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22《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17题。
(12分)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4)故不为苟得也苟得15.翻译下面句子。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分)译:(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译:16.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17.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分)答案:(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17题。
(12分)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得:同“德”,感恩、感激②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③假如,即使④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5.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优厚的棒禄的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16.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一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阅读选择练习题(二)(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选择练习题(二)(附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⑤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⑦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⑧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⑨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⑩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不可得兼(同时)B.蹴尔而与之(踩踏)C.万钟于我何加焉(施加)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2.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学而不思则罔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朝而往,暮而归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此之谓/失其本心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对文章第一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I⑤⑥⑦⑧⑨I⑩B. ①②③④I⑤⑥⑦⑧I ⑨⑩D. ①②③④⑤I⑥⑦⑧⑨I⑩ D. ①②I③④⑤⑥⑦⑧I ⑨⑩5对第一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B.举例论证,用“鱼”和“熊掌”的例子来说明“义”最重要。
C.比喻论证,用“熊掌”和“鱼”生动地说明选择之难。
《鱼我所欲也》 练习题(含答案)
1.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2.一词多义生.,亦我所欲也(1)生得之则生.绝多生.怪柏二者不可得.兼(2)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万钟与我何加.焉(3)加而山不加.增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穷复前行,欲穷.其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奉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是亦不可以已.乎(5)已待君久不至,已.去3.异字同义(1)是亦不可以已.乎/哀转入绝./不舍.昼夜(2)乡.为身死而不受/见往.事耳4.重点实词(1)鱼,我所欲.也欲(2)故.不为苟得..也故苟得(3)死亦我所恶.恶(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6)非独..也非独是心..贤者有是心(7)贤者能勿丧.耳丧(8)呼尔..而与之呼尔(9)蹴.尔而与之蹴(10)乞人不屑..也不屑(11)万钟..焉万钟何加..于我何加(1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5.文言虚词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蹴尔而.与之所欲有甚于.生者(2)于万钟于.我何加焉(3)呼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4)之为宫室之.美此之.谓失其本心(5)是亦不可以已乎.6.断句(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7.句子翻译(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理解(1)“本心”和“舍生取义”有什么关系?(2)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的观点,并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3)文中第二段先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文中句子)然后又指出什么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4)孟子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5)你怎样理解“义”?请选取两位历史上的舍生取义的人物,简述其事迹。
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课后题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课后题答案《鱼我所欲也》阅读原文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阅读题目(一)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舍生而取义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皆以美于徐公C.行道之人弗受是以谓之“文”也D.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2.分别选出下列文言翻译正确的一项。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A.不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德的人有能力不丧失罢了。
B.非常独立且贤德的人有这种心态,人人都有这种心态,(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C.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A.这种(做法)不也已经可以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意。
B.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C.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完成了吗这就叫做改变了(自己的)心意。
3.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含答案解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②?“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值:恰逢。
②止:停留。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死亦我所恶货恶其弃于地也B. 所恶有甚于死者况才之过于余者乎C. 败义以求生齐师败绩D.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以刀劈狼首17. 下列对【甲】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是”指“凡可以得生者”。
B.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 “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平时我们多多的练习,有助于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鱼我所欲也》练习以及答案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复习这篇文章。
《鱼我所欲也》同步训练一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他的政治主张是,他认为人之初,。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1)死亦我所恶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3)蹴尔而与之________ (4)乞人不屑( )也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乡为生死而不受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④故患有所不辟也4、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6)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
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词多义。
为(1)今为( )(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4)乡为( )身死而不受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8、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复习题与答案(45题)
【原文展示】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复习题与答案】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3、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
”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
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张的?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5、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6、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三层:第一层:“鱼,我所欲也一一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第二层:“生亦我所欲一一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用生与死进行对比论证为什么要“舍生取义”。
(指出人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
)第三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
(完整版)鱼我所欲也的试题及答案
II1 IIII III11111111III IIII IIII II ID Hll IIII IIH III IIII nnl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 L,11111111II1IIII IIII IIII III IIII IIII III IIII IIII Ills III IIII IIII III IIII IIII III II II IIII HID III 1 IIII IIII III IIII IIII III Hll IIII HID III Illi 1 1 1 iii mi mi ii i mi mi mi i mi mi mi HI i mi mi mi i in mi IIIII mi mi mi mu ii ii mi mi mi i mi i HI i HI UH mi i ii ii mi mi mi mi IIII i HI i HI mi mi uni miIII Illi Illi II I Illi Illi Illi I Illi Illi Illi Hll Illi Illi Illi I III Illi Illi Illi Illi III I I Illi II II Illi Illi Illi I鱼我所欲也的试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一•课文说明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议论文。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
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二•问题讨论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文章用鱼、熊掌等比喻提出论点。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完整版)《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一、基础知识1、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
“四书”:。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⑴乡为生死而不受。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⑷故患有所不辟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⑴二者不可得兼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⑶此之谓失其本心⑷贤者能勿丧耳⑸故患有所不辟也⑹呼尔而与之⑺蹴尔而与之⑻万钟于我何加焉⑼故不为苟得也⑽是亦不可以已乎⑾乞人不屑也⑿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⒀妻妾之奉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5、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蹴尔而与之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⑷而: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7、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和()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9、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⑶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二、理解课文1、填空: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中的“是心”是指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此”指什么?⑶“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8、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1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阅读训练(含答案)
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选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1.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①二者不可得兼()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④故不为苟得也()• • •2.翻译句子(2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①在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可用文段中的“"四个字概括。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一句中“是心”指的是“”4. “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种设喻论证有什么好处?(3分)(二).[甲]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1.解释以下句中划线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2.以下各组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所欲有甚于生者/游于是乎始8.即与之化矣/春冬之时C.久而不闻其臭/妇拍而呜之D.亦我所欲也/亦与之化也3.翻译以下句子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4.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甲的观点:乙的观点:共同的论证方法:参考答案:(-)1.①同时得到②同“避”,躲避③因此④苟且5.并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会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
他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喜欢吃鱼,也喜欢吃
熊掌。
这句话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哲理,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
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欲望?
