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优质学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PPT学习教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bcc4ec79563c1ec5da71e8.png)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思 想萌芽。
社会生活上:衣、食、风俗、 交通、传媒 第3页/共17页
总特征: ①北洋军阀统治 时期是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时期 ,是中国近代史 上政治最黑暗、 最混乱的时期, ②也是新的革命 力量孕育发展时 期。
②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壮大了中国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 阶级基础;
③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等,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第思9页想/共基17页础
走进高考
1、(2010广东文综,16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
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
B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长足发展 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第7页/共17页
能力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08广州一模)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D
第12页/共17页
走进高考
4.(2004年高考江苏卷,30)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年),中国的有识之士继续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 展资本主义而奋斗,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概述他们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社会的 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12 分)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2)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 的原因。(9分)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3f71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f.png)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掌握北洋军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难点是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现象的解读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难点是提高学生的历史评述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与中国近代Fra bibliotek相关的内容?”
3.阐述北洋军阀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动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历史时期,探寻其中的故事。”
(二)讲授新知
3.请同学们阅读一本与北洋军阀时期相关的历史书籍,并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要求:概括书籍内容,提炼自己的观点,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北洋军阀时期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结合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如何将历史经验教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反思日记,表达自己的感悟。
4.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态度,使学生学会理性看待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学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学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https://img.taocdn.com/s3/m/8080e576f18583d04864591b.png)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学习目标1.结合二次革命形式示意图,能够说出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其结果。
2.列举出袁世凯实施的独裁措施;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思考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原因。
3.知道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
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
二、自主预习1.同盟会会员宋教仁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2.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不久,他又废除,颁布,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4.1915年,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三、合作探究1.总结归纳北洋军阀的派系、领导、控制区和依附国家。
2.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四、随堂演练1.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2.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
“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A.权力之争B.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D.共和和专制的矛盾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A.梁启超B.黄兴C.孙中山D.蔡锷4.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5.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6.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A.封建军阀垮台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7.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C.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1912年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3.中华帝国洪宪元年4.蔡锷、李烈钧、唐继尧三、合作探究1.2.提示:(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b9e6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2.png)
3. 论述题:论述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政治上,国家分裂为多个军阀势力,中央政府权威丧失,政治动荡不安;经济上,军阀割据导致各地经济封锁,交通堵塞,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文化上,军阀割据造成文化倒退,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恶化。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历史理解素养、时空观念素养以及家国情怀素养。通过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相关史实,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形成对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 比较题:比较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与北宋时期军阀割据的异同。
答案: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与北宋时期军阀割据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中央权威丧失,地方军阀势力割据一方,国家政治动荡不安。不同之处在于,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更为严重,国家分裂为多个军阀势力,中央政府无法统一全国;而北宋时期虽然也有军阀割据,但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最终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学生互评(200字)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我还将安排学生进行互评。学生互评主要关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在互评过程中,学生需要尊重事实,客观评价同伴的表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90086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6.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
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然后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军阀派系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
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广东、广西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样……
——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2.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
3.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二)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1)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2)陆军人数和军费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护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动
三、课堂总结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
帝梦,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他的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谴责。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奋起,领导了护国战争,终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死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中国人民饱受苦难。
北洋军阀的统治优秀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26d8f04a1b0717ed5dd3a.png)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难点: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袁世凯复辟(二)军阀割据混战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宋教仁遇刺案。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发展过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迫不及待地从破坏、践踏民主共和制转入彻底取消民主共和制、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3)产生的结果: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绝望而死。
结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
2.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下一个内容:军阀割据混战。
