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合集下载

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风格

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风格

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风格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 家柳宗元 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风格,一起来看一下吧。

柳宗元青年时代就立下雄心壮志, 仰慕“古之夫大有为者”, 向往于“励材 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他 25 岁时已是“文章称首”的长安 才子,刚考中了博学弘辞科,又与礼部郎中杨凭之女新婚,逐步成为文坛领袖, 政坛新锐。

在其后的几年里, 柳宗元又成为了当时皇帝的老师王叔文革新派的中 坚分子,以热情昂扬、凌励风发的气概,准备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开 元”的抱负。

然而,由于顺宗皇帝李诵即位时就已经中风,说话也不清楚,虽然 有心改革朝政,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加上宦官与藩镇势力强大,所以革新 只实行了几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元和四年八月,反对革新的太子李纯即位, 九月,柳宗元立刻被贬邵州刺吏,行未半路,朝议认为处之太轻,又改贬永州司 马。

当时同时被贬的包括刘禹锡等人共有八位,史称“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的失败对政治上踌躇满志的柳宗元是沉重的打击, 但对于他的 文学创作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时的永州“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顿惊且 伤”,相当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所谓的“永州司马外置同正员”,其实是个编 制外的闲职,没有官舍也没有具体的职务。

柳宗元一家人寄居在冷清的小寺庙, 未及半载,母亲也逝世了。

除了精神上抑郁悲愤,正当壮年的柳宗元身体也越来 越差,诸病缠身,虚弱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但永州清新的山水 给了柳宗元很大的慰藉和寄托, 他很快从悲观与失意中振作起来, 踏遍了永州的 山山水水并和田翁农夫相交, 远离了政坛上的明争暗斗, 回归到田园诗意般的生 活, 他认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样的为世人所遗弃和漠视, 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 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

余秋雨 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评价柳宗元的永州 10 年,他说:“炎难也给了他 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确实,永州的 10 年, 是柳宗元人生最晦暗最感伤的十年, 却是他文学创作最丰富和哲学思想全面 成熟的 10 年。

从《永州八记》研究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风格特点

从《永州八记》研究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风格特点

山水通情,物我同心从《永州八记》研究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章的风格特点在柳宗元的所有风格的文章中,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影响最大,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既有他个人的深沉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感喟。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写照,由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柳宗元寄情于山水,借山水之景抒发和排遣心中的苦闷抑郁,将悲情倾注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凄神寒骨并富有哲理韵味的文章特色。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文中的代表作。

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游历永州时写下的一组山水游记散文,作者用清新优美的文笔描绘凄幽奇绝的永州景色,并借以抒发了个人情感和进行艺术化创作。

柳宗元山水游记最重要的风格之一是进行精彩细致的景物描绘。

柳宗元描绘山水景物,既善于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全貌,又善于用精巧细腻的手法对局部景物进行工笔描绘。

比如《钴鉧潭记》中“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用十几个字勾画出钴鉧潭概貌。

写冉溪流入钴鉧潭则十分详尽。

“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作者把溪水的流向,形状和水势都描绘得具体而生动,令人看后清新明了,直白细致。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和《游黄息记》等的景物描写也十分出色,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它还常用以动写静的手法,使自然景物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和静谧沉寂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山水的性格化。

他不仅将景物进行细致客观的描摹,并且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将自然之景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

他在《永州八记》里写的最多的是清泉奇石之类的景物。

这同作者高洁独立的品格气质显然有内在的联系。

作者在写景描物时着意渲染的凄清悲凉冷寂的气氛如钴鉧潭西边小丘那悠然而凄静。

作者着意刻画突出这无人赏识的永州山水,是暗喻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这样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不幸遭遇,同自然景物就交融在一起,显得自然和谐,而且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他还处处以山水治愈自己。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欣赏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欣赏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欣赏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

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

郁愤填膺时,憎山恶水,以山水为狴牢(《囚人赋》);一人独游时,又与之同病相怜,并借山水之幽幽窅窅以处休、观妙(《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由意在渲泻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翻阅这些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会突出地感觉到,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荦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荒的悲剧命运,如《小石城山记》对小石城山的被冷落深表惋惜和不平,《钴鉧潭西小丘记》直接抒写对唐氏之弃地的同情,都具有借题感慨(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的特点;但多数情况下,作者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摹,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

