

这些算法在增强抗干扰能力和提高定位精度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基于目标运动模式的定位算法:基于目标运动模式的定位算法是一种新兴的定位方法,它通过分析目标的运动模式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这些算法通常使用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等信息来进行定位。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基于目标运动模式的定位算法,如基于粒子滤波器的算法、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算法和基于贝叶斯推理的算法等。

这些算法在追踪移动目标和减少定位误差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结论:本文综述了定位算法的相关文献,包括信号强度定位算法、到达时间差异定位算法和基于目标运动模式的定位算法。

简述无线电定位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简述无线电定位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简述无线电定位的原理及应用范围1. 无线电定位的原理无线电定位是一种通过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和接收特性,确定物体位置的技术。

它基于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时间、信号强度、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利用数学算法和信号处理来计算物体或者信号源的位置。

1.1 无线电定位的基本原理无线电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时间差和信号到达的角度差来计算物体的位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射信号:通过无线电发射设备,发送特定频率和功率的无线电信号。

•接收信号:通过接收设备,接收到发射设备发送的无线电信号。

•信号处理:通过计算信号的到达时间差和角度差,利用三角定位法或者其它数学算法计算出物体的位置。

1.2 无线电定位的技术方法无线电定位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方法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时间差测量(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利用接收设备同时接收多个信号源发射的信号,通过测量信号到达时间的差异计算物体的位置。

•相位差测量(Phase Difference of Arrival,PDOA):利用接收设备测量不同信号源发射的信号的相位差,计算物体位置。

•信号强度测量(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通过测量不同位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计算物体位置。

•角度测量(Angle of Arrival,AOA):利用接收设备测量接收到信号的方向,计算物体位置。

2. 无线电定位的应用范围无线电定位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范围:2.1 跟踪定位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用于物体的跟踪定位,如车辆定位、人员追踪、宠物定位等。

通过在这些物体上搭载无线电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以实现精确的跟踪和定位。

2.2 安全监控无线电定位技术在安全监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内的人员位置,以及火灾等紧急事件的发生。

无线电定位技术的研究意义及其发展历程(全文)

无线电定位技术的研究意义及其发展历程(全文)

无线电定位技术的研究意义及其进展历程1无线电定位技术的研究意义无线电定位是根据无线电信号的电参数来得到的位置参数,使用适当的定位算法来计算目标位置。

由于无线定位是用无线电波,受气候效应的影响小,因此,它是保证人的交通安全的必要手段,在复杂条件下是一种用于导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信息化战争中,无线定位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使用覆盖率高。

它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利用不同的定位原理,已经开发出了地面雷达,红外检测,光学检测,无人机,预警,侦察,基于信息采集和检测系统。

在定位系统中,有源定位,由于其发射的电磁波有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因此,无源定位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世界各地都在开发改技术和相应的设备。

随着对无线电定位技术的深入研究,对如何准确定位信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

在一般情况下,定位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发射部分,传输部分,接收部分,信号处理部分。

通过信标发送无线电定位信号,其次,第一发送信号通过传输部分到达各种媒体与基站,然后,由基站接收信号匹配,最后,进行数据处理,信号滤波,放大和数据处理,测量对象相对于已知点的方向,距离,距离差等参数,随后形成定位信息,最终实现定位信标。

2无线电定位技术的进展历程在定位和导航的进展历史中,通常是通过一个独立的和相互匹配的应用来提供实时的位置信标客观信息。

到目前为止,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仍然是主流的定位系统,主要包括:仪表着陆系统,VOR,测距仪,周密进近雷达,塔康,航空无线电,微波着陆系统(如图1所示)等。

这些系统逐渐出现并互相匹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导航和定位的一体化高新科技产物。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近年来主流的无线定位技术为GPS 定位,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按照时间划分,无线定位的进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进展阶段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最后实现成熟的技术改进,多技术的融合;可以说无线定位的应用是从单一功能定位转变为全方向高精度定位,以及从单领域向多领域开拓的进展过程。

无线通信的定位技术

无线通信的定位技术

山东老乔浅谈无线定位技术---- 从GPS到iBeacon定位技术是无线通信的一个分支应用,到目前为止出现了多种定位技术,根据应用场合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室外定位技术和室内定位技术。