练习题:
1. 孟子的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2. 你认为人们在选择自己的欲望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3. 你觉得孟子的这句话对当代社会仍然有启发吗?为什么?
答案:
1. 孟子的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人们应该有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但是在追
求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权益,不能只顾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
感受。
2. 在选择自己的欲望时,人们应该考虑到自己的欲望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
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是否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等因素。
3. 我认为孟子的这句话对当代社会仍然有启发。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物
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因此,我们需
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更加注重道德和社会责任,才能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通过什么比喻来说明人之本性?A. 鱼B. 熊掌C. 仁义D. 礼乐2.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能成为仁义之士,是因为:A. 社会环境的影响B. 教育的作用C. 人性本善D. 天命所归二、填空题3. “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_________者也。
”(答案:熊掌,生,熊掌)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这句话说明了:(答案: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持不失。
)三、简答题5.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是如何论述“舍生而取义”的?四、论述题6. 请结合《鱼我所欲也》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子“人性本善”观点的理解。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熊掌2. 答案:C. 人性本善二、填空题3. 答案:熊掌,生,熊掌4. 答案: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持不失。
三、简答题5. 答案:孟子通过比喻说明,鱼和熊掌都是人们所喜爱的,但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人们会选择熊掌,因为熊掌的价值高于鱼。
同样,生命和正义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但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孟子认为真正的仁人志士会选择正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体现了孟子“舍生而取义”的高尚情操。
四、论述题6. 答案: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这是人的本性。
孟子通过比喻和论证,强调了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可能会丧失这种本性。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恢复和保持人的本性,以达到仁义的境界。
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练习题和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鱼我所欲也》的主要内容和孟子的哲学思想。
鱼我所欲也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习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是孟子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鱼我所欲也”是该文的开篇之句。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对于仁义与利欲之间关系的论述,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解释“鱼我所欲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鱼是我所想要的。
在孟子的文章中,这句话用来引出他对仁义与利欲之间关系的讨论,鱼在这里象征着人们追求的利益,而孟子通过这句话引申出对仁义的重视。
习题二:孟子在文章中是如何论述仁义与利欲的关系的?答案:孟子在文章中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阐述了仁义与利欲的关系。
他认为,仁义是人的根本,而利欲是外在的诱惑。
孟子强调,即使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也不应该放弃仁义去追求利欲。
习题三:孟子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比喻或类比来说明他的观点?答案:孟子在文章中使用了多个比喻和类比,例如,他将仁义比作鱼,将利欲比作熊掌,说明即使在面临生死的抉择时,人们也应该选择仁义而非利欲。
他还用“舍生取义”来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仁义。
习题四: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答案:“舍生取义”是指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坚守正义和道德。
这是孟子对仁义的一种极致表达,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超越了生命的价值。
习题五:根据孟子的观点,为什么人们应该追求仁义而不是利欲?答案: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的内在品质,是道德的体现,而利欲则是外在的诱惑,容易导致人们迷失自我。
追求仁义可以使人的内心充实和平静,而追求利欲往往伴随着贪婪和不安。
因此,孟子鼓励人们追求仁义,以实现内心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习题六:孟子的这篇文章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启示?答案:孟子的这篇文章对于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精神文化的追求,陷入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
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应该重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这样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随堂检测
一、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
“四书”:、、、。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⑴ 乡为生死而不受。
⑵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⑷ 故患有所不辟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⑴ 二者不可得兼 ( ) ⑵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⑶ 此之谓失其本心( ) ⑷ 贤者能勿丧耳 ( )
⑸ 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⑹ 呼尔而与之 ( )
⑺ 蹴尔而与之。
( ) ⑻ 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⑼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⑽ 乞人不屑也( )
⑾万钟于我何加焉 ( ) ⑿妻妾之奉 ( )
(13) 所欲有甚于生者( ) (14)故患有所不辟也( )
5.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
⑵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种于我何加焉
⑶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⑷ 而: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6.下列句子中 “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7.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9.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
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0.选出词义相同的()
A.今:今为宫室之美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与之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或异二者之为
11.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生:得之则生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由是先主遂诣亮 D.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12.下面选项中加横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勿相忘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患有所不辟也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故不为苟得也故自号曰醉翁也
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⑵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⑶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⑷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⑸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二、理解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和。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
3.本文都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4.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5.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什么?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
6.《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
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7.《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8.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9.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10.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情况是:。
11.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1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13.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1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1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1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三、拓展应用
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什么?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4.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参考答案〗
一、1.《孟子·告子上》 孟子 战国 思想家、教育家 儒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3.⑴ 乡通向;从前。
⑵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⑶ 辩通辨;辨别。
⑷ 辟通避;躲避。
4.⑴同时占有⑵假使,假如⑶天性、天良⑷贤遗失、丢掉⑸祸患、灾难⑹助词⑺用脚践踏⑻古代的一种量器⑼停止⑽因轻视而不肯接受⑾有什么益处⑿侍奉
5 ⑴ 与: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给。
⑵ 于: 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⑶ 是: 批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⑷ 而: 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6.(C)7.(B)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B)和(C)9.(B)
10⑴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⑵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⑶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⑷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⑸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
能采用呢?
二 1.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3.“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
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6.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4.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15.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
16.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
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三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
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5.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