如永州八记中最为人称道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记游文字,其中不独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而且可以见出作者观察之细,用笔之妙。

开篇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因闻水声,转觅小潭,即表现出行文的曲折变化;篇中写水之清却于水着墨不多,而是借石之底、鱼之游、日光之影来表现,可谓匠心独具;至于篇末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更隐然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令人读后为之怦然心动。

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鉴析

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鉴析

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鉴析
柳宗元山水游记是清代文人柳宗元的名篇,也是中国古典山水游言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文章以神秘怪异、优美瑰丽的语言对山水美景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柳宗元对山水之震撼及感悟的真情实感,展现出深厚的文人书卷气息,体现出古典山水游言文学的高度完美化的艺术水平。

柳宗元山水游记所表达的特点,一是注重表达山水美景,文章遍布大自然的声色景物,诗情画意地描绘了山色、水色与植物景象;另外,文章常常将山水景象与时人及历史故事结合起来,使表达更加典雅而生动,形成多样的艺术意象,色彩绚丽多姿,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其次,柳宗元山水游记强调辞藻的精华,深厚的文人书卷气息也被充分体现在文章中,采用豪放险恶、质朴浑厚的句子构成呈现出的崇高美感。

文章还加入了不少诗情画意,例如:“青
山碧鸟殷,草木清风荡;千里沟沟里,月明星稀少”,从中可
以感受到柳宗元对大自然的畅快淋漓乐景。

最后,柳宗元山水游记思想深刻,在文章的最后营造出一种悠远厚重的气氛,提醒人们对待大自然的沉着贤达,窥探宇宙的宏观深意。

用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把现实的景色抽象化,把个人的抒情变成宏大的人类观念,从而体现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独特艺术魅力。

总之,柳宗元山水游记以其优美绝妙、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多姿的文字,使山水景色富有流畅的叙述气质,充分表现了柳宗
元丰富的情怀和深厚的文人书卷气息,不仅是一部文学的杰作,也是一部艺术的杰作,值得中外爱好者赞赏、研究与思考。

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

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

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摘要】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山水游记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文学性特点方面,柳宗元运用丰富的诗意语言和修辞手法,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

在写景艺术方面,柳宗元通过精湛的描写技巧和对细节的关注,将自然风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柳宗元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动态。

柳宗元在意境表达和叙事技巧方面也展现出独到之处。

柳宗元山水游记融合了文学艺术与写实技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文学性,写景,人物刻画,意境表达,叙事技巧,影响,意义,中国文学史。

1. 引言1.1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背景介绍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以其《山水游览志》而闻名。

在唐代,山水游记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旨在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游者的感慨。

柳宗元的《山水游览志》即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柳宗元生于河南许昌,年轻时即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

他历任宰相、礼部尚书等职,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排挤,最终被贬谪至岭南地区。

在岭南期间,柳宗元游历各地,见证了许多风景名胜,并将其体验与感悟记录成《山水游览志》。

这部游记不仅展现了柳宗元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情感,也抒发了他在政治事业上的无奈和苦闷。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也受到唐代文人的欣赏和传颂,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被视为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受到人们的热爱与推崇。

2. 正文2.1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学性特点柳宗元山水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其文学性特点在众多学者和文艺评论家的研究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与山水之美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学性特点体现在其深厚的史诗气质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上。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1.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那叫一个生动啊!就像《小石潭记》里写的那样,“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哇,他把鱼描写得活灵活现的,就好像它们在你眼前游来游去一样,这画面感是不是超强?
2. 他的描写特别细致入微呀!你看《始得西山宴游记》里对西山的描绘,把每一处景色都刻画得那么清晰,难道不是厉害得很吗?
3.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往往带着情感呢!比如在《钴鉧潭西小丘记》里,能感觉到他对那片山水的喜爱之情,这和我们喜欢一处美景时的心情不是很像吗?
4. 他的文字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哟!就像走进了《袁家渴记》里的世界,跟着他一起领略那里的奇妙景色,这感觉难道不神奇吗?
5. 柳宗元的作品总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呀!“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在《永州八记》里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让人沉醉其中,不是吗?
6. 他的游记很会营造氛围呢!读《小石城山记》的时候,真的能感觉到那种神秘的氛围笼罩着你,这创作能力简直绝了吧!
7. 柳宗元的文字很有魔力啊!能轻易地把你带入他笔下的山水世界,《捕蛇者说》虽然不完全是山水游记,但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你不想去感受一下吗?
8. 他的山水游记总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像《江雪》里的那种孤寂,让人忍不住心疼,这情感表达得多到位哟!
9. 总之,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真是太棒啦!生动、细致、有情感、能带人入境,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魔力,还能表达出深深的情感,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呀!。