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91ec2754af1ffc4fff47ac16.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1、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剧表演、提问、视频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得以实现及迅速失败的原因,北洋军阀统治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自主学习】完成《金牌学案》自主预习内容。
【3分钟】【3】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北洋政府?袁世凯作为北洋派的代表,从他1912年2月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直到1928年北伐战争,这段时间的统治政府,称为“北洋政府”。
【1分钟】【4】在1912年中华民国创建后,革命党人满以为终于迎来了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却传来了晴天霹雳——宋教仁被刺杀了!【5】【宋教仁照片,讲故事】【2分钟】宋教仁何许人也?照片上这位,就是宋教仁。
华兴会创建者。
在他手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3年宋教仁领导国民党,一举击败其他政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当时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孙中山!不出意外,宋教仁很快就会成为新任总理。
在这之前,他回了一次湖南老家,为母亲祝寿。
没过多久,宋教仁突然接到袁世凯电报,说有国事商量,让他赶快回京。
宋教仁一路北上,在上海稍作停留。
可谁知,就在上海火车站,意外,发生了。
【6】【播放《宋案》视频】【3分钟】【7】【问题】很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是谁杀死了宋教仁?坊间一时议论纷纷......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组短剧的形式,呈现当时人们对宋案的认识。
在观剧之前,老师先给出4个问题以供同学们思考——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8】【情景剧】【3分钟】【9】【师生交流】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3分钟】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答案:是(书中是否有明确指出是袁世凯杀了宋?还只是说袁想重金收买宋)不是,(那如果不是,接问题2)不确定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答案:为了避免革命阵营分裂,用共同敌人的威胁来巩固革命阵营的团结,抹黑袁世凯,逼其退位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答案:辩解了,但辩解也没用,笔杆子在革命党阵营中,说不过别人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答案:武力威胁师:问:面对袁世凯的威胁,革命党有没有反抗?生:反抗了。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学习教案PPT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学习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1030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0.png)
④结果:
(课本八年级上册52页)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思考·探究 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
1、革命军:拒绝承认袁的总统地位,各省纷纷独立。 2、日本政府:鉴于此时,北京无力维护国内安宁及无法获得列强支持,它已无权代表中国。
3、北洋军阀:段祺瑞和冯国璋以有病为由,拒绝就任征讨护国军的远征军统帅,冯之后也劝袁退位。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课本八年级上册52页)
大事 记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1月 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1月 解散国会 5月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2月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人教版八 年级历史学习教案PPT
年 级:初中八年级 学 科:历史(人教版)
初二(上)—人教版—历史—第三单元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标要求:
1、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2、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学习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学习难点:北洋政府的概念和军阀割据的影响
段祺瑞
日
奉系
东北
张作霖
日
该漫画创作于1918年, 反映了南北军阀蹂躏人民的情形。 (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28页)
四、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的影响: ①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 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②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 纷争的动乱之中。
课堂小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0bf7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6.png)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一组北洋军阀时期的图片,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北洋政府成立、军阀割据等,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教师引导语:“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这组图片,展示了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景象。那么,这个时期是什么时期呢?它在我国历史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时期的历史——北洋军阀。”
3.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主要人物,如袁世凯、段祺瑞、曹锟等,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4.提高历史阅读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现象,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再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视频,如北洋政府成立、军阀混战等,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结合课本内容,设计课堂小游戏,如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3.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再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设计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矛盾,提高课堂氛围。
4.教师适时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活动:认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五)总结归纳
秋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北洋军阀的统治》word学案
![秋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北洋军阀的统治》word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0567c1ed9ad51f01df2f4.png)
第10课北洋军阀的统治一、学习目标:1、知道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了解任何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知道军阀的黑暗统治,明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3、重难点: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二、预习导学:A.袁世凯独裁:1、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但未必真正拥戴民主。
他迷信“”,习惯大权独揽。
2、1913年3月,致力于推动民主宪政的开国元勋被暗杀。
这一事件,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索3、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自己。
继而又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另颁布新法,规定大总统可以,权力无所不包。
B.“八十三天皇帝梦”1、袁世凯一系列独裁的举动,为他最终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
一些政客和复辟势力迎合他的心思,也公开拥护他就任。
1915年12月,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帝制,改次年为,定于新春元旦正式登基。
2、袁世凯称帝后,各种反袁势力和反帝制力量纷纷起来讨伐。
皇帝做到第83天,四面楚歌的袁世凯不得不宣布撤销帝制,不久即在绝望中死去C.军阀混战: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势力最大的几支分别是为首的直系,段祺瑞为首的和张作霖为首的。
地方军阀也趁机扩大势力。
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列强,争权夺利,中国由此进入了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时代。
2、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坛乱象丛生,军阀们实际把持着政权,任人唯亲,甚至出现了贿选总统的闹剧。
3、军阀之间互相倾轧,争夺地盘,连年混战。
1916年至1928年,全国发生较大规模战争多达140余次,几乎波及所有省份。
军阀官僚只知肆意搜括,不顾人民死活。
4、军阀们依仗武力,无视国法,祸国殃民,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三、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3.11+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11+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5d0d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9.png)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学习目标】1.通过补充人物扫描、课外资料等形式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混战等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史料分析的方式评述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等历史事件,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感知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
【家国情怀】【关键问题】◇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基本趋势,有理有据地评述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本课着重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
【学习过程】环节一:相关链接(1)北洋政府: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2)(袁世凯表示)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时序尺通过阅读相关链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背景。
设问:阅读相关链接并结合预习,说说他是否真的兑现了其誓言?(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零散知识点,方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能够较快理解何把握。
)环节二:宋案疑凶出示宋教仁“人物扫描”相关信息以及出示他的相关活动轨迹,宋案的发生等信息:设问:谁是幕后真凶?杀人动机是什么?思考:结合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宋教仁被刺事件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宋教仁被刺事件让学生了解袁世凯的独裁野心,为后续袁世凯的违背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做好铺垫。