1、室外定位技术室外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卫星定位技术,基站定位技术。

卫星定位技术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比如大家熟知的GPS技术,除GPS技术外,还有几种类似的技术:Glonass,Galileo,北斗等。

几种卫星定位技术的原理是相同的,都基于三维定位原理。

如下图所示,一颗卫星可以定义用户的球面,两颗卫星可以定位用户所在的圆周,三颗卫星可以定位用户在圆周的两点,四颗卫星就可以定位用户位置。

几种卫星定位技术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定位参考卫星的位置是不同的:GPS:由21+3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轨道高度20200Km运行周期11小时58分。

Glonass: 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面有8 颗卫星轨道高度19100Km,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Galileo: 由30颗卫星组成,分布在3个轨道,轨道高度24126Km北斗:5(静止轨道)+30(非静止轨道)颗卫星;30=27(中轨道MEO)+3(倾斜同步)颗卫星;27颗卫星平均分布在倾角55度的三个平面上,高度21500公里。

基站定位是利用移动通信的基站位置根据当前客户移动终端的连接来确定客户位置。

常用的几种技术有:单基站定位,三基站定位,两基站定位以及多种模式的混合定位。

下图所示的是三基站定位技术,基站的位置是已知的,移动设备通过计算到临近三个基站的位置就可以计算出设备当前所在的位置。

基站辅助的GPS定位,即A-GPS技术。

GPS定位以其高精度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其弱点也很明显:一是硬件初始化(首次搜索卫星)时间较长,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二是GPS卫星信号穿透力若,容易受到建筑物、树木等的阻挡而影响定位精度。

A-GPS定位技术通过网络的辅助,成功的解决或缓解了这两个问题。

通信电子行业中的无线电导航技术

通信电子行业中的无线电导航技术

通信电子行业中的无线电导航技术无线电导航技术是现代通信电子行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民用和军事领域,如航空、海洋、天文等领域均需要无线电导航技术的支撑。

在数字化时代,无线电导航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一、现代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早在有线电传输时代,人们就开始研究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应用,其中无线电导航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促进了无线电导航技术的迅速发展,军事领域成为了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

1960年代以后,GPS卫星导航技术的出现引领了无线电导航技术以数字化为方向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卫星导航技术不断发展,无线电导航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升级。

二、现代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应用领域航空和航海领域在航空和航海领域,无线电导航技术主要用于定位、导航和通信。

在飞机逃生、飞行安全、空域管理等方面,无线电导航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卫星导航技术如GPS也被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和航海领域,已成为行业标准。

天文和地质领域在天文和地质领域,无线电导航技术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射电望远镜接收来自宇宙的射电波,来了解宇宙的构成和运动。

而地质学家则可以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方式,进行地形勘测和勘探。

军事领域在军事领域,无线电导航技术担任着高精度定位、导航和通信的任务。

军方将无线电导航技术应用到无人机、导弹等方面,以强化自身军事实力。

三、现代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1. 无线电导航技术向数字化转型现代无线电导航技术已经向数字化转型,无线电导航信号频率的抽样率、转换率和嵌入量都呈指数增长,从而提高了导航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2.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应用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应用也逐步普及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和应用当中。

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能够自动学习,提高其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3. 无线电导航技术与互联网结合无线电导航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导航变得更为简单和直接。

无线定位技术综述

无线定位技术综述

无线定位技术的综述无线定位技术是一项由来己久的技术。

国际上对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自动车辆定位CA VL系统,随后该技术在军事、公共交通管理、物流、出租车管理、犯罪跟踪和紧急医疗服务等有限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80年代以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蜂窝网的覆盖面和用户量都已具有相当规模并正在迅速增长,由移动台发起的紧急报警呼叫数量在紧急呼叫中所占的比例也随之上升,而调查表明,约有30%的移动用户在发起紧急呼叫时不知道所处的确切位置,这对及时合理的处理报警带来诸多限制。

由此可见,利用现有蜂窝网资源构建移动台定位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用户位置的移动定位业务已经受到了世人的瞩目,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2004年,“移动定位业务”产值在美国为40亿美元,而全世界为300亿美元。

欧洲统计报告指出:2005年定位业务市场为43.8亿欧元。

按照日本NTTDOCOMO 无线增值业务的发展曲线,数据业务的5%都与定位业务有关。

由于政府的强制性要求和市场本身的驱动,各国主要大公司均就GSM.IS-95CDMA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制定各自的定位实施方案。