山水游记特色--“永州八记”多文本阅读

山水游记特色--“永州八记”多文本阅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94期 265·民族医药·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蒙医护理效果研究田红兰(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传统整骨科,内蒙古 通辽)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蒙医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自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护理组(58例)。

给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观察组患者实施蒙医传统护理措施。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疼痛缓解时间、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蒙医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桡骨远端骨折;蒙医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4.172本文引用格式:田红兰.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蒙医护理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65-266.0 引言在临床骨折中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折类型[1]。

此病的主要高发人群为老年群体,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骨质不如年轻人,因此容易发生此病。

患者在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时候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腕部肿胀、疼痛,患者在发生骨折后,手腕部活动会受到限制,使患者的日常生活不方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学习,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

若患者在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后治疗与护理不及时、不当,那么容易产生并发症,甚至使患者落下后遗症。

因此实施高质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3]。

本科对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年收治的11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部分患者通过蒙医传统整骨术的治疗和传统护理,效果满意。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继承了历代山水散文的特点并加以改进,创作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山水游记,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最佳。

这些作品形神毕肖地再现了山水景色的自然美。

如《小石潭记》等一系列游记,非常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细腻的工笔描绘,篇篇不雷同,自然景物充满着勃勃生机,画廊式地展现了永州的山水景色。

其次,柳宗元写景,但不客观的模山范水,而是写自己主观感受中的景物。

如“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

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景完全融二为一。

在情景交融之外他还善于以山水景色自喻,例如《小石城山记》以小石城自喻等。

用山水景物的特点和遭遇来表现自己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

山水景物性格化的写法是柳宗元对山水游记文学的一个发展。

再次,在情景交融、以山水自喻还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感情时,柳宗元还善于加之以形象化的议论。

《小石城山记》中关于造物者之有无的议论,都大大开拓了读者的思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这种从描绘的景物形象出发,展开生动活泼、极富启发性的议论,是柳宗元为游记文学的发展又开辟一新的途径。

最后,精炼而不雕琢的、优美而不华糜的语言。

是柳宗元游记的又一特色。

其语言字凝句炼,简洁明快,善用短语,骈散相兼,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例如《小石潭记》等,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

使他的山水游记既象一幅色彩迷人的风景画,又像一首真挚深沉的抒情诗,充满诗情画意。

形成了清峻自然的独特风格,把山水游记推向了一个高峰。

试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特色

试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特色

试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
的特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答:柳宗元散文中最见精彩的部分是山水游记,共有20多篇,大多写于被贬永州之后,其中“永州八记”最负盛名。

“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8篇。

这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一块丰碑,标志着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

(1)柳宗元是开创我国山水散文天人合一意境的第一人。

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不仅是借助于大自然来表现人的一般情感思想,而且是借以表现人的天人合一情思,形成山水自然之美与天人合一情思相融合的散文意境。

(2)他的山水游记不但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抑郁的情怀,借物写心,借写山水来抒幽愤,表现出较为深刻的思想意义。

(3)他善于选取不为人知、不被人识的掩埋于恶木秽草丛中的奇异小巧之景,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画,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艺术之美,反映出他高洁、幽静、清雅的情趣。

(4)他的山水游记语言精炼生动,简洁明快,善用短语,骈散相兼,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丰富的语汇和精微的观察,把山水写得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喜用“幽”、“奇”、“怪”、“异”、“奥”等字词表现景物。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柳宗元《山水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游记散文作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创山水游记的文学形式:《山水游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以个人游记为主线的山水游记散文。

