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c8d9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创设了“玩具王国评选人气玩具”这一情境,引入“小猪乔治”这一学习伙伴,调动学生的表达兴趣;环节二:唤醒生活记忆,确认“最喜爱”。
(指向目标2、3)1.理解“最喜爱”2.寻找“最喜爱”用上句式说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我最喜爱的玩具是________。
____________是我最喜爱的玩具。
1.帮助学生理解“最喜爱”①可爱的乔治想帮自己的的玩具拉拉票,你知道他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吗?预设:恐龙先生②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几乎总是拿在手里,睡觉时也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说要恐龙。
这就叫“最喜爱”。
2.引导学生寻找“最喜爱”你有没有“最喜爱”的玩具?请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
我最喜爱的玩具是________。
____________是我最喜爱的玩具。
3.小结:当我们要把玩具介绍给大家时一定说出他们的名字。
(板书:名称)1.理解“最喜爱。
”活动意图说明:分步指导,降低难度,让学生掌握方法。
这样的进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环节三:联结课文例句,写出吸引人的样子。
(指向目标2.3)一、以“恐龙先生”为例,一起说说1.制作海报的第一个要求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生看着照片说说恐龙先生的样子。
3.从不同角度完整的说一说。
4.朗读例句一,发现:预设1:课文是抓住了小蝌蚪的脑袋、身子、尾巴的描写样子。
预设2:使用了“大大的、长长的”这样的词语。
朗读例句二,发现:预设1:重点写了大象的身子、腿,突一、以“恐龙先生”为例,一起说说1.乔治很想把“恐龙先生”介绍给更多的人,让我们来帮帮它吧。
还记得制作海报的第一个要求吗?2.出示“恐龙先生”的照片。
1.能结合课文范例,或用上叠词、或用上比喻的方法有顺序地介绍恐龙先生的样子。
出了大象又高又大的特点。
预设2:这是一个比喻句。
5.结合方法,修改范例:恐龙先生是用塑料做的,全身绿绿的,长着尖尖的牙齿和三角形的背刺。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 优质版教案(1)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 优质版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b3627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8.png)
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让学生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按顺序表达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插图中的小朋友剪剪、贴贴、画画,展示了许多有意思的手工作品:虫子、大熊猫、七星瓢虫、大树、房子…从插图上看,这些作品有的可能是独立完成的,有的可能是合作完成的。这也提示学生既可以独立做手工,也可以和好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完成一件手工作品,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教材通过图画营造了交流手工作品的氛围,提供了交流的角度。
一、创设情景,初步练说
1.(出示课件3-7)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手工作品我们动手实践,还能让我们在相互交流中成为好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手工作品和制作方法。(板书:做手工)
3.教师从学生的手工作品中,挑选出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请这位制作者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进行初步练说。(出示课件8)
二、示范引路,指导听说
1.示范引领:老师也做了一个手工纸飞机,很是满意,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制作过程。(出示课件9)
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的主要信息。
2.归纳要点。(出示课件10)
在介绍自己的手工时,要介绍清楚以下几点:
(1)交待清楚自己手工的名称。
(2)用上连接词,比如:“先……再……然后……最后……”
(3)说说制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发言要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同学发言要认真倾听。
三、自主介绍,交流分享(出示课件11)
1.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同学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教师出示要求:(出示课件12)
2.出示口语交际评价表,从表达和倾听两方面引导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出示课件13)
3.出示小组交流介绍例子,巩固介绍要点。(出示课件14)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写话《我最喜爱的玩具》(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写话《我最喜爱的玩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5cc6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写话《我最喜爱的玩具》(教学设计)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写话《我最喜爱的玩具》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的写话部分,主题是《我最喜爱的玩具》。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喜欢的玩具,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表达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并能够简单描述玩具的样子和玩法;2. 学会用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玩具;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能够用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进行描述。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玩具,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学生常见的玩具,如熊娃娃、汽车、飞机等,以及一些描述玩具的形容词和动词的卡片。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照片或者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玩具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让学生们自由发表意见。
2. 讲解: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如何描述一个玩具,包括它的样子、玩法等,并展示一些形容词和动词的卡片,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3. 练习:学生们分组,互相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我会对每组的描述进行评价和指导。