专题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优质学案)
![专题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优质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aa173e67ec102de3bd8904.png)
专题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一.政治方面1.袁世凯复辟帝制2.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
3.五四运动:(1)背景:①国际形势:十月革命胜利;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交给。
(导火线)③国内形势: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主要原因)(2)过程:以为先锋,以为主力;由先进知识分子领导者;中心由转移到,主要口号有“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等。
(3)成果:释放、罢免、拒绝。
(4)性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5)影响:①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是的开端;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中共成立和中共二大(1)“一大”召开:1921年在召开。
规定党的任务(纲领)是推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二大”召开,1922年在上海召开,规定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制定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国共合作(1924—1927)(1)背景:①中共工人运动受挫;②孙中山国民革命多次失败;③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
(2)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合作方式——“党内合作”(3)影响——标志国共合作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大革命由此兴起。
6.北伐战争(1)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实现中国统一。
(2)概况:1926年7月从出师,1927年初占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3)意义:动摇了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失败:政变和政变的发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原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中国共产党错误;帝国主义的破坏。
(5)教训:不能放弃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
二.经济方面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1912-1919)(1)原因: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57c7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c.png)
选择几个典型的军阀割据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军阀割据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北洋政府在面对军阀割据时的挑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北洋Leabharlann 府或军阀割据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在课堂组织方面,我发现有时课堂纪律不够理想,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2.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历史地图:让学生参考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地图,了解不同军阀割据势力在地理上的分布,加深对历史背景的认识。
(4)人物传记:推荐阅读有关北洋政府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如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等,以了解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5)影视作品:推荐学生观看与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相关的影视作品,如《辛亥革命》、《建军大业》等,以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3)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混战不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同时也为中国的统一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简短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与特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北洋政府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特点。
过程:
讲解北洋政府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北洋政府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43a3ba0116c175e0e48b1.png)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政治上,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演变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种种新气象;文化上,面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发动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学性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对北洋军阀、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复杂的政局,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和深远意义,仍无法全面地理解。
教师应坚持唯物史观,引导学生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及影响,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教学目标】1.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时空定位,通过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史料分析,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2.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3.通过了解近代知识分子为实现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增强承担民族复兴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特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从“新”“旧”冲突中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
(二)教学过程导入材料1 陈天华:推翻清专制以后,“中国人的能力不但可以恢复,而且可以在最短时日内恢复;一旦恢复,即可享有西方民族现在享有的完全的权利。
”“中国醒悟之后,发奋自雄,五年小成,七年大成。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学生活动】根据材料1,概括辛亥革命志士的理想目标,回顾辛亥革命前国人为此所做的努力。
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word导学案
![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word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c8221eff9aef8941e0677.png)
百汇学校八年级历史第10课导学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日期:2017.10.11编制:刘少亮审核;吕保军编号:0810 课题:第10课北洋军阀的统治【学习目标】1、知道袁世凯独裁,宋教仁被刺案,北洋军阀混战,了解“二十一条”。
2、认识到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学习难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迅速垮台的原因【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袁世凯独裁1.刺杀宋教仁:1913年3月,致力于推动民主宪政的开国元勋____________被暗杀。
这一事件,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索。
2.独裁统治: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追国会选举自己为____________。
继而又解散国会,废除«____________»,另颁新法,规定大总统可以_______________,权力无所不包。
二、“八十三天皇帝梦”].称帝:1915年12月,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____________,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定于新春元旦正式登基。
2.梦碎:袁世凯称帝后,各种反袁势力和反帝制力量纷纷起来讨伐.皇帝做到第______天,袁世凯不得不宣布____________帝制,不久即在绝望中死去。
三、军阀混战1.军阀分製(1)概况: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势力最大的几支分别是冯国璋、曹锟为首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地方军阀也趁机扩大势力.(2)影响:中国由此进入了政局动荡、____________的时代,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坛乱象从生,军阀们把持政权,任人唯亲。
2.军阀混战:1916年至1928年,全国发生较大规模战争多达140余次,几乎波及所有省份, 军阀官僚只知肆意捜刮,不顾人民死活.3.影响:军阀们依仗武力,无视国法,祸国殃民,阻碍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fa693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0.png)
-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当时的历史情境。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总结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社会的影响。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建立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基本认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北洋政府时期的一个具体案例,引发学生对军阀割据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阐述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分析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
-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军阀割据对社会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7.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化状况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文化状况复杂多样,既有封建文化的残余,也有新兴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
-由于政治腐败和军阀割据,文化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化观念和思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参与,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互动和实践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不够全面: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教案)比赛优秀作品
![2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教案)比赛优秀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129ade44431b90d6d85c72d.png)