柳宗元以第一人称述说了他游览朗州山水的经历,通过描写山川风物、叙述游览感受以及抒发游览心情,展示了对山水景致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山水游记》不仅开启了后世以人为中心、以情为元素的山水游记散文的写作传统,而且对后世山水画以及诗词创作都有重要影响。

3.注意观察细节,以写风物见长:柳宗元以写风景为主要手法,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感性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山川风物的细致之美。

他写树,描绘了树木的样貌、岁月的脉络和生命的力量;他写水,笔下流淌的水波翻腾、奔腾的河流给予人以宏大的气象感;他写鸟,生动地刻画了飞翔的鸟儿的羽翼、姿态和灵动的神情;他写云,以形象的意象写出了云的变幻无常、轻盈飘逸的特性。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他将自然景色描摹得入木三分,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和感性上的震撼。

4.运用寓意象征,增强艺术感染力: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融入了丰富的寓言寓意象征元素,增强了作品的叙述艺术感染力。

他通过以物喻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进行启示,表达出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他将江河比喻为人的志向和抱负,树木比喻为人的聪明才智和生命力,石头比喻为人的坚韧和固执,这种象征手法深化了作品的意义层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5.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美感: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语言简洁明快,字句精练,富有韵律美感。

他通过简洁的笔触和凝练的文字,达到了抓住读者的精神和感性的目的。

这种韵律美感的运用使得《山水游记》具有很强的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口语化特点,增强了读者对作品的对称性和和谐感受。

总的来说,《山水游记》是一部真实、深入、抒发情感与人生思考并兼具艺术性的山水游记散文作品。

它以个人经历为基础,通过观察自然,抒发情感,寄托哲理,寓意象征等手法,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山川风物,表达了对美好人性和和谐社会的向往,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评价柳宗元山水游记特色作文

评价柳宗元山水游记特色作文

评价柳宗元山水游记特色作文说起柳宗元,那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真是别具一番风味。

有一次,我在闲暇之余,翻阅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仿佛跟着他一同走进了那清幽的山水之间。

就拿他的来说吧,那真叫一个细腻生动。

文中一开始,他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你瞧,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我们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

他就那么走着,听到了清脆的水流声,心里头高兴得很。

这像不像我们平日里出去游玩,突然听到了什么悦耳的声音,一下子就来了兴致?然后,“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他为了看到那潭水,还费力地砍竹子开辟道路。

等看到潭水的时候,那水清澈得不像话,整个潭底都是石头。

而且那些石头形状各异,有的像坻,有的像屿,有的像嵁,有的像岩。

这描述得多具体啊,让我感觉自己就站在那潭边,弯下腰就能伸手触摸到那些石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岸边的树木和藤蔓,相互缠绕,随风摇曳,姿态万千。

这画面,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在山林中看到的那些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些绿色的植物,仿佛都有了生命,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再看潭中的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他写得太妙啦!那么多的鱼,好像在空中游动一样,没有什么依靠。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它们有时候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有时候又突然游走,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感觉这些鱼就像是在故意逗弄游玩的人,和人嬉戏玩耍呢。

还有那周围的环境,“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都是竹子和树木,安静得很,一个人也没有,让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氛围。

这让我想到有时候自己身处一个安静又有些阴森的地方,那种从心底升起的孤独和害怕。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大的特色就是他能把山水写得那么真实、那么生动,让你仿佛身临其境。

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鉴析

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鉴析

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特点鉴析
柳宗元以山水为主题的《游记》,彰显了“诗酒乐府”理论的完
整性和全面性。

其文学艺术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承载唐宋文化集大成者的风格。

柳宗元所创作的《游记》,实质上是中国唐宋文化及其精华在书写艺术中得以总结和发挥的杰出作品。

他将唐宋文化与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种富有唐宋文化精髓、又融入了古代汉族民间习俗的独特文化气质。

二是“思想文学相结合”的技巧。

柳宗元以风物描绘抒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力图把美学观念和诗歌结合起来,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诗意的艺术美感。

他用对山水游览的细腻描写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思考表达出来,使得景色和思想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艺术感染力。