4. 写作: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带来的玩具照片或实物,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最喜爱的玩具》样子:__ ___ ___玩法:__ ___ ___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玩具照片或实物,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短文,要求用上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思,看看他们在描述玩具方面的表现如何,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写话-我最喜爱的玩具》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写话-我最喜爱的玩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9ef0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2.png)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我最喜欢的玩具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①能写三句左右的话,写话时要求格式正确,知道“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②能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没有错别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用简单的句式介绍玩具的样子,表达清楚自己喜爱这件玩具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从颜色,形状等方面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学难点:能把自己喜欢这件玩具的原因表达清楚并写下来。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青青草原最近几天特别的热闹,它们正在举行一个玩具大比拼的活动: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带着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去参加了。
(叮咚)师:有邮件,我们一起来看看。
(亲爱的同学们,我是青青草玩具大比拼的组织者喜羊羊,在这里真诚的邀请你参加青青草原的玩具大比拼活动)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吗?生:想。
师:既然大家都想,那我们就出发吧。
(板书课题,《我最喜欢的玩具》)二、讲授新课说一说。
师: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呀?(指定几个学生回答)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玩具陪伴我们成长,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最好的朋友,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名字写在纸上。
师:同学们看,比拼已经开始了,现在是谁在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吖?(出示美羊羊图片)原来是美羊羊,它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呀?生:玩具小熊。
师:你们喜欢玩具小熊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它呢?它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玩具?(指定学生回答)生:它很可爱很漂亮……师:你觉得它的样子很可爱(漂亮……)我也觉得它的样子非常可爱(漂亮……)。
(板书样子)师:你看这个小熊全身?生:(黄色的,毛看起来软软的,穿着条纹的衣服和小裙子)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不仅观察到它穿着条纹的衣服和小裙子,还观察到它毛的颜色了,小熊的毛看起来软软的,摸起来一定很舒服,它的头上还挂着一个?生:(蝴蝶结)师:瞧!它的眼睛,鼻子?生:眼睛大大的圆圆的,鼻子小小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2ec37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教案研究目标】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汉字,会写要求会写的汉字。
2.通过词句理解课文,试着讲讲故事。
3.培养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核心素养】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重难点】通过词句理解课文,试着讲讲故事。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二、复本单元研究内容。
1.生字、词语。
让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
让学生浏览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曹冲称象》A.课后思考题①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___的办法好。
(因为___称象的办法简单,结果准确。
)②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___称象的过程。
(先)赶象上船(然后)在船舷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最后)称石头的重量。
B.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加粗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___的儿子___七岁。
___的儿子___才七岁。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___这么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2)《玲玲的画》A.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
(好事)B.课后思考题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___准备参加比赛,她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正在她(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时,这幅画(不小心弄脏了),___心里很(伤心),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经过这么一改,___(满意)地笑了。
)3)《一封信》A.句式练:太阳闪闪发光,挺好。
太阳)挺好。
(闪闪发光)B.本文主题通过对___写的两封信的对比,体会___心情的变化,研究___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C.路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我更喜欢第二封,因为第一封是___自己写的,信的内容有点悲观,让爸爸看了会心疼。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封信》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封信》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e08af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8.png)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封信》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课前解析】《一封信》是一篇记叙文,主要以对话形式,用儿童化的口语鲜活而真实地叙述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经过。
课文以前后两封信鲜明的对比,刻画了一个对爸爸满怀思念,盼着爸爸归来的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形象。
教学中要利用文本,请学生在文字中想象画面,在圈、读、说中借助相关词句将一封信的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
关注课题:《一封信》既是题目,也是本文的线索,贯穿整个故事。
关注课文:本文记叙了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
题目是“一封信”,其实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
第一封是她独自写的,因为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
第二封信是和妈妈一起完成的,循循善诱的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在信里满是生活中的乐事与爸爸分享。
课文还对露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描写,爸爸不在的日子里,露西帮助妈妈做家务,通过写信表达对爸爸的思念,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关注生字:本课有3个多音字“朝、重、结”,“朝”的另一个读音“zhāo”出现在一年级下册《古今对》中,“重”的另一个读音“zhòng”出现在本单元《曹冲称象》中,“结”的另一个读音“jiē”在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中学习过。