特别是3GPP和3GPP2上对定位的要求更加具体化,促使国际上出现了基于蜂窝网络的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热潮。

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用户对移动定位业务的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

蜂窝网络无线定位技术能够在移动台处于空闲状态或通话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其地理位置等信息,利用移动台的定位信息,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如位置环境信息查询、紧急救援、汽车导航、智能交通、团队管理、广告咨询发布等等,同时还可以作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辅助数据。

到目前为止,基于蜂窝网络的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基于蜂窝网络定位技术的移动业务将得到迅猛的发展。

一、无线定位的概念和用途所谓定位,是指地球表面的确定特定物体在特定时间在某一种参考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

无线电定位原理

无线电定位原理

无线电定位原理
无线电定位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技术。

它基于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性,通过测量电磁波的传播时间、方向或强度等参数,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无线电定位的原理主要包括三种: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到达方位角(Angle of Arrival, AOA)和信号强度指示(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SSI)。

到达时间差是通过测量电磁波到达不同接收器的时间差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假设有两个接收器,分别测量到的到达时间分别为t1和t2,根据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目标与两个接收器的距离差,再利用三角测量原理可以得到目标的位置。

到达方位角是通过测量电磁波到达接收器的方位角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这需要在空间中布置多个接收器,并测量电磁波到达各个接收器的方位角。

通过三角测量或其他方法,可以计算出目标的位置。

信号强度指示是通过测量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强度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由于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和衰减,目标离接收器越近,信号强度越大。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可以计算出目标的位置。

无线电定位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导航、无人机定位、雷达系统等。

它具有定位准确、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定位技术。

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综述

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综述

室内定位技术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室内定位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室内定位技术是指在室内环境下通过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和声学等信号,实现对人员和物品的精准定位。

该技术在智能家居、安防、无线电子商务和智能交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技术原理室内定位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三种:无线电波、红外线和声音。

其中,最常用的是无线电波。

1.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定位技术是基于无线电波传输的一种定位方式。

该技术主要依靠无线电频率探测目标位置。

采用的无线电波类型主要有超短波、微波、卫星导航信号等,其中,超短波无线电波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

2.红外线红外线定位技术是利用红外线传输数据,并通过反射、折射、散射等方式根据目标物体反射的信号和光线路径来实现定位的技术。

主要应用于短距离的室内定位。

3.声音声音定位技术也是一种室内定位技术。

它是通过记录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速度,从而实现目标物体的定位。

但由于室内环境的各种噪音,该技术的定位误差较大,适用性较差。

二、技术应用室内定位技术的应用主要涉及到智能家居、安防、商场导航等领域。

智能家居是在家庭环境中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一种生活方式。

室内定位技术在智能家居中可以用于控制家居设备、识别家庭成员等方面。

例如,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家庭照明、智能音响、智能电视等设备。

2.安防室内定位技术在安防领域中的主要应用是人员识别、场所监控等方面。

例如,在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中,可以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实现员工考勤、管理进出口、检测异常事件等功能。

3.商场导航室内定位技术在商场导航方面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通过在商场内部部署定位设备,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为顾客提供导航服务,帮助顾客更好地了解商场货品信息、促销信息等。

三、技术发展趋势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标准化目前,室内定位技术标准不统一,各个企业和机构提出的技术存在差异性,定位准确度和精度各不相同。

无线电定位测绘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无线电定位测绘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无线电定位测绘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无线电定位技术是一种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来确定目标位置或测量距离的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航空航海、军事、地质勘探和物流管理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电定位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传输和反射原理。

当发射机发射出一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时,信号会在空间中传播,遇到障碍物或目标物体时产生反射。

接收机接收到这些反射信号后,利用时差、相位差等数据计算目标物体的位置或距离。

这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通过分析和处理电磁波信号,获取目标位置信息。

对于无线电定位技术来说,准确的信号发射和接收是非常关键的。

发射机需要产生稳定、清晰的信号,并通过天线将其发射出去。

接收机则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精准的接收能力,能够捕捉到微弱的反射信号。

此外,还需要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算法和计算方法,提取关键的信息,从而得出目标的位置或距离。