三是以“精神境界”为主题的审美思想。

从柳宗元的《游记》中可以看出,他的审美思想强调的是超越物质欲望之外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感受。

他定义了一种形而上思想,就是“古今趋无遗、境界至极、其物甚精而一也”。

他的文学创作以此为追求的目的,着力表现出一种把艺术意象表达为“清新”的唯美审美。

四是隐喻式诗意的高超技巧。

柳宗元在描写山水景物时,经常采取隐喻性的语言表达,使艺术充满象征意义,他把自然界的山水变成了他对古人文学的呼应。

隐喻式的写意,令文学创作充满了诗的美感,令艺术更加精妙绝伦。

最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最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非常著名的,向我们展现了美丽的祖国山河景象,那么,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的特点,欢迎阅读!柳宗元对后世影响最大,最脍炙人口的是他的山水游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有他个人的深沉感慨,也有社会现实的投影;他的游记历来为人们赞誉、传诵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他卓越的艺术独创性。

精彩的景物描绘,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文中的代表作,这一组山水散文,用清新优美的文笔,描绘幽深奇绝的永州景色,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柳宗元描绘山水景物,既善于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全貌,又善于用精巧的细腻的手法对局部景物进行工笔描绘。

比如《钴鉧潭记》:“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用十几个字勾画出钴鉧潭概貌。

写冉溪流入钴鉧潭则十分详尽:“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曲折东流。

其颠委势峻,荡击易暴。

齧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把溪水的流向、形状和水势都描绘的具体而生动。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和《游黄息记》等的景物描写也十分出色,写鱼、写树、写石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他还常用以动写静的手法使自然景物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如写小石潭的石底,“卷石底以出”,一个“卷”字写活了石头。

柳宗元山水游记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山水的性格化。

他在处理“物我关系”上,不仅纯客观描摹精彩绝伦,借景抒情恰到好处,还擅于情景交融,客观之景带上了作家的主观感情色彩。

他在“永州八记”里,写得最多的是清泉奇石、怪树幽篁之类,这同作者高洁深邃、卓然独立的品格气质显然有内在的联系。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着意渲染的凄清悲凉冷寂的气氛,如钴鉧潭西小丘那“悠然而虚”、“渊然而静”的“清冷之状”,小石潭的“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更是他那抑郁忧愤情怀的物化表现。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诗性美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诗性美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诗性美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在唐宋散文中,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其幽愤凄美的诗情、情景交融的诗境、浓郁悠绵的诗味凝聚了它不朽之魅力,构成了它独特的诗性美。

这也是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所在。

诗在本质上是蕴含情感的。

感情充沛,是诗最主要的特征。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已不是客观地摹写山水,而是赋予了其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情感充盈在山水游记之中,使之具有了诗情。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

作为一个充满激情和抱负的政治改革家,突然身陷绝境,柳宗元进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柳宗元《冉溪诗》)。

妻子早逝,没再续娶,未有子女以尽封建“无后为大”的孝道,更增添了精神上的痛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又造成他身体的痛苦,他的精神更陷于孤独惶恐和焦虑之中。

种种不幸和痛苦让生性“俊杰廉悍”(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坚毅执著的柳宗元幽愤难抑,只有向山水寻求解脱,“闷则出游”(《与李翰林建书》),“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明代茅坤可谓深知柳子厚:“与山川两相遭:非子厚之困且久,不能以搜岩穴之奇;非岩穴之怪且幽,亦无以发子厚之文。

”(《唐宋八大家文钞?柳柳州文钞》卷七) 柳宗元笔下山水皆柳之山水,充满了幽凄冷峻、孤傲不逊、愤世嫉俗的强烈感情。

愚溪处“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也”,却“无利于世”,形似自责自抑,实乃愤愤之词,可又表现得含蓄深婉,似溪水婉转而至。

再如《钴潭西小丘记》中云: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哎呀,真是个宝藏呀!这篇文章一开篇,就让人感觉像走进了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

柳宗元可不是一般人,他用文字描绘出的山水,简直让人想立刻背上行囊,去亲身体验一下。

那种写景的细腻程度,让人不得不佩服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

山呀,水呀,树呀,鸟呀,统统都在他笔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跳出来和你打个招呼。