在语境中理解意思,识记多音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同时多列举常用词语,加强多音字识记。
本课15个生字中形声字较多,如“削、锅、刮、期”等字,可以通过形声字构字规律进行识记,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哪些场景中看到过这些字,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用中巩固的效果。
“鲜”“修”是本课生字识记的难点,“鲜”由“鱼、羊”两字组成,最早表示鱼名,泛指活鱼,引申为“新鲜、美味”的意思;“修”容易忽略中间的一竖,要提醒注意。
本课要书写10个字,5个左右结构,3个上下结构,全包围和独体字各1个。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85e3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与巩固第三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识字、识画、认读音节、朗读短文等。
2. 培养学生对识字、认读音节和朗读短文的兴趣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整体语文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课件等3. 教具准备:学生练册、白板、彩色粉笔、绘画纸、彩笔、贴纸等。
教学步骤1. 复与导入- 让学生回忆第三单元所学的字词,师生一起复。
-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第三单元所学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与识记。
2. 认读音节- 以组合音节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音读出单词。
- 让学生互动认读音节,巩固研究成果。
3. 识字与识画- 教师出示生字并示范正确的描画方式,学生跟读和模仿描画。
- 学生通过描画生字的方式巩固记忆,提高识字能力。
4. 朗读短文- 教师以朗读方式示范短文,引导学生跟读。
- 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练- 学生尝试在绘画纸上描画生字,并完成作品展示。
6. 总结与反馈-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 学生回答问题、讲述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7.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册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表现和画描作品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观察学生的识字、识画和认读音节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写作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可以结合音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技巧,进行更多的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一封信(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一封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468f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6 一封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包括课文《一封信》的阅读与理解,以及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封信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通过对比两封内容相似的信件,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语言表达的影响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封真实的信件,让学生感受信件的魅力,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对比两封信件的不同,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课文《一封信》,以及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如两封信件的对比,语言表达的影响力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答案:课文讲述了一封信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通过对比两封内容相似的信件,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2. 请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朋友,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出一封具有影响力的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以此拓展延伸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景引入的方式:我选择通过展示一封真实的信件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妈妈睡了》(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妈妈睡了》(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cca2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7.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妈妈睡了》(部编版)一、教学内容《妈妈睡了》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详细描述了一位母亲在疲惫的一天后安静入睡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子女对母亲的敬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情感;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用法;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导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用法,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妈妈照顾孩子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妈妈的感情,从而引出课题《妈妈睡了》。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母爱的伟大。
3. 讲解生字词:结合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用法。
4. 情境体验: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描述一下自己看到妈妈入睡的场景,体会母爱的伟大。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分析其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词语造句,进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7.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妈妈睡了》2. 生字词:疲倦、劳累、安静、微笑、慈爱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3)熟读课文,向家人表达对母亲的爱。
2. 答案:(1)见作业本。
(2)例:妈妈疲倦地入睡了,她的脸上依然洋溢着慈爱的微笑。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4efd5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e.png)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曹冲称象》是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文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浓厚。