无线电定位技术在航空航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飞机导航中,无线电信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导航工具。

无线电信标会在特定位置发射出无线电信号,飞机可以通过接收这些信号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方位。

此外,雷达技术也是一种无线电定位技术的应用,它可以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信号,实现对飞行器、船只等目标的追踪与监测。

在军事领域,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在靶标定位、侦察与监测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军事雷达系统可以实时追踪和探测敌方目标,并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为战场指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军事通信中的定位技术也相当重要,可以用于保障通信的安全和稳定。

在地质勘探中,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勘探仪器的定位和测量。

比如地震勘探中常用的地震仪器,可以通过无线电定位技术定位仪器的位置和深度,从而获取地下的地质结构信息。

此外,煤矿安全中也广泛应用无线电定位技术,用于采煤机和人员的定位,提前预警煤矿事故。

物流管理是另一个应用无线电定位技术的领域。

比如在仓库管理中,通过在物品上安装无线电标签和读写器,可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追踪。

无线电定位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无线电定位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无线电定位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学号:班级:1105201指导老师:云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实验一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1.1 雷达测速原理雷达利用多普勒频率来提取目标的径向速度(即距离变化率),从而可以区分运动目标和固定目标及杂波。

多普勒效应描述了由于目标相对于辐射源的运动而引起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发生多普勒频移,目标的运动方向的不同决定了多普勒频移的正负。

00022d r vf v f f f f c v c --⎛⎫=-=≈ ⎪+⎝⎭(如果v c <<)雷达雷达λ>λλ'<图2- 多普勒效应1.2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连续波雷达测速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微波发射和接收器件,差频放大和滤波电路,DSP 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

其中微波发射和接收器件可以采用微波发射介质稳频振荡和微波接收混频器。

放大和滤波电路,在近距离时,测量直接由混频器输出的信号较大,由雷达方程可知,随着目标距离的增加,混频器输出会减小。

实验中采用三级放大电路,第一级射随阻抗匹配,第二三级可调增益放大。

其次由于背景噪声和扰动会引入杂波,对接收信号需要进行滤波。

DSP 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采集多组回波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多普勒频率和速度值,由公式2rd v f λ=,算得速度r v 。

5402DSP测速传感器混频器连续波发射机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滤波AD 串行接口PC 机FFT图2-2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框图图2-3 测速雷达传感器1.3 实验要求本实验为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在PC 机使用Matlab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要求:1.掌握雷达测速原理,2.了解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及使用,3.使用Matlab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回波多普勒频率和目标速度。

1.4 实验容1.采集三组数据,每组数据 2048 点,采样频率为 2048Hz2.从每组数据中分别选取波形较好的 512 点,作出时域波形与频谱,并求出目标速度,其中,发射波频率为 10GHz。

无线网络定位技术讲解

无线网络定位技术讲解

无线网络定位技术标签:应用LBS2011-03-24 17:30阎啸天于蓉蓉武威(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业务所)摘要介绍了位置信息和定位性能分析指标等基本概念,根据定位原理与策略的差异对各种定位方法进行分类,概要阐述和比较说明了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络(WLAN)拓扑环境下各种常用定位系统和技术的原理、发展现状与特点,重点比较分析了WLAN中基于信号强度定位技术的分类、特点与性能,最后总结展望了无线网络中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无线网络,定位技术,无线局域网,指纹1. 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基于位置的服务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之一。

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下,快速准确地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提供位置服务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

通信和定位两大系统正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利用无线通信和参数测量确定移动终端位置,而定位信息又可以用来支持位置业务和优化网络管理,提高位置服务质量和网络性能。

所以,在各种不同的无线网络中快速、准确、健壮地获取移动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及其定位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2. 定位基本概念移动定位涉及移动无线通信、数学、地理信息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某些有关移动定位的基本概念比较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首先澄清一些基本概念。

2.1物理位置和抽象位置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可以分为两类:物理意义上的位置信息和抽象意义上的位置信息。

所谓物理意义上的位置信息,就是指被定位物体具体的物理或数学层面上的位置数据。

例如,GPS可以测得一幢建筑物位于北纬,东经,海拔50米处。

相对而言,抽象的位置信息可以表达为:这栋建筑物位于公园的树林中或校园的主教学楼附近等。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讲,不同的应用程序需要的位置信息抽象层次也不尽相同,有些只需要物理位置信息;而有些则需要抽象意义上的位置信息,单纯的物理位置信息对它们来说是透明的,或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物理位置信息可以在附加信息库的帮助下,转换并映射为抽象层次的位置信息。