《第20课妇女解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对文字、图片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运用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能够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认识这一时期黑暗与光明并存的近代化道路。
通过了解近代知识分子为实现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增强承担民族复兴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学生能够掌握从历史发展的不同视角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
难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破碎神州日已曛”(一)袁世凯独裁专制(1912-1916年)1、阅读教材,厘清袁复辟前期准备的时间线索及思考其用意。
2、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要废除《临时约法》转而颁行《中华民国约法》?与日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和袁世凯复辟帝制之间有何联系?(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年)表1图2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三)捍卫民主共和二、“独立自养求嬗变”(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1、阅读教材,思考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二)民国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三、“于无声处听惊雷”结合教材,请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一)新文化运动的概况结合教材,请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兴起标志:2.代表人物:3.核心内容:4.主要阵地:(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她而奋斗”随堂习题1.(2020.7·浙江高考·1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其指导发展实业的机构是A.实业部B.参议院C.钱业公会D.工业建设会2.(2020·全国Ⅰ卷高考·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一.政治方面1.袁世凯复辟帝制2.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
3.五四运动:(1)背景:①国际形势:十月革命胜利;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交给。
(导火线)③国内形势: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主要原因)(2)过程:以为先锋,以为主力;由先进知识分子领导者;中心由转移到,主要口号有“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等。
(3)成果:释放、罢免、拒绝。
(4)性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5)影响:①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是的开端;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中共成立和中共二大(1)“一大”召开:1921年在召开。
规定党的任务(纲领)是推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二大”召开,1922年在上海召开,规定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制定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国共合作(1924—1927)(1)背景:①中共工人运动受挫;②孙中山国民革命多次失败;③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
(2)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合作方式——“党内合作”(3)影响——标志国共合作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大革命由此兴起。
6.北伐战争(1)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实现中国统一。
(2)概况:1926年7月从出师,1927年初占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3)意义:动摇了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失败:政变和政变的发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原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中国共产党错误;帝国主义的破坏。
(5)教训:不能放弃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
二.经济方面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1912-1919)(1)原因: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2)表现:业和业发展最为迅速。
(3)影响:经济方面: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政治方面:促进了力量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共成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推动了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三.思想方面——新文化运动1.背景:袁世凯掀起逆流(导火线);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2.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1)概况: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
中心在北京,北大成为主要活动基地(因蔡元培倡导“”的办学方针)。
(2)主要内容(略)(3)意义:是一次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弘扬了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自然科学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诞生奠定思想基础。
(4)前期缺陷: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3.后期——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1)创办刊物,发表文章;(2)建立组织;(3)进行“”论战;(4)影响: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思想基础。
★阶段特征政治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反帝反封建力量实现第一次联合。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
思想上:各种新思想不断传播。
★体验高考1.(09年天津文综)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2.(09年江苏历史)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3.(09年江苏卷)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4.(09年上海卷)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5.(08广东)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6.(08广东)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7.(08四川)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深化训练1.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台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其主张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内涵一致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三大改造3.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诸多因素”指的是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关系如何?这一转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附加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使用)北洋军阀统治中国16年。
有人说,这是黑暗与希望并存、反动与进步斗争的16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史实概括指出这16年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历史原因?2.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并存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思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一时期中国革命运动主要是在哪一思想领导下进行,分析原因。
3.虽然北洋军阀统治很黑暗,但中国革命没有停下脚步,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没有停下脚步,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中国向近代化没有停下脚步。
试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专题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CCAADDDAC3.诸多因素: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迅速壮大、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关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
影响:这个转变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革命面目焕然一新。
附加题:1.特征:(1)虽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例如: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如:五四运动爆发、中共诞生,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掀起等。
(3)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革命力量实现大团结。
原因:(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力量。
资产阶级自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2)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必然推陈出新。
(3)反帝反封建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的共同任务。
2.(1)并存原因:虽然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但两党阶级本质存在根本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两党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一致;其次,共产党员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指导思想。
(2)新三民主义。
原因: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使其能够成为各阶层共同奋斗的旗帜。
②两党合作,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中。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继续为争取民主政治而斗争,先后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革命舞台,发起五四运动,各革命阶级为了反帝反封建共同目标,实现了联合,共同发动了国民大革命。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先后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终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
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利用欧洲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暂时放松,民族资本家高举实业救国大旗,积极发展民族工业,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上述史实充分说明了中国近代化没有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