后面三篇文章(《红马的故事》、《一封信》、《妈妈睡了》)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特点是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文章内容贴近生活。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二)教材位置1、人文主题的位置第三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曹冲称象》、《红马的故事》、《一封信》、《妈妈睡了》。
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要大胆想象,勇于创新;要懂得爱爸爸、妈妈。
这组课文的主人公与二年级的学生同龄,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很有亲切感。
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2、单元训练重点位置本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注重朗读训练。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通过组词、朗读课文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要写的字。
标点符号的初步研究与运用,也是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研究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61个生字。
会写3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研究和糊口中注意动脑考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举措。
四、研究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前准备:教师:生字生词卡片课件学生:预课文六、研究时间:11课时4XXX称象一)学材筹办: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XXX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
XXX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XXX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本课重点介绍了XXX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很快的理解故事内容。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可抓住第四自然段重点朗读,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理解称象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曹冲称象》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曹冲称象》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fb43449649b6649d7477b.png)
《4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课件出示:大象图片。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动物吗?它叫什么呀?那你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学生交流回答。
2.揭题:在古时候,要称一头活着的又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板书课题)二、学习字词(一)学习会认字。
1.认读“曹冲、称象、重量”。
(1)认识曹冲:出示课题——曹冲称象。
谁来读课题?了解曹冲做的事情:称象。
要点:曹冲是历史名人曹操的儿子。
(2)认识重量:你还见过谁称什么?一称,就知道了重量,你的重量是多少?要点:“称”是后鼻音。
2.认读“根、柱、杆、秤”。
(1)认识大象:出示大象图片,读好量词短语:一堵墙四根柱子一杆大秤要点:读准字音,尤其是“秤”的后鼻音,节奏停顿在“一堵、四根、一杆”后面。
(2)认识秤和秤杆:出示图片,观察比较秤杆粗细长短提示:不同重量的事物,用不同大小的秤来称。
很重的事物,用很小的秤是称不了的3.认读“官员、议论”。
(1)看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会怎么说?(2)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官员们又怎么说?(3)你觉得官员们说的有道理吗?提示:活动展开,层层推进,通过官员的话认识、理解什么是“议论”。
4.认读“砍、线、止”。
(1)说说你认识哪个字?请你读读这个字,也可领着大家读一读。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46b2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儿童文学”这一专题,精选了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四篇小文章,让咱们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了童真童趣,体会儿童的情感世界。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包括“识字加油站”“字文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70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称、杆、朝、重、发、哄”,继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课文阅读和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词,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美好情感。
课时安排《曹冲称象》 2课时;《玲玲的画》 2课时;《一封信》1课时;《妈妈睡了》2课时;语文园地三3课时4 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启发学生思考,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的巧妙思维。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启发学生思考,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朗诵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窗们,你们见过他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
2.板书课题:曹冲称象。
指导学生读课题,认读生字“曹、称”。
3.老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要求画诞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a9da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3.png)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难点
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ppt,看图激趣。学校要举行书画大赛了,有一位小姑娘也要去参加,她的名字叫玲玲,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做的画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玲玲的画》
教学设计
课题
玲玲的画
单元
3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评”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4、爸爸怎么劝导玲玲的?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5、玲玲改成了什么?
玲玲想了想,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读完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四、精读指导。
1、出示PPT,看图分析。图文对照,这三幅图可以和文中哪三个自然段对应?1,4,8段。
4、读第八自然段,找出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和句子。(1)玲玲是怎么修改这幅画的?