你知道吗,柳宗元特别喜欢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他把自然描绘得活灵活现。

比如他描写山的时候,常常用“高耸入云”这种夸张的说法,让你瞬间感受到那种巍峨的气势。

还有那些潺潺流动的小溪,听着就让人心里一阵清凉,真想在水边坐下来,喝杯茶,发发呆。

他写的那些景,真的是让人心神向往,仿佛耳边都能听到风儿的低语,树叶的窃窃私语,完全是一种灵动的感觉。

而且呀,柳宗元的作品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光是看景不够,他还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巧妙地融入其中。

那些自然景象不仅仅是背景,更像是他的心灵镜子,反射出他对世事的感悟。

比如说,他常常在山水间思考人生的得失,悲欢离合。

感觉就像是在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你的心情如何,自然也会与你共鸣。

再说说他用词的技巧,哎,真是妙不可言。

柳宗元喜欢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却又有种优雅的气息。

虽然看似轻松,实际上他每个字都像是在下功夫。

比如他描写春天的景色时,字里行间透着生机,仿佛那些花儿在呼喊:“快来看看我们吧!”让人忍不住想要跳进去,和大自然一起“嗨”起来。

另外呀,柳宗元的情感也是一绝,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写山水的时候,常常带着一种“我爱你,我愿意为你付出”的感觉。

就好像他在和山水对话,诉说着自己的情感,真的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读他的文字,仿佛和老朋友在聊天,心里暖暖的。

说到山水游记的结构,柳宗元也很有一套。

虽然看似随意,但实际上却有条理。

文章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主题,有山,有水,有情,层层递进,给人一种逐渐深入的感觉。

《小石潭记》的写作特色

《小石潭记》的写作特色

《小石潭记》的写作特色《小石潭记》的写作特色《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

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

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3.情感浓重复杂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石潭记》写作特点一、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

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征,精细生动地描绘写小石潭,处处从“石”字落笔,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从听觉、视觉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绘。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此文开笔就有声有感。

未见其潭,先闻其声,游兴被激发了。

“水尤清洌”“青树翠蔓”“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明灭可见”,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

写景,动静交错。

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这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写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读者领受着这画卷的美又对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与同情。

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

三、文笔简练,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写潭,处处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写环境气氛又处处透出这里的寂寥、幽邃。

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全文不满200字却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所以说这篇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精品。

略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感表现与审美内蕴

略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感表现与审美内蕴

略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感表现与审美内蕴柳宗元《山水游记》是一篇集游记、文化、美学于一体的优秀随笔,在其中,作者用朴素而真实的语言,泼洒着自己对于山水之美的情感,传递出了对于自然、生命、人生的美好理解。

本文将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感表现以及审美内蕴进行略论。

一、情感表现1. 对自然的赞美在柳宗元的笔下,自然被描述得饱满而生动,作者痴迷于各种动植物的形态和变化,以及其在自然中的角色和价值,形成了强烈的自然情感。

比如文中写道:“山高水长,空气清香;鸟语花香,春风和暖;朝雾夕晴,树影婆娑;峰峦叠嶂,泉水潺潺。

”这些优美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他热衷于在自然中发现生命的奇妙之处,倾注了真挚的情感。

2. 对人生的思考柳宗元以旅游为写作准则,游览名旅胜境,观光游艺,追忆古贤,思索人生,对自身那种“穷乏盼富贵”的追求进行审视。

他在游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悟,还对于人生、命运、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切的思考。

他的游记不仅仅是一部风景游记,更是一部人生哲理的游记。

3. 对美好的追求柳宗元是一个富有艺术情感的人,他的游记中充满了美的蕴涵,倾情于追求美的事物。

他对于美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自然上,也体现在人文艺术、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在他的笔下,美成为了人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充盈着他对于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二、审美内蕴柳宗元对于自然美的把握极其细腻而精准,他通过对自然的独特观察,发现并把握了自然美的精髓。

他将自然中的微妙之处,如光影、色彩、形态和生命力等,进行了充分地描绘和捕捉,这种捕捉使得他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表现更为深刻和精准。