《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研究》

《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研究》

《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该技术通过接收无线电信号,利用测向算法和定位算法,实现对无线信号源的测向和定位。

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探测、电子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

二、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基本原理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主要基于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和测向算法。

首先,通过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然后利用测向算法对信号进行方向估计,最后通过定位算法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在测向算法方面,目前常用的有到达角估计法、相位差测向法、多普勒频移测向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分析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如到达角、相位差、多普勒频移等,实现对信号方向的估计。

在定位算法方面,常用的有三角定位法、最小二乘法等。

这些方法根据测向结果和已知的基站位置信息,通过计算和优化,实现对信号源的定位。

三、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测向算法方面,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算法和技术,以提高测向精度和可靠性。

在定位算法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算法性能,提高定位精度和实时性。

此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四、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的应用前景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电子对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无线通信领域,该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测向和定位,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雷达探测领域,该技术可以用于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

在电子对抗领域,该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敌方信号的侦察和干扰,提高电子战的能力。

此外,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超短波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理工学院电子信息讲座论文无线电定位技术作者:***指导教师:**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101学号:2022年4月26日无线电定位技术摘要:无线电定位一般分为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一般为雷达台站、通讯卫星(或侦察飞机)以及接收仪的设备的运用,通过对空间三位位置的分析再由信号的处理将其显示出来的。

本文通过对雷达台站、卫星以及空间定位方法介绍及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等方面的论述来说明当今定位系统(GPS)以及未来的走向做一定的分析。

关键字:有源定位;半有源定位;无源定位;雷达台站;通讯卫星;空间TODA定位技术;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Abstract: radio positioning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active and passive location, generally for radar stations,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 or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 and a receiving instrument equipment to u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pace three position by the signal processing to be displaye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adar stations, satellites and space position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th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of signal aspects and so on to explain current positioning system ( GPS ) and future to do some analysis.Keywords: active positioning; semi active positioning; passive location; radar stations;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space TODA positioning technology;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引言: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无线电技术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经历了二十世纪的洗礼,无线电技术已经运用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谓无线电技术就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上面搭载了一些信号,并通过这些信号传送的时间、空间等方面来寻找人们需要的东西的技术。

无线电定位是无线电技术的一个分支,但它却已经在我们生活的非常普遍,GPS就是一个典型应用,本综述将主要概括的介绍无线电定位的分类、设备、算法以及未来的一些个人想法。

一,无线电定位的分类1.有源定位(active location):亦称“辐射源定位”。

用无线接收设备,接受敌方电子设备发射的电磁波来确定其位置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定位法、三角定位法、时差定位法等。

(1)直接定位法(direct location),根据一个接收点截获的信号确定发射源位置的方法。

如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或飞机)飞过被侦察的发射源上空,用窄波束天线截获其发出的信号,根据天线所指角度和卫星(飞机)所处位置确定发射源位置。

一次飞行的定位精度较低。

对指定空间进行多次测量,使每次接收天线观察区有重叠部份,就能提高定位精度。

(2)三角定位法(triangulation location),三角测量法是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的点,并构成相互连接的三角形,由已知的点观察各方向的水平角,再测定起始边长,以此边长为基线,即可推算各点的经纬度座标。

"三角形"测量法按照空间概念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平面三角形和竖直面三角形测量法.按照计算模型和原理的不同,它又可分为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一般三角形和运用正切函数求解直角三角形。

正弦定理公式:a/sinA=b/sinB=c/sinC余弦定理公式:c=根号(a2+b2-2abcosC)正切公式:tgA=a/b 或tgB=b/a其中a、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分别为它们所对应的2个角。

(3)时差定位法(time-of-arrival location )又称“反罗兰定位法”。

用三个以上已知相对距离的机载接收点,测量同一发射源发出的信号,根据信号到达各接收点的时间差,确定发射源的2.无源定位(passive location),利用辐射源辐射的信号确定其位置的方法。