(2)玲玲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满意。
(3)仔细观察图画,体会“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的含义。
5、仔细观察图画,体会“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的含义。更活泼,有动感。
五、书写指导。
画 幅 另 评 奖 报 纸 及 拿 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427b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4.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我深知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选择了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做手工”。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部分,主题是“做手工”。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以及学会倾听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时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手工制作材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手工制品,并简单介绍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做手工1. 观察与思考2. 制作方法与技巧3. 交流与分享4. 倾听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自己制作手工的过程,并附上制作心得体会。
2.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多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手工制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7405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8.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教案【教学目的】1. 能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并初步了解日积月累的作用。
2. 能自主学习,积累知识。
3. 能运用“日积月累”的思想,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4. 能正确拼读和默写教材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1. 怎样理解日积月累。
2. 怎样培养学习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材、录音机、生字卡片、贴纸、学生的学习笔记、小儿歌《小鹿乐园》、橡皮、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小儿歌《小鹿乐园》,鼓励学生跟唱,并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其中的“日积月累”的思想。
2.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并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日积月累”的理解。
二、讲授(15分钟)1. 回答学生的提问,让学生正确理解“日积月累”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想想“日积月累”对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3. 通过朗读教材生字词、生动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初步掌握教材中的生字词。
三、练习(20分钟)1. 将生字卡片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依次到墙上认真观察生字的发音和写法。
2. 利用橡皮、铅笔让学生进行默写、拼读训练,巩固掌握教材中的生字词。
3. 让学生在学习笔记上记录好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检查(10分钟)1. 称赞/夸奖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积累知识。
2. 帮助不懂的学生正确理解、记忆和掌握生字词。
五、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到“日积月累”对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日积月累”的含义,并初步了解了日积月累对学习的作用。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正确拼写和默写课本中的生字词。
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兴趣都有积极作用。
六、拓展(1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日积月累的思想,教师可以展开拓展课程:1. 讲解成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成语是说蚁穴虽小,但是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大坝,如果不重视细节,同样的也会被日积月累的问题所困扰。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edbf2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2.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小伙伴”为主题,所有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本单元要求会认70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注重朗读训练。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通过组词、朗读课文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要写的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勤于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学会说话和写话。
4、教材阐发:第三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曹冲称象》、《红马的故事》、《一封信》、《妈妈睡了》。
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要大胆想象,勇于创新;要懂得爱爸爸、妈妈。
这组课文的主人公与二年级的学生同龄,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很有亲切感。
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曹冲称象》是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文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浓厚。
后面三篇文章(《红马的故事》、《一封信》、《妈妈睡了》)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五、课时安排:《曹冲称象》3课时《玲玲的画》3课时《一封信》3课时《妈妈睡了》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三3课时总计16课时4、XXX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称、曹”等14个生字,会写“底、柱”等10个生字。
能用“才……”,“到底……”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XXX称象的详细方法和步调。
进程与方法:经由进程朗读课文,感悟XXX的伶俐,并能从他称象进程中遭到启发。
情绪立场价值观:教诲学生研究XXX,平常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1、认识“称、曹”等14个生字,会写“底、柱”等10个生字。
能用“才……”,“到底……”说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做手工》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做手工》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5df071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2.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重难点1.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2.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了解内容1.谈话导入:同学们,“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大家亲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学生制作好的各种手工作品的图片)2.讨论交流:同学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各有特点,你是怎样制作这个手工作品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做手工的快乐。
(板书课题:做手工)【设计意图】创设“‘六一’手工作品展”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分享的欲望。
学生们互相欣赏手工作品,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板块二视频示范,明确要求1.出示课件,明确听的要求。
出示课件: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提出要求:今天,老师教你们做一个可爱的不倒翁。
请大家认真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讲的;仔细看,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等会儿请你们把老师制作的过程说一说。
(播放视频《制作不倒翁》)2.教师讲解制作过程。
出示课件:我制作的手工作品是不倒翁。
不倒翁是怎样制成的呢?首先要准备好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和工具:彩笔、彩纸、橡皮泥、牙签、铁钉、完整的鸡蛋和剪刀。
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我是这样制作不倒翁的:首先把鸡蛋尖的一头用铁钉弄一个小洞,倒出蛋液,擦干,再把橡皮泥粘在蛋壳最底下,制作不倒翁的身子,然后在鸡蛋壳上画上不倒翁的脸,最后用彩纸做一顶帽子戴在不倒翁的头上。