2. 对于人文美的呈现柳宗元对于人文美的呈现也异常娴熟,他通过对古代文化、历史人物的追熟,发现、理解与表现了人文美的不同侧面。

在其游记中,古代文化、历史人物、寺庙景观、食品餐饮等,都被精心地描写和谈论,无一不彰显了人文美的精髓和魅力。

3. 对美学审美的思考美学审美是一种高尚的思辨艺术,柳宗元的游记中充斥着美学的思考和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篇一: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

由一处走向一处,衔接自然,感情丰富。

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再如“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都是作者心动而发,真实美丽。

虽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但作者寄情于山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跳动着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喜爱。

他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篇二: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家、哲学家、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锡并称刘柳,与、、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一、对古文运动的贡献与散文创作实绩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的贡献是与韩愈连在一起的,他们在散文创作上有着众多的开拓,这里述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一是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散文美学规范。

韩、柳在文学观念上否定了六朝的文笔之分,把散文引入了学的发展路途。

从辞采来说,韩、柳既一致反对绣绘雕琢、类乎俳优者之词的文末流,又在自己的文章中尽量吸收文的优长,用不少整齐有力的四字句夹杂《黔之驴》等。

柳宗元的传记文与抒情文也颇有佳者,如《捕蛇者说》、《段太慰逸事状》、《童区寄传》、《祭吕衡州温文》等。

二、山水游记创作实绩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作者被贬永州期间,为排遣忧闷,常寻幽探胜,寄情山水,并形诸笔墨,其中以永州八记为著。

这八篇是:《始得西山宴游记》、《潭记》、《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以及《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另有《游黄溪记》等。

阅柳宗元这些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会突出地感觉到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的悲剧命运,但多数情况下,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

柳宗元还善于选取深奥幽美型的小景物,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艺术之美。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即通过文学家的发掘、加工和再创造,将那些罕见的胜境传给世人,以免贻林涧之愧。

他要用自己的全副精力和才情,去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借以安顿他那悲哀苦闷的灵魂,并从中获得些许凄美的怡悦。

三、山水游记的两大特点1、不为写山水而写山水,而把自己的悲愤积郁的情感寄托于其中。

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

郁愤填时,憎山恶水,以山水为牢一人独游时,又与之同病相怜,并借山水之幽幽、以处休、观妙。

从宣泄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括地说,柳宗元游记在写境界,描绘自然山水美的时候,具有独具的审美特征,那就是他喜欢写清幽深之景,遭遗被弃之地,怪异特立之物,除恶去秽之事。

善于精细形象地写出奇峭幽冷的境界,是柳宗元游记的创造,而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则是由他内在的精神世界所决定的,即为他遭贬后孤寂失意心情的深刻反映,是他被冷落后抑郁忧愤心态的曲折外化。

柳宗元本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也有杰出的才能,但由于他参加了永贞革新遭致失败,被远贬州,成了一名人,从此有才不得施展,有志不得实现,一种被遗弃的失落感严重地困扰着他,这种心情寄之于他的游记就表现为喜欢写被弃不售的美好事物。

《潭西小丘记》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一段,真可说是血泪之词。

【篇三: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助的。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柳宗元对后世影响最大,最脍炙人口的是他的山水游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有他个人的深沉感慨,也有社会现实的投影;他的游记历来为人们赞誉、传诵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他卓越的艺术独创性。

山水记是包括山水游记、台阁楼亭记、园林记的一种文学形式。

柳宗元的山水记创作很丰富,在《柳河东全集》收录的山水记一共二十八篇。

其中记亭池六篇、祀庙九篇、山水十一篇,此外的《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愚溪诗序》两篇,内容和形式上可以算山水记。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写照。

由于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

由意在渲泻悲情到艺术地表现,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精彩的景物描绘,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文中的代表作,这一组山水散文,用清新优美的文笔,描绘幽深奇绝的永州景色,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柳宗元描绘山水景物,既善于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全貌,又善于用精巧的细腻的手法对局部景物进行工笔描绘。