雷达(RADAR)是无线电探测和定位这一英语字缩写后的音译。

自雷达诞生以来,其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它所能探测的目标的距离可以远至数千km以外,等效反射面积可以小于10-2m2,它对距离的测量精度可以优于1m。

近期发展的雷达成像技术,对目标的分辨率已经做到只有几英寸。

雷达探测目标所耗费的时间,也多在秒以下的数量级上。

所有这些技术指标,都还在不断地提高。

当利用电磁信号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时,总是首先想到雷达。

雷达探测目标,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先发射一个电磁信号,雷达实际探测的是目标对这个信号的反射回波。

当人们用仿生学来研究时,雷达对目标定位就如同蝙蝠对目标的探测一样。

大部分生物用眼睛对周围环境的目标定位,利用的是目标对外界的辐射,眼睛本身没有辐射信号。

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用电磁波对目标进行定位,也应该是可以不必故意发射信号的。

这就是我们最早对无源定位的理解。

二,无线电定位的设备1. 雷达台站(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

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雷达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频率和波长不同。

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测量距离实际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

测量目标方位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

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量。

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测量速度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原理。

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发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

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

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

2.通讯卫星(communications satellite),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

无线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

通讯卫星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含手机终端)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

3.侦察飞机三,无线电空间定位法1.单目视觉空间定位法,视觉定位是通过摄像机获取周围景物的图像,利用景物中一些自然的或者是人造的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得到周围环境模型来实现相机自身的位置确定。

这种方法在实时数字摄像测量、机器人运动导航、飞行器主动视觉定位等领域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这种定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结构光法、几何光学及光伏注册句法等。

2.三维TDOA定位法,这种算法就如同移动定位,就是在多个信号特征测量量值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的或几何的信号处理方法确定移动台(MS)的位置,常用的特征参数主要有信号强度、到达角度(AOA)、到达时间(TOA)或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在蜂窝网络中采用TDOA技术对移动台进行定位时,只要测得TDOA值,就可以得到移动台到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差,多个TDOA测量值就可以在三维坐标中构成一组关于移动台位置的双曲线方程组。

从而解出他们之间的距离,即可定位。

3.空间后方交会(space resection )交会测量是加密控制点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在数个已知控制点上设站,分别向待定点观测方向或距离,也可以在待定点上设站向数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或距离,而后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常用的交会测量方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边交会和自由设站法。

后方交会法首先出现与测绘地形图工作中,测量上称为“三点题”,是用图解法作为加密图根点之用。

后来随着解析法、公式法的出现,在工程建设控制测量中也经常被采用。

比如隧道工程控制网往往由于隧道开工前测设完成,而洞口土石方施工完毕后,需补设洞口投点,以便控制隧道轴线,测设投点就要用到后方交会法;深水桥墩放样测量中的墩心定位也可以应用此法,还可用来测定施工控制导线的始终点等。

应用范围之广说明了此法的实用性很强。

其代表图形如下图所示。

图中三角形ABC是控制网中的一个三角形,P点即为后方交会点(需确定坐标的待定点),只要置棱镜于P点,用全圆测回法测定a,b,r三个角值,即可应用解析法公式算出待定点P的坐标。

此法内外业工作量小,只要P点的点位精度符合施工放样要求或作为洞口投点的精度要求,就可以成为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所乐意选用的方法之一。

四,信号的调制与解调1,信号的调制为了减少在传输时的耗损,人们把消息通过能量转换器件,直接转变过来的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有模拟墓带信号和数字基带信号。

它们多为低频带限信号(如:音频信号为30—3400Hz,图像信号为0—6MHz),易受外来干扰的影响,还受到设备元器件的限制,且不易产生电磁波信号变化越快电磁辐射能力越强),不能进行无线传输也不能实现多路复用。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通过调制技术就可以把基带信号(也叫调制信号)变为具有一定带宽的适合于信道传输的频带信号。

调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信号进行频谱搬移的过程。

常用的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有三种:(1)改变载波的振幅称振幅调制。

(2)改变载波的频率称频率调制。

(3)改变载波的相位称相位调制。

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也有三种(1)键控ASK。

(2)频移键控FSK。

(3)相移键控PSK。

2,信号的解调(demodulation )解调是从携带消息的已调信号中恢复消息的过程。

在各种信息传输或处理系统中,发送端用所欲传送的消息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携带这一消息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