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3.交流获得的主要信息,提出交际要求。
(1)引导评价,交流信息:你觉得老师的手工做得怎么样?从老师的介绍中,你记住了哪些信息?①预设:我知道老师的手工作品是不倒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周授课班级:课题:曹冲称象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学习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
2.板书课题:曹冲称象。
指导学生读课题,认读生字“曹、称”。
3.老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1.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3.分段指读课文,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重、秤、量”等字的读音。
4.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
5.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6.对课文基本内容进行提问。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我会写”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注意点。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5.指导学生交流、反馈。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堂课所学内容。
2.复习课文生字、新词。
3.指名朗读课文。
4.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
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完成课后第2、3题。
三、引发思考,拓展思维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学生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有没有什么难题直到现在还没有想到解决办法呢?说给我们听听,我们一起想办法。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1.教师做课堂总结。
2.布置作业: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反思:第四周授课班级:课题:玲玲的画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
弄清故事中的道理。
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课题,介绍: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
她也很喜欢画画。
这天,她遇到了一件不如人意的事,这件事和她的画有关。
让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2.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自由读课文。
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再次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朗读词语,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3)出示含有较多生字的句子朗读,在读句的过程中巩固生字。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说说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教师出示要书写的10个生字。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教师范写“幅、候、报、并”四个字。
“幅、候、报”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幅”的偏旁是“巾”,不要写成“十”;“候”中间的一竖不要写漏;“并”不要错写成“井”。
4.指导学生描红、书写。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
3.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读课文感受后,再各小组派代表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故事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文章脉络。
二、品读课文,感悟道理1.理出情感变化,读出感情。
教师出示导学提示:找一找:快速找一找,看谁先找到描写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
比一比:看谁能把玲玲的心情变化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出示故事起因(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高兴之情。
(1)指名读后全班评价。
(2)引导学生思考:玲玲把《我家的一角》这幅画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呢?(3)引导学生比读“得意”的心情。
(4)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理解“端详”。
(5)指导学生表演故事起因,展示故事真实情景。
3.出示故事发展(第4~6自然段),引导体会伤心之情。
(1)指读,思考:你体会到玲玲的心情变得怎样?(2)课件出示爸爸和玲玲的头像及他们所说的话,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4.出示故事结果(第7~9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高兴之情,懂得道理。
(1)思考: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2)追问:玲玲的画看上去更好了,这时你觉得玲玲的心情怎样呢?(3)师设疑:玲玲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来不及了,这本是一件让玲玲哭鼻子的事情,可是最后玲玲的画为什么会更好了呢?(4)引导学生回答: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小结延伸,引导实践1.组织讨论: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要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
2.教师小结后赠送学生一句俗语并引导学生理解意思。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学反思:第四周授课班级:课题:一封信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教学目标:1.认识“削、锅”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fēnɡ xìn jīn xiě zhī yuán zhū bǐ dēnɡ diàn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①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②开火车。
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
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③抢答。
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信、电、今、圆”前鼻音,“封、灯”是后鼻音,“支、珠”是翘舌音。
(2)认读本课新词:削土豆锅里朝外刮胡子修台灯冷清肩膀一团重新星期结束鲜花①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束”是平舌音,“朝、重”是翘舌音,“肩、团、鲜”是前鼻音,“冷”是后鼻音。
②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多音字。
cháo(朝向) chóng(重新) jié(结束)朝重结zhāo(朝阳) zhònɡ(重量) jiē(结实)学以致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①这棵向日葵总是朝()向太阳生长。
②早晨,我们迎着朝()阳上学去。
③我又重()新称了一下重()量。
④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的观众还迟迟不愿离去。
⑤他的身体长得很结()实。
(4)识记生字①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锅、刮、”等字。
②联系生活场景识记:比如“期”在日历和课程表中出现,“削”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
③组词扩展:如“修”字,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提示:作者的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规范姿势,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信、珠、笔”字的书写。
“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
“口”要写的扁一些。
“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竖弯钩是难点,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课后反思:第五周授课班级:课题:一封信课时:2课时主备人:初审人:复审人: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一封信)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2—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是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第二次写信的。
3.同桌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
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哪些自然段是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写了些什么?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第一次写信,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
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更担心。
)B.“以前每天早晨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C.“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总是修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