比如《钴鉧潭记》: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用十几个字勾画出钴鉧潭概貌。

写冉溪流入钴鉧潭则十分详尽: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曲折东流。

其颠委势峻,荡击易暴。

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把溪水的流向、形状和水势都描绘的具体而生动。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和《游黄息记》等的景物描写也十分出色,写鱼、写树、写石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他还常用以动写静的手法使自然景物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如写小石潭的石底,卷石底以出,一个卷字写活了石头。

柳宗元山水游记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山水的性格化。

他在处理物我关系上,不仅纯客观描摹精彩绝伦,借景抒情恰到好处,还擅于情景交融,客观之景带上了作家的主观感情色彩。

他在永州八记里,写得最多的是清泉奇石、怪树幽篁之类,这同作者高洁深邃、卓然独立的品格气质显然有内在的联系。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着意渲染的凄清悲凉冷寂的气氛,如钴鉧潭西小丘那悠然而虚、渊然而静的清冷之状,小石潭的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更是他那抑郁忧愤情怀的物化表现。

一方面是弃置蛮荒,寂寥冷落,无人赏识的永州山水,另一方面是贬逐南国,英雄失路,壮志难伸的柳宗元,彼此各自引为知己,双方相互同情支持,这样,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不幸遭遇同自然景物就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物我化为一体,显得自然和谐。

比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作者游小丘的感受。

而且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他还处处以山水自喻。

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以山水景物自况,慨叹小石城山之景虽美,但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实际上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使山水景物都具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品格,这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这种山水景物性格化的写法是柳宗元对游记文学的一个发展。

形象化的议论,也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个重要特色。

比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关于小丘遭遇的议论。

在游记中,从描绘的景物形象出发,展开生动活泼、极富启发性的议论,这事柳宗元的首创,也可以说是为游记文学的发展又辟一途。

柳宗元山水游记还有一个特色是语言精练而不雕琢,优美而不华靡。

他主张为文意尽便止。

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长短交错出现,读起来起伏变化、流畅婉转,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苏东坡称柳宗元善造语,如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等。

山水自然之美要靠人们去发现,去改造,去建设,去美化,而人类的活动将进一步提升山水自然景观的价值和品位。

柳宗元说: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潭州杨中丞作东池戴氏堂记》)。

美的自然景观拥有的人文内涵越丰富,它的审美价值就越大。

而这种人文内涵,往往是由重要的事件的发生或杰出人物的登临歌吟而形成、积淀下来的。

柳宗元的游记文分两类,一类是记亭、堂、寺、院,一类是记山水。

这些景观经柳宗元的品题吟咏就有了丰富的内涵,提高了品位。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突出了人的作用。

自然美必须是在与人的关系中实现的。

自然山水没有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没有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它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而人类的活动:或对山水自然的改造、建设,或名人的游览和游览过后的品题吟咏,更赋予自然景观以人文内涵,这样就提升了自然景观的价值和品位。

柳宗元的游记文所体现的这种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他之前还没有谁如此突出地强调过人类发现、改造、建设、提升自然美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思想的提出及在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体现,是柳宗元对我国古代美学的一大贡献。

游记一体,到了柳宗元的笔下更注重主观情感的宣泄,借山水写心境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个重要特色。

作者对谪贬人生的感悟,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对山水美学的体悟等等渗透其中,使得这些模山范水的游记文有了更丰富深蕴的内涵。

它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柳宗元的思想修养、品格气节、人生遭际、民情关怀、审美趣味等等。

因此,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备了特有的思想文化品格,才得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特殊的地位。

柳宗元文有画意的山水游记,把我国的山水游记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创作实绩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作者被贬永州期间,为排遣忧闷,常寻幽探胜,寄情山水,并形诸笔墨,其中以永州八记为著。

这八篇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以及《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另有《游黄溪记》等。

翻阅柳宗元这些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会突出地感觉到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荦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茺的悲剧命运,但多数情况下,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摹,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

柳宗元还善于选取深奥幽美型的小景物,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画,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艺术之美。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即通过文学家的发掘、加工和再创造,将那些罕见的胜境传给世人,以免贻林涧之愧。

他要用自己的全副精力和才情,去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借以安顿他那悲哀苦闷的灵魂,并从中获得些许凄美的怡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